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三戒)-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谁查,从谁查起,先抓哪些人?还请父皇示下!”赵王急声追问道。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门庭若市

“你一个,赵赢一个,英国公一个,成国公一个,荣国公一个……”朱棣两眼发直道。

“啊……”赵王有些发蒙,荣国公乃是姚广孝,皇帝怎么提起这个死人来了?只好结结巴巴问道:“荣国公几年前已经去了……”

“胡说,他没死,他昨天还和朕说话来着……”朱棣已经开始说胡话了,表情愈发不自然,瞳孔也有些涣散,最后只能两眼紧闭,咬紧牙关。

“皇上!”郑和哭了出来,膝行上前,大声道:“您不能再劳神了,龙体要紧啊!”

“父皇,事关太子,需要您的明旨啊!”赵王却不依不饶,大声紧逼道。

“王爷!别说了!该怎么查,你心里还不清楚?你是要逼死皇上吗?”郑和怒视着赵王,听到身后朱棣越来越急促的喘息声,他忙高声道。“还不快传太医!”

赵王也看到朱棣面色由红转紫,又由紫转青,整个人都意识涣散了,这才赶紧打住话头,一起喊太医过来。

然而好一会儿都没人响应,两人这才想起,太医院的那帮太医,已经被赵赢一股脑抓到东厂去审问了。居然没有给皇帝留一个侍奉的……

等到赵王派人通知赵赢,从诏狱中提出两个,外形相对比较完好的太医,再急匆匆赶到寝宫,皇帝已经陷入了昏迷……

太医很快诊断出,皇帝二度中风,赶忙给皇帝下针,一直忙活到半夜,朱棣才脱离了危险,但依旧昏迷不醒。

“皇上到底什么时候能醒?”赵王把那名姓周的太医叫到外头,沉声问道。

周太医苦着脸道:“这谁也说不准,可能三五天后会醒,也可能十天半个月醒不了,还有可能……”后半截话他压住没说,但谁都能听明白,朱棣有可能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醒来后,皇上会不会好转?”赵王幽幽问道。

“不可能了,皇上暴怒血苑于上,风阳痰火与气血阻于脑窍,横窜经络,病情已是严重恶化。”周太医叹气道:“罪臣等竭尽所能,也只能为皇上续命而已,无法阻止病情恶化。”

“你的意思是,即使皇上醒来,也会是神志不清,耳聋失语?”赵王这些日子侍奉朱棣,已经是脑卒中方面的半个大夫了。

“是。”周太医点点头,为了推脱责任,他又强调道:“就是扁鹊再世,也没法让皇上清醒了。”

“很好……”赵王下意识说一句,惊得周太医毛骨悚然。赵王自知失言,死死盯着他道:“你治死了王贵妃,本当是死罪,是本王把你救出来的。”

“王爷的大恩大德,罪臣铭感五内,来生衔草结环也要报王爷的恩德。”周太医其实满心委屈,毕竟他当时可认为王贵妃得的不是伤寒,而是食物中毒。虽然后来屈从了金院判,但金院判也明言他自己负全责,与旁人无关的!

当然周太医也知道,这些话是不能说出口的。无论如何,只要东厂认定他要对王贵妃的死负责,就可以抄他九族,这点是不用怀疑的。

“本王不需要你来生报答。”朱高燧冰凉的手指搭在周太医颈间道:“只要你现在报答本王即可。”

“王爷有何吩咐,罪臣万死不辞。”周太医赶忙应声。

“从现在起,替本王守在皇上身边。”赵王沉声说道:“你得保证,如果父皇将要醒来,本王是第一个知道的。”顿一顿道:“我得让父皇睁开眼,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我。”

“王爷不是一直守在皇上身边吗?”周太医小声问道。

赵王冷冷瞥了他一眼,没有言语。周太医一缩脖子,赶忙小声道:“罪臣知道了,如果皇上有要苏醒的征兆,一定第一时间通知王爷。”顿一顿,又不放心地问道:“万一王爷一时赶不回来怎么办?”

