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技大唐-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请。”知道是一回事,可是拒绝就又是一回事情了。长孙澹又不知道刚刚这杨妃和二人到底说了些什么。
长孙澹自然在前面开路,杨妃紧随其后,二女跟上。杨妃倒是知道这里的保安状况,所以一个护卫都不带,就这样四人出了王府,到了长孙澹的侯府。
“娘娘请。”长孙澹指着这侯府的大门说道。
杨妃看着这别致的大门,感到十分的有趣。别人家的大门都是几层台阶,而且这台阶的多少和身份地位是直接相关的,这长孙澹倒好根本就没有台阶,而且这大门明显要更宽一些。这是长孙澹为了以后方便各种车辆进出而专门设计的。
杨妃只是看了看,并没有多说什么。
“娘娘你快走这边,这里的风景最好了。”王梓欣很是兴奋,这进了院子不像其他的宅子那样是一面照壁,而是一座风景独特的园子,颇有些苏州园林的意味。
一条由山上引流下来的小溪从园子里穿过,清澈的小溪中几尾锦鲤自由自在的游着,王梓欣欢呼了一声后就蹦蹦跳跳的准备去喂鱼了,可是跑出去没几步绝觉得不对,就又回来跟着杨妃后边了。此时的女侠却只是跟着,一句话也不说,这几天让她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杨妃对于这园中假山上的喷泉很是感兴趣,盯着几乎不变。
“娘娘也喜欢这个喷泉吗?”王梓欣问到。
“是啊,这个很有趣啊。”杨妃笑着说,眼睛的余光却一直瞄着长孙澹。
“那娘娘你得过几个月再来了,这个喷泉在夏天刚刚建起来的时候可是能够看见彩虹的,很漂亮了。”王梓欣说道。
“哦,真是这样吗?”杨妃有些疑惑的语气并不让人感到反感。
“真的是啊,不行你问他。”王梓欣用白嫩的手指指着长孙澹说到。
长孙澹这是无妄之灾啊,想躲都躲不过去,这都尽量减弱自己的存在感了,谁知就这样再次被赤裸裸的暴露了出来。
看着杨妃投过来疑问的目光,长孙澹硬着头皮说道:“是的,到时候我派人去请娘娘过来观赏。”
就这样,整整一天的功夫就这样过去了,杨妃完全变成了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见到什么都要过问一下,长孙澹一整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不过其他的杨妃倒是什么都没有说,而且是很少说,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有王梓欣负责介绍的。
晚饭的时候总算是到了,本来这长孙澹吃饭都是大家围一桌子,可是这杨妃来了这就明显有些不大合适了,所以杨妃是另外设了一张桌子,可是杨妃却是耍起了无赖,非要跟着萧芷晴等一块儿吃。
等到在长孙澹那里蹭了一顿晚饭后,杨妃心满意足的就去了骊山的行宫。
第六十四章 拼爹
第六十四章拼爹
长孙澹就这样颤颤惊惊的度过了一天,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生,这让他在暗自得意的同时不免有些小小的郁闷,这也算是情理之中。
可是事情总是这样,当你最不想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它基本上一定会生的。
武士彟回长安了。
这次回来算是高升了,接替了辞了官的宗室李道宗的缺,担任刑部尚书。虽然没有挂上“参知政事”这样一个宰相的名号,可是从从三品的地方官员到正三品的六部尚书也算是高升了。
这也算是对长孙澹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本来该在今年和李渊一起挂掉的武士彟现在是生龙活虎,一副不活到老不死的地步就不算完的架势。
可是有一个问题却是比较麻烦了,这武士彟回来了,这武柔自然也会跟着回来了。
目前长孙澹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状况。
坐在堂上的是武柔的二哥武元爽,本来这前来拜访的应该是武元庆,可是武元庆却是待在荆州不愿意回来了。
这武士彟带着兄妹二人一回来,这武柔自然而然的拉着武元爽就来了新丰。这会谈话的只有武元爽和长孙澹,至于武柔一早就跑去和她的“王姐姐”畅谈人生了。
“见过侯爷。”这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不见,两人的地位却是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武元爽的语气中显得颇为的客气。
