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了附近好几支贼匪,现在实力大进。”
  罗成突然问张亮一个问题。
  “可查到李密王伯当是否有和高士达与窦建德联系?”
  “暂时还不知。”
  “你再辛苦过一趟,去见一下窦建德,看看李密有没有联系他们。若是有,问下他是否愿意告诉我们。你跟窦建德说,他曾经是我部下,随我一起征战。所以只要他肯,那我这里就随时欢迎他,也让他不用担心当过反贼的事,我可以帮他搞定。”
  河北,平原郡,豆子岗。
  窦建德带着两千人马返回,身后是大车大车的财帛粮食,后面还跟着一队队的人口。
  高士达笑着迎接出来,“又是大捷,司兵果然了得。”
  “幸不辱命,鲁有德居然敢劫我们的粮食,自然不能放过他们。”窦建德笑着道,“这次收获不错,不但把被抢的粮食都夺回来了,我们还趁其不备突袭鲁有德的老巢,将他的巢穴攻破,反夺了许多粮草器械马匹,鲁有德已经被杀,我烧了他的寨子,把他寨里几千人也都带回来了。”
  “好好好,太好了。”高士达满面红光。
  “高公,我打算从鲁有德的这些人里,挑出五百青壮来编入战营。”
  高士达犹豫了一下,“现在战营都有两千五百人了,还要再加五百吗?”
  “高公,战营才两千五百兄弟,放眼整个豆子岗,咱们都还是弱的,更别说,朝廷随便一郡兵马都有成千上万,咱们若不增加实力,只怕下场就跟鲁有德一个样了。”
  “也是,既然我已经委你为司兵了,那这统兵打仗的事情都是交给你的,你说再增五百,就增五百。”
  等高士达笑着去查看钱帛去了,刘黑闼哼一声,“大哥,这姓高的已经忘本了,如今不但不喊你大哥,连一声兄弟都不喊了,张嘴闭嘴窦司兵,他还真把自己当成东海公了。”
  窦建德没有说话,“好了,回去休息吧,这一趟出去,弟兄们也都累了,先解散休息三天,然后再集合训练。”
  窦建德与兄弟们分开,回到自己的小院里先洗了个澡,然后换了身衣物。
  走出浴室,来到书房,却一下子愣住。
  “窦兄弟,别急着摸刀啊,老朋友见面,不应当是高兴嘛。”
  窦建德这才发现,原来那个坐在自己书房里的人,居然是张亮。
  “张校尉,你怎么在这?”
  “自然是特意来会一下你这个老朋友的,怎么样,在这里还不错吧?”
  窦建德轻笑了下,走到张亮前面坐下。
  “一言难尽!”


第444章 无间道
  “你现在应当是卫府校尉了吧,六品?”
  “鹰击郎将,从五。”
  窦建德叹声气,“真让人羡慕。”
  “其实当初你若是不走,现在也起码是个六品步兵校尉了。”
  “是啊。”
  窦建德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了,整个人陷入了沉思。可惜没有后悔药,一步错,步步错。
  “听说你们凯旋,我也为你们高兴,当初听说罗帅战死消息时,我还难过了许久,与黑闼、伏宝他们大醉一场。”
  “哈哈哈,哪有那么容易死,我们转战千里,杀进杀出,无人可挡。”张亮笑道,“马上就要二次东征了,罗帅也接到圣旨,被授为水师总管,将在三月统领十万东莱水师渡海攻高句丽,大帅让我来问你一句,还愿意随他再战高句丽吗?”
  窦建德愣住。
  “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我前段时间来平原郡走了一趟,听说了你们几兄弟的事情,回去时跟大帅说了一嘴。大帅也说你们几个可惜了,还说只要你们愿意,随时可以回去。至于其它的,你们都不用操心,大帅自然会帮你们搞定。”
  窦建德脸上闪过多种表情,这一刻,他十分复杂,既有对罗成的感激,也有回不去的无奈。
  可是最后,他还是摇了摇头。
  “回不去了,不可能再回去的,若是早个半年,我肯定会回去的,但现在,我只能谢过大帅的好意了。”
  “为何?这是一个多好的重新再来的机会?”
