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开封一秀才-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听了这话,董小宛便知道他没变,和在江南时一模一样,心道:“可能是碍于两位夫人,他才避开自己吧。”

    见她端坐东西傻乎乎地站在那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李修文只好起身接了过来,放到一旁的桌上,口中说道:“京城地处北方,这时节已是十分寒冷,怕是你们一时会有些不习惯,要注意身子,可别着了风寒。”

    “婢。。。。。。小宛谢过公子关心。”

    “唔,坐下说话吧。”

    李修文转过身来,问道:“你娘身体近来还好吧?”

    董小宛依言走了过去,坐在桌边说道:“先前身子便痊愈了,就是初来京城,一时还有些不适应,过些日子便好了。”

    李修文也坐了下来,将自己准备经营各地美食的想法,详细地向她说了一遍。

    董小宛本就喜欢研究些美食,听说要让她接手酒楼的生意,倒是十分愿意。只是心里还有些紧张,担心自己会做不好。

    李修文又鼓励了她一番,还说起了自己的妹妹李明珊,先前也是担心这担心那的,如今却是将家里的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

    董小宛坐了一会,便起身说道:“公子将鸡汤趁热喝了吧,小宛就先回去了。”

    李修文点了点头,说道:“你回去时顺便替我转告那两个丫头,让她们注意保暖。”

    董小宛看了他一眼,笑道:“公子若是有空,不妨自己过去说吧,想来她们也想见见你的。”

    “呃,那我再抽空过去好了。”

    李修文摸了摸鼻子道。如今两位夫人的情绪安抚好了,倒也不需要太过刻意地避着她们。

 第165章 强势女人

    李修文虽然在京城得罪了许多官员,但他受伤的消息传开后,过来看望的人倒是不少。他只好躺在炕上,用棉被把自己裹得紧紧的,以免让人看出了破绽。

    别人心里知道是一回事,该装的时候,还是有必要装一装的,不然可是欺君之罪,多少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首先过来的是萧云和方宁,俩人坐了一会才离开。方宁倒是热心地关心了几句,萧云却是从头到尾都冷着张脸,关心的话倒是说了两句,语气听着却是给人感觉怪怪的。

    若不是知道他性格如此,李修文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欠了他好几万两没还。

    许江是知道实情的,可样子还是要做的。他领着南镇的一帮亲信下属,也带着礼物上门看望了一番。

    此外,还有一些南镇的百户、总旗等有资格上门的人,也都趁着这时机上门讨好上司。让李修文有些意外的是,让他打了三十军棍的千户黄开诚,居然也过来了。

    还有一些京城的官员陆陆续续地上门过,只是他们官职太低,李修文并不认识。这些人倒也识趣,并没有待得太久,礼数尽到了便告辞离开了。

    李修文心里自然清楚,他们这是上赶着巴结自己呢。自己如今身为南镇抚使,又深受朱由检的宠信。搞不好他们哪天有了事情,也能走走门路不是?

    折腾了一下午才算结束,李修文正准备起来活动活动身体时,孙名文却过来通报,骆养性来了。

    “骆大人都来了?”

    李修文愣了愣,才吩咐道:“请骆大人进来,若是再有人上门,一概不见!”

    骆养性不是一个人来的,随他一同上门的,还有骆嫣然。

    李修文这才想起,自己好像还欠人家一幅画,会京城这几日忙着正事,一时倒是忘了这件事情。

    今日的骆嫣然,依然是穿着那一袭素白长裙,唯一不同的是,她身上罩着一件雪白色的貂裘,正是李修文送出的那一件。

    雪白的领子衬着她那张绝美的容颜,宛如一朵盛开的雪莲,美得让人心颤。

    房门一关上,李修文便从炕上起身,行礼道:“大人上门,下官不能亲自相迎,还望恕罪!”

    对于他的举动,骆养性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他笑道:“我不是说了,私下里喊我骆大哥便是了。”

    骆养性位高权重,又有些让人难以看透。虽说他对自己态度亲切,可李修文在他面前,又哪敢那么随意?

    几人在屋里的桌边坐下,骆养性打量了他好一会,才意味深长地笑道:“我就知道,以你小子的身手,怎么可能会伤成那样?”

    “呵呵——”

    李修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事急从权,有人想要对付我,也只好出此下策了。”

    “下策?”

