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玄感左想右想,觉得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啊,没粮食还怎么打仗,于是同意。
李密率领后军,听说这个消息赶紧来见杨玄感,苦劝说我们之前可是说好的要兵贵神速,要诈开武关,咱们在这里打南阳,那武关不是一下子就知道了咱们来了?还如何骗?再说了,卫文升和裴仁基两狗日的就一直在后面追着呢,虽然判断失误,以为我们会去洛阳,所以跑北面封堵,可如今知道我们要去武关,肯定正全力赶来,咱们这个时候还在这里打南阳,到时他们大军一到,咱们前不得据关,退无所守,大众一散,何以自全?
杨玄感听后觉得这话也很有道理。
但犹犹豫豫半天之后,杨玄感还是决定攻城,“军不可无粮,无粮则自溃也,且先待我取下南阳,夺城中之粮再说。”
南阳城兵确实不多,但南阳也是一座大城,而且太守还是杨家的宗室。他守起南阳来,比谁都积极,别人城破了还能降杨玄感,他能降吗?再说了,谁不知道杨玄感要完。
所以他全力组织守城,杨玄感猛攻三日,结果居然没攻下来。
而这宝贵的三天时间,却又让卫文升和裴仁基终于赶到。
一边是军已无粮的六万叛军,一边是好不容易追上叛军正士气如宏的七万官军,两军毫不客气的在南阳城下大战。
毫无悬念,杨玄感虽猛,可他的六万兵根本比不过卫文升和裴仁基的七万官军,更别说全军又饥又疲。
一日十战,十战十败。
杨玄感军溃百里,六万众一日散尽,只余十余骑相随狼狈逃窜,李密李子密等也全都在混战中溃败失散!
第485章 槊挑楚皇
南阳,新野。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天边火烧云烧红了半边天,像极了那南阳战场育水河染红的河水。
当了还不到两个月皇帝的杨玄感此时狼狈万分,金甲早就残破了,而且为了逃命不显眼,他把残破的金甲也扔了。
此时披头散发,浑身血污,还夹带着一股浓浓的酸臭味。
一连多日的逃命,伤口都来不及仔细清理包扎,身上十余处伤口都已经发臭流脓,以往那副精美的长髯,此时也毫无半点美感,胡乱的支凌着。
“陛下,喝点水吧。”杨智积摘了一朵野山芋的叶子包了一包溪水过来。
杨玄感看了眼自己的六弟,“还是叫我大哥吧。”
说完,他抬起头,静静的看着远方的云彩,那火烧了半天边的彩霞下,有一只大雁孤独的飞着,它叫声凄惨,似乎在寻找同伴。
晚风拂过面宠,吹动散乱的头发。
“不知道玄枞,玄奖、万硕、民行他们怎么样了。”
兄弟七个,老二玄挺死于虎牢关下,其它五个弟弟如今身边只剩下一个六弟积善,其余四个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相信他们定已经逃出去了。”
“逃,能逃到哪去呢?”
这一刻,杨玄感心里充满着苦涩,或许自己果真不该起兵造反吧。后悔吗?如果不起兵,是不是就能一直继续着门阀的富贵?
