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扶余王宫里,徐世绩问扶余隆。
扶余隆无奈道,“当初国内兵变,阶伯等人叛乱,事后立某为王,某也只是他们的傀儡而已。”
“今率三十七郡、二百余城、八十万户百济军民归附请降,但愿元帅能够保全百姓,勿伤人命。”扶余隆请求。
“还请给诸郡文官武将去信传令,让他们归降!”徐世绩道。
“遵命!”扶余隆很听话。
徐世绩派兵看守扶余王宫,把扶余隆留在王宫里,然后自己回到外城休息。
夜上中天。
泗沘城中却很安静,没有抢劫,没有杀戮,也没有纵火。
骑兵们在巡街,步兵们在守城,各处都有士兵把守,所有的扶余百姓都被要求呆在家中不得外出,不得相互串连。
徐世绩也没有摆庆功宴。
庆功宴早晚可以摆,不急于一时。
宇文承都和陆三等人在煮着汤饼,大家很安静的坐在那里,脸上带着笑容。
泗沘城拿下了,国王也拿下了,也许这场仗就打完了。
“这百济一降,咱们也都能分到不少赏赐吧?”
杨丰道,“我军功账上还攒了不少首级、俘虏、缴获呢,再加上这破敌国擒国王灭国之功,这回肯定赚大了,少不得回头我也能再置上二三百亩良田,然后雇人再起一座大宅院,得前后三进那种,再买上几头牛养几匹马,嗯,再买他一二十个奴隶干活,屋里再买几个小丫头斥候着,后院买几个粗使婆妇厨娘,马夫车夫也得配上,最好是再娶两个小妾,以后这日子可就舒坦了。”
“头,你呢?”
宇文承都拿勺子搅了搅锅里的汤饼,看着差不多了,便从身上取下盐包,往里洒入一些盐粒,又继续搅拌几下。
陆三突然掏出一把绿葱来,得意的揪断扔进去,“刚才路过一块菜地,里面顺手扯了把葱,汤饼里加点葱,那才美。”
“要是有蒜头就更美了。”
“头,你有啥打算,这次你的功劳可不小,是不是等回头就调入府兵,成正式的都头了。”
宇文承都笑笑,“如果可以,我想回长安,就算拿所有军功换一个自由,也愿意。”
“那可不值,中原有啥好?对我来说,中原就是个伤心地,我阿爷阿娘都是在中原家乡饿死的,那时我出去做役,回到家,结果一个人也没看到,只闻到臭味,最后推开门,结果就看到我阿爷阿娘全烂在床上了,三伏天,人烂透了,到处是蛆是苍蝇……”说着说着杨丰眼睛又红了。
当年就是因为目睹了这惨状,服役归来后的杨丰一怒之下埋葬了父母后,便去投了贼匪,也当起了贼。
再后来,他被秦军剿了,再然后,他被长流安东。
在这里,他又有了家,有了高句丽妻子,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他已经不想回中原了,一点也不想。
“我想回去。”宇文承都道。
“哎。”
陆三道,“不说了,汤饼好了,吃饭了,再不吃就干了起坨坨不好吃了。”
第1367章 逼反
洛阳。
今日早朝,殿中一片欢声笑语,个个喜气洋溢。
文武朝官们得知徐世绩在百济大胜,破国都擒国王,百济各地纷纷归降的消息,无不眉飞色舞。
真是喜在心头,笑在脸上。
罗成坐在龙椅上,也是十分高兴。
“朕此前给徐世绩增兵一万二,又拔给他军费一千万,本是说如今朝廷腾出了手,要收拾一下扶余,本也不曾想过能一战取胜,甚至还要求徐世绩不要想着一战灭国,可谁知,徐世绩还真是给了朕一个惊喜。八月动员,到十一月就已经攻占降服整个百济。”
魏征笑着道,“事实证明,百济叫嚣的凶狠,可就是只土狗,连犲狼都算不上,我大秦天兵一出,立马就成死狗了。”
“哈哈,魏相这个比方打的好。百济叛乱,也曾给朕造成了些困扰,好在如今百济灭亡,倒是成了好事了。”
百济被攻灭,现在朝廷要商议的是如何处置。
虽也有个把迂腐的官员上奏,称应当另择一位扶余王子册封其为百济王,然后将百济设为藩属诸侯国。对这种迂腐的提议,罗成是懒得理会的。朝廷对新罗这种国家,当然是以拉拢为主。
