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因此,市舶使皆由宦官担任,且不受地方官府节制。
因为南海市舶司衙门在外城,故人们把市舶使郭承恩称为外城之主,皆因他在南海不受李靖节制,甚至反能监督李靖。
而那条海市待,虽无城墙城门,可百姓也习惯称之为港城。
港城之主,则是皇家南海商队的贸易使牛朝恩,这位同样是一位宦官。牛朝恩是皇家南海商队的首领,为皇帝管理经营南海商队,负责对外贸易。不仅仅如此,他还兼管皇家造船局南海分局的船坞和诸工坊。
甚至整个码头十里港城,其实差不多都是皇家商队的产业。
他手下有一百多条大小船只,仅船队的护卫就有五千人,除了跟船的护卫常在海中船上,南海港城里,时常保持着一千余护卫。
说是护卫,可皇家商队的护卫都是从北衙禁军中退下来的,他们有的甚至是原来整编制调过来的,其训练、装备,一点都不比原来在禁军中差。
有这样的一支力量在,故此这位牛朝恩公公便成了南海城实际上的三把手。
他负责贸易,同样有监视李靖和郭承恩之职。
尤其是他手下的那支力量,算是皇帝直接插在岭南的一把尖刀。
今天,李靖的帅府中,三位南海城主难得的聚在一起。
“最近各溪峒酋帅们陆续到来,这些蛮子大多没见过什么世面,若是对二位有所冒犯,还请见谅。”李靖举茶。
“卫公说的这是何话,我们三个都是为陛下办差效力,卫公你是方面大帅,我们呢一个管市舶海关,一个负责出海贸易,各司其职嘛。”郭承恩呵呵笑着。
两个宦官都只是五品,可李靖这个国公却也不敢小瞧他们。
相比起来,这两人还是皇帝私人,与皇帝的关系甚至比自己近多了。
“牛公,能否劳驾你组织一些商货,与这些溪峒蛮们搞一次贸易互市呢,最好是能够让他们有些甜头尝。”
“这没问题,我手里别的没有,但你说各式商货,要什么有什么,不论是海外的还是中原的,卫公你尽管开口,列个单子,我这就给你调来。”
而郭承恩也道,“这些蛮子们手里的东西其实也还是有些好东西的,我到时可以为宫廷采买一些下来。”
“郭公,以往俚僚蛮年年要向皇帝进贡,某打算今年不再让他们朝贡了。”
郭承恩皱了皱眉,岭南之地,不论是酋帅还是商贾,对皇帝的朝贡,都是要经过他手管理的。现在李靖却绕过他,直接说不要蛮子们朝贡了。
“卫公,此事怎么没事先与咱家商量呢?”
“郭公,这也是陛下先前的旨意,不再强求岭南土著进贡,将来慢慢的是要正常征收税赋的。”
“卫公说的是没错,可若是有土著蛮人自愿进贡,你我也不能拦着他们的一片赤诚忠心嘛。”
李靖只能苦笑,对这事不再强求了。
“总之,这次召集诸蛮首前来会盟,希望两位公公能够帮帮忙。”
“放心吧,我们拎的清楚,不会给你拖后腿的,都是为圣人办事。”牛朝恩笑着说道。
李靖对二人拱手谢过,确实,只要这二人不拖后腿就足够了。
第1111章 和稀泥
转眼已经到了端午时节,洛阳城的三衙宿卫各军府,奉皇帝之旨,各出队伍,于城外运河上龙舟竞渡。
无数京城百姓争相围观,好不热闹。
皇帝与太上皇、皇太子一起观看龙舟比赛,有皇帝在,众将士更是无比的卖力,你争我夺,好不精彩。
等比赛完后,头名夺得八百八十八贯的奖励,二三名也各有六百六和三百三的奖励。
甚至为了与民同乐,皇帝还在龙舟比赛结束后,特意让人往河里放了三千只肥鸭大鹅,任由百姓下河争抢,无数会水的百姓都跳入河中争抢,鸭鹅乱舞,百姓欢腾。
魏征身为宰相,坐在皇帝旁边。
“李靖将军在岭南会盟诸蛮酋帅,倒是很成功,以区区散官和些许盐,就让那些俚僚蛮子们愿意入籍了,真是了得,这可是千百年来各朝都不曾做到的啊。云南黔中那边可以好好学一学了。”
