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这个朝贡贸易体系,是藩属国喜欢,朝廷也喜欢,是朝廷垄断的一种国际货物的贸易。
当然,各藩国除了国家带来的货物外,还会有使团大臣们,夹带一批货物过来,这些货物就是属于藩国官员或商人们私有的,跟着使团一路过来,能够在手续上方便许多,甚至有的时候能够省掉通关之税等。
对于这些货物,朝廷一般也会吃下大部份,然后特意留一些到市场上,也给国内商人们漏点,让他们也沾点利益。
不管是朝贡也好,还是夹带也好,总之这都算是国际贸易,再加上诸商队商团的前来,使得现在大秦在隋乱以来,终于又开始有了国际贸易。
对于这国际贸易罗成很看重,这个时代,越是长距离的贸易,便越能交易一些中原没有的货物,这也意味着这些货物的稀有和值钱。
就比如西域商人带来的香料,还有吐蕃人这次带来的霜糖,这些都是现在大秦国内还没有的东西。
香料甚至是价比黄金,而天竺产的霜糖也是极贵,这种东西的交易,带来的利润很大。
若是朝廷掌握这些商货的交易,那就能直接赚一笔,不垄断这些商货交易,从中抽税,也一样能收到不少税。
唐朝时,有一位宰相元载就囤积了几百石的香料,当时可是广为传播。
说白了,国际贸易不仅仅能刺激国内的瓷器、丝绸等商品出口赚取金银换取香料、霜糖,也能为朝廷增加税收。而出口行业的增长,必然也会带动国内从事这些行来的发展,这正是所谓的无农不稳无商不活。
皇帝现在指定洛阳三市中的西市,作为国际贸易的专门市场,不管是海东的新罗百济还是东瀛,又或者是草原的奚契室韦铁勒,还是西域的诸国,甚至是泰西的波斯、拂林,又或者是林邑、吐蕃等南蛮,各国的商货都统一到西市交易。
“广州、交趾等东南港口的海上丝路航线,还没有成熟,待海上丝路成熟,到时直接联通天竺、波斯,那个时候,就能带来更大的贸易量。”
贸易最直接的好处还是钱,能够为朝廷增加收入,既有贸易的收入,也有市舶的收入,甚至还有外贸易行业发展后带来的工商税收入。
办什么事情都需要钱,朝廷现在就是缺钱,若是贸易这块的收入能大大提升上来,那么罗成就能够在现在极高的盐税上削降一点下来,让百姓不再对盐价那么不满。
吐蕃人这次带来的货物中,最多的就是天竺产的霜糖,这玩意其实就是甘蔗产的白糖。此时的中原还没有白糖提炼脱色技术,产出的糖颜色较黑较黄。其实天竺人产的霜糖也不够白,而是带黄颜色的砂糖,但依然受到中原贵族官员富人们的追逐。
罗成记得甘蔗提炼红糖、再脱色提炼白糖好像也不是很难,他隐约记得可以用黄土水还是什么的进行过滤脱色好像,罗成觉得自己有空可以好好琢磨一下,然后把这个思路交给内侍省的人研究一下,若是研究出来了方子,到时皇家完全可以建立霜糖工坊,那时就可以自产霜糖抢夺本土市场,甚至反过来销到天竺和波斯去。
“传旨太府寺贸易司,这次诸藩国商团到来,他们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告诉他们,贸易是长远买卖,别只顾着赚钱做成了一锤子买卖,要细水长流,吸引更多的胡商前来贸易。”
第1061章 烧尾宴席惊吐蕃
吐蕃使团下榻之处。
宅门关起,与繁华的洛阳街坊便隔绝开来。
前厅内,赛玛噶公主坐到榻上,她摘下了自己的毡帽,露出乌黑的发辫,辫上缠着各种宝石数十颗,五彩缤纷,犹如天上的星星。
噶尔东赞等吐蕃使团们也各自在前厅坐下,吐蕃武士则把守宅门,巡守宅墙。
他们三三两两的交谈着,都在称赞洛阳的繁华和美丽,相比起来,他们的都城匹播城跟这一比,连一个坊市的热闹都比不上。
赛玛噶公主坐在那里,自有随行的吐蕃女婢为她献上酥油茶和糌粑。
“不要酥油茶和青稞糌粑,这里是中土洛阳,以后我要使用汉人的礼仪,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东赞,洛阳人平时吃什么?”
