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祚帝派宰相张琳讨伐,在沈州为支援高永昌的女真兵所败。于是天祚帝授燕王耶律淳为都元帅,招募辽东饥民,取报怨于女真之意,谓之
  “怨军”,分为前宜营、后宜营、前锦营、后锦营、乾营、显营、乾显大营、岩州营共八营28000人,郭药师就是其中的一位首领。
  从此,郭药师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怨军成立后,非但作战不利,而且接连发生叛乱。
  保大元年(1121),东南路怨军将领董小丑因为征讨利州叛乱不利被处死,于是其手下罗青汉、董仲孙等率怨军作乱。
  辽都统耶律余睹、萧干率兵平叛。郭药师等人杀了罗青汉数人,接受招安。
  辽从中选出2000人编为四营,任命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各自统领。
  剩下6000人分送各路为禁军。为了彻底解决怨军的问题,耶律余睹向萧干建议:“前年两营叛,劫掠乾州,已从招安;今岁全军复叛,而攻锦州。苟我军不来,城破,则数万居民被害。所谓怨军,未能报怨于金人,而屡怨叛于我家。今若乘其解甲,遣兵掩杀净尽,则永诀后患。”'2'但萧干不同意,认为
  “亦有忠义为一时胁从者,岂可尽诛杀之?”'3'郭药师等得以保全性命。
  于此,郭药师性善多变,反复无常的特点已初露端倪。而怨军也确如耶律余睹所说,成了辽的后患。
  保大二年(1122)三月在金兵的进攻下,天祚帝逃奔夹山,耶律淳留守南京,改元建福,史称北辽。
  耶律淳改怨军为常胜军。因
  “药师年少壮,貌颇伟岸,而沈毅果敢,以威武御众,人多附之。初以武勇四军荐授殿直,从征女真,积前后功”,'4'故升郭药师为都管押常胜军、涿州留守。
  四月,宋以太师领枢密院事童贯为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使率兵10万进攻北辽政权。
  由于徽宗的牵制及宋将的无能,宋杨可世部及辛兴宗部先后为北辽耶律大石、萧干所败,
  “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记”。
  '5'六月,耶律淳病死,其妻萧普贤为皇太后称制,北枢密使萧干专政。
  七月,宋以刘延庆为都统制,率军20万再次向北辽用兵。这时,北辽政权已内外交困,此前太尉李处温父子潜通童贯被处死,而
  “当燕王僭号之初,汉军多而番军少,萧干建议籍东、西奚二千余人及内外南北大王、乙室王、皮室猛拽剌司”。
  '6'已对汉人不再信任。至此,萧后和萧干等人惟恐汉人尤其是常胜军为变,
  “将谋之”。'7'郭药师急召所部,鼓动他们投宋。于是
  “万口喧呼,无不响应,遂囚监军萧余庆等,乃遣团练使赵鹤寿帅精兵八千,铁骑五百,一州四县奉使来降”。
  '8'郭药师的降宋,使北辽失去了一支重要武装。经文武百官的商议,萧后迫不得已向宋、金同时奉表称臣,以维持苟延残喘的局面。
  宋之厉阶郭药师降宋之时,上了一道极富感情的降表。他首先表达了自己对宋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同时说自己本来对辽忠心耿耿,但萧后却报之以怨,降宋实在迫不得已。
  由于郭药师对辽情况的熟识及他拥有常胜军这样一支重要武装,故宋任命他为恩州观察使并依旧知涿州诸军事。
  同降的常胜军首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等也各升迁以抚之,隶属于刘延庆部。
  接到北辽的降表后,徽宗以为收复燕京在即,迫不及待地改燕京名为燕山府,并促令刘延庆从速进军。
  刘延庆采纳了郭药师的意见:趁萧干的主力在前线,以轻骑突袭燕京,必能得到城内汉人的响应,燕京必取。
  于是命郭药师率常胜军千人为先锋,杨可世、高世宣等随后。药师部将甄五臣率了解燕京情况的常胜军50人夹杂在入城的城郊居民中夺取迎春门,大军继入,燕京7个城门分别派将领2人率兵200守之。
  这时似乎燕京归宋必矣。但在这关键时刻,宋将非但未安抚城中百姓,反而下达了一条错误命令:尽杀城中契丹、奚人。
  并且宋兵纪律紊乱,到处酗酒抢劫,引起了强烈反抗,而萧后也命令萧干火速回援。
  这样,宋军苦战三昼夜,外无援兵,仅郭药师、杨可世及数百士兵侥幸得脱,高世宣等大部将士战死城内。
  这次奇袭燕京,郭药师的计谋不可谓不高,但是由于宋兵的纪律紊乱,错误的民族政策,将领之间重重矛盾及主将刘延庆的懦弱无能,致使功败垂成,收复燕京成为泡影。
  随即刘延庆烧营自溃,辽军进击,宋兵大败。至此,宋的两次攻燕之役都告失败。
  尽管战争失败,但徽宗仍对郭药师恩宠有加,