“事败矣,俱休矣。”杨玄感再次叹气。
“我对不起父亲,对不起杨家烈家烈祖,也对不起你们。”
因他起兵,弘农杨氏一门,肯定不会有好结果,更不用说,卫文升还将他父坟墓挖开,挫骨扬灰,还铲平了杨家先祖的坟墓。
此时此刻,这位楚霸王就如另一位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边时差不多吧。
“哥,说这种丧气话做什么,虽然败了,可只要还没死,就还有机会,咱们可以去江南,可以去巴蜀,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只要给我们点时间,早晚还能东山再起,你看杨广那昏君,早晚天下会大乱,到时我们依然可以卷土重来。”
可杨玄感却只是苦笑。
走去哪呢,再说他现在这身体,还能走去哪,浑身已经发热,他知道自己的伤口没处理好的原因,自己撑不下去的,不能及时找良医医治,他很快就会发热、高烧,然后说胡话,最后死掉,兴许死在这荒山野岭,也是极好的吧。
“当初我若是听法主的,直接率兵北上涿郡就好了。”
杨积善道,“李密也只是一张嘴会说而已,北上并不是就一定好,这次兵败,他的后军就败的最快,我看李密的后军刚溃,他就弃军而逃了。”
“是吗?逃就逃吧,总不能坐以待毙的。”
远处传来马蹄之声。
一支轻骑顺着踪迹追了上来。
杨积善伸手去扶杨玄感,可杨玄感推开了。
“事败矣,我不想再逃了。”
十几名骑兵终于发现了他们,高声喊叫着围了过来。
杨玄感站了起来,他扶着自己的铁戟站了起来。
整整三十二斤重的丈八铁戟,号称霸王戟,浑雄厚重,霸道无比。此时霸王戟上染满血迹,乌黑发臭。
一名轻骑看到那支戟,惊呼。
“大戟,大戟!”
在叛军之中,能持大戟者可不多,除了伪楚帝杨玄感外,就只有他身边的十八名大戟士了。
不管眼前之人究竟是楚帝还是他身边的禁卫大戟士,对那些轻骑来说,都是一个大收获。
“快去禀报大帅,发现大戟!”
杨玄感看着那些兴奋的官兵,吸气,大声喝道,“你们是卫文升的手下,还是裴仁基的手下?”
一名轻骑在马上将长矛对准了他。
“我等乃是知河南淮北诸军事的齐国公罗帅麾下,你是何人,杨玄感在哪?”
“哈哈哈,原来你们是罗成的麾下,难道说罗成也赶来了吗?”
“没错,我们罗帅就在附近,劝你赶紧放下大戟投降。”
“去告诉罗成,就说我杨玄感在此!”
杨玄感三个字一出,把那支轻骑都震住了。
“你就是杨玄感!”
“当然,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就是杨玄感,楚国霸皇是也。”
“呸,就你也敢自称伪楚霸皇?瞧你这狼狈样子,哪有什么霸气?我看你不过是杨玄感身边一个受伤落单的大戟卫士而已,赶紧老实交待,杨玄感在哪!”
杨玄感怒了。
“朕就是楚国霸皇,朕就是杨玄感!”
“不可能,呸!”
几名轻骑不屑的朝他吐口水。
这时,更多马蹄声传来,一支精骑赶到。
马上一人银盔银甲银槊,缓缓越众而出,来到面前,他打量了杨玄感几眼。
“原来还真是杨玄感,你好,又见面了。”
杨玄感抬头,“罗成,你倒是挺快。”
来的人正是罗成,当卫文升他们一边追一边又要防着杨玄感杀到洛阳去各种堵截时,罗成也率轻骑一路快马加鞭自东赶来。
他没赶上卫文升和裴仁基对杨玄感的决战,迟了一步。
但没料到,在南边设下拦截网,却能遇上杨玄感。
杨玄感对罗成道,“也好,既然你罗成来了,那就一战吧。”
杨玄感说完,挺起三十斤的霸王戟。
“来吧!”
罗成瞧了瞧他的戟,又看了看自己二十四斤的寒骨白枣槊。
“你确定要跟我打?我看你现在灯尽油枯的样子。”
“怎么,罗成你怕了朕吗?”
“都说你杨玄感论勇武天下第一,号称小霸王,我倒是没什么不太服气的。你有伤在身,就算我赢你,也是胜之不武。”
“废话少说,看戟!”
