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原始时代-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夜,堤坝被黄河水冲开,滚滚黄河水灌入丰城所在的洼地,丰城外大片农田全部被黄河水吞没,今年丰城的农作物彻底绝收。
  这还不算完,第二天下午,黄河水蔓延到丰城墙角下,第三天上午,黄河水将丰城城墙冲垮,滚滚黄河水将丰城吞没,城中来不及带走的家畜也被黄河水吞没。
  还好丰城的居民没事,只要人没事,失去的那些东西总会回来的。
  丰城发生的事情是夏国中最严重的情况,其他位于黄河两岸区域的城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危险,但都没有丰城这般严重,丰城所在区域是一块洼地,一旦黄河水倒灌,那丰城直接成为一座孤城,灌入的黄河水再多一些,以丰城的结构根本无法阻挡黄河水,会被直接吞没乃至冲垮。
  其他的城池没有位于洼地,就算不断暴涨的黄河水冲破堤坝,最多就是将城池外的农田淹没一部分,甚至于黄河水冲到墙角下,但对城池总体来说没有多少危险,担心黄河水冲击城池还不如担心大雨冲垮房屋。
  因为连绵不断的雨水和洪涝灾害,夏国已经出现超过五十的人员死伤和失踪数字,失踪的人主要是跌入黄河中,来不及救援,直接被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冲走,死伤数字主要是由夏国最早建立的城池中的老旧房屋倒塌造成的。
  即便各座城池的县长镇长都加派人手巡视城池各处,检查房屋情况,依旧无法避免极少数的老旧房屋在连绵不断的雨水中倒塌,那些房屋存在时间超过二十年,可能房屋中的一些木头都腐朽了,在大雨总倒塌并不奇怪,一些出现问题的房屋中的居民已经被撤离。
  实际上老旧房屋的事情去年里已经注意到了,许多房屋都是在龙部落时代建造的,那个时候的技术比较低,建造房屋的木头处理程度不够,使得木头更容易腐朽,从而导致房屋在大雨中倒塌。
  苏焱已经让各城池的从今年开始有计划对老旧房屋进行拆除再建造新的房屋,没有想到更严重的洪涝灾害降临,还好人员死伤数字不算大,在夏国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看着书桌上来自各个城池的情况汇报,苏焱忽然想到“地上黄河”,现代的黄河是“地上河”,河床居然位于地面之上,因为黄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大量泥沙被卷入黄河中,让黄河河床不断增加,最终使得地上河出现。
  正因为黄河是地上河,一旦连续下大雨,很容易使得黄河决堤,黄河水席卷大地,同时也有可能使得黄河改道。
  夏国的黄河要好很多,它还不是地上河,不至于黄河决堤后直接将整个夏国都淹掉,但现代的黄河给苏焱警示,绝对不能将黄河再变成地上河,保护植被是重任,不能随意去破坏植被。
  鹰孜已经将丰城居民转移情况汇报上来,苏焱暂时不会做出太多安排,一切还要等待阴雨天气停下洪涝灾害退去,到时候是将原丰城居民分散到各座城池去,还是将他们统一安置到某座新城中,都可以,唯独不可以的是返回已经被黄河水淹没的丰城。
  “丰城”,一座被黄河水吞没的城池,以后夏国也不会再有这个名字的城池了。
  至于丰城居民损失的各种物品,等给他们安置新家后还会给他们补给一批,可能没有之前的多,但不会有缺少的地方,夏国很小也很大,七十座城池五十多万人口,帮助一座城池的居民恢复正常生活还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夏国的体量越大就会越轻松。
  丰城被淹没的事情算是一个意外,但也让苏焱对建立在河边乃至海边的城池重视起来,以后再在河边乃至海边建立的城池,必须要重视应对洪涝灾害的问题,一定要建造好坚固的堤坝,可以挡住不断上涨的河水或者海水。
  夏国是要向南方发展,远离黄河,但不代表夏国放弃黄河,以后依旧会在黄河两岸区域建造城池,只不过频率会降低一些,水运对夏国来说依旧是非常重要的运输方式。