  “进安远军承宣使,十二月,拜武泰军节度使。(宣和)五年(1123)正月,加检校少保,同知燕山府。”'9'六月,召其入朝,赐给宅第姬妾,又在后苑延春殿亲自召见,
  “药师拜廷下,泣言:‘臣在虏,闻赵皇如在天上,不谓今日得望龙颜。’帝深褒称之,委以守燕,对曰:‘愿效死。’又令取天祚以绝燕人之望,变色而言曰:‘天祚,臣故主也,国破出走,臣是以降。陛下使臣毕命他所,不敢辞,若使反故主,非所以事陛下,愿以付他人。’因涕泣如雨。”'10'郭药师的这番表演,深得徽宗赞赏,赐给他两个金盆及一件御珠袍,并官加检校太傅。
  宣和五年(1123)三月,依照原宋金
  “海上之盟”的规定,金向宋交割燕京及附近六州,金依据原约
  “将松亭、榆关外民户归国数内,索取常胜军帅郭药师等八千余户,元系辽东人也”。
  '11'而宋认为将燕人代替常胜军归金,则不但常胜军可以保留,而且又得到了燕人的土地田产,用来供养常胜军,不用国家再出钱粮,可谓一举两得。
  郭药师任职同知燕山府期间,自恃徽宗恩宠有加,为所欲为,飞扬跋扈。
  而知府王安中
  “不能制,第曲意奉之”。'12'凡是郭药师所要的兵械甲杖马匹,朝廷都尽量供给。
  他派部下到宋境内的各州做生意,赚取钱财。又召集天祚帝的工匠制造各种珍奇之物结交权贵。
  这时常胜军已有5万之众,而乡兵号称30万。但郭药师及其部下都不改
  “左衽”,即仍穿辽服,而不着宋装。当时人将其与安禄山相比。郭药师虽然难以羁致,但也为宋立下了一些战功。
  燕京被金兵攻破后,萧干自号大奚国神圣皇帝,改元天阜。宋宣和五年(1123)六月,萧干因缺粮率兵出卢龙岭,攻破景州。
  又败常胜军张令徽、刘舜仁部于石门镇,攻陷蓟州。当时形势十分危急,童贯从京师移文严厉斥责王安中和郭药师。
  七月,郭药师与萧干战于腰铺,大败萧干,乘胜追击过卢龙岭,杀伤过半。
  萧干为其部下白得歌所杀,首级被献于宋。八月,郭药师又败萧干部下夔离不于峰山,生擒阿鲁太师,得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尊号宝检及涂金印,解除了辽残余势力对宋的威胁。
  宋金的
  “海上之盟”只是基于夹攻辽的短暂同盟,一旦辽亡,宋金直接交界,战争也就不可避免。
  金天会三年(1125,宋宣和七年)十一月,金兵分东西两路攻宋,东路军以宗望(斡离不)为南京路都统,自南京入燕山,连陷檀、蓟州。
  郭药师率常胜军在白河与金军相遇。
  “药师之兵戈甲鲜明,步伍整肃,金人初见亦惧。斡离不乃东向望日而拜,号令诸部而进。药师鏖战三十余里,金人已北,张令徽等先自遁,金人力追之”。
  '13'张令徽等的逃跑,导致常胜军的全面溃败,而燕京也就守不住了。
  郭药师与宋知燕山府蔡靖商议投降,蔡靖不愿,于是郭药师扣押了蔡靖及转运使吕颐浩等,向宗望投降。
  金兵入燕京。消息传到宋廷之后,
  “帝犹密其事,议封为燕王割地与之,使世守,而已无及”。'14'在当时纷乱的局势中,郭药师不顾宋对他的浩荡之恩,而又一次选择了变,由宋之
  “厉阶”而成为金之
  “功臣”。金之功臣郭药师降金后,
  “太宗以药师为燕京留守,给以金牌,赐姓完颜氏。从宗望伐宋,凡宋事虚实,药师尽知之”。
  '14'由于郭药师对宋情况的了解,因此宗望由燕京南下攻宋,令郭药师率1000骑兵为先锋。
  药师辞以兵少,金人又给其1000骑兵,并且命令他所过州县不得擅自诛杀。
  后徽宗禅位于钦宗的消息传到了宗望营中,宗望惟恐宋朝有所准备而想退师。
  “郭药师曰南朝未必有备,言汴京富庶及宫禁中事非燕山之比,令太子郎君兵行神速,可乘此破竹之势,急趋大河,将士必破胜,可不战而还。苟闻有备,耀兵河北,虎视南朝,以示国威,归之未晚”。
  '15'这样,宗望听从了他的建议,而长驱直下。金天会四年正月七日,宗望所部到达汴京,由郭药师引导,驻于城西北的牟驼岗。
  此前,郭药师曾在牟驼岗打过球,知道宋的天驷监在此有马二万匹,饲料山积,于是引导宗望尽取之。
  金兵攻汴京不能下,与宋议和,金
  “诘索宫省与邀取宝器服玩,皆药师导之也”。'16'这样,郭药师为金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金退兵后,宗望却找借口夺取了郭药师的常胜军。其后郭药师的经历,《宋史》、《金史》本传都未记载,在《大金国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中可找到蛛丝马迹。
  金天会十年(1132)秋,时为平州守的郭药师不知因何原因下元帅府狱,不久获释,但其家产尽为左副元帅完颜宗翰所得。
  对此,《大金国志》作者有一段评论十分恰当:“大金虽以权宜用之,其心岂不疑之哉?始夺其常胜军并器甲鞍马散之,继夺其家财没入之,药师得不死幸矣。”'17'从此,郭药师就不见载于史籍了。