可既然百济叛乱,又被击灭,自然要趁机改设郡县了。
“臣以为,可以将百济设为百济道,以其原国五部,改为五郡,分为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郡。”
刚从外巡抚归朝的房玄龄则提议,“臣以为百济虽号为三十七郡、二百城、八十万户,但百济地小,设一道有些过了。倒不如就隶属于安东道,就设百济郡,下辖熊津等五县好了。”
这时魏征反对。
理由是百济虽小,可其地人口却不少,先前统计有户口八十万户,若再加上豪强贵族们的奴隶,那么当有三四百万人口。就算是大业初时中原人口最多的郡县,一郡也不过百万人口而已。
这两年百济因战事,其实也损失了不少人口,故此现在约还有三百万,若是再加上一些先前逃到百济的高句丽人,应当还是有三百多万的。
罗成想了想。
“设立五郡有些多,但只设一郡确实也不好,朕看可以设立熊津、德安、东明三郡,每郡下辖五县,百济三郡十五县不隶属于安东道,而是单独设立一个朝鲜道。”
“陛下,百济设道不妥吧?”
侯莫陈也表示反对。
但罗成却还有比较长远的打算,若是百济划入安东,那么安东道可就几乎占据了除新罗外的整个朝鲜半岛了,北以鸭绿江为界,南抵大海,这个区域太过独立了,不符合朝廷犬牙交错的道级区划的设立标准,尤其是安东这么远,几代以后,极容易出现叛乱或割据等情况,不得不提前预防。
当然,现在百济道不算大,但罗成还留了余地,将来说不定还会把新罗也吞并进来,到时,百济与新罗合为一道,则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百济道就不小了。
“陛下,臣以为,百济虽降,可对于叛乱份子,必须严惩不贷。”侯莫陈乂主张。
他认为,对于百济境内之前的那些高句丽余孽,必须追捕,一经捕捉,便全都贬为奴隶发卖到中原来。而对那些主导到参与百济叛乱的百济贵族豪强、士兵等,也要严惩,首要者处死,其余的全都贬为奴隶,而且还要追究九族,尽运到中原发卖为奴。
这样做既清除了百济境内的那些反秦者,同时又削弱百济势力,减少其人口,朝廷还可以顺势把这些人的财产土地充公,然后再迁往中原汉人移民过去,授给他们田地。
以往的经验表明,要想在一个刚占领的地区站稳脚跟,甚至要长期统治,那么关键的关键还是得有足够数量的汉人才行。
否则,早晚还是会不安定,甚至再起叛乱的。
之前朝廷为了能够把高句丽转为大秦疆土,正是靠着这种狠辣铁血手腕,才使的如今的安东成为移民乐土的。
侯莫陈认为,最好是能够把三百多万的百济高句丽人,能够清理掉一半,将这些人运往中原为奴,既解决掉百济不安定因素,还能使的朝廷通过卖奴大赚一笔。这些卖奴的收益,也正好可以用做移民百济的开销费用。
不过也有温彦博等大学士提醒皇帝。
若是如侯莫陈所说的去做,必然会导致百济再起叛乱。
毕竟谁也不想当奴隶。
“叛乱也不怕,谁叛乱就连根拔起,扶余隆和阶伯等不是叛乱了吗?如今还不是降了?所以朝廷根本不用担心说他们叛乱。臣以为要治理安东,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汉人的数量一定得压过那些百济人的数量,否则,早晚会出乱子。故此,他们现在要叛乱,其实还是好事,我们正好有理由,可以把他们连根拔起了,这样一劳永逸。”
扶余隆等已经降了,阶伯等大将也都降了,甚至百济如今那二百多城也都尽降,徐世绩已经派兵全面接管了各城。
这个时候若是百济掀起一波大叛乱,朝廷确实没有什么可太过担忧的。毕竟,叛乱也是得有实力的。
现在百济遭授重挫,谁来带领叛军?