“那就让皇上晚醒一会儿。”赵王冷冷说道。

“呃……”周太医打了个寒噤,没想到赵王如此胆大妄为,有些瞠目结舌。

“你办不到吗?”赵王不悦地看着周太医:“那就换别人来做。”

“办得到!”周太医可不想再回诏狱了,连忙点头道:“罪臣有办法让人昏迷,想昏迷多少时间都成。”

“不会让你久等的。”赵王这才拍拍周太医的肩膀,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寝宫。

杨太监送赵王出去,跟在一旁小声问道:“王爷,您不在宫里坐镇了?”

“不了。”赵王叹口气,看看外头的光景道:“宫外有许多事,还需本王亲自出马。”说着嘴角一翘道:“若非父皇又中了一次风,本王还真不敢离开这寝宫半步。”

“王爷放心去吧,奴才给您看好这儿,不让任何人接近皇上!”杨太监赶忙讨好道。

“这正是本王要嘱咐你的。”赵王轻声吩咐道:“周太医废物一个,你给本王盯紧了,千万不要出岔子。”顿一顿道:“尤其是内阁那几个家伙,千万不能让他们接近父皇。”

“奴才记住了,王爷放心吧!”杨太监满口答应下来。

“多留点儿神,千万别大意!”赵王又叮嘱一句,这才坐上抬舆离了寝宫。

按规制,只有年迈老臣和功高劳苦的宠臣,才会得到禁宫坐轿的资格作为赏赐。赵王虽然贵为亲王,但年轻力壮,朱棣并未恩准他可以在禁宫中坐轿。只是如今皇帝已经不省人事,自有大太监巴结赵王,给他准备了抬舆。赵王也坦然受之,丝毫没有此乃僭越的自觉。

赵王离开西苑不久,京中便掀起了滔天巨浪。东厂番子在宫中疯狂搜捕,太监、宫女、侍卫近三千人被投入东厂诏狱,严刑拷打,逼问他们和谋害王贵妃的内贼有无关联。尤其是那些有权势的太监、侍卫,更是遭到重点招待。乖乖向赵王效忠者,很快被无罪释放,不肯效忠赵王者,则十死无生!

每日里,都有几十上百人被推到菜市口斩首、腰斩、乃至凌迟处死!鲜血将菜市口染成红色的海洋,让最爱看热闹的京城百姓都不忍围观,全都避而远之。

然而这只是开始,东厂番子很快借由逼问的口供,开始大肆逮捕朝中官员,文武公卿,甚至连堂堂侯爷,都无法幸免。京中已经戒严,官员们被勒令留在京中,依次接受审查。这时候官职、爵位、乃至免死金牌都统统成了狗屁,东厂根本不理会那些,只要被牵连进来的官员,就可以抓进诏狱审讯!

在东厂的酷刑之下,有之前被抓进去的上千人,什么口供得不到?什么人牵连不到?

一时间,朝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不过有了宫中的先例,文武大臣们都很清楚如何才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所有人都很清楚,皇帝昏迷不醒,根本没人能阻止这场大狱,唯有向赵王臣服,才能得以幸免。

赵王府门外,不分昼夜的车水马龙,无数文武大臣排队等候赵王的接见……赵王府的看门太监,一下子成了全天下最肥的差事,门包从最初的十两银子,涨到一百两,五百两,乃至一千两!官员们一掷千金,只求能早日见到赵王,不用再惶惶不可终日下去。

毕竟晚一天见到赵王,就多一天被东厂抓去的可能,被东厂抓进去一天,就有可能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啊!

赵王府花厅中,送走了诚惶诚恐的刑部徐侍郎,赵王疲惫地揉着太阳穴,对侍立在一旁的韦无缺道:“今天就到这儿吧。”

“照这速度,一个月也不够。”韦无缺面无表情道:“今天至少再见十个。”

“时不我待啊……”赵王不禁叹了口气,朱棣已经撑不了多少日子,自己必须要抓紧了。“我就是菩萨,也受不了这么多磕头虫啊。今日才明白,万家生佛乃是苦差事。”

“需要重点收服的二十六名勋贵武将,目前只来了五个,连个零头都不到。”韦无缺淡淡道:“六部九卿的正堂官一个都没来,侍郎这也才是第二个。”

