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大食四面出击的时候,其实朝廷军方也讨论过是否要全面出兵干涉,最终还是皇帝拍板,否定了全面出兵干涉的提议。
没理由啊。
虽有三皇同盟,虽然皇帝也曾提出过三家联合起来,绞杀阿拉伯异教。可当大食抢先一步夺了麦加,迅速的整合了阿拉伯各部落家族之后,皇帝就已经调整了策略。
皇帝意图三国封锁,把阿拉伯人锁死在半岛上,可惜波斯和罗马人不给力。
波斯内乱不止,罗马却傲慢自大,结果被大食人越过沙漠偷袭,五万大军一朝尽灭,叙利亚因此被夺,这可是一块极肥沃的土地,大食人正是在抢劫了叙利亚后,才阔了起来。
紧接着夺埃及,占两河,实力膨胀之快,就算是大秦想直接出兵干涉都赶不上他们的快节奏。
更何况,相比起来,朝廷在其它地方还有数不清的战场,都不比阿拉伯这边次要。
秦军若是要全面干涉,那起码得出动十万人以上的大军团,而要调动一支这么庞大的军团到数万里之外的海外去,就算皇帝有心,帝国也无力。
第三次也门争夺战,李世民调集两万兵力,都已经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调动,还是在打通了信度河与大夏的通道后,从西域调了许多兵马过来,再加上远征舰队的武装商船、雇佣兵等联合一起,才拼凑了两万大军。
秦军虽然打赢了也门战役,可也是一场防御反击战,再深入到半岛腹心,却是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朝廷这几年能做的,也就是向波斯和罗马借款,向他们出售更多的武器,跟他们开展更多的贸易,希望大家给钱给刀,然后他们出兵去打。
只是可惜,波斯人烂泥扶不上墙,屡战屡胜,罗马人更是先败于叙利亚,再败于耶路撒冷,最后埃及战场更是再一次全军覆没。
打到最后,连小亚细亚和西亚美尼亚都受到大食军队入侵,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谈什么联手反击。
“那我们就这样看着波斯萨珊亡国吗?”
中书左侍郎、平章事长孙无忌无奈的问。
徐世绩摊手,“我们能维持住三海的殖民地,还有海中道的那块飞地,都算不错了,现在这些大食人真跟吃了药一样的猛,简直就是疯子一样,咱们大秦军队虽都是好样的,可毕竟数万里之外作战,咱们受限太多,有实力也难以发挥。”
另一位宰相于志宁提议,“我看咱们要早点另做打算,既然这大食人打压不了,那倒不如早点跟他们接触接触,干脆就跟他们谈一谈,若是他们愿意,那么大食取代波斯,重新缔结一位三皇协约也是可以的。”
“可罗马人也不会愿意啊,他们的叙利亚、埃及等许多地中海东海岸的领土都被大食人攻占了呢。”
“实在不行,那我们单独跟大食人谈一个协议,重新划一个疆域,相互友好互不侵犯也好!”
第1524章 波斯都督
罗成就站在宣政殿外面听着里面的议论声,殿外的侍卫们都被皇帝手势制止不许通报,于是只能远远陪着。
罗成没有急着进去,虽然宣政殿里每次会议谈了些什么,会议一结束皇帝就能知道的清清楚楚,甚至有时候还没开始谈,皇帝就提前知道了议题。
但是如今天这样,站在殿门口偷听,倒还是头一次。
罗成听的倒不是议事的内容,他主要听的是殿中君臣们说话时的语气。
太子是如何语气,大臣们是如何语气,其实从语气之中,就能听出许多东西来。
总的来说,大臣们跟太子议事时,倒是比跟自己议事时更放松些,但也没有谁敢失礼跋扈。
当了近四十年的太子,嘉文这个储君也不是摆样的,尤其是这位太子监国摄政的时间,其实已经超过了二十年。
满朝的宰辅大臣,其实也都兼着东宫官。
太子曾南平江东,也曾远巡西域,在大业十八年,还率舰队征灭了东瀛。后来又曾代天子北巡漠北,会盟漠北诸侯。
还曾南巡诸海,到达过昆仑海香料群岛,也曾越过昆仑和大雪山,到达泥婆罗与天竺戒日王会盟。
可以说,太子虽然当初资质平庸,可几十年的历练,也早已经让他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储君。
太子资质差,但虚心学习。
就如眼下,他在主持宣政殿议事,可却如皇帝罗成一般,很少自己长篇大论,都是抛出话题,让大臣们议,最后再来做个决定。
听着里面议论的差不多了,太子也议要做总结了,罗成让侍卫推开殿门,大步迈进殿中。
“圣上驾到!”