噶尔东赞虽然已经是第二次来中原,可上次来中原结果着实不好,在长安出使,最后却被扔到终南山烧薪烧炭当了一段时间的烧炭奴,当奴隶的那段日子吃的可没有讲究,每天能有点稀饭和杂粮窝头吃就不错了。
“公主,要不我找人打听一下。”
“去吧。”
这座府中是鸿胪寺安排的,自有厨子奴仆等一干人等,东赞到后厨询问了一番,便也大致了解了一些,回来报道,“中土贵人们吃的样式很多,十分丰富,早上有喝小米粥的,也有吃蒸饼的,还有吃胡麻煎饼的,又有包子馒头花卷馄饨饺子糯米饭豆浆油条馍馍等……”
公主听了大为惊讶,“这些是什么?”
“这些只是各种早点,中土贵人们的午餐和晚餐更加丰盛,据说上月有位大臣拜相,他摆烧尾宴宴请皇帝,请了洛阳城中最好的酒楼的厨子,做了一百零八道菜,极尽奢华,而且开席之前,还有一道看菜,以果蔬等雕刻而成,足足雕刻了一百零八位仙女,个个仿如真人,栩栩如生呢。”
公主听完,无法想像那样的宴席是怎么样的。
“烧尾宴是什么宴,为何宴请皇帝?”
“据说中原贵人们地位骤然高升,犹如老虎变人,尾巴尚在,因此要烧掉尾巴,因此官员晋升,便摆烧尾宴,以庆贺更新升迁,同时感谢皇帝,并宴请同僚。”
“不过据说因为烧尾宴太过奢侈排场,官员们攀比成风,烧尾宴菜式越来越多,越来越耗费,于是皇帝已经下诏,禁止这等奢华的烧尾宴,规定官员升迁若摆宴,只准请三五桌亲朋好友,菜式也不得超过八个。”
“中原皇帝连这个也要管吗?”公主意外。
“公主若想吃,我倒可以去找个厨子来做一席烧尾宴。”东赞自己倒也想见识一下。
公主没有拒绝。
噶尔东赞直接去找了鸿胪寺的官员,那边听了这要求,倒也没拒绝,指点他找了为好几位官员办过烧尾宴的那家酒楼。
到了北市那家酒楼,对方一听这要求,说很简单,要上门现做还是直接这边做好了送席都可以,就是价格不太便宜。
酒楼甚至有好几种烧尾宴的套餐,最低一档是五十八道菜的,最高一道是一百零八道菜的,任挑选,都是有冷盘有烧烤,还有热炒,此外汤羹、甜品、面点也是一应俱全的。
“招待多少客人?”掌柜问。
“就我家主子想要尝尝。”
“这样啊,那你们找对地方了,我建议你们可以先挑这个五十八道菜的,人少菜太多就吃不完了。下次人多,可以再挑其它的。”
“五十八道菜的是哪些菜?”
“放心,保证丰富,色香味都是一绝,我简单报一下吧,冷盘有吴兴连带鲊……”
“这是个什么菜?”
