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原始时代-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各有相应的封地,他们对自己的封地进行管理,宗人府定时对龙氏子弟的封地进行考核,连续三次不合格者直接取消爵位,成为夏朝中一位普通国民,不过其龙氏子弟的身份还在,不通过作威作福的方式也能成为一个富家翁。
王爵不受宗人府管辖,若是连王爵都受宗人府管辖,有很大可能发生龙氏子弟联合起来袭杀他们的老祖宗苏焱,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他们绝对不想自己头上还有一个人看着。
若是真的有某个王爵昏庸无道,苏焱会思考用其他方法废除这个王爵,苏焱绝对有这个能力做到,虽然苏焱早已经消失在世人面前,但许多龙氏子弟还有一些大家族都知道苏焱还活着。
不单单是对龙氏子弟的考核,夏朝内部各个国家也要对各级官员进行例行考核,或是一个季度一个考核,或是半年一考核,又或者一年考核一次,凡是两次不合格的官员都要进行警告,三次不合格的官员要直接撤职或者降职。
统治者和官员都有一定的能力,起码不能昏庸,这样百姓的生活就算差一点也不至于过不下去,即便是发生天灾了,百姓们也会努力生活下去,轻易不会发生民乱。
民乱多数时候都是有统治者和官员造成的,这是一个肯定句。
第605章 偌大中京
中京城刚刚建成的时候,设计容纳总人口两万,当年迁入人口不足一万,其后数年时间里中京城总人口在一万八千人左右。
中京城兴建时宅院规格划分为三等:
第一等为王宫,占地九亩,内有房屋数十座,北部为居住区,南部为办公区;
第二等为高级官员府邸,分占地半亩和一亩两种,都建有多座房屋,适合几十口人的大家庭居住;
第三等为三间式普通居民宅院,适合人口十人以下的小家庭居住,不过当一个家庭的人口超过六人时会显得拥挤,许多家庭都会在庭院中建立下屋用来放置物品或者住人。
随着夏国人口暴增,中京城人口也多了起来,中京城第一次扩建开始,扩建完成后的中京城可容纳人口已经达到五万。
不过当时苏焱定下中京城人口不可超过三万人的规则,因为中京城人口越多,以中京城四周农田产出的粮食无法满足中京城居民的需求,必须要从其他地方运送大批粮食过来,浪费人力物力,这对人力紧缺的夏国来说是不可行的事情。
第一次扩建中,中京城内的宅院又增加一级,从一百平米到三百平米不等,超过一百平米的宅院适合人口多一点的家庭居住,当时这级别庭院没有直接对外开放,而是放置到商部商铺中明码标价,手中有钱币的夏国国民可以从商铺中购买宅院。
当明码标价的大面积宅院出现后,许多家庭都开始积攒钱币,想要住进面积更大的房屋中。
因为夏国人口不断增加,苏焱在位期间还对中京城进行第二次扩建,扩建完成后的中京城最多可容纳二十万人口,同时扩建完成后的中京城不再建有外城墙,甚至内城墙也给予拆除,只有王宫那被当作城墙的院墙。
中京城第二次扩建时的夏国已经足够强大,根本没有遇到能够让夏国拿出十分之一力量的对手,不会有敌人打到中京城来,中京城周围也不可能出现野兽,所以城池再建有高大城墙已经是不必要的事情,毕竟建设城墙也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工程。
现任夏王龙炽是第五任夏王,也是苏焱的玄孙,第四任夏王在位期间对中京城进行第三次扩建,也就是如今的中京城,扩建完成后的中京城和之前的中京城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变化。
现在的中京城依旧是一个较为规整的正方形,边长九公里,占地面积约为八十一平方公里,可容纳百万人口。
中京城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共划分九个区域,分别是正北区、东北区、西北区、正东区、中心区、正西区、正南区、东南区、东北区。
每个区域为边长三公里占地九平方公里的正方形,现在的中京城相当于八十一个没有扩建的中京城,或者二十个第一次扩建时的中京城,又或者九个第二次扩建时的中京城。
正北区为王宫,和以前的王宫一样依旧划分为上下(南北)两个区域,将占地九平方公里的王宫平分成两个部分,下王宫为夏王和夏国官员处理政事之区域,上王宫为中京城内夏王大部分龙氏子孙后代居住区域,现在许多龙氏子孙后代在成家后都会搬出王宫。
东北区和西北区是部分龙氏子弟、中级高级官员(包括军官)、大富豪等人员居住区域,其内皆是占地面积较大的府邸(庄园),面积最小的府邸也不会低于二亩。
中心区为中京城的中心,中间有一座高大的钟楼,中心区大部分区域为广场,主要是中京城居民集会的地方,夏王会在这里举行阅兵式等许多大部分规模较大的活动。