杨玄感上马挥戟,策马驰来。
罗成只得挥槊迎战。
一位是兵败的楚国霸皇,一位是得意的年轻大帅,两人就许多士卒叛军的注目下,斗将决杀。
霸王戟势大力沉,罗成的枣槊则凶猛刚硬,两人都是走刚猛的路子。
此时更是各尽全力,罗成也没有留余手,生死决战,不管对方是否受伤,都没有留力的可能。
伤虎更能噬人。
槊戟交击,连绵不绝。
又是一次错马而过,槊戟交击过后,罗成并没急着把槊收回,而是直接来了一招回马槊。
这一记回马槊突然无比,若是杨玄感没受伤之时,可能还能防住,可此时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记凌厉而凶狠的回马槊突然刺来。
来不及反应,锋利且长的数尺槊刃已经穿透了身上的衣甲,刺入胸口。
罗成一招得手,用力一挑,强壮高大的楚皇杨玄感被他挑上了天。
“哥!”杨积善大喊。
还有数名杨玄感的亲卫则痛哭,“陛下!”
罗成高举着杨玄感的尸首,“逆首杨玄感已伏诛,尔等还不跪降!”
第486章 摘桃子
南阳,新野。
河边的一块芦苇荡边,一代枭雄,隋末第一个称帝者被罗成槊挑半空。
枭雄陨落。
杨玄感不是第一个造反的,却是隋朝第一个称帝的造反者。而且他还不是一般的草莽造反,是头一位顶级勋贵造反。
杨积善见兄长死于罗成之手,拔刀自刎,可连割了几刀,却没死。
阚棱纵马上前,手中丈八陌刀一挥,杨积善人头落地。
杨玄感的尸体也被罗成甩在了地上,他依然怒睁着双眼,或许是死不瞑目。
王雄诞提刀欲上前砍下他首级,罗成摆手。
“给他留个全尸吧。”
众将士们欢欣鼓舞,齐齐赞喝罗成。
都说杨玄感为大隋年轻一代中第一人,可如今,却数十招就死在了罗帅槊下,罗帅自然才是真正的大隋第一人。
罗成在众人欢呼中,只是笑笑。
刚才一番交手,他已经感受到了杨玄感的真正实力,不说其它,杨玄感的力气确实比他大的多,估计士信都未必是他对手,论战技骑术,也都远胜于罗成。可杨玄感败在他已经伤痕累累,还饥疲万分,最后这一战,估计也就一半左右的实力拿的出来。
只不过,这战场又不是比武场,罗成也没什么可留情的。
棱阚和王雄诞、西门君仪三兄弟把杨玄感的尸体绑在几根长矛之上,然后由三人轮流就那样高举着跟随在罗成马后。
他的那把霸王戟,也被特意高举在一边。
这是罗成的战绩。
新野县。
这座育水河边的县城,此时驻着自东莱过来的左五军,当罗成回来时,大家惊讶的发现了那个被高举的尸体,当看到那把标志性的霸王戟时,无不兴奋欢呼。
王雄诞等人,更是一路逢人就说,见人就吹,把那不过片刻的交手,说成了飞沙走石惊天地泣鬼神的天下第一人之决战。
“各部收获如何?”
一进城,罗成就问魏老道。
“大帅你料事如神,知道败军必然往南走,所以咱们没赶上叛军就赶来新野拦截,别说,这效果还真好。”
卫文升、裴仁基两人费力猛攻叛军一天,一日十战,彻底将六万叛军击溃。而罗成早早守在新野,虽然没参与这战后一战,可派出轻骑四下拦截溃败贼兵,收获却相当惊人。
叛军溃败南逃,跑到新野时早就已经溃不成军,遇到拦截的罗家军,哪里还有军心抵抗,甚至连个像样的队伍都没有了。
“已经抓了有三万多叛军了,还没抓完呢,各位将军们派人送了一批又一批俘虏回来,好不高兴。”
“抓到大鱼没?”罗成问,他特别关心李密和李子雄。
“没抓到李密和李子雄二逆,不过杨玄感的兄弟倒是抓了几个,玄纵、玄奖、万硕、民行,抓了四个,大帅你又斩杀了杨玄感和杨积善,杨素七子,除了早战死的杨玄挺,这下倒是一网打尽。”
杨氏一门是何等的尊贵,杨玄感是礼部尚书、楚国公,还兼了个汲郡太守,阶至开府仪同三司不说,他的六个兄弟,就有三个太守,以及三个鹰扬郎将,十分了得。
可此时,杨家兄弟一网成擒,杨家也算是没了。
杨玄感的尸体被挂在新野城头上,一个个被抓来手俘虏经过这里时,都能抬头看到。
“姓罗的,给爷爷们一个痛快!”
