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断通过旗号,调动着诸营团弓骑兵们,连射边退,一直把突厥骑兵往后面的三角口袋里拉。
  突厥人的骑兵不断的渗透过突厥俘兵、奚契骑兵和忠武将两位飞将的军阵,他们眼睛一直被罗成的那面帅旗调动着,都纷纷向前冲杀,想要一举擒下罗成。
  北侧。
  小黑河西岸边的低矮山坡,茂密草丛里,罗士信带着三千忠武军重骑兵一直在这里静静的埋伏着。
  玄甲重骑副将李世民有些焦躁的对身边的偏将段志玄道,“怎么还没下令出击,都已经打了半天了!”
  段志玄白了李世民一眼,虽然对方是罗帅的小舅子,可他这个罗帅的小老乡也是不太买李世民帐的。
  “你急什么,命令未下,便是时机未到,擅动者,事后可是要军法处置的,若是误了罗帅的大局,你承担的起吗?”
  他教训李世民道,“我跟你说,咱们是重装骑兵,罗帅一直强调,咱们就是一击必杀的决定力量,所以得压轴出场。”
  “可我担心那边顶不住。”李世民道。


第610章 孤胆英雄长孙无忌
  虎贲将军罗士信嘴里咬着一根草棍,也已经有一点按捺不住了。
  好在裴行俨在劝说着他,“那边虽然战的激烈,但看帅旗倒还一直安稳,说明局面还在罗帅控制之中。咱们得沉住气,要不然只怕不能把突厥人一网成擒!”
  来整也道,“是啊,别急。”
  重骑营的几个主将虽都年轻,郭孝恪、薛万彻、裴行俨、来整、段志玄,还有新加入的独孤流云等,全是骁勇万人敌。
  此时虽然一个个表面淡定,可心里都有些跃跃欲试,迫不急待了。
  激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罗成以一万二千骑,硬是顶住了五万突厥轻骑的猛攻。
  这里面也有那八千突厥俘虏的好大功劳,他们成功的让咄苾迷茫了许久,还不得不抽出人马来围杀这些反骨仔。
  但不得不说,能够以一万二千人,顶住五万突厥骑兵的猛冲,罗成都足够自豪了。
  “父帅,是否发信号召重骑参战!”
  西门君仪一把长挝在手,紧紧侍卫在罗成身边。
  罗成看着战场形势,突厥人冲过来的越来越多,他带着几千轻骑现在跟突厥人好像在玩老鹰捉小鸡,他们在前面不断跑,然后不断回头射箭,不时的绕一下圈子,与突击骑兵不离不弃,又若既若离。
  前面已经是这口袋底了。
  大小黑河的河水都能看到。
  “好,召重骑!”
  ……
  四十里外。
  长孙无忌正带着一支小骑队摸到了突厥汗庭的白城边上,前面几个突厥人骑马巡逻经过,长孙无忌眼中泛起兴奋之色。
  他以手势跟身边的几个人比划着,这几个人都是长孙家的家兵,当年曾经跟他父亲多次出使突厥,这处汗庭也来过数次。
  甚至其实这座白城,当年就是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奉文皇帝之命,征召数万军民一起为启民可汗修建的。
  数箭齐发。
  一个又一个突厥人猝不及防之下被射落马下。
  两个老家兵更是直接跳出来,挥动套马索把两个懵逼的突厥人套落马下。
  一番简单的威胁与审问后,长孙无忌这支斥候小队成功的得到了一些想要的情报,并且得到了今日白城巡逻守卫们的暗语口令。
  “少主,咱们回去吧。”一名家兵道。
  长孙无忌却看着远处的白城,沉思着。
  片刻后,他坚定的道,“就这么回去了?不,我打算进白城一趟。”
  几名家兵惊呼。
  “这太冒险了,万一被识破,会没命的。”
  “不入虎穴,焉的虎子?”长孙无忌眼中闪过狂热的光。
  这是他头一次出战,妹妹入楚国公府为妾,他也终于加入了忠武军,本来罗成要安排他做一个参军,在帅营里做些文书之类的,可他拒绝了。
  他加入到了斥候营。
  这是他第一次单独任务,前几次,都是跟着其它人。
  现在,他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他不满足。
  “我们已经有了口令,再换上这些人的衣服,冒充他们应当可行。再说,我会突厥语。”
  长孙无忌本身就是鲜卑人,虽说他母亲是汉人,可身上还是有些胡人外貌,换上突厥人的衣服,再稍整理下,小心一点,确实不容易被发现。
  说到就做,他没理会家兵们的劝阻。
  换上了那几个突厥人的衣服,又把发式换过,然后脸上涂抹了点灰,倒也似模像样了。
  “你们两个留在这里等我,我和他们三个潜进城去打探下情况。”
  交待好后,长孙无忌便这样骑着马大摇大摆的来到了白城前,面对守门人的询问,他镇定的报出了口令,然后果然成功进入了城中。
  白城并不算特别大,里面的街道很宽,房屋也不算多,显得有些空旷,甚至守卫也不多。
  小心的转了一圈后,他决定去最中心的汗宫。
  “少主?”