正东区和正西区又叫东市和西市,是中京城内两个最主要的商业区域,其内有各种中型大型酒楼、饭店、茶楼、剧场、赌场等。
有赌场,唯独没有女支院,而且赌场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开的,有着各种严格的规定,对于立国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夏朝来说,赌博可疏不可堵,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开赌场的人必须要对想要大赌的人进行劝阻,不进行劝阻会被处罚。
正南区、东南区、西南区是中下层居民主要居住区域,正南区还要与东南区和西南区分开一些。
正南区以一百五十平方米到两亩的宅院(别墅)为主,楼层最高不会超过三层,主要是有一定财富的中层国民、少部分小富之家、大部分中级官员小部分低级官员居住在这里。
东南区和西南区则是所谓的普通人居住区,也是楼房区,两个区域中以六层居民楼为主,一套房面积从三十平到一百五十平不等,楼层越高,房屋的价格越便宜,毕竟没有电梯,来回上楼很累,所以只有收入低的普通人居住楼房。
东南区和西南区也是中京城内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中京城中近百万人口,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居住在这两个区内,密集但不拥挤,修建时就有四通八达非常宽敞的街道,各种民用设施齐备,密集的人口也没有让东南区和西南区变得脏乱差,勤奋的“扫路工”们更是让这两个区域保持比较干净的状态。
表面上看地位不同的人居住在不同的区域,但中京城内绝大多数居民都不会有这种想法,他们多是认为收入才是决定居住区域最重要的第一点,少部分才是地位和出身。
见过太多太多的人因为想到一个好点子而赚大钱,从平民区(东南区和西南区)搬家到别墅区(正南区)甚至是搬家到权贵区(东北区和西北区),他们都在想着自己怎么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当然,赚钱的方法必须正规,违规赚钱的人不是被处死就关小黑屋了,夏朝立国已经一百七十余年,许多事情已经稳定下来,再想要找到能够赚大钱的方式已经非常低了。
实际上在夏朝中有一个非常简单却能够赚到大钱换新家的方式——当官。
夏朝的官员(包括军官)工资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阶位越高,工资也会不断增加,还会以官员的阶位分配住宅,高级官员都住在权贵区,这不是高级官员们买的,而是分配给他们居住的,等他们退休或者被辞官、降职了,还需要将府邸让出去。
夏王在夏朝各地都是有大量房产的,夏王经常拿出自己的房产赏赐给官员甚至是非官员,这是永久赏赐出去的,基本上不会再回收回来,所有国民以受到夏王赏赐为荣。
当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说困难是以夏朝的人口计算,夏朝总人口过十二亿,官员(包括小吏,或者说全体公务员)占总人口比例非常低,一百五十多人中才会出现一个官员,大部分官员都是品级很低的小吏、士兵,品阶从下到上最少是以十为进制的。
说简单则是所有没有违反过严重法律的成年人都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官员,此考试被称为科举,分文科和武科,文科和武科内又有详细划分,按照每年科举录取人数,考试难度也会进行变化,反正只要认真学习就有几率通过考试成为官员。
只有龙氏子弟是一个例外,龙氏子弟直接成为一地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不需要通过考试,龙氏子弟之外所有夏朝人都必须参与考试,就是那些身份背景恐怖的家族子弟也得参与考试。
这是苏焱规定的事情,通过考试代表这个人具有一定的能力,若连考试都无法通过,只能说这个人根本没有任何能力,怎么可以成为一名官员,没有能力的人成为官员,混乱由此产生。
那些有背景的人通过考试成为一名低级官员后,这时候他们的身份背景开始起作用,和没有背景的人相比,他们更容易提升,但总的来说还要看起能力,有背景但能力低的人很大可能比那些没有背景但能力高的人升阶慢,唯才是举,大家族子弟的背景仅仅是给予他们一些帮助。
如此情况下,夏朝内几乎没有出现多少阶级分隔,许多时候同一个酒楼内,休息中官员可以与商贾、工人大声议论,只要双方不骂人不对国家有反义,可以随便说话,言论相对自由。
这就是有苏焱用上百年时间构建出来的夏朝,一个相对公平、和谐的夏朝。
……
哒!哒!哒!
