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高句丽人并不开城迎李渊进城,却是放了个竹筐下来,要吊他入城。
  看着那个小小的竹筐,李渊如此肯去?
  于是便又还是骑虎难下,进退不得。
  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时间又过了一天,离皇帝的限期只有两天。
  李渊没办法了,第二天,只得又备了许多礼物再次前去找罗艺。可是这次却吃了个闭门羹,罗艺手下回复说他已经出城去了。
  说是右六军奉皇帝旨意,兵分三路,要分道北上扫荡扶余周边外围诸堡。
  李渊只得又骑马去追,好不容易才追上罗艺。
  见面后,李渊不敢再拿捏。
  “燕国公,若是罗三郎愿意与我家四娘联姻,我愿意拿出一千亩田,一百万钱作为陪嫁。”李渊直接开口。
  罗艺呵呵。
  “若是唐国公愿意将三娘子下嫁我家三郎,那们我罗家也愿意拿出一千亩田,一百万钱作为娉礼。”
  又僵住了。
  “非要三娘?”
  “也不是说非要三娘,若是唐国公实在是太爱三娘子,不愿意他这么早嫁人,那不如咱们换一下。唐国公把四娘子许给我家五郎,如何?”
  “罗成?”
  “就是他,当今陛下最欣赏的年轻骁将,不满二十就已经爵封襄侯,还是虎贲将军,将来我一走,这燕国公爵位自然也还是他的。”
  “可罗成已经娶妻!”
  “是啊,可男人嘛,尤其是有本事的男人,三妻四妾总是寻常的。”
  虽说北周皇帝曾经立过五个皇后,可在民间,却没有哪个能重婚娶妻,三妻四妾那不过是说说而已。
  就算如李渊这样的顶级勋戚,也不过是一妻多妾。
  “你让我家四娘给罗成做妾?”李渊声音提高了几度,已经带着极为不满。
  “你家四娘毕竟是庶出,就算给五郎做妾,那也是贵妾,到了家中,地位也是很高的。”罗艺呵呵道。
  “罗艺,你莫开玩笑?”
  “没开玩笑,要么,三娘子嫁给三郎,要么四娘子给五郎做妾,除此外,我觉得其它的都不好。”罗艺直接放话。
  “当然,我罗艺不是那种强求的人,一切全看唐公意思,若是唐公无此意,那么自然不用再提。”
  三女儿嫁给罗嗣业为妻,还是四女儿给罗成做妾?李渊陷入沉思!


第365章 赐剑
  号角呜咽。
  暮色下,隋军再次如潮水般的从辽东城下撤退。
  城下,伏尸一地。
  皇帝杨广眉头紧皱,神色里有不耐烦。
  “新城可开城而降?”皇帝喝问。
  接任兵部尚书的裴世矩低声答道,“还未有消息,杨万春迟迟不肯开城出降,只怕是根本不会降了。”
  “李渊呢,这个婆婆面究竟在搞什么,为什么一个月的时间了,他都没能进入新城,不是说新城只有五千守军了吗?”
  裴世矩帮李渊辩解了一句,“李卫尉身边只三百人。”
  “他还要多少人,要千军万马吗?无能,废物,传旨,罢去李渊卫尉寺卿之职,转殿内少监,告诉李渊,朕再给他三天时间,若是三天后他依然不能进新城,那他就永远不要回来见朕了。”
  “陛下,如今杨万春摆明是不肯降了,不如调罗艺李景先回头攻打新城?”
  “朕已经派李景北上攻打金山城,派罗成去打白岩城,现在再让他们回攻新城,岂不是朝令夕改?”
  “可是若不派大将,光凭李渊一张嘴,根本不可能夺下新城啊。”
  “派郭衍率御营两军去打新城。”杨广想了想,便道。虽然辽东城久攻不下,可御营六军全围在辽东城下,却也并不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倒不如分兵去打新城。
  “九军进展如何?”