    骆养性手指着他,笑道:“这简直是上上策啊,当朝阁老都让你给扳倒了,你还说是下策?”

    李修文决定使这手段时,便猜到张至发可能会倒台。

    朱由检并不是个仁慈的君主,敢和他对着干的人,一旦有了确凿的证据,哪还会轻易放过你?他在位十七年,仅内阁大臣就任用了好几十个,便是最好的例子。

    看了骆嫣然一眼,李修文说道:“我只是找到了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已。倒是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朱由检也回头看了眼自己的妹妹,才想起这些事情可不好在她面前谈论,便只是点了点头,将话题引到了别处。

    骆养性先前便听说,李修文为人风流,身边早已有了两位如花似玉的佳人。此次下江南,又带回了好几位。他过来时,倒是见到了杨雨璇,样貌确实不俗,和自家妹子也是不相上下的。

    这可就让骆养性忧心了。此人品貌俱佳,又不嫌弃自己妹妹的过往。就算对方已经有了妻妾,他也是有意撮合的。

    哪怕是给他做小,也比嫁不出去强啊。

    可如今他才发现,这混小子身边根本就不缺美人儿,这可如何是好?

    杨家那事害苦了骆嫣然,李修文是知道的。可任他如何去想,都不会想到对方居然会打着这样的心思。

    骆养性乃是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正一品的朝廷大员,又掌着锦衣卫这样的部门,可谓是要职有职,要权有权的。

    他的妹妹给你做小?怕是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敢去想这样的好事吧?

    作为一位现代人,李修文虽然已经渐渐融入了这个时代,却还是忽略了此时人们的迷信程度。倘若他能猜到骆养性此时的想法,知道有这样的好事落到自己头上,怕是难以拒绝吧?

    孙名文很快便送上了茶水,俩人坐着只是随意的闲聊,骆嫣然安静的坐在一边,没有出声插话。其间,倒是李修文随口问了她几句没营养的话题,她才轻笑着回答。

    等到要离开的时候,骆养性才说道:“我先前便说过,让你有空多到府上坐坐,你倒是忙得很。”

    李修文不好意思地笑笑,答道:“我可还欠着嫣然姑娘一幅画呢,等过几日,我便上门叨扰。”

    骆养性一听还有这事儿,便乐呵呵地告辞离开了。

    是夜,王冰的房间里。

    李修文大咧咧地坐在炕上,对王冰摆足了架子道:“天色不早啦,乖媳妇儿还不快去打来热水,给为夫洗脚。”

    “呸——”

    王冰没好气地啐了他一口,笑骂道:“你还得寸进尺了,信不信本姑娘一刀劈了你?”

    李修文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气道:“唉,还是我的雨璇懂得侍候人。。。。。。哎哟!”

    话还没说完,王冰已经在他腰上掐了一记,起身道:“行,我这就去打水回来,侍候你这位大老爷!”

    李修文一把拉住她,拽到了自己的怀里,笑道:“还是算了吧,我已经洗过了,咱们还是早些歇息好了。”

    接触到对方的眼神,王冰哪还不知道他在打着什么坏主意?红着脸嗔道:“你不是受伤了么?”

    李修文邪笑道:“就是受了伤,我才知道自己功夫不济,便想着找你‘切磋切磋’,才能有所提高啊!”

    “那好呀,就让本姑娘教你两手!”

    两人久未亲热,先前王冰又让他故意晾了几天,此刻硬是变得柔情似水。她说着,一双玉手已经缠上了李修文的脖子,主动凑上了香唇。

    她这般诱人的模样,让李修文看得食指大动,张嘴便含住了她那张樱桃小嘴,大手早已抚上了她的跷臀,没多久便开始不安分地到处游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屋子里很快便响起了低沉的轻吟声,夹杂着粗重的喘息声,倘若有人听到,定然会生出无限遐想。。。。。。

    今夜的王冰格外主动,到后来竟翻身坐到了他的腰上。李修文不得不感慨:真是个强势的女人!

