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为何不直接让罗艺挂帅,众人心里想着估计还是如先前一样,皇帝不到最危急时候,现在是不会轻易动用宗室的这几位大将军王了。
  日南郡集结两万六千精兵,再有南海舰队进驻岘港的话,确实稳了。既不用担忧林邑国王范头黎,也不用担心林邑太守李世民。
  军事上其实不用过多考虑,都只是一两万的兵马,这等规模的战事,大秦随便派一位大将就够了,真正值得朝廷担忧的,还是这移民的事情。
  要在几年时间里向百济移民一百万汉民,可不容易。更何况,不仅仅是向百济移民,还要向琉球移民,向海参崴移民,向林邑移民,向广南向云南向广东广西向西山向安西等各地移民,还有黔中剑南等等诸地。
  “朕认为,还是应当把任务分下去,各位宰辅们各自包干。”皇帝还是比较喜欢责任明确,这样大家做起来事也不用推诿扯皮,谁干好谁干坏一目了然。


第1411章 倭国女王
  “圣人,臣以为不如还是搞对口移民,比如从河北移民到辽北,从山东移民到百济,从淮南移民到林邑,从湖北移民到剑南,从湖南移民到黔中,从江西移民到西山。从关中移民到安西!”
  这样对口移民,无疑能让操作更集中更简单一些。
  而且这样同一地移民到一地去,也能让移民们在新的家乡更快适应起来。
  这样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确实更容易调动资源,节省人力物力。
  “这个主意不错,那就由一位宰相负责一对地区的对口移民,全权挂帅负责,下面两道三司使全力配合。”
  会议的气氛很不错,罗成喜欢这种御前会议,他也不会在会议上务什么虚,都是目的明确,每次会议前都有确定好的主题,甚至提前通知了参会的大臣们,让他们早做好了功课。
  因此会议时,大家都是直奔主题,有事说事,直接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那里争论扯皮。这种高效的议事规则,其实就跟后世时公司开会一样,都讲究效率。
  商议完了最重要的几个议题,最后才顺便提起封禅之事。
  关于泰山封禅仪式,已经准备的都差不多了,现在就等那个选定的吉日了。
  如今泰山下,已经聚集了几十万人。
  四方八面的藩国,都是极为重视,各国国王,能来的都来了,哪怕实在有生病或年迈的,也都派了自己的太子前来,没有一个敢大意怠慢。
  “倭国女皇带着摄政厩户皇太子、执政大臣苏我马子已经在青岛登陆,正日夜兼程赶来。”
  “新罗国王金白净已经带着侄女和侄孙金法敏到了承天府。”
  倭国推古女皇是来赔罪的,之前几次派使者前来谢罪求和,结果都没得到秦天子原谅,倭国上下又听闻秦国传言倭国有大银山大铜山,准备出兵来伐,于是吓的也顾不得内斗了。
  本来明德太子跟老丈人苏我马子斗的水深火势,这时也都坐下来一起商议对策。
  最终,倭国最高的摄政和执政达成一致,奉请女皇亲至大秦参加封禅仪式,亲自面请秦天子原谅倭国。
  四个女儿都嫁为皇妃的苏我马子,在倭国已经执政大权几十年,历经了四任天皇的苏我马子,甚至精心挑选了两个年轻美貌的女儿出来,请女皇册封其为倭国公主,然后带着西海来秦,想要行美人计。
  在上一次的战争中,倭国是真真实实的认识到了中原大秦的实力。
  原本以为,中原只是地方大点,但隔着大海,来朝鲜争雄,肯定实力难以施展,谁料到,隔着茫茫大海,大秦的实力依然强大的让倭国颤抖。
  仅是一群武装商船队,就已经打的沿海倭国豪强们不敢出门了,只能龟缩于堡垒之中,任由秦人来去自来,四处劫掠。
  百济瞬间灭亡,新罗吓的跟鸡一样。
  倭国上下都被响亮的耳光打醒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人再敢提什么渡海北上争夺对朝鲜的宗主权了,他们现在只希望能够让大秦做倭国的宗主国,甚至这一次来,推古女皇都已经去除了天皇这一个称号,只称女王,生怕犯忌惹了大秦天子的不快,再挥师渡海把倭国给灭了。
