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城管大队-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更是被旨为书院理念之一,在南山书院,读圣人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做出什么实事,只会口上长篇大论的人在书院是得不到尊敬与佩服,只有亲手为我大唐做出贡献,才是书院教授学子们的目标,所以书院经常排遣那些学子们下乡接触百姓,去县衙跟一些小吏学习”
第三十八章书院与国子监
这世上总有一群年轻狂妄的家伙,他们虽然置身于事中,可是总喜欢做出一副跳出世外的模样,然后大肆品头论足,指点江山,侃侃而谈似乎世上皆无难事一般。
国子监培养出的士子们,大多都是这样的家伙。
徐阳曾经说过’无知者无畏’。在回答李二的问题时,李纲也重复了这句话。
中国千年的科举文化,演变到后世,已经愈发的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培养出的是拥有自己独立见解的自由人,而古代,国子监培养出的仅仅是会背四书五经的大道理先生,这让徐阳能极为透彻的看出唐朝时期的科举有多么的落后。
国子监教出来的学子,人品没的说,一个个学习的都是上古先贤,对个人品德修养极为重视,张口闭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在经过数年的国子监学习之后,最终会走上工作岗位,大多是一些县衙的官员,有些关系的可能会进一步到更高级的国家工作机关工作。
但是他们数年学的东西,全都是些先贤著作,和他们工作的职位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往往他们这些人,在书院中会大肆评判朝廷的决议,但是一到自己当官任职,就把治下管理的乱七八糟,最后只能是顺其自热。
他们治下若是出现了贼寇,不召集百姓逃命,反而穿着官服在县衙府邸等着贼寇前来,’仁义在身,贼来我死便是。’这就是他们的人生观。不能说他们是错的。可是大唐耗费这么多心血培养出的一个士子。就这么轻易的倒在敌人的屠刀之下,往往太让人心寒。
他们的治下若是出现了涝灾旱灾,他们不懂得及时组织百姓补救,反而不停的朝中央写折子,申请各种降税、免税之策。这也不能说他们是错的,可是有良径不走,反而南辕北辙,会让政府机构陷入各种过剩的泥沼之中。
他们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却有着铮铮傲骨,经常将自己比作孤寒中的一朵梅花,对朝中的政策大肆批判,认为该如何如何,这些都是徐阳在国子监呆了几天的真实感受。
这里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畸形的,一个帝国的良好运转,需要的是更为高端的知识分子,虽然国子监培养出的士子们已经够大唐这个时代使用了,可是对于徐阳心中的理想。他宁愿不用人,也不想启用这些士子。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个段子在后世众人皆知、耳熟能详。相比之下,去过国子监的徐阳更加坚定了决心要创办一个能真正培养出人才的学府,而不是培养出那些只读四书五经的无知者。
所以,徐阳创办了南山书院。
南山书院设立之初,就请来了李纲、颜之推、陆德明这样的当世大儒,一时间吸引了不少长安附近的士子前来报名,那时的南山书院连考试选拔的地方都没有,第一次录取大考就是在书院的一处平草地上举行的,当时正值寒风料峭,士子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考完了笔试。
时间一晃而过,如今的南山书院,学子已经超过了八百人,学科的分目多达十六科,小学部的人数也已经超过了一百人。
初夏的时节是美好的,今日无事,奏折也都已经批完,所以李二今天才突发奇想的去大唐如今的两大教育机构逛上一逛。
