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木林)-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尽管是这样,但我也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在欧州的历史中就连凯撒也不能与之相比。也许只有汉尼拔才能和他相提并论吧。
另外汉斯说的没有错,商将军确实能够说十分流利的英语,虽然语言有些奇怪,但和任何一个英国人交流,都不会问题,我想他就是去伦敦生活,也不会觉得不适应的。我们的对话基本都是用英语在进行,而且十分顺利,只是在和其他人交谈时,才会使用到西班牙语。这又是一样令人觉得难以理解的问题。”
……
“和这个时代的亚州人一样,商毅将军娶了不只一位的妻子,据我了解,和他己经明确夫妻关系,己经有三个人,另外还有两名己经确立了夫妻关纟,但还没有正式举行过婚礼的女子。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名是西班牙人,她是西班牙冈萨雷斯家族的直系女性,冈萨雷斯候爵的女儿,曾经担任过西班牙菲律宾殖民地的驻军长官,在冈萨雷斯家族因为支持新教,而被菲利普四世监禁的时候,冈萨雷斯小姐正在参加西班牙舰队对中国的进攻,和商将军为敌。
但在得知家族覆灭之后,冈萨雷斯小姐在战场上投降了商将军,这也导致了西班牙远征舰队的全面失败,冈萨雷斯家族的军队也成为他手下和一支雇佣军。虽然我不知道冈萨雷斯小姐和商将军的婚姻是什么促成的,但可以肯定,这应该是一桩政治婚姻。
陪他一起接见我们的妻子,是他的第三位妻子,这是一个十分年轻而又美丽的东方女人,据亚当神父说她是一个中国商人的女儿,而她的父亲,商将军的岳父,同时是商将军的一个得力的助手。
但看得出这位夫人是曾经受过良好的西方礼仪教育的人,不仅但能说流利的西班牙语,而且能接受吻手背礼,这在传统的中国是绝对不允许的。也许是因为接待我们的关系,她穿着一套白色西班牙贵妇服装,显得既高雅又华丽,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人种的关纟,我甚致还会以为是一名西班牙的贵族妇女。”
……
“而随着交谈的深入,我发现商将军对欧州,包括对英国的了解程度确实令我吃惊,他不仅知道过去欧州历史上出现过的希腊城帮、罗马帝国、英法的百年战争和文艺复兴,就连现在全欧的混战,和英国同样发生内战都知道。同时他对这些战争的起因和目前行进行到局势也十分清楚。
他能说出欧州混战是因为新教国家与旧教国家的冲突,而主要的国家是法国、荷兰、瑞典和西班牙、德意志联邦,而现在的欧州大陆上,西班牙一方显然己经处于劣势,新教国家即将取得胜利。法国与荷兰将取代西班牙成为欧州强国。而英国的内战,则是因为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他还做出一些推论,在英国的内战中,议会军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且他还表达了自己对议会军的统帅克伦威尔将军的尊重。
尽管我听说,这位将军曾经有过一段不短时间的在欧州的生治经历,但至少在1642年以后,他就已经回到了中国。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远离欧州数万英里的国家,仅仅只是从一些商人那些得知到的消息,就能够对欧州的局势有着如此清晰的了解和分晰。这又是一个我无法理解的地方,也许只能从东方的神秘学中找到解释,居说中国有一种神奇的预测术。
另外他似乎对我们的来意十分清楚,因为他十分明确的对我表示,如果是在他的辖区范围以内,希望和欧州各国都建立来往关系,不仅仅只是商贸方面,还有文化、科学、政治各领域的来往和交流,包括英国在内,都可以在他的辖区范围内建立商馆,派驻人员。
但他也明确表示,不希望各国把欧州的敌对情绪带到亚州来,而是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商业竞争。同时还着重对我指出,他希望和英国建立经贸关系,但不会再乎英国内战究竟是国王获胜还是议会获胜,无论那一方,只要是能代表英国,他都愿意与其进行合作。
我认为他的这种态度对实现我们公司的计划很有利,无论国内的局势如何,只要公司能够和他达成合作协议,都会有效。”
……