有,肯定是会有人冒出来的,比如历史上百济被唐和新罗联合攻灭后,黑齿常之等人就掀起复国起义,但他们一直也没有真正成功过。后来唐迫于西北与吐蕃还有北方与铁勒人的军事压力,从半岛撤军,最终也只是让新罗人得了便宜,抢占了半岛的百济和高句丽之地而已。
现在朝廷在其它方面根本没有什么军事压力,甚至完全可以再增兵半岛,所以这个时候逼反他们,还真不用什么担心。
从眼前看,过于强硬的政策确实不利于安稳,但从长远来看,这脓包早挑破还是更好些的。
“圣人,还有一事,徐世绩奏报说,新罗此前出兵五万协助攻打百济叛军,结果他们现在占据了百济十余城池,却不肯交出。”
第1368章 秘密任务
“新罗王金白净又犯糊涂了?”罗成问。
新罗一直很纠结,早前被高句丽压迫,还时常被百济攻打,甚至还得面临倭人的勒索敲诈,好不容易换中原大腿,认了老大撑腰。
可是高句丽一灭,新罗便又觉得这老大的牙齿太锋利,恕
想着是不是唇亡齿寒,结果大秦的使臣直接在新罗都城杀人,吓的新罗又畏惧万分。这次新罗出兵百济,秦军是势如破竹,短短几个月就攻破百济国都。
可新罗的五万大军呢,结果却是打一座五千人守的小城,还五战五败,损失了万余人,最终还是秦军攻灭了百济国都,百济王传令各地投降,这才让新罗捡便宜的入城抢先受降。
新罗一连抢先受降了十三座百济城池。
然后当秦军到来后,他们就不肯交出了。
徐世绩发现这个情况后,也没马上跟新罗人冲突,而是先让秦军把其它的城池给接收控制了。
现在徐世绩上奏,说新罗人不老实,他准备教训下新罗人,请求皇帝同意。
明白了前因后果之后,罗成道,“朕马上就将前往泰山封禅,希望到时新罗王能够和扶余隆一起赶来观礼。”
百济。
泗沘城,接到朝廷诏令后,泗沘城隶属百济道五郡之一的熊津郡,也是百济道的首府。朝廷虽在百济故地设立一道三郡十五县,但是各级官员却还没有任命,暂时让安东道代管。
徐世绩便以朝鲜道行军大总管、安东道左都督,代管百济道。
“圣人看来也很不满意新罗人啊,这些人就是欠揍,而且是吃打不吃记,每次挨了揍过后,很快就忘记了。”
“咱们要怎么办呢?”