 第166章 鸟铳威力

    在家里悠闲地待了几天,李修文身上的“伤”,总算是差不多好了。

    这其间,军器局的大使来了一趟,告知他加强版的鸟铳做出来了。李修文心里激动万分,当即表示过两天便去看看。

    虽然在家歇了几天,但事情都有专人去办,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天早上,李修文从炕上起身,看了眼还在熟睡的王冰,心里窃笑不已。自己身手不如她,这方面的功夫治她却是绰绰有余。

    俯身在美人儿额头上轻轻一吻,李修文便晨练去了。

    和杨雨璇吃过了早饭后,李修文径直去了军器局。

    打量着这把最新研制出来的约莫两米长的鸟铳,李修文心里很是激动,旁边的大使在给他详细做着解说:“大人,此铳经过改良,如今射程可达一百二十步,一炷香能打出八发。。。。。。”

    一百二十步?相当于六十米了。

    五分钟八发?少了点。

    李修文蹙眉道:“射程还是不够远,发射得也太慢了,我能不能试试威力?”

    “大人不可!”

    那位大使闻言吓了一跳,忙劝阻道:“这鸟铳虽是精铁打造,理应不会炸膛,但操作步骤繁琐,点燃时还容易伤到眼睛。。。。。。大人身份尊贵,还是不要以身犯险了。”

    身份尊贵?我是纸糊的不成?

    以身犯险?有这么恐怖么?

    李修文听他罗哩罗嗦说了一堆,把这发枪当成上战场似的,心中纳闷不已。他目光斜着看了那大使一眼,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威力如何?”

    那大使死活都不肯同意,让李修文来试枪。

    这要是镇抚大人试枪出了意外,他不得跟着遭殃么?

    前几日崇文门的事情,早已经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因为这事,当朝的张阁老都丢了官,可见这镇抚大人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如何。自己区区一名小吏,哪能让他置身险境?

    李修文那个郁闷啊,我不就是玩个抢么?

    对于这种明朝的火器,李修文还真想亲身体验,打上两发。

    最终那大使好说歹说,李修文才肯作罢。改由军器局研制这鸟铳的那军匠来试枪,自己则在一边观看。

    试枪的地点,自然不能选在军器局里。那大使带着他来到一处远离军器局的院落。

    鸟铳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等组成。

    使用时通过预燃的火绳和扣动枪机,带动火绳点燃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杀伤敌方人马。

    那名军匠本身就是这方面的行家,对于这繁琐的发枪步骤,倒是比较熟练。他娴熟地进行了一系列操作,看得李修文一阵眼花缭乱。

    这明朝的鸟铳,使起来倒是比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李修文还以为,这鸟铳和后世的步枪一样,之间扣动扳机就发射了呢。见识过了之后,他才明白为何鸟铳发射速度会那么慢。

    只见那军匠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里,然后将火药从铳口倒入了铳膛,然后是压火、装弹、装火绳这一系列的操作过后,才算准备完毕。

    李修文想,要是自己去弄的话,由于不熟练,一炷香估计能发射两次算是不错了。

    军匠点燃了火绳,而后双手举起鸟铳,透过铳管前端的准心,瞄准了前方的一个木桩,在扣动枪机时闭上了眼睛。

    唔,保护眼睛不需要什么宁,也不需要什么亮,只需把它闭上就好了。。。。。。

    “砰——”

    一声沉闷的响声过后,命中了六十米外的木桩。

    接下来,又是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因为每管药只能发射一次。

    实际上,李修文对于这样繁琐的发枪步骤,是十分不满意的。可这时的技术也就这样了,他特地问过那大使和研制鸟铳的军匠,想要不依靠火绳发射的方式无异于天方夜谭。

    既然必须点火才能使用,李修文便也无可奈何,他转而问那军匠道:“还能否增加些射程?”

    那军匠答道:“若再增加射程,则要加长药引,这铳身也要加长,必然份量加重,怕是不利于行军作战。”

    李修文闻言,从他手中接过鸟铳,拿在手中试了试份量,确实十分沉重了。若再加长,怕是军士拿着都很吃力。

    沉吟了一会,李修文说道:“这样刚好合适,不能再加重了。你再试试,看能否通过别的法子,加些射程。到时本官打算向陛下进言,让神机营配备此铳,必然战力大增。”

    那大使听了这话,出声说道:“大人有所不知,如今朝廷军费紧张,此铳造价太高,想要推行于军中,怕是十分困难。”

    李修文闻言一愣,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朱由检那么穷,自己这提议虽好,怕是也不容易被采纳的。

    李修文不动声色地问道:“如今这神机营的火器配备状况如何?”