“你怎么变得这么尖刻,就不能让孤自我感觉良好一会儿?”赵王苦笑道:“好吧,好吧,再接再厉。”

“下一个。”韦无缺沉声道。

花厅外,小太监的通禀声次第传了出去。

不一会儿,一名穿着二品武官服色的中年武将,满头大汗进来,扑通给赵王跪下,恭声道:“臣金吾左卫指挥使熊年,叩见赵王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

赵王原本有些疲惫的脸上,登时神情一振,看了看身旁的韦无缺,意思是终于又有一条大鱼上钩了。

“熊将军快请起。”赵王伸手虚抬,嘴上说得客气,脸上却一点表情都没有。

“谢王爷。”熊年这才爬起来,赵王又让人赐座看茶。

赵王府的小太监将刚刚撤下的茶盘又端出来,其实还是之前给徐侍郎的那碗茶。这碗茶,已经待了十几名客人,却愣是没有一个敢喝的。

小太监也就乐得偷懒,把同一碗茶撤下端上,端上撤下,十分省事。

谁知熊将军在外头等得心焦,见有茶水,也顾不上那么多,端起来就喝,入口茶水冰凉,登时愣在那里。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拼了!

喝了赵王殿下的凉茶,熊将军心中咯噔一声,暗道:‘这是什么意思?嫌我来迟了不成?’

看到熊将军的异常,赵王眉头微皱,旋即舒展开来:“熊将军来见本王,所为何事?”

熊将军忙压下心头的慌乱,满脸小心道:“王爷,末将是来求救的。”

“求救,莫非将军也被东厂盯上了?”赵王玩味地看着熊将军。

“哎,俺在金吾左卫多年,常在宫门把守,难免和守门太监称兄道弟,年节里也有些馈赠。”熊将军苦着脸道:“可这都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俺从来没有和他们勾结的念头,也没干过不法的事儿,可那帮阉竖却胡乱攀咬,非说俺和他们是一伙的。”说着满脸掩不住的惶恐道:“这两天,东厂里的熟人透出风来,说上头已经准备拿俺去诏狱讯问了!王爷,救救俺吧,俺是冤枉的!”

“熊将军真没有问题的话,我想东厂也只是例行公事了,和他们说清楚了就是,不必太在意。”赵王不慌不忙地淡淡道。

“王爷,那是个说理的地方吗?”熊将军苦着脸道:“王爷,俺求求你了,帮俺这一次吧!”

“唔……”赵王一脸为难道:“熊将军太瞧得起小王了,东厂办案,素来惟上是从,本王就算担着藩王干政的骂名替你说话,恐怕也不好使啊。”

“王爷……”熊将军看似憨厚鲁莽,实则精细非常,哪里不知道赵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扑通一下跪在他的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道:“只要王爷能救俺这一把,末将日后便为王爷的马首是瞻,火里来雨里去,眉头不带皱一下的!”

“哎!”赵王满脸无奈道:“熊将军呐,你这不是让本王为难吗?见死不救也不是,越权干政也不是……”

“王爷,末将不才,在上直卫中尚有一票兄弟,愿为王爷说和,让他们一同效忠王爷!”熊将军知道,不拿出点干货来,赵王是不肯松口的。

“你把本王当什么人了?我是那种野心勃勃之辈吗?”赵王假假地说一句,然后好似下了多大决心似的道:“好吧,我尽力替你说和,成不成不敢保证。”

“多谢王爷!多谢王爷!”熊将军赶忙磕头如捣蒜。

“起来吧,回去耐心等着,成不成本王都会让这位公子给你个信儿。”赵王微微歪头,让韦无缺进入熊将军的视线。

“俺静候佳音,静候佳音。”熊将军知道,自己不用再担心东厂了。不过等那赵王身后之人出现在自己面前时,肯定会有天大的烦心事等着自己。

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能先顾眼前!