满殿紫袍玉带金銙的大臣们,见皇帝突然驾临,都纷纷起身迎接。
“诸卿免礼平身,朕就是路过,顺便过来瞧瞧。”
罗成笑着道,“刚才到了门口听你们议事,没马上进来,听了几嘴,好像说的是波斯要亡国了,我大秦是要救波斯萨珊,还是要跟新崛起的大食结盟这事,对吧?”
太子向皇帝叉手拜礼。
“儿臣刚刚与诸位宰辅大臣们,正是议论此事,锦衣卫情报,波斯皇帝如今已经丢弃国土百姓,逃到了我大夏边境,他派人请求我大秦开放边境,许其入秦避难。”
罗成摇摇头。
“这个伊嗣俟啊,做皇帝做到如此地步,还有何脸面号称是国王这王呢?国还未灭,却丢弃国土与子民,一心只想着逃,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太子,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圣人。”太子叉手。
这位储君已近四十,长的极似皇帝年轻之时,身材高大魁梧,十分健美,虽常年代天子摄政,可并没有因此发福长胖,留了一副比皇帝还漂亮的须髯,身着四爪太子蟒龙袍。
“儿臣以为,波斯萨珊虽立国有四百余年,然则如今波斯萨珊确实已经满是亡国气象,波斯萨珊虽为我大秦盟友,可救无可救了。”
“那你之意?”皇帝笑着问。
“伊嗣俟向我大夏边臣请求入境避难,甚至派其使者提出愿意将自泰西封带出来的波斯萨珊帝国的宫廷财宝献给圣人,而且,他还提出说愿以波斯为大秦之藩属,以求大秦庇护!”
波斯皇帝已经是病急乱求医了。
这个当了二十多年波斯皇帝的叶兹德尔德皇帝,其实就没有过过一天安稳日子,当初被选为皇帝,也不过是因为他是库思老二世之孙,卡尔德二世之子,其血统很高贵。
这才被罗马和大秦支持当了波斯皇帝,可他当皇帝时才不过几岁孩童,这二十多年来,年幼时被贵族大臣们操控,年长些结果波斯局势一天不如一天,连都城也呆不下去了,整天东奔西逃的。
对于这位皇帝来说,什么波斯什么萨珊,什么昔日四百年的荣耀,都狗屁不值,他眼里只想着结束这狼狈的亡命生涯,都说东方大秦好,安定富庶,繁华热闹,若是能去东方之都洛阳当个贵族,怎么也比在波斯被阿拉伯人追着砍的好。
可惜大秦边境的驻军们不肯放他们过境。
为了能够入秦,伊嗣俟皇帝也是不管不顾了,直接派使者提出愿意把他随身带着的那些宫廷财宝都献给皇帝,还愿意以波斯内附大秦。
反正波斯说不定哪天就被阿拉伯人给灭了,不如趁现在自己还是个波斯皇帝,赶紧拿来跟大秦换点好处。
“父皇,儿臣以为,大食这二十年崛起迅速,大有势不可挡之势,他们东征西讨,也唯有在我们大秦手里吃过两次败仗而已,不论是罗马还是波斯,都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以其惯来作风,不灭波斯绝不会罢休。灭了波斯说不定还要再出兵再攻罗马,而我大秦跟大食人曾经两次争夺也门,如今还占了阿曼,这对于起家于阿拉伯半岛的大食人来说,这绝对是不可能容忍的,等他们腾出手来,或者说自认为实力足够了,那么肯定还会有第四次也门争夺战,甚至是在他们攻下亚美尼亚后,会直接进攻我大秦的海中道疆土,如果让他们彻底侵占波斯高原,那么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我大秦的大夏道或是河中道了。”
太子认为,跟大食这种年轻却又凶猛的势力打交道,没有太多废话可讲,唯有打到服为止。