便服出行,这是李二最近出行最喜欢的行头,腰间系着一块拇指粗的玉佩,身着一身素服,按照徐阳那小子说的,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李二最近经常微服私访时身着这样一身。
果然国子监的学子和书院的学子有着天差万别的模样,李二不知道,短短两年时间,书院居然能把人塑造成这种模样。
李二这次给自己安排的身份是一名走南闯北的商人,他很喜欢这种换位的人生体验,一方面是有趣,另一方面,他也能摆脱帝王的视角,用一名普通人的目光去打量自己治理的这个帝国,自从跟着徐阳微服私访之后,自己就热爱上了这种另类的体验。
国子监的学子们对商人依旧抱有极大的歧视,从他们对自己爱理不理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们和传统的勋贵一样,对商人这一新进的阶级抱有敌意。
商人在国子监是没有地位的,士子们和勋贵们有着统一的战线,李二在国子监碰了一鼻子的灰,不过他丝毫不觉的意外,商人就应该是这样的待遇才是。
而到了南山书院,李二站在日头下,看着那些在足球场上争抢的少年人,到处都是年轻的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李二不禁也有些唏嘘,这里和温文尔雅的国子监不同,到处都有一股子破而后立的新意。
上前和那些学子搭讪,听闻李二是名商人,书院的学子似乎丝毫不觉的什么,纷纷的好奇向李二询问他从事的是什么买卖,生意好不好做等等这些问题,要不是李二年轻时走南闯北有些见识,还真回答不上来这些士子们的问题。
体验完了两座大唐最高的教育机构之后,李二的心中感慨万千,这才到了李纲的副院长办公室,来和他聊聊今日的见闻
“夫君,咱家这一次真要把水泥厂、玻璃厂的那些股份让出去?妾身还是有些不舍得。”晚饭的时候,刘梦璃有些欲言又止,最后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番话。
金圣曼也是抬起头,盯着徐阳看个不停,显然她也不想将这些工厂的股份卖出去。她们还不知道李二派人调查这些工厂的事情。
正朝嘴里扒着米饭的徐阳听了,整个人都顿了一下,随即朝站在帘帐旁的下人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推下,直到厢房中没有了其他人之后,徐阳这才缓缓道:”现在咱们家赚钱的营生太多,有些招人惹眼,夫君这一次把那些工厂的股份全都分出去一个是为了避嫌,而来也是为了团结长安的商贾,他们现在需要一个组织。”
半知半解的点这头,刘梦璃虽然听不懂徐阳仔说些什么,可是相信夫君已经成了她骨子里的信仰。
“夫君,妾身前些阵子一直听说高丽又要攻打新罗,这是怎么回事?”金圣曼突然像想起来什么似的,忧心忡忡的问道。
徐阳被噎了一下,都吩咐下人千万别把这事告诉金圣曼,她现在怀孕八个多月了,可以说是庄上最金贵的一位,怎么千防万防还是让她从哪里听到这个消息了。
“怎么会呢,你忘了夫君率军大破那高丽了?如今有我大唐撑腰,高丽怎么可能还敢对新罗做小动作。”徐阳满脸堆笑的解释道。
“嗯。”金圣曼也是送了一口气,又名想起了徐阳身披戎装、帮助新罗夺回城池的场面,眼神也变的有几分炽热,马上自己就会为新罗的恩人诞下一个子嗣,这件事一想起来就让她激动不已。
“夫君,既然咱家现在要把那几个工厂的股份全都卖出去,那么南山书院每月赞助的例银还要继续发吗?”刘梦璃似乎已经开始考虑庄上收入减少的日子该如何过了。
“发,当然要继续发,青龙坊现在全都是新建的别墅,你夫君我这一次是大唐最大的地产商人,到时候,你就知道嫁给一个地产商人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了。”徐阳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兴奋的笑容,被万恶的地产商坑了这么多年,终于轮到自己来卖房了
