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运河虽联通南北,但实际上船只在运河上并不能够畅通无阻,很多时候,运河行船都是分段的,因此便也有汴船、淮船等各种称呼,每种船只专跑一段运河。
  不过就算如此,从洛阳到庐江,其实也很快。
  全程水路,洛阳到荥阳,荥阳又至盱眙,再至山阳,然后下江都,入长江逆流西上,入巢湖,再沿河逆水而上便直抵庐江郡合肥城。
  杜伏威此行,轻车简从,就带了一个老仆,余者谁也没带,他甚至沿途都没有住过官方的驿站。
  当他踏入合肥城的时候,能感受到这座城池的不一样。
  他嗅到一丝战争前的味道。
  他带着老仆,径直入城,一直来到了按察使衙门。
  “闲入勿入!”
  守门士兵看到身着布衣的杜伏威,根本不知道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江淮之王。
  “滚进去告诉辅三,就说杜伏威来了。”
  守门士兵听到杜伏威三个字,惊讶,左右瞧了瞧他,也实在无法拿他跟那位江淮之王联系起来。
  杜伏威冷眼一瞪,那士兵居然有些慌,不由自主的就往衙门里跑去报告了。
  衙门内。
  辅三正跟左游仙在一副地图前谋划着,屋里还有好几位将校。
  “时机已经成熟,随时可以起事。”左游仙笑着道,他身着道袍,手执柄拂尘,留着山羊胡,倒有几分魏征以前的模样。
  “报,门外来了一人,自称是杜伏威,让将军出去见他。”
  辅公祏愣住。


第927章 将功赎罪
  辅公祏提着一把出鞘的剑,大步奔门口而来,嘴里还喊着,“我倒要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贼子,好大的胆子,居然冒充我兄弟之名。”
  他脚刚踏过门槛,结果就见一物向他砸来,连忙挥剑挡下。
  “大胆,竟然袭击本官,来人,把此贼拿下!”
  “我看谁敢!”
  一声大喝,杜伏威指着辅公祏,“辅三,睁开你的狗眼瞧瞧,我是谁?”
  辅公祏本来听说门外有人自称杜伏威,还是孤身一人而来,还穿着布衣,便以为是哪个胆大之徒冒充的。毕竟以他对杜伏威的了解,杜伏威虽也跟他一样出身贫穷,但发达后还是喜欢奢华爱摆排场的。
  身上穿的肯定绫罗绸缎,出行肯定得有几十人护卫,怎么可能一人来。
  再说了,杜伏威入京之后就不得回了。
  这声大喝,让辅公祏吓了一跳,这声音太熟悉了,仔细瞧去,可不就是杜伏威吗?
  “二哥?”
  辅公祏欣喜的扔下剑,跑上前来,“二哥你怎么回来了,还这副打扮?可是逃回来的?太好了,我这里正准备干一件大事,就缺大哥领头。”
  杜伏威却扬起巴掌,狠狠的扇了辅公祏一巴掌。
  辅公祏被打懵了,左游仙和其余一众将校也懵了。
  杜伏威打完,转身对身后老仆道,“取我官袍玉带!”
  那缺了两颗门牙的老仆干巴黑瘦,却很淡定的站在那里,闻言,便把身后的包袱取下,从中为杜伏威取出他的飞鱼袍来。
  形似蟒龙的飞鱼绣在紫色袍服上,十分的张狂。
  杜伏威当众脱下身上的布衣,穿上飞鱼袍,然后又扣上玉带,再戴上了嵌玉梁冠。
  “剑来!”
  老仆把刚才挑着包袱的长棍解开包着的布条,里面居然是一把玉具长剑。
  “请御赐尚方宝剑!”
  杜伏威恭敬的对着北面拱手,然后接过宝剑,他拔剑出鞘,指着辅公祏。
  辅公祏看着换装完毕,威风凛凛的杜伏威,脸上笑容很难看。
  “二哥,你这是做什么?”