  “没事,当年义成公主和亲突厥,还是我父亲送来的,就算真被抓了,相信也不会有事的。”长孙无忌笑道。
  长孙无忌留下家兵藏起来,然后自己直接走到了汗宫前。
  “什么人?”
  长孙无忌从身上掏出一块玉佩,递了过去,以突厥语道,“我是来见可敦的,把这个交给可敦,她自然就明白了。”
  守卫是可敦的人,但也有些半信半疑。
  不过最后还是接过玉佩进了汗宫。
  汗宫里。
  义成公主对着铜镜正在梳着头发,她有些心不在焉,一直在等待着金河那边战场上的消息。
  虽然她是突厥人的可敦,可她心里却暗暗欺负着罗成的胜利。
  “可敦,外面有人拿着这块玉佩来,说要见你。”
  义成公主看到这块玉佩的时候,心中一动。
  “拿过来。”
  玉佩到手,很温润,这是一块上好的玉佩,不过更引起她注意的是玉佩上的字。
  “长孙。”
  长孙两个篆字后面,还有四个小字,却是汉字,一箭双雕。
  这几个字让义成公主惊讶。
  一箭双雕,这是一个神箭手的故事,当年北周之时,朝廷让长孙晟护送着千金公主和亲突厥,路上,遇两雕空中争食,长孙晟一箭射落双雕,震惊突厥人。
  “人呢?”
  “在外面。”
  “带进来。”
  当长孙无忌站到义成公主面前时,义成公主差点惊呼出声,这个年轻人几乎就是当年送他来突厥和亲的长孙晟的模样。
  “你是谁?”
  长孙无忌让公主摒退了左右。
  然后才道,“公主已经看到那块玉佩了,现在也见到了我,自然也当猜到我是谁。”
  “你是长孙晟什么人?”
  “我是他的儿子,如今在忠武军罗帅麾下,我叫长孙无忌。”
  先有玉佩,又相貌如此相似,公主毫不怀疑他的身份。
  “你怎么进来的?”
  长孙无忌当下没有保留的把经过一说,公主赞扬道,“看来你不但跟你父亲长的一样,而且都一样的胆大。说吧,你入城来做什么呢?”
