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嗣业的那九万人马,已经困在大非岭足有两个多月了。
  三十万的敌军,现在依然还四成围困着。
  如今朝中已经有大臣上奏,请求与吐蕃、西突厥和谈,甚至是干脆放弃掉吐谷浑,以换取战争的结束。
  战争全面升级,久久不得结束,反而遥遥无期,朝廷现在的军费开支极其巨大,征召了太多士兵和民夫,动用了太多的钱粮,这样打下去,极其危险,江南三藩已经在蠢蠢欲动。
  嗣业必须守住。
  一旦嗣业失守,大非岭上的九万军民将万劫不复。而一旦嗣业军团兵败,朝廷只怕会有更多的人反对继续打下去。


第997章 雪山岷江新战场
  “朕需要有一位大将,能够领一军精锐,杀到大非岭下。朕要让大非岭上的嗣业和将士们,知道朝廷依然在关注他们,随时将支援他们。”
  甘露殿前。
  “但是这支军队不会数量很多,因此这一支军队此行会很危险。”
  皇帝面前,一众三衙大将们听了,无不奋然请令。
  内衙中郎将苏定方奏请。
  “陛下,臣以为可派一军自剑南道同昌郡嘉诚出击,以攻党项之后。”
  “取地图来!”皇帝道。
  当剑南的地图取来,皇帝找到了苏定方所说的同昌郡嘉诚城。
  仔细的看了会,罗成发现这里便是后世的松潘,在唐朝时,这里为松州,被称为川西门户。
  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领河陇,右达康藏。
  屏蔽天府,锁阴陲。
  汉代开始,这里便筑城设关,屯有重兵,防御西面的羌人。尤其是在汉羌的百年战争期间,这里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苏定方进一步向皇帝指出,若是兵自陇右或河西出,那敌必有防备。远不若自蜀地出兵,嘉诚出兵,有古道可直抵党项背后,并可直趋苏毗、卫藏。
  他坚持认为此时没有必要派一支军队到重重包围的大非岭下去,那样的一支军队孤军深入,很容易被歼灭。
  反倒不如把这支兵从嘉诚出击,依托嘉诚的基地,又有江水相连成都,后勤辎重兵员民夫都能得到最大的支援。
  “此进可攻,退亦可守。”
  嘉诚县,在雪山之西,岷江西岸。
  马上有一名大将站出来指责苏定方这条计策的不实用性。
  “陛下,同昌郡眼下并不为我大秦实际控制也。”
  原来当年始皇帝合并六国,但兵不西行,于是羌种得以繁息。汉武北逐匈奴,西逐诸羌,于是汉军渡河、湟,筑令居塞,置护羌校尉,列河西四郡,隔绝羌胡。
  后汉至于魏、晋,诸羌或降或叛,后魏末,平邓至番,始统有其地。
  后周保定五年,于此置龙涸防,天和元年改置扶州,领龙涸郡。隋开皇三年废龙涸郡,置嘉诚镇,大业三年,改扶州为同昌郡,领嘉诚与交川等七县。
  但在隋末之时,雪山以西之地,重陷于党项羌。
  此后大秦入巴蜀,诸郡归附。
  然蜀地西面许多郡县边境之地,都还是陷于西羌之手。
  朝廷也一直还没有腾出手来,收复这些失陷边地。
  “陛下,同昌郡本辖七县,然如今仅尚雪山东的同昌城一县之地而已。苏定方说要自同昌出兵,深入党项腹心,却连眼下嘉诚县还尚在党项之手都不知,还谈何其它?”
  苏定方不由脸一红,尴尬了。
  他还真没考虑到这一点,只说巴蜀之地早归附于大秦,却不料蜀地边境有很多地方在隋末时,让羌戎趁火打劫,给占了去。
  “陛下,就算同昌郡还未被党项所占,也难以从此出兵。大业七年之时,同昌郡乡六、户籍不过七百二。”
  皇帝眉头皱了皱,却并没有急于驳回苏定方的策略。
  深思良久之后,皇帝指着地图上雪山的位置。
  “有雪山和泯江阻隔,川西之地在党项之手,确实不好弄。但正因党项趁隋乱占据了川西要地,所以这次更应当将其夺回收复。苏定方,朕若让你率兵去拿下雪山以西隋之旧地,你有没有信心,要多少兵力?”