“通过今天的会见,足以说明,商将军对世界的认识绝不在任何一个欧州人之下,同时他待欧州的态度十开放,不仅不排䜣欧州国家,同时也愿意和欧州国家进行全方位的交济来往,他的见识和态度,毫无疑问对于公司进一步打开亚州贸易及为有利。甚致还可以有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但问题在于,商毅将军仅仅只是中国的明帝国一名总督,并不像莫卧尔帝国皇帝贾汗吉尔那样,能够代表明帝国,因为在中国,皇帝的意志是大于一切的,拥有可以轻易的推翻一个大臣的任何努力,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由,因此还有很大的不确实因素。而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确实,商将军对他的皇帝有多大的影响力,他的做为能否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
另外据各方面的消息来看,现在的明帝国本身这就承在着极大的危机,北方的满族己经占据了明帝国的大半土地,中国己经分裂成南北两大政权,而且双方并没有互存的打算,但我了解的绝大部份中国商人,都不看好这块战争中的南方明帝国,事实上就在几个月以前,要不是商将军的军队击败了满族大军进攻,或许整个南方政权己经不存在了。因此我认为我们对中国的考查应该更慎重一些。
不过在最后,商将军也直言不违的向我说明了他的国家的危机,北方的满族确实占领了大片的土地,而南方的明帝国正处在下风,但他相信自己的军队一定能够挫败满族的进攻,收复国家的全部土地,恢复国家的安定与和平。因为在历史上,满族的先祖女真族就曾经占领过中国北方,而曾使整个欧州都闻风丧胆的蒙古族,甚致征服过整个中国,然而到了最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依然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至少从他说话的语气,还有坚定的表情来看,我认为他绝对是充满了信心。”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零一章 布莱克报告(三)
就在布莱克在圣保罗教堂里挥笔书写着他的报告,商毅和林凤舞也在官邸听取李格非向他的汇报这两名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员在浙江地区的行程安排。
商毅听完之后,也觉得十分满意,点了点头,道:“李叔,这段时间就由你多操心一点,其他的事情暂时放一放,要向他们展示一下我们在浙江的经商环境。”
这时林凤舞道:“相公,但我觉得你似乎非常看重这两个英国人?”
其实这也是李格非正想问的,只不过不好主动询问,正好林凤舞问了,因此也等着商毅的回答。
商毅道:“上次我说过了,我们不用总是被动的等着别人到我们这里来购贸经商,而是应该主动走出去,既然西洋人可以不远万里的来到中国,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主动把货物运到欧州去买呢?这不仅仅是为了经商,同时还可以把我们中华文化传到欧州去,也可以更好的吸收欧州的优点,这样东西方才能够互相取长补短。”
李格非点了点头,道:“大人之言,也正是我的心愿,实现当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之壮举。”
李格非是海商出身,而林凤舞也常年生活在马尼拉,都是接触过海外世界的人,而且也有相当的冒险精神,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商毅这一举的重大意义,但对商毅所说主动把货物运到欧州去买,还是相当赞同的,从商人的角度来说,尽管这个时候中国的商品都不愁销路,但等着别人上门来购买,和主动把货物运出去买,结果可是有极大差别的。前者毕竟被动,而后者却可以为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商毅又道:“但从中国到欧州,地域遥远,不下十余万里,既使单程,少则半年,多则十月,中途必须有补充淡水和食物的地方,印度正好位于我们到欧州的中间点上,而且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因此西洋诸国都在印度设立公司,做为来到中国经商的中途补给点,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主动到欧州去进行贸易,也必须在印度建立一个类似的补给点才行。所以我才希望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合作,以后我们也在印度开一个公司。”
林凤舞和李格非也都知道,西洋各国都在印度建立什么东印度公司,因此听商毅这么一说,也有些明白,林凤舞又道:“但是相公,来我这里经商的西洋人不止一家,也有都在印度开设了公司,你又为什么偏偏要和这个英国东印度公司合作,他们好像并没在南洋一带有什么基础?”