杨玄纵高呼。
罗成坐在城楼上,扭头瞧了杨家兄弟四个。
不出意外,罗果押着这四兄弟回去,他们的结果一定会很惨,估计不是千刀凌迟,就是车裂或五马分尸。
很残忍,但这就是下场,没有实力,却还要掀桌子,就得承受这样的后果。
罗成看着杨家兄弟的下场,也在暗暗警示自己,如今虽也有点实力了,他心里也对杨广的许多作为越来越看不过眼,但他告诫自己,切莫冲动。
否则时机未到,逆势而为,下场只怕就是又一个杨玄感了。
卫文升和裴仁基终于赶到。
当他们看到新野城头上的罗字旗,还有那悬挂的杨玄感尸体,还有他那五个兄弟尸体时,无奈叹声气。
辛苦半月,结果最后最大的那个桃子却让罗成摘了。
说心里没半点气是假的,可气也没用,谁让他们之前预判失误,总以为杨玄感曲折迂回,就是想绕去洛阳,若不是罗成赶到拦截,说不定杨玄感都又跑了。
“罗帅,将杨逆几兄弟都杀了?”
“此等叛逆不斩,留待何时?”
“便宜他们了。”
卫文升道,他在华阴把杨素骨头挖出来,挫骨扬灰,还平了杨氏的祖坟,那是个狠人。
“二位有没有抓到李密和李子雄?”
“没有,二贼跑的快。”
卫文升恨恨的道,他此时心里不平,可又不敢拿罗成怎么样,最后指着杨玄感和他兄弟的尸体道,“不能就这样放过这些逆贼,罗帅,把诸贼首级砍下留着呈给陛下就好,至于他们的尸身,不能这么便宜了。”
卫文升要处杨玄感兄弟们磔刑。
这是一种殷商时代就有的酷刑,虽然大隋废除五刑,可对于那些谋反谋逆之贼,处什么刑罚都不为过。
磔刑,将人割肉离骨,再断肢体,最后再割断咽喉,砍下首级。
这比起千刀凌迟还要狠。
“人都死了,就不必了吧?”
可卫文升坚持,“对此等逆贼,必须如此,方能警示后人。”
卫文升不但要求对杨氏兄弟的尸体处以磔刑,甚至还要求把所有的俘虏都赶来观刑。
这就是辱尸。
罗成对这种行为没有什么兴趣,可卫文升似乎特好这口,之前把人家老杨素挫骨扬灰,现在又要对杨玄感兄弟几个磔刑。
裴仁基没反对。
罗成见此,也不争了。先前他给了杨玄纵兄弟伙一个痛快,可料不到还逃不过死后一劫。
杨家六兄弟的首级被从城头上取了下来,由几个骑兵就拖着拉到城外河边。
罗成没阻拦,但把杨玄感的大戟留了下来,这戟很重,足三十二斤重,一般人还真在马上难以施展顺手,他交给士信,结果士信使用后发现挺顺手的。
“既然顺手,那就留给你用好了。”
第487章 元帅之争
新野城外,育水河边。
近五万叛军俘虏被驱赶到河边,观看着这场磔刑。
几个刽子手都很厉害,按照卫文升的要求,很标准的实行了磔刑,就如杀牛分割一样,把杨家兄弟六人的尸体进行了分割。
最后把一根根骨头,全都从肉中剔了下来。
到了最后,也就剩下人头是完整的。
其余的,只不过是一堆烂骨碎肉。
“把这些臭骨烂肉,通通丢给狗吃,让这些逆贼生生世世,永不得轮回超脱。”
卫文升狠狠下令。
“哥,这个卫文升好变态啊,他是不是跟杨家有仇啊?”罗士信忍不住问。
罗成也有些疑惑。
还是长史侯莫陈乂解了他们兄弟的惑,小声的对他们道,“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据说啊卫文升以前也是在杨素手下为将,曾经因罪受过杨素责罚,被杖罚军棍后打坏了那玩意。后来卫文升的一个美貌妾侍还被杨素索去了。”
