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争霸天下(知白)-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只是坐在最角落处看着你们谈笑风生的人。你们几个坐在一起畅饮阔谈的时候,我和其他人围在你们四周陪着傻笑。到了后来,你们不出意外的进了演武院,而我则落榜不得不在京城苦等兵部重新分配。”
  听到这番话,方解的心里猛的动了一下:“你是演武院当初的考生?边军出身?”
  杜栓点了点头有些怅然道:“是啊……当初被选为兵部考生的时候,我也曾意气风发。到了京城之后才发现和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并不是每个考生都有资格进入演武院中学习。我是寒苦人家出身,虽然到了京城之后兵部发了银子,可是要应酬,根本就不够用。”
  他停顿了一下,自嘲的笑了笑:“那日在酒楼聚会,我身上已经快没了银子本不好意思去,却被其他人拉着一块前往。那天在酒楼里,大将军你,张狂,莫洗刀自然是最为耀眼的几个,尤其是大将军你,是兵部所有考生中最年轻的一个,而且也是最让人佩服的一个。大家都围着你们,而我只能站在一边看着傻笑。”
  方解道:“当时人确实太多,而且后来又发生了那些事,所以没有和你交谈过,抱歉。”
  杜栓摇了摇头:“这有什么抱歉的,那天后来发生的事确实把我吓坏了。谁也没有想到皇帝会亲自到酒楼,自此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你。后来演武院入试考,你各门都是优异自然顺利考入,而我在文科的考试中就被淘汰。后来在京城里等着兵部重新分配,却因为兵部尚书和侍郎先后被皇帝罢免,我们这些落榜的考生就只能在京城等着,手里已经没了钱,却还不敢擅自离去。”
  方解知道,当时兵部的官员被皇帝裁撤了一大批,估计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些考生重新分配的事就被耽搁下来。这些边军出身的考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积蓄,在边疆的时候脑袋别在裤袋上,发的饷银都买了酒喝,虽然去京城的时候边军会发些路费,到了京城之后兵部还有补贴银子,可那么多边军考生聚在一起,今日喝酒明日喝酒,那点银子根本就不够使的。
  张狂当时算是手里余钱比较富裕的,后来还不是要找方解来借银子。
  “后来我想想……”
  杜栓叹了口气道:“兵部的大人们拖着我们不放,十之七八是怡亲王指使的。虽然我们都已经落榜,可好歹也是边军中出类拔萃的一批人。怡亲王要造反,看中了我们这批人,便让兵部拖着我们的事不办,而我们没有了银子生活越发困苦,他再派人联络我们,利用我们对朝廷的不满……”
  他摇了摇头:“当时对朝廷真是失望到了极致,以为朝廷只在意你们这些入榜的考生,我们就再也没人关注了,所以整日骂娘。怡亲王要的就是这样,他才能利用我们对朝廷的不满来拉拢。”
  他喝了口酒,似乎有些不愿意提起那段往事。
  “后来,日子过的越来越苦,若不是客栈的老板也同情我们,一直允我们住下去,只怕我们就要露宿街头。就在这时候,张狂找到了我们……”
  杜栓抬起头看了方解一眼道:“给我们每个人十两银子,拉着我们去喝酒,那天我们说了好多心里话,也是傻话。大家都骂兵部的人不是东西,却根本没人去想想朝廷怎么会出这样的纰漏。”
  方解问:“张狂拉着你们成了怡亲王的人?”