  “公主虽为突厥可敦,可却依然是我汉家公主,是隋朝室亲。如今始毕猖狂,竟敢谋劫圣驾,雁门做乱,我忠武军奉命勤王,罗帅直接杀来漠南,便是要给始毕一个教训。现在罗帅正在金河畔与咄苾大战,希望公主这个时候能够出一份力。”
  义成公主微微一笑。
  “说吧,要我做什么。”


第611章 教突厥骑战
  突厥人取代鲜卑,已经称雄草原数十年。
  这数十年来,突厥虽不复曾经的强悍,可他们也一直认为突厥只是衰弱于内讧,而不承认是被中原击败的。
  他们始终认为,在草原上,无人可与突厥骑兵争雄。
  隋军曾经的车步骑战阵,还算是能让他们忌惮的,但以骑对骑,他们从不曾怕过谁。
  可是今天。
  咄苾有些绝望的发现。
  原来中原的骑兵居然也如此之猛。
  彪悍勇猛,凶狠万分。
  三千重装骑兵突然就从北面小金河畔杀出,他们好像平空跳出,似从地里冒出来似的。
  这些重骑五颜六色,有人马皆黑的玄甲骑,有黑甲红缨的铁浮屠,还有人马链在一起的白色铁鹞子。
  黑漆槊燕尾旗的木牛流马。
  人马的铠甲都绘成老虎的虎斑突骑。
  他们猛扑而出,而且时机选的非常之微妙。
  恰恰就在咄苾已经把罗帅逼到了尽头,后面就是两河交汇的水面前,他们突然就杀出来了,而且一来就是狠狠的侧击他们的后腰。
  突厥人很少重骑兵。
  始毕可汗麾下有一支重骑兵,但数量不过千,这还是尽集突厥之力,才打造出来的这千骑银狼重骑。
  而这支重骑全都随始毕南下了。
  咄苾手下,重骑只有百骑。
  而且这次他自信可以击败罗成,所以根本没把这百骑带来,都留在汗城里。毕竟这百骑,他平时更是当做摆设,炫耀之用。
  突厥人更喜欢的还是轻骑,尤其是弓骑,边骑边射,才是他们喜欢的。
  当他们面对着罗成的突击骑兵时,都觉得很不好斗,总感觉对方是一群疯狂撕咬的恶狼。而现在,冲出来三千重装骑兵,这完全就是三千头猛虎。
  重骑狠狠的撞在了突厥人的后腚上,然后一捅到底。
  人仰马翻。
  重骑一往无前,势不可挡。
  他们养精蓄锐已久,而突厥人已经激战一个多时辰。
  重骑本来最克制的是步兵,对会轻骑并不会占到太多便宜,毕竟轻骑机动强,可是此时,轻骑在突破罗成三道军阵,并与之混战许久后,轻骑疲惫,速度不再,再兼之重骑突然侧击他们后面,轻骑跑不起来了。
  尤其是他们此时才发现,想跑也跑不动。
  因为战场不断的被罗成调动着朝东边滚动,越来越狭窄。
  原本刚开战时,两河中间足有三四里之宽,轻骑随便奔驰。可现在打着打着,他们不断被罗成勾着往东进,追进了口袋底部。
  这里已经只有几百步宽而已。
  一块狭窄的三角地带。
  向前追击罗成时倒不觉得凶险,可现在重骑从后面杀到的时候,他们才惊觉,这块战场的地形也太邪门了。
  两军加上突厥俘人七八万人挤在这么小小一块三角洲上,根本跑不开。
  轻骑机动性不再。
  重骑兵却无所谓。
  他们只是如推土机一般一直往前推,猛冲猛砍。
  从西杀到东,再调头又从东杀到西。
  罗成在河岸边上勒住了马,调转马头。
  阚棱交帅旗狠狠的插在地上。
  帅旗不动。
  无数隋骑也都调转马头不再跑。
  忠武军骑兵迅速的集结列阵。
  一匹匹战马排列整齐,一个个的骑兵都再次挺直了长矛。
  有重骑在后面搅翻突厥骑兵,罗成他们的压力大减。
  “弟兄们,杀回去,冲!”
