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技大唐-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啊。

  出了云中不远就是这茫茫的敕勒川了。

  虽然已是六月,骄阳高照的时候,可是这里的天气却还是比较凉爽,早晚还需要加件衣服。

  此时的敕勒川和上次长孙澹来的时候已是大为不同。

  没过马蹄的绿草一般的铺展开去,就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裙子,为什么是裙子而不是地毯了?长孙澹的心里咯噔一下。

  无边无际的绿色当中点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草原上花没有牡丹那样的雍容富贵,也没有桂花那样暗香袭人,更没有百合那样寓意深远,他们只是努力的向上生长着,将自己和草原最美的一面用他那小小的身躯给完完全全的装扮起来,很多花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此时也是草原上行商较为活跃的时节,特别是敕勒川一带。当到了八月分,秋风将这片大地染成黄色的时候,才是这条路最为繁忙的时节。

  草原上真的没有路,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参照物,辨别好方向,跟着前路压出的车辙印走就可以了。

  王姑娘也早已没有了初见草原时的那份兴致,不在怎么出来四处溜达,一天就是坐在马车上,透过车窗观察这一望无垠的天和地,还有那分不清是天还是地的远方……

第四十一章屯田郎中府(上)

  第四十一章屯田郎中府

  所谓的旅行就是从一个自己待烦的地方跑去一个别人待烦的地方。

  这句话在草原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也许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向往三个地方:西藏、海洋和草原。

  但草原就是这样,每一处都是一样的,没有了分别也就没有了多大的兴致。

  生态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边缘效应,我们觉得好的或者美丽的地方大多都处于这种边缘地带,比如我们喜欢海岸多于海洋,喜欢稀树草原而不是正在的一望无际的草原。

  在大家都觉得厌烦的时候,朔方终于到了。

  王铁胆一早就接到了消息,在朔方前方等候这长孙澹一行。

  本来有些黝黑的脸膛更加的黑了,不过满面的红光显示着不错的精神状态。

  “这屯田进行的怎么样了?”长孙澹没有寒暄,直接问道。

  “公子,这又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开挖河道了,只是这提水的问题不知道解决了没有?”王铁胆还是有些担心的问到。

  “这不是什么问题,已经解决了。”长孙澹淡淡的说。

  “那就好。”王铁胆也不在做声。

  “这人丁是如何解决的?”这是开挖水渠的最重要的因素。

  “是这样的,将军动员了除守军外的所有劳力,外加前几天将军领着驻军去了一趟狼山的北面,所以这差不多有近三万的劳力了。”长孙澹以为只有资本主义才会干这种赤裸裸的掠夺人口的事情,没想到苏定方却已经干了。

  本来长孙澹还打算想苏定方灌输些大国沙文主义的,看来这些人脑子里全是这些东西。

  “今年的屯田计划,这苏将军可有明说?”这数十万顷的河套是不可能由荒废在一年之内全部开垦完毕的,如果能用五十年的时间将这片土地开发完毕已经很是不错了。

  “这个到没有。”王铁胆没有多嘴的习惯,一是一,二就是二。

  “王大哥,你可想死我了。”见长孙澹没有继续问话的意思,葛凤上前拍了一下王铁胆的肩膀。

  “哦,是吗?那好,刚好公子也在这里,明天你的训练量翻倍。”王铁胆说到。

  “啊?为什么?”葛凤有些无语了。

  “你不是想死我了吗?我也想死你了啊。”王铁胆还是面无表情,不过嘴角却有些微笑。

  “那我不想你了,明天我就不用训练了啊。”葛凤回到。

  “那不行,这么长时间都不想我,说明你皮痒了,需要加四倍的量。”王铁胆的嘴角翘的更高了。

  引得周围一群人的哄堂大笑。

  长孙澹进城,将王玄策一行人安排好,就带着王铁胆去将军府拜访苏定方去了。

  “长孙大人什么时候回来的?”这完完全全是一句废话,王铁胆都能知道长孙澹什么时候到朔方,这苏定方会不知道。

  不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总是需要这么些间接的措施的,就好比人大热天穿衣服是一个道理,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目的看起来不是那样的生硬。

  “劳苏将军挂念,我是今天刚到的。”长孙澹回答。

  “这一路长孙大人的收获如何?”