第三十九章青龙坊宅子
在封建社会,帝王往往被神化,被宣传为上天派来掌管黎民百姓的有神奇力量的化身。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帝王和官员就是最高级的地主阶级。他们通过政治权利剥削百姓,从而维持自身。搜刮来的钱财和土地使得帝王和高级别官员得以控制住黎民百姓。
但是有一种人,他们通过敏锐的嗅觉,倒卖商品,互通有无,把百姓的钱财迅速聚积起来,从而也同样能够过上像帝王和官员般奢侈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威胁到了一直以来宣传的传统思想,威胁到了帝王和官员的身份和地位,也使百姓质疑到所谓神权的真实性。这种人就是商人。
所以,自古以来,统治阶级就在不断的推出重农抑商的政策,可以说,商人的地位低下都是统治阶级刻意贬低的。
李二如今对于商人的态度很模糊,现如今商贾满天下,他没有表现出像以往统治阶级那般仇视商人阶级,但也却从不颁布支持百姓从商的政策。
相比商人们的事,李二现在似乎更热衷于征战,如果商人们缴纳的商税足以为他的军队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他也不介意商人们在大唐和平发展下去。
现如今大唐的军队发展神速,徐阳有一次在和老程的谈话中隐约听出了,大唐现如今已经囤积了上万只手榴弹和火药炮弹,李二这一次自信满满的药出兵攻打高丽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囤积的军火没有一丝作用,反而会发生爆炸。虽然已经竭力的将那些火药藏于深山之中。可是爆炸依旧不可避免。与其藏于深山中,还不如这一次用这些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火器炸一炸那号称无坚不摧的高丽城墙。
李二在积极备战,兵部已经在召集人手、准备物资,而李绩也是千里迢迢的从太原赶回来,任职国防部部长。
李二很是得意的从深山中拉出了一批队伍,就是当年徐阳带着去支援新罗的城管戊队,现在的这支精锐之师更是鸟枪换炮,不但人数从三千增长到了一万五百人。而且人手一杆遂发火枪,三楞军刺,腰间配着手榴弹,这种装备,在大唐似乎已经是未来战士的装备。
徐阳可不管李二究竟如何处理出兵之事,大唐这个战争机器一旦遇转起来,什么都东西都抵挡不住,超越了数百年的火炮科技不是砖后城坚就可以拒之门外的。
七月流火,虽然没有幽州的燥热,可是长安也是如同巨大的蒸笼。几乎要将正片大地炙烤正干。
夏蝉在树上不住的鸣叫,茂盛浓密的绿荫布满长安的街道。敦化坊人声鼎沸,原来今日是敦化坊全部建筑修建完毕的日子。
原青龙坊、敦化坊的百姓如愿以偿的住进了新房,从外面看,这新式的建筑物就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乳白色的围栏,一个精致的院子,里面种着一颗树苗,地上全是绿草,而一栋灰色的二层阁楼就耸立在绿草之上。
这完全颠覆了大唐以往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显得更加温馨舒适,而且最重要的,这种屋子一看就是造价不菲,鬼谷子能私人掏钱给他们盖这种房子,对他们来说真是天大的幸事。
人群中不时的有人称赞着徐善人,刘七也是笑眯着眼,他最喜欢听人夸赞郡爷,这比别人夸他还自己另他高兴。
今日的早朝才刚刚结束,众人从两仪殿内鱼贯而出,李二在大朝会上最重确定了攻打高丽的时间,八月初二,解释任命李绩从蓬莱入海,从海路直击平壤;陆路上,任命李道宗纬行军道总管,目标是直奔辽东,分两路先率兵三万,以两路进攻,先让他们两个去探探路,一旦形势大好,自己届时也会立马起身,御驾亲征。
李二的疯狂想法倒是有不少人阻止,但关键是没人能提出一条合理的理由。