待熊将军千恩万谢退下,赵王冷冷瞥一眼那满脸心虚的小太监,淡淡道:“把他拖出去,乱棍打死。”

“啊!王爷饶命……”小太监早知道赵王从熊将军的异样中,明白了自己的小把戏。但仗着素来受宠,也没有太担心,以为顶多挨顿斥责罢了,谁知竟要被处死?!赶忙尖叫着跪地,哭喊着向赵王求饶。

赵王却毫无反应,任由侍卫将小太监拖出去杖毙。

待花厅的惨叫声戛然而止,赵王才冷声道:“但凡有恃宠懈怠者,以此为例!”

花厅内外的宫人无不心惊胆寒。

“下一个。”韦无缺淡淡说道。

西苑,内阁值房中一片愁云惨淡。

尽管宫里宫外的混乱,暂且没有波及到内阁之中,三位大学士还是被局势压得喘不过气。

“哎!”金幼孜满脸苦闷道:“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留着王贵妃,总比现在他们只手遮天,肆无忌惮的党同伐异强!”

二位杨学士虽然没有叹气,但满脸的苦涩透露出他们此刻的无奈和绝望……

当初三位大学士通过谋杀来阻止王贵妃称后时,便预料到很可能会导致赵赢兔死狐悲,和赵王合流。但一来,当时的形势下,迫不得已,只能如此,否则任由王贵妃当了皇后,太子将全面被动,后果十分严重。二来,三人也没想到,赵王居然如此凶狠,先利用噩耗使皇帝再度中风,陷入昏迷。再让东厂掀起大狱,编制一张恐怖的大网,笼罩住京城,使文武百官人人自危,不投靠赵王就要被投入诏狱,十死无生!

“如今京城已经尽在赵王掌握,咱们手里没有兵权,徒呼奈何?”杨荣苦着脸道:“等赵王布置完毕,恐怕再也没人能阻止他了!”

杨士奇阴着脸,手指无意识在桌案上轻轻磕动,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不能坐以待毙!”金幼孜猛地站起身来,沉声道:“我要再去寝宫一趟!”

“没用的,皇上昏迷不醒,你去有什么用?”杨荣摇头叹气,他终于感受到,手无兵权的文官,在这种乱局中是何等的无足轻重。

“要去!趁着赵王和赵赢都不在宫里,搏一线生机出来!”杨士奇却突然抬起头来,扶着桌案站起身,“我跟你一同去。”

“你们去干什么?”杨荣不解地看着杨士奇。

“就算皇上没醒,还有郑和呢!”杨士奇道:“我不信堂堂三宝太监,能对眼下的局面视若无睹!”

说完,杨士奇便和金幼孜联袂出门而去,杨荣跺了跺脚,跟了上去。

三位大学士来到寝宫门口,不出意外侍卫把他们拦下。杨士奇冷声道:“让开,本官有紧急军情需面奏皇上!”

“不行,上头有旨,任何人不得入寝宫一步!”侍卫板着脸。

“你奉的是谁的旨意?”金幼孜厉声喝道。

“这……是赵王的。”侍卫有些心虚,退缩道。

“赵王殿下在宫中担任何等职务,可以对尔等下旨?!”杨荣虽然不赞成两人蛮干,但真到了行动上,依然和他们站在一起。

“这……”侍卫一时语塞,赵王在宫里根本没有任何职务,只因为他是皇帝唯一在身边的儿子。但显然,这一条没法拿出来当理由用。

“三位大学士何苦难为一个小侍卫?”杨太监听到动静,从里头出来,皮笑肉不笑地站在三人面前。

“杨公公,我等有紧急军情,需要面陈皇上!”杨士奇沉声道:“按照大明律法,阻拦者以谋反乱!”

“这个……”没有赵王在宫中撑腰,杨太监终究底气不足,还没胆量直接撵人,只好换上一副无奈的表情道:“不是咱家有意阻拦,实在是皇上……还没醒呢,你们进去也白搭。”

“自那日朝会后,我等已经近两月没见过皇上!”金幼孜沉声道:“怎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不信你们进去看看就得了!”杨太监跺脚让开,反正皇帝跟死人一样躺在床上,看两眼也少不了什么,还能省他不少口舌。

“早该如此!”杨士奇立即迈步进入寝宫,杨太监果然让开了去路,二位大学士赶忙跟着进去。

进去内殿,三位大学士便看到骨瘦如柴的皇帝一动不动躺在龙床上,面色灰败、气若游丝!