  “你知道我为何会来豆子岗落草吗?因为官军杀了我全家,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全都被杀了,才三岁的孩子都没放过。”
  沉默。
  良久张亮才道,“你可以再细细考虑一二,你如今这般藏身于草莽,也非长久之计,现在大帅愿意助你回归,这是不错的机会。随大帅再征高句丽,还有机会重立功勋,到时授官得职。”
  可窦建德却坚决的道,“此生我都不会再为隋官,更不会为隋兵。”
  “那好吧,人各有志,也不能勉强。”
  窦建德眼眶通红。
  “张兄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总不会特意来跟我说这些的吧?”
  张亮笑笑,“其实还有一事想找你帮下忙。”
  ……
  在密会过张亮之后,窦建德依然保持着不动声色,他没跟任何人透露他见过张亮,连刘黑闼与王伏宝二人也没告诉。
  在张亮悄然离开后没几天,高士达的寨子里来了一队人马。
  “司兵,随我去见几位贵客。”
  “什么贵客?”
  “见了你就知道了。”
  高士达带着窦建德等一干手下,来到寨前迎接。
  窦建德一直暗暗打量着这支到访的人马。
  “章丘王勇,拜见东海公。”
  从马上跳下一个年轻人,长的器宇轩昂,十分精神,不过那名字则更加响亮。
  章丘王勇王伯当,几乎黄河两岸落草聚义者,就没有人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长白山王薄!”
  一个更年长些的汉子跳下。
  窦建德心里惊骇,张亮几天前过来,向他打听王伯当王薄的消息,他还说不知,没想到这马上就见到了二人。
  高士达笑呵呵的上前寒喧。
  “窦司兵,跟你介绍下这两位,章丘王三郎,还有长白山知世郎王公,这两位可是我们草莽江湖的前辈啊,首举义旗的英雄豪杰。”
  窦建德上前打了个招呼。
  ……
  酒宴结束,窦建德回到自己的小院,他进了书房提笔写了一封信,把今天白天听到的王薄、王勇前来与高士达商议之事都写在里面,然后叫来一个手下。
  “替我把这封信送到平昌县城,交给四海客栈一位叫张昌的南阳豪侠,记住,莫要让别人知晓此事。”
  那人是窦建德从漳南带来的人之一,笑道,“司兵请放心,我就说是去采购些酒水,断不会让人知晓这事的。”
  第二天,高士达送走了王勇王薄一行人。
  “高公,我反对加入他们。”窦建德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二王联络豆子岗各家去攻打平原郡城,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好处。”
  “怎么会没什么好处呢?王三郎可是承诺,若攻破平原郡,到时郡中府库钱粮,包括武库里的军械装备,都由各家一起分。”
  “高公,可我们只三千战兵,就算去打平原郡城,也还得留下人马守家,最多只能抽出两千战兵。而两千战兵,放各家人马中一比,又太少了。我家兵马少,只怕到时攻城之时,我们便要充当先锋,说不定就不好炮灰。就算攻下来,可我们人少,到时分也分的少,总之,我觉得划不来,没必要冒险去跟他们打什么平原郡城。”
  可高士达却对此很感兴趣,“窦司兵,谁说咱们只有两千人马的,你看各家家家号称几万人马,你以为他们就真有几万人马吗?不过是人多罢了。”
  “高公,兵贵精不贵多,人多并不是就更厉害,人多只会增加行动不便,多费粮草而已。”
  可这回高士达也不知道是被王勇他们如何承诺了好处,就是执意要去参加会盟,一起攻打平原郡。
  “既然窦司兵你不愿意去打平原郡,那你就留下来看家好了,我给你留下一千战营弟兄,剩下两千战营兄弟随我同去,另外,我再带上八千人马,这样便也可号称一万兵马,到时攻下平原郡城,也能多分点好处。”
  是夜。
  平昌城里,化名张昌的张亮收到了窦建德派人送来的信。
  看过信后,他不由的叹声,“原来王薄王勇二人,果然是要打平原郡城,又是联络各伙草寇那一套。只不过,为何是平原郡,又为何是现在呢?”