是粮食不够吗?是军队没装备吗?是百姓生活贫困吗?都不是,大唐现在剥削海外,已经变成了一个浑身上下毫无弱点的巨人,百姓富足,商业繁荣,军队更是史无前例的强大,大臣们无话可柬,唯一能拿出来说事的就是路途遥远,物资运输可能会跟不上,恐怕生变,不过李二的倔脾气上来了,这点路算什么,想当年从关中起家,行军打仗绕过的路比这十倍还多。物资运输?徐阳发明的蒸汽机车,不动用畜力就能日行百里。
李二更是大手一挥,宣布本次出征的军士一人要配上一辆自行车,届时人人都是晓勇骑兵。
朝会上,徐阳听到他的这个决议也是差点吐血,人人配上一辆,这就是三万辆,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冲压机床,但是一日最多也只能制造上百条车链,更别说车身车架的组装了,李二要人人配一辆自行车也是活在梦里。
都不用自己站出来说,即刻就有户部的官员说出此举不可能,一看就是个经常和自行车厂经常打交道的,连自行车厂三条生产线一日最大的生产额都知道。
李二一听自行车的产量居然还是这么低,当时就很是不悦,还好那名户部的官员又说了,只需要一千辆自行车,赐予不骑马的士兵,届时可以当作一直奇兵。
李二这才满意,下旨让那名户部官员监工,定要在八月初二之前,准备好一千辆质量过硬的自行车。
大朝会没什么营养,基本和李二和宰相们开的小会讨论的东西差不多,最多就是热闹一些,徐阳听的是昏昏欲睡,直到白眉那声散朝响起,自己才如蒙大赦,精神一振,急忙从袖袍中掏出十几张请帖,看着两仪殿外的大门,跃跃欲试。
等到众人从过朝堂出来,徐阳就仔细的打量着人群,看到自己等的人,就急忙凑上去,将手中的请帖递上。
“这是何物?”房玄龄有些好奇的看着手中的请帖,大红色的外皮,似乎上面也有鎏金的大字。”不会又是拍卖会的请柬吧?看报纸说你小子要把那些工厂的股份卖出去,难道现在缺钱了?”房玄龄的话有些戏谑。
“哎呀呀,房相说什么笑话呢,拍卖会不能多,物以稀为贵嘛,这一次小子是给您送福利来了呢。”徐阳的声音都有些偷偷摸摸的
“青龙坊贵族生活区?”长孙无忌阴翳的双眼半眯着,似乎在品味那请柬上这几个鎏金字的意思。
“对对对。”徐阳的笑容怎么看都很奸诈。”这是小子送您的一套福利房,仅收您三百贯的材料费,这一栋房子就归您了。”
“三百贯?”三百贯一栋房子,这价格简直就是在说笑,现如今长安城中的房子那一栋不要上千贯,长孙无忌没有说话,一般对于他不了解的东西,他从来都不会先开口,这也是他身在朝堂多年以来保持的好习惯。
轻轻打开那张请柬,上面的字体娟秀,看起来倒不像是男人写的,不过倒有一股子女子的芳韵在其中。
“临湖而居,演绎浪漫风情?绝版水岸风光?奢华贵族,精致典章?”长孙无忌看的有些发呆。
“嘿嘿,长孙大人,这居所建在曲江池旁的青龙坊,绝对是一个度假休闲的好地方,小子特地给您挑了一间房相家不远的宅子,想必一定会让长孙大人满意的。”
长孙无忌太起头,看了看徐阳,又看了看请柬,脸上露出笑容,”既然是鬼谷所赠,老夫怎能有所不受,这宅子老夫就买下了。”
第四十章商贾代表大会
今日早朝还未结束,就有四十多辆马车拥挤的停在了徐家庄的门坊下,连出庄的路都被堵上了,从外面看这马车似乎与普通马车没什么不同,可是只要是掀开那马车的车帘,就能发现这其中别有洞天,一件件华贵的装饰品,西域进口的石田玉,西突厥买来的兽皮,都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好东西。
“请问刘管家,徐郡爷什么时候能回来?这都有一个时辰了,咱们这些商贾可都有些急不可耐了啊。”徐家庄的会客大厅中坐满了人,看他们衣着鲜丽、配饰不菲,不过衣衫上的花纹缺粗糙无比,竟是一群商人。
“哎呀,郡爷日理万机,哪里能是说见就见的,今日正好赶上大朝会,郡爷上朝去了,你们不想等的随时可以请便。”刘七的语气有些不满,做出了一个送客的姿势。
“哎呀呀,刘管家莫要生气,我们就是问问,如今徐郡爷请我们这些商人来庄都是我等天大的荣幸,哪里还会嫌弃等的时间长。”那名说话的是位精瘦的中年男子,满脸堆笑的朝刘七请罪。
“哼。”刘七的头颅仰的取得很高,鼻孔里似乎都有一阵叫骄傲的气息喷出,”那是,郡爷觉得长安的商贾需要一个阵地,一个规范的组织,这才找到了你们,你们可不要小瞧咱家郡爷,当初在幽州的时候,郡爷一个玻璃产业就养活了幽州数万口人,这一次大张旗鼓的请你们来,可是你们祖上修来的福气。”