  杨广又问。
  裴世矩知道现在皇帝心情烦躁,于是连忙先说了个好消息。
  “陛下,九军那边,左五军由罗成率领,目前一路东进数百里,已经抵达了纥升骨城下。罗成至城下,派人向城上挑战,高句丽人高挂免战牌,婴城自守不出战。罗成便派人四处扫荡周边,俘得高句丽人口数千,将他们在城下斩首,高句丽人怒而出城来攻,罗成纵兵大战,一战歼敌千余,差点趁机夺下纥升骨城,经此战后,高句丽人再不敢战,于是紧闭城门。”
  “罗成在城下骂战三日,然后大摇大摆率全军从城下经过,如今罗成回报,他部已经抵达国内城下,国内城守军因纥升骨城之败,虽城中兵马万余,可却不敢出城一战,罗成骂战三天后,继续往东南而行,目前已经抵达鸭绿江边。”
  听到这个消息,皇帝果然精神大振。
  “果然还是罗成最为骁勇,最让朕欣慰。可惜纥升骨和国内城的高句丽贼都太懦弱,否则出城而战,定能让罗成趁机夺得城池,可惜可惜。”
  皇帝兴奋的手舞足蹈,这段时间的辽东攻城战,打的他是心疲力尽,本来拉着各番尊长们前来观战,是为了让他们看到大隋的强悍战力,结果却让他们看到隋军精锐于辽东城下损兵折将,顿兵城下而无寸功。
  “宇文述呢,于仲文呢,他们到哪了?”
  “罗成都到鸭绿江边了,他们怎么还没到,论理他们的路线比罗成还要近不少。”
  裴世矩告诉皇帝,宇文述所率三军现在顿兵于乌骨城下,而于仲文率三军在石城下,另有两军则被阻于白沙城,距离鸭绿江都不过二三百里,可已经多日未能前进一寸了。
  皇帝脸色由晴转阴。
  “马上就到五月底了,他们还在等什么?就算前面有刀山火海,也得给朕趟过去,罗成都已经到了集合点,他们为什么就过不去?”
  苏威在下面道,“估计诸将是见辽东、新城、安市、卑沙诸城未下,所以担心后路不稳,于是迟缓不前。”
  “朕之前的旨意已经说的明明白白,趁五月底鸭绿江水浅之时,九军一起渡过江去,直攻平壤。现在都马上到月底了,他们却停在一二百里开外,他们是想抗旨吗?”
  “给朕传令宇文述、于仲文等,让他们必须立即赶到鸭绿江,六月初一以前,未到鸭绿江畔之军,大将就地免职,押回辽东交由朕处置,由亚将接任。”
  皇帝发起火来,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海路那边消息如何?”
  “回陛下,东莱郡海军大营来护儿大将回报,船队即将启程,第一批由四万水手船工护送三军十万人马浮海东渡,船队将沿庙岛群岛横过渤海,抵达辽东半岛,然后再沿辽东海岸继续航行,最后抵达贝水江口,由江口率舰队直抵平壤附近,安营等候九军汇合,一起攻打平壤城。”
  “多久能到?”
  “大约六月下旬能抵达贝水江口。”
  “这么说来,来护儿的第一批海军,再过半个多月就能抵达平壤城下了?宇文述他们现在却还没到鸭绿江口,王八蛋。”
  这个时候,杨广甚至恨不得直接派人把宇文述罢免了。
  “派人拿朕的剑前去给宇文述、于仲文,再犹豫不前,直接赐死。”
  “这两个浑蛋,早知道朕当初就应当让罗成统领九军。”
  “陛下,可万万使不得,罗成不论是年纪还是资历、威望,都不足以统领九军,若以他为帅,必出大乱。”裴世矩连忙劝阻。
  不说九军之帅,就是现在担任左五军大将,都已经不知道让多少人不满了。
  为了表示自己拿下辽东城的决心,杨广下令在辽东城附近修筑一座城池,名为六合城,是为皇帝的临时行宫所在,随驾百姓皆随他在此城中,皇帝亲自指挥攻城之战,每日将领们的攻城都要向皇帝请示汇报。
  为了能够早日成功,杨广在辽东城下只留了十万人马继续围攻,然后又派出数万人马四出扫荡附近的堡垒山城,以期先剪掉辽东城的羽翼。
  皇帝旨意传到宇文述诸将军中。
  “大将,现在怎么办?”
