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的。若这是一个开明的盛世之时,我会造反吗,我敢造反吗,我造反会有人跟随吗?”
  “是这天下太乱了,是皇帝太昏庸了,是这天下已经到了不破不立,不得不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李靖低头。
  “我只是一个将军,也只想做好一个将军。”
  “我能理解,所以之前的事情我就不追究了,但希望你从现在起加入我们。”
  李靖摇头,“抱歉,我做不到!”


第701章 李靖收徒
  “草,不识抬举,杀了算了。”
  跟随过来的老四,立即嚷道。
  罗成望着李靖,可李靖却并不改口,甚至干脆闭上了眼睛,一副引劲就戮,要杀身取义,尽忠报君恩的样子。
  罗成看的不由的摇头。
  杀,是舍不得杀的,这可是一位军事大家。这么就杀了,也太亏了。
  再说,起事之后,更应当全面团结,尽量拉拢人。
  但李靖也确实够拗,这种时候了,还要犟。
  “请张娘子过来吧。”
  说着,罗成又让人把李靖手脚上的镣铐都打开,然后还让人给他取来干净的衣服。
  罗成亲自泡了壶茶。
  红佛女张出尘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府中,但被软禁在自己的小屋里,根本见不到李靖的面。此时一进来,看到丈夫销瘦许多,不由的眼泪都落了下来。
  看到罗成给丈夫递茶,她还以为丈夫已经想通了。
  “红拂,我对不起你,要先走一步了,以后自己照顾好自己。”
  谁料,李靖却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气的红拂直接就一巴掌扇在了李靖脸上,把李靖扇的懵在当场。
  甚至连罗成等一干人都震到了。
  一个女人,敢扇男人耳光。
  尤其这女人还只是男人的妾侍。
  简直就是反了天了。
  红拂女打完这一耳光,转头跪在罗成面前。
  “大帅,妾身虽只一女流,可也知道大帅是要起义兴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还百姓安宁太平。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大帅切莫与药师一般见识,这人就是脑筋有些死板,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可他也确实擅用兵会打仗,若是大帅此时斩杀他,那就是自损爪牙。何不宽恕于他,再给他一个机会呢?”
  李靖脸上火辣辣的,忍不住呵斥红拂,“红拂,我李靖身为大隋勋贵,世受国恩君情,岂能造反?”
  红佛女瞪着丈夫,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药师,我知道你要说忠孝义气,可我虽是女流也知道什么是小忠什么是大忠。如今主昏臣奸,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这个时候你若还要一力扶保那昏君,那你就是愚忠。你何不舍弃你那愚忠,而随大帅举义兵,重新安定天下,到时岂不是成全大义?”
  罗成笑着对李靖道。
  “药师兄,你看嫂夫人虽一介女流,可对这忠义却看的很透,如今这天下形势,你究竟是要固守你那愚忠,还是选择大义呢?”
  “而且我相信你也应当知道,这天下大势,杨隋是必然灭亡的,你李家也是贵族名门,难道要因为你的愚忠,而让你家族不保吗?”
  李靖陷入了沉思。
  罗成又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库莫奚汗王可度支率兵五千,契丹汗王大贺咄罗率兵八千,白霫汗王多滥葛末也率兵八千响应本帅,如今兵马已经南下。”
  “还有马邑的义武军,如今也已经举旗起兵,三郡两万四千兵马,都已经站到我们这边。”
  “还有江南的杜伏威、辅公祏也举起义旗,现在已经连占丹阳吴郡等四郡之地。”
  “再有定襄的宣武军,山东的武威军,还有漠南的突厥,安南的镇海军,如今都已经与我组成同盟。”
  “药师兄,你看这天下形势,大势已经归我,只要我们举起旗帜,用不了多久,就能拔乱反正,重还天下一个太平,让百姓重新安居乐业,这难道不好吗?”
