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国贼(巨火)-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的种子适应了气候,土地变得肥沃了,产量就会增加许多,微臣代圣上牧守的青州就能成为圣上的大粮仓了,届时,无论粟米还是水稻,无论大豆还是麦子,都能比现在亩产多收三成以上,微臣和青州各级同僚都有信心,十年之内,再开垦出三百万亩土地,修建水渠精耕细作,定能让青州粮食产量比现在翻上两番,到那时候,哪怕再有个旱灾蝗灾什么的,我大汉中原地区也不会出乱子。”
“爱卿……”
刘宏终于动容了,两行清泪顺着他消瘦的脸颊流下,冲出了两道明显的沟痕。
守候一旁的张敦连忙拿来丝巾替刘宏擦泪,一边擦一边劝慰:“皇上啊,可不能太激动啊!”
“朕明白!可听了刘爱卿实实在在的一席话,朕能不激动吗?这么多年来,你听到哪个朝臣说过这么实实在在的话?”
刘宏吸了吸鼻子,转向刘存低声问道:“爱卿啊,知道朕为何匆匆把你召来吗?”
刘存连忙俯下身:“臣愚钝,请圣上示下!”
刘宏做了个虚扶的手势:“爱卿今年多大了?”
“臣是延熹三年冬天出身的,虚岁二十九。”刘存恭敬地回答。
刘宏叹了口气:“朕只比爱卿大四岁,可是和爱卿比起来,就像个行将就木的糟老头啊!更让朕痛苦不堪的是,朕即位以来,从没给治下子民带来过欢乐,与爱卿相比,朕惭愧啊!”
“圣上千万不可这么说啊!臣……臣万死!”刘存心中忽然感觉隐隐作痛,眼前的刘宏哪有半点昏君的样子!
刘宏自嘲地笑了笑:“爱卿不用安慰朕,朕明白自己做过些什么,唉!不说这些了,说说正事,虽然朕是第一次见到爱卿,可这几年对爱卿的关注,比任何臣子都多,从你被朕的皇弟刘玺征辟当上琅琊令开始,朕就开始关注你了,开始还弄不明白你为何斥巨资开办琅琊书院,从哪学到那么多巧夺天工的技艺?为此有人提醒朕,当心你刘存或者朕的皇弟收揽人心,图谋不轨!朕当时就说了,别急着下定论,看看再说。”
刘宏明显是体力不行了,只能停顿片刻,平复有些急促的呼吸,丝毫不知道刘存的胸背已经冷汗淋漓。
歇息片刻,刘宏继续感叹道:“后来的一切,证明朕的谨慎是对的,朕的皇弟刘玺不但没造反的意思,反而自请削减封地和食邑,一门心思做学问,编纂了两本书刊印天下,学问也越来越高了。而爱卿呢,根本就不是什么收拢人心,只是通过开办琅琊书院,收拢更多贤才治理地方,一个个郁郁而不得志的读书人,成了爱卿开办的乡学村学、农工商百业学堂的教书先生,那些埋没民间拥有一技之长的平民子弟获得重用,为无知愚昧的流民带去种田、制盐、烧陶瓷的技能,而且爱卿所用的这些人,无不是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的清廉官吏,这些人没有那种死气沉沉的暮气,没有信誓旦旦的高呼什么忠君什么道义,也不会玩弄手腕盗取天下权柄,身后更没有庞大的家族利益和拼命搜刮的巨量田地,有的只是满腔抱负和一片忠君爱民之心,这些人都是我大汉的忠臣啊!朕终于看明白了,爱卿是在效法齐国的先辈圣贤管仲,为复兴我汉室江山而精励图治啊!”
刘存心中无比汗颜,呆呆望着激动得脸色潮红的刘宏,胸腹中如同打翻五味瓶一般。
气喘吁吁的刘宏又歇息一会,挥退上来服侍自己的张敦和两名近侍,继续对刘存说道:“这几年,朕通过爱卿每月上呈的奏章,通过琅琊的皇帝和派遣的刺史上呈的奏章,对爱卿的为人和想法越来越了解,有时候恍惚感觉,爱卿就站在朕的面前,栩栩如生啊!但今天和爱卿说的话,都是无法通过谕令传递的,都是埋在朕心里的肺腑之言,朕自己明白,上天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可就在朕心如死灰行将绝望的时候,爱卿让朕看到了振兴我大汉社稷的希望,朕心里悔恨啊!为何上天不早点让朕遇到爱卿?为何朕不早点下决心重用爱卿啊?为何不让朕早点知道,上天早已在冥冥之中,给我留下了一个满腹才华而又赤胆忠心的皇弟啊?”