  阚棱高举着帅旗随着罗成反身冲锋,无数隋骑跟着往回冲杀。
  突厥骑兵立时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之中,尤其是这狭窄的地形,已经让他们难以发挥数量优势。
  骑兵再多,也挤的密密麻麻难以调动。
  而跑不起来,论冲击,他们如何是隋骑对手。
  白马义从已经把长矛都给挂起来了,他们左右两手,各持一把圆月弯刀,纵马冲驰,弯刀拖过。
  罗帅引领着帅旗,直奔银狼旗下的咄苾而去。
  将对将。
  帅对帅。
  咄苾看到一身帅旗下一身金甲的罗成,拍马过来。
  罗成挺槊迎战。
  交手不过数合,咄苾被罗成一槊洞穿了肩胛,十余名银狼骑士舍命来救,才堪堪把咄苾从罗成马槊下救出。
  他们护着昏迷的咄苾拼命向外突围。
  咄苾的帅旗却被罗成砍倒夺下。
  银狼旗倒下。
  突厥人无不号哭惊惧而走。
  狭窄的河三角,突厥人已经无心再战,纷纷转身而逃,战败而逃,对突厥人来说早习以为常,一旦失利,就逃跑。
  罗成率军一路追杀。
  银银护卫护着咄苾逃到汗庭土城下。
  却见大门已经紧闭。
  “赶紧开门!”
  城墙上可敦现身。
  在她身后,还有几名隋将,却是长孙无忌、程咬金和徐世绩等。
  之前长孙无忌正是程咬金他们率领的两千轻骑的斥候,长孙无忌大胆入城,成功说动义成公主开城引程咬金他们进入汗城。
  等那边兵败,咄苾他们想败退入城,结果汗城却已经被程徐二将先一步占了。
  “咄苾还没死吗?”
  义成公主在城上问。
  咄苾此时已经醒来,肩膀上一个大洞,草草的塞了衣布在里面止血,痛彻心菲,等看到可敦居然引隋军入城,不由的大怒。
  “杨芳仪,你个狗日的……”咄苾大骂。
  义成公主却只是不屑的一笑。
  “咄苾,你想说你父是狗还是你大哥是狗?还是他们两个都是狗呢?”
  咄苾差点一口血喷出来,才想到这个后母或大嫂,虽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但那张嘴却是极厉害的,自己口头对骂,是讨不到好的。
  眼看着追兵将至,咄苾只得狠狠的对着公主道,“你等着,早晚有一天,老子还会回来,到时一定把你抓过来,一定要把你日的欲死欲仙,让你在我跨下瑟瑟发抖。”
  “咄苾,别逞口舌之快,你要真有这本事,现在就入城来,我倒是想瞧瞧,你是如何让我欲死欲仙又瑟瑟发抖的。”
  公主不屑地说道。
  长孙无忌在一边听的大怒,“公主,请打开城门,让我出城与他决一死战。”
  公主笑着对无忌道,“好冲动的小伙,不过我们现在就两千人,开城的话,讨不了好去,任他占点口舌便宜吧。反正,我们已经夺了他们突厥的汗庭王城!”
  徐世绩也赞成不出城,本来他们这两千人绕到这边来,确实是打算伏击咄苾的,可现在既然夺了汗城,那守住汗城才是最要紧的。
  咄苾骂了几句,终究还是慌慌张张的逃了。
  再凶狠的突厥人,也缺乏中原军队的那种韧性,一旦败了,他们会四奔五散,跑的没影没踪,虽然很快他们就能卷土重来,但收整兵马,得需要一段时间。
  公主看着咄苾慌张逃走的身影,笑着对无忌他们道,“我现在对你们那位忠武军大帅越来越有兴趣了,真想看看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是不是有三头六臂呢。”


第612章 鸠占鹊巢
  大小金河的河水都被染红,河里到处漂浮着突厥人的尸体。
  在隋军的铁蹄下,草原上的突厥人还是被击败了。
  阴山下的青草,染红了。
  追杀百里,一路都是突厥人的尸体。
  金河边上的突厥汗庭白城。
  白城楼上,隋旗飘飘。
  刚刚又取得一场惊人胜利的忠武军节帅罗成站在旗下,一身宫装的义成公主与他并肩而立。
  “赢的漂亮!”