“就是生鱼片做成的凉菜,鱼片加冰雕,摆成一个九天仙女模样。”
噶尔东赞连连摇头,“我们吐蕃悉勃野王室不吃鱼。”
吐蕃王室起家于雅砻河谷,最早称为牦牛部,后来统一六牦牛部,不断向山南扩张,最终统一山南,然后征夺卫藏地区,他们的传统,认为湖是神圣而又纯净的,而湖中的鱼,那是有灵之物,不能吃。
虽然王室也其它部族联姻,也经常会娶到依然吃鱼的部落,但他们王室是坚决不吃的。
“这样啊,那你们可就错过一道好菜了,我们的热炒也相当有名,如逡巡酱,烧烤有金铃炙、光明虾炙等,还有比如我们店里名为贵妃红的点心,是精制的加味红酥点心,这道点心可是宫里的李贵妃亲自研究出来,做给圣人吃的。还有甜雪,用蜜糖煎太例面。白龙,是鳜鱼丝,哦,你们不吃鱼,这个可以换。还有雪婴儿,用青蛙肉裹豆粉下火锅。御黄王母饭,是用肉和鸡蛋等做成盖浇饭……”
“此外,还有巨胜奴、婆罗门轻高面、汉宫棋、长生粥、单笼金乳酥、曼陀样玩意儿饼、通花软牛肠、白龙曜、羊皮花丝、仙人脔、小天酥、箸头春、过门香……”
噶尔东赞以前跟流落到吐蕃的汉人学过汉话,也学过汉字,搜罗过一些汉家典籍,可书里也不曾有过这样的美食描绘啊。
掌柜的一边报菜名,一边简单的描述下菜式,噶尔东赞听着听着,嘴角居然流下了口水。等他回过神来,口水都滴到了衣襟之上,不由的十分尴尬。
“好,就要这个五十八份菜式的,不过所有的鱼的菜式,要换成其它的。更换的菜式,也得是如那些菜式那般精美。”
“放心,我们店的手艺,那是整个洛阳城都是数一数二的,多少王公贵族们都来我们店订餐请厨呢。要上门现做,还是这里做好送过去?”
“过去现做方便吗?”
“方便,当然方便,就是我们得派人过去,得加钱。”
噶尔东赞想想,“钱不是问题。”
掌柜的笑的很灿烂,他们这里手艺好,收费自然也高,一般就算两三人来吃饭,随便点几个小菜,一顿也得两三贯钱,而如这位吐蕃人这样点上一桌烧尾宴,那可就不是一贯两贯了,都是一二百贯起。
再加上上门现做,价格还高。
“小老看客官也是我大唐的藩属国使臣,这又是大过年的,小老也就给你们一个优惠,五十八道菜的烧尾宴套餐,上门现做,食材餐具等全包,承惠五百八十贯,你看是付现钱,还是去金银铺兑现,还是到银行钱庄去开票啊?”
噶尔东赞本来手已经摸到钱袋子里去,准备取一块银子付钱,结果一听要五百八十贯,手不由的僵住,就算他用金子结账,也得四斤多黄金啊。
想问一句为何这般贵,可看着这掌柜的都身着绸缎一脸微笑的样子,噶尔东赞话又说不出口了。
“到了那边,我拿黄金结账可否?”
掌柜的一听用黄金结账,当下满脸笑意,“当然可以,我这边到时会请一个钱庄的人过来查验黄金成色,一定按今日水牌最高价算,若是你们用的是我大秦的金龙币,就更省事了。”
“是我们吐蕃的金锭。”
“也没事,我们请金铺的人过来查看成色,不会额外收费的。客官你们只订一桌吗,你们使团其它人呢?”
噶尔想了想,总不能就公主一人吃烧尾宴,其它人光看着吧,可再订又太贵,“我那边不有三百人,但不要烧尾宴,简单的弄几桌菜可否?”
掌柜的呵呵笑道,“当然是可以的,这样,一贯一人的标准,我给你们赶做出来然后送去,每人份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如何?”
“可以,不要鱼。”
“得呐,那到时一起过去结账?”
“嗯。”
一顿饭,吃了八百八十贯,噶尔东赞觉得大秦很不友好。
第1062章 身穿汉裙心在蕃
洛阳第一大酒楼的办事效率是极快的,这边下了单,那边马上就派出了几名大厨带着数十人的伙计团队随东赞过去。
东赞进来禀报公主。
公主已经换上了一套衣服,连发式也换了。她换上了一套唐装,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
上着衫,下着裙,手挽帔子,再加上换上了坠马髻式的发髻。
公主的脸上也洗去了染面的赭色,甚至细看还能看到修了眉,脸上涂了脂肪,涂了口红。
噶尔东赞几乎认不出来了,眼前的哪还是那位能骑马射箭矫健的塞玛噶公主啊,这活脱脱的就是一位中土贵族女子。
“这是大秦天子刚派内侍送来的汉衣,还送来了首饰以及胭脂等,又有宫人为我更衣换妆,我很喜欢。”
东赞突然有种心动的感觉。
“公主真美丽。”
“东赞,你去办的事情如何了?”