  “我来救你的命。”说完,杜伏威挥剑上前,一记劈砍。
  这是把剑当刀使。
  辅公祏吓一跳,慌忙后退。
  结果却发现这如匹练般的剑光不是指向他,而是他身边的左游仙。
  剑光闪过,红光乍现。
  左游仙怔怔的站在那里,怎么也没有料到,这看热闹怎么看到自己身上来了。
  他伸手去摸颈项,却发现血喷涌而出,怎么也止不住。
  “我……我……”
  杜伏威收回剑,冷冷看着左游仙,“妖道邪门,妖言惑众,诛之而后快。”
  左游仙不甘的倒地,抽搐几下,不动了。
  “二哥,你这是做甚,为何杀我道师。”
  “不杀他,你就不会醒悟。”杜伏威冷眼看着辅公祏,“辅三,我才离开多久,你为何就如此走上岐途,你难道不知道,这是条死路,王君廓、刘武周的前车之鉴,你就没看到吗?”
  辅公祏脸也黑了下来。
  “二哥,看来你是来替皇帝做说客了。”
  杜伏威摇头,“不,你以为皇帝需要说客吗,你真以为这淮南是你的,你以为,你真要起事,会有几人支持你?不说秦琼就镇守在江都城,就说这淮南旧部是握在谁手里,是你吗?不,是在阚棱、王雄诞和西门君仪他们手里,而他们是你的心腹吗?不,他们是皇帝的义子。”
  “醒醒吧!”
  辅公祏摇头,“阚凌娶了我妹妹,与我向来默契,王雄诞与西门君仪也与我并肩作战多年,关系岂是一般?”
  “二哥,你错了,皇帝过河拆桥,大家早就心怀不满了,阚棱他们也与我表达过此意,他们都表示只要我起兵,便愿意随我一起再战天下。”
  “屁,你是不是吃丹药吃傻了,他们这是在骗你,你还傻乎乎的相信,他们只是想看看究竟有多少如你这样又狂妄又愚蠢之人,到时让你们全都跳出来,然后一网打尽。”
  “你骗我!”
  “辅三,我们兄弟多年,我为何要骗你?我千里迢迢赶来合肥,那是苦求陛下给的一个机会,你的这点小阴谋,洛阳的皇帝早就了如指掌。听我一句劝,回头是岸,还来的及。”
  辅公祏怔怔出神。
  “你不要为了自己的那一时冲动,葬送了自己,想想我小妹,你不想让他被送入教坊吧,想想我那小外甥,你不想他小小年轻便被斩首吧?想想吧,如今的这一切,是我们拿命换来的,没错,可这一切,那也是在皇帝的带领下,没有皇帝,我和你还是章丘的那两个穷小子,也许在隋末乱世时,也加入了一股乱军,或早就死在哪个荒野河边,或许也当过一方枭雄,但又如何?看看李子通,看看左才相这些人吧,你辅三以为自己很厉害吗,你莫一时冲昏了头脑,你想起兵,什么也不会得到,只会毁掉现在这一切。”
  杜伏威当年与辅公祏还有罗士信一起结义为兄弟,后来杜伏威娶了士信的妹妹,辅公祏则取了杜伏威的妹妹。
  辅公祏又把妹妹嫁给大将阚棱。
  他们的关系,不是一般的亲。
  辅公祏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把一切想的太简单了。在左游仙整天的蛊惑下,他似乎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我要怎么办?”
  “将功赎罪!”杜伏威道。
  开元三年,十二月初二。
  杜伏威伪装成辅公祏的亲兵,随辅公祏前往西面同安郡见张善安。
  同安郡怀宁城中,辅公祏与张善安相见。
  辅公祏陈明厉害,说明来意。
  “将军为何出尔反尔?”张善安大怒。
  杜伏威亮相,“既然执迷不悟,那就休怪王法无情,来人,拿下此贼。”
  辅公祏的亲卫捉住张善安,接着夺取怀宁城。
  张善安各部听闻,都十分愤怒,欲围攻怀宁,夺回张善安。
  辅公祏亲自到城头上,向城下的叛军喊话,“非我擒拿张太守,而是张太守有心悔改。他对我说,本无反意,只是被麾下将士们裹挟,实属无奈。因此,他请求我接管郡城,你们这些人为何却不明白,还一心要反叛朝廷呢?”