徐世绩想了想,“去叫席君买过来。”
席君马闻讯赶到。
徐世绩笑呵呵的拍着他的肩膀道,“小席啊,你和你天安营这次战事中表现十分抢眼啊,我已经把你们的功绩都报上去了,不过还要等朝廷论功。”
“多谢徐帅。”
“朝廷已经决定在百济故地设立百济道,下辖三郡十五县,暂时由安东道代管,等朝廷选派官员来上任,我打算任命你为东明郡检校太守。”
席君买有些懵。
“徐帅,我……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
“我只是天安营指挥而已。”
“指挥使又怎么了,你难道没听说上次安西大捷后,程咬金让指挥使许和尚任姑墨太守,让都指挥使黑夫任龟兹太守,还让队正萧劲任鹰娑太守呢。虽说最后陛下改授萧劲任鹰娑都尉,可是不也是破格使用嘛,你一指挥使,又新立大功,只是暂时检校代理一下东明太守一郡,绰绰有余,不要妄自菲薄嘛。”
这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让席君买有些不知所措。
“小席啊,你是圣人的亲卫出身,圣人对你也是知根知底的,你就不要有什么顾虑,大胆放手去干,干好了,回头圣人就直接正授你太守了,哪怕到时改授你为郡都尉,也是了不得嘛。这个机会给了你,你可是抓紧哦。”
席君买激动的满脸通红。
“当然,我也知道你年轻,尤其是久在军中,对于政务这块怕没什么经验,故此呢,我也给你选几个帮手。就你天安营那几个,让王君廓做东明郡丞、柴绍做东明郡尉,王伯当做你的郡主簿,还有宇文承都为你兵曹参军。你看,有这些人协助你,应当足够了。”
席君买听说要调这些老部下给他搭档,却没那么高兴。
跟这些人相处了许久,他对这些人也是清楚的,个个都是有本事的人,但也都是有问题的人,与他们处久了,他担心出问题。
“不要有顾虑,他们虽有些问题,可都是过去,如今也是都立有战功,你去东明郡,总还得有几个帮手嘛,用生不如用熟。”
席君买看着徐世绩,“徐帅是不是有什么任务要交给我,请直说。”
徐世绩这下倒有点意外了,他还是小看了席君买。
“是这样的,新罗此前出兵助我讨伐百济,他们趁我攻灭百济后,抢占了十三座靠近新罗的边境之城,一直不肯交给我们。而我呢,又顾忌说他之前协助出兵帮过我们,虽说他们也没帮上忙,五万人被五千人挡住,打了几个月,最后自己折损一万多都没攻下,可终究曾是盟友嘛。但是呢,也不能因此就把这十三座城给他们,但我们又不能直接去强要,否则会弄的不好看。”
席君买若有所思,“那徐帅要我怎么做?”
“你靠过来,就这样这样做,明白吗?”
“哦,确实是个好办法。”
“能办到吗?”
“请徐帅放心,一定完成。”
席君买从帅府出来,便所王君廓、柴绍、王伯当以及宇文承都几个招来,然后向他们宣读了徐世绩的任命。
几人都很意外,不过等席君买说完后面的话后,几个倒是都点了头。
“倒是一点小事情,就是这不会是个坑吧?”柴绍望向席君买,又看了看自己几人,除了席君买根正苗红的皇帝侍卫出身,他们几个,可全是长流人。
“真要挖坑,也不可能把我自己挖进去。”席君买道。
王君廓这个时候发话了,平时常沉默寡言的他道,“就算这是徐帅给我们挖的坑,可如果能为朝廷办点事情,就算背个锅踩个坑也没什么,就当是赎罪了,这事我接了。”
王伯当也点头,“我也接了。”
柴绍呵呵笑了两声,“也是,坑不坑的也没什么分别,反正来了这安东也没打算回去了,行吧,该怎么行动,席太守你安排吧。”
“徐帅给我们拔了些人马,除了我们营,还另给了三营人马,此外,又拔了四千民兵,咱们就有了一团战兵,两团辅兵,有六千人马,实力完全足够了,现在先前往东明郡城吧,等到那了,再开始第二步。”
当天,席君买带着六千人马往东明郡而去,东明郡,便是原百济靠近新罗的那部份地区,如今划为东明郡,下设五县。而新罗占据的那十三城,正是隶属在东明郡下。
数日后,席君买一行率六千兵马到达东明郡城。
一到东明郡城,席君买便开始搜捕高句丽余孽,对于逃入百济的高句丽人到处搜捕,一经发现立即捕为奴。一时间,东明郡境内的高句丽人纷纷而逃,此时有一个传言在高句丽人中流传,说新罗愿意接纳高句丽亡国之人,还特指出了新罗会在边境十三城接收安置他们。
