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城管大队-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术应该比老夫要了解的更清楚,这世上,就没有帝王绝对相信的人,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们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与他们平起平坐。更不能有人觊觎他们坐下的皇位。”

孙思邈说到这,停了下来,眼神犀利的说道:”何况是弑兄杀弟夺来的皇位?!”

一语惊醒梦中人,徐阳这才发现,原来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认为自己是李二最信任的人,可是现在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现代人的错觉,对于有威胁自己地位的人。李二从来不会心慈手软,更不会给予那可笑的信任。连亲兄弟都能杀,父亲都能笔迫退位的李二,自己无论做出天大的功绩,都只能得到赏识,而绝非信任。

其实还有一点,孙思邈没有看出来,但是徐阳是知道的,那就是资本主义和皇权的矛盾,资本家是注定要站在勋贵皇族的对立面的,这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徐阳也是一位不小的勋贵,不过相比之下,他更像是一个资本家,玻璃厂、水泥厂、砖石厂,这种以雇佣关系为主,让群众脱离农作物生产的经营方式,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把徐阳变成了一个大唐最大的资本家,虽然不愿承认,可是依照李二这种嗅觉极为敏锐的人,已经悄然察觉到这种隐约的矛盾所在,所以他才会暗中派人调查徐阳的产业。

心事想通了,徐阳的心中也是如释重负,封建**是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可是,每一次改朝换代时,都会伴随着流血与牺牲,依照自己这个性格,遇上这种事绝对会有多远离多远,毕竟自己只是个胸无大志、混吃等死、只想让天下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的普通人而已,说青史留名,那太过残酷,一想到自己要是代表资本主义造反,大喊着共产万岁被架在火上烧死,然后有人睡自己老婆,打自己的的娃,徐阳就不寒而栗,一定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多谢孙道长,小子这下想开了。”徐阳朝孙思邈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着一礼是他发自内心的感谢。

孙思邈的心情也是极好,白色的须髯微翘,像是透着一股子仙气,捋了捋胡子笑道:”不必谢老夫,还是应该谢你自己才对。你是个聪明人,从你捐给书院的那些图书,就能看出你鬼谷的底蕴之丰厚,不过医者不能自医,老夫只是说上两句话,便能点醒你罢了。”

“哈哈。”徐阳也是微微一笑,”既然孙道长来了,又帮小子解开了心病,今日就别走了,小子亲手给道长准备晚膳,也可尝尝我徐家庄的手艺。”

徐阳这番客气,孙思邈倒是丝毫不推辞,满意的点头说道:”这长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你徐家庄的菜色是一绝,长安商务会所有一道油辣椒涮火锅可是轰动一时,老夫还没在你府上尝过,今日倒是能一饱口舌之欲了。”

“嘿。”徐阳摆了摆手,”大夏天的吃什么油辣椒火锅,小子今天就请道长吃一顿正宗的淮南羊肉汤”

推开大门,徐阳竟有些惊愕,原来一大家子人都站在门外,翘首以盼的等着自己出来,刘梦璃抱着哭哭啼啼的兴唐,这烈日当头的,也不怕晒着孩子了。金圣曼更是的,挺着个大肚子,在两名女婢的搀扶下,也是站在那里,刘栋良带着蔡氏也是在屋外等着消息,这让徐阳很是感动,这些都是真正关心自己的亲人,可是自己却害他们担心。

看到徐阳出来,一大家子人呼啦一下就围了上去,刘梦璃担忧的问道:”夫君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妾身愿与夫君共进退,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柔和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这名结发妻子,两年的时间,足以水乳交融,产生血浓于水的情感。

徐阳有些愧疚的说道:”夫君只是有些累了,没什么大碍,刚刚孙道长给我扎了几针,立马妙手回春,现在感觉身体已经好了。”

徐阳这名说,才让众人松了一口气,刘栋良身为长辈,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向孙思邈行了一个大礼,”多谢孙道长出手相救,我这贤婿,可是这一大家子的顶梁之柱,这份恩情,徐家庄无以为报,只要孙道长说出来,刘家上上下下定会竭力去办。”