  张亮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毕竟大帅还让他盯着杨玄感和李密,而王薄和王伯当,那就是李密他们马前奔走的马仔而已。
  想不明白的张亮没有继续想,而是把这些热情到的情报,迅速汇总一起,然后派人火速送回齐郡章丘。
  信传回齐郡,送到罗成手上。
  罗成看过后,拿出地图,对着研究了许久。
  可最终,也没弄明白,为什么杨玄感李密会要在这个时候聚集数股贼匪要攻打平原郡城,意义何在?


第445章 十八路反王
  月黑风高。
  与齐郡一河之隔的平原郡南,鹿角关。
  刘镇将不顾寒风凛冽,披戴整齐率队来到渡口迎接,不知何时,黄河上已经架起一座浮桥。
  黑暗里,一点点火光蜿蜒而至,犹如一条火龙。
  这支火龙通过浮桥来到北岸,他们人人高头大马,个个披甲执锐,那装备精良的让刘镇将羡慕。
  “刘镇将,又见面了。”
  “末将拜见罗帅。”刘镇将看到跟他打招呼的居然是那位名动天下的年轻人,慌忙滚鞍下马拜见。
  “老刘啊,咱们都是老朋友了,就不需要这般客气了嘛。”
  刘镇将悄悄打量罗成,两年多没见,罗成似乎变的不认识了。人还是那么霸气,只是以前还觉得那霸气中有一半是狂妄,可现在却只觉得这霸气全都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的自信。
  “鹿角关八百镇兵,皆已经集结好了,随时听侯罗帅吩咐。”
  老刘也不知道罗成这个河南抚慰讨捕大使兵过黄河来干嘛,可既然罗成派人说他要率后过河,那他也不敢阻拦。
  虽然按制,罗成带兵过黄河,那就是越界,是擅动兵马。可谁不知罗成是当今皇帝面前最当红的将领啊。
  别说拦着罗成,就算罗成要调他鹿角关的镇兵,他也不会吭一声的。
  “事情紧急,之前没来的急跟你细说,本帅侦察到有几支贼匪,最近都先后渡河进入了平原郡内,据我的人侦察得知,他们正联合一起,准备要攻打平原郡城,军情紧急,本帅就亲自追过河来了。”
  这个解释,让老刘有些无奈的笑笑,这算什么理由。
  贼在河南,那罗成怎么追怎么打都行,可贼过了黄河到了河北地界,就不该再追过界了。不过罗成现在地位高,他又说是追击贼匪,还说贼匪要打平原郡,因此追过来,也算是一个理由吧。
  “居然还有此事,这些贼匪也太大胆了些。”
  罗成却也没打算跟刘镇将多聊。
  “这次的贼人较多,据我所知,有数十股贼匪联结一起,号称有十万人马。不过实际上的老贼悍匪也起码有不下两三万人,所以说不容小觑啊。平原郡北面是运河,东南是黄河,这二次东征已经开始,东征北上的粮食都要靠运河输送,一旦贼匪攻占平原,截断运河,到时可是相当麻烦的,所以我们必须消灭这股贼匪。”
  然后罗成非常不客气的对老刘说,让老刘带他的八百镇兵为他的兵马做前锋向导,至于鹿角关,就交给罗成所部的郭孝恪负责镇守。
  “不知大帅带了多少人马过来?”