三人眼泪夺眶而出,踉踉跄跄疾走几步,扑通跪在龙床前,痛哭失声道:“皇上啊皇上……”

然而任他们如何呼唤,朱棣都毫无反应,杨太监跟进来,皮笑肉不笑道:“咱家说什么来着?三位大学士请出去吧。”

杨士奇却不理会杨太监,直起身子,将手中的军报放在皇帝的桌上,看了看立在皇帝床侧的郑和道:“郑公公,请借一步说话。”

郑和迟疑一下,点了点头,这些日子他一直沉默不语,声音都变得有些笨拙道:“学士请讲。”

“请屏退无关人等。”杨士奇站起身来,淡淡说道。

“杨学士,你想干什么?!”杨太监这才意识到,杨士奇很可能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的真实目标根本就是郑和!

“杨公公,请你出去一下。”郑和出奇地配合杨士奇。

“这……”杨太监傻眼了,不听命吧,郑和乃皇帝心腹,自己的顶头上司。听命吧,赵王又下了死命令……

“出去!”郑和低喝一声,见他要发作,杨太监只好低下头,灰溜溜出去,心中自我安慰道:‘王爷只让俺自己看好皇帝,可没嘱咐连郑和一并看好啊……’

待杨太监出去,郑和看看三位大学士道:“你们有什么事?”

“公公不是明知故问吗?”杨士奇沉声道:“您一直守在皇上身边,难道不知道皇上已经被彻底篡权了吗?!”

“哎……”郑和沧桑的脸上,升起浓浓的忧虑之色,点点头,叹气道:“咱家也知道,有人借着皇上病重,在那里搅风搅雨,可咱家必须寸步不离皇上身边,也没能力管得了许多。”

“不!”杨士奇低声道:“为今只有公公能救江山于倒悬!”

“咱家能做什么?”郑和皱眉道:“若是不法的勾当,咱家是不会掺和的。”他虽然一直在皇帝身边,但也隐约能猜到,王贵妃的死和太子党有关系……而眼前这三位大学士,正是隐蔽的太子党。

“绝对是有利于社稷!”杨士奇沉声道:“本官回去后,会立刻拟旨,召太子和太孙殿下回京!”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矫诏

“本官回去后,会立刻拟旨,召太子和太孙殿下回京!”杨士奇一语惊得满堂瞠目结舌。

不只是郑和,就连杨荣和金幼孜,也一副震惊不已的神情,万万没想到杨士奇会如此胆大包天,居然敢假传圣旨!

不过一想到,自己等人连贵妃都敢谋害,假传圣旨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

“杨学士慎言!”郑和看一眼藏在帷幄外偷窥的杨太监,皱眉说道:“咱家就当刚才没听到,您请回吧。”

“请问公公,如今皇上昏迷在床,神器为歹人窥伺,太子和太孙却不得返京,这与始皇末年何其相似?!公公纵使安守本分,不理会赵高与胡亥,难道能忍心看着扶苏被逼死吗?”杨士奇定定盯着郑和,一字一顿说道。

“这……”郑和神情为之一变,沧桑的脸上难掩纠结之色。他是经过靖难,数下西洋之人,何等见识过人?焉能不知眼下的朝局发展下去,很可能就是秦末乱数的重演!只是他素来忠谨,是个把原则看的比天还重的人。不然朱棣也不会放心将庞大的远洋舰队交他统领。

“公公,如今赵王和赵赢勾结一气,内控制皇上,屠戮宫闱,外兴起大狱,党同伐异!现如今,京城已是妖魔横行、大乱在即!唯有请回太子太孙,方能扫清妖氛,粉碎妖人。”杨士奇上前一步,再接再厉道:“下官非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天下计,为苍生计,为皇上计,请公公明察!”

“哎……”郑和终于叹息着点点头,“学士告诉老奴这些,想让我做什么?”