    那大使想了想,才说道:“神机营步兵人手一杆先前的鸟铳,余下还有各种火器,详细的情形,下官就不便透露了。”

    这种营内编制的问题,确实是不能随便外泄的。

    李修文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在见识过最新研制的鸟铳后,李修文已经有别的法子,能提高发射速度了。

    操作步骤繁琐,才是导致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在技术暂时没法改变的时候,可以通过士兵的配合,弥补这样的缺点。

    明初将领沐英曾为火铳发射慢的缺陷,改进过一种射击方式,名为三段击。这样的作战方式,是十分可行的。只是不知道,如今的神机营是否还使用此战法。

    不是李修文带有偏见,而是明朝的统治阶层实在让人失望透顶。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进攻京师,京军出御,未经战斗,闻炮声即溃败而归。”

    当你看到这样的记载时,你还会认为拱卫京师的三大营,是大明的精锐军队么?

    李修文知道,若是能演练好三段击,神机营的站力将会大幅度提升,这是必然的。当然,前提是自己能插手神机营。

    出来看了看天色,此时才是晌午时分。

    李修文想起自己还欠人家一幅画。自己现在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办,便去给骆嫣然画幅画儿吧。

 第167章 画与棋

    骆家的偏厅里,李修文和骆嫣然相对而坐,边上燃着取暖的火炉,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茶点,和两杯香茗。

    这时期的人一日只吃早晚两顿,有钱人家才会加餐,不过也不是米饭和菜肴,而是在午后吃些茶水和点心。

    此时才是晌午时分,李修文早饭吃得晚了些,还没感觉到饿。不过人家盛情招待,他也不好拒绝,便随意吃了些。

    反正这些茶点份量不多,完全是解解嘴馋罢了,哪能真的管饱?

    骆养性没有在家,似乎这年代的男人大多不着家,就算是没什么正事,也多半喜欢邀上些朋友,在外边的茶楼酒肆里待着。

    骆养性早已成婚,还纳了两房小妾,大儿子都有六七岁了,此外还有个两三岁的小女儿。

    当然,李修文来骆家的次数不多,倒是没有见过。这些情况,都是闲聊中从骆嫣然口中了解到的。

    闲聊了一会,李修文便提到了作画的事情。

    骆嫣然听了这事,心中自是欢喜。她喚来贴身的丫鬟,去让人搬来了一张书案,上边早已备有笔墨纸砚。

    “要不要到院子里去?”骆嫣然问道。

    “这倒不用。”

    李修文笑着摇头。大冬天的,跑到院子里去吹冷风,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

    至于取景,对于他这样的绘画功底,倒是没有什么难度。他准备画的,是当日在骆家后院里,初次见到骆嫣然那一幕。

    “那我帮你研磨。”

    骆嫣然说着,已经轻移莲步,走到了书案前开始研磨。

    红袖添香?

    李修文下意识地想到了这个成语,又赶紧将它抛到了脑后。随后举步走到书案后坐下,从几支不同的毛笔中,选了支较为称手的来用。

    不一会,骆嫣然已经研好了磨,有些紧张地问道:“我要站在哪儿?”

    “在旁边看着就好了。”

    李修文自信地笑道。随即闭上了眼睛,回忆了一会当日的场景后,才开始动笔作画。

    其实李修文曾想过,要是自己能发明照相机,就不用像现在这样,那么麻烦地去绘画了。“咔嚓”一声,原汁原味,比任何人画得都要好。

    不过在大明朝想发明相机有点扯,不说他对此一窍不通,就是真懂得这技术,在这时也不是轻易就能办到的事情。

    骆嫣然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偶尔目光会转到他的身上,偷偷地看上两眼。

    俩人本是青梅竹马,奈何一个失忆,一个直接换了个灵魂。对于儿时的事情,由于记忆模糊,倒是很少谈及。

    很快的,李修文便勾勒出了画中女子的轮廓,随后是骆家后院的场景,小池、假山、亭子,以及在水面上露出脑袋逐食的金鱼等。

    骆嫣然看到这轮廓,便猜出了他所画的,正是当日他初次登门拜访,见到自己时的场景。

    李修文全神贯注,在纸上慢慢添加笔墨,在细节上下些功夫。没过多久,骆嫣然的面部五官也显现了出来。

    像,太像了,简直是一模一样!