  宇文述也十分头疼,他本来想等辽东城拿下再走。或者辽东城一直拿不下,则皇帝到时或许就会改变旨意,让他们回去。
  可谁想,结果却等来这么一个旨意。
  “他娘的,就他罗成能,既然这么有本事,那他罗成怎么不单独率着左五军直接打到平壤城下去?”
  骂归骂,骂完了之后,宇文述面对皇帝送来的御剑,还是只得下达命令,拔营出兵,杀到鸭绿江边去。
  “乌骨城坚,我们绕过去。”宇文述最后加了一句。


第366章 十万伏兵
  罗成带着大票将校们走在鸭绿江边。
  看看涛涛鸭绿江水,罗成心神起伏,鸭绿江啊,对左五军的许多将士们来说,这条江一点也不稀奇。虽然江水清澈,有许多湍流险滩,可又如何?这就跟他们一路过来跨越过的许多河流一样嘛,平平无奇。
  可对来自后世的罗成来说,这条江还是有很复杂的意义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历史上,隋唐两世数位君王无数名将才最终平灭了高句丽,灭了百济,可最后没几年,这数千里土地,却被新罗窃取了。而那时的大唐却因为忙于应付北边的铁勒、西北的吐蕃入侵,而被迫放弃了这片辛苦打下的土地。
  可以说,这或许是唐王朝犯下的最大一个错误了,让后世华夏为此买了单,此后千余年,华夏再没有能把半岛纳入华夏了。
  再后来,明王朝跨过鸭绿江,援朝抗倭。新中国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虽半岛作为中原藩属千年,却失去了成为华夏一部份的机会。
  现在,他罗成饮马鸭绿江畔。
  鸭绿江不算窄,但不算深,此时并非雨季,所以江大半都是石滩浅水。
  不少左五军的将士们正赶着牛羊在江边放牧洗涮,还有一些士卒正在江上放排。
  从上游砍下树木,扎成木排,顺江而下,然后在选中的地点靠滩,由随军的辎重车兵们负责把这些树木砍伐削砍,做成桥板木船,以供搭建浮桥过江。
  江水虽浅,可毕竟左五军家大业大,带了许多辎重器械,还有不少的战车。
  “这辽东苦寒,哪都荒凉,但不得不说,这里的山好水好,这山里的鸟兽,这水里的鱼,都份外的鲜美。”
  魏征叹道。
  老四在旁边接嘴,“这里的蛮女也都挺漂亮的,一个个的极苗条,有种骨感美。”
  “你懂什么叫美?”老三反驳,“都是些大饼子脸,有什么好看的?”
  “你懂美?领兵在外,时间一长,看着老母猪,都觉得眉清目秀的,前不久,不就有个狗日的契丹骑兵,居然摸到辎重营,把一头母羊给日了,好家伙,真不要脸。现在弄的我吃羊肉,都有心理阴影了。”
  罗成在旁边听的很无语,老四也没说谎,确实有这种奇葩的事情发生,而且据查,根本不止一件。
  当兵三年,老母猪都赛貂蝉。
  中原带来的兵还好些,可那些契丹、突厥、室韦兵里,就有些很吓人了。那些男的跟男的偷偷好的,就算了。
  可有些家伙,居然不要脸的搞起了人兽恋。
  甚至猥亵、强奸母羊的。
  太不要脸了。
  “要我说,咱们在这大敌后,确实挺辛苦的。要不还是搞个妓营吧,好歹也慰劳慰劳下将士们,要不然,经常出这种事情,以后还让不让人吃羊肉了?”杜伏威提议。
  罗成也知道妓营这东西,其实早已有之。
  秦汉时代就存在了,现在也一直都有,可是他心里总还有点障碍,觉得打仗归打仗,可是你打仗要是掳掠妇人过来做军妓,那就有点太那啥没人道主义了。
  这就好比罗成养狗,可也吃狗肉,但他肯定对自己养的狗下不了口,更不会去做虐杀狗的变态事情。
  “是啊,弟兄们憋的挺辛苦的。”
  一群将领们发言都很积极踊跃,都一致赞成弄个妓营。
  弄到最后,罗成便成了那唯一的少数派了。
  “我可以答应你们弄一个妓营,但要约法三章。首先,不得掳掠女童为妓,其次,要善待她们,不得虐待伤害她们,其三,要给钱。”
  “啥?还要给钱?”老四疑惑。
  “对啊,这些人是咱们抓来的,为何还要给钱?”