罗成点头,“李靖确实用了一招很不错的办法,不过也别高兴的太早,这些南蛮虽为利诱,现在入籍,可一旦朝廷要真正的清地征税,他们只怕依然还是不会肯的。”
“起码现在已经入了籍,又给诸溪峒划定界线,登记在册,各立界桩碑石,接下来就是要修建道路,设立驿站,甚至派出乡亭吏员,一步步来,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正不断增强的。”
至于说征税,反正皇帝先前不是给李靖下了道诏书,把五年免税五年半税直接改成了十年免两税十年半税了。真等到十年后开始征收半税的时候,相信朝廷对于岭南的控制力已经不比今日可比了。
十年免税,其实朝廷没有丝毫的损失,因为过去也不曾征到过税。而现在以免税为名,再以散官和私等诱这些人入籍,朝廷摸清他们的底细,修路进去,设立乡里,建立亭部。
在县城和乡亭,建立市场和墟集,与这些当地人交易。通过交易,也一样能够征到税收,这个税甚至可能比正税还高,更别说,通过贸易,也能赚不少。
“最关键在于,与这些蛮人达成了眼下的盟约后,我们官府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不受阻拦,而有七十二营府兵打前锋,今后也可以往岭南移民更多的汉人百姓过去。”
对于治理这种蛮荒之地,罗成其实早有经验,十分好用,就是人口。只要汉族人口能达到一定比例,那蛮子们再桀骜不驯也是斗不过汉人的。而且汉人的扩充速度是非常快的。
皆因为中原有几千万汉民的庞大基数做依撑,只要取得立足地,有相对安稳的环境,那接着就会涌入大量的汉人百姓,不管是经商的也好,家眷也罢,还是其它,现在岭南汉蛮比例一比数十,甚至许多汉人还是已经与百越混居了许多代的汉民。
可如果汉民能有个二三十万,哪怕是一郡有个两三万汉人,一个县有个几千汉民,那蛮人就永远也压不过汉民了。
“只要保持现在这样的势头,维持住安稳,那么十年后,确实就再无翻盘的可能了。不过也不能大意,毕竟几百万的俚僚蛮人,现在他们是一团散沙,所以我们有机会,绝不能把这些人弄的成了团,最后反而过对付我们。”
“陛下可以召诸酋帅子弟入京,安排他们或入国子监或入内衙亲军,这也算是对那些授了散官的酋帅们的一个优待,同时也可以以他们的子弟为质。”
罗成觉得这主意不错,可以加强与他们的联系,甚至这些蛮人子弟在中原开阔了眼界,见识了大秦的强大后,也许就不会再轻易做乱了。
“各地郡学县学,也可以招这些溪峒都老、渠帅子弟入学。同时也不要忘记加强与他们的贸易,岭南的土产很多,过去交通不但,渠道有限,他们的东西不好卖出来,我们现在要加强贸易,把东西收上来,把我们中原的各种手工商品等卖进去,让这些蛮人过上好日子,尤其是让那些酋帅们因为改变过上好日子,这样,也就没有人愿意再回到从前了。”
不管怎么说,对于那些奚峒蛮们来说,岭南的那些土地,是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大秦说要改土归流,实质还是等于要抢他们的地盘,哪怕他们以前一直名义上隶属中原朝廷。
不给些利益交换,不让他们感觉到好处,只是强制命令,是不会有作用的,只会引起叛乱和战争,而一个混乱的岭南,并不是皇帝所需要的。
“在岭南沿海多兴建几座港口,港口增多,既有利于海上丝绸的航海补给和中转贸易,也将是我们控制岭南的关键堡垒。”
李宪过来。
“陛下,刚刚接到的消息,铁勒薛延陀汗乙失钵快不行了。”
皇帝惊讶,“怎么回事,乙失钵正旦时还亲来洛阳朝拜,这才几个月?那时他的身体壮的跟头牛一样,还曾献给朕他亲手猎杀的虎皮啊?”