  苏焱甚至想要夏国快点向大海的方向发展过去,随着夏国的人口增多,盐供应压力在快速增加,只有从大海中获取盐,才能解除盐供应压力,有大海在,夏国想要多少盐就有多少盐,最简单的盐田晒盐方法,苏焱还是知道的。
  不过暂时苏焱放下脑海中的其他想法,专心面对洪涝灾害的夏国的影响,将一份份来自各座城池的汇报文件看完,有问题的地方做出批示,再发回到各县,再由县城发往各座城镇。


第603章 一华一夏(本卷终)
  终于,连绵不绝的雨水停下来了,又过数日,洪涝灾害也退去,夏国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连绵不绝的雨水所造成的洪涝灾害对夏国的影响太大太大,连夏国七十座城池之一的丰城都被迫迁移所有居民,在丰城居民全部离开后不久,丰城直接被黄河水吞没。
  夏国的发展因为洪涝灾害而暂时停顿,更有超过一百人因为洪涝灾害受伤、死亡或者失踪,苏焱直接将这一次的洪涝灾害定为天灾,要知道就算是上一次小冰河期中夏国都没有出现如此重大的损失,可见这一次洪涝灾害的严重。
  这一次天灾级别的洪涝灾害对夏国来说也只不过是前进路上的一个阻碍,以后夏国还会遇到更多的阻碍,洪涝、干旱、疾病,只有夏国变得更加强大,才能拥有更多的力量对抗各种阻碍。
  洪涝灾害退去了,夏国又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去,只不过今年里恐怕就有很多计划都因为洪涝灾害延误了,比如今年新建的七座城池,又比如夏国远征军团的征战新航线计划。
  去年的洪涝灾害加上今年的洪涝灾害,苏焱乃至夏国更加确定下南方发展的计划。
  夏历二十年,夏国远征大军征战新航线上最强大的蛇人部落,为此夏国调动近三千战士。
  蛇人部落和夏国曾经攻克的日部落阵营、渔部落、虎部落阵营等强大的人类势力不同,同样人口过万,蛇人部落却是一个女性主导的人类势力,在夏国远征军团的强大实力面前,曾经到过夏国的蛇人部落(新任)大祭司带领蛇人部落向夏国投降。
  大祭司清楚明白蛇人部落与夏国的差距,若是蛇人部落与夏国发生战争,蛇人部落一定会死去很多族人,再加上女人与男人之间那一点点诧异,大祭司不断犹豫中才做出投降的选择。
  因为蛇人部落是在夏国远征大军的逼迫下投降,也因为蛇人部落的人口比较多,蛇人部落无法以氏族的形式加入夏国,蛇人部落的族人们将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到夏国各座城池中,先是三年仆役考察期,考察期过,他们将正式成为夏国国民。
  到了夏国,蛇人部落的男人们在见识到夏国男性国民所拥有的地位后,一个个纷纷将脑海中对蛇人部落的怀念方向,他们终究是男人,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女人老实听自己的话,而不是自己听女人的话,男人当崛起。
  夏历二十年这一年中,夏国远征军团也只是进行征服蛇人部落这一个计划,蛇人部落的人口太多了,为了将蛇人部落所有人都运回到夏国本土,运部调动夏国所有船只的三分之二还多,好不容易在冬季快要到来的时候将所有人都运回来。
  同时在这一年里,夏国的货币制度过大规模,不再仅限于奖赏立功人员钱币,凡是夏国的官员、军官,都能够按照级别每月领取一定的钱币,勉强算是他们的俸禄,已经退休的官员和军官也可以按照自己退休前的级别减半领取“养老金”。
  及至夏历二十三年结束,夏国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完结,夏国人口从十八年的五十五万人口一举暴增至八十八万人口,五年时间,夏国人口增加三十三万多,城池也增加四十三座,使得夏国城池数量增至一百一十三座,夏国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增加十三个。
  因为两场洪涝灾害的影响,第三个五年中建造的城池,三分之二的数量都是远离黄河,大部分都建立在黄河南方,少部分建立在黄河北方。