  新罗国王顾不得一把年纪,也是乘船一路颠簸来到大秦。
  他此次亲来朝贺天子封禅外,还有两个目的,一是送公主入宫。本来公主已经被他选为王位继承人了,可大秦驻新罗大使直接提出要送公主入宫,这让金白净虽不满可又无可奈何,最后只得亲自送来了。
  另一个目的,就是带着金春秋前来,想要得到大秦天子的册封,德曼公主入秦后,他希望能让金法敏做王世子。
  “倭国的女皇和太子,还有执政的大臣、大连都来了,干脆把他们全都留下,然后再派人去倭国另册封一个国王算了,或者,干脆就出兵倭岛。”提出这个建议的是程咬金,枢密副使。
  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
  “没这必要,他们是来朝拜的,若是朕借此扣留他们,那以后其它藩国之王岂还敢来中原朝拜?朕就算要灭倭国,也可以堂堂正正出兵灭之。何况现在朕也没打算就出兵倭国,不是有那些武装商船嘛,颁给了他们劫掠许可证,让他们继续去劫掠倭国沿海就是,一样的效果,照样能让倭人欲死欲仙。”
  “圣人,听说那倭国女皇还挺美貌的啊,要不让她给圣人暖暖脚好了。”老程一脸无赖的道。
  “老程啊,这位倭国女皇本名额田部皇女,是倭国二十九代舒明倭王之女,二十岁时,成为异母兄敏达倭王的皇妃,后来皇后去世,她被册立为皇后。在她三十五岁时,敏达倭王去世。由其用明倭王继位。”
  可这位倭王继位两年就病死了,倭国两大权臣苏我马子和物部守屋各拥一位皇子称帝,最终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于是当时为皇太后的额田部下诏立泊濑部皇子为皇。可是这位新皇因为违逆苏我马子,结果被苏我马子派刺客暗杀。
  杀了倭王后,苏我马子就干脆拥立了皇太后,也就是上上任皇后额田部为女皇,这个时候她三十八岁。
  “那是哪一年?”老程问。
  “那一年啊,那一年是开皇十二年。”
  老程一下子吐了,“开皇十二年,开皇十二年她就三十八了,那现在岂不是六十多岁了?”一想到自己刚才甚至意淫了个六十岁的倭人老太婆,老程不由的胃里再次一阵恶心。
  虽说推古女皇年轻时确实姿色端丽,可毕竟都六十多岁了。
  推古女皇因得到舅父苏我马子的支持,成为了倭国第一个真正称天皇的女皇,但罗成对于她并没有半点什么想法。
  “倭国女王毕竟也是一把年纪了,不顾辛劳来到大秦,派使臣去迎接一下吧。老程,要不你去一趟?”罗成笑问。
  程咬金脸色发白的连忙摆手摇头,他对一个六十多岁的倭国老太婆更没兴趣。


第1412章 霸皇
  泰山脚下,四方八面的藩国以及友邦齐聚,藩属国基本上都是国王亲至,奚、契、铁勒等国皆是国王亲至,就算远的夜叉和流鬼国等三国,他们的国王也赶来了。还有遥远的东荒大陆上的部落酋长们,也来了不少。
  而波斯、罗马、法兰克、阿拉伯、戒日等国也皆派出了使者前来。
  这些大国虽然也称霸一方,但大秦的贸易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都欲结好大秦。
  尤其是波斯,一面与罗马再开战端,一面却又得面对着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的起义浪潮,可谓是焦头烂额。明知如今大秦不断西进,其新设的北庭和吐火罗道都已经两面直逼波斯本土,可却还是不敢得罪大秦,相反,这次还派出了由王子率领的庞大使节团,目的是想来与大秦结盟,以加强贸易以及军事合作,以使的他们有能力两线做战,同时应对阿拉伯和人罗马人。
  波斯最大的想法,还是希望能够说服大秦不要直接开辟丝绸北线,直接与罗马贸易,而是通过波斯来中转。