  “不多,也就八千。”罗成笑道。
  事实上,罗成也算是倾兵不战,他的五千直属兵马,再加上齐郡和章丘的兵,除了让赵贵带一军驻于北海,齐郡剩下的兵都让罗成带来了。
  老刘没拒绝,也不敢拒绝,虽然这不符合规矩,可他小小镇将哪能拗的过罗成。
  八千河南兵正在源源不断的通过浮桥过河,魏征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罗成身后。
  “你这一步,可是很冒险的。”
  无诏令旨意,而率八千兵出河南入河北,这确实是很大胆的事情。之前罗成私自征召兵马,都还没通过朝廷,现在又率兵越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弹劾罗成呢。
  “我知道,可平原郡就在我齐郡北面,一河之隔。这次种种迹像都透露着,这些要打平原的贼匪其实就是杨玄感和李密的人,他们这个时候聚集平原,还要攻夺平原郡,就是为杨玄感的叛乱做准备。”
  平原与汲郡中间隔了个武阳和清河郡,但两郡之间有黄河和运河相连,所以联络起来很方便。一旦杨玄感在汲郡造反,平原郡的这些贼匪不但能够阻隔运河,拦截北面涿郡方向的隋军南下,还可以迅速的与杨玄感汇合。
  再一个,据守平原,到时还能阻拦齐郡兵马北上。
  “不能让杨玄感得逞啊,要是让这家伙趁虚起事,到时河北河南空虚,这家伙就能折腾个天翻地覆,本来如今中原就乱,他再这么一搞,到时就得弄的赤土千里无人烟,我们这些人,最起码,总得要为家人着想吧?”
  杨玄感要造反,虽说暗中经营多年,弘农杨家的势力也大,但毕竟是在黎阳造反,在这里,杨玄感名望实力再强,可这里毕竟也没多少可用之兵,所以他还是需要李密为他联络的这些贼军。
  以黎阳仓中之米,再加上各路反贼之兵,然后杨玄感登高一呼,到时就能聚起千军万马。
  罗成估计杨玄感可能在五月左右举事,那个时候他罗成估计也在鸭绿江了,他不放心啊。本来河南各郡就被贼匪搞的一团糟,要是让杨玄感再来一次大的,那估计中原就真的乱翻天了。
  这中原一乱,齐郡和章丘岂能成为那世外之地?
  平原郡,豆子岗。
  一支又一支的人马开来,把这片盐泽挤的热闹无比。
  杜彦冰、王闰、李德逸、格谦、高开道、孙雅宣、石祗阑、郝孝德等一个又一个反贼首领率部前来。
  齐王孙雅宣是个胖的跟球一样的河北大汉,大肚皮大胡子是他的标识,他这两年一直在平原、渤海一带活动,趁着东征河北空虚之际,如今手下号称兵马十万,不过能战的老贼也有七八千,确实实力强劲。
  拥有这么多兵马后,孙雅宣也迫不急待的自称齐王。
  而他这头一起,其它各路贼王哪还肯居于人下。
  于是高开道自称燕王,而偏偏格谦也自称燕王,于是绿林之中,大家也就只好把在北边的格谦称为北燕王,而在南面的高开道称为南燕王。
  此外还有李德逸继承了刘霸道的阿舅军,也自称赵王。
  起于河南的郝赤德自称鲁王,而高士达自称东海公等。
  一时间,到时聚集了七八位反王,十几位反公,好不热闹。
  “某率兵两万前来会盟。”齐王孙雅宣道。
  “本王也率兵两万前来。”鲁王赫孝德拍着胸脯道,那边的两位燕王也不示弱,各称自己带来了三万人马。
  连东海公高士达都说自己带来一万人马。
  等大家各自报完,简单一加,各家带来的人马居然高达二十万之众。
  “那咱们就号称五十万义军,十八路反王会盟,一起去攻打平原郡城。”
  “好,就号称五十万,吓也要吓尿平原城的那些狗官。”
  李密没有跟这些反王反公们坐一起,他由学生王伯当陪着坐在远处的一间草庐下,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那边的热闹景象。