  “嗯”
  杜栓点了点头:“那时候弟兄们已经快走投无路了,张狂一开始也没明说,只是隔一段时间就来送些银子接济大家,以至于到了后来我们都过意不去,拉着他问从哪儿弄来这么多银子。开始他不说,后来我们问的急了,他便告诉我们,这些银子是怡亲王给的,但怡亲王为了不让大家心里别扭,所以不让说出来。”
  “当时我们对怡亲王的印象都不错,以前就知道这是个风流名声很大的亲王,也不参与朝政,整日游山玩水流连青楼画舫。当得知这银子是怡亲王给的之后,我们自然全都很感激,于是就想怎么报答。张狂便说,怡亲王私底下有不少生意,缺一些护卫,大家都是一身的本事,既然暂时回不去边疆,不如先帮着怡亲王搭理一些生意上的事,还能赚些银子。等到兵部的公文下来再走也一样,还说怡亲王一直都吩咐人关照我们。”
  “大家都当时也没多想,虽然觉得去给生意人做护卫有些丢人,可到了那会儿哪里还顾忌这些,为了还人情,为了赚点银子,大家就都答应了下来。可是等我们跟着张狂之后才明白过来,怡亲王要做的生意……大的能吓死人。后来我们知道了怡亲王试图谋逆,不少人闹着要离开,结果都死了。最可怕的是,我们这些选择留下来的居然没有人去帮忙说情也没有去救,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不愿意跟着造反的弟兄们被杀了。”
  “我现在也想不明白……”
  杜栓叹道:“当时我们这些人怎么就适应下来的,后来想想,那会就好像脑子里被人灌输进去了一些信念似的,再加上对朝廷的不满,钻进那个牛角尖里之后就拔不出来了。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死心塌地。后来怡亲王成立了一个杀手组织,专门负责暗杀对他不利的人,我们这些人都在其中。”
  “再后来……”
  他看了方解一眼:“咱们就成了对立的人,你帮助皇帝平叛,而本来以为怡亲王必然会成功的我们,才发现怡亲王的图谋不过是个笑话罢了,皇帝早早的就已经看破了怡亲王的阴谋,怎么可能没有准备?当时你带着人在城中平叛的时候,我的同伴们接连死去,有的是被朝廷的人杀了,有的是自己畏罪自杀了……”
  “之后,大内侍卫处的飞鱼袍在长安城里开始彻底的清理,我们这些当天侥幸活下来的人四处躲藏,那段日子过的如一只老鼠一样,连太阳都不敢看见。今日藏在这个角落明日钻进那个洞穴,有几个同伴就是在后来躲避的日子里承受不住这种煎熬而疯了。当初一起的那批人,到后来侥幸躲过大内侍卫处搜捕的只有十几个。”
  “我们在城中做苦力,每天都听人说又有多少叛逆被抓了在菜市口砍了脑袋,一开始听着心惊胆颤,后来也就麻木了。当时想着,若是飞鱼袍忽然出现在我面前,或许连害怕都不会有,只是解脱吧。”
  “再后来,风声过去之后,我们这些人便离开了京城。本打算回家,可后来有人提起来,我们这些人的名字都在兵部的名册里,若是回家去的话,只能牵连了家人。于是决定先找个地方落脚,看看有没有人能收留。那会就想着远离长安城,离的越远越好。因为手里没钱,我们在路上还劫了几个商队,一口气跑过了长江……”
  方解问:“然后就在黄阳道留下来了?可你们怎么又在虎口涧里建了山寨?”
  ……
  ……
  方解问完了这句话之后忽然眼神一亮,他猛的想到一件事:“虎口涧里现在那个姓莫的当家,是莫洗刀?”
  “是!”
  杜栓点了点头。
  “怪不得”
  方解有些怅然道:“怡亲王叛乱被平定之后,张狂身死,我后来也没打听到莫洗刀的下落,只以为在当时乱战中被杀了。当时我还特意去大内侍卫处里看过那些被抓的人,也没在其中看到他。那时候菜市口每天都有人被砍头,少的时候每天几十个的,多的时候一天上千人……再后来我就离开了长安城,一直都没有回去过。”
  杜栓垂着头说道:“若不是莫大哥,我们几个也躲不开大内侍卫处的搜捕。莫大哥修为高,而且他反搜捕的本事也极大,若非如此,当初也不能从东楚逃回来。他带着我们逃离京城之后一路南下,有人提议就这样隐姓埋名的活下去,找个商行或是镖局投奔,凭我们的本事也不至于没饭吃。”
  “莫大哥却说不能再过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我们跟着怡亲王那么大的靠山都没落一个好下场,跟着那些眼里只有钱的商人能好过?他说咱们这一身的本事,就这样躲躲藏藏的过一辈子,给商人当牛做马一直到死,难道不觉得憋屈不觉得遗憾?”