“小公爷倒是客气了,不知大公子回来了没有?”长孙澹有些奇怪,按道理来说这登门拜访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应该是武元庆才是。
“家兄这次却没有回来,还在荆州负责建造大船了。”武元爽说到。
这自从长孙澹在四年前给武元庆挖了个坑,让他在荆州负责督造大船后,这武元庆就荆州、岳州和泉州之间往返多次,一心一意的做着这份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就连武士彟以爵位不传给他来威胁都没有成功。这个却是长孙澹没有想到的。
“那大公子这近况如何?”长孙澹这话时两个意思,一是问候,二就是打听这目前的建造进度。
“这段时间还是不错,这最新一个型号的海船马上就要完工了,非常的大。而且这上一个型号的已经经过了测试,这在海上跑完全不成问题。”武元爽这点意思还是能理解的。
“哦,能不能说的更具体一些?”长孙澹有些迫不及待了,对他来说,这海船的意义可谓重大,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完成大航海和地理大现。
“去年我和大哥一起去泉州,就是走的海路,过了杭州的时候,这海上突然就刮起了大风,船长将船头横了过去对着暴风的方向,本来那一次我都觉得自己肯定是要交待了,可是结果却安然无恙,就连点皮都没有擦破。”说的很是轻松,可是长孙澹可以想象这个场景,以人力对付十二级以上的大风其中蕴含的危险。
“你们辛苦了。”长孙澹实在是找不到词了,只能用领导对待下属的方式来鼓励了。
“这个倒是没有什么,就是不知这小妹居然在这长安城里居然还有熟人?”武元爽的这句话让长孙澹有些赧然了。
“只是不知道现在他们去了什么地方?”武元爽不等长孙澹回答,自顾自的说到。
提到这里,长孙澹就喊了葛凤过来,这武柔去了隔壁王府却是没有回来。
“哦,他和这隔壁的王家小姐认识,两人关系还不错,估计是过去了吧。”长孙澹不太确定的说到,但是只能过去试试了。
“王家?太原王家?”武元爽有些疑惑。
长孙澹干忙解释道:“不是,是工部一位郎中的妹妹。”
“哦,是这样的,那我们现在过去方便吗?”武元爽问道。
“方便,方便。”这王玄策和自己家现在基本上也算是通家之好了吧,估计要是没有萧瑀过来,这长孙澹就将人家妹妹通到自己家来了,这当然方便了。
到了王玄策家,一问门房才知道,这两丫头却是出去了。
这可要了老命了,不过这也难不倒长孙澹,抓过旁边左武卫的士卒一问就知道这两人去了骊山。
长孙澹倒把这茬给忘了,这骊山的风景非常的优美,虽然被皇家的行宫占了一块去,可是依然值得游玩,以这武柔古灵精怪的样子,肯定是抓着王梓欣上了山去了。
只是这次长孙澹却是猜错了。
二人无奈,只得返回这侯府。
好在这侯府和这庄子附近的图书馆和实验室颇有些看头,尽管这武元爽也是属于那种见了书就会选择性偏头疼的人物在图书管理实在是待不下去,可是这附近的马车厂和实验室还有附属的一些配套工厂倒是很对这武家二公子的胃口。
这二人一人算是见猎心喜,一人有些心不在焉的就逛了起来。好在最近这前来参观而且需要长孙澹陪同并解说的人有些多,这才没有让客人显得尴尬。
不过在实验室的时候还是出了个小插曲。
这长孙澹搞忘了小胖子李泰还在这里。前段时日被这小子烦的实在是不行的长孙澹就出了个馊主意,让小胖子负责测定常见物体的密度,就这个活即简单又麻烦,绝对是打时间的好东西。
不过这次确实被李泰该抓了个壮丁。李泰正在测定冰和水的密度,将长孙澹拽过来问个不停,同时还给武元爽安排了个任务——加热冰块。
这武元爽一脸老大的不乐意,刚想回绝,一看这长孙澹一副笑呵呵的模样,而且还不断的向自己努嘴,就知道这活自己是干定了。
不过这李泰却是不乐意了,说到:“你小子过来这是我手边实在是没人了,你还不乐意啊,告诉你今天你这个活得给我好好干,我叫李泰,有事找我的话请去武德殿,不过现在我基本上就住这里了。”
这番话很是霸气,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小子,我爹是皇帝,你看着办,能干就干,不能****也不勉强,到时候让你爹找你说话,至于你爹是谁我不管,反正要拼爹的话你不行。8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五章