  “倒也还可以。只是不知这兴修水利一事进行的怎么样了?”长孙澹问到,详细的情况王铁胆是不可能知道的。

  “是这样的,我已经组织人手开挖了一些人工渠,同时这一部分的土地也已经平整了,只需要明年看到今年的收获,自然阻挠的声音就会小的。”苏定方解释道,他怕长孙澹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尽管此前长孙澹表现的还算可以,但多少人是栽在这上面的。如果因为急于求成,而使得本来好好的一件事情搞到最后反成为了祸害就不好了。

  “这样自然是最好的,我们没有必要全部把他一次性的搞好,开垦多少土地就把水利搞好就可以了,这么好肥沃的土地,慢慢来总会发展起来的。”这是长孙澹的真实想法。

  “那就好。”苏定方怕长孙澹坏事。

  本来有苏定方在,这长孙澹是翻不了天的,可是这之前朝廷工部和兵部以及民部联合行文,要在这敕勒川的中心地带建立一座屯垦的新城,这朔方是好,可是毕竟为了好防守,是建立在黄河南岸的,距离屯垦中心区确实有些远了。

  “哦,对了,长孙大人,你刚到,可能对于这朝廷的新动向有些不清楚。”苏定方一顿。

  “那是什么事情?”长孙澹不能的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是这样的,朝廷发了旨意,要大力支持这敕勒川的屯田事宜。”苏定方实在不知道怎么说这个问题。

  朝中一干大佬都觉得这事情实在是坑长孙澹坑的有些太狠了,都不好意给长孙澹直接说了,这才拿苏定方当盾牌的。对于晋阳的事情,苏定方知道的八九不离十,师父李靖给自己的信中把一切说的很是明白,这让他也很是为难。

  “那是好事啊,搞完了这个我就可以早点回长安了。”长孙澹的不安却是越发的大了。

  “是这样的,朝廷发文,这新城由工部主导,在屯田的中心区域建立屯田郎中府,负责屯田的全部事宜。”苏定方索性全部说了。

  “屯田郎中府?这是个什么机构?朝廷派谁来负责?”长孙澹还是有些不明白,只是这屯田郎中怎么这么熟悉,长孙澹疑惑道。

  “朝廷已经将人选选定了。”苏定方对于长孙澹的迟钝反应也是服了。

  谁叫某些人这些日子这功夫全部花在了美女的身上了,连着自己的官职都给忘得差不多了。

  “那好啊,等他一到,我将这工作一交接,就可以走了。”长孙澹还是不懂,真的不懂。

  “这个屯田郎中难道你不觉得熟悉吗?”苏定方很是无语,能把自己的官职给忘了,这官也算是做出了新的水平和高度了。

  “不会是我吧。”长孙澹突然记起了什么,从身上掏出了自己的官印,看着歪歪扭扭的几个篆字“屯田郎中印”,突然明白了过来。

第四十二章 屯田郎中府(下)

  第四十二章屯田郎中府

  “不会是我吧。”某个后知后觉的人终于是明白了过来。

  这人们常说这情场得意官场失意,长孙澹实实在在的应证了一次。

  这朝廷从晋阳把他坑到了朔方,进而又要从朔方把他赶去敕勒川的中央,这不是逮着一个往死里坑嘛,可是没办法,古代是一个不讲人权的地方,让你搞这些算是看的起你的,胳臂是拧不过大腿的。

  “你现在才知道啊。”苏定方虽然觉得这事一干大佬做的的确有些不太地道,可是这毕竟不是他做的决定,直接受益人也不是他,所以没有很大的反应。

  “那这屯田府是个什么机构?”长孙澹问到,我总得知道自己的权力吧。

  “这个还是你自己看吧,说实话我也没有搞懂这个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苏定方将朝廷的文书递了过来。

  长孙澹低头认真的看着,这屯田府要是不死位置偏远的话还真是个好东西。

  这屯田郎中府也算是变相的让自己开府建牙了,而且品级还被提升了好几级。

  唐代官员虽然实行九品,但还有正从之分,上下之别,例如长孙澹此时的屯田郎中的官职乃是工部下属屯田司的主官,本来应为从五品上的官员,可是这长孙澹却是挂职的,就是只拿钱不干事的那种,而且屯田司还有正牌郎中坐镇,这品级自然也就低了。