所以现在不能坐视波斯就这样被灭掉,可朝廷若是直接插手大食与波斯的战争,一来出兵没有什么理由,二来大秦也确实有些鞭远莫及。
没理由那就找理由,现在波斯皇帝送理由上门,当然不能错过。
既然波斯皇帝想来洛阳,想当藩属封侯,那就答应他。
“儿臣请求圣人接受波斯伊嗣俟的内附请求,下旨正式册封伊嗣俟为波斯国公,并授他为鸿胪寺少卿,召他入洛阳。波斯之地,从此便为我大秦藩属,可设道置郡,分封波斯贵族,派大夏河中海中北庭安西信度红海等道之骑士、兵马,分别进入波斯,择其险要之城池堡垒驻兵扼守,招集波斯之贵族、官员、骑士、士兵等联合起来以对抗大食的进攻。”
罗成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太子心里所想的,跟刚才大臣们议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1525章 扶上马再送一程
“太子之意,我大秦要为波斯全面出兵大食?”罗成问,他语气平淡,既没有表现出赞赏也没有表示出不满。
“不全是。”太子倒是回答的很淡然,“我们要抢占有利地形,把边境推前,这样在与大食人的交锋中就能占据有利先机。比如。”太子招手,让人取来波斯萨珊的地形沙盘。
这副沙盘很精致,也很详细,可是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才制造出来的,为了收集这些详细的地理地形情报,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其奔波拼博过。
站在那副沙盘前,太子拿起竹竿开始讲解。
他计划主动出击,抢占先机,而不是待大食人灭掉了波斯到时陈兵边境,再来做应对。
首先是大夏道南面地区,这是一片很具有传奇色彩的地区,在靠近阿拉伯海的山脉里有许多深深隐藏在雪峰下的幽谷,那里林草丰美,居住在群山之间。
这里的土人都是游牧部族,在那片穷山僻壤里,水资源匮乏,大多数地区都是贫瘠的山区还有荒漠。
其西面是伊朗高原的东面边缘,北面则隔着群山与大漠是东西方交汇的孔道,大秦的大夏道。
往东,则同样是荒山大漠相隔,越过绵绵群山大漠便是如今大秦新征服的信度道。
这个地方很穷,穷山僻壤,这里的土人据说是曾经孔雀王朝的后裔,但多数人早就游牧的不知道自己祖宗的辉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祖上是谁了,当波斯人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后,他们很快臣服波斯,成为波斯的附庸。
这里穷的要死,人口也稀少,当地土人全靠游牧生活,波斯人虽然占领了这里,可对这块地方,其实也是不闻不问的。
不过这地方却有很漫长的海岸线,不过沿海有连绵山脉,使的过去沿海人口更少。
太子首先提起这片穷乡僻壤是因为如今大秦先后拥有了大夏道(阿富汗)和信度道(巴基斯坦东部),虽然在征服信度后,从大夏越过开伯尔山口进入信度河流域,顺河而下,也一样有出海口,可若是能够把这片沿海地区(俾路支)也拿下,那么大夏和信度就完全的联结在了一起,而不是如过去一南一北,还一东一西,只有一个狭窄的山口相通。
更不用说,大秦这个航国强国,一旦拥有这么漫长的海岸线的话,会有多么大的助益。