一辆由两匹白马拉着的四轮豪华马车向着中京城王宫驶去,马车的门窗上都安装着曾经非常昂贵的大块玻璃,随着玻璃的工业化生产,夏朝普通家庭都用上安装大块玻璃的门窗。
不过这辆马车上的玻璃是特制的,比普通玻璃更加坚固,不容易破裂,且玻璃是非透明的,外面的人无法透过玻璃看到车内的人,而车内的人却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的人,这些性能使得马车上的玻璃价格百倍于普通玻璃。
马车上一个三个人,一个中年人车夫,两个是马车中的乘客,一青衣一紫衣,斜对而坐,正是苏焱苏紫二人。
苏焱视线放到车外,看着路上的景色,苏紫的视线也放到车外,不过常常偷看苏焱,之后却仿佛怕被苏焱看到一般赶紧又将视线转过去,即便苏紫知道她的公子能够感觉到她的视线,苏紫依旧忍不住的将视线“偷偷”放到苏焱身上。
苏紫和之前钟楼上的打扮有点不同之处,头上多了一顶紫色的面纱帽,面纱将苏紫大部分面容遮住。
戴面纱帽是几十年前夏朝开始流行的一种衣饰穿戴方式,主要是那些已经成年但还没有嫁人且有一定身份的年轻女子在外出时头戴面纱帽,挡住自己大部分面容,不让外人轻易看到自己的面容。
苏紫拥有侍女、管家、助手等多种身份,但因为苏焱的关系,苏紫拥有比较高的身份,连年龄比较小的龙氏子弟都要喊苏紫一声姐姐,对苏紫非常尊敬。
很快,马车来到王宫前,不是王宫的正门(南门),是王宫的侧门(东门),王宫是中京城各方势力关注的区域,苏焱不愿意被各方势力过多关注,即便各方势力都知道有“苏焱”这位地位非同一般的人。
马车来到王宫东门便停下来,没有继续前进,因为现任夏王龙炽在王宫东门处站着,之前苏紫已经派人将苏焱要来王宫与夏王议事的事情告诉夏王,现任夏王是苏焱的玄孙,差距如此大的辈分,龙炽只能老实在东门等待祖爷爷到来。
按理说应该龙炽亲自前往苏焱府邸,不过龙炽身为夏王离开王宫的动静会比较大,所以还是苏焱来王宫比较好。
苏焱的辈分太高了,以至于让小辈们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苏焱直接让他们都称呼自己为祖爷爷。
马车停了,一个老者和一个中年人走上前来,老者满头银发,但走路沉稳,身体素质比之其他中年人没有差多少,他便是现任夏王龙炽,今年已经一百零九岁,按照他的身体预计还能活个二、三十年,不过他已经决定两年内就会退位,由自己的长子龙劭接任王位。
显然,龙炽身旁的中年人就是龙劭,别看龙劭是中年人模样,实际上龙劭已经八十三岁了。
非常无奈的事情,苏焱退位时已经一百岁,龙平接任王位时也已经七十七岁,每一任夏王都是主动退位,但新任夏王接任时的年龄相对于其他人都非常高,其他人很难活到这个岁数,偏偏新任夏王登基的年龄却已经如此老。
好在龙氏子弟都是出了名的长寿,大年龄登基也有一些好的方面,起码这么多年过去,新王是绝对的稳重。
夏朝立国已经一百七十余年时间,所有人都知道龙氏子弟长寿,关系近一点的人甚至知道龙氏子弟长寿的原因。
何人不慕长生,苏焱担心有势力会因为龙氏子弟长生而将念头打在龙氏子弟身上,早早便将一些简单的武道功法扔出去,主要是养生的功法,让那些人去学去练。
不少人因为习武获得更高的寿命,但寿命超过一百的几乎没有,没有高年份药材支撑,想要在武道上有较高进境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夏朝大部分高年份药材都在龙氏的掌控中。
第606章 蒸汽时代
苏焱与龙炽的会面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主要是将两件事情交给龙炽去办,少部分语言,然后直接将两份文件扔给龙炽,龙炽需要仔细查看文件,弄懂后再与夏朝内其他四大王国进行商议,最后再以“夏皇”的名义在夏朝中施行。
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关于龙氏子弟的封地,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分封给龙氏子弟,字辈的封地只能由父辈的封地上划分出来一部分。
以一个公爵的封地为例,一个公国的土地至少为一州,疆域基本上在十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数以百万计,富庶的大州人口甚至过千万。