  第三个五年中,新航线上所有部落都已经被夏国攻下,由丙型船组成的船队沿着新航线继续向东方航行,这一次商部船队的目标是找到黄河的入海口,顺便与路上发现的部落进行交易,查探那些部落的情况,为日后远征军团进军这里做好准备。
  西线战场上,骑兵部队不断深入草原,由近及远,不断攻打发现的游牧部落和联盟,同时每一年里骑兵部队的规模都在扩大,到了第三个五年结束,骑兵部队已经扩充至九个镇,骑兵数量已经过四千,骑兵部队编制早已经从团晋升为旅,木轼为旅帅。
  现在开始,骑兵部队每一次深入草原都是兵分两路,以如今骑兵部队的规模,即便是兵分两路,每一路也能与草原上的一个游牧部落联盟对抗。
  在骑兵部队不断攻击下,草原上的游牧部落纷纷向西方和北方迁移,以至于蓄城向西方半个月路程内基本上已经没有游牧部落存在。
  没有游牧部落的威胁,蓄城在草原上开辟数个大牧场,用来放牧牛马羊,等到大草原都成为夏国的牧场,无论夏国人口增加多少,夏国都不会缺少牛马用还有兽肉吃。
  夏国进入到第四个五年,因为东线战场暂时消失,西线战场还有南方(南线)战场成为夏国两个主要战场,西线战场的重要性还要大于南方战场,苏焱制定一个计划,准备在未来十年里派遣骑兵部队扫荡大草原,将大草原上绝大部分的游牧部落和联盟都消灭掉。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苏焱准备在未来十年时间里将骑兵部队扩充至一万两千五百骑,也就是一个军的规模,以后夏国放在草原上的骑兵部队规模都将保持一个军的编制,同时夏国其他区域也将增加骑兵编制,主要是放在县以上行政单位,城镇不放置单独的骑兵编制。
  在县级行政单位增加骑兵编制,主要还是为了应对县里各城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奴隶暴动、发生天灾、敌人入侵等重要事项,夏国各座城池之间修筑有平整的道路,非常方便骑兵快速行进支援。
  第四个五年里,夏国在中京城设置内阁,苏焱的两个儿子平和安分别为内阁的首辅和次辅,其他各部部长皆为内阁成员,夏国主要事情都将交给内阁处理,最后由苏焱审批盖印,盖上王印便代表经由内阁处理的事项正式通过可以施行全国。
  内阁的建立代表这些年来平和安的能力终于得到苏焱的认可,苏焱快六十岁了,放在夏国已经是非常大的年龄,很少有人能够活这么大岁数,而苏焱忙碌这么多年也累了,甚至生出将国家彻底交给两个儿子的想法,以后每天和妻子儿女孙子孙女在一起,颐养天年。
  但是苏焱不能将事情全部放下,平和安有管理国家的能力,但还没有带领夏国继续向前大步迈进的能力,夏国还需要苏焱看着才行,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方面,只有苏焱才能的指挥才能让夏国的科技向着苏焱需要的方向发展,若是任由夏国自身发展,有很大可能会走上歧路。
  直到夏历二十八年结束,夏国的第四个五年随同结束,夏国人口暴增至一百二十八万,第四个五年中,夏国增加人口约四十万,增速有所放缓,但这是正常的事情,随着夏国人口的增多,人口增加速度会不断放缓,可能再像人口少时那样不断暴增。
  随着人口的增加,夏国的城池也随着增加,已经多达一百六十三座,平均每年新增十座城池,夏国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增加到十九个。
  另外在夏历二十五年里,商部的船队终于抵达黄河的出海口,以夏国最快的改进版丙型船速度,从夏国最东方的城池向黄河出海口航行,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夏国的发展方向将向南方和向东方并重,大海有着夏国所需要的盐,只有夏国的疆域抵达大海,夏国不再会缺少盐。
  随着夏国的人口增多、城池增多,夏国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在不断增多,已经出现当初施行县镇制之前的情况,每年初春朝会,县长、局长们齐聚中京城,议政厅都快要容纳不下那么多人。