刘七不远处有一个胖胖的商贾。耳垂都快垂到了肩上。颇有种三国刘备的风格。不过体型太过臃肿,破坏了俊朗的形象,只见他谄媚的向刘七说道:”刘管家说的既是,咱们这些商贾,现在赚的钱多,可都是没地方花,您瞧瞧这衣服,上好的丝绢。一尺布就够那些农汉一家过上一年,可是您看看,却只能秀上这些粗制的花纹,咱们这心里不舒服啊。”
看到那名胖商贾,刘七的态度顿时有所缓和,仔细打量的看着这名胖商贾,有些热情的询问道:”看这位体态丰盈,耳垂至肩,想必就是洛阳城数一数二的朱砂大户陈员外了吧?”
“哎呀,谬赞谬赞。只是家中有几个朱砂矿,年赚个几万贯而已。”胖商人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语气中的骄傲谁都能听的出来。
“陈员外过谦了,郡爷特意吩咐过,您是从洛阳大老远的跑过来的,等会选宅子的时候,您可以先看看临湖靠边的宅子。”
刘七这么一说,可让那名叫陈员外的胖商人心花怒放,胖胖的脸庞似乎都能挤出一朵花来,”哎呀,那怎么好意思,只要是能和朝中几位闻名天下的官员做上邻居,咱们住哪里都行。”胖商人想了想,又低声问道:”刘管家,徐郡爷在请帖中说会请来朝中的几位官员到新建的青龙坊来居住,这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胖商人这么一问,满堂的商贾们顿时都放低了声音,竖着耳朵听刘七怎么回答,他们今天可都是冲着这个来的。
只见刘七的头颅一台,嘴角露出轻笑道:”怎么?你们难道质疑我家郡爷说的话?”
“哎呀,不敢不敢,我们哪里敢非议郡爷的话,只是好奇、好奇嘛~”胖商人尴尬的笑了笑,不过他旁边道是一堆人帮他解围,随声附和。
刘七的脸色开始变的崇拜,郡爷无所不能的形象又在他心中高大了三分,语气轻松道:”我家郡爷,向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在请帖中说过,那你们放一万个心,这是肯定是不会骗你们的。”
刘七的话音刚落,大门外就响起了一个声音,”难得我家刘七这么吹捧本郡侯,幸不辱使命,这次青龙坊的宅子都已经发给了朝中的大员,你们要是入住,想必过上两日,就能与当朝宰相为邻了。”
大门被推开,徐阳一身朝服的就进了屋子,旁边的仕女急忙帮他把外衣退去,挂在了一旁的衣架上,然后有仆人端上来府上的便服外衣帮徐阳穿上。
“诸位都久等了吧,本郡侯路上遇到点事耽搁了,没让诸位等急吧?”徐阳浑身上下满是一股自信的气势,当仁不让的走到了庄主位子上一屁股坐下去,开口客气道。
“郡爷哪里的话,能成为咱们大唐第一庄的座上宾,我们这些商贾们可都是备感荣幸呢,哪里会嫌时间久、郡爷也是说笑了。”那名长相精瘦的男子最先开口,说罢,还自己哈哈笑了两声。
这让刘七一阵无语,刚刚最急不可耐的就是他了,可现在客气的仿佛是没事人一般,刘七想起了徐阳曾经告诉他商贾是这世上脸皮厚度仅次于朝中官员的人,刘七现在想想,真不知道自家的郡爷每日遇到的那些官员脸皮究竟有多厚。
徐阳仔细打量了一下大厅中的人,人一共来了四十六个,不多不少,正正好好。
“咳咳。”徐阳清了清嗓子,有些指点江山般说道:”看样子人都到齐了,那么本郡侯要在这说两句了。”
众人皆是眼睛瞪的老大,探着脖子,想听听郡侯究竟要说些什么。
“你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洛阳、长安、南山,你们的产业不同,有开酒楼的,有开发矿产的,还有走西域买卖的,但是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徐阳顿了顿,”,你们来自各行各业,可都是从普通的小商贩一步一步成长到今天这个地步,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那就是商贾。”