  苏定方激动起来,“陛下,给臣一军人马,便可。”
  “朕给你五万人马,另调契必何力、执思失力随你出征,并调罗思摩为你副将,以张亮为你前锋。”
  既然要打,那就出全力,狮子博兔,亦用全力。
  与吐蕃、西突厥、吐谷浑的这场战争,是大秦西疆的一场决战,但并不仅限于在吐谷浑打,只要能击败敌人,罗成不介意多路出击。
  从河南河东调集五万人马远入川西,同时从巴蜀两道地方,并云南、黔中征召郡兵为辅兵,征战民夫转运粮草。
  “苏定方,人马钱粮朕都给你,就一个要求,先拿下嘉诚县,然后在此筑一座军堡要塞,扼守此川西门户,屯田移民。以此为基地,把党项击败。”
  不仅仅是党项,其南面的白兰羌以及小金川一带的东女等八国,都在罗成的计划之内。他要在川西边战边筑城,重新恢复旧时疆界,甚至要打过去,把向吐蕃称臣的这些西羌,打服打怕,让他们归附大秦。
  将来还要在羌地筑城屯军移民,永久性的把这些羌地改土归流为汉地。
  “朕以巴汉、剑南、云南、黔中四道之人口税赋支持你,你也莫要让朕失望。”
  罗成拔给苏定方五万军队,还有相同数量的辅兵,更有数倍之民夫,还把罗思摩、张亮这样远比苏定方资历足功绩高的大将为他副手,可见皇帝对此次的选帅是何等的重视。
  原本皇帝是想派一支军队打到大非岭去,与嗣业汇合,增强他的兵力,以坚守更久。但现在苏定方一提,他改变了策略。
  与其冒险去大非岭,还不如围魏救赵,先攻吐蕃附庸的党项、白兰诸西羌。
  “朕特赐你尚方宝剑,许你双旌双节,自你以下,行军副总管至军中士卒,有违军令者皆可斩。”
  “臣苏定方谢陛下信任。”
  苏定方激动的无以言表,虽然当年他投奔罗成也很早,差不多是跟程咬金牛进达他们同一批的,奈何后来犯了错,被贬降之后,便错过了数次立功的好时机,于是在军中一直位置不高。
  虽说其也展示出了不错的统兵能力,可大秦不缺武将,因此也就便一直沉沦。这还是后来他统领神机营,鼓捣出了不错的效果,后来成立了神机军,再到后来神机军又拆分入各军中,他也得以升任了内军中郎将。
  而现在,他终于得到了能够独统一面的机会,连罗思摩、张亮这样的名将,都在他麾下听令,执失思力、契必何力这两员胡人名将,也入他麾下。
  再有尚方宝剑在,苏定方觉得这一次,自己没有半点理由会失败。
  “臣若不能平西羌,便以此尚方剑自刎以谢君恩!”
  “朕不要你的人头,朕只要你平定西羌,哪怕暂时失利都不要紧,朕给你时间!”


第998章 茶马古道入党项
  西羌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甚至有人曾说过羌人其实与汉人最早都是一族,后来华夏先民自西部东迁,于是渐渐就相隔远了。
  对于这样的说法唐俭是不太相信的,认为不过是后人故意编造,就比如说匈奴人也曾是三皇五帝之后一样。
  他更认为,羌人就是起源生长于西疆的土人。
  从先秦之时一直战到如今,尤其是在汉朝时,汉羌的百年战争,把羌人崛起的梦想击碎。自那以后,羌人再没有机会起来。
  一直到如今,诸羌林立,但也没有一支势力能够崛起,早就沦为了二流甚至是三流的边疆蛮子。
  高原上的吐蕃,本来还远不如西羌,可吐蕃就很努力,一代代人的努力,在高原上不断的绞杀征战,吞并一个个小邦和部落,终于打通了与中原之间的隔绝,虽然还未完全一统高原,可人家已经敢直接跟大秦叫板。
  本来隔绝在吐蕃与中原之间的西羌,此时反而向吐蕃这样曾经的三流子称臣依附,简直就是丢尽他们祖上的荣光。
  要知道,曾经西羌也是与草原上北胡们一样强大的一流蛮子,现在居然沦落到给吐蕃为仆从军的地步,若是他们祖上知道了,不得从地上爬起来再死一次?