“只要公公做一件事,证明皇上在此刻曾清醒过来!”杨士奇目光锐利地看着郑和道:“他们敢假传圣旨,本官不过是照方抓药!”

“如果皇上真的清醒过来,怎么办?”郑和神情凝重地问道。

“一切责任由我承担!”杨士奇沉声说道:“公公只是证明皇上曾醒过,不用证明皇上曾说过什么,这样皇上将来即使清醒过来,公公也没什么责任!”

“咱家岂是那么没担当的人。”郑和瞥一眼御案,淡淡道:“你既然告诉咱家了,一旦皇上醒来。咱家自会如实禀报皇上,听凭皇上处置。”

“我等忠臣自当如此!”杨士奇点头称善。杨荣和金幼孜也认同地点点头。

当三位大学士走出寝宫,得到禀报的赵王,才面沉似水地乘轿赶来。

“三位学士为何擅闯寝宫?!”赵王目光冷冽地盯着三人,他真后悔顾忌太多,没有先把这三人拿下!

“不知皇上何时赐给王爷禁宫乘轿的权利?”金幼孜也冷冷盯着赵王,不咸不淡地问道。

“皇上自然是赐予了,还需要向三位报备不成?”赵王冷声道。

“我等有紧急军情要禀报皇上,还需要先得到王爷的恩准不成?”金幼孜反唇相讥道。

“好好!”赵王压下急躁的情绪,从轿子上下来,冷冷盯着三人,点点头,阴声说道:“三位是打定主意和本王对着干了,是吧?”

“我等行事,但凭人臣本分、天地良心,没有和任何人对着干的意思。”杨荣不卑不亢道:“王爷多心了。”

“但愿如此吧!”赵王哼一声,甩手进殿。

“哎……”看着赵王负气而去的背影,杨荣叹口气道:“看来我等要遭一番牢狱之苦了。”

“早知这样,你就不该跟来,这样起码还能留一个在外头!”金幼孜无奈地看着杨荣。

“我不跟来,赵王就会放过我?”杨荣摇头笑道:“咱们三个是一根绳上蚂蚱,一个都跑不了。”

“也好,进去了至少就省心了。”杨士奇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咱们也算是照方抓药了。”

金幼孜闻言有些迷糊,杨荣却会心地笑了。

杨士奇看到杨荣的笑容,哈哈大笑道:“勉仁,我说到你心坎里去了吧。”

“呵呵,一半一半吧……”杨荣老脸一红,忙岔开话题道:“赶紧回去把旨意发出去吧!”

“是,得抓紧时间了。”金幼孜点点头,三位大学士便赶回内阁,杨荣拿出两份空白上谕,在上头写了两道十分简单的旨意,分别是召回太子和太孙。

“用印怎么办?”金幼孜这才想起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正常来讲,内阁拟旨之后,要交给皇帝用印,旨意才算生效。内阁这里什么都不缺,独缺皇帝的印章!

这时只见杨士奇拿过那两份旨意,从袖中掏出一枚黄澄澄的小印,盖在了落款处。

“你怎么会有这个?!”杨荣和金幼孜瞪大眼睛看那印章,正是如假包换的皇帝私印!

“从皇上桌上顺的。”杨士奇淡淡说道,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昔年亡命江湖,倒学了一些顺手牵羊的把戏。

“这……”杨荣仔细回想,想起杨士奇给皇帝磕头之后,把军报放到床边的桌案上,是背对着所有人的,肯定是那一刻动的手脚……杨荣不禁被杨士奇的大胆,惊得说不出话来。

但转念一想,这时候也只有他这种以毒攻毒,才有可能让局面起死回生了。若是还顾忌那么多,怎么可能斗得过已经彻底疯狂的敌人。

“士奇兄,你可把郑公公坑得不轻。”金幼孜也明白过来,摇头苦笑。赵王很快就会发现这枚印章丢失,他们三人自然难逃嫌疑,就连郑和也肯定说不清楚。

杨士奇却十分镇定,用印之后,将旨意用信封装好,火漆封口,淡淡道:“赶紧送出宫去。”