孙思邈倒是大笑一声:”刘庄主太过客气,徐公已答应宴请小老儿一顿,老夫已经知足了,就别提感谢之事了。”

刘栋良先是惊愕了一下,随即莞尔一笑道:”如此甚好,老夫这就命下人去准备一桌上好的家宴。”

“爹,不用了,这顿饭我亲自给孙道长做。”徐阳急忙说道,自家的厨子可没做过后世正宗的羊肉汤。

“好好好,都依你,只不过小心些身子,这一次可是把梦璃她们都吓坏了。”刘栋良也是笑道,都说君子远庖厨,可是自家的这贤婿就喜欢朝膳房跑,还别说,做出来的东西真是美味至极,庄中的厨子每一个能做的如他做的一般好吃,只能归结于是鬼谷弟子的秘方。

众人出了院子,就看到一个衣衫破旧的大汉,带着一位相当瘦弱的少年跪在院门外,刘七看到庄主出来,急忙道:”郡爷,这两人怎么都赶不走,硬是要跪在这门前等郡爷您出来道谢。”

徐阳仔细打量一看,就发现正是在工地救下的那一对人,此时的日头正烈,两人都是满头大汗,那少年的肩膀上还有一道血印,看起来很是可怜,徐阳急忙走上去扶起他们二人,朝一旁的刘七吩咐道:”这位壮士会些武功,问清楚籍贯地址,就留在府上当个护卫,至于这个孩子嘛~”徐阳转头看了看孙思邈,轻轻一笑道:”就交给孙道长了。”

ps:感谢黑暗的我大大连续打赏的三百起点币,拜谢~

第三十五章商贾战友

前世的徐阳曾经有一个家在淮南的兄弟,父辈就在当地开了一家羊肉面汤馆,卖的就是天下闻名的淮南羊肉汤,有一次去他家玩了半个多月,别的都没学会,倒是学了一手做羊肉汤的手艺。

淮南羊肉汤,汤味香辣,肉细嫩,以上等羔羊为原材料,辅以名贵、淮南特产香料,开锅时香飘四溢,食之口舌生香。羊肉汤亦是以汤为主,汤醇厚,味鲜美。与牛肉汤共为淮南双绝。

羊肉的口感很好,是一种冬暖夏凉的食材,最近大唐从西突厥弄来的羊羔颇多,听说那边的人很喜欢拿牲畜来换唐人制作的玻璃容器和茶叶,所以甚至一度导致大唐的牲畜有些过剩的情况。

徐家庄最近也是新进来了一批相当不错的嫩羊羔,本来是想放养着,留给庄主吃的,这下好了,正好赶巧,用来招待孙思邈在适合不过。

徐阳选了一只体膘肥硕的嫩羊,命下人杀了,就用它来做今天的晚宴。

羊肉汤的两个灵魂,一是羊,再有一个就是香料和辣子了,不放辣的羊肉汤,根本就配不上正宗的称谓。

徐家庄的辣椒已经收获了两季了,这东西的长势很快,只要水土丰茂,长起来就如同野草一般,不但够徐阳一家人食用,还能给一些亲朋好友送上一些。

羊肉切块,葱头切丝,放入猪油炒至微黄,加羊肉、大蒜末、辣椒粉、茴香籽,然后命下人大火烧上小半柱香,再用中火加水煮沸。加入面一同煮沸。无需多久。水开之后加盐,一大锅羊肉汤就制作好了。

开锅香气四溢,辣味掩盖了羊肉的膻味,提升了鲜美的味道,让人闻之垂涎。

果然,当一大家子坐下来,徐阳命下人把羊肉汤端上来之后,众人皆是轻嗅香味。孙思邈带来的那名叫道心的小弟子已经是猛咽口水了。

后世的美食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食物,在人民生活水平还普遍吃着锅盔,偶尔吃上一两次干饭的时代,美食只存在于达官显贵之中,而那些普通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在为吃饱儿发愁,更别提什么美食了。