  《金史》称:郭药师,渤海铁州人也。辽国募辽东人为兵,使报怨于女直,号曰
  “怨军”,药师为其渠帅。斡鲁古攻显州,败药师于城下。辽帝亡保天德,耶律捏里自立,改
  “怨军”为
  “常胜军”,擢药师诸卫上将军。捏里死,其妻萧妃称制,药师以涿、易二州归于宋。
  药师以宋兵六千人奄至燕京,甄五臣以五千人夺迎春门,皆入城。萧妃令闭城门与宋兵巷战。
  药师大败,失马步走,逾城以免。宋人犹厚赏之。金史太祖割燕山六州与宋人,宋使药师副王安中守燕山。
  及安中不能庇张觉而杀之,函其首以与宗望,药师深尤宋人,而无自固之志矣。
  宗望军至三河,药师等拒战于白河。兵败,药师乃降。宗望遂取燕山。
  太宗以药师为燕京留守,给以金牌,赐姓完颜氏。从宗望伐宋,凡宋事虚实,药师尽知之。
  宗望能以悬军深入,驻兵汴城下,约质纳币,割地全胜以归者,药师能测宋人之情,中其肯綮故也。
  及两镇不受约束,命诸将讨之,药师破顺安军营,杀三千余人。海陵即位,诏赐诸姓者皆复本姓,故药师子安国仍姓郭氏。


第213章 
  杜充(?…1141年),字公美,相州(今河南安阳)人,两宋之际大臣、宰相。
  哲宗绍圣间进士。靖康初年,知沧州。建炎二年,代为东京留守。但杜充害怕和金军打仗,先是全部放弃了抗金起义不断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义都被金军镇压,由此彻底丢掉了北宋末年被金国侵占的三分之一多的土地。建炎三年,南逃建康府,丢掉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宋朝领土,却被拜为右相,旋为江淮宣抚使驻守建康。未几,金兵渡江,遂降。绍兴七年,任金朝燕京三司使。绍兴九年,迁燕京行台右丞相。《绍兴和议》签订时死去。
  两宋之际大臣杜充生平简介
  掘河阻兵
  杜充为人喜好功名,生性残忍好杀人,缺少谋略。绍圣年间(1094年―1098年),杜充考中进士,累次升迁至考功郎、光禄少卿,后出任沧州知府。
  靖康初年,加任集英殿修撰,又复任沧州知府。当时金人南侵,从燕地而来寄居在沧州之人很多,杜充忧虑他们是金人的内应,于是不论男女老幼全都杀害。
  建炎元年(1127年),杜充升任天章阁待制、北京大名府留守,后迁任枢密直学士。提刑郭永曾经提了多个建议给杜充,杜充不听。郭永讽刺他说:“这个人有志向却没有才干,喜好名声却没有实际举动,骄蹇自用却想要得到声誉,让他担当重任,难以到终了。” 这成了杜充以后形象的写照。
  金国第二次伐宋攻破开封前夕,杜充镇守北京大名府,自诩“帅臣不得坐运帷幄,当以冒矢石为事” ,似乎是韩信再世,不但能运筹帷幄,还能亲自带兵上阵。但完颜宗望的金国东路军一来,杜充不敢与之交锋,唯一的对策是下令开决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企图以此阻挡身后追兵。杜充决河非但没有阻止金国东路军,还致使当地百姓被淹死二十万以上,因流离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数倍于此。北宋时最为富饶繁华的两淮地区毁于一旦,近千万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
  镇压义军
  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一心北伐要收复河北领土的宗泽去世,杜充代替他担任东京开封府留守。 杜充接任后,立即反其道而行之。
  第一,中止宗泽的北伐部署。统制薛广一部已奉宗泽之命去了相州,但王善和张用两部却因杜充的阻挠未能派出,最后薛广战死,相州陷落,守臣赵不试自杀死节;
  第二,切断了对所有北方民间抗金武装的联系和支援 ,客观上帮助了金军扫荡占领区。这一年秋天金军没有大规模渡过黄河南侵,但河东和河北的最后一批抗金武装活跃的州县,包括北京大名府和五马山寨,全部在此时被攻占。
  “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 。杜充上任后,不但不再北伐,不再支援北方民间抗金武装,而且把宗泽已经招抚的抗金武装当作潜在的敌人加以排斥。丁进、杨进两部首先叛而为“盗”,王善、张用等部也有异动。


第214章 
  成长经历
  在耶律阿保机出生时,契丹的贵族阶层正在为争夺联盟首领之位而打得不可开交,阿保机的祖父匀德实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杀,父亲和叔叔伯伯们也逃离出去,躲了起来,祖母对于这时出生的阿保机非常喜爱,但又担心他被仇人加害,因此常将他藏在别处的帐内,不让他见外人,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
