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优势,兵分水陆两路,以陆面为正兵主力,从陆地上与官军抗衡,以水军为奇兵,从水路出奇制胜。
在击败了刘子翊稳定了军心后,林士弘开始四面出击,大肆扩军抢地盘,没多久,他的兵马就达到十余万人,尤其是训练了一支精锐的水师部队。
不过林士弘虽然曾经劝过老师操师乞要沉的住气,可当他占据大半个江南西后,便也忍不住称王了。
先是自称南越王,紧接着又自称皇帝,国号楚,建年号太平。
在当时,天下反王遍地的情况下,林士弘在江南的这个楚国一点也不突出,甚至楚这个年号还曾被人劝说过不祥,比较楚霸王杨玄感、楚皇刘元进等以楚为国号,可都是已经败亡了。
但林士弘当时也许想着过把皇帝瘾吧,他没想过自己能北上逐鹿中原,但求能在乱世里割据一方就够了。
他趁中原大乱之际,接连攻取九江、临川、庐陵、南康、宜春等郡,各地豪杰纷纷杀死郡守县令,以整个郡县来归附,使的他的楚国朝廷一时也声势极强。
他甚至还曾经趁着中原的罗成在北方大战之际,联合沈法兴等几家,渡江争夺淮西。只是后来出了个张善安,本就是个乱世枭雄,投奔他后领楚军打淮西,占了不少地盘,结果最后又被杜伏威灭了。
张善安兵败后,淮西部份楚军败回,结果因为粮饷赏赐问题哗变,叛乱猛攻豫章,把半个豫章都烧没了,虽然最后他平定了叛乱,可看着狼籍的豫章,他也不得不暂迁南康落脚。谁知道他这边让人在修豫章,那边萧铣却派人突袭夺取。
林士弘不得不退保余干,然后梁楚大战一场,最终才夺回了豫章,可此时的豫章,几乎打成了废墟。
虽然此后不久,南梁内乱,发生了元老董景珍欲降秦而被萧铣所杀之事,此后南梁一片混乱,再无力来犯。林士弘也重新修筑了豫章城,可是此时形势已经不比当初,不但北方为罗成一统,而且就连岭南、巴蜀也为罗成夺取。
林士弘最终无奈的与罗成历成了和议,去除帝号,并交换了一些地盘,然后当了大秦的豫章郡王、江西节度使、豫章太守。
这两年,倒是难得的安稳,虽与萧铣、沈法兴之间也偶尔有些冲突,好在都是小打小闹。
可今年大旱,江西的潘阳湖都干了,饥民四起,紧接着这个时候朝廷突然在西面搞事,直接就把南梁整没了,萧铣入京,曾经比江西还强的萧梁就这么覆灭了。
现在,皇帝又来召林士弘入洛,一起前往泰山封禅,林士弘哪里不忧愁啊。
“你说洛阳是不是准备对我们下手了?”
林药师道,“当初我说劝说过王兄不要相信罗成,若是当时我们继续占据淮西之地,也不至于到现在这地步,尤其是去年本来罗成在西北大战,正是好时机,可趁机出兵,或北上夺淮西,或南下攻岭南,可兄弟却不按兵不动,如今罗成把一个个对手都收拾干净了,现在我们江西三面皆秦,南面岭南、北面淮西、西面荆湘皆在秦手,而今年偏偏又遇大旱大蝗,这个时候他要动手,咱们连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了。”
“是啊,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了。”
林士弘长长叹惜。
如今的林士弘虽说据有江西十余郡之地,可是几年不打仗,手底下的兵也不如当初了,尤其是如今缺械少粮,拿什么打仗,好多曾经的麾下将领,都早就解甲归田,回地方当富家翁地主了,哪个还愿意再为他们兄弟拼命呢。
看看萧铣,若大的荆湖,不是说没就没了,浪花都没掀起一个来。
“药师,你说若是我直接请求入朝,你说皇帝会如何安置我们,能否如萧铣一样?”