公国国主退位时,择国主一个儿子继承公爵之位成为新任国主,国主还可以对其他子孙后代进行分封,但最高爵位不能超过侯爵,当然也可以不对其他子嗣进行分封,这个就要看国主自己的想法了。
需要注意的是,国主其他子孙获得封地后并不代表独立建国,其封地依旧属于该公国,封地一半的税收需要缴纳上去,若是独立建国,则不需要缴纳税收。
苏焱没有想着让夏朝内出现数以万计的小国,那样太混乱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等到未来有线电、无线电、飞机出现,苏焱甚至会让“夏朝”这个字眼变得更加实际,而不是如今的“虚称”。
另外龙氏子弟获得封地成为其统治者后需要对自己的封地进行管理,有能力的龙氏子弟可以亲自担任郡守(市长)、县长等,没有能力的龙氏子弟可以寻找有能力的人担任市长、县长帮助自己管理封地。
若是没有能力的龙氏子弟亲自担任市长、县长,导致封地经济、民生等各项目指标连年降低,甚至有爆发民乱的可能性,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苏焱交待给龙炽的第二件事,即《龙氏子弟考核制度》。
《龙氏子弟考核制度》也叫《龙氏子弟封地考核制度》,即对龙氏子弟的封地直接进行考核,考核项目有经济、民生等,需要参考历史数据对各项目进行评分,第一次分数不及格进行提醒,连续两次分数不及格给予警告,连续三次分数不及格直接收回其封地。
除王爵外,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身份的龙氏子弟皆在考核范围内,男爵半年一考核,子爵统治者一年一考核,伯爵统治者一年半一考核,侯爵统治者两年一考核,公爵统治者三年一考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男爵是最低的爵位,其封地只有一村,男爵的一个儿子会继承男爵之位,男爵的其他子嗣将无任何爵位,同时龙氏子弟没有从政从军限制,无法获得封地的龙氏子弟完全可以做官或者经商。
不管龙氏子弟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养活自己,夏朝中可以没有定期给龙氏子弟发例钱的规定。
相比于其他家族,龙氏子弟结婚生子的年龄都比较晚,通常都在二十岁以后,主要是习武的原因,也有近几十年来时间不断延长的学业,毕业的年龄都已经过了二十岁,上学期间可以结婚,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带着孩子上学。
即便以二十岁一代计算,龙氏自苏焱而起已经繁衍十一代,即使小辈们一人只生下两个到三个男孩,那龙氏也会是一个人数超过十万的庞大家族,夏朝第一家族龙氏可不是开玩笑的。
夏朝中还有很多人数过十万的超级家族,一般是以族长为主的嫡系一支加上数量繁多的旁支,不过随着族人之间血脉关系不断远去,超级家族不复存在,甚至还会出现同族人争斗的事情,超级家族的每一分支都是新的家族,龙氏也是如此。
龙氏子弟如此之多,要是给予龙氏子弟例钱,那可真是一个无比沉重的负担,整个夏朝都无法支撑。
苏焱交代给龙炽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解决龙氏子弟分封的问题,第二件事算是解决因为龙氏子弟昏庸导致的民乱问题,这两点龙炽都已经看明白。
没多久,龙炽派出四个队伍,两个队伍乘坐火车出访与夏国陆地接壤的华国和燕国,两个队伍乘坐轮船出访与夏国海上接壤的齐国和赵国,五个王国的王一起商议他们的祖爷爷交给他们的两件事情,商议完成后将会由五个王国一起代表夏朝向夏朝内所有国家宣布并施行。
夏国、华国、燕国、齐国、赵国是夏朝内总计的五个王国,也是最强大的五个国家,他们五个国家联合起来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夏朝,夏朝内其他国家都要听令行事。
而且有火车和轮船在,相距不算太远的几个国家交流起来比较方便,快一点两个月内就能商议完毕,慢一点最多三个月也能商议完毕。
是的,夏历一百七十三年,火车和轮船已经在夏朝中出现,极大方便夏朝内各地的交流。