  罗成冷着脸,“我不管你们那么多,总之,这些可怜的女人,我会专门成立一个女营,派专人看护管理,派给他们大夫定期检查身体,在她们来例假的时候,可以休息。平时,也五天一休,每天每人接待不超过十人。你们过去寻找抚慰,得温柔,不得野蛮粗鲁,更不得有身体伤害,精神侮辱,另外,每次要给钱,一次一人,一次收一百钱。其中一半为女营的管理费,用做医药等开销,另一半归那些女人所有。每个女人,如果能上交十贯钱,则可赎回自由,任其离去。”
  老四等人觉得罗成很莫名其妙,居然还给她们制定出这样的保护条例来,居然还给钱。
  一次还收这么多钱,一百钱啊,太贵了。
  “嫌贵,那就不要去。”罗成脸色不豫道。
  大家只得小声嘀咕,也不知道罗成今天哪根筋搭错了,不过嘀咕虽嘀咕,但在左五军,却没有人敢于挑战罗成的威严,他们很清楚,罗成是说到做到的人。
  “十六岁以下的,不得带回女营,年满三十的,也不要。还有一个,既然有了女营,那么以后还要重申不得奸淫的条例,违者严惩。”
  抛下那些兴奋的家伙,罗成回到军帐。
  “侯莫陈长史,魏司马,你们说为何我们自纥升骨城下一战之后,一路如此顺畅了呢,再没有遇到一个高句丽兵敢拦截我们,就算如今我们到了这鸭绿江边,这已经算是平壤北边最重要的门户了,依然还没有遇到高句丽人来战,为何?”
  “这不是好事吗?高句丽人被大将吓倒了。”侯莫陈笑道。
  罗成摇头,“说真的,不开玩笑。”
  侯莫陈收起笑容,“最大的可能,就是高句丽人在跟我们玩阴谋诡计,而我若预料的不差,这最大的诡计莫过于诱敌深入,然后伏击。”
  “我也是这么觉得,我觉得国内、乌骨、都丸、纥升骨等辽东腹心的诸城,其实早就空虚了,但他们的兵马绝不是调去了辽河一线,辽河一线一直就有十五万重兵云集。而据朝廷多年的侦察得知,高句丽是起码有三十万兵马的,所以说,除去辽河一线的十五万人马没动,高句丽腹心应当还有十五万人的,但是现在我们一路过来,却瞧不到几个人,所以最大可能是高句丽人起码集结了一支十万人的重兵集团,正不知道藏在哪里等着我们呢。”
  罗成很赞同魏征两人的话,“最大的可能,这十万大军就在平壤附近。”


第367章 减负藏粮
  夜幕降临。
  山脚下,一顶顶营帐立起来。
  辽东山区的夜晚虽然比较凉爽,可因为绕路,每天在群山里兜兜转转数十里,还要携带着大量粮草,一到营地,每个人都累的要死。
  白天身上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上早就是又沾又酸。
  “实在是不行了,明天还要背着这么多东西,谁受的了。”
  营帐里,一名府兵报怨道。
  从怀远出发的时候,他们携带了大量粮草辎重,每人差不多是三石粮食,再加上数十斤的装备,凑足了百日的粮草军需。一开始还好,毕竟还有驮马骡车。可是自从宇文述大将决定绕过乌骨城后,他们原本离鸭绿江边只百余里,现在这一绕,却得绕上四百里,最要命的是,由于地理不熟。
  经常绕了半天,又发现绕错了,或者前面塌方堵路河水暴涨堵路而又不得不再次绕路。
  实际上,路越绕越远。
  而路越绕越难行,最后马车骡车都难以再携带,仅靠马驮人背。
  一人一马,要背三石粮食,以及数十斤的装备。
  别说人吃不消,马都吃不消。
  好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别说废话了,赶紧埋吧,别让巡营的发现了。”
  一名府兵说道。
  于是大家也不再报怨,都开始在营帐里偷偷挖起坑来。