武元爽没想到这其貌不扬的小胖子来头居然这么大,这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就只有屈服了,虽然有些憋屈,可总比委屈强吧。
这一待就是一下午,武元爽无奈,只好派身边的小小厮回去禀报一下。
三人从李泰的实验室出来,在这天色已经不早了,正好是晚饭的光景,有些时日没有蹭饭的李泰自然也跟了上来,胖子对于口腹之欲的抵抗力果然是不够的。
长孙澹以为三个丫头不管怎么样都会下山了,毕竟这府上的饭菜质量还是不错的,能和自己的胃口过不去的,出了范仲淹这样少数几个达到了变态级别的牛人而外真的不多了。
可是事情的真相总是会让人欲哭无泪的。
三个丫头没有下山,估计今晚就会住在这骊山上的行宫里了,至于这饭菜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的,杨妃派人下来把厨房里的厨师连带食材一并打包搬到山上去了。
这李二陛下要是这么干的话,一准会被劝谏的,所以长孙澹不怕。可问题是这是杨妃,你让魏征去谏一下试试,人没见着就会被乱棍打出来的。
毕竟有些规矩是不能被破坏的。
不过好在这大厨虽然被一锅端了,可是这好呆还留下了几个打下手的,虽然这手艺不行,可是总不能长孙澹自己上手吧。不过话说回来,这长孙澹其实真的也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个被站的巨人。把这些概念提出来后,这些厨子的手艺早就拉了他不知道多少了。
“长孙大哥啊,那个这个饭菜好像还没有荆州的好啊?”武元爽有些不乐意。
“就是,你今天就拿着猪食来糊弄我啊。”李泰附和道。
“既然是猪食,那你们就别吃!”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的长孙澹自然不会客气。
长孙澹的这句话还是有几分威力的,二人立马闭上了嘴。
与长孙澹想象的不同,这三女连同杨妃居然凑齐了一桌麻将,端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不过看着四人的表情就知道这输赢的情况了:兴高采烈的当属武柔,别看丫头人小,这麻将的功力却着实不弱,现在正是大杀四方的时候;王梓欣看着红红的小脸上的笑容,估计也赢了;杨妃倒是没有什么过分夸张的表情,倒是看不出什么状况来,可是这萧芷晴萧女侠却完全没有了平时的风范。
杨妃看着其他二女的样子,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
和长孙澹预想的不一样。在他想来,这杨妃无论如何都是要到侯府来逛一圈的。
可是这杨妃却是带着萧芷晴就这样走了,根本就没有搭理他。
凡是既然发生了,肯定就有它的道理。
这杨妃毕竟是后宫嫔妃,私下接见大臣多少有些不妥,更遑论上人家里了。
看着这满脸兴奋的站在自己面前的王梓欣和武柔,长孙澹揉了揉有些微微发胀的头。
事情已经这样了既然暂时不好处理,那就不妨先暂时搁置,等到事情有了转机再说。
其实这次武元爽过来除了和长孙澹谈谈关于造船的事情而外,还有另外的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武元爽的妹妹,也就是武柔的姐姐——武顺要出嫁了。
原本历史上今年武士彟要翘辫子了,等到武士彟一死,这武家虽然顶着个国公的封号,但这毕竟没什么卵用,所以武顺原本也就只能嫁给越王府的一个法曹贺兰越石。可是现在这武士彟不仅没有死,这官还越做越大,这武顺当然也就不可能再嫁给他了。
这次武家的联姻对象是吴王,不过此时的这个吴王却不是李恪,而是李元轨。这李元轨是李世民的兄弟,也就是说武顺成了李泰的婶婶了。
这些倒是不提了,反正这整个唐朝从前往后的岁月里都流淌这****的基因,这些个事情不提也罢。
杨妃一走,这武柔和王梓欣也就跟着下了山。
于是长孙澹的悲惨岁月就这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到来了。
“长孙哥哥,这朵花不错啊,给我摘一朵我试试。”这是王梓欣的正常模式。
只是让长孙澹有些不明白的是你是黄花闺女没错,戴黄花问题也不大,但你不能把坟头上的迎春花戴在头上啊。只是现在明显不是说这个的时候,长孙澹需要的只是行动。
“长孙哥哥,你看我戴着花好看吗?”王美女一声的黄色衫子,再加上这黄色的小花,长孙澹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单调了。
不过长孙澹没有傻到实话实说,只好违心的说道:“嗯,好看,好看。真是人比花娇啊!”