  红拂女握着丈夫的手,哀求他。
  李靖内心挣扎许久,最终还是只能长长一声叹息。
  他确实有过为隋尽忠的决心,可如今最终还是在现实面前退让了。
  “靖先前辜负大帅了,还请大帅给我个机会将功赎罪。”
  “哈哈哈!”
  罗成见终于降服了这位大将,心里激动无比,当下将躬身拜礼的李靖扶起来。
  “迷途知返,为时不晚也。”
  罗成把茶递给李靖,“来,以茶代酒,喝了这杯茶,咱们不计前嫌,一起并肩战斗,重还天下太平!”
  李靖捧过茶,一饮而尽。
  罗成拉着李靖的手,“我还是再授你第一军军使之职,你现在就重返铁岭军镇,指挥扶余川战役。”
  李靖惊讶。
  虽然他归顺罗成,可也绝想不到,罗成居然会对他如此信任,居然又让他统领第一军。
  “请大帅收回成命,李靖何德何能,岂敢再让一军军使。”
  “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不敢不敢,我还是留在大帅身边辅佐参谋就好。”
  经此次事后,李靖也清楚,就算罗成还相信他,只怕下面的诸将也不服他,他再当军使,也是难站稳脚的,倒不如洒脱点拒绝。
  “士信,你过来。”
  罗成叫来小六。
  小六上前来,“五哥?”
  “李靖将军浸淫兵法战阵研究多年,兵法十分了得,你拜李靖将军为师,跟李靖将军好好学习兵法。我派你接任第一军军使之职,你前往铁岭指挥扶余川战役,李靖随你同行,为你的行军长史,你要多听从李靖将军的建议。”
  同时,罗成还调士信大舅子徐世绩为他的副军使,调单雄信和程咬金为他麾下大将。
  “扶余川北的秦琼和尉迟恭也会配合你们第一军。”
  这么变通一下,李靖倒是接受了。
  于是士信便倒了杯茶,当场递给李靖,算是拜师。
  李靖也没料到还有这样的操作,虽然他也知道这位六将军悍勇无双,可有时又有些痴,但还是只能接过茶,一饮而尽。
  留下士信在李靖府中,罗成便离开了,走的时候,甚至把围在外面的兵也带走了。
  老四嘟嚷着。
  “就这么放过这个李靖了,而且你就这么相信他了?”
  “我觉得李靖这人,不是那种奸邪小人,他既然已经归附了,那就绝不会再出尔反尔。”
  “未必,你之前对他也推心置腹,可他还不是一样要去告发我们?”
  罗成笑笑。
  “走吧,去见下咱们的齐王殿下。”
  此时的齐王杨暕正有些不耐烦的在一座宅子里走来走去。
  “罗成究竟去哪了,什么时候来见我?”
  “请殿下稍等几日。”
  “王君廓,你在平壤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跟孤说话的,那时你说只要我跟你来辽东,罗成就要尊奉我为天子的。”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然后罗成大笑着进来。
  “请殿下见谅,罗成来迟了。”
  杨暕一看到罗成,欣喜的迎上前去,“楚公,你总算来了。”


第702章 拥立
  九月初。
  齐王杨暕在辽东城终于见到了罗成,看到这位威名镇于关外的边帅,杨暕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奔腾。
  “楚公,好久不见,都想死孤了。”
  罗成微微笑着被迫跟杨暕拥抱,“某也甚是想念殿下。”
  杨暕有些焦急,又有些扭捏,张嘴了几次,又闭起。
  “殿下有什么想问的,但说无妨。”
  “楚公,王君廓跟我说的那些,都是真的?”
  “哪些?”
  杨暕急了,“王君廓跑到平壤来,跟我说如今天下大乱,而皇帝又受奸臣蒙蔽,致如今民不聊生。他说你有意迎我回辽东来,率忠武军将士拥我登基,然后平定天下?”
  说完,杨暕一双眼睛直直的盯着罗成。
  “他是这么跟你说的吗?”