林药师有些不太甘心,可想来想去,今时不比往日啊,早两年他们还有点拼的勇气,可现在是一点信心也没有了。
“我观罗成这人还算仁慈,如李密王世充窦建德萧铣等先后归附于他,都还得了不错的安置。”
林士弘想想,“罢,干脆我们也降了,主动点总比罗成动手了要强点,我这就写表章。”
林药师站在那里,怔怔出神,最终却是什么也没说。
第1363章 猎骑兵
洛阳。
罗成听到江南传来的消息时,还不太相信。
不过见到了李宪呈上的林士弘亲笔信后,倒是半信半疑了。
“圣人,人心归附啊。”李宪恭喜。
“哈哈,只能说这个林士弘还是比较聪明的,虽说当了几年伪皇帝,也没有因此就昏了头。总的来说,比萧铣还是要强些的,萧铣还得去请,这林士弘倒是主动请求入朝。嗯,如此识时务,朕也不能亏待了他。”
罗成心情很好,手指敲打着桌案。
虽说就算林士弘不主动入朝,现在朝廷要收复江西,其实也就是一次军事行动的事情,可毕竟他的主动入朝能够免除一场战争。
“改封林士弘为豫章郡公,朕给他在云南实封百里封地,千户真封。另,他若是愿意留在洛阳也可以,封地可由子弟代为打理。”
王世充李密萧铣那些投降诸侯,可都是封的侯,而且不是实封的诸侯,封号都是什么顺命归命违命这些,林士弘还能有个郡公爵位,还有个好听的封号,这就不一般了。
当天,罗成立即召见枢密院几位大帅,商议如何派兵接管江西。
“调阚棱为江西道左都督指挥使兼豫章太守,调西门君仪任江西右都督指挥使兼鄱阳太守。再调屈突盖任江西左布政使,调戴胄任江西左按察使。”
张须陀提议从淮南、河南、湖北和巴汉几道,抽调卫府营兵移驻江西道。
“暂抽调二十四营共一万二府兵前往进驻。”
“圣人,萧铣和林士弘皆已归附,只剩下一个江东沈法兴了,要不要催一催他?”
罗成笑笑。
“暂时不要理他,我们先把精力放在接管江西上,等朝廷把荆湖和江西都接管妥当了,到时再来说江东,也给沈法兴留一点时间,看他能不能聪明些。”
统一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原本朝廷计划是三五年之后再对三藩动手,留多些时间,是为了把统一的阻力降到最小,也把统一的损失降到最少,尽量减少统一成本。
可谁能想到,三藩在与朝廷和议之后,衰弱的这么快,尤其是萧梁,与朝廷和议后,更加剧了他们的内部矛盾。
而一场百年一遇的大灾,最终使的其内部崩裂,提前归附。
萧铣荆湖的归附,又让江西的林士弘更加感不安,自知不敌,也便不再硬撑,干脆就主动请入朝了。
现在还剩下一个沈法兴,占据了江东一带。沈法兴出身于江南大族沈氏,这可是江南最大的士族之一,本钱还是不少的,他占据着江东后,比起林士弘和萧铣对地方的控制力更强一些。
兼之这几年也沾了大秦海贸的光,也跟着做起贸易来,有着江宁港、杭州港、宁波港等,倒也算是闷声发大财。
沈法兴没有半点想要归附投降的打算,他力图要打造一个江东小朝廷,故此自议和后,他并没有说马放南山刀兵入库,相反,还加强训练兵马,打造器械。他采用的是联合江东地方士族豪强,组成了一个较强的地方割据势力。
固此,罗成也懒得费那个力气去劝降什么的,形势对朝廷有利,拖的越久,沈法兴越难以对抗朝廷。
他再怎么拉拢江东地方也没用,毕竟就那么大点地方。
朝廷没有急着武统,不是打不过,只是想用最小的代价来解决罢了,朝廷等的是一个最佳的时机,等到腾出手后,一战灭掉江东割据藩镇,然后还有能力及时的接管江东地方,不让江东因战争而受到伤害。