  张善安的部下见怀宁城守卫森严,难以攻夺,又听说这番话,都以为张善安真的反悔投降朝廷,于是骂道,“姓张的居然出卖我们,自己去讨好朝廷,真他娘的不要脸。”
  骂完,这些人一商量,既然姓张的不肯干,那咱们自己干吧,于是众人各自引兵退去。
  杜伏威和辅公祏下令部下和城中兵马追击,连败叛军数阵,叛军于是溃散,许多人干脆投降。
  数日间,杜伏威与辅公祏平定张善安诸部,江淮的一场叛乱于是消弥。
  事毕,杜伏威带辅公祏和张善安一起返回洛阳,将江淮之地交付给秦琼、阚棱诸将。秦琼和阚棱便立即推行整编,设立军府,裁撤老弱,调换军官,一时江淮稳固,消息传回洛阳,皇帝大喜的对李君羡道:“看来是你输了,杜伏威果然是可靠的,辅公祏也还有救,不过朕的后手没用上,反倒很高兴。”


第928章 开国上将
  “陛下,杜伏威已经带辅公祏和张善安入京,秦琼顺势推进淮南军改,如今淮南道裁汰老弱,省并多余,现余一万二千兵马,分设军府,驻于各要紧处,对调军官,划田军屯、授分府兵军田,一切井然有序。”
  魏征笑着向皇帝拱手道喜。
  本来一场叛乱,因杜伏威一人,便解决了。
  皇帝倒没显得太过高兴,对他来说,这个解决的结果,不过是证明了杜伏威的忠心,还有辅公祏的一点悔改,其实杜伏威不去,他也有好几个方案可无声无息平定这起乱子。
  “玄成啊,你说朕要如何处置这辅公祏和张善安呢?”
  魏老道捋着胡须,他是诸位宰相中,与皇帝关系较亲近的,有时候,有些事情皇帝不愿意跟其它宰相谈及,却愿意与他商量,这份信任是极难得的。
  “臣觉得,辅公祏毕竟是凌烟阁功臣,当年的从龙元勋功臣,既然反迹未显,也没有什么坏结果,他及时的悔改,还助朝廷除去了张善安这个逆贼,可以从轻发落。”
  “怎么个从轻发落法?”
  “不如不对外公布其谋反之事,保留他的凌烟阁画像,保留他的宁国公爵位,但是,将他贬官降职,贬往边地,令他悔过,将功赎罪,以观后效。”
  魏征提醒皇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已经除掉了王君廓和刘武周之名,这么短时间要是再除去一个,终有些不太好听。
  若是皇帝的功臣,个个都成了反贼,那总不是好事。
  “那就将辅公祏贬往黔中道,贬为夜郎郡太守。”
  夜郎郡,是大秦在原西南的牂柯郡中划出的一个新郡,牂柯郡很大,几乎占据了后世半个贵州那么大,为了加强对西南的统治,所以不久前朝廷特新划一个黔中道,并设立了黔西、夜郎、黔中、黔安、安顺、镇远等数郡。
  大业时,这里仅一个牂柯郡就占据大半个后世贵州境,便可知当时的隋朝对这里的统治有多薄弱。
  朝廷新设的夜郎郡,主要辖区便在后世遵义一带。
  这里处于朝廷的云南、剑南、巴汉、湖南四道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朝廷对于西南的经营策略,其实也就是一带一路,修路、筑城、驻军、屯田、移民、贸易,就是这么简单。
  但西南的重重大山,却会成为阻碍,路难修,城难筑,尤其是这边聚集的原住民都是各个部族的夷人,许多夷人都不开化,处于蛮荒之中。
  虽然传说古夜郎国曾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比华夏文明短,但汉朝时就被灭了,而且当时的夜郎国也只是部落联盟,古夜郎灭亡后,西南夷各部为政,混乱不堪。
  就算中原各朝不断的南下经营,但推进缓慢。
  西南夷虽不如草原部族对中原的威胁大,但叛乱也是家常便饭。
  要想彻底的稳固西南,并不容易。
  朝廷计划修一条贯通巴汉道南北诸郡的道路,自汉中向北还可联接西北关中长安、东北联接襄阳、洛阳。
  这条路向南还可延伸入黔中,甚至进入云南、广西、广南,这条西南大动脉若是修成,将比长安入成都抵云南的那条道路更加重要。