  听着那些齐王鲁王燕王赵王在那里自吹自擂,李密不屑的摇头,虽然要利用下这些草莽,可他心里还是真心瞧不起这些家伙。


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
  夜幕中。
  李密登上黎阳仓城的钟楼之上,钟楼位于仓城的中心,离地八丈八高,站在钟楼之顶,可以将整个黎阳仓城一览无余。
  仓城坐落于大伾山北蔍,仓城布局约呈方形,东西二里余,南北约二里余,周围五里。拥有仓窖五百座,每窑直径三丈三,深三丈三,一窖可储粮八千石。虽比不得兴洛仓一千座仓窖,可也是相当的惊人,最多能储粮四百万石。
  黎阳仓城里的仓窖排列整齐有序,中心仓城之外还有外城,供驻扎仓城的镇兵以及管理粮仓的人员及家眷居住。
  仓城储满粮食,可供百万人食用一年。
  整个黎阳仓城比起汲郡郡城还要防御森严,这里不但有内外城墙,还有护城河、羊马墙、敌楼、瓮城等。
  若不是亲自站在这仓城的钟楼之上,很难相信,这里居然能够储存这么多的粮食。这里储粮不但多,而且储粮的手段也极为高明。
  每座仓窖的建造都特别的讲究,首先就是对地势选址有讲究,地势低粮仓易进水,所以黎阳仓选在大伾山下,其次仓窖对土壤也有要求,既要好开挖,土质还最好有粘性,否则易垮。
  据说这些仓城的设计,就是由工匠大师宇文恺亲自设计,每座仓窖先挖一个直径三丈余,外径五丈余,深七尺左右的环形基槽,然后把这个环形基槽进行夯打,使其变的结实无比,这样就能防止粮仓的窖口塌方。
  夯打完,开始沿内径下挖,挖三丈余,这挖窖才算结束。
  然后还有进行三步处理,第一步,先用火来烧烤整个仓窖的窖面,烧烤完,还要在窖壁上涂一层青膏泥,第二步要在墙壁上铺设一层木板,第三板,木板外再固定一层席子,如此下来,仓窖才算建完。
  用这种方法建成的仓窖实际上是在地底下,具有极好的储藏效果,远比一般的地面粮仓更好储藏。一般地面仓储谷米不过三年,但是在这种粮仓可以储五年,而如粟这样耐储的粮食,甚至能储十年之久而不坏。
  为了准备这第二次东征,黎阳仓现在五百座仓窖又已经积满,还有从江淮运来的粮食堆积在外城的地面临时仓库里。
  “只要夺得黎阳仓,开仓放粮,瞬间可召十万之兵。”
  杨玄感笑着道,“得黎阳仓不用担心粮食,不过现在还是缺少军械铠甲。”
  “这个你放心,平原郡城中储藏了不少要转运到涿郡和辽东的军械铠甲,那里还有几座铠甲军械作坊,等我们的人夺下平原郡城,自然就能得到大批的军械铠甲。”
  李密计划的很好,他以杜彦冰和王闰为核心,然后又联络了大批河南河北的反军,到时一起攻夺下平原郡城,夺下那些军械。这样既能夺下大批军械,还能把平原郡驻扎的那支官军灭了。
  “等平原郡陷落,到时楚公你就下令汲郡和黎阳仓镇兵随你北上平原郡,到时打两个胜仗,顺利收回平原郡城,然后我让杜彦冰和王闰他们顺势投降归顺,你趁机收编他们这支精锐,到时你可以把汲郡和仓城的部份兵马留驻平原郡帮助防守,然后带杜彦冰他们的人马回来。”
  这是一招换兵的策略。
  借平贼之名,把汲郡的兵马带到平原去,然后到时假做收编叛军,把叛军带回汲郡,却把汲郡的兵马留下大部份在平原。
  这样一来,就能悄无声息的拥有一支可靠的精锐以帮起事了。
  “杜彦冰和王闰现在麾下有三千轻骑五千步卒,都是以军阵之法挑选训练,不是那些乌合贼匪,有此八千人,楚公到时在黎阳仓就能一呼百应。”
  “哈哈哈,还是法主你计划了得。”
  借平原叛乱,把一支早就预备好的精兵带回黎阳,然后等到五月时一举起事,据夺黎阳仓。