商毅笑道:“这正是我希望与他们合作的原因,现在佛郎机人占居了香山澳,干系腊人占据马尼拉,红夷毛人占据巴达维亚和台湾南部,只有英国人在南洋一带没有基础,因此如果他们想在南洋立足,或是与我们直接通商,就必然有求于我,而我们正好可以用在印度开设公司为条件,与他们交换。而且他们在印度有基础,有他们支持,也好办一些。”
李格非听了,也连连点头,道:“大人果然深谋远虑。”
商毅又对林凤舞道:“凤舞,这几天李叔叔要招待客人,商务司的事务,你就多操心一些。”
林凤舞嫣然一笑,道:“相公放心好了,一定不会误事的。”
其实商毅想在印度建立一个据点的目地,不仅仅只是在贸易上,而且还可以印度为跳板,向非州大陆和阿拉伯地区进行扩展,同时印度在军事上的价值同样也不可估量,可以说在未来三百年内,如果欧州国家想要进攻中国,印度将会他们的桥头堡和主要后勤基地。事实上在另一时空里爆发的两次鸦片战争,英法两国都是以印度作为支点,才能万里迢迢入侵中国的。
因此从地缘政治学来说,在印度建立中国的据点,从欧州国家的印度、非州等地的殖民利益中分一杯羹,同时遏制欧州进攻中国的发起点,是绝对有必要的。
尽管在这个时候,东西方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如果有可能,还是应该为以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和欧州国家相比,中国不仅离印度更近,还有陆地相通,因此只要先在印度有一个据点,就可以迅速扩大在印度的势力范围。
当然在目前来说,还是以贸易为主要目地。
————————————
“在这十天的时间里,我对杭州各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考查,虽然这一段时间并不算长,和刚到中国的时候相比,我对这里认识无疑更加深了一步,而对先前的某些疑问也己经找到了答案,同时对一部份观点,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修正。
首先是关于商将军在其辖区内的权限,在此前我显然是有所误解,正如在以前的报告中我曾经说过,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明帝国目前正面临着很大危机,事实上这种危机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一些,因为明帝国不仅失去了北方的大半土地,而且皇帝的权威,以及对现在国土的控制力度,也下降到一个很底的水平。
但明帝国现在所面临的危机,对商毅将军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坏事,这将使他的实际权力更接近于一个领主,而不是他的官职总督,他的辖区实际上己经等同于他的封地一样,明帝国的皇帝己经无法将自己的权威施加在他的辖区上,也就是说,商毅将军在他的辖区内,就等于是皇帝一样的存在。
当然造成这种现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商毅将军的手下,确实有一支十分强大的军队,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
在最后一天,我非常有幸的参观了一次商毅将军的陆军实战演习,这是一次有七八千人参加的实战演习训练,大炮和步枪是士兵使用的主要武器,我甚致看到他们使用了管风琴枪,另外还有一些是我不知明的武器,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居有十分强大的威力,由其是汉斯所说的那种射程超远的步枪,居然是真的。
不仅仅是武器,他们使用的战术和瑞典人相似,甚致还要巧妙;而防线的布置安排堪比意大利人;步兵和火炮的配合,可以算是天衣无逢;在我看来,既使是欧州全好的军队,也不过如此了。坦白的说,如果有可能,我确实不希望和这样一支军队为敌。
事实上在几个月前,击败满族向南方进攻的那场战斗中,就是这支军队所完成的,而明帝国在里面扮演的,只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而且在这一场战斗中,商毅将军的指挥水平,堪称是一项精釆的艺术行为,我觉得可以列入全欧州的军校教科书。当然这次战役的全部经过,我己经另作了一份报告。
另外我虽然没有看到海军的实战演习,但从上一次参观他们造船厂的情况来看,商毅将军的海军也绝不会差到那里去,两次打败西班牙人的舰队,由其是第二次,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正是由于有这样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基础,加上他所推行的政策也符合大众的利益,因此商毅将军的统治,在他的辖区内,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因此我在以前所但心的问题完全不存在,我们完全可以放心的与商毅将军进行各方面的合作。