毕竟,江东再割据,可那些百姓依然也还是中原华夏,并不是胡夷。若是胡夷,罗成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安东。
山林之间,草木枯零。
宇文承都率领着自己的斥候都穿行于草木林间,夜露湿重,很快身上就被打湿了。
不过他们都早已经习惯了,这一个月来,徐世绩把安东秦军分做九路,九路出击,越过边境线进行秋季大扫荡。
而宇文承都他们这些斥候的任务,就是要充当这些深入大军的耳目,他们走在军队的更前面。
提前探路侦察。
安东秦军已经深入到了百济境内数百里,大军分散出击,绕过那些大城要寨,扫荡乡野,抢夺粮食、掳掠人口。
作为斥候,他们的任务就是盯死那些坚城要塞里的百济军或高句丽人,只要他们出动,就要第一时间把情报传递给各路扫荡的兵马,让他们及时掌握,或是让开,或是引诱围歼。
当然,百济人也并不只是呆在城堡山寨里面,他们也会派出游骑斥候,虽然他们的斥候游骑不敢离开山寨城堡太远,可这也依然对潜到敌城附近的秦军斥候们有不少的威胁。
双方的大军相距还很遥远,可斥候们却已经在山林间在田野里,展开交战。
伏击与反伏击,突袭与反突袭。
小股斥候游骑的交战,更拼的是勇气与骑射本事。
宇文承都盯着前方,那是一处不大的营地,是敌人游骑的临时夜营地,这个营地距离附近的百济城池也就不到十里。
“要干吗?”
队正陆三问。
“落单的敌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好不容易遇到一伙,怎么能错过。”宇文承都说道。他们的任务虽是斥候,可击杀敌人的游骑,不让对方的斥候游骑出去,一样是他们的任务。
拦截对方的斥候游骑,便能让城池中的敌军失去眼睛和耳朵,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坐在城中两眼一摸黑,搞不清外面的形势。
“动手。”
一道尖锐的哨声突然响起。
早已经埋伏到位的两队斥候轻骑左右合击,猛的杀向那个百济人的游骑夜营地。
营地里的百济人被惊醒,可是秦骑已经杀到。
短兵相接,刀兵相见。
狭路相逢勇者胜,全凭真本事。
战争之时,谁都想要掌握主动,而要掌握主动,首先就得有足够的情报来提供判断,故此双方都会派出大量的斥候游骑,这个时候,游骑斥候们不仅要收集打探情报,还要互相拦截对方。
谁能占据主动权,就看谁的游骑更胜一筹。
很明显,今晚的这场游骑间的较量,最后以宇文承都等人的胜利而告终。
他们出手利落,行动迅猛。
几乎只用了一刻多钟就结束了战斗,三十余名百济游骑斥候全部被杀死,他们携带的一些地图等也被搜走。
陆三他们利落的把百济游的首级砍下,挂在马上,然后带走了他们身上值钱的武器装备等,最后把没受伤的马也牵走了。
留下一地无头尸,他们迅速撤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待附近的百济游骑赶到,只看到了一地的尸体而已。
第1364章 呆仗
秋十月。
徐世绩九路大军攻入百济,势如破竹,百济军只敢龟缩于坚城之中,不敢出战。新罗国也奉诏出兵,自百济东面分兵五路攻入。
一时间,百济烽烟遍地,应接不暇。
百济只得向倭国求援,可是倭国自来目皇子所率之一万兵全军覆没在荣山江口后,后续的几万大军却迟迟不得进发,摄政的皇太子与执政苏我马子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偏偏这个时候朝廷的渤海舰队,还有新建的北海舰队,也都开始频频的在倭国沿海登陆劫掠。