“不可能吧?”罗成惊问,杨素可是个很了得的人,可以说的上是隋朝的眼镜蛇,最擅权谋,手段了得。他晚年的时候,家中奴仆上千,美人数百。可杨素哪里宠幸的了这么多,所以府中不免有那年轻的侍妾就有外情。
比如宰相李德林的儿子李百药,这是个大才子,因为很受杨素赏识,经常出入杨素府中,结果就跟杨素的一个小妾勾搭上了。
杨素知道后,既没杀了绿他的这个小妾,也没搞死李百药,反而是很大方的派人把这个小妾吹吹打打送到李百药府上了。
再然后,还有一位陈朝的公主,陈灭后被杨坚赏赐给杨素,这位公主当年破国时本是有丈夫的,离乱之际,还曾经把一面铜镜打破,送了一半给情郎。
然后几年后,那位拿着半块铜镜找到大兴城来,天天就守在杨素府第墙外叫卖半块铜镜,终于那位公主知道情郎来了,然后想办法私奔出逃。
杨素派人追上两人,但却没弄死两人,而是还送了他们一笔钱财,让他们去隐居生活,这就是破镜重圆的由来。
再还有一个,杨素身边有位红拂女,不算妾,只算侍婢,也是破南陈后赏的,这位红拂女就看中了常到杨素府上来的关陇将门子弟李靖。
李靖是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年轻时也是相当了得的,杨素也喜欢李靖,经常招他来府中,红拂女瞧上李靖,半夜主动去找在杨府留宿过夜的李靖,然后让李靖带着她走。
杨素知道后,也是丝毫不以为意,把红拂女送给李靖了。
“虽说是传说,但传的挺广的。”侯莫陈乂道。
“那估计可能真有此事了。”
涉及到这种私人恩怨,那就没啥好说了,只能说杨素可能是个很开放的人,绿别人的同时也不介意别人绿自己,可卫文升就没这样大度了,当年恩怨一直记着呢。
把杨家六兄弟骨肉分离,还把肉喂狗后,卫文升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快意。
红着眼睛的卫文升看着那几万观刑的俘虏,冷冷的道,“把这些附逆做乱的叛贼,全都斩首,推入河中喂鱼!”
“慢!”
罗成大喝一声。
把杨家兄弟辱尸,他不去阻拦,可说把这五万俘虏就这样杀了他不答应。
“罗帅有何要说?”
“这些人虽是附逆,可许多人也不过是被裹挟的。”
“罗帅错矣,杨贼做乱,无数人争相去投,可不是被裹挟。”
“就算如此,也不应当杀了,这些人也都是我大隋子民。”
“屁的子民,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卫文升冷笑着,“罗帅当初还在齐郡任职时,也没少平贼剿匪,杀的人不少吧,更别说到了辽东征战,杀的就更多了。据说在平壤,你可是一次杀一两万人,杀了不止一次呢。”
“杀人不是目的,而且此时与彼时也不一样。卫帅,这么多百姓不能轻易杀,如今首逆已诛,虽要追究余逆,但也仅需重处附逆骨干,对于这些普通的兵卒,我以为还是能不杀就不杀的好。”
他想了想,“你看这样如何?朝廷两次东征,也在辽东夺下四郡之地,如今这四郡也是人口稀少,极需汉民殖边填充。不如就先不杀,待我上奏陛下,请求将这些人宽大发落,把他们全都流放到辽东四郡去殖民充边如何?”
卫文升瞧着罗成,觉得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他觉得罗成不会是真正为了一群乱民的生死考虑,毕竟罗成杀过的人比他多的多,十万肯定是不止了。
他在心里想着,那究竟是为何,难道只是为了落他的面子?