但我却发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拥有相当于一个欧州国家实力的人,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同伴,但同样也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两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差距只有一线之间。
和大多数中国人不同,商毅将军对航海和贸易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热情,这一点从他建立了那一座庞大的造船厂,以及一纟列鼓励经商的政策就可以看出。
但在这段时间里,他也不止一次对我提及过,中国和欧州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中国不仅应该接纳欧州的商船,同时也应该主动派遣商船到欧州去,甚致双方可以建立对等的国家关系,就好像我们和莫卧尔帝国那样。
如果从中国的国家对外政策角度出发,这当然是一个十分睿智而开明的决策,但站在我们公司的立场来说,却相当糟糕,这意味着同我们竞争的不只是其他的欧州国家,同时还要加入一个庞大的东方帝国。
而相比于其他的欧州国家来说,中国在一开始就将占居极大的优势,因为他们商品的竞争力无与伦比,而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的替代品,事实上我们几乎毫无胜算,正如我以前的报告所说,商毅将军控制着几乎所有欧州所需的这些商品的生产。
另一方面,如果中国真的准备走向远海贸易,印度将是他们必会染指的地方,事实上商毅将军曾经提出过,在合适的时候,他也会派出代表到印度来访问我们公司。我怀疑这表达了某种信号。假如我们选择与商毅将军合作,这一点不能不加以考虑……”
在一艘从杭州驶向马尼拉的商船上,布莱克正在自己的房间里,书写着《布莱克报告》的最后部份内容。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零二章 征萨舰队归来(上)
不过商毅也知道,想要全面走向海洋不是在几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殖民印度,更是一个遥远的计划,就连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否决定与自己合作,都是未知,毕竟在另一时空里,英国商船来到中国,己经是下一个世纪的事情了,现在自己做的,只不过是为将来做一些铺垫,至于用不用得上,什么时候能够用上,只能听天由命了。
因此在布莱克和汉斯离开了杭州之后,一切很快就又恢复了正常,商毅的注意力也全部都放到备战发展的工作上来。
而过了几天之后,商毅也收到消息,征讨萨摩藩的船队既将乘胜归来了。
在一个月以前,亚莉桑徳拉代表商毅,和岛津光久签定了讲和的协议,因为双方都不能代表本国政府,因此这份协议只能以签定的地点来命名,称为《鹿儿岛条约》。而这个条约在若干年后也饱受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商毅在称雄东方的过程中,实际与外国签定的第一个条约,因此在前面加上了“中日”二个字,但也有人认为这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条约,顶多只能算是一份比较特别一点的文件。
亚莉桑徳拉当然不会知道未来的这些争议,这时她己经把整个萨摩半岛地区都洗劫一空,同时还抓获了近五万的人口,而且大部份都己经转运到了琉球岛上。在和岛津光久签定了条约,同时又收到了萨摩藩的第一批赔款的白银之后,立刻带着剩余的人口物资,己及所有的军队,只用了三天时间,分批撤离了九州岛岛,回到了琉球岛。
得知明军己经撤退之后,岛津光久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这场噩梦算是结束了,但等他带着剩余的家老大臣返回鹿儿岛的时候,却发现经过萨摩藩两百多年经营的鹿儿岛城几乎己经是一片废墟。
主城鹤丸城基本被全毁,只剩下一点残辕断壁,而鹿儿岛城的几个有钱集中居住的町区也被放火烧光,曾经居住着十几万人口的大城,这时只剩下数百居民,其余不是躲逃进山里,就是被商家军抓走,所有金银玉器等小巧值钱的东西也被一扫而空,而一些粗大笨重的东西侧全都被砸毁,除了少数平民居住的房子以外,几乎没有一件完整的东西。
看到这样的场面,岛津光久几乎是欲哭无泪,萨摩藩的损失,己经不能用元气大伤来形容了,而且把所有的元气都耗得一干二净了。
不过悲痛归悲痛,善后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岛津光久一面命人去招集逃难的人口,清查损失,一面也命人上报幕府将军徳川家光,当然是不能说自己是签定了赔款条约才使商家军撤退,而是说经过了一番苦战之后,终于打败了明军,但自己也遭受到重大的损失,因此请求德川家光免去自己今年赴江户侍奉,并给予萨摩藩必要的援助。