“铁勒回纥部叛乱,乙失钵前往征讨,结果被突袭,身中数箭,大败而归,人虽撤回了汗庭,可伤势很重,射中他的箭上甚至涂了狼粪,有毒。乙失钵已经派人来洛阳,请求陛下让他的孙子夷男回去继位,并请陛下派兵帮薛延陀征讨不臣回纥。”
回纥也称韦纥,是铁勒的一支,而铁勒也称敕勒,最早是居住于北海(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盟。又因常用车轮高大的车子,因此也称为高车。
他们算是匈奴之别种。
薛延陀和回纥都是铁勒诸部中的一支,在隋末时,铁勒诸部在东西突厥中摇摆不断,叛服不常,大业时铁勒诸部本是隶属于西突厥,后来叛乱不敌,于是再投奔东突厥。
后来在随始毕可汗南征时,为隋将罗成大败,于是铁勒诸部又改归附于隋,听命于罗成。
罗成立国后,大败南下的颉利可汗,于是依附于罗成的乙失钵便率部趁东突厥元气大伤,开始围攻突厥,抢夺漠北草原的控制权。
乙失钵以薛延陀部首领,得罗成支持,而建立了薛延陀汗国,铁勒诸部皆臣属于他。
回纥就是铁勒诸部中仅次于薛延陀的部落,在早前,本来铁勒诸部最强的是契苾部,不过被始毕暗算,于是让薛延陀成了铁勒老大。
“回纥为何要叛乱呢,请陛下发兵讨伐。”魏征道。
薛延陀是大秦的漠北藩属国,如今他内部有乱,大秦确实有助其平乱之责。
可罗成却平静的反问他,“当初始毕和颉利两汗兵败后,乙失钵确实为我围攻漠北突厥,出了不少力,去年又发兵入西域攻射匮,有功。可是如今东西突厥或亡或降,几乎名存实亡,不复为我大秦之危也。可薛延陀如今占据漠北,号令诸部,却拥有二十万帐,这还没算上其它诸部的,仅仅是薛延陀部就有二十万账。这意味着,薛延陀随时能拉出二十万骑来,还不算其它铁勒部众。魏征啊,薛延陀占据漠北,拥数十万众,已经成了一个潜在威胁了。”
对于国家来说,没什么绝对忠诚的藩属。
就如东突厥的启民和始毕可汗父子,那是隋朝一手扶持起来的,结果两代都没过,始毕一强大不就要噬主攻隋吗?
一旦实力强大,必然就会如此。
如今的薛延陀,确实已经太强了。
统一漠北诸部,而西域的西突厥现在随着射匮的兵败逃亡,莫贺咄汗虽为西突厥汗,但也仅仅只是一个傀儡而已,西突厥已经被打的没了脊梁骨。
又有安西三郡,加上伊丽七十二诸侯在,西突厥虽还没灭亡,可也已经不再构成威胁了。
这个时候,薛延陀其实也就没有了半点其它的牵制和威胁。
乙失钵这两年其实表面对大秦忠心,可暗里却已经有些跋扈了。他对于铁勒诸部的管控很严,其实就是想效仿大秦,加强汗庭的权威,削弱诸部的实力,他不满足于传统的部落联盟的形式。
乙失钵的这种行为,其实罗成早看在眼里,甚至已经提起了警惕。
回纥的反叛,对罗成来说,这是好事啊。
“韦纥部联合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落成立联盟,总称回纥,这就是不满乙失钵的专权行为,他们要维护传统的部落联盟制。魏征啊,漠北之地,远隔瀚海戈壁,朝廷是无力直接控制的,若任由漠北出现一个强力的专权可汗,早晚又是一个突厥始毕。韦纥与其它几部联盟起兵反抗,对朝廷来说是好事,漠北若有回纥与薛延陀两个部落联盟,相互牵制,这总好过一家独大啊。”
魏征怔怔出神,皇帝这番话真是很出骨,但却又道出了国与国之间的本质利害关系。
与其相信薛延陀会一直忠心耿耿,倒不如让回纥帮忙看着平衡。
“可我们是薛延陀的宗主,藩属内乱,难道就干看着?”