  可是这屯田郎中府的建立虽然有些不伦不类,可是这品级也成了正五品上,而且属于天高皇帝远的土皇帝角色。

  可能这个五品大家觉得不高,可是唐代一二品基本上是三师三公这种没有实际职权的官,理论上朝廷里品级最高的是从二品的尚书令,可是李二陛下登基前就是干的这份工作,现在谁还敢干啊。

  所以朝廷里的宰相也不过是正三品,比如长孙无忌和房玄龄。

  而地方刺史的品级却是从三品,这就说明这个五品的官基本上可以在敕勒川横着走了。

  可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你是说这屯田府的建立是独立于折冲府的?”长孙澹突然明白了过来。

  “是的。”苏定方说到。

  “那有没有新建折冲府的计划?”

  “没有说。”没有说就是你不用想了,肯定不会有的。

  “那这屯田的安全怎么办?”长孙澹意识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这个我只能尽量负责。”苏定方是个诚实的孩子。

  “也就是说他们让我赤手空拳的去屯田?”长孙澹有些愤怒了。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看着长孙澹吃瘪的样子,苏定方觉得很是难得。

  怏怏的从苏定方那里回来,张忠和葛家两兄弟一看长孙澹的样子就远远的躲开了,这上去肯定没好果子吃,王玄策不在,王铁胆是个残疾人士,所以长孙澹想找个发泄的人都找不到。

  “长孙大哥怎么了?”清脆的声音总是能唤醒心灵深处最美好的东西。

  “哦,没什么,就是有些饿了。”长孙澹的郁闷立马一扫而空。

  “哦,是嘛。那正好,我做了银耳莲子羹,长孙大哥你等着我去给你盛一碗过来啊。”自从这武柔到了晋阳城,王姑娘对长孙澹的称呼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的“长孙大哥”。

  “是吗?那我可要大饱口福了。”长孙澹说到。

  长孙澹实在不能理解那种一烧饭就糊的场景,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烧出来的即便味道不怎么好,可是却也不可能遍遍糊吧。这王姑娘的厨艺不够精湛没错,可是一般的还是可以应付的。

  “王姑娘,给我也来一碗啊。”葛凤一听到吃得就忍不住了。

  长孙澹面色严峻的瞪了一眼,葛凤就被葛龙捂着嘴拖走了,是真的拖走的。

  这些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长孙澹和朝廷的争论也已到了尾声。

  对于长孙澹随便一封信就搞八百里加急的做法,房玄龄和李靖也算是忍了下来,没必要和一个赌气的孩子认真计较不是吗。

  来回几次,这屯田郎中府的建立的细节和框架基本上是完善了。

  从周边几座军城抽调人员充实敕勒川的人口,被贬的官员也尽量往这里送。今年和明年需要退役的军人也给长孙澹整了足足五千人过来。

  这北方各军州不能再用于征战的马匹也都被送往这里,从晋阳城运送的农具也在长孙澹出发后不久就启程了。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大唐以极高的效率将这屯田事务的一切障碍居然都扫除了。

  个人在国家机器面前果然是弱小的。

  长孙澹也不得不出发了。

  随行的有新任从七品下的屯田郎中府长史王玄策,都尉王铁胆,以及亲卫队队正葛龙葛凤。

  张忠被留在了朔方,负责联系各方事宜,以及负责为郎中府筹措各种物质。

  当长孙澹站在五原城的废墟上,看着隐没在草丛的残垣断壁,一派让人萧索的模样。

  这就是长孙澹梦想开始起航的地方。

  这是一片白纸,也是最容易书写的地方。

  长孙澹有些不明白,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汉代以后就被废弃了。

  既然我长孙澹来了,那么突厥人你们就颤抖吧。

  长孙澹选择性的忘记了,突厥人早已在李靖的威吓下,颤颤惊惊了。

  而且长孙澹的万丈豪情很快就被赤果果的现实击打的粉碎。

  既然要建府那就要筑城,这么多人不可能分散,而且此时生态环境好到长孙澹晚上可以听见几十只狼的狼群嚎叫。

  既然要筑城,就要建设城墙。

  可能有人觉得这城墙是最没有必要的东西,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问题是这里是草原,面对的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游牧部落,你要如何进攻?

  既然要筑城,就要有砖石和木材吧。

  可是看着这一望无际的草原,目光所及的地方,除了快到膝盖的草而外,这哪里来的砖石和木材?