  崭露头角
  耶律阿保机长大成人后,身体魁梧健壮,胸怀大志,而且武功高强,《辽史》上说他“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值伯父释鲁掌权,深得信任,耶律亿任遥辇氏痕德堇可汗的挞马狨沙里(扈卫官),组建侍卫亲军,凭藉这支精锐武装,阿保机迅速崛起,率领挞马部(扈卫队)战胜了近邻诸小部,阿保机的伯父被杀后,阿保机继承了伯父的于越(地位仅次于可汗,史称“总知军国事”,高于夷离堇,掌握联盟的军事和行政事务,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的职位,并击溃以蒲古只为首耶律释鲁的部落豪强,相继降小黄室韦,破越兀、兀古、六奚诸部,被国人誉为“阿主沙里”(沙里,契丹语“郎君”)。
  901年(唐昭宗天复元年),任本部夷离堇(军事首领),专事征伐,大破室韦、于厥及奚。进大迭烈府夷离堇;次年,领兵四十万南下,讨河东、代北(今山西北部),克九郡;902年(唐末天复二年),耶律阿保机以兵40万伐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牲口95000,驼、马、牛、羊不可胜数,在潢河南岸建龙化州城,将所俘汉人迁居于此。
  903年(天复三年),北攻女直,南取河东怀远军,略地蓟北(今河北北部),升于越,总知军国事,成为部落联盟的实际操纵者。
  905年,唐朝垂亡,他应晋王李克用之邀到云州(今山西大同)相会,结为兄弟,约定共讨梁王朱温和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但终因无利可图而没有践约。


第215章 
  耶律休哥的祖父耶律释鲁简介
  耶律休哥的祖父是谁耶律休哥的祖父耶律释鲁简介
  耶律休哥(?—998年) ,字逊宁,契丹族。辽国名将,军事家,宗室,官至辽国的于越,封宋国王。隋王耶律释鲁之孙,南院夷离菫耶律绾思之子。
  耶律休哥宏谋远略,料敌如神,每战胜则推功于将士。身经百战,不滥杀无辜。在戍守南边时,省赋税、恤孤寡、劝农桑、修武备、均戍兵。宋境白沟以南欲止儿哭则说:“于越来了!” 宋朝为了争夺燕云十六州,几次与辽国发生战争。
  公元979年7月,宋辽两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 ,辽军耶律沙部佯败而宋军乘胜追击,却遭到辽军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两部左右夹击。此时耶律沙又率兵回击,配合左右两部共同攻打宋军,使宋方大败,甚至连御驾亲征的宋太宗也因臀部中箭受伤而不能策马,要乘坐驴车仓惶逃走。辽军追至涿州(今河北涿县) ,因未能赶上太宗而不再追击。卒于公元998年(统和十六年) 。
  耶律释鲁,字述澜(率懒) ,又作室鲁、述鲁。为契丹(辽朝) 皇族,耶律匀德实第三子,辽太祖伯父。
  遥辇钦德在位时,他和耶律辖底夺去夷里堇之位,自任于越,总理军国事,北征室韦,西征党项,平定库莫奚。以耶律阿保机为挞马。最后被其子滑哥所杀。享年五十七岁,辽兴宗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 ,追封隋国王。后代号仲父房,其孙耶律休哥(耶律绾思之子) 。


第217章 
  耶律德光,契丹的名字为尧骨,他是耶律阿保机的次子。相貌端庄厚重,秉性宽厚仁慈,军国大事多由他来裁决。
  阿保机对他寄希望很大,在阿保机的三个儿子当中,他和长子耶律倍都很受阿保机的喜爱,但耶律德光更像他的父亲。
  天赞元年(922年),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年仅20岁。随同太祖参加了一系列征服战争,尤其是在南征平州、幽州、镇州、定州,西征吐谷浑、回鹘、党项期间,曾俘虏赵思温,大败符存审,战功卓著。天显元年(926年),又随同太祖灭渤海国,作为前锋攻克渤海首都忽汗城。
  天显元年七月二十七日(926年9月6日)辽太祖死后,述律后称制,耶律德光总揽朝政,927年12月11日,在述律后的支持下即位,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应天皇太后,立妃萧氏为皇后。
  天显六年(930年),割据原渤海国疆域的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统一了契丹。