想要争功?
想及此处,卫文升的脸色不太好看了。
“罗帅,这些人还是交由某来处置吧,如果罗帅不愿意脏了手,可先回城休息,这脏手的事情就由我卫某来做。”
罗成呵呵笑了两声。
乱世人命如草芥。
可这五万人都是中原汉家子弟,眼下又不是战时,何必滥杀无辜呢,为何要如此流尽汉家血,乱世来临了,多为汉家保留点血液吧。
“卫帅,若本帅没有记错,你现在是西京留守、刑部尚书没错吧?”
“没错。”
“呵呵,那你可知道本帅现任何职?”
罗成现在的职务是知河南淮北诸军事,兼东莱太守、兼十万水师总管。
除去东莱太守和十万水师总管这两个管不到卫文升的职务,知河南淮北诸军事,这可是一个极重的官职。
所谓知某地诸军事,这是由魏晋时起的使持节都督某州或数州诸军事一职来的,隋朝立国后取消了都督,改为总管,再到如今总管也基本取消。
但有时对一些边关或者战时区域,为了便于军事调动和指挥,皇帝又会下旨授给主将或地方官员一个知某地诸军事的职务,给了这个职务,便相当于该区域里的战区总司令。
罗成是知河南淮北诸军事,那么整个河南和淮北地区,都是属于罗成的指挥区域,不管你是河南的还是淮北的,甚至是河北或关内来援的官军,只要进入这一区域,那就要接受罗成的指挥节制。
卫文升是西京留守,还是刑部尚书,本职当然比罗成的东莱太守要高的多,可罗成现在是这个战场的最高司令,他卫文升终究还是要受罗成的节制。
“什么意思?”卫文升也料不到罗成居然拿这个来压他。
士信手持霸王戟往前跳出一步,大戟重重一顿。
“凡在河南、淮北境内之诸鹰扬府、郡兵营、乡勇,以及他地入境之官军,皆须受罗帅节制,若有违抗,则为战场抗令,可军法从事。”
罗成拔出自己的御赐尚方剑交给义子阚棱。
“陛下钦赐尚方宝剑在此,可先斩后奏!”
卫文升的脸胀成了猪肝色,身子抖了半天,最后一甩披风,走了。
他还真怕罗成这种愣头青,万一搞急了,到时难以收场,吃亏的还是他。
“把这些俘虏先押回营吧,好生看管。”罗成看着气极而去的卫文升,只能苦笑着道,这次算是把卫文升得罪惨了。
“值得么?”魏征笑呵呵的问。
罗成看着那些麻木的俘虏,“值得,很值。”
魏征肃然起敬,“将军真英雄也,魏征佩服!”
第488章 圣心大悦,召见
涿郡。
皇帝杨广的车驾入关,抵达涿郡临朔行宫。
此时,骁果六军皆退入关内,而宇文述和杨义臣的六军也自辽东撤退,此时正在辽西加速撤返途中。
各军撤退井然有序,连宇文述他们六军也几乎没有伤亡,这也多亏已经攻占了辽东和新城这两大要塞,有罗艺他们殿后留守,高句丽人没敢追击。
虽说斛斯政叛逃入高句丽,使得高句丽人对于如今隋军突然撤退有了清楚的了解,但他们还是拒绝了斛斯政的追击要求。
此时的国内城,暂时松了口气,来犯隋军撤离,他们哪有心思去追,因为他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当隋二次东征突然结束,大军西归后,高句丽人也就不得不面对着一个新的事实,那就是渊太祚的东部集团,以及乙支文德他们支持的王室之间的矛盾。
大敌当前,两边还能暂时相忍,可外敌一走,内乱必生。
当杨广刚渡辽河,宇文述他们都还刚撤到新城一带时,原辽东城主渊盖苏文,已经在扶余城召集兵马。
召集兵马不是要追击隋军,反击做战,收复失守诸城。
他是要召集东部联盟的各路兵马,要率兵前往国内城,准备逼高建武和乙支文德把渊太祚交出来。
那边召集兵马,这边乙支文德自然也是立即着手准备,两边剑拔弩张,暂时还没打起不来,不过是因为隋军还没完全撤离。
任由斛斯政这个汉奸如何上蹿下跳,高句丽人都没空理会。
临朔行宫。
“陛下,捷报!”