  杜栓深深的吸了口气后缓缓的吐出来:“经历过怡亲王那件事之后,大家的心思其实有些野了。听莫大哥这样说,也确实为自己觉得可惜。于是问莫大哥怎么办,莫大哥就说先得找条活路,咱们何必要去给那些眼高于顶的商人做下人,当初在长安连当官的都敢杀,这会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当日我们便潜进一个大户人家的宅子,就好像入了魔一样将那一家人全都杀了,劫了几千两银子出来,还有不少珠宝,带着这笔银子我们跑到了芒砀山上躲避了一阵,然后就开始拉队伍,莫大哥说长江上的客商往来无数,而且走水路的商人身上都带着大笔的钱财最好下手,于是我们在长江北岸连着做了不少案子,也拉起来一直百余人的队伍。”
  “后来水师征剿,莫大哥就带着我们逃到了黄阳道。因为手里不缺银子,我们也就没再做生意,一直隐居。再后来……”
  他叹息一声道:“李远山反了,罗耀跟着也反了,莫大哥的心思便跟着动了。他也要造反,可我们一听到造反这两个字就吓坏了,有过一次那么可怕的经历谁还愿意再来第二次。可莫大哥却说,当初他之所以那么决绝的跟着怡亲王造反,其实不只是因为朝廷不公,还因为那天在酒楼喝酒的时候,有个人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这句话,他从来都没有忘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杜栓看着方解认真道:“这句话,是你说的。”







☆、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时还一样

  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翘起地球,给我一张月票,我就能翘起。。。。。咳咳。。。。。还是踏踏实实更新吧。
  第五百八十一章再见时还一样
  领了银子回去的那几个虎口涧斥候自然不会真的回去,放他们回去,朱雀山大营里他们的所见所闻就可能泄露。虽然那骁骑校说不怕他们说出去,可怎么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他们换好了衣服拎着银子走,只是骁骑校让他们做出来的样子。
  慈不掌兵,心肠软的人连杀猪都杀不了,怎么可能带兵打仗?
  这几个斥候的下场,是挂在了虎口涧外面那几棵大树上,就是不久之前骁骑校那五十个人死了之后被吊的地方。虎口寨木墙上的士兵在天蒙蒙亮的时候看到了那几具尸体,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人挂上去的。
  几十个士兵用吊篮从木墙上下来,跑过去将尸首放下来带回寨子里。
  还没等他们的愤怒稍稍平息下去,山寨外面就来了一队人马,看起来人数不多,只有几百骑。打着两面大旗,一面是大隋的烈红色旗子,一面是纯黑色的战旗。队伍在山寨外面几百步外停下来,其中一个骑兵催马上前,将硬弓拉开射了一支箭进寨子里,那箭咄的一声戳在木头柱子上,箭羽还在不停的摆动着。
  有人将羽箭拔下来,将箭杆上绑着的一张字条拆下来,没敢私自打开看,快步下了木墙送进山寨里面。
  而此时,虎口寨大当家莫洗刀正站在院子里看着面前躺在地上的几具尸体。他的嘴角微微颤着,手背上的青筋都绷了起来。拿着字条的士兵快步进来,躬着身子双手将字条递上去。
  “门外来了官军,刚刚射进来的。”
  莫洗刀将字条打开看了看随即脸色一变,眉头皱着喃喃了一句:“竟然是他……”
  他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摆了摆手吩咐道:“都抬下去葬了吧,是我低估了官军的本事,他们这几个人身手都很扎实,竟是被人生擒了去。吩咐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随便出寨。”
  “是!”