“圣上——”
刘存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奔腾情感,匍匐在地泪流满面……
*********
ps:求推荐票、求订阅、求月票、求赞!谢谢大家!
第一一五章轰动(上)
皇帝刘宏在南宫中德殿单独召见青州刺史刘存的消息,不到天黑就传遍整个洛阳城。
可除了皇帝和刘存、张敦以及两位先帝留给刘宏的两名年老近侍之外,没人知道皇帝和刘宏谈些什么,更不知道最后皇太后带着两位年幼的皇子到来,郑重地以皇家之礼,拜见刘存这位失散多年的皇叔,然后坐在一起交谈近一个时辰。
直到夜幕降临,刘存才独自走出皇宫,坐上等候在外的马车,直接前往东门内的黄琬府邸。
当晚,整个洛阳城中无数人度过了不眠之夜。
无论是被外界认为最受皇帝宠信的十常侍,还是当今天下最具实权的大将军何进,都对此反常现象无比重视,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世代官宦的崔氏家族等等声震大汉的名门世族,同样对此充满疑问。
借住在黄琬府邸的刘存没对黄琬说什么,谦谦君子黄琬也没问,当晚以拜见刘存为名前去黄琬家的一**客人,都获得黄琬和刘存的盛情款待,喝的是刘存带来的琅琊美酒,吃的是洛阳城南两个著名酒肆送来的佳肴,谈的都是洛阳与青州趣事。
次日清晨,汇聚南宫崇德殿外等待朝会的文武百官见青州刺史刘存到来,纷纷上前见礼问候,不管是真心敬重,还是客套敷衍,都对刘存的威武仪态和谦冲平和赞不绝口。
直到朝会开始前夕,朝臣们还在络绎上前向刘存问候,刘存频频回礼致谢不迭。脑子却在高速运转,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和一张张陌生的脸对上号。最后跟随在文官队伍中间鱼贯而入,遵循严格的礼仪向皇帝刘宏跪拜山呼万岁。
大臣们回到自己的位置整齐坐下。发现今天皇帝精神很好,原先总是斜靠在龙榻侧边的疲倦身躯,竟然坐得端正挺直,之前似乎总是睡不够的眼睛里,似乎有了丝丝生机,陪伴在皇帝两侧的近宦常侍多出好几位,挺长时间没露面的宠臣段珪和宋典也肃立在张让身边。
令文武百官颇为失望的是,今天的朝会竟然没有任何新意,更没有涉及朝臣们格外担忧的青州新政。和数月来的大多数朝会一样平静简单,先是太尉张温按例通报兖州、豫州军队与十余万黄巾军作战的消息,三言两语讲完便退回去,接着武官之首的大将军何进出班,禀奏西园军与北军的武器装备已经安排妥当,新年元月就能如期请皇帝检阅亲军。
只有少卿黄琬的奏报令满堂精神一振,文武百官一边倾听黄琬宣读此次青州贡献的贡品名目和数量,一边联想价值连城的琅琊器物和享誉天下的青州织绣,对此次贡品的巨大数量和诸多新品深感震惊。
一双双神韵各异的眼睛不约而同望向文官阵列中的刘存。看到刘存挺腰端坐平静如水的样子,不少官员心中暗赞,脑子已经飞转起来。
黄琬禀报完毕归班就坐,满堂文武纷纷望向刘存。心想下面该轮到皇帝对战功赫赫又进献巨额贡品的刘存予以重奖了。
谁知足足等待半碗茶的功夫没见动静,龙榻上的皇帝一直笑眯眯地望向刘存,如同之前他一次次发卖官职成功交易后的样子。却没有给予刘存任何褒奖的意思。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搞不懂皇帝在想些什么。刚要转头相互探寻,皇帝那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说出番令满堂文武啼笑皆非却又倍感关注的话语:
“刘爱卿,你不是说在代朕牧守的青州,有几个勤于政务屡立战功的年轻俊杰,做梦都想见见朕长成啥样吗?估计你也把他们带来了吧?哈哈!说起来,朕这几年也拿了爱卿不少东西,眼下正好还有点空闲,就见见爱卿嘴里的几个年轻人吧。”
值领常侍赵忠立刻大声转达圣意,随着由近而远的宣召声消失,青州别驾管宁、一直留在洛阳的治中国渊、从事王烈、赵立、武将太史慈、徐盛、张郃、鲁佩、李勉等九人被内廷宦官引领而来,排成两列进入大殿,一个个英姿勃发,精神抖数,举止从容,气度不凡,顿时赢得满堂喝彩,就连素来挑剔的蔡邕,也大声感叹多年没遇到这等才俊了。
龙榻上的刘宏逐一审视跪拜下方的九名俊杰,看得非常仔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他逐一询问管宁等人的名字和如今的职务,之后哈哈一笑大声说道:
“怪不得刘爱卿如此夸奖你们,果然都是难得一见的俊杰啊!管宁、国渊、王烈,你们都是我大汉名士,这几年在青州干得很不错,看来朕是该提拔你们了,以对我大汉天下忠君勤恳的士子有所激励。”
文武百官立刻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紧张地注视殿中央的管宁等人和龙榻上的皇帝。
刘宏喝下口参汤,再次抬起头来:“管宁你去济南国,给朕的皇兄刘康当国相,他那人喜欢吟诗作赋,喜欢美酒女人,最爱热闹,你这样的大名士到他身边去,他肯定欢喜;王烈你去北海国,给朕的捣蛋侄子刘庚当国相,那小子年纪还小,不懂事,时不时闹出让朕头疼的荒唐事,你精通典律,刚正不阿,正好替朕好好教导刘庚那小子。”
“国渊素有贤名,博学多才,精于政务,本想召你来太学任教,可刘爱卿舍不得,只好让你继续跟他回青州了,不过你得在朕的太学挂个五经博士的名份,将来还是要回来的。赵立,朕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当上刺史府从事,以你们刘大人的眼光,相信你定有满腹才华,朕就封你个尚书左丞的虚职以示嘉勉,你仍旧回青州去,继续为朝廷尽忠吧。”
“谢圣上隆恩!”
管宁、国渊、王烈和赵立齐齐跪下叩谢,激动得微微发抖,如此巨大荣耀之前刘存竟然没对他们透出半点风声,怎不让他们震惊喜悦。
没等震惊的满堂文武回过味来,皇帝刘宏望向太史慈几个:“好一个飞将军太史慈,好一个猛将徐盛!你俩的功绩与威名,朕早已如雷贯耳,本想把你们召到朕的亲军中为将,可你们刺史大人舍不得,没办法,朕还要用他为朕牧守青州,只好委屈你俩了,太史慈、徐盛——”
“微臣在!”太史慈再次跪下。
“朕封你俩为骁骑将军和扬武将军,希望你们回去之后,尽快整顿兵马,率领青州将士驰援兖州,剿灭青兖各地的盗匪贼寇,还我大汉天下安宁!”
刘宏的双眼罕见地射出烁烁光芒,让所有人都看到他对太史慈和徐盛寄予的厚望,感受到他对搅乱刘家天下的乱臣贼子是多么的深恶痛绝。
“谢圣上隆恩!”
太史慈和徐盛大声叩谢,心中如巨浪翻涌,激动得几乎无法自己。
刘宏也没让叩谢的几个人平身,目光炯炯地望向了张郃、鲁佩和李勉:“鲁佩,张郃,朕昨天才知道,你们在不声不响之间,竟然为朕的大汉天下干了那么多事情,立下那么多军功,你们干得很好!鲁佩,朕封你为讨虏将军,张郃,朕封你为讨逆将军,望你们不负朕的希望,争取早日再传捷报。”
张郃和鲁佩当即叩谢:“谢圣上隆恩,末将定不负圣上期望!”