  他们挖坑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偷偷的把携带的粮食埋起来一点。
  每天宿营的时候,他们都会埋掉一点粮食。
  一天埋掉一点,便能减轻一点负担。
  至于说这是他们百日之粮,将来万一没粮了怎么办,大家没空却考虑那么多。再携带这么多负重绕下去,人还没到鸭绿江,他们就要累死了,更别说打到平壤城下去。
  再说了,到了鸭绿江离平壤也就不远了。
  到时六十万海陆大军集结于平壤城下,高句丽再顽强也挡不住啊,等攻下平壤城,还怕缺粮吗?就算一时攻不下,不也还有海路水师那有粮食嘛。
  天亮。
  兵马再次拔营起程。
  士兵们肩上和马背上的粮袋都轻了不少,可惜宇文述却根本没有发现。
  或许这个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将也发现了这些情况,只是他没有点破罢了。因为距离皇帝限定到达鸭绿江的日子越来越近,可他们却离鸭绿江还很远。
  宇文述必须加快速度行军,才有可能在限期前赶到江边。
  于仲文等其余几军的情况,跟宇文述这边差不多,面对坚城,他们都没有选择破城而过,而是选择了绕远路。
  绕路导致时间不够,于是只能增快速度,多赶路,士兵们越发疲惫,且绕的路难行,辎重车过不了,于是士兵们负担加重,最后各军各营都出现了悄悄埋粮食的情况。
  将领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求能早点到达鸭绿江边。
  鸭绿江边。
  罗成的左五军已经架起了几座浮桥,嗣业和赵贵,甚至已经在江对岸立起了两座大营,一万兵马已经进驻江对岸。
  罗成在等着其余八军的到来。
  他已经等了有十几天了,每天很轻松,没有高句丽人来打扰他,这附近也没有高句丽人可让他打扰,他好像来到了一片世外之地。
  每天钓钓鱼打打猎,搞搞野炊。
  左五军很悠闲,每天训练训练,然后去渔猎,晚上再搞搞篝火晚会。
  不愁吃,不愁喝,又没有敌人,天气虽热,可白天在树林乘凉,傍晚在鸭绿江里游泳。
  原本许多不会游泳的将士,最近在这江里练了十几天,居然都被练出了不错的游泳本事。不少士兵不止一次喊叫着要直接杀到平壤城下去。
  只是罗成依然在耐心等待着。
  赵贵也多次派出他斥候轻骑前出打探,最远都抵达了萨水,距离平壤不过百里,可一直没有发现高句丽大军的痕迹。
  不过罗成坚信,高句丽肯定有一支大军在平壤附近。
  这个坚信并不如魏征他们只是猜测,而是根据历史推算。历史上宇文述九军大败,可不就是在萨水。
  能大败九军三十万人马的高句丽军,肯定不会少于十万人。
  罗成试图找出这十万大军,可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
  斥候轻骑最远也只敢距离平壤百里,便不敢再往前了。
  毕竟,他们也没嚣张狂妄到直接冲到人家都城之下。
  罗成现在所在位置,距离平壤,还有五百里。
  一天行百里,需要五天,若一天行五十里,需要十天。
  王子明拿着一封信过来,“南苏城燕国公的信。”把信交给罗成,他在旁边道,“只等八军一到,咱们一路平推过去,过江后到平壤,一路上也就没有什么紧要的名山大川了,三十万大军啊,咱们杀过去,谁能挡的住?而到了平壤城下,还有海路三十万大军呢,这六十万大军攻一座城,天啊,淹都能把平壤淹没,还不是马到功成的事情。”说着,他在那里计算着回家的日子,等八军十天,再杀到平壤城下也算十天,然后破平壤城再算十天,善后再十天,那么四十天后就差不多可以回家了。