  长孙澹此时才觉得欲哭无泪。

  你们这群键盘侠,不是说好了田一屯就万事大吉了吗?为什么我连这认认真真的屯个田建个城都这么难啊。

  西斜的阳光洒在长孙澹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第四十三章 屯田进行时

  第四十三章屯田进行时

  欲哭无泪的长孙澹自然不可能有泪,因为他身后还有一千三百多人,在哭之前,他还要把这些人安顿好再说。

  好在这些人都是附近几个州即将要退役的军人,而且苏定方和李靖对他们的影响力还是不错的。

  觉得长孙澹有些可怜的苏定方就做了一次好人,在这帮兵痞面前将长孙澹一通好夸。

  然后长孙澹就上台训话了,训话的内容让苏定方都觉得自己帮这混蛋是不是有些多事。

  长孙澹的训话是这样:“弟兄们,同志们,我们这么做是为了我大唐的万世基业,也为了我们自己家园的平安,保国就是为家……”

  前半段虽然称呼有些不伦不类,可是问题还不大,可是接下来的话差点让苏定方暴走了。

  “当然了,既然跟着我长孙澹混,我就不会让你们吃亏,你问为什么,因为我长孙澹就不是一个肯吃亏的人。这次我们屯田,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不好,可是你看看这周围肥沃的土地,我向大家保证,只要我长孙澹还在,大家就有地,有钱,有肉,有女人……”

  这几句话的杀伤力太过于震撼,所以原本五千多人的队伍,打算跟着长孙澹走的就只有这一千多人。

  这一千多人的吃喝拉撒睡也不是一件小事,而长孙澹恰恰缺乏的就是一个可以统筹调度、合理安排的人才。

  没办法,王玄策硬着头皮上了,这上了贼船就不容易下了。

  好在长孙澹对此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

  此地四周到处都是煤矿,有了煤矿这剩下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长孙澹在会长安前就将这些事情交给王铁胆去做了,王铁胆倒没有让他失望,距这里大约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大湖的东边就有一处煤矿,此时每天的产量也是不低了。

  对于屯田北方,最重要的不是田地和粮食,而是燃料。

  这里北方的天气会让人觉得身在地狱。

  煤被送到了水渠的开挖现场,然后就地起窑,将河道里清理出的泥沙烧制成转,这砖又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名义上的五原屯田郎中府。

  当然,这新建的城池长孙澹还是沿用古称:五原。

  我们自己买一间别人设计好的房子都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要在这平原上建造一座大城,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大人,这城墙需要土,怎么办?”王玄策问到,自从建城开始他就没怎么合过眼。

  “土,这脚下到处都是啊。”长孙澹说到。

  “可是这将土挖掉后就会成为一个坑,这坑又怎么办?”王玄策不解道。

  “沿着城墙的基址挖就可以了,护城河都有了。”长孙澹这是权衡过很多次的。

  “哦。明白了。”这么简单只是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答案,成为了事后诸葛亮。

  “对了,这建城墙的事情今年可以不用一次性建好。”在长孙澹的规划中,这应该是一座北方的大城,依托这座大城我们可以深入北方更远,这座城就应该像钉子一样牢牢的扎下根来。

  “为什么?”王玄策有些疑惑,这建城不都是先建城墙的吗?

  “比城墙更重要的是人心。赫连勃勃的统万城就在此地不远的南方,城很壮观,可国依然亡了。”长孙澹淡淡的说到,每当此时,用这种淡淡的口吻都会让他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明白了。”王玄策打算离去。

  “慢着。这每家每户的建设也都上点心,将每家的地下部分打通,形成一座地下城。”长孙澹吩咐道。

  “这是为什么?”王玄策有些疑惑。

  “存粮,备战。”游牧民族下了马也就没有了优势,所以一座有着完整地下工事的城池是不可能被游牧民族攻破的。

  “明白了。”王玄策也是一点就透。“这个我会让他们做好的。”

  王玄策走了,长孙澹随即也走出了大帐。

  此时的五原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此地规划和实际的建设是不用长孙澹管的,工部和将作监一早就派了专业人士负责这些事情,长孙澹只需要把自己突如其来的一些想法告知他们,并且将他们说服就可以了。