  是时候将拿出更高一级的行政单位了,县之上为郡,夏国一共有十九个县,苏焱将这十九个县暂时划分为四个郡,每郡四到五个县,平均三十余万人口,郡县制将在夏国第五个五年开始正式施行。
  进入到夏国第五个五年,施行郡县制只是一件事,夏国骑兵部队更加频繁的深入大草原是第二件事,所有人都没有忘记王制定的草原十年计划,骑兵部队需要在十年时间里将草原上绝大部分的游牧部落和联盟消灭掉,让大草原成为夏国的牧场。
  夏历三十一年,曾经两次主导游牧部落联军进攻蓄城的抗黑联盟被骑兵部队遇到并覆灭,逃走的人数少于一百人,曾经的枯草首领早已经死去,新任枯草首领被一名年仅十六岁的骑兵射杀,夏国与抗黑联盟的仇恨因为抗黑联盟的覆灭而终结。
  同一年里,夏国龙氏第四代出生,四世同堂,不过这在夏国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十五岁成年结婚生子,三十多岁当爷爷,快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四世同堂,以夏国的生活环境,活到大半人都能够活到五十岁。
  第五个五年结束,夏国总人口暴增至一百八十一万,郡级行政单位增加至五个,夏国的触角更是触及到夏国南方的那条大河,苏焱给之命名为“长江”。
  长江流域是一个丝毫不逊于黄河流域的文明发源地,长江流域生活着众多部落,有人口过万的农耕部落,也有人口只有一两百的狩猎部落,如今他们都将成为夏国的目标,还好夏国是步步推进,南方的气候环境和北方有些差别,但对于已经适应南方气候的夏国人来说不成问题。
  在第五个五年结束,夏国骑兵部队也完成自己的目标,将大草原上大部分游牧部落和联盟覆灭,大草原已经成为夏国的牧场。
  ……
  夏国第八个五年里,夏国总人口达到四百三十五万,苏焱在郡级行政单位之上增加州级新政单位,平均一百余万人口为一州。
  ……
  夏历六十三年,夏国总人口破千万。
  ……
  夏历六十七年,苏焱百岁之年,这一年里,苏焱正式退位,夏王之位由大儿子龙平继承,夏国一千二百余万人口中,夏国独占六百万甚至更多。
  此时夏国疆域已经快要达到秦朝巅峰时期的疆域,苏焱在夏国人已经探查到的地图上大手一挥,将现代中国疆域划给夏国,即便有些地域还没有被夏国占领。
  二儿子龙安为华王,带领三百万人口往夏国南边(包括现代白象国疆域)建立华国,一夏一华,夏华,华夏,只有苏焱明白其中的含义。
  分给龙安的三百万人口不是要一下子就给予的,夏国要在今后二十年时间一共向华国移民三百万,同时需要提供足够的物资帮助建立华国。
  苏焱一共有五个儿子,龙平龙安最大,其他三人年龄要小很多,几乎和龙平龙平的子女一般大,三人各分得一百万人口,分别建立燕、齐、赵三国,封地分别在现代的(南北)朝鲜、曰本、菲律宾三国。
  和华国一样,夏国要在今后二十年时间一共向三国移民三百万人口,并提供足够的物资帮助建立国家。
  二十年时间里向四个国家一共移民六百万人口,到时候可能夏国的人口比二十年前还多,毕竟二十年里夏国的人口还在自然增长中。
  这是苏焱为子孙后代定下的一个分封制度,嫡长子继承王位,获得国家最少百分之五十人口,剩下的人口分给其他子嗣,由他们带领自己的国民到更远的地方建立新的国家。
  很明显,苏焱要通过这种分封制度,最终占领这颗星球所有的土地,起码在占领星球上所有土地之前,有着血缘关系的各国因为土地、人口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小,还会因为血缘关系,有国家发生困难时,其他国家会伸手帮助。
  退位后的苏焱终于轻松下来,和三位妻子离开中京城到处转转,或是游览风景,或是去看望分封出去的儿子,反正是不想再忙碌了,除非非常重大的事情,否则苏焱不会再插手儿子们的事情。
  【本卷终】
  原始时代一卷结束了
  新的一卷为蒸汽时代,不是番外的番外,可能番外比正文还长,苏焱依旧是主角,唯有穿越者可以长生,主要写写和真实历史上与众不同的蒸汽时代,主角会一直守护着自己建立的国家还有自己的子孙后代们。


第604章 夏朝夏皇
  【蒸汽时代之卷开始】
  砰!砰!砰!