    骆嫣然惊讶不已,对方都没有回过头来看自己一眼,便能直接画出自己的样貌,这岂不是说明。。。。。。

    脑袋里不自觉的便多出了些想法,她赶紧摇了摇头,抛开那些羞人的心思。瞥了一眼正在认真作画的李修文,见他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这才放下心来。

    约莫半个时辰后,骆嫣然俏丽的模样便跃然于纸上。李修文习惯性地,便要准备题字。

    他觉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样的诗句,才符合骆嫣然。此刻却突然打了个激灵,这才反应过来,这样的话是不能用的。

    用这样的词句来形容一个女子,是嫌自己命太长了么?

    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李修文手往下移,在下方落了款,便搁下了毛笔。

    由于是在外边,李修文并没有携带自己的印章,落款是直接签上名和字的。

    这时的文人,大都会有一手好字,因为这代表了自己的门面。一个人的学问如何,透过他的字,便可初见端倪。

    又坐着闲聊了几句,李修文便告辞离开。不料刚出了屋子,便恰巧撞上了刚刚从外边回来的骆养性。

    骆养性不知哪来的兴致,竟提出要和他下棋。

    左右无事,李修文便答应了下来。两人回到厅里,下人早已摆好了棋子。

    李修文抬眼看去,见是一副象棋,想到骆养性锦衣卫出身,便也了然。

    若论围棋对弈,李修文是一点儿都不虚的。但下象棋的话,他的水平只是一般般。

    骆养性的象棋水平似乎不赖,没一会便将李修文的一马一炮给吃掉了。他心情大好,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李修文闲聊了起来。

    “早便听说你擅长围棋对弈,在这象棋上有些不足了吧?”

    “呵呵——”

    李修文边谨慎地应对着他的攻势,嘴上笑道:“我这点棋艺,哪能比得上大人?”

    骆养性突然话锋一转,说道:“你本是文人出身,有没有想过进入六部?”

    李修文闻言一愣,抬起头来看到对方表情认真,不像是在开玩笑。他想了想,才答道:“我如今这职务就挺好的。”

    骆养性摇了摇头,说道:“虽说你如今得蒙圣宠,可待在锦衣卫,对你仕途无甚益处。若你有意进入六部,我倒是可以帮些忙。”

    李修文摇头道:“朝堂之上太多勾心斗角,还是不去了罢。”

    骆养性继续劝道:“你可要想清楚了,当今圣上行事不同往常的君主,即使你不是进士出身,将来还是有机会能入阁辅政的。”

    李修文伸出两指敲了敲棋盘上的“象”,一语双关地说道:“须知伴君如伴虎,这象的地位虽是尊贵无比,却也得时刻小心提防,保不准哪天就小命不保了。”

    骆养性听了这话,倒是十分认同。朝堂上斗争激烈,内阁里更为凶险,为官多年,他亲眼看着好几位阁老曾经风光一时,最后却都让温体仁给扳倒了。

    既然对方无意于此,骆养性也不好再劝,随后便只是安心下棋了。

    李修文拒绝的真正原因,其实不是这个。他心里十分清楚,大明王朝的寿命只有几年了,就算自己官运亨通,只花几年时间便进入内阁,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如今,他最想要的反而是兵权。只是这样的心思,却是不好轻易表露出来的。

 第168章 生吃红薯

    十一月,京城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李修文打开房门,入眼处便是一片银装素裹,花草树木都裹上了一层白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才一夜的功夫,院子里已经堆满了白皑皑的积雪。此时雪还没停,一片片的雪花正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下雪不比化雪冷。以李修文如今的体质,这样的寒冷还是能够承受的。

    当下便走出了屋子,来到院子里,在雪中舞起了剑。

    李修文一身白色练功服,在雪中翻飞起舞,倒也别有一番意境。

    江南虽也有下雪,可也不会下得这么早,且极少下得这么大的。董小宛等人,今日也是很早便起身,在院中赏雪。

    她们逛到月亮拱门处时,便见到了雪中舞剑的李修文,不自觉地便向这边院落走了过来,在一旁静静地观看。

    李修文出了一身汗后方才停了下来,董小宛适时地递上了一方手帕。他略微犹豫了下,才伸手接过,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人家姑娘一番好意,总不好当面拒绝的。

    “外边下着这么大的雪,你们怎么都出来了?”