  公主侧首看着这个创造了一场奇迹的年轻人。
  “没什么可值得夸赞的,我忠武军两万精锐,对突厥留守的五万老弱,本就是五五开的力量。何况,我耍了点小计谋,那八千突厥俘虏大大扰乱了咄苾军心,更别说,我还有三千铁骑在手。”
  从一开始,咄苾就十分轻敌骄纵,否则他若是老实的集结兵马守在白城下,依城而战,罗成根本没太大的机会。
  就算是硬战得胜,估计也是惨胜。
  可是现在,一战斩首一万两千余级,俘虏两万,这是多么辉煌的胜利,更别说,原本被罗成派去绕后拦截的两千轻骑,结果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收获,把汗庭白城给兵不血刃的拿下了。
  这是真正的意外收获。
  若是强攻硬打,要攻下这座城很难。
  “你总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当初东征高句丽,你不也在十余万高句丽人眼皮子底下,千里奔袭平壤,破王都擒贼五吗?”
  三十出头的义成公主在草原生活了十四年,也孤单了十四年,对于这个年轻的隋军统帅,说不出的好感。
  “要多谢公主向陛下报信,否则这次可能真让始毕偷袭得手了。”
  公主也叹息一声。
  “不知道雁门那边如何了。”
  “我相信有十万骁果军守雁门,应当能够撑住,毕竟,还有一军骁果就在百里之外的崞县,也能牵制不少突厥军。这么多天了,估计北平都督、范阳尹、太原尹、河北安抚使、河东安抚使、漠南节度使等的勤王军,估计也该到了。”
  公主笑道,“若是等始毕听说你罗成抄了他的汗庭,肯定立马就仓惶北返了。”
  “你现在打算怎么办?继续追击咄苾吗?”
  “咄苾经此一战,五万人被斩首一万二,俘虏两万,剩下不到两万人星散各地,咄苾更是西逃回阴山之北,想追也不好追。”
  突厥人要逃起来,还真是难追。
  毕竟一越过阴山,那可就是茫茫大漠,要穿越这沙漠瀚海,可不容易。
  再说了,追死咄苾也没什么意义。
  罗成既然已经占了汗庭,那当然是先好好把这里搜刮一下最好。
  “你不打算走?”公主意外。
  “嗯,我打算在这里等咄吉,既然我都来了,那么漠南之地,就不会再让始毕占着。当年这块地方,是文皇帝安置兵败的启民可汗的,可现在始毕都反叛我大隋了,那阴山之南就再没他的位置。”
  “可咄苾南下时有三十万大军,就算在雁门会折损一些,可依然实力雄厚,你就不怕他一来,寡不敌众?”
  “寡不敌众的只会是咄吉,我虽只有两万人马,经此一战后,甚至只有万余人,可公主你率众归义,也是有些突厥人弃暗投明的,因此我的实力不减反增。有这座白城在,还是有些仪仗的,何况始毕北返,我大隋诸军也会追击北上,到时谁强谁弱呢?”
  “你就不怕始毕真把雁门攻破了?”
  “如果他真有这能力,就算我现在赶去也来不及,如果没这能力,我更不必南下。”
  罗成瞧着公主。
  他很感激这位心怀中原的公主,毕竟嫁入突厥十四年,嫁了父子两人,还能在这场大战中站在隋朝的立场,很不容易。
  “公主,接下来可能还会有一场大战,不如我先派人护送公主回范阳的蓟城,那里原来是幽州,后改为涿郡,这次改为范阳府,你先到那范阳,然后再从河北南下洛阳回家。”
  回家两个字让公主一愣。
  家。
  这个字对她来说,是那么的遥远,曾经多么的想要回去。可一呆就十四年,她知道自己回不去了,中原还有家吗,父亲早就去世了,中原还有兄弟在,可是只怕也都已经陌生到不相识了吧。
  “我还是留在这里吧,就算要回去,我跟你一起回去更好些。”
  公主笑着对罗成说,给他介绍个人。“相信他对你会有些帮助的。”
  义成公主给罗成介绍的是阿史那思摩。
  思摩很有才能,可就因为长相,让他使终不得信任,一直无法掌管军事,不能设立自己的牙帐。
  虽他是特勤阿史那咄六设之子,可却总被怀疑不是真正的阿史那族人。
  “思摩特勤,我能信任你吗?”