“这片自称为俾路支人所在的山区,虽然广袤,但确实穷,不过正因为穷,正山为偏僻,所以若是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可以在这里建立一条堡垒锁链,使之成为我大夏和信度道的重要屏障,更重要的是,控制这一地区,那么三海地区的殖民地,也就不再是孤城。”
海上强国,自然就得掌控海。
从信度河海口,一直到波斯湾口,这海岸线全在大秦手里,那意义可不一般,对于封锁大食人沿阿拉伯海东进,很有作用。
“其次,我们从河中道南下,抢占波斯的呼罗珊省。圣人,波斯语中,呼罗珊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呼罗珊对于波斯来说,其意义犹如我大秦河套地区对于关中的战略意义。波斯帝国的东北边防,就完全依靠于呼罗珊,失去呼罗珊,其北面便无防可守,同样的,若是我大秦在大食人北上之前,抢占呼罗珊,则我就进可攻退可守,完全立于主动地位。”
罗成对于波斯的地理地形当然也是有研究过的,其实就算没研究过也没关系,因为只要看着沙盘就能明白太子所说的战略意义在哪了。
呼罗珊省的南面,便是波斯高原的中部沙漠,这片沙漠很大,再加上其西北的里海,再加上东面的大夏,使的波斯东面,就成了一个空心化的地区。
围绕着中部高原沙漠,周边数省却都很单薄,而呼罗珊地区因境内的几座大山脉,使的他成为天然的边防线,因此若是呼罗珊有失,那薄薄的北面边防可就被捅穿了。
中原的河套也是如此,河套富饶而又美丽,北面有阴山西面有狼山,东面又可依托河东群山,算是一个形胜战略要地。
但致命的是,河套地区的后方是鄂尔多斯,那是一片广阔的沙漠戈壁,距离后面的关中地区,太过遥远了,因此河套是一个孤立前出的战略要地,守起来难,更容易被北方草原部族攻占。
但若是能守住,却也是能御敌于数千里之外。
太子说要抢占呼罗珊,这可比先前说打通俾路支山区更重要了,俾路支还只是起封锁和连接的作用,可呼罗珊却是块进可攻退可守的前进基地。
尤其是一旦控制呼罗珊,还可以向西沿里海岸前进,借着里海南岸的那山脉北的狭窄通道,联通大秦帝国的飞地海中道,把另一块南高加索战略要地联合起来。
果然,太子接下来说的第三路出兵方向,正是从南高加索向西南用兵,把波斯控制的那小半个亚美尼亚抢占过来,然后沿里海南岸东进,与呼罗珊西进的部队会师。
什么美亚不达米亚啊,什么小亚细亚什么叙利亚,让大食和罗马人去争,什么波斯高原,什么波斯湾,通通让给大食。
反正大秦也没有能力深入到那些地方去,干脆就抢先出兵控制住这几个地方,趁着大食军还没打过来之前,抢占要寨大城,封锁山谷隘口,控制道路,收拢波斯人口,垦荒屯地,恢复生产,整军备战。
这样等到大食人把波斯其它地方都吞掉了,想要东进或北上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面前已经犹如铜墙铁壁,难以寸进了。
御敌于国门之外,还能开疆拓土,占据了边疆有利地形,便能拉起一张铁链,封锁住大食人东进之路,他们若要来拼来碰,那就让他碰的头破血流。
等什么时候他们碰累了碰伤了,再来跟他们谈和不迟。
罗成仔细的打量了沙盘许久。
“太子之意,是要把边界,推到波斯高原的中部沙漠,让这个巨大的沙漠,成为我大秦新的西疆边界,用这沙漠来做天然的缓冲区了?”