  新设的夜郎郡,便处在这条大动脉的重要节点上。
  因此让辅公祏去夜郎任太守,虽为贬降,但其实是给了他将功赎罪的机会,并不是让他去混吃等死的。
  “辅公祏脑子还是很活的,也挺有干劲,只是一时脑子糊涂走了歪路,希望陛下再给他一个机会。”
  “好吧,明天朕亲自跟辅公祏谈谈,敲打敲打一下他,希望他能明白大家的一片苦心。至于张善安,这种朝三暮四之徒,必杀之以敬效尤。”
  张善安在洛阳被公开处死,李密王世充等人也被通知前去观刑。看着张善安被处以千刀万剐之刑,死的无比痛苦,李密这些曾经的反王,也不由的后背汗湿衣襟。他知道这是皇帝的警告,虽心里苦涩,却也无奈。
  杀死张善安后,皇帝便下诏,各道诸郡,全面推进军改、税改,全面考核官员,能者上,弱者下。
  此时朝廷名义上一统天下,除了江东、江西、湖南三道还未平定,其余各地皆已扫平。
  安东、辽宁、河北、定襄、朔方、河东、山东、河南、淮南、关中、陇右、河西、巴汉、湖北、剑南、云南、黔中、广东、广西、广南,实际统有二十道,划为二百零八郡,县一千零十五。
  枢密院和兵部拿出的军改方案是实行府兵制的同时,再增加了禁军系统。
  禁军编设左右神策左右神威左右神武,和左右神机左右神捷左右神勇,共十二军,每军两万四,共计二十八万八千人。
  他们称为北衙十二军,负责拱卫六京,宿卫皇城,随扈皇帝。十二军主要驻于六京,同时也轮流到边疆驻守,并且遇一般的战事、叛乱,优先抽调禁军出征。
  除这北衙十二军外,原府兵十二卫四府,依然保留,十二卫为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翊卫、左右屯卫、左右侯卫和左右御卫,十二卫统领南衙府兵,天下各道设立军府,编额五十七万六千,每卫编有四万八千。
  此外南衙还有四府,四府为金吾卫府、千牛卫府、备身卫府、监门卫府。此四府不统外府兵,只统皇帝近身侍卫以及宫门守卫。
  另外还有内军十二军府,内军则是亲勋翊三卫六军府,以及东宫亲勋翊三卫六军府,内军皆由贵族勋戚官员子弟充当。
  整个大秦军队体系很清晰明确,规模也十分庞大,达到百万之众。
  其中南衙府兵是属于战时为兵闲时为农的农兵一体,而禁军体系,则是募兵制下的常备军职业兵体系。
  主要是从府兵中精选的年轻精锐之兵,他们当兵拿饷,职业军人。
  至于南衙四府,则是府兵番上宿卫。
  而内军,则是勋戚官员子弟充当,这些人充当皇帝的侍卫同时,也相当于是武官培训。
  没有全面继承隋朝的府兵制,是因为大秦的国策是要不断开疆拓土的,因此必须有常备军,而不搞全面募兵制,则是因为全面募兵制军费太高,大秦也吃不消。
  所以北衙禁军和南衙府兵,其实就相当于是两级军制,一般情况下,有北衙军就够了,若是战事规模扩大,或者内部叛乱的情况下,则开始征召府兵补充。
  北衙军由皇帝直接统领,而南衙军由宰相负责。枢密院、兵部、十二卫、十二军分别掌握军令、军政、统兵等职权。
  一般情况下,大秦朝廷只需要供养北衙的十二军以及南衙四府和内军即可,军费开支降低同时,秦军的战斗力又能保持。
  而将来分封诸侯后,各诸侯国内的驻军,也一样还是在南衙十二卫府里抽调兵马,在其兵额之内。
  南衙十二卫主将称大将军,北衙十二军主将则称上将军,品级皆为正三品。
  四府和内军二十军府主将,则称为中郎将,品级正四品。
  军改内容巨大,随之而来的也将是全军范围内的一次巨大将领对调。
  十二位南衙大将军,十二位北衙上将军,四位南衙中郎将,十二位内军中郎将,再加上二十位左都督指挥使和二十位右都督指挥使,这么多职位,谁能上,谁不能上,足够让皇帝和宰相们头痛许久了。
  好在有辅公祏的前车之鉴后,皇帝和宰相们相信,军改应当会比较顺利,不会再有人脑子发昏乱来了。


第929章 若为自由故
  “陛下可有心事?”