  唐俭这次身负使命,出使西羌,是从长安南下,越过散关,翻过秦岭,进入了巴汉道的河池郡,然后沿嘉陵江南下,经顺政郡和义城郡,然后在广元往西,经平武郡,入同昌郡,直抵雪山之下。
  这一路上,越往西,便感觉到越荒凉。
  隋末战乱,也一样影响到了蜀地。虽说战火没有直接燃烧到这边,可蜀地同样有许许多多的贼匪乱军兴起,更别提羌戎趁乱东犯。
  自羌人犯边之后,蜀地各郡的许许多多熟羌,也与汉民变的关系紧张起来。在千百年来,无数羌人部落或内斗失败内附中原,又或被中原征讨后内迁,蜀地尤其是川西之地,有着许许多多的羌人。
  许多羌人其实早就已经成了编户齐民的入籍良民,不过羌人们也或多或少还保留了一些旧习俗,甚至在有些偏远地方,许多羌人还是以部落的形式集中居住的。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但从汉中入蜀,还有好几条要道,都有栈道,并不是特别难行。可到了川西之后,这才叫道路难行,有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道路。
  翻山越岭,穿江渡溪,只有羊肠小道。
  许多路都没法过车马,只能走蜀地的那种矮脚小马,货物也不能车载,都靠矮马驮运。
  因川西羌戎众多,因此这里也有边贸,其中主要还是以马易茶,以盐易皮毛。
  出售给羌人的茶都是最次的茶,茶叶明前雨后采完好茶,到了后面只剩下些老叶子时,于是茶人把老叶连带着嫩枝条一起割下来,然后经过蒸煮压制,于是成了茶砖。
  这种黑茶砖,中原人是不屑喝的,中原普通百姓都不屑喝,但卖给以奶肉为主的羌戎牧民,却是极受他们欢迎的,还能卖不低的价格。
  不过要把这些茶盐等物运过去,却是极不易的,每块茶砖,每包盐,都得用马运。因为边贸的需求,因此川西也渐有了数条茶马道。
  在这茶马道上,也就兴起了马帮这一职业,他们专门跑茶马道,为客商们贩运货物。边境上很乱,茶马道上的马帮众多,还得有不弱的武力,否则可能货物难保。
  因此这些马帮,便又带着镖队的性质。
  唐俭此次来,就是扮作一个中原茶商,他在平武江油城雇佣了当地一支有名的马帮,驮运着几百箱的货物,听说他要去雪山以西,马帮出动了一百多人押货。
  这趟货物的马帮开价很高,但唐俭很爽快的答应了。
  他没有找当地郡县调兵,就是不想暴露身份,意图先以商人的身份进入党项诸羌,然后找机会游说招安劝降。
  马帮在江油先沿着涪江北上,进入了同昌后,便只能翻山。
  在翻越雪山之时,唐俭吃了很多苦头,雪山上的积雪没过腰,哪怕是最熟悉的马帮,翻越这座大雪山,也足足走了半个月的时间,中间还损失了十几匹马。
  好在马帮的人很尽职与专业,虽然损失了十几匹马,可他们把马身上的货取下来,分装后由马帮们背扛,硬生生的把他的货全都运过了山。
  在雪山西面脚下,马帮又补充了一批矮马,重新上路。
  唐俭一行,一路来到了泯江畔的嘉诚县城。
  远远看到一座小城在岷江畔的山上,城很小。
  尤其是看不到多少人。
  山下江边,能看到偶尔经过的也都是些羌人,这些看到马帮过来,也只是很平常。有人从山下城里骑马下来,远远打着招呼,还说着汉话。
  马帮的赵队头告诉唐俭,说这些羌人是白水羌,又叫邓至羌,南北朝时,这些本来居住在白水河边的小羌落兴起,逐渐占有如今的岷江一带,后来邓至王向北魏称臣,被册封为龙骧将军、邓至王。
  到后来,邓至王还被授为益州刺史、甘松县开国子。