“众所周知,历代士农工商,商贾的地位都是极为低下,他们互通有无,到处乱跑,既不方便统治者的统治,又不生产粮食,所以一直被帝王歧视,被农民诟病。”
徐阳这些话说出口,大厅里的气氛已经是鸦雀无声,不少商人的头上都开始冒汗了,徐阳说的这些’反动言论’让他们甚至有种眼前的这位侯爷是要去造反的感觉。
“可是。”徐阳话语一转,”没有人看到商贾们带来的好处与作用,人们只看到他们锦衣玉食,生活奢侈,却看不到他们东奔西走四处倒卖的的辛劳,人们只是看到他们赚取了大量的银钱,却看不到他们倒买倒卖所承担的风险。”
徐阳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说到了这些商人们的心坎里了,不少人的眼光都在不停的闪烁。
“这个时代需要商人。”徐阳伸出一根手指,”只有商人,才能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商人,能为大唐源源不断的提供财富,才能让市场经济得到完全的发展。”
虽然听不懂徐阳后面说的话,但是这些商贾都是面露激动的神情,他们隐约期待着在徐阳的带领下,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现在的大唐,商人却得不到应该有的尊重,所以商人们需要联合起来,组成自己的组织,统一管理大唐的商贾,将自己的一根细线,拧成一股麻绳,把那些破坏商人声誉的黑心商人踢出商贾的队列。”
“你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已经在自己经营的方面有着极大的成就,现在我正式邀请你们加入由我创版的大唐商贾联合会,我将在青龙坊给你们安排居住在朝中大员附近的宅子,以后的青龙坊,也将成为商贾们的阵地,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
徐阳的语气极具震撼力,整个大厅的商人们全都激动的攥紧了双手,似乎属于他们的时代,真的要到来了
第四十一章喜气临门
入住青龙坊,成为大唐商贾联合会元老级人物的代价并不便宜,徐阳狮子大开口,一栋青龙坊的宅子,要了十五万贯。
可是四十六名商人,没有一个退却的,依旧争先恐后的报名,生怕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这世上不能主动选择的人,邻居就算是一个,长孙家高墙大宅的边上,有两户农家,虽然不贫穷,可是和达官显贵的长孙无忌相比,他们连杂鱼都算不上。
不过人家家有什么婚丧嫁娶,长孙都不能推辞,所以就经常看到,长孙无忌备好礼物,一个人坐在一帮子下里巴人中间,喝着糟糠米酒,被灌的酩酊大醉。
能和朝中大员成为邻居,这在那些商贾的心中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可是现在,徐阳硬生生的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机会,这些商贾们也是目光很敏锐的把握住了这次的机会。
商贾联合会是什么,这些商人不知道,不过隐隐约约他们觉得这一定是一个了不得大组织,因为从互相之间的沟通中,他们都隐约感受到了加入了这个组织中的商人确实都有着实力雄厚的资本。
精瘦的一个家伙,家里有着五百亩的良田,还守着一个煤山,是蓝田县数一数二的富户,胖胖的家伙,洛阳城朱砂行业第一人,家中祖传的一个大型朱砂矿,卖朱砂赚钱赚到手软,来到徐家庄参加了这次会议的,无不是家中能说的上话的掌权者,有很多虽然外表其貌不扬。其实家中的积蓄也都超过了数十万贯。
这一次组建的商贾联合会。日后成为了大唐。乃至世界都数一数二的组织,在徐家庄的这一次会议,也被后世的史书称为’大唐商贾第一次代表大会’
“牛叔叔,我看师赞年纪也不小了,您可有考虑过给他去亲的打算?”徐阳今日特地来到牛劲达府上拜访,这让一直在家养花种草的老牛倒是有些受宠若惊。
“我说你小子大老远的跑到我府上来,就是问问师赞的私事?”牛进达一脸的怀疑,”无利不起早。说罢,今天来是想干什么?”