  “就是这样说的。”杨暕呼吸急促。
  “可我原话不是这样的啊。”罗成道。
  杨暕怔住,“什么意思,难道你们拿本王耍着玩?”杨暕怒了。
  “殿下勿恼,王君廓可能是话没说清楚,事实上,并不只是我要迎接殿下登基,而是我已经联络了一大群忠臣义士,要一起扶保殿下登基,然后重还天下太平。”
  说着,罗成还在那里扳着手指头跟杨暕算呢,“定襄道宣武军的罗嗣业元帅,也已经表明态度,说他和宣武军几万将士都愿意支持殿下出来拔乱反正。还有义成公主,她是殿下的姑母,也说愿意率漠南归附的突厥诸部,一起拥立殿下。”
  “还有山东道的威武军,元帅张须陀和副帅罗贵,都愿意拥立殿下。”
  “另外,马邑的刘武周将军,江南安抚使杜伏威、太守辅公祏也都表示愿意拥立,甚至他们都已经迫不急待的起兵了。”
  “另外,安南的镇海军节帅罗艺,他也愿意拥立。”
  杨暕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他想不到居然形势如此之好,竟然有这么多人愿意拥立他。
  “殿下,如今万事俱备,就欠东风了,现在你来了,就什么都齐备了。”
  杨暕激动的感觉腿都在抽筋,他两只手狠狠的掐着自己的大腿。
  “想不到,忠臣义士如此之多。”
  然后,他又有些迫不急待的问,“那我们什么时候举行登基大典,什么时候宣告天下?”
  “殿下,现在有一点小麻烦,我们安东道里有几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副帅屈突通、安抚使封德彝还有观察使李百药,这三人却是不愿意迎立殿下,他们甚至还在谋划着一场兵变,要把我还有殿下都杀了。”
  “他们敢!”杨暕大吼。
  “请殿下放心,我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屈突通等人有意勾结高句丽人作乱,所以今日我们就能将他们都抓起来,到时就再无阻碍了。”
  罗成跟杨暕聊了会,这位齐王现在满脑子都是登基即位,都是当皇帝做九五至尊。
  聊了半天,罗成让杨暕再在这里安心呆几天,暂时忍耐一下,不要露面,他去妥善处置外面的事情。
  待一切弄好,就来迎他为天子。
  走出府第。
  老四冷笑,“这个家伙,还真以为自己能当天子。”
  “咱们肯定要先拥立他为天子的,毕竟这是一杆很好用的旗帜,当然,也仅仅是拥立作杆旗而已。”罗成道。
  就算忠武军主要的大将们都很清楚他们是要造反,可下面的士兵一开始也未必都愿意造反的,打起齐王这面旗号,那么能在起事之初,最大限度的安抚好将士们不安的心。
  等真正起事了,大家也就上了船,不是想下就能下的了。
  “屈突元帅的酒宴是在今天晚上吧?”罗成问。
  “嗯,就今晚。你放心,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到时把他们一锅端了。”
  “别啊,既然人家请客,那咱们就得赴宴啊,要不多没礼貌。”
  夜幕降临。
  辽东城中,副帅屈突通的府邸张灯结彩,一片灯火辉煌。
  今天,节度副使屈突通寿诞,因此摆下酒宴,邀请辽东文武军将们一起庆贺。
  屈突通站在房间里,两名家丁正把一件软甲往这位老帅身上披,披好内甲,外面又罩上一件袍子,便看不出来了。
  “该邀请的都邀请到了吧?”
  “请元帅放心,没有遗漏。”
  “还没有罗成的消息吗?”