  天显十年(931年),宰相涅里衮图谋南逃,事情败露被拘。
  天显十一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
  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
  唐将高行周、符彦卿率兵前来叫战,耶律德光假装退却。唐将张敬达、杨光远又在西边列阵,未及成列,耶律德光以兵逼近之。而高行周、符彦卿为伏兵截断,首尾不能相顾。张敬达、杨光远大败,丢弃的兵仗堆积如山,斩首数万级。
  其后,更率军南下上党,助石敬塘灭后唐。割取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会同四年(942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拒不称臣。
  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领所部二十万人前来投降。。会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946年1月10日),耶律德光率军攻入后晋首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俘虏后晋出帝石重贵,灭后晋。
  会同十年正月初一(947年1月25日),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大同元年二月初一(947年2月24日),耶律德光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升镇州为中京。
  耶律德光率部进入东京,百姓号呼奔走。耶律德光登上城楼,对百姓们讲:“我也是人,你们不要害怕,我要让你们从暴政下得到解脱。我本不想到这里来,都是你们皇帝引我来的。”后晋百官投降契丹,各镇节度使也大部分投降。耶律德光以为中原皇帝做定,令契丹兵以牧马为名,四出抢掠,称为“打草谷”。
  契丹兵大杀大掠,开封、洛阳附近数百里间,成为白地,又以犒军为名,严令后晋官括钱,不论任何人,都得献出钱帛,所得财物,并不分给契丹兵,而且准备运回契丹国内。赵延寿见耶律德光已正式称帝,很不满意,请求做皇太子。耶律德光说,皇太子要天子的儿子才能做,你做不得。当时刘知远在晋阳称帝,诸镇和后晋旧将多起兵响应。广大百姓也群起反抗,大部多至数万人,小部不下千百人,攻破州县城,杀死契丹任命的官吏。
  澶州起义军首领王琼,攻入州城,围击契丹将领耶律郎五;东方起义军攻破宋、亳、密三州。耶律德光很害怕,准备逃走,任命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留守东京。耶律德光则带着后晋降官数千人,宫女、宦官数百人以及晋府库所有财物,离开封北行。路过相州,屠相州城,城中人男子被杀,妇女被掳,婴儿被掷入空中,用刀尖承接,作为行乐,事后查点,凡死十余万人。耶律德光被迫退出,杀人泄忿,一路上看到荒凉景象,对蕃汉群臣说,破败到这个地步,都是赵延寿的罪过,又指一个汉奸张砺说,你也有一份。
  耶律德光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得出所谓三失:各地搜刮百姓钱财,是第一失;让契丹士兵打谷草扰民,是第二失;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各镇,是第三失。”他当然很懊恼,走到栾城(河北栾城县)病死了,时年四十六岁。下葬于凤山,陵墓曰怀陵,庙号太宗。辽圣宗统和二十六年(1008)七月,奉上尊号谥为孝武皇帝。
  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九月,增谥为孝武惠文皇帝。辽太宗对于辽朝的贡献较大的要数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了。辽太宗将后晋的一整套汉族官制带到了辽国,加上原来阿保机时期确立的官制,终于使辽的官制在部分汉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官制。
  耶律德光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他经常检阅侍卫亲兵、各部族及各帐军队,以此来充分控制军权,防止异己势力在其中渗透,从而在根本上巩固自己的权势。