  长孙澹信步走上了一个临时用来堆放泥土的台地,站在这高高的台地上一眼望去。

  五原城就像是碧绿的草原上一道难看的疤痕,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

  不远处,刚刚整理好的土地上,大豆正在茁壮而又顽强的生长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苏定方来了,作为他负责安全事务的地方,五原城的安全设施他不得不上些心。

  “这五原城无来过,你为什么不将原来五原城清理一下,就地筑城了?”苏定方有些疑惑。

  “这不是靠着水渠嘛。连护城河都有了。”长孙澹懒得和他解释的太多,在将军的眼里只需要把安全的事情给他一说就可以了。

  “这到也是,不过估计你还有什么后手,不过跟我也没什么关系,我也就不多这个事了。”

  “这就对了嘛,好好的当你的将军就可以了,问那么多干什么?”长孙澹顺嘴就开了一句玩笑话。

  “你这玩笑可不简单啊,就不劳你费心了,我自己有分寸。”

  这苏定方因为军人退伍的事宜,和夏州都督张亮起了些摩擦,被张亮告了一状,好在这苏定方因着军功卓著再加上李靖的原因到也只是被申斥了一番。

  “呵呵,那我就不说了啊。不过你想过没有,明年这里将会是一座大城,东边不远就是大湖,水网密布,物产丰饶,一个新的天府之国就会出现了。”长孙澹开始拿画出的大饼忽悠人了。

  “等你建好再说吧。”苏定方也不是第一次被忽悠,早已有了免疫力。

  “有没有想过,把你的那些退伍的人员都安排过来,我帮你照看着?”长孙澹问到,出于对苏定方以后功绩的敬仰,长孙澹不想苏定方被打压的太过于凄惨。

  “再说吧,在没有确认之前,我是不会让他们跟着你混的,我得为他们负责。”苏定方有些意兴阑珊。

第四十四章 大城(上)

  不知不觉间,五原的冬天到了。

  到处都是一片枯黄,野鸡和野兔不时的出没期间,为了赶在大雪前存储足够的脂肪而努力着。不远处的人工河道上已经开始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为了防止水车被冻坏,一早就被人拆了下来,放进了用砖和水泥砌就的房子里,水车的重要部件——轴承一早就被取了下来,像宝贝一样的被屯田的里正们收着。

  就在这初冬时节,一片万籁俱寂的环境被人打破了。

  “公子,来一箭嘛,那里不是有一只傻兔子嘛,看见我们都来了居然都不知道跑。”说话的出了葛凤还能有谁。

  “你是不是不想混了?”长孙澹恶狠狠的说到,这箭术可算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啊。

  “就是不想混了,那我该怎么办啊?”葛凤继续花样作死。

  “那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去抄十遍给我交上来。”长孙澹说到。这葛凤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啊。

  “哦,没事,大不了明天我多跑几十圈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长孙澹为了以示自己的平易近人,都会给出两个选项供他们选择,一个是抄书,一个是罚跑。