长孙澹这句话却是是个大实话,这美女怎么看都是好看的。
“长孙哥哥,人家也要。”这是开启了发嗲模式的武柔,还是绿色的衫子,不过点缀了一些红色。这大红大绿的搭配倒是极具视觉冲击力。
“好好。”刚刚从梯子上下来的长孙澹只好再次上梯子。你问这迎春花不是开的很低吗?这没错。可是这两位主子都要高处的啊。
你还别说,这绿色的衫子搭配上头上的小黄花,真的是别具一番风格,什么风格?初中物理课本上有:红黄蓝是三原色。这红黄绿也是妥妥的三原色的既视感。
“怎么样?怎么样?好看吗?好看吗?”武柔蹦蹦跳跳的问着。
这种场合下敢说不好看的那纯粹就是找死的行为。所以丝毫没有思考的长孙澹的答案是一样的:“好看,好看,真好看。”
有的时候说谎话是要遭报应的,这句话果然不错,虽然这初春时分不可能打雷,但是比打雷更可怕。
“那长孙哥哥,你说我和王姐姐谁更好看啊?”武柔这句话真的比打雷更可怕,起码对长孙澹来说是这样的。
对于长孙澹来说这个问题的难度是远在“我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了,你先救谁?”毕竟长孙澹这辈子名义上的老娘已经死了好些年了。
所以,长孙澹能用出来的手段已经不多了,剩下的就只有尿遁一途了。
第一章
第一章
长孙澹又一次的站在了武关的城墙根下。
几年前从这里路过的时候基本上是默默无名,现在却已是名扬天下了。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会逐渐的喜欢上那种回忆的感觉和怀旧的情怀。
身边的王梓欣和萧芷晴都已经盘成了妇人的发髻。
这事情还需要往前回溯一下。
萧芷晴当初被杨妃娘娘带回了宫,收为义女,也由阎立本做媒,连同王梓欣一起嫁给了长孙澹。
当时接到杨妃娘娘的召见,还有些莫名其妙的阎立德从杨妃的嘴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嘴巴张的老大。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这萧瑀原本答应的好好的事情说变卦就变卦了。
“娘娘,这个好像有些不太妥当吧。”还处在震惊当中的阎立德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杨妃端起了茶,轻轻吹了一下,问道:“有什么不妥当的事情?”
“这个,这个……”阎立德有些词穷了。
杨妃看着阎立德这个样子,心里不免有些好笑,但却用严厉的口气说道:“怎么了?我侄女的婚事让你给保个媒都不愿意吗?是不是这事情需要我去和陛下说一下?”
这杨妃就是完完全全的以势压人了,这么多年以来,由于娘家的特殊,杨妃重来都没有在李二陛下面前提出过什么,也没有要求过什么,所以才有了杨妃如今有些超然的地位,否则依他前朝公主的身份一早就被整的灰头土脸了。
正是如此,杨妃很是肯定李二陛下一定会同意的。
“微臣不敢?只是这已经有人托下官给这新丰侯保媒了。”阎立德虽然说得不敢,可是对杨妃的敬畏感实在是缺乏,可是这也不代表他可以随意的得罪于杨妃。
“哦!这是本宫已经知道了,可是这工部郎中王玄策的妹妹?”杨妃很是随意的说到。
看着有些哑然的阎立德,杨妃就觉得好笑。
“那既然杨妃已经知道了,这事情是不是……”话说了半截,可是意思已经到位了。
“我是说两个都由你保媒,这个可以吗?”杨妃问到。
“啊?”阎立德的嘴巴基本上已经可以塞得下一颗鸡蛋了。
这是基本上就这样决定了,剩下的就只是程序的问题了。
萧芷晴进了宫后一直也没有出来,在杨妃的一再哀求下。李二陛下大方的封了个郡主给萧芷晴。
这些其实说来都只是些表面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这大妇的归属。萧芷晴和王梓欣有了阎立德保媒,这肯定都是妻的身份,但这到底谁是正妻谁是平妻,这个还没有定下来。
所以杨妃求李二陛下封萧芷晴为郡主就是冲着这个地位去的。
有这样的一句话:单身很容易,难道是应付那些想让你单身的人。
对于三人来说,这个地位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这萧芷晴基本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就算做了正妻,这也是被架空的份。可是没有人征求他们三个主角的意见。就像那些逼着想单身的人去相亲是一个道理。
长孙澹对于这个事情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这样定了下来,起初是反对的,是抗议的。可是没有人权的封建社会抗议是无用的。
其实长孙澹抗议的目的很简单,这是你们强加给我的,我要是痛痛快快的就接受了那不是很没有面子嘛!