  “现在是六月,四十天后才七月初呢,我们路上再走两个月,到家的时候不到十月,天气还好,还能赶上秋收呢。”
  “去年正月出来的,今年秋回,这一出来都快两年了,也不知道家里那几个小兔崽子有没有好好听你姐的话呢。”
  罗成拆信仔细观看,信上罗艺写了不少东西。首先就是皇帝攻辽东城,猛攻难下,死伤惨重,辽东城下先后伤亡了八万余兵马,本来之前有几次是有机会攻下的,可高句丽关键时候就说投降,然后皇帝还真信了,便让停止进攻,结果等高句丽人喘息好了,便又继续反抗,如此反反复复,攻城将士们早就没有了半点士气。
  他还告诉罗成,罗李两家结亲了。
  唐国公李渊跟他谈好了,李三娘许给罗嗣业,而李渊还把庶出的李四娘许给罗成为妾。
  “这是搞什么名堂?”
  罗成摇头叹道,也不知道李渊怎么就跟罗艺谈好了这么离奇的两件婚事。
  “哦,李渊免去卫尉寺卿之职,转任殿内少监了啊。”
  “啊,罗艺原来是答应帮李渊攻打新城,可刚攻打了两天,皇帝派了郭衍率御营两军来攻打新城,罗艺便去打白岩城,李渊则回六合城任殿内少监了。那这婚事居然还有效?”
  “李渊什么时候居然这么好说话了,贵族的傲气呢,他们八柱国家的荣耀呢?”
  “什么八柱国家的荣耀?”二姐夫王子明问。
  罗成扬了扬手中信,“罗艺自作主张,帮嗣业定了门亲事,对方是唐国公府的三娘子,嫡女。”
  “好事啊!”王子明惊喜道,“唐国公府可是八柱国家啊。”
  “所以说八柱国家的荣耀嘛,罗艺还帮我也定了门亲呢,唐国公府庶出的四娘子,许给我为妾。这不扯淡嘛。”
  “这天大的好事啊,还有什么好不高兴的,马上回信去感谢燕国公啊,你要不好意思写,我来替你写。”
  罗成看着王子明那兴奋的样子,好像是他娶到了八柱国家唐国公府的嫡女千金一样。
  “李渊最近运气不太好啊,估计是有点火烧屁股的感觉,所以连八柱国家的脸面也不要了,居然要跟我们罗家这种暴发户人家结亲,还一结结俩。”


第368章 新贵
  李渊最终还是没能攻下新城。
  带着皇帝贬降的旨意,李渊回到了辽东城下。
  距离辽东城不远,是太府卿设计修建的六合城。六合城有两重,外围一重为土墙,围十里长,内一层则是板城。
  城方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二尺,以木为之,方六尺,外面一方有板,离合为之,涂以青色,垒六板为城,六三丈六尺,加上六尺高女墙,因此有四丈二高。开南北两门,又于城四角起两座敌楼,门观、门楼槛皆丹青绮画。
  这其实是一座机关巧妙可以移动的轮宫,整座轮城下面还有许多巨轮,马拉人推便可移动。当年杨广出塞巡视长城时,便筑了一座。
  李渊到了六合城,先去轮宫拜见皇帝。
  结果足足候了四个时辰,最终也没见到皇帝,还是外甥女王氏派人过来告诉他,现在皇帝很生他的气。
  坐了四时辰的冷板凳,连口热茶水也没喝上,李渊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之炎热。出来,六合外城中,遇到不少随驾官员,结果都远远的避让,装做没有看到他。
  气的李渊脸色越发的铁青。
  最后李渊好不容易才找着皇帝给他安排的一处院子,本来皇帝给随驾百官皆安排有院子,还派有民夫使役,苏威等宠臣的院子极大,家具器物应有俱有。可是李渊找着自己的院子,却发现是在远远一角,而且院子极简陋,除了几样最基本的家具,里面啥都没有。