  “楚公,起事之后,我认为还是应当先回关中大兴,如今杨广东征高句丽,关中空虚。若在黎阳起事之后,迅速西进,一路上不攻城夺地,只是西进,则我们就可以最快赶回关内。到时以楚公在关中的威望,定然应者云集,那时封锁潼关,据百二秦川而守,待先安稳了关内,然后可出关争夺天下也,此亦当年汉之刘邦,以及北周之宇文泰所以夺天下之路也。”
  在李密看来,这是起事之后最好的策略,先千里突袭关中,夺下西京大兴,占据关中再说,关中的地形那是四塞之险,进可攻退可守。
  实在不行,还能够引突厥为后援。
  只不过杨玄感却觉得这并不是上策。
  “法主,你之前的建议我也考虑过许久。我们现在河北,在黎阳起事,如果回关中大兴,太遥远了。不说洛阳坚城挡在前面,就是潼关也未必好过。而一旦我们没有根据之地,则不免沦为流寇,到时各路官军围剿,我们就将危矣。”
  杨玄感有过他的考虑。
  “若起兵,我以为最好先打洛阳,洛阳离黎阳最近,且洛阳经过多年的修建,是为天下中心。若能攻夺洛阳,一来能够控制留守的朝廷,争得更多贵族官员们的支持,二来可以控制杨广东征百官将士们的家眷。再一个,洛阳附近粮仓众多,夺洛阳可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大兴,洛阳。
  西京,东都。
  李密认为应当先去夺关中大兴,认为西京在关中,关中有四塞之险,只要先拿下关中,那么把武关、潼关一封锁,就有从容发展的机会,进可攻退可守。
  可杨玄感认为西京太远,从黎阳起事跑到大兴去,这一路上数百里之遥,还有虎牢、洛阳、潼关这样一道又一道的险关,未必能够过的去。万一到时被卡在半路上,又没有什么根据之地,那就危险了。
  相比之下,他觉得就近去打洛阳更好。
  “楚公,夺洛阳乃是下下之策也,若楚公不想先进关中,那么还有一个中策,可在黎阳起兵之后,迅速挥兵北上,先攻下涿郡,然后打下临渝关,把杨关给堵在关外,让他不得回关,到时再断他粮草,则杨广就算在关外拥兵数十万,亦只能困饿而死。”
  “此事容我再想想。”杨玄感却依然没有为李密说服。


第447章 大扫荡
  八千兵马过黄河。
  罗成行事总是出人意料,谁都算不到这个时候罗成会突然挥兵过黄河。毕竟,他一个河南抚慰讨捕大使,怎么也不应该,或者说不敢率兵马过黄河的。
  可罗成就是这样做了。
  他谁也没通知,甚至都没向朝廷补发一道奏折。
  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率领八千人马渡过了黄河,在鹿角关与老朋友刘镇将聊了会天后,罗成笑呵呵的就把刘镇将的鹿角关接防了,还让老刘带着自己的八百镇兵随行。
  老刘苦笑着拱手送出了鹿角关,然后带人给罗成做向导。
  “直接杀去平原郡吗?”老刘问。
  “不急,咱们先去豆子岗转转。”罗成望着夜色下的苍茫平原。两年前他来过一次,把豆子岗搅了个天翻地覆,将刚刚成了点气候的刘霸道给打的如丧家之犬。
  既然来了,那就故地重游一遍吧。
  “可是大帅不是说各路贼匪要攻平原郡吗?”
  罗成笑笑,“情报确实如此,不过也许他们还没去平原郡呢,所以我们先去豆子岗找找他们。”
  话是如此,可老刘不太相信,若真知道众贼要去平原郡,那直接先去平原郡等着就是。不过他毕竟也是个老油条了,转念一想,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位大帅的心思。
  兵过黄河,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如果跑去平原郡城,到时把贼匪吓到了,不来攻怎么办?