  “我们一直盯着帅府,没听说罗成回来的消息,估计还在契丹那边。”
  屈突通长叹一声,“不在也好,其实罗成于国是有大功的。”
  府前。
  宾客陆续赶到,车水马龙。
  罗成化妆成存孝的亲兵,站在他身后,看着那热闹的场面,“哎,咱们这位老将军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一旁跟士信站在一起的李靖,看到这场面也是心中感叹。
  屈突通他们还在上蹿下跳,可他又哪知道,这辽东城早就被罗成结营的跟铁桶一样,哪里还有半点隐秘可言。
  他们所有的计划,罗成都一清二楚,到现在都还没有动他们,不过是为了今天将他们一锅端而已。
  想及此,李靖也不知道心里是啥滋味。
  送上贺礼,进入府中。
  府中摆了许多席,菜品也很丰盛。
  来的客人也很多,不但辽东城中的官将来了,就是其它几郡的官员们也大多都赶来,毕竟屈突通也是副帅。
  罗成看到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来了,正跟几个文官们说话。
  “老五,这两个家伙好像最近跟屈突通、封德彝他们走的很近,莫不是要反水吧?”老四对他悄声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罗成挖过来的,但他们不比魏征,魏征是罗成的铁杆心腹,什么事都不瞒他,但这二位,虽跟罗成关系不错,但现在这种造反的大事,却还没有跟二人统一态度。
  “毕竟他们家大业大,家族都在中原内地,不比我们这些人,家小产业都已经迁到辽东来了,他们肯定顾忌要多些的。”罗成说道。
  不过罗成相信,只要过了今晚,房杜二人,也必然会站到他这条船上来。
  “安抚使封君到!”
  “观察使李君到!”
  随着屈突府管事的两声长长通报声,封德彝和李百药各自穿着紫袍玉带进来,二人目光扫过厅中,见到一众文官武将,眼中都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第703章 鸿门宴
  “大帅!”
  外面传来家丁的叫唤。
  “等一下。”
  屈突通将出鞘的横刀擦拭干净,然后收刀入鞘,挂在了自己的腰上。这是把漂亮的横刀,由皇帝所赐。
  将桌上的帽子戴好,他打开门。
  门外的家丁躬身,“大帅,客人都已经到了。”
  客人都已经到了,也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去告诉大家,我马上到。”
  辽东城里的屈突府虽不比西京和洛阳城的那两处宅第奢华,但却也占地十分广阔,他穿过廊庑的时候,看到今晚的月色很好。
  府中,家丁们正全副精神的站立各处。
  宴客的地方在前厅,那里有个很宽大的厅,还有很大的院子,此时刚入秋,晚上还可以边喝酒边赏月。
  经过通往前厅的院门时,门口站着几个人,分别是他的部将桑显和与尧君素,此外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屈突寿和屈突诠。
  “大帅,都准备好了。”桑显和对他道,他和尧君素都是屈突的旧部心腹,也是早先柳城郡那边的鹰扬郎将,跟罗成的左五军嫡系向来没什么往来,而且他们多是关中将门出身,瞧不起山东出身的罗成以及其部下。
  屈突通虽然先祖为库莫奚人,但祖辈早就投奔中原,因此也算是世代的将门。
  他对几人道,“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陛下对我的恩宠非常优厚,拿着朝廷的俸禄而在困难时背叛,怎么能逃避国难?今日,诸君与我一起杀贼!”
  几位将军都很感动,一起握拳敲打着胸脯,“定不让那些山东人背叛!”
  他伸手拍了拍几人肩膀,然后又交待了两个儿子几句,便走进了前院。
  “屈突元帅到!”
  一名家丁高声向厅内喊道,于是宾客都起身迎接。
  屈突通走进来,看到不但封德彝和李百药来了,而且侯莫陈乂、魏征、罗存孝、罗士信也到了,此外程咬金、单雄信、黄君汉、翟让这几员罗成心腹也到了,另一边,房玄龄、杜如晦等不少郡县文官也在。
  “有劳诸位百忙之中,还抽空前来,我六十多岁了,本来不想办这酒宴,不过借此机会跟大家聚聚。”
  房玄龄笑着道,“屈突副帅身体这般硬朗,就是再活二十岁都没问题。”
  屈突通语气变的严肃起来,“今天我们安东道文武官将大多到了,但元帅罗成最近却不知所踪。”
  罗存孝哼了一声,“大帅有要事要办,所以暂时离开一段时间。”
  封德彝不满的道,“罗成身为安东道的节帅,就算有事,也应当跟大家交待一句,最起码,也应当把印信暂交给屈突副帅保管,否则,要是什么急事,岂不要乱成一团糟?”
