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技大唐-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澹悻悻而回,虽然此次回来的很是紧急,可是长孙澹却也不打算现在就去找章老头。
看着外边明媚的阳光,长孙澹觉得这样无所事事的实在是浪费有限的生命,于是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来让这段时光变的更有意义一些。
这件事情当然非常重要,那就是——睡午觉。
嗯,能给睡午觉按上这么一个让人有些措手不及的理由,长孙澹也算是独一份了。
迷迷糊糊间,有个清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长孙大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声音中满是惊喜。
长孙澹很想睁开眼睛看一看,但转眼就想,这不对啊,王姑娘一直叫我长孙公子的,这一定是幻觉,继续睡觉。
“长孙大哥。”另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声音里有些妩媚,很是熟悉的声音,这是谁啊?武柔那个小丫头吗?
看来这幻觉很是厉害啊,长孙澹决定翻个身继续睡。
“啊,长孙大哥你醒了?”这梦怎么这么真实啊?睁开眼看看再说,长孙澹决定了。
视野中的四个身影逐渐重叠成为两个,一个一身的绿色罗裙,另一个是月白的衫子。
“长孙大哥你真的醒了?”月白衫子的王姑娘开口了。
“你们怎么在一起?”长孙澹一个激灵,什么睡意全都没有了。
“我们怎么不能在一起?”两个声音一前一后的响了起来。
“哦,可以,可以啊。今天的天气真的不错。”长孙澹赶紧转移话题。
可是中午时分还艳阳高照,此时却是暗了下来,虽然没有遮天蔽日那样的严重,可和好天气实在是扯不上什么关系。
“这天气确实好,该收衣服了?”这个梗在大唐当然也是长孙澹的专利。长孙澹觉得自己应该收些武柔的专利费了。
“天气是很好啊,这播种都有些日子了,却一直没有下雨,下些雨很好啊。”王姑娘说到。
这有了分歧就好办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是我军的一贯的优良传统。
“是啊是啊,王姐姐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天气很好啊。”武柔眼珠一转立马改口到。
“你这样没有原则是不是不太君子啊?”长孙澹提醒到。
“我本来就不是君子啊,我是女子。”武柔说到,很明显武柔是深知这君子难做的道理的。
这让长孙澹很是为难,你们都不做君子了,那我还糊弄谁去啊。
“这样不太好吧。”长孙澹有些弱弱的说。
“长孙大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王姑娘却是突然的插了一句话进来。
“哦,我是中午回来的,当时你不在。”长孙澹这情商啊,实在是连小学二年级的水平都不如啊。
“是吗?那我到晋阳是不是让长孙大哥你很死惊奇啊。”武柔又接过了话茬。
张忠冒了个头,很快又缩回去了,这让长孙澹很是受伤,看来这现场有些惨烈,只能出撒手锏——尿遁了。
不过正在此时,救星还是出现了。
“张忠,你缩头缩脑,鬼鬼祟祟的在干什么?长孙贤弟在吗?”声音很熟悉,长孙澹的救星总算是来了。
“王兄,我在的,现在马上就来。”
第三十七章 床弩
第三十七章床弩
“王兄,我在的,现在马上就来。”王玄策的出现,终于将长孙澹从水深火热之中挽救了出来。
一阵脚步声过后,王玄策出现在了门口,张忠的古怪行为让他有些好奇,但是好奇心杀死猫。
王玄策不是猫,所以王玄策没有被他的好奇心杀死,但两道可以杀死人的目光让王玄策遍体生寒,这情景想都想得到会是神马后果。
“王兄,多谢了。”长孙澹只说了五个,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
“长孙公子,不长孙大爷,我错了,我不该来打扰你的。”如果只有长孙澹和他的妹妹两人独处的话,王玄策绝对会主动干这样的事情的,可是今天这样的场景,只要一想到就会觉得后脊发凉。
“说吧,什么事情?”长孙澹没有再计较这些。
“是这样的,你让我从荆州带的工匠已经全部安置好了,我从张忠那里支了些钱,将他们安置在了城外的一个院子了,连带家属拢共有一百二十四人。”
王玄策没有说明这其中的困难,此时对人口的流动并不鼓励,甚至某些地方官为了自己的政绩还会阻挡。这一百多人绝对是一支大队伍,一部分以跟着武元爽回老家省亲的名义走的,还有就是化整为零,就为了这一百多人沿途的吃喝拉撒,把王玄策折腾的可是够呛。