刘宏满意地点点头,凝望最后一位孤零零站着的李勉,大声说出令满堂动容的话语:“李勉啊李勉,你不声不响替朕盘下了东面茫茫大海中的济州大岛,将五万饱受旱灾蝗灾流离失所的大汉子民,送到那个不次于我大汉一个上等县的大岛上,短短两年,为朕开垦了百万亩肥沃良田,还建起个养育数万匹良马耕牛的养马场,如今又在更南面的夷洲大岛北面,修了个大港口,将我大汉旗帜插到大海之东,如此开疆拓土的巨大功劳,朕就是想不重赏你都不行了,伏波将军的称号非你李勉莫属,名至实归啊!”
“谢圣上恩典,末将必将肝脑涂地,替圣上替我大汉开拓更多土地!”二十五岁的李勉已经热泪盈眶,匍匐在地连磕五个响头,这位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渔家子弟,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这么一天。
满堂文武百官恍然大悟,接着大声喝彩,明知道这是皇帝刘宏对青州刺史刘存的宠信,却无法对刘存和他麾下文武的巨大功绩生出嫉妒之心,刘存麾下文武确实太优秀了,而且皇帝的敕封没有任何违制的地方,虽然恩典略显过重,却非常得体。
百官中哪怕再不舒服的人,此时也不得不叹服皇帝的精明。
敕封两个相当于太守职务的国相,敕封国渊一个五经博士,对于誉满天下士林的名士管宁、国渊和王烈一点也不过分;敕封年轻人赵立的尚书左丞,只是区区四百担品秩的虚职,激励的成分居多;敕封太史慈、徐盛、鲁佩、张郃和李勉的,也就是五个杂号将军的虚衔,更多的是一种褒奖,一种荣誉,没有任何的实权。
封赏完毕,朝会就此散去,功劳最大贡献最多的青州刺史刘存竟然没有获得皇帝的任何赏赐,众人之前都猜测,青州刺史刘存这次不但会认祖归宗,而且定然要变成青州牧了,可此事并没有发生,而且刘存对此毫无怨言,反而替麾下文武感谢皇帝的恩典,一番感谢之言说得实实在在,令人听了非常舒服。
ps:谢谢znf0410、真☆堕落骑士、金沐灿尘、忧郁的修罗、drtelos大大的月票,谢谢shuhailurenj大大的打赏!巨火继续求订阅、月票和全赞,感激不尽!
第一一六章轰动(下)
文武百官回到家中反复琢磨,忽闻宗正刘焉高举皇家仪仗,前往皇帝刚刚赐下的东门内皇亲府邸宣读诏书,册封刘存为东武县候,正式向天下宣告刘存的刘氏宗亲皇家一脉的高贵出身,最后敕封刘存早已死去的父亲为列侯。
直到这时,朝中文武才逐渐明白刘存的高明所在,各大势力的智囊们更是频频长叹,断言这天下再也无人撼动刘存在青州、在大汉官场和刘家宗室里的稳固地位,被皇帝寄予厚望的刘存实际的权力,无异于掌控一州军政大权的州牧,之所有不谋求州牧称号,完全是为平衡各方利益使然,更是为麾下文武的崛起走出的一步妙棋,不但能让麾下文武感铭肺腑,还能让天下人看到他恢弘广阔的胸襟。
当夜的杨彪府里,杨彪对云集而来的家族俊彦和心腹谋士们明确指出:刘存返回青州之后,必将推行他那套引发朝野激烈争论的新政,而且很可能已经与被朝中几大势力联合架空的皇帝达成某种默契,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支持!
这一夜,与杨彪家族同样精英聚集紧张商讨的高门大阀比比皆是,大将军何进也将众心腹召至府邸,对今天皇帝刘宏的反常举动和目的展开细致分析。
黄琬的府上同样热闹非凡,得偿所愿的刘存举行隆重宴会,庆祝麾下文武获得的巨大荣誉,刘存的想法与朝中文武众臣们的想法截然不同,在那些世家门阀眼里无足轻重的杂号将军,在刘存心目中却是无比的珍贵。
刘存不是不知道文武大臣们对杂号将军的偏见。但他坚持认为,今天得到的不仅是皇帝的恩典。更是对青州军队和将领的能力最大的认可和褒奖,这一荣誉来自最高统治者皇帝刘宏的亲自授予。其权威与影响力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必将对刘存的军队建设、对树立军人的尊严和荣誉感以及培养军队的凝聚力等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才是刘存苦苦追求极为珍视的根本所在!