“齐国公奏捷!”
侍者欣喜的入殿禀报。
“罗成又报捷了?”皇帝心情大好,虽然匆匆撤返,可毕竟撤退的也还顺利,再者刚过临渝关时就收到个好消息,罗成兄弟回师迅速,已经连平了叛军两路兵马,先降王薄再败王勇,降俘十万叛军。
而张须陀裴仁基在虎牢关下,也是击退了杨玄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河间杨善会、杜如晦也把李密阻拦不得北上。
“快告诉朕,又是打了什么大胜仗!”
“禀陛下,齐国公自南阳发来八百里加快捷报,五月十三日,于南阳新野擒斩伪楚帝杨玄感,并擒斩杨贼兄弟杨玄纵等五人,擒得叛军五万余,阵斩八千余人。”
一听这个消息,杨广忍不住腾的站了起来。
“杨玄感被擒斩了?”
“回陛下,这后面附有详细的剿灭叛军经过呢,杨玄感一路西逃,在南阳城下攻城三日,欲破城夺粮,裴仁基和卫文升率六万兵马赶到,一日十战,十战皆胜,叛军崩溃,一路南逃。而罗帅早就率领八千轻骑赶到南阳之南的新野拦截溃军,一日夜俘贼数万。”
“罗帅亲自拦下杨玄感,并与之交手,槊挑杨玄感,斩他于马下。”
“壮哉,想不到罗成居然能够单杀杨玄感,真是厉害。”
“哈哈哈。”
皇帝哈哈大笑,心里痛快万分。
他对杨玄感那是恨的咬牙切齿,要不是他,此时只怕东征大军已经围攻国内城了,二次东征就会胜利,高句丽就能灭亡。
正是这个杨玄感,害他再次东征失败。
而且杨玄感的叛让,让他极恼怒的还在于他曾经那么信任于他了,结果他却在背后捅他刀子,尤其是他带了极差的头。
“陛下,卫文升已经将杨氏兄弟处以磔刑。”
“便宜他们了,应当将他们抓回来,让百官以箭射之,再处以车裂之刑,然后再凌迟,最后磔,再挫骨扬灰,焚之。”
几名内侍都跪下。
“恭喜陛下,平灭叛逆。”
杨玄感做乱,前后不过两个月左右时间,旋起旋灭。
可杨广的脸色却又沉默下来,皇帝不开心。
就因为杨玄感这样一个跳梁小丑,致他二次东征大败。
“陛下,卫文升也有本上奏,他弹劾齐国公姑息养奸,放纵逆党。”
内侍递上卫文升的奏折,杨广看过。
“那些贼子,居然如此响应杨逆,都该杀。”
“陛下,齐国公也另有本上奏。”
罗成早料定卫文升会弹劾他,于是另写了个奏章详细说明情况,并提出请求把那些降俘的叛军,都流放到辽东四郡以充实辽东,让他们开荒拓土,以供养军需。
本来还对罗成很不满意的杨广,看到这奏章后不由的沉默。
半天后,杨广叹声气,“罗成虽年轻,但却实有出将入相之才能,你看他在这俘虏的处置问题上,眼光和手段就都比卫文升强的多。杀光虽能解一时之气愤,但确实不如流放到辽东去。”
“召虞世基他们前来。”
皇帝旨意,几位带有参与朝政衔的宰相就都来了。
虞世基几人也听说了南阳大捷消息,进来就恭喜皇帝。
“嗯,诸位爱卿先看看这道奏折。”
大隋宰相本来就是三省的长官,尚书令、内史令和纳言。三省本来是门下省和中书省以及门下省的,不过杨家为了避讳杨忠的忠字,于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