“圣人明见,正是如此。”
“嗯,北有里海,中有沙漠,南有连绵山区,再加上南高加索山脉,倒确实能构筑成一道牢固的封锁链了,不过,若要执行这一计划,那我大秦要投入之兵力、财力、人力、物力可不少,其实我们完全也可以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就以现在的边疆界线布兵防备,也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罗成说道。
“儿臣以为,若是波斯能撑一撑,那我们确实可以只御边卫疆,可如今波斯崩溃如山倒,大好机会在面前,若是不取,就此错过,只怕后世子孙会骂我们。”
“哈哈哈,说的好,既然你已经想好了,那就去做吧。”罗成拍了拍太子的肩膀,“虽然这天下是朕打下来的,可这天下也早晚是要传给你的,朕看你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已经完全合格,有资格也有能力可以挑起这副重担了,嘉文,准备一下,待朕六十大寿过完,朕就正式传位给你!”
此话一出,宣政殿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怔怔发呆,不可思议。
“怎么,是不信还是惊住了?朕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这决定的,朕也马上六十了,身体也不太好,太子你呢,马上四十了,储君也当了快四十年,学习当皇帝也学了几十年了,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我就也早点退位让贤,也好安享几年晚年。”
“圣人!”太子一时结巴,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话了。
“别惊讶,你几十年的准备,不就是在等这一天吗,如今这一天来了,那么就坦然一些,按你准备好的去做吧。”
长孙无忌等宰相出声反对,不过罗成并不是试探,很坚决的说明了自己的打算。
“朕今天把此事先在宣政殿说出,也是让你们这些宰辅重臣们先开始做准备,接下来,还要挑个合适的日子,在大朝会上公布,进而明诏天下,告之所有臣民百姓。”
“朕也安稳当一当太上皇,四处去游玩游玩,轻松享受享受,这天下重担,就都交给嘉文和你们这些臣子了。”
“圣人,可是因为先前太白现的缘故才突有此意?”太子问。
“跟那没什么关系,其实朕当这皇帝也有些腻了。朕都当了三十八年的天子,够了。朕自认为,当这些年皇帝,当的也还算不错,文治武功,都是有的。等六十岁一到,退位太上皇,不挺好吗?正好让年富力强的你来接班继位,我还可以帮你带一带,让你平衡过渡。”
“都说老而不死是为贼,皇帝若是当的太久了,也不是好事,就算神明英武如汉武大帝,可年老之时,也经常迭发昏招,朕可不想跟他一样,到时弄的人人厌恶,人神共弃的。”
“父皇!”太子感激的不禁流下热泪,皇帝在身体还强健之时愿意主动传位的可是少之又少,而父皇却愿意早早退位,就是为了让他能够早日继位,能更平稳的继位,要扶他上马再送一程,这确实是极为难得。
想想这几十年来,若不是皇帝一心一意毫不动摇支持他做太子,只怕他早就不知道被废多少回了。
平时沉稳大气的太子嘉文,这个时候激动的不由的跪在父亲面前,抱着皇帝的腿,埋头皇帝怀里,大声哭泣。
罗成拍着有些失态的长子,“好了,你马上就将是这天下之主了,这里这么多宰辅大臣,当他们面失态可有所你的威仪的。”
“都回去准备吧,离朕的六十大寿也没几天了!”罗成笑着对太子和众臣说道。
第1526章 太上皇
中南半岛,丽水道。
丽水(缅甸伊洛瓦底江)河口附近,丽水湾(马达班湾)海港瑞光城。
港口一片繁忙,此时正是十月时候,对于一年只有暑、雨、凉三季的当地来说,眼下正好是一年之中最舒适的凉季,凉风习习不冷不热。