“嘿嘿。”徐阳笑着搓了搓手,也不回答,就是愣愣问道:”我就问问牛叔叔你是怎么打算安排师赞婚事的。”
牛进达胡子一挑,”还能怎么打算,那小子天天泡在书院,听说现在正在到蓝田县下乡,整天跟着一帮小兔崽子摆弄修桥铺路的事,你婶婶上次还说他,年纪这么大了还不娶妻生子。那小子居然说出什么现在要投身事业,婚事晚两年这种混账话。你说我这个当爹的能怎么办?”
跟牛进达说话就是愉快,一点都没有架子,仿佛熟稔的就像一家人一般。徐阳听到牛进达这么说,嘿嘿直笑,同时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大红的请柬,递到了牛进达的手中。
接过请柬,也不看,牛进达就讪讪道:“我说,你小子不会又整出些什么幺蛾子吧?上次的拍卖会,拿着那一大堆玻璃换金银牛羊的事,老夫看着都心痛,这是作孽啊,你要是还这么干,老夫这次肯定是不会去了,免得看到那些外族人被你吃的骨头都不吐,以后征战他们的时候下不去手。”
徐阳哈哈一笑道:”非也非也,牛叔叔您仔细看看这请柬再说。”
牛进达看了看徐阳的表情,没有看出什么端倪,这才拿起手中过的请柬,仔细的看了起立。
从上倒下,牛进达看的不明所以,最后看完一合,用询问的语气道:”你是打算在青龙坊卖宅子?”
“嘿,牛叔叔果然料事如神。”
“去去去。”牛进达扫了扫手,被这小子拍马屁,总让他有种危机感,”你这房子打算怎么卖?”
徐阳不回答,反而是瞧瞧问道:”牛叔叔,觉得这青龙坊的宅子给师赞当婚房如何?”
“嗯”牛进达沉吟了一番,缓缓道:”虽然地界偏僻了一些,不过倒也是依山傍水,风水不错,给师赞当作婚房是够了,可是长安放假颇贵,老夫可没有多余的闲钱给他置办新房。”
“哎呀,提钱多俗气,这长安青龙坊,小子送给您一栋新房,留给师赞当作婚房,也好让他尽快娶个长安的好姑娘。”
徐阳这话说完,牛进达的眼睛就睁的滚圆,真如牛眼一般,对徐阳的话充满了怀疑。
“我说,上次老夫看的那场拍卖会给老夫看怕了,你小子老实说,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哎呀,牛叔叔,你这么说,可是真伤人心啊。”徐阳做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随即就狡黠一笑道:”小子在青龙坊盖的别墅区,您绝对没见识过,要是您看到了,有可能到时候自己都会搬去那里住。”
还不等牛进达询问,徐阳就解释道:”至于为何不要钱,那都是因为您有一个土豪邻居帮您付过钱了”
徐阳这两天四下奔走,已经拜访了不少勋贵之家,像李崇义他老爹、程处默他老爹、尉迟的老爹,这些武将可都是大气豪爽之人,一听徐阳便宜卖青龙坊的宅子,还是根据鬼谷技术所建,一个个就很是愉快的花了远低于长安房价的价格买下了一栋,供自己的儿子当作婚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