  只要能够掌握大秦的商货,就能卡住罗马人的脖子。
  甚至是卡住越来越强大的阿拉伯人的脖子。
  每个赶到的使团,都带着自己的诉求,流鬼、夜叉国王想要从大秦这里得到更多的赏赐,也想把他们带来的几船珍贵皮毛药材等换取更多精美的大秦货物。而东荒和北蛮的部落酋长们,其实就是被商人们忽悠着过来,来中原开开眼界,献点土产换点秦货。
  那些商人们很精明,他们忽悠着这些人来朝贡献物,请求册封赏赐,这样一来,边荒的蛮子们也就归化了,他们自然有为朝廷开疆之功,不管怎么说,东荒和北蛮的冰天雪地,过去是中原王朝不曾涉足过的地方,而如今这些蛮王们不远万里前来朝贡归附,这自然是一件盛事,他们自然也是大功一件了。
  倭国女王前来,想要请降求和。新罗国王前来,则是请求天子册封其侄孙金春秋为新罗王世子。
  勃律国王前来,请求大秦派兵帮助平定国内又起的叛乱。
  象雄国王亲来,希望皇帝能够让象雄保留先前出兵吐蕃夺取的土地。
  吐蕃赞普前来,希望皇帝主持公道,把象雄夺取的吐蕃之地还给他,并出兵助吐蕃平定贵族叛乱。
  天竺的高达国王设赏迦前来,则是如今天竺北方戒日王已经野心勃勃的攻占大片地方,笈多王朝灭亡后分裂出来的那些国家,经过多年混战后本来形成了四大王国,可如今戒日国一家独大,并已经吞并了其它两国,只剩下高达国还在东边坚持。
  高达国王希望大秦能够支持他们,他希望与大秦加强贸易,尤其是想要从大秦购买更多的铠甲武器以及战船。
  在天竺南方德干高原的遮娄其国王补罗稽舍二世和天竺东北的迦摩缕波国王,都感于地区局势紧张,于是也都争相赶来大秦,希望与大秦增加贸易,并从大秦这里购买到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先进的战舰,以应对越来越紧张的局势。
  “圣人,我大秦天下霸主也!”
  如今的大秦宰辅们,眼光也开阔了,知道在中原之外,除了传统的蛮夷们,还有更多过去不曾接触了解的蛮夷,甚至不少实力也很强大,波斯、罗马、法兰克、戒日、扶南等等。
  “诸国有求于我们,这是好事。”
  皇帝打算年后,向来使诸国都派出使节,甚至要派使臣常驻,建立大使馆常驻大使,以加强联络。
  “远交近攻,这是老祖宗就告诉过我们的至理名言。”
  魏征道,“那圣人之意,莫非我们要跟波斯开战而交好罗马?”
  罗成摇了摇头。
  波斯如今确实与大秦交接,大秦的吐火罗道便是后世阿富汗地区,而北庭的木鹿,则在土库曼斯坦靠近伊朗边境上。
  “我与波斯虽然说已经接境,波斯之东和北面皆为国大秦之边疆,不过实际上,吐火罗十八国和北庭九国,现在朝廷都没有真正的控制在手,只是通过控制了丝路,在丝路沿线设立了烽堡驿站,建立了一些军城,驻了一些兵而已。”
  波斯萨珊王朝曾经还是十分强大的,能跟东罗马死磕数百年,萨珊与东罗马共存了四百多年,也打了几百年,虽然打打停停,可谁也没服过谁。
  萨珊帝国的重骑兵曾经称雄中亚,无人可敌,阿富汗也一度被其征服。
  只是后来罗马的新皇帝希拉克略在可萨和西突厥人的支持下,反攻波斯。而阿拉伯人的兴起叛乱,又使的波斯人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
  波斯皇帝库思老二世,如今焦头烂额。
  一面是希拉克略皇帝集结一切力量实力反击,在小亚细亚和高加索地区,接连发起反击战争,打的波斯人节节败退。
  库思老二世见东罗马拉上了可萨和西突厥人,于是也联合斯拉夫人和阿尔瓦人,让他们围攻君士坦丁堡,自己则向子民课以重税,征召大军准备横渡海峡汇合斯拉夫人和阿尔瓦人。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正徐徐拉开序幕。
  “波斯人在赌,赌这一战能再次击败罗马,然后再回身去讨平阿拉伯人。”皇帝道。
  “那陛下以为波斯人能赢吗?”