  白水羌成为内附的熟羌,只是后来为西面的生羌们击败,邓至王逃奔长安,西魏宇文泰派大将率兵护送其归国,但其势力日衰,后来其地便被北周军接管。
  白水羌也渐融入汉人之中,成为编户齐民了。
  隋末时,党项羌进犯,攻夺雪山以西诸地,汉人逃归蜀中,白水羌却都直接归附了党项。现在党项羌人占据此地,但很多地方都是用这些白水羌来协助治理。
  山上下来的白水羌现在是党项人的兵,他对前来的马帮很高兴,今年以来,已经很少有马帮过来了,更别说是这么大规模的马帮。
  马帮头带着那白水羌汉子过来,向他介绍货主老唐。
  唐俭自称是来自汉中的唐平,茶商。以前都是往云南贩茶,今年是头一次来这边,想要看看这边的行情,开拓一下新的市场。
  那白水羌对这番说辞没有半点在意,他只在意带来的是些什么货物。
  “茶叶,整整一百箱,每箱一百二十斤。”
  那羌人开始扳指头算,但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到底有多少斤。
  唐俭笑着道,“足足一万二千斤茶。”
  “这么多茶,那得换多少马。”这羌人瞪大双眼,“你这茶是从汉中来的?”
  “嗯,这倒不是,我是自汉中来,但这茶采自蜀地,是蜀茶。”
  西南与羌人茶马交易的茶,基本上都是采取蜀地,这是运输成本的问题。
  “进城吧,我带你们过去。”
  结果唐俭却没动,“我这茶是想卖到西山去。”
  “西山?那边可不好去,要不你干脆把茶叶卖给我家将军,一样有好马换给你。”那白水羌一听说他要去西山,于是便马上劝说着。
  可唐俭却不为所动,说若你家将军要买茶,我可以分出二十箱给你们。


第999章 傲视西山我为王
  一万二千斤茶,就算是驻守于嘉诚的党项细封部的那名酋长,听闻之后,也不由的心动。亲自下山来请这位汉地来的茶商。
  “一日不饮则泄,三日不饮则病。”对于游牧部族来说,茶是比盐还必需的东西。没有盐,还能从牲畜血和奶中获得,但没有茶,这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很难过了。
  以奶肉为主食的游牧民族,若是不经常喝茶,后果会很严重,容易得许多疾病,导致短命夭折。
  故此如今边贸之中,就是茶叶为最受欢迎,在牧区甚至茶砖成为硬通货。
  唐俭与这位酋长见面,很大方的先送上了一套河北邢窖所产的白瓷茶具,十分精美,瓷器洁白如纸。
  这是北瓷的代表,而与之相对的是江南产的青瓷。
  一套上好的白瓷,那可是身份的象征,虽说在中原官宦士族家中几乎家家都有,但对于这边地的羌人来说,这可是好东西。
  高兴的酋长,直接就回了一匹上好的羌马给唐俭,礼尚往来,羌戎也懂。
  唐俭于是马上就成了这酋长尊贵的客人,进入了嘉诚县城中。
  上山入城,唐俭暗暗打量着这座城池,发现这座城池沿岷江而修,却筑于山上,城池不大,还显得有些破败,但却十分险要。
  进城后,发现城中人很少,但有不少羌人。
  通过一番交谈,唐俭得知了这位酋长却是党项八部中细封部族长之子,名为细封步赖。
  “我细封本是党项大部,先我随父亲攻夺此城,因为表现勇武,故我父亲把此地划封给我。”
  细封步赖髡发,头顶剃光,两耳边各留了一条发辩,两条手臂上还各箍了一条臂钏,一只耳朵上也垂了一只大金环,人长的高大彪悍,还能说口还不错的汉话。
  从这方面来讲,其实他们也不算是生羌。
  按细封步赖说,他其实早年是到过长安的,早在开皇四年时,当时的党项羌诸部,在就拓跋宁丛的带领下内附隋朝,被安置到临洮郡临潭一带,朝廷授诸部首领官职。