但是一想到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赶路的身影,这一切似乎还是很美好的。
萧芷晴有些懵懂,她到底对于长孙澹是怎样的感情她自己是说不清楚的。但是长孙澹的样子却是深深的刻在了她的脑海里。
每一次的拌嘴是幸福的小甜蜜,每一次的偶遇时的心悸是意外惊喜。当长孙澹站在人群中高谈阔论的时候,自己会暗自加油;当他陷入沉思的时候,自己的心情也会不知不觉的低落了下去……
这些点点滴滴都汇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深深的刻进了萧芷晴的心底,也许,这就是一种名叫爱情的东西,只是多了一个人而已。
没有进武关,长孙澹就站在这人流穿梭的路上有些出神。
这段青石板路已经被替换为了三米左右宽度的水泥路,这条路从长安一直修到了荆州。长孙澹一路打马过来就发现了不少的水泥作坊和搅拌混凝土所留下的痕迹。
此时已是初夏时分,上午的太阳却也已经颇有些威力了,关墙附近的山上到处都是一片翠绿。
山没变,关仍在,路却变了,人也变了。
最近的长孙澹似乎有着颇多的感慨,人说一旦开始经常回忆,这就说明他已经开始老了。长孙澹觉得这话似乎很有些哲理,毕竟在自己这十八岁的躯壳下隐藏着的是四十多岁的灵魂。
“长孙哥哥,怎么了?”王梓欣挑开了马车上的帘子,问到。
“哦,没事,就是再一次路过这里,好像改变了很多。”长孙澹随口答道。
说着再次跨上了马,大喝一声“驾”,车队又开始启程。
在长孙澹的印象中,这经过武关前往关中的客商和行人是不怎么多的,很多人情愿绕道大运河走水路也不愿意走这里。虽然路程是要近很多,可是这沿途的山路关隘和颠簸会让很多人吃不消的。
本来按照长孙澹的性子,这能躺着绝对不会坐着。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现象却逐渐的被改正了过来。岁月果然是那把无情的杀猪刀,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总是会在你身上留下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痕迹。
长孙澹突然想到,假如自己没有穿越的话,现在应该是什么样子?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继续奋斗在哪所学校,“毁”人不倦;亦或是辞职下海,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甚至有可能以为意外早已化为了一捧尘土……
这些谁又能知道了,历史和人生总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过去的始终会过去,该来的总是要等到那一刻才来。
我们所能做的其实很少,但也可以很多。
起码现在大唐的历史已经被我改变的有些似是而非了,我总算是可以骄傲的说:大唐,我终于来了……
第二章
第二章
这人就是矫情,总是不时的回神经。
等到长孙澹完神经的感慨完了就该上路了,这估摸着也算是一种大脑不太正常的生物电放电现象吧。人就是这样,该有的感慨得有,但该干的事情也不能少。
出了武关一路往东南方向而去。
过了几天就到了汉江边上,沿着汉江走不远就是一座大型的渡口。
这里的渡口已经很是先进了,光是工作人员就是几十号人,这些人穿着统一的服装,上下船时行人和车辆是分开的,有专门负责运载行人的,也有专门负责运载马车的。
这里渡口都是颇为现代化,甚至连龙门吊都有了。渡口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货场,想来这应该是这附近一处十分要紧的物资集散场所了。
这个现代化的货场毫无疑问肯定也是出自于长孙澹的手笔,不过也是遥控指挥,而且这么大的利润肯定也是需要分润出去一部分的。
长孙澹倒也没有停留,一个货场的负责人还是不够格的。
沿着汉江继续南下,本来以往到了这里很多人都会改乘船前往江夏进长江的,可是随着这条水泥路的修通,这6路通行条件确实变得比水路要好了。6路不仅要快些,而且这长孙澹一行人到了襄阳就要南下,如果走水路的话无疑多饶了很大的一个圈子。所以也就不乘船了。