  观察使李百药直接问老四,“敢问罗太守,大帅究竟去哪了,怎么这么久都不见人呢?”他盯着老四,“我怎么听闻说罗帅跑到漠南去了,说是秘密罗嗣业元帅?请问究竟是何等要事,居然还要如此千里迢迢去漠南秘会?”
  老四今天穿着一身官袍,脸上的胡须还特意刚修过,“今天不是屈突大人的寿诞酒宴吗,怎么我却觉得这是鸿门宴啊?”
  屈突通却道,“罗成不在,那么本镇暂时就由我这个副帅代理留守,存孝将军,你还是跟大家说一下,罗帅究竟去哪了,又所为何事?”
  老四笑笑,盯着屈突通,“副帅这是何意?”
  “本帅只是有事说事,有传言说罗成去漠南秘密罗嗣业,说他们准备密谋造反!”
  “你说造反就造反?”老四反问。
  屈突通见老四不肯松口,目光扫了一遍大厅,便也不再跟他这般争论,而是直接拿出了圣旨。
  “这是陛下派人送来的诏书,天使宣读诏书的时候,封安抚使和李观察使也在当场。”
  房玄龄上前检查那道圣旨,“这确实是皇帝颁下的圣旨,里面有玉玺还有三省宰相的署名和盖印,没有假。”
  屈突通对房玄龄道,“还请房太守代为向大家宣读一下旨意。”
  房玄龄伸手要打开。
  “且慢!”
  老四一声大叫,阻止了他。
  “我这里却也有一份东西,要请房太守读一下。”
  老四说着也从袖里抽出一个文卷来。
  一边的杜如晦接过。
  打开,惊讶。
  “杜太守,给大家念一下。”
  “安抚使衙门掌书记岑文本,观察使衙门判官颜师古告发检举,称安抚使封德彝、观察使李百药,与节度副使屈突通共同收受渊太祚贿赂,与渊氏勾结,向他们出卖情报,里通外蕃!”
  封德彝大怒。
  “岑文本!”
  岑文本是安抚使衙门的掌书记,并且还是封德彝的心腹,是他的门生。岑家世代为南朝士族,其祖父官至南梁吏部尚书,父亲后入隋为虞部侍郎,因遭人陷害入狱,岑文本当时才十四岁便到司隶台为父诉冤,辞情激昂恳切,召对明辩。其父冤狱得以昭雪,由是知名。
  而封德彝以前为杨素心腹,得其欣赏,将侄女嫁与他,后来杨素死,他又与虞世基混在一起,成为虞世基心腹。
  封德彝做内史舍人时,岑文本也入内史省,得他欣赏,后来岑拜他为师,他对这个学生也十分看中,来辽东任安抚使,还特意把他也弄来当了掌书记。
  谁料,现在这得意门生居然检举他勾结高句丽人。
  岑文本就在厅上,可他面对封德彝的怒喝,却很淡定。
  “我只是把我知道的上报了而已。”
  老四笑着对杜如晦道,“杜太守,有劳你把这个文卷交给屈突元帅过目,这上面可是有着实打实的铁证。”
  屈突通没接,也没有看,只是冷声道,“想要诬陷我们通贼,然后借机清除异己吗?罗存孝,你们终于忍不住了?”
  他对房玄龄道,“请房太守立即宣读诏书,从此刻起,我奉皇帝之诏,接替安东道忠武军节帅之职,奉旨捉拿阴谋叛乱的罗成罗存孝侯莫陈乂魏征等人!”