  罗成问这位很有粟特胡相的突厥特勤。
  “思摩想请求大帅不要滥杀草原上的突厥人,心怀反意的只是始毕等少数人而已。”
  罗成笑了。
  “我可以答应你不杀那些俘虏,也可以答应你不去扫荡漠南的突厥人,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能够带他们再次归附我大隋,并且,如今战事未止,我需要你带领他们与我一起跟始毕等叛乱突厥人做战,你能答应我吗?”
  思摩犹豫。
  他不想参与这样的内战之中。
  可他也明白,若是不答应,只怕罗成也不会答应他的请求。
  “思摩将军,你好好考虑一下,你一句话,就能让现在漠南无数突厥人免去破家族灭之危,有什么好再犹豫的呢?”
  阿史那思摩终于应下。
  “好,现在我把那些突厥俘虏,还有城中的突厥人都交给你管理,我要求你将这些突厥人重新整编起来,一起协助我守卫白城,以备战始毕。”
  阿史那思摩还是个比较守信之人。
  几天的时间,他便把那些俘虏整合起来,甚至他还派人向漠南各处的部落传令,安抚突厥部落,让他们派战士前来白城。
  短短时间,思摩手下集结了五万余突厥兵。
  罗成将他们编成了五个军,每百人授一百夫长,千人授一千夫长,万人授一万夫长。以百人、千人、万人为单位。
  这五万余突厥人皆驻于白城四周,罗成自率一万余忠武军驻于白城,以三千余契丹和奚军在城外立营分驻。
  罗成一面派人向雁门那边报信,一面整军备战。
  到时,罗成也并不知道雁门那边究竟战况如何。虽说历史上雁门之围,始毕一直没能攻下城池,可罗成也担心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历史。
  “无忌,你的表现十分了得,所以我决定破格升赏你为六品校尉之职。”
  长孙无忌兴奋不已,高声答谢,接下这道升赏。
  一边的李世民既为这个相识高兴,心里又暗暗有几分羡慕妒忌之情。


第613章 敢死队
  雁门。
  崞县。
  城外隋军战旗飘舞,城上也摇晃起大旗互相呼应。
  刘弘基和殷开山兴奋的站在城头上,“勤王军终于来了,看旗号,是范阳府尹薛世雄大将军、北平都督孤独篡、太原府尹杨义臣、河东安抚使李景诸军到了。”
  “起码有四五人马。”
  嗣业抚着短须道,“擂响战鼓,吹响号角,打开城门,我们出城列阵。”
  城外。
  突厥人也正在商议对策。
  始毕可汗之弟阿史那俟利弗设阴沉着脸,之前他大意败过一次,后重整兵马,把周边之兵也调来,准备再围崞县,谁料久围难下。
  这个时候,隋军援兵却已经杀到。
  崞县城下,他还有六万兵马。
  可士气已经不如早先。
  看到几万隋军援兵杀到,突厥人有些军心动摇。
  有人请求不如先撤回雁门城下,与大汗会合。
  可俟利弗设却犹豫不决,兄长给他的任务就是把崞县拿下,然后扼守此处要道,在可汗攻下雁门之前,挡住南面隋军勤王兵马。
  现在崞县还未下,却损兵折将了几万人,这样回去,如何交差?
  “我观隋军援军虽到,可不过四五万人,尤其是看他们行军列阵模样,明显也是良莠不齐,并非皆为精锐,不过虚张声势也。大家不要惊慌,咱们跟他们打。”
  “可崞县城中还有那陌刀将罗嗣业。”
  “罗嗣业已经被我们打的抬不起头,手中不过万余人马而已,怕啥?”
  突厥号角也开始吹响,却是决定就在崞县城下一打二。
  那边李景杨义臣薛世雄等见这突厥人居然不跑,倒有些意外。
  “看来得有一场硬仗!”
  “怕什么,唯战尔。”薛世雄丝毫不惧。
  面对着六万之众的突厥骑兵,李景考虑了自己这几家兵马的实力后,与杨薛几将商议,稳打稳扎,反正已经到了崞县城下,不用再急了。
  “列车阵!”