大批的商船变成了武装海贼船,拿着朝廷颁给的劫掠许可证,跟着两大舰队的后面,如群鲨一般的涌向倭国诸岛。
倭人自顾不暇。
徐世绩九路大军,正兵两万,辅兵四万余,共六万余大军越过车岭山脉,一路杀向百济都城泗沘城。
韦忠贤与李辅国两位宦官,率领着北海和渤海两舰队,后面跟着上千条大小武装商船,也汇集起来,直抵熊津江口。
熊津江上游便是百济都城泗沘,大秦水陆并进,雄兵十万。
而新罗还出兵五万在背刀捅百济刀子。
到了此时,百济朝廷,早已经没了先前刚兵变时的那股子锐气了,跟秦军交手这么久,他们是攻又攻不进,防又防不住,外无援兵,内还渐失民心。
本来百济国内的那些百姓豪强们,还以为这些人上来后,真有点本事呢,还盼着以后日子能够更好过些,可谁知道这些人就是嘴上厉害,结果动起真格的一点本事没有。
弄到最后,倒是只知道不断的加税派捐,一次次的搜刮,让国内都是十分不满。
十月初五。
大秦十万水陆联军在泗沘郊外会师。
旌旗漫天。
徐世绩向两位率领水师的宦官致以感谢。
“圣人让某不要急,可是眼看着这块肥肉都吊在眼前,张口就能吃下,哪能不急啊。又得两位大使全力相助,还有新罗、靺鞨等出兵协助,此正是一举灭百济的好时机。”
韦忠贤笑道,“能不能一举灭百济这倒还不敢说,但是此次破百济都城泗沘是肯定的。”
“破其都城,擒其国王,灭其国内叛秦者,百济自然也就传檄可定也。”李辅国笑道。
大家都笑的很开心。
皇帝说不急着打硬战,打决战,是想着逐步蚕食,甚至是先以抢掠袭扰衰弱百济,使其一步步丧失抵抗力。
可前线的徐世绩却发现,如今的百济早就成了虚有其表,外面喊着有十万大军,可真打起来,他们的指挥调度都十分的糟糕。
有机会不取,那才会后悔。
“要说也是这些百济人蠢,他们不是有五都吗?这泗沘城距离带方这么近,越过车岭山脉就能直扑泗沘城了,他们却还一直不撤到其它都城去,这不是找死嘛。”李辅国道。
韦忠贤则道,“其实这些百济人根本无处可撤,地方就好么屁股大,北面是咱们的带方郡,东面又是新罗,你说西面和南面,皆是大海,可这大海也不安全啊,有我们舰队在,越靠海死的越快。”
面对秦军的兵临城下。
百济君臣似乎还想要负隅顽抗,最后组织了五万人出城,在郊外依江背山列阵。
徐世绩对百济的抵抗,不屑一顾。
“这个时候还敢出城来战,倒也是有点勇气,也知晓点兵法的,可就百济那军心士气,还如何以少击众?”
徐世绩对着沙盘,也不用多部署,直接就全军推进。
舰队在江中运输着粮草、辎重,还有投石车、重弩等武器,步骑在江岸上行军。
十月初七。
两军在泗沘城郊,熊津江边的黄山下会战。
骑兵掩护,步兵整齐推进。
漫山遍野,皆是兵马。
秦军中,早早立起了十几座高大的望楼车,以观察传令。
虽是十万水陆步骑,可徐世绩对整个大军的指挥,依然如臂指使,十万大军分散在十几里的江里、岸上,调动有序,丝毫不乱。
相比之下,百济军却只是打呆仗,死守在山下江边的临时营寨里面,希望能依靠营寨、壕沟、拒马等来阻敌。
初七这一整天,秦军调动频频,各路兵马依令部署,可百济军却毫无动静。
宇文承都等率领的斥候轻骑,这个时候不断游走在百济军的一个个营寨外,百济人除了偶尔放几支箭,连派出游骑来驱赶秦军远离,以防营防部署被窥探都不敢。
一个个情报不断的上传,最终汇集到徐世绩的面前。
百济人的部防,各寨兵力多少,兵种数量等,全都被秦军掌握。
“把神机炮和重弩推上前!”