  一道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皇帝抬头,发现长孙氏正关切的询问。
  “你怎么来了?”
  “是陛下让王内侍来通传,令臣妾今晚侍寝的,陛下忘了?”
  这么一说,罗成才想起来,之前内侍省敬事房的王内侍过来请他翻嫔妃们的牌子,因皇后来了身子,李贵妃又在为父带孝,而郑妃和崔妃都有孕在身,因此皇帝便翻了长孙昭仪的牌子。
  一般情况下,罗成是居住在兴元殿。
  紫微宫分为朝区和寝区,在乾阳、文成、武安三殿之北就是宫中第一横街,东西两端分别通入东西隔城,街北便是寝区。
  寝区的主殿是开元殿,南有开元门,这里既是皇帝寝宫,也是平常召见宰相听政之处,常朝则在西边的宣政殿。
  再往北便是宫中第二横街,街北便是后妃们居住的寝宫。
  皇帝所居的是主殿开元殿,他的左右和后方又有若干殿,是御书房等偏殿。
  往北是贞元殿,他的左右与后方又有若干殿,贞元殿为皇后所居,周边诸殿则是其它妃嫔所居。
  开元、贞元两组宫院前后相同,加上周围各殿,用围墙封闭,共同组成寝区。
  在开元殿诸宫殿中,内侍省为皇帝在数十个房间里准备了三十六张龙床,每天晚上皇帝睡觉的房间都不同,甚至睡前罗成都不知道今晚会睡哪。
  皇帝要临幸妃嫔们,偶尔会去妃嫔的宫殿,更多时间则是直接翻牌子由内侍传唤过来侍寝,四妃九嫔们侍寝后一般会留下来,但更低级别的世妇和御妻则是侍寝后再回到自己的居处。
  第三等的世妇有婕妤、美人、才人三名号各九人,御妻则有宝林御妇采女三名号各二十七人。
  当然,现在皇帝后宫除了一后四妃位满,连九嫔都还没满,二十七世妇也只有几人而已。
  皇帝日理万机,每天忙碌政务,事情太多,这方面的时间便也少了。有时甚至经常好多天都不会召嫔妃侍寝。
  这一忙,他甚至忘记了今天召了长孙来。
  罗成拉着长孙在身边坐下,“刚想点事情,倒是走神了。如今北方平定,之前朕也宣布大赦天下,大业年间那些被裹挟从贼之民,只要他们肯回乡,那么过往之事就既往不咎。这道赦令下达之后,效果还是不错的,许多曾经从贼的,或者是避入山林的,也大都下山了。不过也依然还是有些人亡命草莽,啸聚山林,横行不法。”
  为此,罗成下令各道郡县,命令各地的府兵、郡兵、乡勇一起出动,对于那些抗拒到底的贼匪严厉打击,缉拿搜捕。
  效果还是非常强的,尤其是如今北方战事已定,朝廷有充足的力量来围剿这些贼匪,现在各郡报上来的捕获数字很惊人,达到数十万之众。
  对于这些抗拒到底的贼匪,朝廷宰相们也各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应当宽仁,全都赦免释放,让他们返乡归籍。
  也有人认为,如今刚平定北方,许多地方还十分混乱,这种时候越发需要用重典,方能震慑不法,应当杀。
  而这些主张严打的人,也有人认为应当只追究那些匪首和骨干,而也有人认为当全都处置。
  “陛下是在为这事忧虑吗?”