闻得此讯,走投无路的高句丽人于是纷纷向边境十三城涌去。
第1369章 黑齿义隆
百济,泗沘。
泗沘又称所夫里城,城中有万家,按百济制度,百济在隋朝时开始学习中原改革,把担鲁制改为方郡制,同时在畿内实行部巷制。泗沘城设有上中下前后五部,每部两千五百家,四家出一兵,每部平时维持五百士兵,由一位将军统领。
每部下辖五巷,每巷五百家,类似于中原的坊。
约百年前,即南梁武帝大同四年,扶余自熊津迁都至泗沘,还曾改国号为南扶余。
作为立国时间不比高句丽、新罗短的百济国,其在半岛上的历史很久,依山阻海,境内有平泽平原、内浦平源、湖南平原、全南平原等,山海形势险固,气候条件也不错,固此地方不大,其人口却曾一度多达数百万。
百济曾把国内划分为五方,方下再辖诸郡,形成方郡制,五方有五个中心,也便是百济的五都,中方古沙城,东方得安城,南方久知下城,西方刀先城,北方熊津城。
后都城由熊津迁往泗沘。
五方各有方领,以达率为之,方佐为副。方下各郡,有郡将三人,以德率担任。
从熊津迁都到泗沘之后,熊津一直都还很受重视,甚至形成了近乎东西二都的格局。
熊津方这样的大方,下辖十个郡,熊津方由百济官阶第二位的达率担任方领,其下的十郡,每郡有三名郡将,由百济官阶第四位的德率担任。
而方佐,是由百济官阶第三阶的恩率担任。
方领、方佐、郡将,皆统兵马管事政事,所以说百济的制度,其实还是停留在比较传统落后的制度阶段,各方都有一支几千人的方领军,然后有战事时,再临时征召百姓从军。
固此百济以前跟高句丽、新罗等打来打去倒还勉强相当,但一对上大秦的军队,就不行了。皆因大秦的军队更加专业。不论是训练还是武器装备,都是远超百济人的。
“五方诸郡的方领、方佐、郡将等都奉命到泗沘了吗?”
泗沘城中,徐世绩询问。
“回徐帅,百济原先之官员,上至一品六佐平、二品达率,下到恩率、德率、扞率、奈率,再到七品的将德、八品施德、九品固德、十品季德、十一品的对德,还有十二品文督、十三品武督、十四品佐军、十五品振武、克十六品虞皆下令来泗沘。”
“其朝中掌宣纳事的内臣佐平、掌库藏事的内头佐平、掌礼仪事的内法佐平和掌宿卫兵事的卫士佐平以及掌刑狱事的朝廷佐平还有掌外兵马事的兵官佐平等,也都已经在泗沘了。”
徐世绩冷哼着道,“这百济,边荒蛮夷,处处学我中原,却还搞出了个十六品,连个九品十八阶都没学到。”
一名参军事也笑道,“可不是怎么的,这百济官员,六品以上服紫,以银花饰冠,十一品以上服绯,十六品以上服青。娘的,一开始我发现这泗沘城里这紫袍官员无数,还吓老子一跳呢,谁成想,一至六品皆服紫呢。”
徐世绩道,“百济官阶十六品,却没有正从和上下之分,故这六品以上服紫,其实也跟咱们三品以上服紫是一样的。”
当然,百济的六品以上官,当然还是不能跟中原的三品紫袍大佬比的。
想他徐世绩,现在担任朝鲜道行军大总管、经略宣抚使、安东道左都督指挥使、兼管百济道左都督指挥使,那也不过是个正三品实职,和正二品的上将军阶。
“也不能大意轻敌,毕竟这里还是有几百万人口!”徐世绩提醒众人,现在统计出来的结果是,百济共有四十二个郡,下辖总共约二百六十八座城池,这些城池都是之前百济的县。但大秦这次却只设了三郡,三郡基本上是三大平原。
北面的熊津郡,以车岭山脉南面的内浦平原组成,而德安郡,则以芦岭山脉北的湖南平原为主。至于东明郡,则便是以芦岭山脉以南到海的地方,东则以与新罗交界的小白山脉为界,以全南平原为主。
三郡总共才设了十五县,等于一县要管十八城,而百济人一座县城下,基本有十几个村落。
十万秦军,暂时还不会撤出百济,但要驻防这二百六十八座城,也不容易,而且也不可能一直驻这么多军队的。
何况,现在还有新罗又想搞事情。
“希望席君买他们能够起到预期的作用吧。”徐世绩道。
古龙郡。
位于百济与新罗交界的小白山脉西麓,其北面伯海郡,如今便有十三城在新罗人手里。
大量的高句丽人逃往伯海等城。
“这些人要收纳吗?”