夏历一百四十五年,第一台蒸汽机在苏氏商会诞生,其后近三十年里,蒸汽机在夏朝内迅速开花结果,夏朝已经进入到蒸汽时代,蒸汽时代也是夏朝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实际上蒸汽机可以在夏国中出现的更早,夏历五十年前苏焱就有把握让工部制造出蒸汽机,但是苏焱没有这么做,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夏国存在的时间太短暂了,加上龙部落时代也不到一百年,即便在苏焱的领导下夏国以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着,但夏国还有很多产业处于畸形发展。
有的产业发展的非常快速,有的产业却发展的很慢,一个畸形发展的夏国盲目制造出蒸汽机进入到工业时代很有可能出现不好的影响。
在夏历一百四十五年之前的时间里,苏焱一直努力着让夏朝各个产业一起发展,没有达到齐头并进的地步,但也不能拉的太远,一直到夏历一百四十五年,苏氏商会才在苏焱的指导下制造出这个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
蒸汽机的原理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蒸汽机需要一个使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的锅炉,这个锅炉可以使用木头、煤、石油或天然气甚至可燃垃圾作为热源,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蒸汽机的原理是很简单,可若是没有苏焱的指导,不知道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自然”产生蒸汽机,或许还需要几百年,或许更久,苏焱加速这一过程。
苏焱知道,前世里的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虽然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十八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作出发明,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
例如,蒸汽动力的情况就是如此,蒸汽动力在古希腊化时代的古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甚至得到应用,但是,仅仅用于开关庙宇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
很明显,短时间内夏朝是不需要蒸汽机出现的,但蒸汽机的出现再一次增加夏朝的发展速度,主要是在工业领域上,纺织、交通、冶炼、机器制造等行业都因为蒸汽机的出现而发生变革。
纺织行业,和织布机相比纺纱机一直在快速改变中,水力纺纱机能在皮辊之间纺出又细又结实的纱,用多轴纺纱机,一个人能同时纺八根纱线,后来是十六根纱线,最后为一百多根纱线,更是出现走锭纺纱机,它结合了水力纺纱机和多轴纺纱机的优点。
这时候还是依靠人力来织布,而不断换代的纺纱机很快就在生产出比织布工所能处理的多得多的纱线,因为织布效率不够,在夏朝大部分地区,普通人身上穿的衣服补丁是一块接着一块。
但是因为蒸汽机的出现,没过多久便出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织布机,一代代织布机不断改进,可以说夏历一百七十二年夏国人均产出的布料是蒸汽机未出现前的四倍以上,从而使得绝大部分夏国民众穿上没有补丁的衣服,夏国更是将大量布料出口其他国家。
关于布料出口其他国家,夏朝的科技进步总是先从夏国开始的,然后传递到华国、燕国、齐国、赵国四个王国,再由五个王国传递到四周,“偏远地区”的科技发展总是比较慢的,也没有太多的金钱用来发展。
而蒸汽机对交通行业的影响丝毫不差于纺织行业。
当喷吐浓烟的火车往来各地,当没有风帆的轮船在大海上自由航行,这是一场由蒸汽机引发的交通行业变革。
实际上在蒸汽机改变交通行业前,夏朝的交通行业也是非常发达。
大海上,数百吨级、千吨级、数千吨级风帆船通过海洋往来各个大洲;陆地上以马车为主,大草原上一个个大型牧场为夏朝提供大量优质马匹。
苏焱那个建设轨路的大计划早已经在夏朝内多个区域进行,最开始仅仅是木轨路,马匹可以拉着特制的马车在木轨路上快速行进,相比于在普通道路上行驶的马车,在木轨路上行驶的马车行驶速度更快、更持久、可以载更多的人或者货物。