  “四百多年的波斯萨珊帝国,早已经病入膏肓了,战争频繁,课税极重,波斯的两千万子民,早就难以忍受,故此这些年是频频内乱。库思老二世的父亲,当年就是被波斯大将发动宫廷政变推翻的。当年库思老二世继位后,不敌叛军,最后不得不逃亡到罗马,最后以割让高加索西部,并迎娶罗马皇帝女儿的代价,向罗马借兵组成了波斯罗马联军,才击败了篡位称帝的弑君者。战后,库思老二世终于平定叛乱,重登皇位,他也割让了高加索西部,并把亚美尼亚西部割让给罗马,此后,波斯和罗马维持了近三十年的和平,两国各自在其它方向用兵,波斯向东,罗马向西。”
  只是后来库思老的岳父罗马皇帝摩里士也被手下弑杀,罗马因此内乱,这时库思老以为岳父报仇为名,重新向罗马进攻,并先后夺取了叙利亚和安条克,并随后攻占了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港,随后整个埃及落入波斯手中。
  可以说东罗马面临亡国危机。
  只是后来罗马将军希拉克略结束内乱,登基称帝,他迅速集结力量反攻波斯。
  波斯萨珊表面的强盛之下,其实是穷兵黩武民不聊生。
  “朕听闻现在波斯国内的贵族和百姓都对皇帝不满,连皇帝的太子都对他不满,波斯内交外困已经穷途末路了。”
  魏征若有所思。
  “大秦当支持波斯了。”
  “嗯,确实当支持波斯,但不是支持波斯皇帝库思老二世,而是其子卡库拉皇子。”罗成微微笑道。


第1413章 金才人
  “太子。”
  皇太子嘉文坐在那里,听这些君臣议事都快打瞌睡了,一会波斯一会罗马的,又是库思老二世皇帝又是什么希拉克略皇帝,他实在是听不明白。
  “父皇。”
  “你说波斯衰亡在即,为何朕却决定要与波斯结盟呢?与波斯结盟,为何又不直接支持波斯皇帝而是要支持其皇子呢?”
  嘉文站在那里,有些茫然。
  “儿臣不知。”
  “坐下吧,不知为不知,算你还有自知之明,但是既然不知,就要学习,朕让你呆在这里,不是让你来打瞌睡的,是让你学习的。你也已经十多岁了,得学着开始担些担子。”
  “儿臣错了。”
  罗成微微摇了摇头,“波斯虽然衰亡在即,但瘦死的马也比骆驼大,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疆,猛兽陷于死地也会做困兽之斗,这个时候的野兽是最凶猛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惹一个将死之帝国。”
  魏征也点头,“波斯虽与我交界极广,然则如今他的对头是罗马,还要面对南面许多新占之地的反抗,故此他根本无力也不敢向东和向北进犯我大秦的领地。而且,他还需要维持我们的贸易关系,需要我们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以维持波斯如今崩溃的财政局面,更何况,他们还想要从大秦手里获得大量精良的铠甲武器装备,想要获得先进的战船,他们有需求于我们。”
  “嘉文啊,烂船也有三斤钉,波斯有两千万人口,其疆土并不小于我大秦,故此,看着他灭亡在即,我们也可以发他一笔财。波斯皇帝此次派了皇子卡库拉前来,我们可以跟这位皇子好好亲近亲近,波斯人想要武器铠甲,卖给他们,想要船,卖给他们,想要丝绸瓷器茶叶纸张,卖给他们。”
  “可父皇不是说波斯现在穷兵黩武,财政崩溃吗,他们拿什么来付钱?”