果然,这一顿饭大合众人胃口,孙思邈吃的是上下其手,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吃着辣子浓厚的羊肉汤不住的吸溜着嘴,活像一个孩子。一点都不拘束。

受孙思邈的影响,刘家人吃的也是很随意,一点都没把老孙当作外人看待,徐阳特意给怀孕的金圣曼盛了一晚没有放辣椒的清汤,好一同品味品味。

一顿饭就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吃完了,徐家庄的牌坊下,孙思邈拿着白绢插着嘴,感觉口中还有些麻的说道:”好了,送到这就可以了,这顿晚膳差点让老夫把舌头都给吃下来,鬼谷不愧是鬼谷,虽无锦衣玉食,只是用些粗糙的农家材料,便可制作出如此人间美味,老夫今日也算是长见识了。”

徐阳也是微微一笑,”能得您老的夸赞也是小子的福气,日后您老有空随时都能来徐家庄用膳。”

孙思邈听闻,眉毛一挑,有些戏谑的说道:”莫要轻易许诺,小心老夫以后天天来你家庄子,吃穷了你可不要哭诉。”

徐阳听闻哈哈一笑,”您老若是能天天来,小子就在徐家庄打个招牌,’大唐医圣孙道长指定用餐地点’然后在徐家庄开上百八十个餐馆,想必生意定是极好。”

“哈,你这个小子果然精明~!”孙思邈笑着嗔了一声,不过笑着笑着脸色就渐渐变的严肃起来,神情肃穆,语重心长的教诲道:”风劲扯呼,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现在的位置已经受到陛下的警惕,老夫奉劝你,远离那个朝堂,并且保持好你鬼谷弟子的身份,朝堂上勿需与所有人都交好,只需要与那几个当朝大将和极为宰相交往便可,他们都是可以用命救你的人,你自己多多保重。”

孙思邈用他有些苍老的手握住徐阳的手,目光中带着慈爱,仿佛是在看一个极为至亲的晚辈。

“多谢孙道长的教诲,小子受教,道长字字珠玑,小子也当谨记在心”

翌日,长安又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城的事情,《大唐新闻报》上公然宣布,鬼谷徐阳这一次要将长安的水泥厂、玻璃厂和烧砖厂的股份卖出去,并且正式组建长安商人联合会,在格物院的主持下,规范整个大唐的水泥、玻璃、砖石的价格。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唐的商人可是这世上最不愚昧的一群人,他们的鼻子比鲨鱼还要灵敏,对于资本的追求,高过对鲜血追求的千百倍。

这两年,大唐商人的地位激增,以前,商人赚取大把的银子,买来一身绫罗绸缎,可是根本不能穿着上街,一旦上街被人告发,那都是要拖到衙门里挨板子的,因为叫逾制,所以只能在家中穿着,自己显摆显摆,过把瘾。可是现在,商人穿什么上街那是你的自由,一个个的甚至争相攀比看谁穿的价格更为昂贵。

以前,长安的商人只敢在东西两市做生意,长安的各条主干道上摆摊都不敢摆,要是被巡逻的金吾捉住,下场十分凄惨,轻者没收售卖物资,重者打至残废。

可是现在,朱雀大街的街道两旁全是商铺,而且都是有门面的商铺,米行、醋行、铁器行,茶行、酒行、玻璃行,可以说,只要是能想到的,在这长安城中就没有买不到的,一天从早到晚,朱雀大街上就是热闹不断,人声鼎沸,仿佛都能掀翻整个长安城。

到了夜晚,长安城的交易更展现出了澎湃的生命力,酒楼茶坊坐满了人,街道上也有游侠儿在各种铁器铺子里购买宝刀宝剑。

每一家的商铺前就挂着两盏巨大的红灯笼,能够照亮自家的商铺,一到夜晚,连横十里的商铺仿佛一条条火龙,盘旋在长安城中,要知道,宵禁没废除之前,夜晚的长安街道上可是肃清的犹如鬼蜮,只有一两只巡逻长安的金吾而已。