看着越聚越多的高句丽人,城中的新罗军也有些犯嘀咕了。
“再等等,鸡林那边应当快有旨意到了,听大王的。”
新罗都城,鸡林连续争论了许多天,和白会议的上等们争论不已,国王金白净亲自督会。最终讨论的结果,还是接纳这些高句丽人。
据伯海城上报,起码有数万高句丽人逃来,还有更多人赶到,若是接纳下这些人,无疑对于新罗来说是个很诱人的事情。
已经吞下的伯海十三城,新罗可不打算再还给秦人。
“若是因此惹怒秦人,奈何?”有人提出担忧,可此时新罗上下都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利益。他们认为,奉秦天子旨意出兵讨伐百济,新罗也损失不小,又是出兵又是出粮,还损兵折将,如今这十三座城理应归他们。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就是这十三城,其实以前也是新罗的,只是后来被百济夺去,故此现在只是收复而已。
快马带着和白会议的结果和国王旨意送到伯海城。
守将薛乌素接到命令后,下令打开城门,接纳高句丽人入城。
古龙城,百济旧将,原南方领兼古龙郡将黑齿义慈,此时带着一千二百人百济军接受了席君买的收降改编,成是东明郡下的一名副都指挥使。
“禀报席郡守,伯海城的新罗将军薛乌素下令开城,接纳高句丽余孽。”
听得此报,席君买转头对王君廓道,“郡丞,该我们了。”
第1370章 聪明人
“兵曹,跟咱们再讲讲长安,讲讲洛阳吧。”
“是啊,跟咱们再说说东西两京。”
黄昏。
山野,一支兵马露营,士兵们三人一组九人一火的聚坐一起,喂过马饮过水,此时点起篝火再在烧着水做着饭。
检校东明郡兵曹参军宇文承都带着手下巡营,他现在既是东明郡的检校兵曹参军,同时还担任了团都指挥使,手下统着一团人马。
东明郡现有两厢五团人马,有一个府兵主力团,外加两团民兵,再加上接受当地百济人投降后的两团百济军。
宇文承都的这一团人马,有一个主力府兵营,外加一个民兵营,然后是两个百济协从营。
“东西两京啊,那是天子的东西两宅。长安和洛阳自古为王业之地,不过现在的长安城,是隋文帝所修建,而如今的洛阳城,则是隋明帝杨广修建,两京都是一代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的,两京规模庞大,皆能容纳百万之民众居住……”提起两京,宇文承都的心里还是带着一份激动的。
可惜,好多年没有回过两京了。
一名队头笑着道,“我家乡河北,见过最大的城便是范阳了,有机会,真想去长安、洛阳瞧瞧。”
“要去洛阳,最好是过年的时候去,正月十五看花灯,那才叫一个热闹呢。”
另一个则说,“俺就希望能多立点功,然后被选中为羽林骑,这样就能够去洛阳入羽林宫,成为天子卫士了。”
“就你?牙都掉了好几个,你这鸟样哪够资格入羽林?”一名军官嘲讽道,“羽林宫里的羽林郎不过八百,羽林骑更仅三千,这还是几经扩充后。这哪一个不都是千挑百选的,不说那八百羽林郎,个个都是尉阶军官。就说三千羽林骑吧,你以为谁都有机会进啊?羽林骑首先出身死于王事的军中烈士子弟遗孤,这些子弟经过筛选后,有天赋者送入各地长白孤儿营中,打少年时就开始学习骑射战阵等,然后从中择取优秀的羽林孤儿,再送入军中任见习侍官。最后其中优秀者,才能被选中送入羽林宫,成为羽林骑。”
每一个羽林骑,都是根正苗红,皆是军中是烈士遗孤,起码也是功勋子弟。然后还要经过长白孤儿营的少年军校的训练,以及在军中的实习,这样经过起码六七年的训练,最后才能从中择优送入羽林宫,这些能进来的,多少都是已经经历过战火,上过战场,甚至立有军功的年轻战士。
个个都是二十来岁的优秀精英。
“这么说我是怎么也选不上了?”