庆祝酒宴刚刚开始,太史慈、徐盛、张郃、鲁佩、李勉像是已经醉了似的,他们频频站起,轮番向自己敬爱的主公刘存敬酒,他们笑得非常的爽朗畅快。陶醉在巨大的喜悦和自豪之中,浑身上下洋溢出的浓郁幸福感,令同样幸福的管宁、国渊、王烈和赵立都嫉妒了。
相对于太史慈等人的荣耀与晋升,黄琬更佩服刘存的胸怀和智谋,所以他喝下刘存敬奉的第三杯美酒后,终于幽幽长叹起来:“能追随你刘子鉴的人无比幸运啊!”
被灌得满脸通红的刘存哈哈大笑,笑完半真半假地说道:“兄长要是在京城闷得慌,干脆向圣上请求去幽州吧,咱们哥俩做邻居肯定很舒服。”
黄琬遗憾地摇摇头:“愚兄也想和贤弟在一起啊。可如今来不及了,此事前段时间已经定下,德高望重的皇叔刘虞大人,不日即将赶赴幽州。正式担任幽州牧职务。”
刘存大为惊讶:“怎么还是他?”
黄琬有点奇怪刘存所说的“还是”,但也没想太多,直接对刘存问道:“至少未来五年内。千疮百孔的幽州必须依靠冀州和青州的税赋支持,才有希望恢复到战乱前的水平。这么重要的事情,而且还涉及你青州。难道圣上没告诉你?”
“说了,要求我全力支持幽州的平叛战争,自明年元月起,把青州每年税负的三成,直接以粮食和物资的方式解送幽州,但没说谁去当幽州牧,小弟当时心里乱哄哄的,没记得问问谁去当幽州牧,小弟现在有点担心了,刘虞大人再怎么德高望重,恐怕都压不住雄心勃勃的公孙瓒啊!”刘存说完叹了口气。
黄琬有点明白了:“贤弟,刘虞大人那边你要多多支持,不管怎么说,刘虞大人才是朝廷委派的幽州牧,公孙瓒再怎么雄心勃勃,都不能不顾朝廷的面子和刘虞大人的重大影响力,说得堂皇一点,这涉及到天下大义和声誉。”
刘存重重点头:“小弟明白,兄长的话小弟记在心里了。请兄长放心,小弟坚定地奉行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生命的原则!个人之间的交情,绝不能凌驾于国家民族的利益之上,小弟军中将士同样奉行这一条,这一条与其他两条原则再加上五条军规,构成小弟的治军法宝,如今城阳武学院的军官学员每天都要背诵一遍,今后全军将士每天也要背诵一遍。”
黄琬非常感兴趣:“能否说说,是哪三条原则?”
“第一条就是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第二条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第三条是以生命捍卫尊严与荣誉!五条军规有点长,就不说了,哈哈!”刘存的三条最高原则没有一条效忠皇帝,他没说明,也没有隐瞒黄琬。
黄琬还没意识到刘存的“三大原则和五项军规”的重要性,只是觉得这是刘存独特的治军手段,只是点点头不再细问,转而询问刘存未来几天的安排:“今天接到的拜帖和请柬就有三百多份,几乎全是冲贤弟来的,打算如何安排?”
“圣上已经明确要求我青州军尽快援助兖州,兖州的局势确实越来越遭了,圣上还说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泰山太守应劭让他颇为失望,看来最多再停留两天,就必须返回青州。”
刘存非常希望多留下一段时间,好好走走看看,好好了解帝都洛阳的凝重历史和风土民情,见一见那些名传天下的名人名将,但事务太过繁多,而且皇帝刘宏心里也急了,所以刘存只能带着遗憾尽快返回青州。
黄琬非常理解:“确实如此,目前也只有贤弟的全局统帅能力和琅琊军的战斗力令人放心,圣上是明眼人啊!不过,别的要求愚兄都可以为贤弟婉拒,唯有杨彪大人和大将军何进的邀请,贤弟怎么也不宜推迟啊!”