种种这些,都是再向人传播出这样一种信号,大唐已经迎来了一个商贾们的时代,去年一年的国库税收,商人们所交纳的税务史无前例的达到了农民的三倍之多,要知道,以往大唐的税收主要都是靠农民所交纳的税粮而已。

商人们的胸膛抬起来了,面对社会地位的提升,他们极为强烈的渴望在政治上获得话语权,可是他们还形成不了有效的组织,不能团结在一起的商人只是一盘散沙而已,所以,商人们只好先赚钱,谋求话语权这种事还是稍后再议。

徐阳这一次的决定很吸引人,至少对于那些有实力的世家商贾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海外如今探索的太厉害,李二开始慢慢将政策调整为只允许官方开采海外的那些的岛上资源,而私人则是不行,这直接就砍断了许多商贾们赖以生存的海外走私之路。

丝绸之路的生意现在越来越畅销,茶叶、瓷器、玻璃制品,这种小东西去一趟带回来时都可以换来等重的金子,不过现在丝绸之路也大多被垄断,其余的商人已经没有了插手的空间。

现在唯一能够发展的地方就是岭南,可是地处偏远,道路不通,也是困扰商人们的极大阻力。

现在徐阳突然提出要将大唐如此赚钱的产业与天下商贾分享,一时间让商人们受宠若惊,可是没有人知道,徐阳的打算

资本壮大到一定程度,皇权就会妥协,历史上称之为:君主立宪制

三十六章又见高句丽

长安城正在一片勋贵起舞笙歌、百姓安居乐业、商贾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之时,当初在新罗国被徐阳击败过一次的高丽又有些不老实了,渊盖苏文这一次学精了,不再派遣大军出动,而是带着一队队的小队,对新罗的边境进行骚扰,直到新罗女王的国书递到李二的桌案前为止,高丽这一次又已经侵占了新罗五十多里的土地。

李二看到国书之时,就勃然大怒,现如今的大唐比历史上的要强大数倍不止,所以李二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自从灭过东突厥之后,大唐的自信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天可汗的称呼,让李二有着充当世界警察的信心。如今四夷都对大唐俯首称臣,只有这一个高句丽不停的在背后搞小动作,不揍他一顿,就对不起四夷送给李二’天可汗’那顶大帽子。

高丽国地处险峻,隋炀帝杨广阁下当年三伐高丽,最后一次,高丽实在被杨广怨鬼一样的执着而感动,宣布正式对隋王朝称臣,从此定期上贡。这意味着杨广伐辽是失败的。

李二登基之后,处处都与隋炀帝杨广不同,杨广喜欢别人夸赞,李世民就把挑毛病的大权放给臣下。杨广喜欢四处游玩,李世民就把自己憋在皇宫里,即使憋出内伤也在所不惜。但是杨广伐高丽,李二却跟杨广相同,从心底,他也是想要讨伐高丽。

高丽在唐时的国土面积很广阔,占据着东北松花江流域,以及今天的半岛大部分土地。从东汉末年。中国政府忙于内战时。高丽迅猛发展,仅首都就有三个,还占据了辽东这样的战略要地。

贞观二年,高丽举兵攻打新罗,李二派遣徐阳去阻拦,结果没想到居然大胜一场,光是俘虏都抓回来了一万多人,遭受重创的高丽如同受伤野兽。蛰伏起来,并且派遣使者表示愿意臣服大唐,不再挑衅新罗。

而现在,这样一个不守诚信的小国又跃跃欲试的想要干些不守规矩的事,这是李二所不能容忍的,帝国的尊严虽然是一条理由,不过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理由,时刻促使着李二想要攻打高丽,那就是辽东这地方本身就是中国领土,在那里的汉人都是隋朝灭亡后的许多流亡的隋朝百姓。贞观初年,李二刚刚登基。怕国内情况不稳,百姓生活还低为顾虑,所以没有出兵攻打这个眼中钉,而现在李二作为世界霸主,绝不能容忍同胞受难,更不能容忍辽东不能回归。