  几家此时四万左右兵马,但是由府兵、郡兵甚至部份乡勇等组成,来源混杂,在先前忻口一战,也是元气大伤。
  此时不得不稳妥起见。
  诸将以辎重车挡在外面,结成一个个的车阵方城,然后以盾牌手、长矛手列在车后,再后面配以弓箭手。
  骑兵却放在了车阵的中心。
  这种打法使得数量稀少的骑兵不会受到冲击,暂时充当弓箭手使用。而等到顶住突厥人的攻势后,在反击的时候,又可以放骑兵出去冲击追杀。
  薛世雄提着马槊在阵前策马缓行,身后的亲兵一遍遍的高声宣布着军令。
  “斩将夺旗,摧锋陷阵,上赏!”
  “破敌所夺物资仆马等,并给战士!”
  “与敌斗,旗头重伤,救得者,重赏!”
  ……
  “敌失主将,随从皆斩!”
  “背军逃走,斩!”
  “行列不齐、旌旗不正,斩!”
  “或说道释,祈祷鬼神,阴阳卜筮,灾祥讹言,以动众心,与其人往还言议,斩之。
  无故惊军,叫呼奔走,谬言烟尘,斩之。
  凡言占候,或更相推托,谬说事宜,兼后漏泄者,斩之。”
  不战而降敌,没其家。
  凡有私仇,因战阵报复者,斩之。
  布阵旗乱,吏士惊惶,罪在旗头,斩之。
  阵定或辄进退,或辄先取敌,致乱行者,前后左右所干之行便斩之。
  或有弓弩已注矢而回顾者,或干行失位者,后行斩,前行不动行,斩干失之行。
  ……
  隋军府兵制度,最重军纪,古军法七杀五十四斩,但是隋军军府,各种斩杀条例数不胜数。
  因此隋朝的府兵一般都是贵族官员地主豪强富农子弟充当,都是健壮勇武者。他们自置军器,熟练武艺,点选入府之后,一开始学的便是各种军法军规,然后便是各种旗号金鼓命令,晓习军法,知道指挥。
  在残酷的战斗中,哪怕是再强健者,也会恐惧。
  而恐惧,往往会崩溃军阵,导致战败。为了避免,所以就只能依靠严酷的军法来维持秩序。
  军中是不讲情理的地方,这里只讲军规军纪。
  虽然府兵制设立以来,使得府兵成为一个重要的出身途径,堪比后世明清之时科举之途,但想要挣得功名,首先就得能够在残酷的战争中活下来。
  每一队都有一个军法官,这个军法官便是一队的队副,战时手持陌刀站立在全队的最后面,充当着军法督战官,而队头站在最前面,充当引战者。
  薛世雄骑着马缓缓的从阵列前走过。
  一个个的队摆开,几万人几乎排开了数里之远,但纵深十分薄。
  基本上就是三排车阵的纵深。
  一个车阵由几个队组成,既有步队,也有车队,还有骑队。
  每个队都有一面队旗,队旗由旗手掌握,他就站在队头后面,他的左右还各有一个护旗手。旗手是全队中仅次于队头和队副的士官,选的是最高大勇悍者,而他的两个护旗手,也都是全队武艺最出众者。
  旗手不但要保护好旗帜,还要注意观看中军和上级的营团,随时注意上面以旗为令,变动军令。
  战争一开打,尤其是超过百人的战争,靠口耳指挥已经不够了,这个时候只有靠令旗靠鼓乐来指挥。
  薛世雄手一指。
  立即数名亲卫冲进军阵中,将一名弓手拖了出来。
  “弓弩已上搭箭上弦,却还左右张望,当斩!”
  那是个还比较年轻的弓手,他并不是府兵,只是个乡勇,头次参加这么大的会战,难免不紧张。
  薛世雄不理会他的求饶,继续走下去。
  一个看到这边情况,忍不住跟旁边伙伴嘀咕的长矛手也被拖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