  看的出来,他接下来的日子估计不会好过。
  殿内少监,是殿内省的副长官,虽然殿内省也称省,可比起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来,那就只能算是边缘的机构,不过是皇帝的侍奉机构,说白了就是打杂的,跟卫尉寺卿相比,远远不如。
  “伴君如伴虎啊。”
  屋里,李渊坐在那张粗糙的原木新制榻上,不由得感叹。
  “父亲,这一切都是罗成那小贼害的,若不是他,爹也不会接连受陛下责怪。现在爹都贬成殿内少监了,咱们已经没必要再搭理那小贼了。”
  李建成看着坐榻上的父亲,似乎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加的多了。
  李渊扭头看着自己的长子,断臂还没好全,依然吊着膀子。长子长的很高大,可是越看李渊越皱眉,他觉得儿子跟罗成相比,还是太稚嫩了,之前他对这个长子很满意的,可是现在才发现,儿子还有太多的不成熟之处。
  “大郎啊,你也知道这世上锦上添花的多,可雪中送炭的少。尤其,世上还偏偏有许多落井下石之人,爹本来就不受皇帝待见,这次在宫里坐了四个时辰的冷板凳,只怕明天,便会传遍整个辽东城下,到时谁都知道皇帝恼我了。”
  李渊很喜欢建成,喜欢他的成熟大气。
  但现在,他不得不提醒这位世子,李家的地位并不稳固。虽说他们家是八柱国家,听起来很响亮。可自家事自家清楚,其实他祖父死的早,他爹也死的早,所以导致李家其实衰败的很快。
  当年杨坚为何能够篡夺北周皇位?
  皆因在北周后期,八柱国家中好几家其实都已经不行了,相反,本来只是十二大将军的杨忠杨坚家族,却一直幸运的躲过了王朝数次严重的内斗,实力不降反增。
  尤其杨坚娶了独孤信的女儿,当独孤信内斗失败,独孤家族的势力其实大多被杨坚给继承了,比如开国宰相高颍便曾是独孤信的家将。
  李家的失势缘由李虎死的早,李渊的父亲又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还又死的早。
  所以等到北周末年,其实八柱国家里真正掌握有实力的只剩下了李弼家族、李穆家族、于谨家族而已,而曾只是十二大将军的杨坚家族却成功的成为实力最强者。
  最终,杨坚得到了较多人的支持,而取代了北周宇文氏。
  李家跟大多数贵族一样,做了墙头草,因为跟杨家也算有亲,而家族又没有多少权力,所以在新朝还保留了爵位,看上去还不错,可实际上却是远离了政治的中心。
  直到他李渊成年,努力的这么些年,家族才算是重振了点声势,但距离朝堂顶级门阀依然还是有很大差距。
  现在,皇帝对他的恼怒,无疑是对这些年来一直处于重新上升阶段的李家一次重击。
  李家既是八柱国家,也曾是关陇集团的核心。
  可是八柱国家的权力不是一直不变的,关陇贵族内部一样斗争激烈,多少家族倒下,多少家族破败,又有多少家族新兴而起。
  李渊自顾自的继续道,“咱们家族虽然也是关陇名门,可那都是过去的荣耀了。虽然你曾祖父子女众多,开枝散叶,但到现在,也没有出一个像样了得的人来,各家还是为父的职位稍高些。”
  “相比起来,罗家当年虽然只是杨家的一马前卒亲兵,但他们本来就是杨家的心腹,这罗艺脾气差人缘不好,但能打能冲本事强,现在偏偏又有了罗成这样更猛的继子。罗艺如今是燕国公,右六军大将,罗成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