罗成轻轻一笑,“你怎么就没转过弯来呢,我们当然不能直接承认回纥,但我们可以打着调解的名义,和和稀泥嘛,手段不重要,结果才重要啊。”
第1112章 老铁枪
开元五年,五月。
长安城,西市。
端午节后,天气渐热。
西市的市面并没有因为长安城放开了街市,拆除了坊墙而变的萧条。相反,由于西面局势已经稳定,丝绸之路重新畅通,无数的商旅都汇聚长安。
这是丝路上重要的一座城池,也是如今大秦西部的商贸中心,甚至形成了转口贸易城。
午时临近。
长安诸坊的百姓,那些贵族官员府的管事采买,还有许多来长安进货以转贩到他地的商贾们,都涌入西市。
长安的坊墙已经拆掉了,原来禁侵街开门的坊街上,如今却成了热闹的街市,甚至已经初步形成了几大有名的坊市商街。
但再怎么样,西市这里依然热闹不减,这里现在是长安甚至是整个大秦关陇地区最大的胡货交易集散中心。
万国商货,这里应有尽有。
那一排排的香料店,门口都站着风情万种的胡姬。
张超走在街上,眼睛都快看花了,脚步都跟不上前面的老爹。爷俩在西市开了一家食铺,但专卖糜子做成的黄馍馍,因为味道独特,馍馍松软甜口,因此深得西市商贩百姓们的喜欢,甚至能跟粟特胡人们的胡麻煎饼有的一拼,并称双绝。
老爹是个退伍的老兵,一只眼睛打仗时受伤瞎了,蒙了一只眼罩,但身子骨却依然硬朗的很,他以前是个长矛兵,但却用的是一柄家传的缠铁枪,故人送外号老铁枪。
早年也算是转战东西,当过隋府兵,也造过反,投过杨玄感,跟过李密,又降过王世充,还投过李渊,最后长安城破后,归附了大将军王罗嗣业。
不过大非川一战,伤了眼睛,于是战后退伍。
在长安城郊的灞上均了百亩地,因膝下无子,孤独一人,于是便收了一个还俗的年轻和尚张超为继子。
老铁枪虽退伍了,可那百亩田还在,因此日子还算可以。而这收的继子也是头脑聪明,他有个秘方,可以从湖碱里炼出一种能添加到面食里的食碱,使得面食松软而无酸。
爷俩在农闲之时,便也做些馍卖,后来名气渐响,于是干脆也来西市租了个铺面,卖起了老铁枪牌黄馍馍,生意倒是很兴隆。
“三郎,要我说,咱们没必要搭理那人,咱们买卖做的挺好的,没必要卖方子。”
年轻的张超将目光从一个美妙的波斯胡姬身上收回,赶紧走几步,跟上老爹,“阿耶,那人可是崔家人,他以前也常在咱们这里订馍,最近越订越多,现在提出要买方子,这是东西受欢迎,所以想直接自己做来卖呢。”
毕竟,到他们这里订,一来他们爷俩每天只能做那么多,不可能有很多供给崔管事,二来嘛,天天来买,肯定比自己做要成本高的。
老爹却是个保守的性子,觉得现在这样手握着这秘方,每天也能赚他几贯钱,就很好了,知足常乐吗。
不过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
“阿耶,咱们的铺子还是太小了点,我打算等卖了这方子,拿这笔钱干脆把我们那铺子买下来,然后开个饭馆儿,到时肯定能赚更多。有钱了,咱们就在灞上起个三间九屋的大窑洞,再带个大院儿,买上一头牛再买匹马,再买匹骡子。到时,老爹你把七婶也娶进门,日子可就红火多了。”
老爹听了呵呵一笑,“你娃就是想的多呢。”
爷俩到了西市自家铺面,今日因为要谈生意,所以便干脆歇业一天。
崔掌柜的早已经在那里侯着了,这位崔掌柜是清河崔氏族人,不过因是旁支庶出,因此便给长安县的功曹参军事崔善福做了外府管事,负责经营崔家的一座酒楼。
这崔掌柜的胖胖圆圆的,本事还是很不错的,借着崔家这块招牌,把座福满楼经营的红红火火,整个长安都有一号。
虽说如今五姓七家不比早年,但总归还是千百年的名门高族。
崔胖子一见到爷俩过来,笑呵呵的上前。
“老铁枪、三郎,你们爷俩可是已经想好了?”