  “黄金、白银、香料、奴隶甚至是土地,都可以。”罗成笑着道,一个拥有五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有两千万人口的大帝国,还怕他付不起账?
  “当然,我们跟皇子做交易前,还应当正式签订一个条约,明确一下大秦和波斯的边界,得让波斯承认大秦对于大夏和河中的所有权。”
  大夏也就是吐火罗,后阿富汗地区,河中则是河中地区,是现在朝廷所设的北庭道南部一带。
  大秦的西境,要划到里海的东海岸。
  “波斯如今占有整个埃及,不但控制了波斯湾,也控制了红海,因此波斯控制了重要的贸易线,我们保持与波斯的友好关系,能够让我们的贸易不受阻碍。趁着他大战,卖他武器,自然也更能大赚一笔,这个时候我们提出与他签订边境协议,就算波斯人对吐火罗和河中地区,还有点什么想法,也只能签字。这字一签,白纸黑字,那么我们以后就有了法理,将来不管谁继承了波斯,也绕不过去。”
  虽然说最终得依靠拳头说话,但有这样一纸协议,也是能避免许多争议的。
  “老道,关于与波斯协议之事,就交给你去与波斯皇子谈,你到时带上太子一起去,事谈成了,就让太子和波斯皇子先署名,然后再等朕与波斯皇帝署名后再交换协议书。”
  魏征知道皇帝时刻不忘要提点太子,倒也是很痛快的应下了。
  “圣人,新罗王金白净求见。”
  罗成伸了个懒腰,魏征等刚走,这新罗王又候着了。
  “宣。”
  花白头发的金白净带着一个年轻高挑,姿色靓丽的女子进来,后面还跟着个少年。
  “藩属小臣金白净拜见吾皇,万岁!”
  金白净一把年纪了,可来了大秦,面见天子之前,也早被殿中省的宦官们教过要如何行礼。
  看到大秦天子,不敢丝毫怠慢,赶紧跪拜。
  罗成一般是不愿意让臣子们跪拜的,就算是朝会和殿议,都是跪坐。但现在他却坐在御案后不动,让金白净跪拜。
  “金爱卿,平身。”
  公主金胜曼也向皇帝跪拜行礼。
  “爱卿不远千里,渡海来朝,辛苦了。”罗成走出御案,扶着金白净的手笑道。
  “不辛苦不辛苦。”
  金白净就是辛苦也不敢说啊,来了大秦,亲眼见识到了大秦的繁盛与强大,又见到那许许多多听都没听过的国家的国王、或王子们前来,那个震撼无须多说。
  “朕已经让人去通知金昭媛,她一会就到,爱卿等还没与昭退媛见过吧。”
  “拜见圣人之前,不敢。”
  闲聊了几句,金德曼来了。
  金白净发现有些不认识女儿了,她身着昭媛的嫔妃宫裙,端庄而大气,妆容、衣饰都换了,人也更加的大气而雍容。
  “姐姐这是有孕在身了?”倒是胜曼眼尖,看出德曼公主的肚子微微隆起。
  “五个月了。”德曼轻抚着肚子,一脸幸福之意,这位曾经一心只关心新罗国家的公主,如今却如一个普通的妇人般幸福。
  胜曼没想到姐姐变化这么大。
  “本来朕不想让昭媛来的,怕她身子吃不消,结果她硬是要来,只好让她一路乘船走水路来,倒是还好没受什么累。知道你们到了,天天念着呢。”
  “多谢圣人关怀。”金白净道,然后对德曼道,“昭媛,这次小王带胜曼公主来,是送她入宫的。”
  金德曼点了点头,这个事情她也早已经得知了,对此倒也没有什么过多想法。就如当初她入宫一样,都是不得已的,幸好秦天子年轻而又知礼,人还温柔,待她挺好。
  新罗只是个藩属小国,对于大秦的要求无法拒绝。
  “妹妹来了,正好姐姐以后也多个伴。”德曼牵起胜曼的手,两人在新罗的时候就是关系很好的。
  胜曼笑的有些勉强。
  她自入殿后,就偷偷打量过皇帝许多次,皇帝出人意料的年轻而又高大英俊,笑起来有种难言的迷人气质,可一想到这个人就要成为自己的丈夫,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朕就册封胜曼公主为才人吧,二十七世妃之一,正四品,位在九嫔之下。”
  胜曼勉强笑了一下,“谢圣人恩!”