  “是啊,毕竟几十万人呢,这里面固然有许多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也有不少只是被裹挟的,也有人曾经犯过罪行,如今也想悔改的。”罗成点头道。
  “那陛下是什么态度呢?”
  罗成的想法是既得杀也得宽赦,把这些捕获的人全都认真的审讯甄别,加以区分。对于曾经犯下过重罪恶行者,不能放过,要明正典型,或公审处死以安民心,或贬为奴隶,或流放于边疆之地去殖民拓边。
  而对于大多数,对那些只犯过些小罪,或是被裹挟的从犯,应当赦免其罪行。甚至对于那些贼人的家眷们,也不当牵连。
  但是,他也得考虑这些人在当地确实名声不好,甚至害过不少人。
  所以他又计划把这些人通通移民边疆,去充实如带方、武川、五原、西平、敦煌这些边郡。
  “既然陛下有了主意,为何还要犹豫不决呢?”长孙问道。
  “几十万人移民边疆,而且这些人多少有些劣迹前科,我担心把这些人全送去边疆后,会让边疆更加不好管理。”
  长孙氏却道,“臣妾却以为,边疆之地偏僻荒蛮,条件恶劣,还得防范蛮夷威胁,所以正需要边民能够更彪悍一些才是。”
  “哈哈哈,你这话说的在理,正好我还在考虑一事,就是打算把之前官府手里掌握的那些汉人奴隶,全都迁往边地,给予他们自由之身,让他们垦荒守边,充实边地。”
  隋朝时就是官私拥有大量奴隶的时代,到了如今的秦朝,其实奴隶数量依然极多。大部份都是来自于战争等,比如罗成灭高句丽,前后从高句丽所掳夺的俘虏就达三百多万了,而对高句丽的战争还没完。
  与突厥的几次战争,也让罗成得到几十万的突厥俘虏。
  再加上中原内乱,也将许多贼匪、敌军贬为俘虏,更别说那些商人们自流球、林邑、新罗等地劫掠和贩卖来的大量奴隶。
  外族奴隶数量多,但汉人奴隶也很多,私人拥有的奴隶不少,官府拥有的份额也大。
  现在大秦虽说统一了北方,但拥有二十道之地,可总人口却仅有三千万左右,这还是包括了奴隶在内。
  这个数量,远不及隋朝鼎盛时的近九百万户五千万人口。而现在大秦奉行对外开拓策略,因此辽宁、安东、云南、黔中、剑南、陇右、安南这些边疆之地,人口极少,尤其是蛮夷众多,汉人口的份额太少。
  罗成希望通过把官府手里的汉人奴隶释放出来,安置边疆,以迅速的改善这一情况。
  只是,把奴隶放为自由民,对于朝廷来说,这也是一大直接损失,毕竟每个奴隶都很值钱,此事必然会让许多大臣反对,何况那些汉民奴隶之所以为奴隶,也有不少人是因为曾经犯下的重罪等导致的,放免还良,也有风险。
  “陛下,若从眼前看,这会让朝廷损失不小,可若从长远看,却对陛下的边疆国策大有帮助。”长孙氏一语中的。
  罗成点头。
  “你说的没错,确实利于长远。大秦现在人口的三成是奴隶,其中胡夷蕃奴占一成,汉民奴隶占有两成。这约六百万的奴隶中,官奴隶约占四成,这就是约两百四十万奴隶,把这些奴隶转化为边疆拓荒自耕农,朝廷就能新增许多租税,边地新增许多田地粮食。”
  想及此,罗成终于下定决心,要推行这道决策。


第930章 权力的游戏
  开元四年悄然来到。
  今年是朝廷统一北方之后的第一个正旦,因此在年前,各道郡县的主官便都赶来京城朝集,甚至周边诸藩属也都特使者前来朝贺进贡。
  中京洛阳,比往年更加热闹。
  这里与两年前秦军刚入城时相比,已经完全变了个样,虽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大业年间的繁华热闹顶峰时,可也已经很有气象。
  洛阳城外驻守了北衙的四万八千禁军,分属北衙十二军,从中抽调组成番上宿卫。
  除北衙禁军外,还有自南衙十二卫中抽调出来的两万四千人组成的四府,负责京城治安、皇宫宿卫、宫门守卫等。
  另外内军的九卫府,也还有七千二百人。