  老四笑着上前两步,一把将房玄龄手里的那道诏令夺过,“勾结外贼,还想窃夺兵权,休想!”
  “罗老四,你休得猖狂,来人,封锁宅院,拿下这些嚣张叛将!”
  桑显和与尧君素带着大队亲兵举着长矛冲进来,围住了厅中众人。
  “拿下他们!”封德彝在一边大叫。
  桑显和拔剑出鞘,却转身一剑插入尧君素的腰肋间,尧君素闷哼一声,手中武器从绵软无力的手中滑落,一头栽倒在地。
  这突起的变故,让厅中众人惊住。
  而就在桑显和出手的同时,他身后的那群军士中,也有数十人纷纷把长矛刺向了身边的人,瞬间,就倒下了十几人。
  桑显和上前,长剑抵在老上司的胸口。
  “为什么?”屈突通问。
  桑显和却沉默着。


第704章 矫诏
  眼看着局面已经控制住,这时罗成才走了出来。
  他卸去伪装,露出本来的真面目,站在屈突通的面前,“听说关中百姓常言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老将军也是一世英名,为何如今却勾结高句丽人,里通外蕃,颇改旧节,鲜克有终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穷。”屈突通叹息一声,目光看着倒在地上死不瞑目的部将尧君素,“可叹他们这些无辜之人。”
  老四一挥手。
  “将这些勾结外敌的家伙都杀了。”
  罗成瞪了他一眼,“屈突老将军,现在有人证有物证,证明你有勾结外敌,通敌之嫌。我身为节帅,也不得不委屈下你,但你放心,我一定会认真的调查取证,若最后证明你是清白的,到时我定亲自向你赔罪。”
  屈突通却知道这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终究是罗成棋高一着。
  他讨厌罗成的惺惺做态。
  那边的封德彝却是挣扎着过来,向罗成躬身拱手,“大帅,我真的没有通敌!”
  罗成却只是呵呵一笑。
  “封安抚使,我知道你当初是被虞世基安插过来的,你来后我对你也不薄,从不曾亏待过你,也一次次容忍你对我的那些小动作,可你呢,却反而变本加厉。请你好好反省一下吧!”
  说完,他一挥手,便有军士过来,将屈突通等人全都押了下去。
  大厅里的血腥味还弥漫着未散去。
  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一些文官,看着罗成一干武人,心中百感交集。
  虽然刚才圣旨还没有打开宣读,可房玄龄与杜如晦又哪会猜不出里面的内容,如今的形势,加上辽东的气氛,他们很清楚正在发生的事实真相是如何,但知道又如何?
  他们什么也改变不了。
  “诸位,让大家受惊了。”
  罗成把手伸向老四,“刚才那道圣旨呢?”
  老四从怀里摸出来递给罗成,“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呢。”
  罗成却只是接过,打开,瞄了几眼。
  内容果然如他知晓的一样,其实这道诏令罗成早就知道了内容,甚至在屈突通之前。天下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尤其是罗成手下还有一个专门刺探情报的暗卫。
  可罗成拿着圣旨,却是笑着道,“是好消息呢,陛下下诏我忠武军,要我们南下讨贼平乱。嗯,还有一个更惊人的诏令,陛下在诏书中决定退位为太上皇,传位给齐王殿下。让我忠武军拥立新皇,奉新帝南下中原,讨平叛乱,还都洛阳。”
  这种胡话张嘴就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一干人,听的是心里直叹气。
  谁会相信这种胡话啊。
  可也没有谁站出来说,把诏书给大家过目一下。
  毕竟今晚上已经死了不少人,而屈突通和封德彝李百药等还被抓了,谁还会再站出来呢。
  罗成既然敢杀人,就不介意再多杀点,没谁愿意却撞刀口。
  “罗成奉诏。”
  捧着诏书,罗成对着南边方向遥遥拱手示意,然后便把诏书收了起来。
  “诸位,都回去休息吧。”
  罗成让房玄龄和杜如晦留下。
  “房兄,杜兄,刚才让你们见笑了。”
  两人尴尬的笑笑,虽然早在章丘时就曾一起共事结交,这些年也算是有些私交,可今天这一出,还是让两人觉得后背发凉。
  罗成还真是狠,明知屈突通他们谋算他,却故意不露面,等到最后了才站出来,这种手段太狠。
  “如今天下大乱,百姓陷于水火之中,我辈身为军人,本就应当保家卫国,这是我辈之失职啊。现在这天下,不知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到处割据、抢掠,让人心痛啊。”
  房玄龄苦笑,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房兄、杜兄,我知道二位都有匡扶天下,济世安民之本事,如今我罗成便提个不情之请,希望二位以天下苍生社稷为重,一起结束这个乱世,重还天下太平,让百姓重新安居乐业,不知可否?”