张铁枪便道,“崔管事若要买也行,但具体的要跟我儿谈。”
“放心,总不会让你们爷俩吃亏的,我可是愿意出五百贯来买呢。”
年轻人面皮白净,脸带微笑,不过倒是不急不缓的。
“崔管事,到里面谈吧。”
开了铺门,进到里面。
老铁枪给崔胖泡了杯茶,然后自己便去一边收拾铺子了。
“张三郎,钱我已经带来了。”
“崔管事,不急,买卖要谈,但得谈清楚了。你也知道,我们家这黄面馍馍在整个长安城都有一号的,每天多少人想买都得排队,来晚了就没了,吃过的都说好呢,不瞒你说,这买卖我们现在见天就能赚个好几贯呢,一月下来,都有百贯利了,你说五百贯,其实也就我们一季多点的利而已。”
崔胖笑呵呵道,“话虽如此,可生意也会有好有坏,总不会一直如此的,这五百贯你只要应下,可就直接入你口袋了。有了这本钱,再做其它的,岂不是赚的更多?”
张超却没顺着胖子的话,而是直接掏出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不少内容。
“崔掌柜的,和气生财,有钱大家一起赚,当今皇上也鼓励大家工商赚钱嘛。你看上我的这方子,这是我的荣幸,你看,这是我拟的一点交易的办法。”
崔胖接过一看,越看越皱眉。
本来他想的是五百贯钱,直接把这秘方买下,以后就是他独家的了。
可现在按这张三郎拟的,却有好几种交易法。
第一种,只转让黄馍馍的制作配方,但不包括其中一种独家材料食碱制法,张家转让这种黄馍馍制作方法后,愿意继续向他们提供食碱出售,这种转让也分两种,一是独家拥有,一是不限独家。
价格也各不同。
而另一种就是既买黄馍馍制作方法,也买食碱提炼方法,同样分独家和非独家。
可就算是第一种只买黄馍馍制作方法,张三郎都开口要五百贯,如果是独家还要八百贯。
第二种就更贵了,就算非独家拥有都要一千五百贯,如果独家则要三千贯。
“张三郎,你这就不够意思了,之前可没这样说的。”崔胖不高兴了,黄馍馍卖的再好,那又岂有那食碱值钱?
“崔掌柜的,之前你说要买我方子,提出五百贯,我可没答应啊?我只说今天与你细谈而已,你看我这铺子这么小,爷俩一天都能净赚几贯呢,五百贯你就说要把我两个方子都买去,这哪可能啊。”
第1113章 长安张超
崔胖左瞧右看。
“要独家买断你的这两个方子,得三千贯?”
“没错,一文不能少。”
“呵呵,我总得验验方子吧?”
“崔管事,方子这东西,要是看过了,那就一钱不值了。”
“必须三千贯?”