    李修文将手帕还了回去,目光扫过众人,出声问道。

    自打几女来到京城,李修文虽很少往别院走动,对她们的衣食住行安排倒是十分上心的。总不能把她们带了回来,却让她们受到委屈不是?

    此刻她们身上都罩着一件狐裘大衣,毛绒绒的领子紧紧地裹在脖子周围,身上的衣衫倒也不显得单薄。当然,里边穿了几件他是看不出来的。

    董小宛接过了那方手帕,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心里,正准备答话,李香君已经笑着出声说道:“回老爷,我和两位姐姐出来赏雪的。”

    李香君除了刚开始那会,和李修文比较陌生之外,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人已经显得开朗了许多。加之她年龄稍微小些,倒是没有像是董小宛和陈圆圆那样,心里有着诸多的想法。

    李修文正待说话,荷儿已经过来禀报道:“少爷,少夫人已经做好了早饭,她让您和几位姑娘一块儿过去呢。”

    “呃——我们这就过去,你去叫二夫人吧,还有董夫人。”

    李修文愣了愣,才说道。他实在是想不到,杨雨璇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让董小宛几人一块儿吃饭。

    荷儿笑道:“少夫人已经吩咐过了,荷儿这就过去。”

    今日这是头一回,这么多人聚在一块儿用餐。见董小宛她们有些拘谨,杨雨璇主动招呼着她们,表现得十分热情。

    这位夫人,倒是越来越有大妇的风范了。

    李修文在一旁看得暗暗点头,他其实也觉得有些不自然,倒是没有让人能看得出来。

    吃过了早饭,外边还在下着雪,李修文便也懒得出门了。

    这么大的雪,再这么下下去,不知道又要压塌多少老百姓的房屋了。自己盖楼的工程,此时应该也只能暂时停下来了吧?

    晌午时分,荷儿过来禀报道:“少爷,李东带人从开封过来了。还带来了那个什么,好像是叫‘红薯’的东西。”

    李修文一听到红薯,脸色便是一喜道:“我这就过去看看。”

    地瓜和红薯的生长周期都是三四个月,李修文实在是没想到,这才三个多月的时间,便能见到成果了。

    由于如今在京城的女眷太多,李修文又时常出门在外,单单王冰一个人,若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还真照顾不过来。

    韩林等人是自己暗中的力量,李修文不打算暴露出来。且如今在京城要做的事情太多,手下还是需要几个亲信之人办事的。

    早在从江南回来时,李修文便让人带上了书信,把开封的事情都交到陈义的手上,让李东带些人来京城。

    见他来到侧厅里,李东忙恭敬地行礼道:“少爷!”

    李修文如今官高位显,身上自然而然地,便会流露出一种久居高位的气场。眉目之间,也隐隐折射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这些细微的变化,杨雨璇他们天天和他待在一起,自然是难以察觉的。李东和他久不相见,却是很轻易地就发现这一变化。

    李修文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老爷和小姐近来还好吧?”

    李东答道:“老爷近来身体挺好的,小姐听说我要到京城来,她也想跟着过来呢,但老爷没同意。她便特意让人挖了些成熟的红薯和地瓜,让我来的时候带上。”

    这丫头,肯定会写信埋怨自己吧?

    想起李明珊,李修文便不自觉地流露出笑容来。怪不得李东的行程晚了几天,原来是她急着给自己看种植地瓜的成果呢。

    果然,李东随后便从怀中掏出几封书信,递了过来道:“这是老爷和小姐,还有世子写给少爷的书信。”

    李修文手上拿着书信,走到一旁的官帽椅上坐下。先打开了朱绍烨的那封书信,看完后直接焚毁,随后才看自己家人的书信。

    李父的书信没有太多的内容,都是提醒自己官场凶险,要小心谨慎一类的话语。至于李明珊的嘛,又是长长的一大段。李修文根本不用看内容,都知道她大概要说的是什么。

    这回李东带过来的地瓜和红薯,各有一大袋。李修文打开来看,个头都挺大的。

    他让丫鬟拿来个木盆,掏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