“我找了洛阳北市里最好的酒楼,订了一席五十八菜的烧尾宴,另外也给使团的人都订了一份餐,就是价格贵了些,一份五十八菜的烧尾宴就要五百八十贯,另外使团的午餐,也是一贯一人份。”
公主听到倒没有怎么在意。
“我们自吐蕃来,不能让中土人小瞧了,从我这拿一百二十两黄金给那店家,多出的算是打赏,勿必尽心费力做好些。”
总共八百八十贯的菜钱,只需一百一十两黄金即可,但公主多给十两,出手八十贯做打赏,确实够豪爽。
东赞去引那店家伙计过来,掌柜的并没亲至,只是派了一名伙计前来,另请了一家大钱庄的一名伙计过来查验黄金,同时派了几个护卫来押送黄金。
黄金取出来,那金店伙计看了一眼,“这些金子质地有些杂,形制也不一,我得花些时间验一下,请稍等。”
黄金不是流通货币,大秦也禁止金、银、铜流出境内,但不禁金银铜等流入,不过一般情况下,是要求胡商藩使先到金店或钱庄去兑换成大秦的货币,比如金龙币银虎币和开元铜钱,或是绢帛。
当然,商家也是比较为顾客在想的,因此酒楼直接自己去请了钱庄伙计过来查验。
金锭不比金币,大秦的金币是由朝廷铸造发行,规定的成色规定的面额,有防仿的浮雕设计,且能防刮销,只要金币没有损坏,都是直接按面值交易,而如果有损坏,只能称重,但称重计算,却要价值低于面额不少。
不过胡人们带来的金银,不管是波斯金币也好,罗马金币也罢,都是不太规则的金币,因此不能以面额计算,只能称重,同时还得查看他们的成色,得按相应的成色来计价。
钱庄伙计有一套专门的工具,通过针扎、剪取、融化等一些手段,来检验这些黄金成色,一会后,他给出了自己的结果。
这称重一百二十两的黄金,只能折一百零五个金龙币。大秦的金龙币每个面值一两,但含金量其实只有百分之八十八。
“这批金子杂质有些多,不够纯。”伙计道。
这下东赞不免又尴尬了,刚才还说多出来十两做打赏,现在结果还差五两。
还得补五两多。
东赞尴尬道,“我补上十两。”差的也就再要六两不到就能补上了。
公主道,“东赞,再拿二十两,多的依然算是打赏,我赛玛噶不是言而无信之人。”
酒店伙计一下子笑了,二十两吐蕃金子,按刚才的成色,能换十七个半金龙呢。
“多谢公主殿下赏赐赐!”
金店伙计很认真的把补上的二十两又验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点头。酒楼伙计便跟他写了一张字据,这一百四十两黄金,先由金店收走,然后金店再兑付给酒楼一百二十五个半金龙。
这也是得遵守朝廷的行业管理制度,商家不得使用非金龙银虎以外的金银作为直接交易货币,违者得重处,所以他们得先找有兑换资质的金铺过来,由他们先代收,然后再兑换成金银币或是钱帛给酒楼。
当然,金银铺也不会白跑这一趟,到时那一百二十五个半的金龙,他们也还是要抽佣拿手续费的。
金店伙计把金子带走,酒楼伙计则开始让厨子团队开始入厨房做菜。
“东赞,刚才皇帝的内侍送东西来,说待过完上元节,便迎我入宫。”
东赞点头,“上元节过后,我们也要回吐蕃了,以后公主就要独自留在汉宫了。”
“公主,象雄的使团比我们早到,听说他们已经跟秦人达成了约定,自青海湖到且末,然后入象雄,前往天竺和波斯的商路,全面开放。这些该死的象雄人,李迷夏真是个怂货。”
公主却只是摇了摇头,她手里拿着一面铜镜,照看着镜中那个有些陌生的自己。
“不要管象雄了,现在秦人在西山用兵,党项拓拔部数万人口已经尽被秦人掳为奴隶,其地也被秦皇授为功臣封地,如今党项八部,已经有细封部带头下的三部归附了秦人,还有四部未归附,但他们也绝对抵抗不了秦军的。”
“东赞,你回去后定要告诉我父亲,秦人的意图很明显,要把诸羌部全都扫平,把秦疆推到大雪山下,不再给我们吐蕃征服诸羌,收其部众夺其土地的机会了。告诉我父亲,吐蕃不能明着得罪秦人,不能跟他们再起冲突,不能与他们打仗,但是我们也不能任由秦人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蚕食掉诸羌,得派人去联络诸羌,让他们联合起来对抗秦人。”
“我们吐蕃都不敢与秦人硬拼,诸羌能行吗?”