  三道声响响彻人口接近百万的中京城,听到三声钟响的中京城居民都知道此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整。
  中京城的中央区域有一座巨大的钟楼,它高二十七丈,钟直径二丈半,重十三点五吨,每半个小时敲响一次,半点响一声,整点响两声,零点和十二点响三声,中京城内居民皆可听到钟声。(时间制度已经改变)
  不过此时钟楼最高层却站着一个人,一个身穿青色长袍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仿若一书生,但若是仔细注视他的双眼,却能感受到别样的沧桑,不知道这年轻书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显得如此沧桑。
  没过多久,书生身后出现一个容貌绝美的紫衣女子,她向前走了几步,在距离书生还有两丈多远距离时停下,视线放到书生背后,一动不动。
  书生站在钟楼上眺望中京城,紫衣女子站在书生身后痴痴看着书生,时间一秒一秒划过,四周除了钟表机械转动的声音外再无其它声音。
  “紫儿,什么事?”好几分钟之后,一道仿佛没有夹带任何感情的声音从书生口中说出来。
  书生的声音将紫衣女子惊醒,她颤了颤,急忙开口说道:“公子,影卫传来消息,昌平侯国暴乱已经被周边几郡联合派兵镇压下来。”
  听到紫衣女子的汇报,书生微微摇摇头,没有再说话,也没有再做其他动作,脑海中却闪过一幅幅画面。
  夏历六十七年,苏焱退位,由大儿子平继承王位,二儿子安在夏国南方建立华国,其他三个儿子也在夏国四周分别建立燕国、齐国、赵国。
  自此开始,夏国进入分封制时代,因为夏国是五位新王的父亲建立的国家,地位最高,五位新王称他们的父亲为“皇”,夏国又为夏朝,其他王国附属于夏朝。
  之后当夏、华、燕、齐、赵五个国家的统治者新旧接替之时,按照夏皇对自己儿子的分封制度,统治者只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王位,其他的儿子都要给予一定人口分封出去,到更远的地方建立新的国家。
  这样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及至夏历一百七十三年,被夏皇命名为“地球”的星球上,除了北极、南极和其他的冻土之地,剩下的地方皆有或大或小的国家建立起来,而且每个国家的统治者都是龙氏子弟。
  国家是有级别的,夏国或者说夏朝为第一等,是为星球之国,人口已过十亿;华国、燕国、齐国、赵国为第二等,称之为王国,一洲之国,人口数千万至上亿;第三等为公国,一州之国,人口数百万至上千万;第四等为侯国,一郡之国,人口数十万至上百万;第五等为伯国,一县之国,人口数万至上十万。
  县国之下无镇国村国,级别太小,不适合单独成为一个国家。
  在龙氏子弟的努力下,夏朝已经将整个地球占据,地球上除了夏族人再无其他人类种族,曾经被奴役的那些人类种族在时间的流逝下都已经累死老死,地球已经是夏族人的地球,或许只有那些夏族人还没有到过的地方有着很少很少的外族人生活着。
  夏朝想要将地球大部分区域都占据,自然需要众多的人口,到了今年也就是夏历一百七十三年,夏朝总人口已经达到十二亿五千万,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龙部落五年,人口破千;龙部落十三年,人口破万;夏历五年,人口破十万;夏历二十六年,人口破百万;夏历六十三年,人口破千万;夏历一百零六年,人口破亿;夏历一百六十七年,人口破十亿。
  由此可以看出来,夏朝总人口一直在大迈步前进,但夏朝人口年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从最开始的百分之十还多已经降到如今的百分之三点五,可以说夏朝的人口越多,年增长率就越小,若是几百年上千年后夏朝还存在,或许那时的人口增长率会趋近于零甚至变成负数。
  未来的事情暂时不用想,夏朝拥有十亿多人口,已经可以将地球所有区域全部占据,不会再生出其他变化,就算发生战争,也是夏族人的内战,再没有外族人能够参与到夏族人的战争中,这就是苏焱当初的设想,已经在自己的后代努力下完成。
  是的,钟楼上那书生就是苏焱,如今已是夏历一百七十三年,苏焱已经二百零六岁了,却还保持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模样。
  曾几何时,苏焱想着自己通过练武应该能够活到一百几十岁,是的,苏焱是活到这个岁数了,甚至还超越这个岁数活到两百岁,按照苏焱自己的感觉,他觉得自己还能活几百年甚至更久。
  人人都想长生,但真的长生的时候对苏焱来说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体验,这是只有他一个人的长生,三位妻子还有儿子女儿都跟随苏焱习武,但是她们中寿命最长的也没有突破一百五十岁这个界限,武道天分最高的燕香香永远的停留在她一百四十八岁那一年。
  谁能够想象到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将他的妻子儿女一个个都送走的痛苦,反正苏焱是体会到了,那痛苦苏焱真的不想再体会到,却不得不一次次感受着。
  三年前,苏焱最小的儿子去世,三年时间过去,苏焱依旧难以从儿子去世的痛苦中走出去,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的悲伤都会淡化,但是短时间内不可能的。
  最后一位妻子去世,苏焱心中生出离世的念头,不过想到自己的儿女后代,想着自己一手建立的夏国,苏焱还是放弃了,只要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一直守护着夏国,不想让夏国乱起来。
  “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苏焱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这个前世流传的说法,当然,前提是苏焱能够活一千年。
  苏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继续活下去,或许和武道进境有关,但是苏焱知道燕香香的武道天赋比自己还高,同样的资源下,为什么苏焱自己的武道进境更高?