随着夏朝的钢铁产量不断增加,之后木轨路被铁轨路取而代之,马车行驶在轨路上,一日一千里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中途需要更换马匹。
轨路,风帆船,对于夏朝的人们来说已经是非常方便的交通方式,普通人都能够乘坐的起,但是随着蒸汽时代到来,交通行业的变革也到来了。
蒸汽轮船与风帆船相比有着许多优点,也有一部分缺点,优点是蒸汽轮船不需要在乎风向,行进速度比风帆船更快;缺点则是蒸汽轮船需要注意补给燃料,而且出故障几率要比风帆船高一点。
优点和缺点一比,单单是速度快这一点就可以将所有的缺点都压下来,时间就是金钱,商人们巴不得船只的速度可以更快一些,多航行一趟就能多赚一趟的钱。
之后是轨路上的马车和火车相比,最开始的时候火车速度甚至没有马车速度快,关键是火车比马车持久,不需要中途更换马匹,也能运载更多的人或者货物,可以日夜不停的航行,随着火车技术更新换代,火车的速度更是超过马车,很快,大部分地区轨路上的马车都被火车取而代之。
不过马车没有完全消失,少部分轨路上依旧有马车行驶着,更重要的是火车无法离开轨路行驶,在城市中,在乡村小道中,马车依旧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纺织行业和交通行业因为蒸汽机的出现而发生变革,其他行业也发生或多或少的变革,蒸汽机的出现使得夏朝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开始,从夏国开始,工业产能大爆发,相同的人力下,越来越多的商品被生产出来,低廉的价格能够被所有的普通家庭享受到。
所有人都注意到夏朝因为蒸汽机出现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更有许多人注意到一个特殊的势力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这个势力就是苏氏商会。
苏氏商会是苏焱建立的商会,在三位妻子都去世后,苏焱一直都是使用“苏焱”这个名字,苏氏商会由苏焱创建并主导发展,可以说夏国王室所掌控的龙氏商会是夏朝中最大的商会,那苏氏商会就是第二大商会,甚至许多时候龙氏商会都要依靠苏氏商会。
龙氏商会最大的优点是覆盖面非常广,几乎夏朝内所有国家都有龙氏商会的分会,因为龙氏商会掌控者的关系,没有任何人敢对龙氏商会下手,反而要讨好龙氏商会。
苏氏商会的优点则是掌握核心技术,第一台蒸汽机就是从苏氏商会诞生,此后各种由蒸汽机衍生的机械基本上都是在苏氏商会产生,一部分利润比较低的技术则被苏氏商会出售给龙氏商会。
第607章 火器时代
虽然苏氏商会以掌握核心技术成为夏朝第二大商会,但是苏氏商会覆盖范围同样不小,仅仅是比龙氏商会差一点。
按理说掌握核心技术的苏氏商会不需要覆盖那么广范围,不过苏焱创建的影卫有很大一部分是依托苏氏商会来收集情报的,影卫需要监察夏朝各个区域,连偏远区域也不能放过,以至于苏氏商会花费大量金钱在夏朝大部分区域都建立分会。
好在苏氏商会掌握核心技术,每年能够通过这些核心技术赚取大量金钱,而苏焱用到金钱的地方不多,主要就是对新技术的研发、给下属员工(包括影卫)发工资、维持各地分会,就算是这样,每年还会积攒大量金钱。
剩下的金钱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前用于慈善,一部分被苏焱放到隶属于苏氏商会的苏氏钱庄中,最后一部分金钱都会投资出去,或是购买地产,或是投资其他商会、商行。
这里出现几个名词,钱庄、商会、商行。
夏朝的钱庄即现代的银行,都是管理金钱的地方,现代中之所以有“银行”这个称谓主要还是历史上白银的地位,而在夏朝中,除了最开始使用金银铜发行一些货币,之后直接改用纸币,以及铁合金材质的小面额金属货币。
许多钱庄每一年里倒是发行一些金银纪念币,吸引不少人购买,但纪念币无法进入市场流通,主要是收藏价值,以及金银本身的价值,以金银作为装饰品是夏朝自上到下所有人的习惯,放到现代中价格昂贵的钻石在夏朝几乎没有市场。
对了,夏朝中有如此多的国家,但能够发行货币的钱庄只有一个,即夏朝中央钱庄,总部坐落于夏国中京城,另有四个分部坐落于其他四个王国都城。
夏朝中央钱庄属于半独立于各国的组织,五个王国一起管辖钱庄,苏焱也可以以夏皇的名义管辖钱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