“筑堡守碉,据守险要,不要跟他们主动打会战决战,就守着那些高山险谷,据守碉堡,伺机袭扰他们的粮道补给,则秦人难以迅速平灭诸羌,只要他们不能速战速决,诸羌就有机会。”
这位公主一路而来,对于秦人的了解越来越深,也渐知晓了秦军的作战模式。秦人擅打大战硬战,正面对战,会战决战,凭着兵多将广,装备精良,几乎难有他们的敌手。
但这样的厉害的中原军队,也曾经在辽东的关外吃过许多败仗,损兵折将无数,而让他们这般吃亏的高句丽人,正是凭着关外遥远,秦人补给不便,然后以据守山城,打防御反击战。
公主认为,吐蕃现在不能正面直接与秦军开战,但也不能放弃诸羌,吐谷浑已经放弃了,若是诸羌再放弃,那秦人就真的直接上了高原,到时吐蕃随时有灭国之危。
得想办法抚持诸羌顶住秦人的进攻,保住诸羌,吐蕃也才有了缓冲区。
“汉人有个词叫唇亡齿寒,绝不能放弃诸羌,切记。”
第1063章 不良脊烂熊出没
洛阳,南城。
宁民坊。
此坊是新改名为凯旋门的原洛阳正南门定鼎门街西第一坊,东隔凯旋门街与明教坊相邻,西隔凯旋门街西第二街与从政坊相邻,北隔建春门街与宽政坊相邻,南临郭城南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坊内西面隔着从政坊就是洛阳三市之一的西市,坊内还有水渠通过,可行运船。
宁民坊内原建有兴龙寺,占地很广,不过在皇帝佛道改革后,洛阳城中所有的佛寺道观都尽迁出城,兴龙寺也就废弃。
不过与其它城中寺观多改为官署仓库不同,兴龙寺却一直是一处闲人不得靠近的地方,显得十分的神秘。
一般人都不知道这处废寺是作什么的。
只知道这里常年有兵士把守,远远的就不能靠近。
甚至在洛阳城的舆图之上,都没有标记。
这里,便是大秦重要的情报特务衙门,皇城司。
皇城司自设立起,便没在皇城中办公,皇城里也有皇城司的司衙,但那里却不是真正的皇城司办案之地,那里不过是皇城司提督日常坐班之地,真正的司衙,其实是隐藏在这座废弃的兴龙寺中。
这里靠近城南正门,又近西市,往来方便,地方也宽广,因此由皇帝钦点做了皇城司的办案之地。
“熊已出动。”
在皇城司提督李宪的面前,站着一位脸上带疤的汉子,他身穿皂衣,叉手行礼。
“吐蕃使团刚一入京,熊就出动了,看来情报无误。”
“提督,吐蕃下榻之处,有三百吐蕃武士护卫,这些吐蕃使者虽没有了武器,可力量也不弱,象雄人想要袭击吐蕃使馆,只怕不易。”
“象雄使团入洛阳时,都经过了登记,他们的随身武器也全都暂时上缴,不过象雄王也不蠢,他们要动手,还敢在洛阳城动手,就是有全盘的计划。他们不会公然的以使团护卫去袭击吐蕃使团。”
“赵千,你查到了多少?”