既然已经下了决心,又有徐阳大胜的前车之鉴,李二打心底对这个不守规矩的小国下了朝死里打的决定。

召集了在长安的诸多武将,李二召开了一次隆重的作战计划大会,徐阳也有幸被有请在列,按照李二的说法,他是想从陆路、水路共计三路大军从过三个方向对高丽发动全面攻击,这是典型的包饺子战术,高丽人从没吃过饺子,所以不知道这种战术的威力。

包饺子战术和汉堡战术在战场上经常被卓越的军事奇才所使用,无差别包围的战斗方式,就是把对手看成肉馅,疯狂的要将它包起来,最终绞杀在其中。

李二这次也坚信自己可以迟到饺子,信誓旦旦的说要御驾亲征,看着他自信满满,指点江山的表情,徐阳就是一阵无语,这个家伙现在是越活越年轻了,历史上他到晚年才会想到亲征高丽,而现在,这个家伙就有了亲征的奇怪念头。

“陛下,臣以为,现如今征高丽不是最佳时机。”李靖虽然在长安十分低调,朝会上也从来不发表什么意见,可是对于李二这种冲动的行为,他还是第一个站出来阻止的。

“哦?李爱卿何出此言?”李二的眉毛一挑,语气有些不满的问道,对于这个昔日的大唐军神,他总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排斥感。

“回禀陛下,高句丽地势险峻,如今我大唐火器还在研发阶段,能够顺利攻破城池的火器还不稳定,并不能投入实战,而且现如今高丽积雪消融,道路泥泞,并不适合行军,再加上陛下登基才刚刚三年,不宜大规模用兵。”老李的回答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不是最佳时机的理由,说的倒也是有条有理。

“谁说火器并不稳定,朕亲自看过城管队所训练的火炮和手榴弹,哪一个都威力巨大,虽然现在高丽积雪消融,不过此时的天气也正好,难道我们要拖到寒冬再去攻打他们的箭楼城墙?”李二哼了一声,”至于朕仅仅登基三年,你看太上皇登基八年,有朕治理的繁荣?”

李靖听了,沉默不语,随即抱拳道:”末将只是说出自己的拙见,陛下所说的也很有道理,一切全凭陛下做主。

哎,徐阳仔心里默默叹了一声,李靖曾经是个多么牛的人物,现在再李二手下当值如同一只受惊的小罗雀,长安城中基本上都见不到他的身影,为了避嫌,免得李二会怀疑他会造反,整天就藏身府中,很少和长安的达官显贵们往来,仿佛是一个透明人。

李二满意的点了点头,连一代军神都被自己说服,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陛下,臣以为陛下有些固步自封、骄傲自大了。”能说李二固步自封、骄傲自大的也只有魏征这个老家伙了,批评李二起来,这家伙可是毫不手软。

果然,魏征说完话之后,李二的脸色就是一阵青黑,满脸不悦之色尽显,”哦?魏爱卿来跟朕详细说说,朕究竟哪里固步自封,骄傲自大了?”

魏征的声音依旧慢条斯理,身为山东集团的代表,他是李二拉拢的对象,所以无论他说什么,他知道,李二都不会动他,”陛下,两年前,臣刚刚弃暗投明时,您对臣说:’天下之乱,苦之在百姓,我大唐需要休养十数年,等到国内百姓安居,国库充盈之时,再去征服周边之国,乃是’中原即定,四夷自服’之策,可是陛下,您看看,东突厥灭亡之后,陛下就越发骄纵,周边各国都不放在眼中,前些阵子,陛下命李绩将军、程将军、尉迟将军攻打吐谷浑时,我大唐的赋税就增收了一层,这短短半年不到,陛下又想要亲征高丽,着实是骄傲自大之后果。”