  什么你说这是体罚?我就体罚给你看,一般还会乘着葛凤蹲马步的时候狠狠的踹上两脚。

  “这个选项取消了,另一个选项是今天你只能啃冷馒头。”长孙澹说到。

  “啊,我错了,公子你饶了我这回吧……”葛凤的叫声充满了整个敕勒川,吓得隐藏的各种留鸟扑棱棱的从草丛中飞了出来。

  草原上响起一片哄笑声。

  五原城近了,这片上半年还是一片荒芜,只有羊群和走兽出没的地方,如今正是人生鼎沸的时机。

  作为一座新城,五原的区位优势尽显。

  为了彰显天可汗的威仪和大量,五原城成为了和山北草原部落交易的中转之地。

  数不尽的盐、茶、劣酒、煮过的粮食、丝绸和布匹从这里向北出发走向草原;数不清的牛羊、马匹被赶到了这里宰杀。

  为了这事,长孙澹特意在城东大约五里的位置开辟了一块专门负责交易和屠宰牛马羊的场所。

  不过此时长孙澹却不在这城东,而是在城南的长亭里准备迎接一位要员的到来。

  由于此时落后的通讯条件,基本上有官员上任或有其他事物快到目的地时,都是先住在这驿站里,然后派人告知这大致什么时候会到达,以方便迎来送往。

  这不是什么架子,而是规矩。

  所以此次前来的魏征也是遵守的。

  看见魏征的时候,长孙澹有些不敢相信,几个月前送别王珪的时候还是一头黑发的魏征,此时居然有了许多的白发。

  朝野中的事情是没有什么能密不透风的,那次的事情更是关乎长孙无忌,是以长孙澹很是清楚这里的道道,也在心里惋惜。

  “下官见过魏大人。”长孙澹走上前来,对着刚下马的魏征就是一揖。

  “免礼免礼,你我也是有缘,这次的差事还是我主动要求的,就是为了来看看贤侄这北方大城的情形。”魏征呵呵笑着,许是明白了什么,倒也没有以前那样的严肃刻板了。

  “大人,我们这就前往五原城吧,这里天寒地冻的实在是不太适宜叙旧。”长孙澹询问到。

  “好的,好的。我是客,你是主,一切悉听尊便。”魏征完全没有以前的那副样子。

  “那还请大人上马,下官在前面带路。”

  说完一众人等纷纷上马,打马向着五原城赶去。

  长孙澹和魏征并排走在最前面,不过长孙澹控制这马落后魏征半个马头,这是基本的礼节,无关其它。

  “贤侄啊,前面就是五原城了吗?”魏征问到。

  “是的。”长孙澹看着不远处那一道道升腾的白色烟柱,老脸一红。

  “看这规模,比之关中的上县都不遑多让啊。”魏征没有注意这些。

  “这五原城目前常住人口在万五左右,每日经过和停留的客商也在千人左右。”长孙澹这算是提前汇报工作。

  关中的上县是指五千户以上的县,可实际上县城人口或许连五千人也没有,而这塞外由于种种原因,一到冬天附近的村庄都会空置,只留下少量人照看,丁口却是全部集中了起来,比很多州府都还要繁华。

  “哦,这不到一年时间居然有这么大的收获,确实不易啊,贤侄你又算是立了一个大功啊。”魏征居然满嘴的溢美之词,这让长孙澹有些接受不了。

  “大人过誉了,都是陛下圣明,朝中诸公抬爱。”这话酸的,长孙澹自己都有些倒胃口。

  “只是这为何城墙却是这样了?”看着被冻上的护城河,和晶莹剔透的五原城墙,魏征有些发愣。

  “大人是这样的,今年由于人手不足,这城墙实在是不能如期完工,是以在开垦了三万亩填的基础上,下官只是将这城墙的位置选好了,等明年继续修建。”长孙澹解释道。

  “那这城防如何解决?”魏征问到,并没有当场发飙。

  “是这样的。”长孙澹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

  “这山北的游牧部落没有了统一的领导,是以各自为政,而春夏秋三季是放牧的季节,他们是不会南下的。到了冬季,这里上冻的比较早,是以一层水一层沙,没用几天就形成了这样厚实的城墙,倒也不怕他们了。”长孙澹这自然是仿效曹操的桥段。

  “唔,倒也不是不可以。”魏征只是这样含糊的说到。

  “看着城墙的长度,估计有十里左右了吧。”魏征估摸着。

  “大人慧眼如炬,刚好十里。”这圈起的范围就是二十五平方公里,需要的城墙长度加上瓮城超过四十里。

  “这确实不是一年可以完成的。”魏征有些出神,他不相信长孙澹居然可以几乎凭一己之力在这茫茫的草原上建立起一座如此雄浑的城市。

  尽管建城的进度长孙澹每周都会制作一份详细的报告,可是任谁没有亲眼看到,都不会相信这样疯狂的想法和进度的。

  这也是魏征此次前来的原因,如果真的只是长孙澹为了出气谎报军情也好早些处理。

第四十五章 大城(下)

  第四十五章大城

  尽管魏征和朝中一干大佬没有一个相信长孙澹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座大城的筑城计划,可是摆在魏征眼前的这样一座晶莹剔透的城墙却实实在在的告诉了魏征他自己的无知。

  “真是不可思议啊。”魏征站在墙边上用随身的佩剑重重的刺向冰墙,留下的只是一道浅浅的凹痕以及剑上附着的细小的冰晶颗粒。

  旁边巡守的士卒看的眼睛都红了,在冰天雪地里,他们是知道城墙的作用的,一是抵御骑兵的冲锋,二就是阻挡一下凌虐肆意的狂风。

  本想冲上来阻止,可是看着长孙澹就在旁边笑嘻嘻的看着的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