  “大帅想要怎么做?”
  罗成也不隐瞒,“刚才那道诏令是假的,也瞒不过你们,但说的倒是我要做的。奉齐王为天子,尊当今为太上皇,然后我忠武军入关南下,讨贼平乱,还天下太平。”
  杜如晦道,“齐王并非明君。”
  “我知道,立齐王不过是避免点麻烦,借他名号立个旗而已。”
  这下房杜二人只能苦笑了,这罗成还倒真是挺磊落的。
  “咱们相交多年,所以我也不拿你们当外人。”
  “真要到这一步吗?”
  “这个天下乱成这样,修修补补已经无济于事了。我罗成原本也是想做事的人,可有人却有不放心我做事,前后制肘,寸步难行,甚至弄不好连性命都不保,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掀了桌子另起炉灶,咱们抛开所有包袱,轻装上阵,也好早日达成目标,你们说对吧。”
  房玄龄问罗成,“不知大帅这次外出这么久,做何去了?”
  “实不相瞒,我先去了涿郡,在那里秘会了我兄弟嗣业,与他达成了起兵安天下的共识。然后我去了奚、契丹、霫三部,与他们谈互市,谈联合,顺便纳了几个美人,也拐了两万余部落骑兵南下。”
  杜如晦一听,便感叹着道,“大帅你现在要兵有兵,要人马有人马,只要大旗一举,便能一举进入洛阳,安定天下了。”
  “打仗我没什么担心的,我们忠武军向来是百战百胜,个个都是过的硬的。只是这马上打天下不难,可治天下却不能马上治。所以,我很需要如两位这样的治世大才相助。”
  杜如晦想了想,“若是我想回中原,不知道罗帅会不会答应?”
  罗成笑笑。
  “以我们的关系,本来不论你们如何选择,我都应当答应的。但你也知道,既然我迈出了这一步,就没有回头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你们若是能留下来,我必将高兴万分,盛席以待,授以重职。可你们若非要走,我只能忍痛挥泪斩了你们,因为你们之才,不管最后投谁,都必将是我心腹之患,你二人,每人可抵十万精兵,我决不能放你们离开的。”
  这番话一说,气氛有些紧张。
  房玄龄却突然哈哈大笑。
  “成了,大帅虽年轻,可仅凭这番话,就知必成王业,我房乔愿意留下,辅佐大帅。”
  杜如晦苦笑,“那我也只能留下了。”
  罗成挽起二人的手,“如此甚好,真要杀了你们二人,我只怕也得心痛万分啊,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如今这般多好,就让我们一起匡扶天下,济世安民,开创太平盛世!”
  三人手挽着手,算是达成一致!


第705章 退位
  九月。
  辽东的屯田里,是一片片金黄。
  这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辽东的天气已经晴朗了多日,秋高云淡,每日都是艳阳高照,似乎老天也在庆贺这丰收,准备好天气给大家收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