魏征批评的想来不怎么给李二留脸面,也能难怪历史上李二回到后宫会大呼小叫说’此匹夫当杀’这种话了,看李二被气的一清二白的脸,徐阳就一阵想笑。

“陛下,魏公的评价有些失言了。”李二的兄弟长孙无忌这个时候跳出来给李二解围,真是好兄弟。

“无忌请畅所欲言。”李二的脸上总算是有了一丝笑容,长孙无忌阴翳的眼睛闪过一丝光芒,侃侃道:”我大唐对外出兵虽然频繁,可皆是事出有因,外者不服,我中原大唐自当让其受之教化,更何况,诸位看我大唐虽然出兵频繁,可是国内却丝毫不见征战之乱,百姓安居乐业,粮食产量一季比一季多,对于像高丽这样的小国,定要一击击痛,让其不敢再犯才是。”

长孙无忌一直是个亲李党,李二的决定,他几乎都是全部支持,所以这一次,他也是力挺李二出兵高丽。

“嗯。”满意的点了点头,李二的目光划过了诸多朝堂重臣身上,房玄龄、徐阳等人,皆是没有表现出什么异议,李二朗声道:”即刻召回李绩,任兵部尚书,于长安准备发兵高丽!”

第三十七章大唐的武将

徐阳今天就是来打酱油的,屁都没放一个,会就散了,他也乐享其城,这大夏天的,赶快回庄吃上一碗冰凉的刨冰才是正理。

李绩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李二的这个手笔有些大,现在的李唐王朝正是荷尔蒙爆表的时候,看谁都想干一架,四处多管闲事和抢地盘,国防部部长这个职务轻易不授予普通人。在李绩之前,最有名的国防部部长如杜如晦、李靖、侯君集,李绩的前任是李二的大舅哥长孙无忌。算上李绩的五位国防部长,有三位是李二心腹,只有李靖和李绩不是,两人之所以能到这个位置,就是因为能打,李二现在还是很需要能干架的部下。

后来徐阳一思量,觉得有些不对,大唐如今猛将如云,随便派几个就能把渊盖苏文那个老匹夫打的满地找牙,为何李二非要特地开了一次高层会议讨论?还说要御驾亲征?

一想到李二会议结束的时候那似有似无的笑意,徐阳瞬间感觉李二又是在试探着什么,一股背后阴森森的发冷,这他娘的朝堂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估计这一次,李二又是在考验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了,自己这个小虾米也是被收入囊中考验了一番。

战国时,楚国有位善射的大将叫养由基,百步穿杨,经常玩一箭双雕,由于在战场上无坚不摧,所以成了超级巨星,引得他的上司嫉妒的发狂。某次战役,养由基和往常一样冲在最前,他的上司在他专心对敌时。朝他背后射出一箭。要了他的命。但事后,他的上司报告说,养由基死于乱军之中。

杀人最好的场所就是战场之上,无论是杀敌还是杀自己人,都可以”死于乱军之中”为借口,混乱的战场,没有狗仔队,也没有监控。想说什么就是什么。

徐阳很早以前在百度唐朝史实的时候,就仔仔细细的把《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全都看了一遍,对比着,也从中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

唐朝有三大智将,一是李靖,号称大唐军神,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光是灭突厥这一大功就无人能挡,然后是侯君集,从龙之功。一路替李二过关斩将,也是功盖朝堂。最后一位就是李绩,从瓦岗寨之后投靠李二,自己也算是半路从龙,功绩也是不小。

天下安定之后,李二对身边的武将越来越冷淡,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没有人情味,可以同甘苦,不能同富贵,这话说的很是在理,即便李二已经做到帝王中数一数二,但是依旧改变不了这种事实,特别是立过太子之后,李二对于曾经的那些凶悍聪明的武将们渐渐由信任转化为了惧怕。