一整天,秦军有如泰山缓缓压来。
到天黑时,秦军已经机在了百济军前。
夜幕降临,百济军依然不敢出营来袭。
百济军不敢出来,徐世绩却依然还是派出了游骑前去骚扰,这是中规中矩的用兵,一队队的游骑,在夜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逼近百济营寨,做出攻击之势。
如此反复再三,百济人每次都受惊不已,虽至天亮,秦军也并未真的强攻营寨,可却也使的百济人疲惫不堪。
相反,秦军那边,除了游骑和部份值守的士兵,其余的士兵昨晚上都是放心的睡了一觉,早上醒来,吃了早饭后,个个龙精虎猛。
徐世绩早上起来,还有空让亲兵给他仔细的修剪了番胡须,甚至还刮了个面。
“节下似乎胜券在握啊?”韦忠贤道。
徐世绩对柴绍道,“柴司马可以给韦大使解释一下。”
柴绍便道,“昨夜我军新到,可百济军却不敢出营,反是我军袭扰,每一次贼营都是动静极大,久不平息,这说明敌将能力有限,其士兵也不够精锐,否则就算受到夜间袭扰,可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故此,我军必胜。”
吃过早饭,徐世绩等披甲上马,来到阵前。
“百济人从昨天到现在,连个游骑都没派出来,这打的是什么仗,瞎子仗吗?”
两军做战,就算是正面决战,那也都得互派游骑,想尽办法的打探敌人的数量、部署等等,这样才好应对部署,可是百济人呢,或许是每次游骑间的交战,都是吃亏的,所以他们现在就死守不出。
摆明了要把呆仗进行到底。
徐世绩不屑笑道,“这些人啊,既然要出城来战,可却这样龟缩着,那出城的意义何在?他为何不干脆就缩在泗沘城里呢?搞不懂这些人,不过这样也好,打这些临时的营寨,总比泗沘城好打的多,等攻破此处敌军,泗沘便可乘胜而下了。”
第1365章 失守
旭日东升。
金色的朝阳映在晶莹的晨露上,徐世绩在阵前对着将校们做着简单的动员。
“今年,程咬金在安西,就靠他那一万两千人马,硬生生的灭掉了数十万人口的龟兹国和两万余帐的鼠尼施部,为朝廷新添了三个正郡,几十万奴隶,百万牲畜牛羊,还有数千万贯的钱财。说实话,以前我觉得程咬金比较莽,可是程咬金安西这一战,我是深深佩服的,当机立断,十分果决,战果更是辉煌。”
“诸位,程咬金他们的安西军,和我们的安东军,一在帝国西陲,一在帝国东疆,他们的条件比我们可要差的多,西域大小藩国数十,而我们呢,我们面对的就百济、新罗和倭国,其中新罗还是我们的忠心藩属,倭国又在海那边,咱们的条件十倍百倍于安西军,可为何安西军立那么大功,我们打一个百济,磨磨蹭蹭到现在都还没干趴下?”
“丢人啊,耻辱!”
“当年圣人东征,左五军不过两万余人,可却能在数十万精锐强军的高句丽来去自如,从东杀到西向北再杀到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你们中许多人也曾是与我一样追随圣人东征过的,这才几年,咱们不能坠了大秦的红旗荣耀!”
“你们看看我们面前的那几万百济人,究竟弱鸡到什么程度了,说句不客气的话,他们还不如早些年隋末时的那些流民乱军,打这样的敌人,难道还赢不了?”