瑞光港虽不在丽水河口处,但距离河口并不远,此处是一天然优良港口,不过在秦人到来之前,这里也仅仅只是一个小渔村而已。
但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这里早从二十年前的一个小小秦军商站,然后变成大秦租界、殖民地,再到如今直辖的中南丽水道的首府,成为中南半岛一个重要的海贸大港。
丽水是一条起源于云南与西山道交界大雪山的大河,虽非原来骠国最长最大的河流,可因其灌溉和航运的重要价值,故成为如今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
在其上游皇九子瑞丽王嘉诚的封地北面,两大支流独龙江和龙泉江相汇处的金宝城,便是丽江上宝船通航的最北部,宝船全年都可自丽水河口直抵瑞丽郡的金宝港。
金宝港码头的江面,低水位季节江宽也在一里到一里半之间,主河道平均水深起码有三十尺。
尤其难得的是,这条大河浩荡南下,流域北部高山峡谷,西部崇山峻岭,东部高原,南部则是低洼平原,大河冲涮出大片的河谷冲击平原,成为一片沃土。
上游谷地、中游谷地,下游谷地,还有最肥沃的河口三角洲平原。
河口三角洲平原的底口甚至宽达六百余里,大河流域遍地粮仓。
而丽水流域可通航的丽水水系河道长达九千六百余里,总共长达五千余里的丽水河,有如此了得的通航航道,不可谓是得天独厚的。
正因如此,早在汉代时,当时就已经打通了一条自云南走水路沿丽水河顺流而下,出孟加拉湾航行到印度的路线,与印度洋航道连接起来。
《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国水道通益州永昌郡。
便是指的这条路线,由缅甸海岸登陆而到达云南永昌郡。
而到了此时,由于大秦对中南半岛的征服殖民,特别是朝廷对西南近四十年的开拓,使的西南至海也早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路线,循丽水为一道,循怒江为一道,还有一道循西面的弥诺江。
蜀地的蜀锦、麻纸、丝绸刺绣、茶叶、瓷器,经茶马道运到大理、丽江、瑞丽,再进入瑞丽金宝港。
瑞丽金宝港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内河运河港口,丽江流域原骠国故地所产的宝石、翡翠、木棉还有造船用的上等木料柚木,在这里大量交易。
甚至还有从天竺运来的犀角、象牙以及泰西的黄金、白银,南海的香料,以及天竺的甘蔗粗糖,还有在大秦极受欢迎的各地奴隶,都在这里云集。
也正因此,皇九子瑞丽王罗嘉诚也是诸位分封皇子中,十分有实力者。
当然,从金宝城南下,因为全程可通宝船直抵河口海湾,因此瑞光郡的瑞光王也是一位实力强劲的藩王。
这里是由丽江王罗存孝的嫡次子分封建立,本来一位藩王可推恩分封三子,但也只是把原有封地拆分为三。可因为罗存孝在云南丽江就藩后,对云南乌蛮和白蛮的征讨中居功至伟,尤其是对骠国的征服之战,罗存孝更是一直冲在前线,故此,最终皇帝特许让罗存孝的嫡次子单独在丽水河口封地建王。
此时瑞光港气候宜人,凉爽舒适,港口一片繁忙热闹。
昆仑海中的香料、奴隶,中南半岛上的宝石、粮食、棉花、蔗糖、奴隶,来自天竺诸国的奴隶、蔗糖、黄麻,还有来自泰西的黄金、白银以及各种矿石等,其间还掺杂着如阿拉伯马、骆驼,落难的波斯贵族小姐,倒霉的罗马战俘奴隶等等。
丽江王罗存孝在次子罗德芳的陪同下,坐在港口的城堡楼上悠闲的吃着早餐,已经年过六十的罗存孝发福了许多,腹大如球,全身肥胖,坐在那里就跟个肉球似的。
可就是这个肉球似的胖子,在中南半岛却拥有极了得的威名,尤其是在丽水流域的原骠国故地,想当年,骠国拼死顽抗秦军进攻,什么象兵、骑兵、山地步兵等层出不穷,甚至最后钻入深山老林顽抗,可在罗存孝的狠辣下,骠国以及许多部落被接二连三的清剿,对那些顽抗者,罗存孝毫不留情。