刘存笑道:“杨彪大人和大将军也是小弟一直敬重的前辈,特别是杨彪大人,小弟还没报答他两年来的鼎力支持和信任呢。”
“那就定下来吧,等会愚兄就派人回复这两家。”
黄琬为刘存想的很仔细:“贤弟通过琅琊商会洛阳总号,给朝中文武百官都送了份谢礼,礼仪到了,不能登门拜访也没关系,相信大家都知道贤弟的苦衷,只是贤弟来一趟不容易,下一次不知何时才能再来,不妨再想想,还有谁要见的?愚兄安排紧凑点就是了。”
刘存放下刚端起的酒杯:“还有个人,小弟必须要见,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哪位英雄这么值得贤弟如此推崇?”黄琬非常惊讶。
刘存眼里精光闪闪:“西园军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
***********
ps:大清早起来看到书评区飘起大大的红色,巨火不由精神一震。仔细一看,原来是“常再思”大大打赏十万,成为本书第一个盟主,实在太感动了!谢谢“常再思”大大的慷慨!没说的,今天会在两更的基础上爆发两章酬谢!另外谢谢“只看不写的过客”大大的月票!请大家继续订阅、月票和全赞支持,感激不尽!
第一一七章群英会(上)(为盟主“常再思”加更)
得益于黄琬的精心安排,两天内刘存登门拜访杨彪和何进、在黄琬府上设宴答谢的三场社交活动早早定下,刘存与麾下爱将得以在次日好好逛一逛洛阳城,交游甚广的管宁、国渊和王烈也获得充裕时间,前往太学等地拜见自己的亲朋故旧。
由于黄琬这个皇帝的大管家事务繁多,刘存不用他作陪,而是让亲卫叫来琅琊商会洛阳总号的三十岁主管孙济,与弟兄们换上普通衣衫随意扎一根发带就出门,在孙济引领下从皇帝赐予的上东门内步广里府邸出发,乘坐马车沿着南宫东侧一路漫游。
琅琊商会洛阳总号主事孙济是本地人,是个长相儒雅一表人才的精明商人,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大东主刘存,却能很好地把握刘存的喜好,加上刘存平易近人毫无架子,让他渐渐抛弃拘束,用简明却不失生动的语言向刘存等人介绍沿途景物。
经过繁华的中东门内大街时,刘存和太史慈等人对中东门上气势恢宏的重檐式镝楼很感兴趣。
孙济介绍说,中东门是洛阳东面三个城门中的主门,上面的镝楼经过三个朝代不断修葺扩建才有如今的规模,顺带连帝都洛阳“六九城”的含义也说出来:背依邙山面临洛水的城池东西宽六里,南北长九里,有十二座城门,南面城墙有四门,北面城墙有两门,东西两面城墙各为三门,并将每座城门的名称和传说娓娓道来,让刘存等人听得津津有味。
沿着南宫东侧大街到南城正阳门的整个区域。拥有四片宽阔的住宅区和数百座式样各异气势不凡的府邸,这些都是达官贵人的居住区。因此沿途街道宽阔,商铺酒肆栉比鳞次。马车行人往来如织,各种旗幡招牌各具特色精致典雅,处处都透露出千年帝都的深厚底蕴和天子脚下的富足繁华。
太史慈等人对宫墙内气势磅礴门阙高峻的却非殿、崇德殿、中德殿、千秋殿和平朔殿等沿中轴线整齐排列的巍峨建筑叹为观止,刘存却对大街两侧的各种商铺感兴趣,虽然刘存没有购物的**,但为了给两个妻子和义母等人带回份心意,他还是借机购买了不少来自西域的精美首饰和工艺品,以及各种厚薄不同舒适华美的蜀锦。
自汉武帝打开西域商道之后,大汉与西域各国乃至大秦帝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虽然历经战乱,但大汉朝与西域之间的商业贸易两百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大量的胡商组成的庞大商队频繁来往于东西方之间,数以千计的胡商逐渐在洛阳开设商号或者定居下来。
令刘存非常意外而又惊喜的是,竟然在一家胡商开设的珠宝店里,发现了被当成作画颜料的珍贵钴蓝和孔雀石精制粉末,钴蓝是刘存苦苦寻找不得一直引以为憾的青花瓷颜料,孔雀石则是目前琅琊乃至整个青州最为稀缺的陶瓷绿色颜料。