“其实若不是我急着想用钱,三千贯我也不愿意卖的,这也是给崔家的面子。”
崔胖心里计算着,原本以为五百贯应当能拿下,现在想不到这年轻人居然狮子大开口。
这个开价倒也没问题,值这么多,可三千贯也不是小数字,他并不想出。
崔胖一招手。
“把箱子抬过来。”
两名随从抬了一个钱箱过来,打开,里面是银灿灿的银虎币。
“现在市面上,银虎一个直开元钱一千六,这里是三百一十三枚,折钱五百贯零八百文。”
张超看着那箱子银币,却只是道,“这是?”
“三千贯,方子我买了,独家,现付五百贯,剩下的两千五百贯,验过方子后便一起付了。”
“崔管事,没这样做买卖的,方子得先交钱再验,我收了你的钱,难道还敢给你假方子吗?”
“毕竟三千贯钱,我也得稳妥点吗,再说,你不信我崔胖,难道还不相信清河崔氏吗?我们千年名门望族,难道还会赖你这点钱?我也是刚好没带那么多,我们先验过方子,你随我去取钱,也是一样。”
清河崔氏这四个字,确实值几千贯的,张超想想,先方子还是先钱,其实也没多大问题。
“这样吧,我们现在就写个契约,声明我把这黄馍馍和食碱的配方,以三千贯独家卖于你,以后我除了自家食用外,绝不再出售或经营之用。”
崔胖叹声气,“你这年轻人,小心思也太多了,好吧。”
契约写成,两人各自签名按印,然后一人一半收好。
立了契约,又拿了五百贯的银钱,这张超也就把两个方子交给了崔胖,并做了详细说明。
“好了,张三郎跟我去取剩下的两千五百贯吧。”
崔胖笑呵呵的道。
张超见这么顺利,也松口气,当下便跟老爹打声招呼,把那五百贯的银币和契约交给老爹,他随崔胖去取余下的钱。
“我随你一起去吧!”
“爹你把这银钱拿去钱庄先存起,要不放在店里也不放心,我自己随崔管事去就行了。”
老爹应下。
等他把银钱送到附近的钱庄存起,回到铺子里等到天黑,结果也没见儿子回来,他前往福满楼找崔胖,结果他却说张超早就领了那两千五百贯钱走了。
“走了,不可能,一直没见他回啊。”
“老铁枪,你这继子莫不是卷了钱财跑了?”
“不可能,这方子本就是他的啊。”老铁枪根本不信。
“崔管事,你说我儿领了钱走了,可有他领钱的凭据或留下的签字画押?”
“这还要什么画押?他拿钱直接走了。”
老铁枪如何肯信,自己这个继儿虽年轻,可做事却向来一板一眼,之前交易还特意订了契约,现在他领走那么多钱,不可能没有个手续的。
这不是他的行事风格。
“崔管事,你把我儿藏哪去了?”
“哎你个老铁枪,你自己的儿子不见了,你找我干什么?”
张铁枪也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见崔胖越是如此,便越发的认定这里面有问题,他很怀疑是崔胖为了赖掉那两千五百贯钱,把张超给绑了或害了。
“你要是不交人,我就去长安府衙门击鼓告状!”