  辽太宗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不但支持汉族人在汉族地区发展农业,在草原地区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他也让人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为保护农业生产,防止没有重农习惯的契丹族人有意无意的破坏,辽太宗下令禁止随从们随意践踏庄稼,行军时也命令部队绕开农田。农业的发达对辽国多种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辽的国力。
  随着契丹国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辽太宗为了更好地治理不同民族的事务,就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则,形成了北、南两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
  北面官制,即辽朝契丹族的官制,官吏用契丹族,掌握辽朝的一切军政事务,也是辽朝的最高权力机关。之所以称为北面官,是因为契丹族有崇拜太阳的习俗,喜欢向东,而且以左为上。这样,辽王的大帐就面向东方,而北面就是左,也就是契丹族官吏的办公地点,所以叫北面官。在北面官中,又分为几种类型:北面朝官,北面御帐官,北面皇族帐官,以及北面诸帐官和北面宫官。
  北面朝官,这是辽朝官制的主要机构,在北面朝官中又分为南北两个不同的部门,如北枢密院管兵部,南枢密院管吏部。这和总的南北面官制很容易混淆,应该分清。在北面朝官中,南北枢密院是辽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掌管军政和民政,也通称为北衙和南衙。北面朝官中还有北南枢密院中丞司,掌管纠察检举百官。北南宰相府也参与军国大事,类似于汉族官制中的参知政事。另外,还有大惕隐司,掌管皇族的政教事务。设置夷离毕院,掌管断案、刑狱。敌烈麻都司掌管礼仪。最后在百官之上还设置了一个没有实际职务的大于越府,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和汉族太师的称号差不多。但一般人很难得到大于越的称号,整个辽朝也只有三个人得到过。
  北面御帐官,它也有许多下属机构。例如侍卫司,负责御帐的护卫。北南护卫府,负责北南两个枢密院的护卫工作。
  北面皇族帐官,阿保机的后裔、阿保机伯父的后裔、阿保机叔父的后裔、阿保机兄弟们的后裔共四个系统的皇族,分别设立有职权的营帐,叫做四帐皇族,地位很高。北面皇族帐官也有分支机构,大内惕隐司就专门掌管四帐的政教事务。
  北面诸帐官,这是为阿保机部落之外,即皇族之外的其他有地位的部族设立的机构,如遥辇氏,渤海王族等,一方面是表示恩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效地控制。
  北面宫官,主要掌管宫廷一些日常事务。
  和北面官相对应的就是南面官,在辽太宗得到十六州之后,进一步完善了汉族的官制,仿效唐朝的官制,设立三省六部等一整套治理机构。以此来招徕汉族人,管理汉族人的事务。南面官主要由汉人来担任,契丹人也有在南面官中任职的,他们被称为汉官,也穿汉服。南面官由于办公的营帐在辽国王大帐的南面,所以称为南面官。
  南面官中的分支机构有:汉人枢密院,阿保机的时候叫“汉儿司”,其他有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翰林院等。
  在地方官制当中,辽朝也是两套制度并存,就是部族制和州县制,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用部族制,而汉人和渤海人则使用唐朝时用的州县制。在耶律倍投奔后唐之后,辽太宗又趁机整顿了东丹也就是原来渤海国的行政制度。先让耶律倍的妃子主持东丹政务,然后采取措施加强了对东丹的控制。东丹国在原先并不是辽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的地区,东丹是个亲王的封国,东丹王对于本地的事务可以全权管理。他可以自己建立年号和国号,而且有权直接和外国交往。对于宰相以下的官员可以自己任免。在耶律倍走后,辽太宗就在东丹国设立了中台省,派遣官吏到那里参与政务管理,从而加强了对东丹的控制。
  尽管如此,契丹人的习惯也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特别是辽军在南下中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