其实日本才巴掌大点的地方,有一点屁事就会立刻传得全岛都知道,何况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德川家光和其他的大名早就得到了消息,只是商家军的动作太快了,前后不到一个月,就从九州岛岛上撤军,令德川家光和其他大名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因此岛津光久的公文传到德川家光的手里的时候,这一战基本的情况德川家光已经知道了。
见到了这个时候,岛津光久还要充胖子,隐瞒赔款讲和的事实,徳川家光也觉得十分好笑,同时心里也暗爽不已,因为在消灭了大阪的丰臣秀赖之后,德川幕府的首要威胁就是萨摩藩,三代德川将军都在想方设法削减萨摩藩的实力。但几代的岛津氏也都十分狡猾,始终不给幕府削减自已的借口。因此在这个时候,萨摩藩的领地俸禄为七十七万石,在日本各大名中,仅次于加贺藩前田氏的一百零二万石,名列第二。
而这一次萨摩藩不知为什么,居然去主动遭惹明朝,结果被明军打得极惨,连琉球也丢了,也彻底沦为二流的大多,因此在也不能成为幕府的危胁了,德川家光的心里,自然是无比高兴。当然还是假惺惺的故作姿态,表示对萨摩藩的同情,也应岛津光久之请,免去了他今年到江户的伺奉,同时还把萨摩藩的奉禄增加了五万石,由七十七万石增到八十二万石,以示对萨摩藩的援助。并且还表示,自已一定会为萨摩藩出头,以国书的形式质问明朝,无故进犯萨摩藩的行为。
岛津光久当然知道,什么国书都是狗屁,但也放心了不少,因为他最怕的就是德川幕会趁着这个机会进一步削弱萨摩藩,落井下石,现在看来德川家光还没有这种打算。
不过就是这样,萨摩藩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不仅被掠夺走巨额的财富,丢失了一个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仅藩内的人员损失,连士兵加居民,己经接近了十万,而且绝大部份都是轻壮年,在萨摩半岛地区,几乎看不见十五到二十五的年轻女人。仅就人口来说,没有二三十年,是恢复不了的。同时还欠下一屁股债。
现在鹿儿岛城也算是基本完了,而且岛津光久也无钱重建,因此与众家臣商议之后决定,将都城迁移到加治木城去,过了一个月的布置之后,萨摩藩也总算是在加治木城安定了下来,开始了劫后余生的生活。
而终于缓过了这一口气的岛津光久,也招集几位重要的家老、家臣新纳原忠、桦山久孝、长裕义行、平田宗次郎等人聚议,下一步的打算。
岛津光久道:“这次被明军攻到鹿儿岛,实在是我们萨摩藩的奇耻大辱,这个仇我们萨摩人一定会牢牢记住,无论是过十年,还是过二十年,我们一定要报。”
桦山久孝道:“但本藩现在己元气大伤,又失去了琉球这个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想要报仇,又谈何容易呢?除非我们能够收回琉球,或许还有希望。”
长裕义行摇了摇头,道:“想要收回琉球,也不容易啊,你们也都见到了明军的船队,根本不是我们所能够匹敌的。水战靠的是战船和火炮,不是靠拼命就能打胜的,我看就是集中全日本的水军力量,也无法战胜明军。”
经过了这一战之后,萨摩藩的众将也都终于眀白了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子,而商家军的强大,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因此一个个都傲气尽失,说话的口气也绵软了许多。
见其他人都无语了,岛津光久也知道今天又商议不出个什么结果来,因此也觉得意兴澜珊,于是宣布散席,准备回后宅去喝酒解愁。但等众人都走了以后,家老新纳原忠却又转了回来,叫住了岛津光久,道:“主公,请留步。”
岛津光久也觉得有些奇怪,道:“原忠,你有什么事吗?”
新纳原忠道:“主公,臣到是想了一个办法,不仅能够收回琉球,同时还能报这次战败之仇。”
岛津光久听了,不禁精神一振,道:“原忠,快说,你有什么办法?”
新纳原忠道:“现在看起来,就是本藩完全恢复如初,恐怕也不是商毅的对手,何况是现在,因此想要报战败之仇,除非是集中全日本的力量才行。”
岛津光久皱了皱眉,苦笑了一声,道:“集中全日本的力量,那不就是和明朝全面开战了吗?我们日本国小民寡,怎么可能是明朝的对手呢?当年太阁的教训,不要忘了。”
新纳原忠摇了摇头,道:“这一次的明军,本来就是商毅的私人自为,因此我们只对商毅作战,而不是整个明朝,而且现在明朝正和北方的满族激战,也未必会来管我们与商毅之间的战争。”
岛津光久道:“就算是这样,但除了幕府将军之外,谁又能够号招全日本共同去对付商毅泥?而德川家光那家光,看我们的笑话还不够,他和商毅又没有仇,又怎么会号招全日本去和商毅作战呢?”
新纳原忠道:“德川家光和商毅虽然没有仇,但主公不要忘了,徳川氏的心腹大患,正在浙江定居,而且就是在商毅的管辖区内。”
岛津光久怔了一怔,道:“原忠,你是说阿熏公主她们吗?”