  倒不如先让贼匪去打平原郡,到时罗成再率兵出现救援,这就是大功一件嘛。再说了,乘机抄下贼匪的老巢,还能赚一笔呢。
  “张亮!”
  罗成招手,张亮大步过来。
  “大帅。”
  “那些反贼出豆子岗了吗?”
  “昨天就已经出发了,现在估计已经快到平原郡城安德城了。”
  过了黄河,从鹿角关到平原郡城安德只不过八十里路了,罗成只要加快点行军,一天就能赶到。
  不过罗成却没打算直接去安德,而是下令全军向东。
  安德在鹿角关北,豆子岗在鹿角关东面。
  夜色里,兵马一路向东而行。
  虽然举着火把,不过大家对于这暗夜行军也是有点抱怨。
  老四对罗成道,“这贼匪都跑过黄河来了,管他们攻哪,那是河北官员军将们的事情,咱们管好咱们河南就好了啊。”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呢,没听说唇亡齿寒吗,这河北乱了,对咱们有什么好处。再说了,我虽然还没搞清楚李密他们为何要聚贼打平原郡,可既然他杨玄感和李密处处与我为敌,那么我就破坏他的计划,再说了,剿匪灭贼可是有好处的,你忘记咱们上次来豆子岗多少收获?况且,这次还有这么多家贼匪,不说别的,只要咱们这回抄了这些贼军的老巢,定能大赚一笔,何乐不为?”
  反正在朝廷眼里,所有从贼造反作乱的,都已经算不得人了。一经抓捕,就地处决。罗成倒是没这么冷酷,毕竟是自己同族的。
  所以他这次来,除了破坏杨玄感他们的计划外,还打算来个黑吃黑,把贼匪们积聚的钱财都抢过来,再把那些贼匪和他们裹挟从贼的百姓也抢过来。
  抢回来了,自然就是给手下的兄弟们当奴隶,或者给各郡的常备郡兵府兵们当屯田奴。虽然把人抓回来当奴隶有些残酷,可罗成觉得怎么也比他们做贼有前途的。
  这年头,打仗其实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打的好的,升官发财,打的不好,自然是粮缺饷不足,将士抱怨。
  茫茫夜色里,罗成的八千兵马由鹿角关八百人带领,踏入几百里的豆子岗中。
  进入豆子岗没多久,便有一支人马前来迎接。
  “窦建德拜见大帅。”
  罗成在马上瞧着在他面前滚鞍落马单膝拜伏的这位河北大汉,心里有些感叹,若是当初孙安祖他们不逃,也许窦建德现在已经是自己麾下的一员悍将了。
  “起来吧。”
  “谢大帅。”
  窦建德起身,来到罗成面前,“我已经探明了各家老巢营地的虚实。”说着,他送上一份手绘的地图,上面有豆子岗现在各家贼匪大营所驻之处,并标示了营中人数以及留守兵力情况等等。
  “很详实,这地图作业很不错。”
  “都是当初在大帅麾下时学到的本事。”
  “窦建德,本帅现在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是否愿意归队?”
  窦建德犹豫了会,最终还是摇头。
  “如今这样也挺好的。”
  “也罢,随你吧。”
  有了窦建德这个内贼,罗成对豆子岗里各家反王大营的虚实就一清二楚了,各家贼匪到现在,基本上都还是属于那种流窜型的,没有根据地,没有大本营,走到哪抢到哪,抢完一地钱粮,还要裹挟大量青壮加入,然后继续往下一地去。
  因为河南有罗成和张须陀,所以现在不少贼匪都聚到河北来了,有李密他们暗中的协调,各家现在倒是结盟一起打平原郡城,还把各自的老营都安在了豆子岗里。
  却不料,罗成带着兵马从河南杀过来,要一锅端他们的老巢。
  有窦建德和刘镇将两个带路党,罗成的八千兵进入豆子岗后,开始横扫。
  虽然豆子岗中现在各路贼匪大营十几个,但每家也都相距几十里地,互相还是有些提防的,只是青壮老贼们都去打平原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