走不远就到了这武当山脚下,上次经过的时候由于赶路长孙澹没有来得及上山一游,现在这正是游玩的时候。
于是下了马车,请了向导,打算上山。
只是有些让众人失望。武当山出名在于它那历代修建的建筑群,而贞观年间的武当山去世一片寂寞,山上倒也不说一点没有,只有三间瓦房的一座道观,由于常年得不到修葺已经残破不堪,观里也早就没有了道士主持。
只是这山上的风景倒还不错,倒也不至于白跑一趟。
全兴而来,败兴而归的长孙澹有些郁闷,因为爬山腿走疼了,可是看着依然健步如飞的萧芷晴,长孙澹就只能更加的郁闷了。至于王梓欣,爬了一小半就再也不爬了。
此后这沿途再无耽搁,一路就来到了江陵城。
这却让萧芷晴女侠有些不大乐意了,在师父的描述中,这天下应该是纷乱的,正是这习武之人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可是就这样平平安安的一点波澜都没有起的来到这江陵城就让他有些实在是接受不了了。
不过这样的郁闷倒也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这里的鱼味道实在是太好了。
“嗯嗯,这个鱼不错,郎君你试试。”经过了最初几天的不适应后,女侠居然难得的开始展现温柔的一面。
至于这王梓欣,一条鱼的一大半都已经进了她的肚子了,这会只是嘴里“哼哼”了两下就表示我十分赞同萧姐姐的话,先不说了,我还要继续吃。
这里正是长孙澹开设的第一家“望江楼”。
长孙澹并没有直入江陵城和武大公子面谈,而是先到了这里一饱口腹之欲。同时也略微的打听一下这荆州现如今的模样。
虽然开通了前往襄阳的水泥路,可是这荆州治所江陵城却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展。这都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长江在荆州的这一段也被称作荆江,算是长江中下游最为曲折的一段,而且水患频繁,论及地位甚至不如江夏。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你不想见的时候,在不经意间总会遇见,而当你打算正儿八经的见个面的时候却见不到了。
长孙澹打算和武元庆长谈一番,可是这武元庆却不在这江陵城中。
原本武士彟还是荆州都督的时候,这荆州算是他的老家,即便这样他也很少在荆州逗留。这武士彟升任工部尚书以后就更加不可能会来了。
这也算是百密一疏,在长孙澹想来既然这船厂是建立在荆州的,这武元庆理所当然的应该在荆州才是。但是参观过荆州船厂之后,长孙澹才知道自己想歪了。
这荆州附近没有适合建造大型船只的地方,只能够建造一些诸如渔船等小型船只,武元庆一早就在岳州和泉州建立了两个更大的船厂。这会估计不是在岳州就是在泉州了。
既然没有能够达成目的,长孙澹也就打算带着二女乘船顺流而下前往岳州。可是却并没有成行。
长孙澹在陪着二女逛街的时候被这附近的一位认识他的人给认了出来。此时的大唐百姓是淳朴的,尽管长孙澹自己不知道,可是他给荆州百姓带来的好处却是被人们所牢牢记住了。
单是这应对瘟疫的法子,就已经有人为他见了生祠。加上这兴修水利活人无数的功绩和明水泥,让这里一方百姓富裕起来的种种,长孙澹早已经被这里的百姓神话了。
就连长孙澹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在荆州居然有这么大威望。
这街是逛不成了,好不容易应付了这里淳朴的百姓,长孙澹接接到了荆州刺史前来拜访的消息,这不能不见。
这自从武士彟走了后,这荆州都督一职也就被取消了,朝廷重新设立了荆州刺史的职位。虽然这州管辖的地域不大,但刺史的级别却很高,而且绝对是一方封疆大吏。
其实二人的对话根本就不可能涉及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这此时的此时也完全没有后世那种需要招商引资的问题,所以和长孙澹的谈话也就只是一种场面话而已。
但是盛情难却,聊了半天后,这此时还为长孙澹专门设宴接风洗尘。
至于地点吗?嗯!这个就有点尴尬了,因为中午长孙澹就在这里吃过了。
面对盛情的各方官绅,长孙澹自然是喝大了。尽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