  这些驻于中京内外的军队,就达到了近八万人的规模。
  此时的洛阳城中,还有大量的少府寺的作坊和内侍省内务府的宫廷作坊,集中了大量的工匠、奴隶等。
  加上城中的居民商户,外藩在京者,那些百官和其家眷,还有宫廷人员,整个中京洛阳城内,已经有三十万的人口。
  若是把洛阳二十二县的人口全算进来,则达到了惊人的百万之多。
  虽大秦设有六京,可如今北方一统后,天下暂时休兵后,皇帝却常驻于中原腹心之地的洛阳,于是天下的财富都往洛阳汇集而来,人口也都往这边流动。
  大秦不禁工商,甚至鼓励工商,因为工商税收是如今朝廷的主要财政来源。据民部的最新统计,大秦开元三年,朝廷的盐税收入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八百万贯,而茶税达到五百万贯,酒税三百万贯,另外各类矿税也达到二百多万贯,仅专卖之税就有近三千万贯。
  而工商税以及边市和港口的市舶税收入也很惊人,仅市舶税就达到了六百多万贯,其中边市的收入占大头,约四百万贯,市舶的贸易关口的税此时还少些,只有二百万贯左右。
  而工商税也有八百多万贯。
  这在许多大臣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毕竟隋朝时完全没有工商之税,也不禁矿产。
  而大秦立国不过几年,如今还有江南没有完全收复,可一年的这些专卖税、市舶税、工商税等就达到了四千多万贯。
  而税务总署还说潜力巨大,盐务局更是说只要时局稳定,那么私盐将被严厉打击控制,到时盐税一年能达到三千万贯左右。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钱,朝廷才能在这次军改中,推出府兵和禁军结合的新军制,编设了近三十万的北衙常备禁军。
  要知道,兵部的预算,禁军养一兵,平均一年得五十贯开销,三十万禁军,一年就得一千五百万打底,还不算军械消耗、马匹耗费这些。
  更别说,一旦打仗,军费更大。
  反倒是正税的两税,其实去年收入不多。
  粮食仅收入三千多万石,绢布两千多万匹。
  “当初不少人都认为,这些工商市税和专卖之税,会让天下怨言,可现在只看到一片繁荣热闹,好像对百姓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觉得大家手里似乎都有了点余钱,市场上的商品物资也多了起来。”
  洛阳街上。
  刚从交趾返回没多久的高士廉能切身的感受到这巨大的变化,当初他离开洛阳被贬往交趾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洛阳城的衰弱。
  而如今再回来,感受到的却是这个城市的涅槃重生,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陛下治理天下确实有一手,很多时候提出的策略,高屋建瓴,一开始好多人还明白不过来,可用不了多久,便能发现其高明之处。”
  骑马与高并行的是他的外甥长孙无忌,“要说这税对百姓其实也有些影响的,比如说盐价是实实在在的涨了,而且涨的不少,但好在盐价虽涨,可朝廷供应齐全,盐质量比过去有加强,百姓倒也能承受的起,毕竟盐一年也吃不了多少,这价格也是公平稳定的。这边买盐多出了钱,但其它方面的各种摊派附加取消,尤其是这个摊丁入亩按亩征税,纳钱代役且直接计入两税,不额外征钱后,普通百姓的负担其实是减轻了许多的。”
  过去的租庸调税制,基本上就是以丁为基础的税制,有丁就有租就有调就有庸,管你有没有田产,你均到田是这么多,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