  后来开皇十六年时,党项羌诸部联合发兵进攻隋朝会州,结果却大败亏输,党项羌诸部恐惧,于是遣使请罪,并派出子弟入长安为质。
  细封步赖作为细封部族长之子,也是在那时前往长安为人质的,到了长安后,他们先是被安排入了国子监读书,后来又择了一些勇武者充当皇帝侍卫。
  他在长安呆了有数年,后来才返回羌地,也正因在长安呆过多年,因此细封部攻下嘉诚后,特意让这个儿子来管理。
  他率一千族人来此,倒也管理的还不错,虽说此地不复过去那般安定热闹,可起码也是安定了下来,占据此地数年也不曾出事。
  “我闻党项羌诸部,以拓跋部为最强大啊?当年党项诸部归隋,好像也是拓跋部首领拓跋宁从率领。”唐俭笑道。
  结果这话惹的细封步赖不太满意。
  “拓跋部本非我党项羌人也,他们先世本是出自鲜卑拓跋部,后来一支入羌地,于是也成为我们党项一部,但是并不算是真正的党项人。”
  细封步赖的话里,透露着对如今党项羌诸部中最强大的拓跋部的不满。
  拓跋部在八部中最强,实力有万骑,相比之下,细封部不过五千骑左右,而其它六部,有的更只有两三千骑而已。
  当年内附隋朝,确实是拓跋部带头,但后来细封部也十分不满,这也导致了在开皇十六年的那次党项羌叛乱,那次的叛乱,其实就是细封部挑起来的。
  只是那次叛乱大败,党项诸羌被迫又南下进入不毛羌地,甚至得派出子弟入长安为质,进贡黄金羌马等。
  当了多年孙子后,待隋乱时,党项诸羌便又按捺不住的再次出兵,其中依然还是细封部最积极,他们率先攻占了川西门户嘉诚县。
  党项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二三千骑。他们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瑶赋,不相往来。
  牧养牦牛、羊,猎以供食,不知稼穑。
  这是党项人的基本状态,各部分散游牧,平时并不相互往来,衣食住行全靠畜牧,一旦发生瘟疫或大雪灾,他们就只能聚起来入侵汉地抢劫,或去抢其它部落,否则就得饿死。
  他们崇拜天神,死后火葬。
  这些人最崇尚的就是武力,讲究的是不服就干,也尊重强者,谁打痛他们,他们就服谁。
  同族之间也很团结,一旦受到外族人伤害,必须复仇,甚至规定复仇前,得蓬首垢面赤足,禁令肉,直到斩杀仇人,才能恢复常态。
  杀掉仇人后,拿他们的首级祭祀天神,告慰族人,他们称之为血亲酬赛。
  他们也特别崇尚白色,这是雪山的颜色,他们认为天神便是居住在雪山之上。
  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离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部,称为党项八部。
  “你的这一万二千斤茶叶,我全包了,价格好商量,我们细封部好马多的是。”
  黑茶虽是最差的茶,但在羌地,三四十斤茶叶就能换匹马,就算最好的马,也顶多七八十斤茶叶而已。
  一万多斤茶,也不过是几百匹马而已。
  “我这批茶叶,若是运到西山那边,可是能换到千匹马不止的。”唐俭笑着说道。
  西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指川西面很大的一块地方,大抵是雪山、岷江、邛崃山、大小金川、大渡江等这一大片羌地。