李二不是惧怕他们威胁自己,而是惧怕他们会威胁自己的儿子。

依照承乾浅显的见闻,他能被这些久经沙场的武将们玩死,所以李二无时无刻不再考验着朝中的武将们,渐渐由信任变为找机会除掉他们。

在李二心里,李绩是军界最大的一块石头,贞观年间的政府军界,主要有三人最优心计,一位是李靖,这小子比较了解形式,突厥归来之后,就主动退休在家,养花种草什么的。另一位则是侯君集,他现在是太子的心腹重臣,所以李二也很放心,所以剩下的只有李绩。在李二眼中,虽然李绩这块石头真像石头那样,一动不动,毫无声息,但难保有一天,石头会裂变,里面蹦出个喜欢大闹天宫的猴子来。

李二的这次高层会议,正是考验武将们的重心与野心之意

敦化坊的宅子快要修建好,金圣曼那边也快要生了,徐阳可不敢告诉她高丽又入侵新罗的事情,更不敢告诉她,她姐姐现在一直向大唐求援,要是一个不好,她非要闹着要回娘家找姐姐,挺着这么大的肚子,会让徐阳发疯的。

长安的商贾们倒是不太关心鬼谷子的小妾什么时候生孩子,他们翘首以盼的还是徐阳当初说要公开售卖水泥厂、玻璃厂、造砖厂的那些股份。

如今纸钞普及,不但一些商贾们使用,一些世家贵族也已使用纸钞为荣,甚至听说,平康坊的烟柳之地,现在都流行纸钞打赏,这些更加坚定了他们跟随徐财神脚步的决心。

南山书院最近出了一次事故,后山研究天然沼气的一个部门发生了爆炸,死了五个人,都是墨家的弟子,徐阳为此还特意去给他们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将他们的名字刻在了书院的纪念碑上,李二也呈写了表文,表彰了这几位死者。

从那之后,书院就将天然气的利用列入了一级危险项目,等到日后再打算研究。

盛夏来临,南山书院一年一度的招新又即将开始,从创办伊始,经历了两年变幻的书院越发的成熟,体系划分、教师学生、规章制度,一切都完善了起来,让李二不得不吃惊的是,他曾经检验过书院的学子,相比国子监教出来的学生,南山书院的学生似乎更为聪颖,他们不以背记《四书五经》为目标,他们所学习的是独特的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对于大唐的山川河流,这些学子们甚至比李二还要了解。

李二一直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他想不通,为何国子监教出来的学生就只会之乎者也,而南山书院的学子不但文采飞扬,懂的东西也是异常之多,天文地理不在话下。

直到李二看过书院学子的一场地理考试之后,自己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

一张地理试卷,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李二自己能做出来的也只有寥寥几题,而且有很多东西自己连知道都不知道,什么黄河地势升高的原因,什么从陇中进入青藏高原的唯一通道是哪条,什么秦蜀驿站到现在为止保存时间最长的是哪条道,等等等等,这些题简直让李二有些发疯,这些东西他连听说都未听说过,而听李纲先生所说,这些都是学子们必须学会做的,若是不会做,期末考试没有考过六十分,那么来年将要补考,若是补考依旧没到六十分,书院就会自动让其留级。

“李先生,朕一直很好奇,为何书院的学子们都如此谦逊,朕感觉他们都已经学富五车,远超国子监的那些学子,可是他们在朕的面前,却丝毫不侃侃而谈治国之论,仅仅是道哪里需要修一座桥,哪里的赋税需要增加,而朕在国子监遇到那些学生,他们张口闭口就是圣人言语,抬手之间就是治国大论,一副心有热血,江山易治的样子?”李二在书院,朝一旁面色温润的李纲问道,他很是好奇,上午去了国子监,下午来到南山书院,两个地方的学子,截然不同的风格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回禀陛下,书院的学子以前也都和国子监的学子一样,后来徐鬼谷曾经亲自给他们演讲过了两次,他们就变的如此了。”李纲笑着捻着胡子,”书院讲究的是’躬行’二字,徐公曾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更是被旨为书院理念之一,在南山书院,读圣人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