  下面人应了一声,抬着尸体出去。
  莫洗刀看了看手里的字条,沉默了好久都没有说话。
  木墙上的士兵戒备的看着外面,每个人都握紧了手里的弓,只是那些骑兵在射进来一支箭之后便没了动作,在山寨外面几百步距离停着。莫洗刀缓步登上木墙,看了看远处的骑兵队伍,脸色很凝重。
  “把我放下去。”
  他吩咐道。
  木墙上的士兵立刻就乱了,纷纷劝阻。莫洗刀摇了摇头道:“没有我的命令寨门决不可开启,就算我在外面出了事也不许开门来救。这次遇到的对手比我想象中还要难缠,我本以为不过是朝廷一支从西北溃败下来的士兵,却没有想到领兵之人竟然是他。这些日子为了防止山寨被人窥破一直没有派人出去,竟是不知道来的原来是故人。”
  “若是我在外面出了什么事,你们要听从二当家的调遣。若是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宁愿弃了这山寨从虎牙山另一侧出去也不要和官军死拼。若我早知道带兵来的是他,或许前几日就不会让人杀了那几十个斥候。”
  他神情有些恍惚,摆了摆手示意士兵们不要再劝,坐着吊篮从木墙上下去,士兵们纷纷将硬弓拉开,唯恐对面那支骑兵忽然冲过来。不过他们的担心有些多余,对面的骑兵依然没有任何举动。
  莫洗刀下去之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大步朝着骑兵那边走了过去。走到半路的时候他忽然停顿了一下,然后伸手将脸上蒙着的黑巾扯了下来。脸上那一道刀痕,依然狰狞。
  方解见山寨里出来了人,用千里眼看了看发现果然就是自己在长安城里的故人莫洗刀。他本以为莫洗刀和张狂一样,在那日皇帝平叛的时候就死了。谁想到这个人竟然能从那般严密的搜捕中逃了出来,而且还在这里拉起了一支队伍。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的本事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他从白狮子上下来,拍了拍白狮子的脖子示意它留在原地。
  “谁都不许跟过来。”
  他吩咐了一声,也大步朝着对面走了过去。
  两个人对面而走,心里都无法平静。当初在长安城的一幕一幕都涌了上来,那种感觉就好像隔了几十年一样。
  距离莫洗刀五六步远方解站住,然后抱拳郑重的施了一礼:“见过莫大哥!”
  莫洗刀显然愣了一下,然后抱拳回礼:“想不到你我兄弟,竟是还有再见面的时候,只是更想不到,竟然会是这样一个方式见面。”
  ……
  ……
  方解和莫洗刀两个人对面而坐,谁都没有带兵器。
  “自从离开长安之后,我就带着几个兄弟一直流浪奔波,一开始想着能活下来就是好事,随便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就算了。可是天下势乱,既然兄弟们当初选择跟着我,我总不能让他们做一辈子的缩头乌龟。既然那些得了朝廷无数好处的世家名门可以反,为什么我们这些被朝廷抛弃了的人不能反?更何况……我们已经反过一次了。”
  莫洗刀将腰畔的酒囊摘下来递给方解:“我后来听说你在平叛中立了大功,就知道咱们兄弟只怕再也没有机会坐在一起喝酒了。既然老天爷给机会让你我重逢,这酒是必然要喝的。”
  方解也不多话,将酒囊接过来灌了一口。
  “你还是喜欢喝这么辛辣的酒。”
  方解擦了擦嘴角笑道:“还记得初见你时,我的酒量被你嘲笑了许久。”
  莫洗刀笑了笑道:“那个时候,你是咱们边军考生的小兄弟,大家都喜欢你。只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你和我们走的路不同,而我们又自己走错了一步,再想回去不可能了。”
  方解摇了摇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再见时,两个人心里都如堵着一块石头般不舒服。
  “其实想想命运也挺奇怪的。”