  嘉诚北部,岷江上游直抵岷山,也就是到后世九寨沟一带,那都是邓至羌人,也称白水羌。而嘉诚西面,后世的若尔盖和红原、阿坝一带是迷桑、春桑部族的地盘。
  而嘉诚西南,大金川一带,是嘉良夷和附国各部族,附国各部也是隋朝史书记载的东女王和其所属八部落。
  岷山以东,则是诸熟羌部落,亦有南朝时迁移来的僚人。
  这些部族,统一称做西山诸羌。
  而在岷山西面,麦积山以南,则是党项羌,党项八部西面,则是白兰羌。
  这一块形势是十分复杂的,本来党项细封部与嘉诚之间,还隔着北面的白水羌,和嘉诚西面的迷桑、春桑等诸羌落。
  可偏偏细封部却趁隋乱夺了嘉诚,迷桑春桑等部现在却反而要依附于党项羌。而党项羌,又向更强大的吐蕃称臣。
  “你要路经我的地方,把我需要的茶叶卖给西山诸羌,这可不厚道啊。”细封步赖耍动着手里的割肉小刀,语带着威胁。
  唐俭只是微微一笑。
  “细封首领若是真想做大买卖,我这里倒是还有一桩天大的买卖,就是不知道细封首领敢不敢做,若是你有胆量做下这单买卖,那可就不是万把斤茶叶能比的了的了。”
  细封步赖手里转动的刀子停住,“哦,还有这样的大买卖,不如说来听听,这西山还没有我细封步赖不敢做的买卖!”


第1000章 三寸舌强百万师
  细封步赖一拍大腿,“有什么天大的买卖尽管说,老子就不信还吃不下,若是老子也吃不下的买卖,这西山更没有人吃的下。”
  这个留两小辫的家伙,好歹也是曾经在长安城里厮混过好几年的,国子监里读过书,皇宫里当过差,虽说汉话说的还是有些不太利落,但脾气便也沾染了几分中原纨绔子弟的豪奢气。
  唐俭就等他这句话呢,过雪山前,他其实就已经通过官方或是马帮,各方面都打听过占据嘉诚的这个细封少族长的许多情况,对他性格多少有些了解。
  要想完成此次任务,直接跑去党项诸羌部落里肯定是不行的,得有个切入点,而这个曾经去过长安的细封步赖便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万斤茶叶不过是块敲门砖而已。
  “早就听闻细封少当家的豪爽大气,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知少当家的是个爽快人,我老唐也就喜欢交这样豪爽的朋友,我这里呢确实有个天大的买卖,若少当家吃下,可就不是区区万把斤茶叶的买卖,你若能办下这买卖,可以保你们整个细封部族都大富大贵,甚至成为党项诸部的首领,以后就没有拓跋部什么事了。”
  一听这话,细封步赖的脸色变了。
  牵扯到拓跋部,这事情不简单。
  “呵呵,想不到,你居然是个秦人细作!来人,把这细作给我拿下,把脑袋砍下来。”细封步赖说翻脸就翻脸。
  结果唐俭却并没有如他预料的那样惊慌恐惧,反而坐在那里很淡定。
  “少当家就不想先听听这买卖,然后再决定?”
  细封步赖见他这镇定的样子,竖起手摆了摆,“你们先退下。”
  喝退细封武士,他打量着唐俭,“看来你不是一般的细作,不如重新介绍下自己如何?”
  “少当家的倒是好眼力,在下大秦礼部员外郎,特赐绯袍银符,唐俭是也。”
  员外郎是个六品官,但能赐绯袍就是五品待遇了,细封步赖这下倒是真的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个孤身而来的秦人,居然是一位高官。
  礼部的员外郎,这可不是什么闲职小官,五品更能称的上是高官了。毕竟,宰相不过三品,一二品几无实职。
  “倒是在意失礼了,想不到居然是位员外郎,不知员外郎孤身前来,所为何来?”