被点名的那名带疤汉子是河南县不良帅,统领着洛阳城西半城的不良人。听着好像很高大上,不过却是上不得台面的不入流顶层番役,这些人隶属在县尉和法曹之下,相比起普通的衙役,不良人多是本地出身,而且还是有过劣迹的一些原地痞混混无赖等,朝廷招这些人到衙门下办事,主要是看中他们熟悉街面,了解当地的情况,因此配合办案能提供很大便利。
但朝廷虽用这些人,却又对他们很看不起,甚至朝廷不禁胥吏参加科举,不禁胥吏点选府兵,可却偏偏禁不良人参加科举点选府兵。
说到底,不良人永远只是一些编外的帮闲,连捕快都算不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前途。
当然,能成为公家人,还是多少会有一些权力,以及一些灰色收入的。
不良帅便是管理这些不良人的,相当于协警队长,但又有些不同。
洛阳城与长安城一样,一城两县,长安城是长安和万年县,而洛阳城则是洛阳和河南两县。
作为管理数十万人的两县衙,不比寻常郡县城池,确实情况复杂,因此特有不良人队伍,协助官府办差。
而洛阳作为京城,又不仅仅是有两县衙,洛阳和河南县上面还有个洛阳府衙,洛阳府衙之外,又还有锦衣卫、皇城司以及金吾卫、御史巡院等各个衙门,都有职责参与管理。
而作为奔走在第一线,对街面情况了解,甚至超过街铺武侯、巡街金吾卫、守门监门卫的不良人,自然也就得听命于各方。
皇城司召河南县不良帅赵千前来问话,他就马上得跑过来,交待给他什么任务,他也不敢有半点推脱。
“从年前到现在,进入洛阳的象雄商队有十几支,除此外,入城这么多胡人商队中,肯定也有象雄人。不过要想一一查清楚,只怕不容易。”
李宪冷哼一声,“你还漏说了一点,除了象雄使团中的象雄人,以及其它胡人商队中的象雄人外,还会有象雄人假冒其它胡人身份进入洛阳,他们可以伪装成粟特商人,也可以伪装成高昌商人,还可以伪装成吐蕃商人,都有可能。”
“提督高明。”赵千赶紧拍了记马屁。
一名档头道,“提督,象雄人欲向吐蕃使团动手,究竟意欲何为?难道象雄王李迷夏欲劫夺吐蕃公主?如果是这样,那他为何不在半路劫持,非要等吐蕃公主入了洛阳才动手呢?”
“也许,象雄王只是因吐蕃王把他的未婚妻吐蕃公主改送到大秦,于是暗中生怒,欲杀死公主?”
李宪捏着没有半点胡须的光溜溜下巴。
“不管象雄人意图何在,但现在他们的举动却很明显,他们已经盯上了吐蕃人临时下榻之所,肯定是冲着吐蕃公主去的。吐蕃公主如今已入长安,陛下将在上元节后派人迎公主入宫,若是让象雄人劫了公主或杀了公主,那都会是一件大事,到时我大秦与吐蕃的关系可能要出问题,甚至有损我大秦天皇颜面。”
李宪可不管吐蕃赞普曾经把赛玛噶公主许给了象雄王李迷夏,总之现在吐蕃公主已经被吐蕃赞普送入洛阳和亲,这位公主是吐蕃与大秦宗属关系的见证,无论如何都不能出事。
“要不干脆全城搜捕捉拿象雄人!”
“愚蠢,象雄王李迷夏刚向我大秦朝贡,愿为藩属,已达成了青海经象雄抵天竺波斯的丝路协定,陛下很看重此事,如果我们现在就到处捉象雄人,这如何向陛下交待?”