  罗成又招金春秋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长的倒也眉清目秀的,就是年少单薄了些,朕就册封你为新罗王世子,暂时不要回新罗了,先留在大秦,在崇文馆陪太子读书,也充做太子的侍卫。好好历练几年,也多陪陪你们姑母,等历练有成了,再回新罗继承王位。”
  金春秋跪谢。
  “小臣多谢圣恩。”
  “起来吧,回头我让你接你到东宫去,以后就陪着太子身边。”


第1414章 斗杀
  泰安山城一体,不过城池不大,御驾降临,于是城中便成了皇帝和随驾百官居所,城中百姓和商贾们则全都腾出地来,暂居城外了。
  城外新修了几处大营,搭起了无数帐篷。
  三十多万随驾来的官员、将士以及百姓士人商贾等,在那规划整齐的地上,倒是弄的十分热闹。
  一支长杆上挑着一支杏黄三角旗,上书一个大大酒字。
  下面便是用布幔围起来的一片空地,里面摆着十来副桌椅。一个花白胡须的老汉,带着儿子儿媳妇一家子人在这里卖酒。
  这老汉的三个儿子倒是一个比一个木讷,可三个儿媳妇倒是一个赛一个的水灵,尤其是与那些来喝酒的人插科打诨,倒是十分得心应手的样子。
  因这她们这的生意倒是挺好,许多汉子跑来喝酒。露天经营的生意,自然不可能卖什么太好的酒,也就是贩的酒糟酿造的糟烧酒汗,又或是高粱酿的二锅头。
  都是够烈却又比较便宜的酒,配上点炒豆子或豆腐干、酸笋,又或来点猪头肉等熟食,那真是挺惬意的,当然,再占几个小老板娘点便宜,虽然只是讨几句口头便宜,也够这些人乐呵半天了。
  几个妯娌似乎也见惯不惯,对伸来的手笑着拍打回去,对那些占口头便宜的也会嗔骂着回去,可越是这样,那些粗鲁的汉子们越高兴。而那老汉和三个儿子,倒是似乎瞧不见一样,只顾打酒或者切着猪头肉,拌着凉菜。
  在这里吃酒的多是队伍里那些下苦力的,或是车夫可是力工等,一个个有了点空闲,便三五个一火出来,大多粗壮魁梧,又言语粗俗,有的家伙,这都寒冬时节,可喝上二两酒,便把胸口衣衫扯开,露出那大片乌黑的胸毛。
  酒够烈,下酒菜够味,还有几个年轻妇人可以挑逗一下,汉子们自然喜欢来光顾了。
  吃喝说笑间,有人掀开围幔进来,却是十几个身着漠北皮袍的汉子,个个高大魁梧,一看就是胡人。
  为首一人大腹便便,嗅了嗅鼻子。
  “就是这个味,爷就是喜欢这种酒,给我上酒。”
  一个妇人笑着上前,“哎呀,这可是贵客上门了啊,不过我们这里只有普通的酒,可没有那些名酒。”
  “什么名酒爷都不喜欢,爷在漠北喝惯了你这里的这种酒,就要烧刀子,再来点下酒菜,放心,钱不会少你的。”
  说着,那大汉掏出一块猪腰子银扔在了桌案上。
  那一块银子起码五两重。
  妇人倒是吓了一跳。
  如今大秦虽也不限铜钱绢帛为货币交易,也用金银,可用的都是铸造好的金龙币和银龙币,这种大块的银锭可是少有的。
  “怎么?不够?”