日本商团虽然是由萨摩藩安排去中国的,但他们的底细,在藩内也只是少数人才知道,当然新纳原忠就是这少数人之一。
新纳原忠道:“正是,只有阿熏公主,才能令德川家光招集全日本的大名,与商毅为敌,而我们萨摩藩才有机会报这战败之仇,同时还能夺回琉球。”
岛津光久迟疑了一下,道:“本藩当年曾受太阁大人重恩,和今又怎么能够出卖太阁大人唯一的血脉呢?”
新纳原忠道:“成大事者不当拘泥于小节,而且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否则我们萨摩藩将永无翻身之日,因此孰重孰轻,还请主公三思。”
岛津光久又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原忠,你让我好好想一想吧,但这件事情,不要让其他人知道了。”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零三章 征萨舰队归来(下)
亚莉桑德拉当然不知道岛津光久还在为恢复萨摩藩的实力,作着最后的努力,而在这个时候,她在琉球岛上,衍然就是一位殖民地女总督的感觉。
其实就在征萨舰队还没有返回琉球岛的时候,一艘艘运载着各种物资、金银还有日本人口的船只陆续到达琉球岛,就己经向琉球王朝宣布了这次商家军进攻萨摩藩的战役的胜利。而在琉球王朝中,还有一些对萨摩藩依然抱以幻想的亲日派人士,也越来越觉得失望,最后几近绝望。
当然琉球王朝的亲明派势力也彻底扬眉吐气,也包括琉球王尚贤在内,尽管现在他们己经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明军,而是一位明朝将军的私军,但那也没关纟,总比萨摩人要强得多。而且在事实上,商家军士兵的表现,也确实出萨摩士兵强多了。因此尚贤也觉得,如果一定要当傀儡,那么也是给商家军当傀儡要好得多。
而在亚莉桑德拉率领着最后一支舰队从九州岛岛返回琉球岛的时候,尚贤也带着琉球王朝的全部大臣,到码头迎接,那架式就好像是在迎接一位女皇一样。
虽然战事己经结束,但还是有许多善后的工作需要处理,因此舰队还不能马上转回杭州。
首先是要确定,萨摩藩的势力是真的完全退出了琉球群岛。亚莉桑德拉派黄震带领第三分舰队,去巡视奄美诸岛,督促萨摩藩尽快撤离,以免留下后患。
其次是从萨摩藩抢来的这些东西和人口,分配到台湾的有三万多妇女和一万多男子,至少也需要分二次才能全部运完,而带回到杭州的,还有一万多名妇女,和绝大部份的物资钱财,另外还有三千多来自台湾的士兵,亚莉桑德拉决定,先把台湾的人口运走,然后再将剩下的人口物资一起带回杭州。而台湾士兵留下两千人,驻守琉球,以半年为期,轮流驻守。
运抵台湾的日本人中,工匠和男人将集中参加基隆煤矿的开釆工作,一边开釆一边学习汉语,而女人将首先接受必要的汉语训练,达到能够使用汉语进行一定的简单对话,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分配给移民台湾的单身男人,组成家庭。
接下来就是整顿琉球王朝,在刚刚攻占琉球的时候,曾经将首里的亲日派势力整顿了一次,而这次就是针对地方上的亲日派势力。
当然商家军对琉球的内部事务并不熟,也不分不清楚到底谁是亲明派、谁是亲日派,但亚莉桑德拉却祭出殖民者屡试不爽的以夷治夷手段。先任命在清理亲日派时有出色表现的郑充中为国相,执撑琉球王朝的朝政,蔡锦、金应元为长史、吉时逢、翁镇为议政大夫,这些人自然都是亲明派的大臣,另外最早投降的两名琉球军韩建中和刘克军也被委以重任,成为琉球军的最高统领。然后由这些人来完成对亲日派的大清洗。
对于这些任命,身为琉球王的尚贤当然不敢有任何反对的意见,因此很快就在琉球建立了一个基本亲眀的政权机构。虽然说还不能完全把亲日势力完全清除干净,但只要商家军在琉球群岛保持着军事上领先优势,也就不用但心他们会反水。
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了,亚莉桑德拉留下西班牙舰队驻守琉球群岛,任命莫亚驻守琉球岛,阿尔维斯驻守奄美岛,并接受台湾的直接管辖,然后才率领着舰队,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