李宪知道,现在锦衣卫肯定也在查这个案子,甚至金吾卫、洛阳府等也在开始侦察此案。
上次李宪检举锦衣卫都督张都督的张亮自尽,李守素罢相,可以说让皇城司名声大噪,但与此同时,皇城司跟锦衣卫的关系也就彻底的僵了。
如今锦衣卫由贾润蒲接掌,虽然这位皇帝的老伙计上任之初就主动的来皇城司拜访过他,但他很清楚,以后锦衣卫与皇城司的关系都不可能会好了,必将水火不容。
这次案子,若是皇城司没办好,让锦衣卫办好了,估计够他们笑话了。
“盯着吐蕃使馆,最好是想办法安插点人进去,我要随时掌握吐蕃公主的形踪动向。”
第1064章 请兵未成反被削
“圣人请贾帅过去。”
老贾坐在那里打着瞌睡,一名年轻内侍小声的唤醒他。
“哦,陛下忙完了?”
“还没有,现在正在见朝鲜回来的徐帅,下一个就到贾帅了。”
老贾便站起来,整理了下衣袖,拍了拍身上烤火时落下的一点炭灰,又把帽子端正,“劳烦引路。”
亿岁殿中。
安东道右都督兼带方郡太守徐世绩一身紫袍玉带,正站在一副朝鲜沙盘前为皇帝讲解着。
“陛下,只要给臣十万人,不,三个军,并保证后勤粮饷,臣便可三年之内灭掉百济。”
可皇帝却只是摇头。
“两个军也行。”
皇帝依然摇头。
“一个军的话,就有些吃力了,必须得有宋帅配合。”
罗成伸手拍着徐世绩的肩膀,“茂公啊,我知道你这两年在朝鲜半岛很辛苦,也很用心,当初调你去带方郡时,那里还一无所有,尽是些高句丽余孽,你这两年表现的可圈可点,不仅仅以汉城为中心,把带方郡成功的稳固起来,而且到现在为止,已经建立了十三座城池,一百多个移民屯堡,如今带方郡下辖五县,拥有驻军两万四,移民三十余万,屯田奴十余万,可以说,都是你一人之功劳啊。”
蓄起了长须的徐世绩闻言,连忙道,“这是陛下定策有方,中枢全力支持,前线宋帅关照,又有将士们的用心,方有此结果。”
“茂公啊,据锦衣卫回报的消息,现在乐浪和带方郡,都还有许多高句丽余孽?”
这两年,朝廷对于朝鲜半岛上的用兵从没有停过,只是没有过去的规模,只以宋老生和徐世绩两人各统一军,一军镇守一军进剿,宋老生安稳后方,徐世绩大胆推进,两人配合无间,没有半点矛盾。
高句丽人建立的所谓后高句丽和后朝鲜,也都在徐世绩的围剿下灰飞烟灭,但直到如今,高句丽人的反抗依然没有停止,甚至还有不少靺鞨人也跟高句丽联络往来。
更别说,这后面始终少不了百济和新罗两国的身影。
“一些顽固贼子,臣定会剿灭他们。”徐世绩认为正是百济和新罗对朝廷阳奉阴违,暗里支持这些高句丽余孽,因此才导致一直到现在都还有许多高句丽余孽不肯放弃抵抗。
“有反抗是很正常的,我大秦早就对这些高句丽人下了掳掠为奴之令,不想当奴隶的人肯定有,只是现在情况确实不太寻常,这些高句丽人虽然如今已经没有了土地城池,可却完全转为了地下,跟我们打起了游击,甚至暗中联络那些奴隶闹事。”
“不过呢,朝廷上次在西面用兵,耗尽了府库,今年这个年全靠着发了五千万贯的债券,包括你们安东道拔下的那笔款,也都是用的这钱。打仗,就得要钱要粮,一用兵,就得有军械补充,还得赏赐将士、抚恤阵亡和伤残,每一项都得要钱啊。”
“茂公啊,前几天朕跟与枢密院和兵部商议,要裁撤北衙禁军和内衙亲军的数量,北衙禁军现在是近三十万,要裁减一半多,北衙十二军,每军只保留一万二千人。内衙的十六军府,也要裁减到每军府九千人。”
原本光北衙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