  莫洗刀喝了口酒后笑了笑道:“当初我为怡亲王做事,你为皇帝做事,若是在那个时候你我这样面对面相逢,只怕不是喝酒而是拔刀相向。你应该了解我的性子,即便你我投缘,可一旦动手我绝不会留情。”
  方解嗯了一声,脸色没有丝毫变化。
  他从没有想过要指责莫洗刀什么,不可能每个人选择的未来都一样,或许在你看来错了事,别人未必觉着错了。
  “我知道……”
  莫洗刀笑容有些发苦的说道:“后来怡亲王事败,大内侍卫处和刑部大理寺还有军队的人在城中大肆搜捕怡亲王的人,你没有参与。我知道你其实是怕遇到我们这些人,如果遇到的话,你会很为难。你性子算不得太冷硬,我记得当初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我便说过,你这性子其实不适合做斥候……当时其实有些瞧不起你,谁想到几年之后,我落草为寇,你已经成了大将军。”
  方解摇了摇头:“那些事没有谁对谁错,若我换做是你们也会放手一搏。不过有件事你没说错,当时我真的是因为怕遇上你们才没有奉命去搜捕。”
  “是我和张狂对不起你多些。”
  莫洗刀低着头沉默了好一会儿后说道:“其实想想,那个时候咱们称兄道弟,可我和张狂私底下都对你有些偏见,也对你有些故意疏远。虽然咱们出身差不多,可你才到长安城就受到皇帝赏识,还有散金候那样的人帮衬着,你很快就爬上去了。其实想想,多半还是嫉妒心……我在边城做了十几年,张狂在北疆也有十年,论功劳,我们两个谁比你不大?”
  “张狂在北疆和蛮人打交道,整天提心吊胆,混进蛮人里说起来容易,真要是换了别人有几个能做到的?我在东疆,孤身入东楚千里杀人,然后靠着一人之力硬生生杀回来。你呢,不过是杀杀马贼而已,却比我们得到的都多,我们怎么可能心里痛快?”
  方解默然不语,他知道莫洗刀说的没错。对于大隋来说,他们两个立过的功劳远比自己要大的多。张狂在蛮人部落里生活了几年,然后引着边军将蛮人一口气往北赶了几百里。那几年,他哪一天过的日子是踏实的?
  莫洗刀在东疆,孤身一人潜入东楚刺杀了东楚几位大人物,在没有后援补给的情况下,能从东楚回来就是个奇迹。因为那几个大人物的死,东楚国内本来叫嚣着要制裁大隋不许东楚商人再和大隋通商的那些人都收了声。
  按理说,这些大功劳足够让他们两个加官进爵了。可朝廷却没有这样做,因为朝廷不会承认这些事是大隋做的。对蛮人用计,逼迫蛮人向北退了几百里这件事,传扬出去对大隋的名声不好。杀东楚官员的事,自然更不会承认。
  “同人不同命。”
  莫洗刀笑了笑,再次灌了一大口酒:“这次你来,是要来剿灭我虎牙山的?”
  这话,终究还是说了出来。
  “莫大哥”
  方解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管以前的事如何,现在咱们又遇到了殊为不易。咱们今日只喝酒,不谈其他的事。”
  莫洗刀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是啊……你和我其实骨子里有些东西很像。我出来的时候和手下人说过,若早知道带兵来黄阳道的是你,我不会下令把你手下那几十个斥候杀了,更不会下令让人把他们尸首挂在外面示众。正因为有这件事,所以即便你知道虎口涧里是我,也还是让人将我的斥候杀了挂在外面。”
  他叹道:“这就是军人吧……”
  方解没有说话,只是一口一口的喝着酒。
  “我不会投降,不会带着人投靠你。”
  过了好一会儿后莫洗刀忽然说道:“我不说你也知道,你派人将我手下人尸体挂在山寨外面的时候,其实你就知道我不可能投降了。除非我虎牙山里的人都愿意投降,但即便如此我也不会。他们愿意跟着你我不拦着,但我不可能装作无所事事的每天和你抬头不见低头见。”
  “若是仔细想想……”
  莫洗刀笑了笑:“咱俩也没什么太深的交情对吧?以你今时今日的地位,能独自一人来还叫我一声莫大哥,我知足了。若换我是你现在的位置,或许我不会来。”
  方解过了一会儿才回答:“因为你是你,我是我。”
  “嗯”
  莫洗刀将已经空了酒囊丢在一边,回头看了看山寨那边道:“我回去会和他们商议,若是他们都愿意跟着你,那我就打开寨门让他们去投靠。若是他们不愿意……咱们刀头上再会吧!”