  唐俭却没理会细封步赖态度的变换,只是自顾自道:“我知道细封部其实一直与拓跋部关系不睦,两部甚至经常展开血杀酬赛。拓跋部本是鲜卑拓跋氏一部,他们与同出自鲜卑的慕容氏关系更近,因此拓跋部一直与吐谷浑走的很近,这次吐谷浑内乱,我大秦出兵,拓跋部说动党项羌诸部出兵吐谷浑,对抗我大秦,实是为了自己喜爱,而不顾你们其余诸部。”
  “想必细封少族长也当知道了些前线战况吧,拓跋部攻大非岭,两次进攻,结损兵千余,这对于拓跋部来说,已经是伤筋动骨的大伤,可是吐蕃人却根本没有半点抚恤,摆明了只是拿你们做牺牲品。”
  “拓跋部已经打残了,就算他们是万骑大部落,可这次损失两千余骑,这也将是伤筋动骨的,而拓跋部倒下,下一个就是细封部等其它党项诸部了。”
  “继续这样打下去,吐蕃人自己倒还没什么损伤,可党项、白兰、弥药等诸羌,可就要被打断脊梁了。不论吐谷浑这一战打到后面,结果如何,你们诸羌各部肯定是先倒霉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你说,若是此战吐蕃无功而返,你们这些羌部下场会如何?大秦肯定会出兵反击,到时谁能挡的住大秦的怒火?而且,最怕就是大秦还没来的及出兵,吐蕃到时先趁你们虚弱之际,出兵吞并你们,就如当初吞并苏毗一样。”
  “总之,不论吐谷浑之战结果如何,你们都是最先出局,最倒霉的一个。”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唐俭自顾自的说了一大通。
  细封步赖越听越皱眉。
  “未必吧,此次突厥、吐蕃、吐谷浑与我党项、白兰、东女诸国联军进攻,秦军必败。到时,突厥得河西、朔方,吐谷浑复国,吐蕃得陇右,我诸羌得剑南……”
  他的话未说完,唐俭便打断了他的话。
  “可能吗?如果,假如我大秦真败了,虽然万分之一都没可能,但就算假如我大唐败了,西突厥也许会分得河西,吐谷浑或许能复国,吐蕃能得陇右,但你们诸羌怎么可能得剑南?”
  “不去说剑南易守难攻,你们打不下,就算你们能打下,吐蕃会给你们这个机会吗?这一战,要打赢大秦,各家起码得死个一半以上,而你们诸羌,估计打到最后,连点灰都不会剩下,战士们全战死在吐谷浑,你们还拿什么分剑南?你们连自己的部落妇孺到时都会守不住,全都将沦为吐蕃的附庸甚至是奴隶。”
  “醒醒吧。”
  “我来告诉你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大秦已经调集了四十万精锐,又调集了漠北铁勒大军,以及东北的奚、契诸藩属骑兵西来,这还仅仅是我大秦不到半数的兵马。”
  “西突厥射匮可汗很快就会自顾不暇,最新的消息是我大秦北路军,在程咬金大将军的率领下,先在敦煌击败了西突厥北路军先锋,然后薛万彻大将军又进击伊吾,灭伊吾国,再败西突厥军。”
  “而大非岭上,诸军围攻嗣业大将军,久攻无果,我大秦中路二十万大军,已经在名将秦琼尉迟恭等率领下,兵出陇右,剑指吐谷浑。”
  “你们凭什么以为,你们几家联合起来的三四十万乌合之众,能够击败我大秦百万精锐铁甲?更别说我们还有藩属的数十万骑兵?”
  “奉劝少族长一句,可千万要做好选择,万万不要跟拓跋部一样蠢,为吐蕃卖命,帮吐谷浑叛贼打仗,结果把自己赔进去了,还要帮别人数钱,到最后落个族死种灭的下场。”


第1001章 党项封建成国丈
  细封步赖哼哼两声。
  “有些意思,听的像那么回事,但如果大秦真有这么厉害,你为何还要来找我?你们直接打过来,把我们全扫灭不就成了?”
  “你真当我们不能打过来全扫灭?想想东突厥,想想高句丽,哪一个不是带甲几十万,拥地数千里,人口几百万?可结果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