如今珠山陶瓷工坊正在试制的唐三彩,就因为缺少色泽稳定呈现自然的绿色颜料。不得不用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的氧化铜颜料代替,其次是,由于缺少能承受一千三百度以上高温的优质高岭土,珠山陶瓷工坊目前生产的瓷器都属于低温瓷。这两点一直是刘存引以为憾的事情。
如今高岭土已经有了解决之道,等彻底拿下泰山郡之后,即能开采淄水上游博山地区的优质高岭土。用以制作真正的优质高温瓷器,而在洛阳遇到的这些珍贵的天然颜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珠山陶瓷工坊优质天然颜料不足的问题,只要能源源不断地购进。必将对珠山的陶瓷生产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结果在众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刘存买光了胡商店里所有库存的钴蓝、孔雀石等五种天然矿物颜料,还郑重地散布消息:
“这五种天然颜料有多少要多少,若是能送到青州,琅琊商会愿意支付三倍以上的价格尽数购买。”
孙济再次显示出他过人的能力,几乎所有大商铺的主事他都认识,各大商铺主事对孙济陪伴的刘存等人的风姿仪态惊愕不已,反复询问是何方贵人?孙济每每都是巧妙地敷衍过去,并在刘存等人浏览选购的时候,麻利地与商铺主事达成各种货物的购买约定,为抓紧时间,他直接将交货地点定在城东南的皇家专用码头。
直到孙济和刘存等人,各商铺的掌柜和主事才从交货地点中醒悟过来,急忙跑出店铺想要见见以仁德闻名天下的刘使君,发现刘存等人已经走远,掌柜们一个个遗憾得直跺脚,明知道刘使君这两天在洛阳城觐见皇上出席朝会,如今好不容易碰到,却失去当面向泽被万民的使君大人致敬的机会。
孙济特意带刘存等人从开阳门出城,游览城门外至洛水岸边最有韵味的繁华区域。
这片地方分布着太学、明堂等名闻遐迩的景观,还有洛阳最为热闹的南市,以及坐落在洛水河畔的一座座青楼花台,这里才是帝都的繁华所在,只有在这片区域,才能体会上到世家子弟、下到三教九流的真实生活,才能看到帝都各界人群最为鲜明的形象。
孙济用去大半天时间,让刘存和太史慈等人真切地感受了洛阳,了解帝都的方方面面和形形色色,为表示对孙济的感谢,刘存在回来的路上,请孙济进入中东门内的酒肆小酌一杯。
分别时,刘存对孙济说道:“如果你舍得,明年开春之后就举家迁往青州临淄城,带上你的家人和亲朋,到了青州你可以继续做琅琊商社青州总号的主事,也可以到冀州去做总号主事,任你选。”
孙济急忙问:“主上,这是为何?”
刘存没有告诉他自己的担忧,而是拐个弯让他自己体会:“明年开春,琅琊商会将全面收缩中原地区的商务,撤销洛阳及京畿地区的所有总号和分号,把精力放在青州、徐州、冀州、幽州、荆州、交州和江东地区的经营上,还会越过大海开设三韩总号和辽东总号。这话你记在心里就行,不能对外透露。”
黄昏时分,刘存一行和黄琬准时到达杨彪府邸拜访。
杨彪一家看到刘存的亲卫源源不断送上一箱箱礼物,又是喜欢又是感慨,最后杨彪一手拉着刘存,一手拉着黄琬,吩咐自己儿子招呼管宁、国渊、王烈和太史慈等人,直接进入已摆上丰盛酒宴的中堂。
出自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的杨彪家族枝繁叶茂,每一代家主都很了不起,十几代下来铸就了闻名大汉王朝数百年的“弘农杨氏”,稳稳居于大汉朝五大门阀之列。
弘农杨氏的祖先杨喜是汉高祖的骑都尉,最后积功封侯;祖先杨敞是汉昭帝的安平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