  “就此别过”
  方解起身抱了抱拳:“其实你说的没错,如果遇上了……谁都不回手下留情吧……”
  莫洗刀愣住,然后哈哈大笑,转身而去。
  “痛快!”
  他吼了一声,震破了天上的浮云。







☆、第五百八十二章 难以置信的自信

  (求力保前十!)
  第五百八十二章难以置信的自信
  江北道
  火狐城的名气很大,但这里只不过是一座废墟。
  在中原还是大郑国统治的时候,火狐城曾是仅次于长安的一座雄城。当然,那个时候的长安城远不能和现在相比。火狐城是郑国一座纯粹的军事城池,当初为了彰显郑**力强盛,大郑开国皇帝下旨在江北道修建火狐城,可容纳士兵三十万。
  当时修建此城的目的,是为了震慑江南陈国。郑国皇帝在争霸中原的时候,江南陈国也对中原觊觎,几次出兵北上,一度占据整个江北道,距离长安城不过千里。后来郑国皇帝击败了敌人登基之后,亲自率军将陈**队赶回了江南。
  然后他下令修建火狐城,在此屯兵。一是为了彰显他的武力二是为了让百姓信服,其三,郑国皇帝何尝不想提兵南下一统大江两岸?后来郑国大军多次南征,出发点都是这里。只是陈国后来虽然接连出了几个昏聩的皇帝,但不乏名将。陈国南征皆以失败告终,但火狐城一直都是军事重地。
  大隋开国皇帝杨坚起兵,第一场大仗就是攻克火狐城。
  当时无坚不摧的大隋军队在火狐城遇到了最为顽强的抵抗,虽然后来胜了,但损失的兵力让杨坚都为之心痛。
  隋军猛攻,在破城之前,郑**队将这座大城付之一炬,大火少了足足半个月,留下了一座废墟。
  后来火狐城废墟成了一处文人墨客必须要来看的地方,也不知道在此留下多少传世诗篇。
  杨坚立国之初曾经想修复火狐城,但因为要扩建长安城国力不足以支持,再加上朝臣反对也就不了了之。
  此时天下虽然已经乱成了一团,可紧邻京畿道的江北道却暂时没有牵扯进战火之中。只是来火狐城游览的人却显然不如以往多了,官道上都显得冷冷清清。
  一行二百余人的队伍,护着马车顺着官道向北疾驰。从陕北道过来的这支队伍没有选择最近的路,而是往南绕了半圈之后再折向长安。长途跋涉回来,那二百多修为不俗的骑士看起来风尘仆仆,每个人的脸色都有些憔悴。
  赶车的苏不畏不时撩开帘子往车里看看,皇帝的身子最近越来越虚弱,已经两天吃不下东西了,看样子甚至连坚持回到长安城都有些困难。这位曾经雄心勃勃的帝王,此时瘦的如一具枯骨似的蜷缩在马车里,整日都不睁眼,也不说话。
  苏不畏最怕的是,自己在下一次撩开帘子往里面看的时候,皇帝没了气息。
  其实到了现在,连苏不畏都不知道为什么皇帝还活着,这个明明已经生机全无的至尊,竟是硬生生比演武院老院长预测的多活了两年。如果这不算奇迹的话,那么苏不畏也就不知道什么还叫做奇迹了。
  或许连皇帝自己都觉得这是个奇迹。
  无法想象,是什么支撑着皇帝陛下就是不肯死。
  “到哪儿了?”