  苏焱脑海中有一个猜测,或许这和自己两世为人有关吧。
  长生的问题对苏焱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守护夏国”几乎成为苏焱活下去的最后一个动力,就算是突然身死,苏焱恐怕都不会留下多少遗憾。
  紫儿全名叫苏紫,是一个孤儿,被苏焱接走前一直住在慈幼院中,偶然发现苏紫时,苏焱就“喜欢”上这个机灵活泼的小女孩,今年才二十二岁的苏紫已经拥有多个身份,苏焱的贴身侍女、管家、助手等等。
  那一天,当苏紫知道苏焱就是那传说中可能已经死去的夏皇时,苏紫决定要一辈子跟随在夏皇身边。
  “公子,影卫传来消息,昌平侯国暴乱已经被周边几郡联合派兵镇压下来。”苏紫所说的一句话中传出来很多信息。
  公子,即苏紫对苏焱的称呼,“公子”是一个尊称,诸侯之子称公子,夏国的“公子”含义要在这之上范围稍微大一些,实际上苏焱被称为“公子”是不对的,不过苏焱早已经退位,甚至现在就用着“苏焱”名字的身份,用“公子”这样的尊称也无所谓。
  影卫是苏焱建立的组织,内部成员数万,外围成员超过十万,有一定武力,主要是监察夏朝各处区域。
  苏焱不需要绝对的武力,但苏焱需要快速了解夏朝各处区域的变动,好作出应对之策。
  昌平侯国暴乱,昌平侯国是一个郡国,人口数十万,昌平侯国暴乱即民乱,因为昌平侯国统治者的昏庸,低下百姓生活困苦,在少数人的策划下,一场遍及昌平侯国三分之一区域的民乱爆发,以昌平侯国的军队无法镇压民乱。
  最终是昌平侯国周围几郡出兵昌平侯国将民乱镇压下来,处死主谋和胁从者,对于参加民乱的大部分百姓的处罚很轻,仅仅是一年到十年不等的劳役。
  夏国立国已经有一百七十余年,随着苏焱退位,苏焱已经成为一个传说,有人说夏皇已经死了,也有人说夏皇还活着,甚至亲眼看到过夏皇和他的三位妻子,但随着时间流逝,夏皇的威望不断降低,也因为地球大部分区域都被夏朝占据,百姓们更多的考虑自己的生活。
  因为少部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他们统治的国家对待百姓的政策非常苛刻或者低下官吏肆意妄为,使得百姓的生活变得艰苦,最终发生民乱,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县国,少部分发生在郡国,很少出现在州国,王国中更是难以出现。
  主要还是苏焱对子孙的教育,五个王国的统治者最开始都是苏焱的五个儿子,是苏焱亲自教导出来的,就算有人能力普通,但也不会昏庸无道。
  之后从王国到公国,从公国到郡国再到伯国,一级一级下去,问题便渐渐出现,龙氏子孙后代多了,总是会出现几个昏庸无道的人,这一点苏焱都无法改变。
  还好夏朝的时间不算长,龙氏子孙还比较团结,一地发生变故,临近的区域都会进行支援,但这还不够,苏焱需要对夏朝进行新的改革,让夏朝稳定发展下去,这一次改革的对象就是龙氏子孙后代。
  对龙氏子孙后代进行改革可不止是因为民乱这一件事,地球已经没有多余的地盘对龙氏子弟进行分封也是一个重点,综合考虑起来,苏焱用了两年多时间制定出一个名为“龙氏子弟考核”的制度。
  龙氏子弟都是统治者,龙氏子弟考核也是对各位统治者的考核,苏焱的标准就是能者上,无能者下。
  设立宗人府,宗人府宗正由龙氏中年长者担任,由宗人府派遣人员对位于夏朝各地的龙氏子弟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向就是龙氏子弟所统治的国家或者地盘,主要是对其统治区域的经济、人口、民生等各方面进行打分。
  男国(一村)统治者半年一考核,子国(一镇)统治者一年一考核,伯国统治者一年半一考核,侯国统治者两年一考核,公国统治者三年一考核,连续两次不合格进行警告,连续三次不合格直接撤换,今后该龙氏子弟再无担任统治者的资格。
  实际上是没有男国和子国的,一村一镇这么小不可能单独设立一国家,主要是因为地球再无多少多余土地对龙氏子弟进行分封,这个时候只能用本身的土地进行分封,但不会独立成新的国家。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各有相应的封地,他们对自己的封地进行管理,宗人府定时对龙氏子弟的封地进行考核,连续三次不合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