  说着大汉又从怀里掏了一块,扔在妇人面前,“赶紧去打酒。”
  十两银,按如今的水牌,起码能换二十贯钱,她们这的酒都不贵,就算喝个够再加上几份下酒菜,也不会超过百钱,这一下扔给她二万钱,这得做多少天生意啊。
  “有,有,马上就给客官打酒来,稍等。”
  妇人赶紧捡起银子,还不忘记拿在手里仔细瞧了瞧。
  大秦商贸兴盛,百姓交易增多,钱荒更重,于是朝廷加大铜钱铸造投入市场外,也开始铸造金币和银币入市,以缓解钱荒。
  可大秦金银铜的产量都不算高,故此如今金银价格可是一再升高,过去一两黄金直钱八贯,如今都已经直钱十贯了。原先银一两折钱一千六,如今更是直钱两千。
  一枚银币一两,但含银才八成八,金币也是如此,可一枚金币依然直钱十贯,一银币依然值钱两贯。
  这么一块纯银,拿去银行或金铺,可是不止换二十贯呢。
  妇人笑着把两锭银子递到公公手里。
  老汉瞧了两眼,然后直接提了一坛酒给她,“上好的二锅头,一点水没兑过。”
  老汉大儿子瞧了那些胡人一眼,小声的道,“一群漠北来的土鳖,好赖货都分不出。十两银子,都能买上两坛上好的美酒了。”
  老汉对儿子的话没有理睬,他自那群胡人进来起就留心过了,那个大腹便便的胡人,绝不是什么一般的胡商之类的,这人身上有一股子军将悍勇气焰,又夹着一丝上位者的贵气,因此他猜测这可能是来朝拜天子的漠北贵族。
  老汉从卤水里捞起几条猪肠、猪肺、猪心、豆干,开始切了起来。虽然他也曾经是一个老兵,但早已经退伍归乡了,如今家里有地,泰安城里有间小酒铺,皇帝来了,他们一家腾了出来。
  趁着人多,便干脆在这里围起了布幔摆上桌椅挑起幌子继续营生。
  人多钱就是好赚,哪怕卖的是这种便宜的酒菜,可一天下来也能赚不少,一天能抵过去十天的进项。
  虽然来的粗货们喜欢口花花占儿媳妇们便宜,但也只是口头而已,老头倒也不在意,毕竟都是市井小人物,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切着卤煮,扭头看了眼桌椅,嗯,胡人一来,已经坐满了,没有空位了,今天的生意是真好,遇到大方的胡人,一天能顶平时好几天了。
  只是好景不长。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突然围着的布幔被人扯开。
  布幔被拉扯开,还带倒了几张桌子,正喝酒痛快的那几桌人立即不满的跳了起来,破口大骂。
  可紧接着,被扯开的布幔后,突然跳出了二三十人。
  为首一个大汉,身披羊皮袍,手里提着一把横刀带头猛冲进来。
  他们不声不响,却凶气毕露。
  本来恼怒的酒客顿时吓的四处奔散。
  唯有刚打开封泥正闻着坛中酒香的那个大腹胡人,不满的冷哼一声。他不但没有跑,反而直接拔出了自己的腰刀,他身边的那二十余人,也都立即抽刀的抽刀,提骨朵的提骨朵。
  两伙胡人,没有言语,一照面就直接刀剑相加,拼命的互相招呼。
  这些人凶悍无比,刀刀见血。
  转眼间,就已经各倒下了四五个人,血溅一地。
  大腹男一把大砍刀猛的一记挥砍,便将冲到近前的一个家伙连头都给砍飞了。而带头冲进来的那汉子,则是一刀刺死了一个大腹男手下。
  这些人几乎以是命相博,没有人退,没有人逃,只是闷着头砍杀。
  刀刀见肉,招招要命。
  卖酒的老汉提着菜刀站在一边,招呼着儿子儿媳妇们退后。
  可老汉却没有走。
  “阿爷,快离开这里。”
  “你们走,我还得留在这里,一会打完了,我得找他们陪我的酒菜钱、桌椅钱还有布幔和酒幌子的钱!”老汉一把菜刀在手,却全身散发着一股凶悍老卒的戾气,出奇的没有人敢惹他,或许那两伙胡人本就没在意其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