“张铁枪,话莫乱说,没有半点证据,当心我告你污蔑。”
“我提醒下你,我家郎君,可是长安府的功曹参军事,而且我清河崔氏关东士族名门,多少姻亲在朝为官啊。”
他越这样说,张铁枪越认为这崔胖有问题,他万分后悔当时没跟儿子一起来。
“我张铁枪就不相信这长安城没有王法了。”
说着,他转身便往长安府衙门去。
崔胖一见老铁枪居然软硬不吃,也有些意外。
他黑着脸,一挥手,“把这独眼给抓回来,不能任由他去污毁我们崔家的名声。”数名崔家的家丁奴仆就拥上前去。
可岂料,老铁枪那曾经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一见他们这行事,越发肯定他们害了张超,现在肯定也想把自己害了。
当下愤怒挥起拳头,几下就把那几个家丁打倒,然后也不与他们纠缠,直接就奔往长安府衙。
老铁枪敲响衙门前的大鼓时,长安府尹长孙无忌正在翻看长安今年的工商税收表。
听到鼓声有意外。
外面这鼓可不是随便能乱敲的,那是鸣冤鼓,一般百姓若要告状,得逐级上告。比如长安的百姓,若有诉讼,一般的民事诉讼,是由里坊吏员先负责处理,一些重大的案件,则是报由长安或万年两县衙。
未经县衙审理,是不能直接告到长安府衙来的。
越级上诉,先要打上二十大板。
甚至可能,打完了还要把案子发回县中。
当然,如果是有重大案子,或重大冤屈,也是可以敲这鼓的。
“去看下是什么情况!”长孙无忌对门口随从道。
府尹是不直接审理诉讼官司的,一般就算呈到长安府来,也是先由长安府的录事参军事负责接案,由他先评估是否当由长安府审理。
如果符合规矩,则他受理案件,然后再转呈给负责诉讼司法的法曹参军事。法曹参军事负责先初审,然后呈报给长安府司马,司马审核后要交给长史,长史最后又要把案子审判结果呈给府尹。
府尹只是最后审核判案结果的,若是觉得不对,可以驳回重审,一般情况下,并不会亲自审理案件。
一个长安府的府尹,管着二十多个县,上百万的人口,负责的是方方面面,是抓总的,具体的各项事务,都有下面的专人处理的。
“大尹,是一个退伍的老兵,鸣鼓诉冤,要状告长安县功曹参军事的管事崔琮,说他谋害自己的继子张超,请求官府为他做主。”
第1114章 右骁卫队正
长孙无忌放下手里的表册。
“退伍的老府兵?”
“嗯,是个瞎了只眼的伤残老府兵,自称老铁枪,说崔家管事买他家一个方子,结果不想付剩下的两千五百贯钱,便把他儿子骗去害了。刚才还想把他也害了,派人要抓他,他打倒了崔家的人,跑来告官。”
长孙无忌若有所思。
“陛下今年下诏再三重申,要提高军人的待遇,这张铁枪是一位退伍的伤残疾老府兵,他现在说有冤情,还涉及到了我们长安府下的县中官员,对方又是名门望族子弟,这事就更得慎重小心了。”
“你去前面传我话,让录事接案,不要打板子,先把案情录下来,然后拿来给我看。”
“大尹,这么小的案子交给张录事办就好了。”
“这不是一个小案子,一个普通的退伍府兵,断无胆量敢诬告崔功曹家。”
那边。
长安府录事参军事张志正要让人把这越级上告之人先打上二十大板,结果府尹的随从过来传话了。
“张录事,大尹说,这位老铁枪既然自报是退伍的伤残老兵,就不能一般对待。”
张志也是个聪明人,一见长孙无忌都直接插手了,也不敢大意。
当下亲自出去,把老铁枪请到了自己的公房里。
“你自称是退伍老府兵,可有身份证明,原是哪个军伍的兵,在哪里服过役?”
张铁枪胸脯起伏,见没有打板子,还被这官员请进来问话,当下直接报出身份。
“退伍前隶属于右骁卫,军籍长安郊外灞上,是白鹿府的府兵,退伍前为队副。”
听说退伍前还是队副,张录事又客气了不少,毕竟队副那是有官阶的,一问,果然之前是从九品下的官阶,虽是最低一阶还致仕了,可有了官身就不一样了。
何况,他还有正七的勋在身。
等听张铁枪说他那只眼睛是在大非川下,跟吐蕃和西羌做战瞎的后,更加动容。
“老哥哥退伍后可有任职?”
一般情况下,有九品官阶在,有七品勋官位,就算是退伍,可不比普通府兵,军官伤残退伍,除非是彻底残疾,否则总还会安排些职事的,比如在乡里任个亭长或者是里正之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