“灭掉百济军,今晚在泗沘城庆功!”徐世绩道。
诸将无不齐声附和,高喊今晚泗沘庆功。
战斗开始。
传令兵们策马奔驰穿梭于军阵之间,一支支兵马奉令调动。
从船上运下来的神机炮,由炮兵们推动着到阵前。
大炮小炮加上重弩上千门。
一声令下。
无数的大小石弹和弩枪呼啸而出,铺天盖地的射往百济人的营地。
一个又一个方阵的步兵,也在各自军官的指挥下,开始移动向前,头顶上是呼啸而过的石弹、火球、弩枪,两侧是缓缓跟随前进的轻骑兵。
步兵们身披着铠甲,手持着武器,在军乐的鼓点号声中整齐前进。
“保持阵形!”
都头、队正等低级军官们,努力的喝令自己的队伍。
百济的一个个营寨,在这雷霆进攻面前,瑟瑟发抖。
有人忍不住浑身颤抖。
“我们要怎么办,我们顶不住的。”有人高喊。
“你他娘的给老子守在那里,守好。”
“不得后退。”
百济军官们充满着绝望地喊道,除了如此,他们也不知道要怎么办。
当巨石火球弩枪等终于漫天而降的时候,百济人终于崩溃了,许多人不顾军官的命令开始四处而逃。
神机大将军投出的数百斤重的巨石,神机将军也能投射几十斤重的石弹,但数量更多的神军校尉等虽然投射的只是几斤重的石弹,可再间夹着那些装有石脂火油的火油弹,和鸡蛋粗的巨弩枪,几乎是挨着就死,碰着就亡。
一块三百斤的巨石弹砸落,甚至能够一下子砸死一群,把地上都砸出一个大坑。若是运气好,砸到个硬点的地方,这巨石弹甚至还能滚动起来,带来更大的杀伤。
惨叫,哀嚎。
营寨的木栅栏,营外的壕沟,还有那些鹿角柜马,根本防不住这些从天而来的杀机。
秦军步兵们在这些远射打击掩护下,不受干扰的就接近了百济营寨。
“搬开拒马,拔掉鹿角,架壕桥!”
军官们高喊。
步兵们前面是盾手顶着,后面的人上前搬拒马的搬拒马,拔鹿角的拔鹿角,还有人把事先准备好的壕桥架到壕沟上。
“盾牌手防护,弓弩手放箭!”
距离营寨已经不到百步。
秦军步兵弓弩手开始弯弓放箭,虽然他们面前的营寨后,百济人正慌做一团,根本没多少人听从军官的命令放箭拦截。
但军官们还是按照标准的战术指挥命令,弓弩齐发。
百济人又添惨叫。
“快,架梯!”
军官们带着队伍终于来到了栅栏之下,看着后面稀疏的敌人,无不兴奋。
稀落的箭支射出,但多被盾牌挡下,少数箭支射到秦军身上,也被铠甲挡住了要害。
“上上上!”
一架架的梯子架到了营寨栅墙上,跳荡步兵一斤盾牌一手横刀,顶盔贯甲,无畏的踩着梯子冲入营中。
后方。
徐世绩满意的站在了望楼车上看着前线的攻势,攻势十分顺势,他站在几里的后方,都能清楚的看到,秦军如潮水一般的淹没了一个又一个的百济军营垒。
秦军骑兵穿插在步兵中间,负责拦截各个敌营之间,阻止他们相互增援。
战到午后。
百济五万多大军建立的那条数里长的巨大营寨群,已经大半失守。
“节下,后方的百济军已经在败逃撤退!”