  马车里传来极微弱的询问声,这是三天来皇帝第一次开口。
  “回陛下,前面就是火狐城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有半个月就能回到京城。陛下是不是饿了,要不奴婢停车给您熬一碗米粥?”
  “火狐城……”
  蜷缩在马车里的皇帝有些费力的拉了拉盖在身上的绒毯,将眼睛微微打开一条缝隙:“朕记得,朕还是皇子的时候,先皇让所有的皇子都来火狐城看看,祭奠当初攻破此城时候战死的将士……朕还亲手烧了纸钱的……”
  苏不畏心里一动,没想到皇帝居然有兴致说这些。
  “不只是朕兄弟几个,大隋历代皇帝,都会让自己的儿子们到火狐城来看看,看看这座废墟,就是这里,曾经让七万大隋勇士葬身于此。那是太祖皇帝起兵之后打过的最艰难的一战,即便是后来攻克长安城的时候也不过损失了三万精甲。”
  皇帝喘息了一阵,对苏不畏艰难的露出一个笑容:“到了火狐城停车,朕想再看看。”
  苏不畏一喜,连忙答应。皇帝今天的精神显然比以往好些,他早就想停车为皇帝熬一碗粥喝,这两天皇帝水米不进他也几乎心力交瘁。可才高兴起来,忽然想到了什么让他心里又一紧,下意识的看向皇帝,苏不畏的嘴角都颤抖起来。
  “别怕”
  皇帝笑的很费力:“朕不是回光返照……前阵子朕不爱说话,是因为朕要留着力气,朕怕自己坚持不到长安城就死了,那岂不可惜?现在距离长安已经近了,而且这火狐城,朕早就想再看看。”
  苏不畏这才放了心,对护卫骑士吩咐了一声。骑兵中分出去三四十个人加速向前,先去准备。
  马车在火狐城废墟外缓缓停了下来,苏不畏跳下马车将帘子撩开,然后又爬上去,将皇帝驮在背上爬出来,小心翼翼的下了马车,他两只手紧紧的拖着皇帝,唯恐皇帝已经没有力气从自己后背上掉下去。随行的一个护卫连忙从马车里将绒毯扯出来,给皇帝围在身上。
  苏不畏背着皇帝往前走,皇帝伏在他身上抬头往废墟那边看了看,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说了一句让苏不畏听不懂的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想说给谁听。
  “废墟……其实朕最怕的就是看到废墟……”
  ……
  ……
  残垣断壁前
  侍卫将躺椅放好,然后扶着皇帝从苏不畏后背上下来坐在椅子上。皇帝歪着头看着那座似乎看不到边际的废墟,眼神里有些让人跟着心里发紧的伤感。苏不畏将皇帝放好之后就连忙转身去取米,他不想让侍卫们插手熬粥,他知道皇帝现在连哪怕稍微硬一点的米粒都嚼不动了。
  但皇帝还有皇帝的尊严,苏不畏不想让侍卫们知道这些。
  武当山张真人缓步过来,蹲下来为皇帝诊脉。皇帝微微摇头:“不必了,朕知道自己能坚持到回去。不再为太子做些事,朕死不了。”
  张真人怔住,然后站在皇帝一侧不知道该说什么。
  “真人……如果朕将大隋的江湖交给你,你能带着那些江湖上热血儿郎们帮助太子稳固大隋江山吗?”
  皇帝喃喃着说话:“就好像……当初老院长那样辅佐太祖皇帝,就好像朕的七弟那样辅佐朕……朕当初就问过你,你说你想要的是多从老天手里偷几个年头来活,若是参与庙堂,只怕会早死好几年。朕当时没怪你,因为朕手里还有一个萧一九。虽然朕当时就看出来萧一九这个人心思太大,但在配合朝廷的事上,他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