“选不上,不过若是你在这里战死了,且又死的比较惨烈,估计你儿子能进长白孤儿营受训,若是天赋好,表现出色,或许将来能够代你入羽林宫也不一定。”
缺了几颗牙的老兵听了不由的叹气。
“羽林宫就别想了,我就想着,说不定哪天我也能以功勋选入北衙,成为拱卫京师的天子禁卫呢,到时身披金甲,月月领饷,还能天天看着京师繁华,多好。”
一名军官提醒他们,“京师大居不易,物价腾贵。虽然禁军有饷,可若是仅以一饷养全军可也是很辛苦的。”
“家中不是还有田地嘛。”
“你还不如让你儿子好好读书,将来考上秀才举人,也一样能入京参加科举,到时一旦中了,就成了进士郎,你也一样能沾光。”
“别提了,家里几个小兔崽子就没有一个是读书的料,让着去读书,整天却只想着逃课去捉鱼摸虾,哎,让他们再混两年,能够识写的自己名字就算了。”
宇文承都跟着相熟的这些手下坐了会,便又到其它处巡了一圈,然后回到了中军主帐。
席君买王君廓等人在帐中议事。
一副沙盘上,插着许多小旗。
“起码有不下十万高句丽人涌入了伯海十三城,新罗人来者不拒,已经通通收纳,甚至还从中招募了万名青壮为兵。”
黑齿义隆禀报道。
“我要知道安舜和剑牟岑是否也已经进入了伯海郡。”席君买问。
“回太守,小的一直派人跟着,他们确实已经进了伯海。”
“哈哈,这新罗人胆子还真大,这安舜是百济扶持的高句丽余孽傀儡王,现在新罗居然敢接纳,真是如徐帅所说的,新罗人胆子太大了。”
“黑齿义隆指挥使!”
“职下在!”
“我命你率所部一营人马前往伯海城诈降!”
“职下遵令。”
王君廓盯着黑齿隆之,“黑齿指挥使,你要牢记你现在的身份,你已得朝廷授封为东明郡参军事,还授你统领一营百济民兵,正式入了大秦的籍,你现在不再是百济人,而是大秦子民。你若是敢三心二意背叛大秦,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黑齿义隆点头,他哪会不知道这些,他的妻子儿女们现在也全在熊津呢,连刚出生的儿子黑齿常之都也成了人质。
“好好珍惜眼前立功表现的机会,若是你此次能够立功,那么你这东明郡检校参军事就能变成参军事,甚至还能更进一步也有可能。”
黑齿义隆请求。
“卑职只有一个请求,若是此次功成,请太守郡丞帮忙向徐帅请求,让卑职调入中原任职,哪怕是个九品队正,只要能够带着一家人离开这里,黑齿义隆也感激不尽。”
“怎么,不愿意留在百济?”王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