他在丽水流域有小儿止啼之名。
据说有一次他带军追剿骠军王子率领的叛军进入丛林,最后在深山丛林中迷路,后勤粮草全断,没有补给,最终存孝带着部下先是杀马吃肉,杀光了马后他们还把捉到的骠国人杀了吃肉,甚至还不放弃围剿,把骠人杀了腌成肉干带着做随军粮草,继续追击。
直到最终把骠国王子围住,亲手将他斩杀,并把骠国王子给杀来烤的吃了,王子的头还被他做成了酒器。
那一战,罗存孝在中南凶名大炽,从此再无人敢反抗,纷纷降服归附。
“还是你小子这里好,你大哥上次来了一回来,回去就跟我抱怨,说我偏心,说当初就应当让他来这边,吹着海风吃着海鲜多凉爽啊,而且你看这四周,数百里宽的河口平原,天然大粮仓啊,还有这港湾,多么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是还有这瑞光港,多繁华富庶啊。”
罗德芳笑道,“当初让他罗德秀来,他死活不愿意,就这边是小渔村,离中原数万里,现在儿子在这边经营十几年,沾了朝廷海贸的光,也富起来了,他倒眼红了。”
“你小子,得了便宜就别卖乖了,你大哥也只是开个玩笑,丽江也不比你这差,那边虽然冬天冷了点,可也是个好地方,你那些弟弟们倒是真有些羡慕。”
“羡慕个啥啊,尤其是老四,要不是我来这瑞光分封,父王你的封地,将来也没有他的份啊。”
本来推恩分封,是只推恩三子分封的,谁投胎出生的早,谁就占便宜,嫡长子那个最占便宜,袭的爵位也高,分的地盘也大。
老四原本是没资格分封的,但恰好老二另分出来了,于是老四补上。真正吃亏的也就是老五老六等一干兄弟们了,他们运气不好,爵位和封地是没他们的份的,家里的财产倒是能分一分。
第1527章 起兵勤王
“这地好啊,这中南半岛,好几个大河口三角洲,你看如这丽水平原,还有怒江下游平原,还有澜沧江三角洲,澜沧江谷地平原……整个就是一巨大的粮仓啊,这里的天气又好,一年可三种,地又肥沃,水又充足,随便洒把谷子都能收割,甚至有的地割完一茬后既不翻耕也不播种,就等那稻茬再长出来收一成呢,娘的,让人眼红妒忌啊。”存孝扒拉着一只大虾道。
“父王,如今这些沃野粮仓,不都是咱们大秦的,有啥可羡慕的。”
爷俩说笑间,一位昆仑奴管事上来。
“大王,赵御史在外拜见,说有京师的重要消息向大王传递。”
这位赵御史是巡按御史,官职虽低,仅为七品,可却职权极重。大秦朝廷于六京九府诸道都设有监察御史,这些监察御史直属于御史台,并不受地方提刑按察使和按察使司的管辖,属于中央特派。
而巡按御史,又是自这些监察御史之中再精挑细选,每一道都先由御史台选出两名侯选人,引至皇帝面前,请皇帝钦点,且这些侯选人,必须得是由科举进士出身,且已经在地方任职过三任职务以上,就是说起码得有过九年的实际政务经验。
一旦由天子钦选点中,他们就代天子出巡,巡察一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他们也被称为巡方御史,专门负责监察,一般不理其它事务,权力极大,代表皇帝行使监察权,以小监大。
不仅各道的三司使要受他们管,下面的郡太守、都尉县令等更不消说,就是境内的分封藩王、诸侯、骑士,甚至是军区的军官,也通通都在他们的监察范围之内。
以小监大,以卑督尊,七品之衔,却能与一道之内的三司使、藩王、封侯、将军们平起平坐。
“赵巡按到了,岂能怠慢,快快有请。”
罗存孝虽在丽水道是土皇帝般的存在,可一听是天子巡按到了,还是不敢怠慢,这些人品级低,但出身正,能成为巡按者,接着要不了多久就能成为一郡太守,再下来就是三司使,将来甚至要入中央省部,甚至可能拜相的。
他们品级低,可罗存孝却清楚,这些人代表的是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