“加紧进攻,让骑兵绕过去追击,别让他们逃进泗沘城。”
后方百济将领的弃阵而逃,导致了前方百济军的迅速崩溃,本来只是前军崩溃了,中后军还完好,可他们一逃,全军崩溃。
许多百济军直接弃营而走,秦军一路追击。
暮色黄昏。
席君买和王君廓、柴绍等已经乘胜追击,杀入了泗沘外郭城中。追击之时,席君买听从王君廓的计谋,带几百骑换上了百济军袍,混入败逃军中。当百济败军只知向泗沘而逃时,根本没发现,自己身边出现了几百骑伪装的秦人。
席君买等伪装败军,顺利的跟着败入了泗沘城,他们先潜伏在城门口附近假装休整,等到秦军后续追兵赶到城外时,这时守门的百济将领才赶紧下令关闭城门。
这时还有许多百济败兵往城中逃来,可将领下令关城。
席君买王君廓等趁机发难,一声不吭开始砍杀城门守军,柴绍更是一箭就把那守将射杀。城门守兵还以为是败军哗变呢。
城门一时关闭不及,秦军紧接着趁势力杀入城中,于是泗沘外郭城失守。
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日暮时分,秦军铺天盖地的杀到泗沘城。
这个时候内城中的国王扶余隆和大将阶伯等才知道了外城失守,气极败坏又无可奈何。谁也想不到五万大军出城立营垒防守,结果仅一天就败亡了,不但把城外的防御工事全丢了,连带着把秦军也给带入了城中,把外城又丢了。
百济泗沘城下。
秦军虽只夺取了一门,但却已经四面包围泗沘各门,摆明了是要一网打尽,不准让城里人逃走了。
此次出兵,真正的府兵精锐才两万,还有四千在安东留守。另外有四万多的乡团民兵,以及几万人的武装商民。
但百济人可不知道这些,他们只知道这些秦军数量众多,装备精锐,士气高昂。
一天时间,就斩杀了一万多百济将士,俘虏了两万余。
现在又包围了国都泗沘。
“席君买,你小子可以啊,居然能想出这样的好计谋,一举拿下泗沘外城门。”
刚从后方赶到的徐世绩立即召见了天安营指挥使席君买,对他智取城门赞赏不已。
“此计是由王长史所献,非职事之功。”席君买没抢功,如实的说明。
徐世绩目光望向王君廓,神色有些复杂,当年这王君廓的风头可是还盖过他的,他做罗士信副帅的时候,王君廓已经是范阳节度使了,后来又任兵部尚书,可惜犯了几次错,最后更是事涉谋反。
“王长史之功,本帅定当奏明圣上,当然,席指挥使和天安营的将士们,也是立下大功,都将记大功一件。”
席君买笑道,“如今已四面围住泗沘城,又拿下了贼人外城西门,是否今晚趁胜进攻,直接夺下全城?”
“不急,夜晚用兵,难免混乱不清,将士们也辛苦了,只守好这西城门就好,先休息一晚,明日再说。”
徐世绩说完,便让人带来一个俘虏,让他入内城去给扶余隆等送封劝降信,让他们早点投降。
内城。
扶余泰见到俘虏带回来的劝降书,不由的沉默。
扶余隆的太子扶余文思此时不过一少年郎,可却还是率先打破了沉默,“如今一败再败,外郭城门也失守,秦军虽暂停进攻,可天一亮,秦军再起攻势,到时整个外城必破,内城更无能守住之理。若到时秦军破城,我父子必不全矣!”
扶余文思提出归降。
大将阶伯不许。
但等议事结束后,扶余文思却再次劝说父亲,终于说动了扶余隆率左右出内城,往西门门请降。
阶伯还在做城防部署,听闻之后,匆匆想要赶去拦截劝阻,可已经晚了一步了。
扶余隆父子一降,结果城中许多百姓也都跟着投降。
徐世绩接受了扶余王父子的投降,又令扶余隆写信给诸门守将劝降。
信到,诸将皆降。
阶伯还欲固守内城,可眼见身边的人都无心再守,最终也只得无奈的开门降秦。
此时,月上柳梢头,泗沘城内外诸门,已经尽落在秦军之手。
控制诸门后,徐世绩又分兵接管王宫、衙门、府库等,各条街道都派出骑兵巡逻把守,所有百姓被要求返回家中,闭门不出。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扶余王宫里,徐世绩问扶余隆。
扶余隆无奈道,“当初国内兵变,阶伯等人叛乱,事后立某为王,某也只是他们的傀儡而已。”
“今率三十七郡、二百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