“怎么送,正常廷寄肯定不行,就算八百里加急也有可能会被追回来的。”金幼孜皱眉道。如今朝中内外都被赵王把控,想通过官方渠道送出旨意,很难不被赵王的人扣下。

“不走官方渠道。”杨士奇却早有定计,淡定道:“送到前门内的郑家粮店。”见两人神情迷茫,他轻声道:“那是王贤指定的联络点。”

“这下不用担心了。”两位大学士笑着点点头,起身道:“我们各自回家去准备准备,诏狱里见。”

“对了,把这枚金印也送过去吧。”杨荣轻声提醒道:“把咱们当枪使了这么久,哪能这么便宜了他。”

“那是当然,留在手里,可是抄家灭门之罪。”金幼孜深以为然。

杨荣却笑笑没说话,杨士奇也了然的一笑,他们将这枚金印送给王贤,就等于把后面的事情、所有责任都丢给王贤。想到能小小地报复一把,二杨均觉十分快意。

“正当如此,诏狱里见。”杨士奇也笑着点头,大家确实要回去跟家里人打好招呼,弄不好就是永别。

那厢间,赵王黑着脸进了寝殿,杨太监小心翼翼迎上来。

‘废物!’赵王心中怒哼一声,但杨太监如今十分重要,他也只能暂且忍下。

“王爷放心,皇上一直没醒,他们只跟郑公公说了几句话,就灰溜溜地出去了。”杨太监忙对赵王解释起来。

“他们说了什么?”赵王面色稍缓,沉声问道。

“这个……”杨太监苦着脸道:“郑公公把奴婢撵出去了,具体说的什么,咱家真不知道……”

“你!”赵王狠狠瞪一眼杨太监,跺脚进去内殿。

内殿中,朱棣依然昏迷不醒,郑和依然静静守在一旁。

赵王看着郑和,满肚子质问的话说不出口。对方又不是他的人,凭什么问人家,为何要跟大学士私下交谈?

赵王只能气哼哼地拿起桌上的军报瞥了一眼,冷笑道:“拿鸡毛蒜皮的小事做借口,他们还真是敷衍!”

郑和眼观鼻鼻观心,就像没听到他说话一样。

过了一会儿,赵赢也闻讯赶来,赵王出到外殿,恶狠狠地对他说:“把那三个家伙抓起来!”

“王爷,他们是内阁大学士,必须有皇上的旨意才能逮捕。”赵赢也不问什么罪名,只是提醒他道:“而且这三人要是下了大狱,国政可就瘫痪了。”

“顾不了那么多了!”赵王咬牙切齿道:“你等着,我给你拿旨意!”

说完,赵王转身进了内殿,来到御案前,当着郑和的面提起朱笔,写就一道旨意,然后想找皇帝的印章盖上,却悚然发现,存放御印的金盒中空空如也,哪有御印的存在?

赵王寻遍了御案,也找不到那该死的御印,抬头冷冷盯着郑和道:“御印在哪?”

郑和垂着眼皮,淡淡道:“向来是王爷拿起来就用,咱家怎么会知道。”

“少跟我在这儿打马虎眼!”赵王厉声道:“你一直在这儿没出去过,岂会不知?”

“确实不知。”郑和缓缓道。

“你!”赵王心头一下就想到,八成是杨士奇等人方才带走了御印!一想到他们只要有御印,就能用皇帝的名义下达旨意,他升起一阵寒意,感受到强烈的威胁!不由面目狰狞,深恨自己为什么要顾忌皇帝突然醒来,不敢随身携带那该死的御印。

“御印丢失了!”赵王厉喝一声。

外头的赵赢听到动静赶忙进来,看着气急败坏的赵王,“是谁干的?”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光棍

“一定是那三个大学士!还有这厮也是同谋!”赵王彻底撕破面皮,咬牙切齿道:“把他们都抓起来,赶紧把御印找回来!”

“是。”赵赢赶忙吩咐外头的手下,派人去抓三名大学士,但对眼前的郑和,他却不敢轻举妄动,低声劝说赵王道:“王爷,郑公公这边还是缓一缓吧!”

“不行!”赵王血红着双眼,咬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