王玄策不是那种轻易服输的人,再不容易咬牙也是坚持了下来。
“张忠,你这几天还有别的什么收获吗?”长孙澹问向张忠,这葛龙和葛凤两兄弟就一个劲儿的傻笑。
“哦,这个,少爷交待的事情我都完成了,就是不知道这练出的焦…炭符不符合少爷的要求。”张忠的脸又红了起来,可是这些事情还是要做的。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张忠你给大家一人准备一个红包,大小你看着办,别忘了你的那份就是了。今晚你带大家去望江楼搓一顿,算在我的账上。记得把章老头叫上。”长孙澹吩咐道。
作为老板,长孙澹在对待有功人员的方面相当的大方。
“少爷,今晚上你不去吗?”张忠问到。
“我还有些事情,葛龙跟我跑一趟,明天你自己去望江楼。”本来带张忠是很好的,可是这很多时候张忠就算是自己的影子,王玄策毕竟在这个圈子里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好的,公子。”这葛龙也算是摸清了长孙澹的脾性了。
一般情况下是很好说话的,但是前提是你完成他交代下来的任务。
张忠带着王玄策一干人等走了,武柔和王姑娘也跟着去了。
刚刚这热闹的院子一瞬时就安静了下来。
长孙澹和葛龙也出发了。
他们的目的地是晋阳长史、英国公李勣的府邸。
“呵呵,贤侄这是从朔方回来了啊,情况怎么样啊?”李勣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这一切让葛龙有些惊讶,以前自己不论是跟葛成泽还是大公子都来过这里,基本都是吃了闭门羹,可是看这长孙澹的样子,居然不用事先通报,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就进去了。这让他有些庆幸自己跟对了人。
“脱伯父的福,小侄从朔方回来了,不过却在长安绕了一个圈。”长孙澹答道。
“这是为何?”李勣有些迷惑了。
“是这样的,小侄在朔方的时候想到一个跟屯田有关的小玩意,而且这屯田一事大致大致八九不离十,所以就回长安打秋风去了。”
“什么小玩意?”李勣没有被长孙澹所说的内容感兴趣。
“是这样的东西,是小侄无意间间在晋阳城发现的。”长孙澹拿出了一个章老头所铸造的齿轮,递给了上首的李勣。
“这个玩意到很是精巧,可他的作用是什么?贤侄莫要说好玩之类的话,打死我都不信啊,哈哈哈。”李勣发笑了,笑的让长孙澹觉得没拧
“是这样的,之所以小侄从长安回晋阳,和这个小东西关系甚大。”长孙澹不慌不忙的说到。
“这个小玩意真有这么重要?”李勣有些狐疑。
“是的,今天这么晚来的目的就是为的和伯父尽快吧这件事情定下来。”长孙澹说着。
“什么事情这么重要?”
“事情不是很重要,但很敏感。”
“有多敏感?”听到长孙澹那样说,李勣越发的谨慎起来。
“床弩。”长孙澹只回答了两个字。
“这和床弩有什么关系?”李勣越发的好奇了。
“如果床弩上来加装这个装置的话,以前需用数名士卒才能操纵的守城床弩只用一个人就可以操纵了。”
“你说的是真的?这名士卒可有什么限制?”李勣有些不敢相信。
“不用,只需要瞄准一下就可以了。”
“这么大的功绩你为什么不自己做?”李勣有些不解。
“有些时候和有些功绩不是谁都能碰的。伯父觉得我长孙家现在还涉足这军火制作可是妥当?”长孙澹反问到。
“你小子真是个滑头。”李勣有些感叹。
这些事情李勣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敢相信,十七岁是一个奋发向上的年纪,也可以做出很大的功绩,但十七岁的少年对于取舍能做到长孙澹这不就让李勣有些不敢相信了。但从长孙澹的嘴里听到这话,李勣却不得不感慨万千。
“你需要我做什么?”李勣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对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要是还不去抢的话,会遭天谴的,这是李勣一直以来信奉的人生格言。
但同时心里也有些感慨,这女儿前不久才订了亲,要不然自己肯定会把女儿嫁给他。
长孙澹是不知道李勣的这些想法的,但是对于做李勣女婿这事,长孙澹肯定是不愿意的,这位的女婿一般都会被他拿来祭旗,风险太大了。
床弩上加装一套由齿轮改装的上弦装置太简单了,很快就做好了,效果甚至比长孙澹的预料还要好。
长孙澹改装的这具床弩是一件道具,用来说服朝中各位大臣支持他的工业计划的道具。
只有当这些基本的东西开始大规模的应用开来,这科技的曙光才会在大唐的上空照亮。
第三十八章大炼钢铁
第三十八章大炼钢铁
感谢ffdffdf的打赏。
将床弩改装好后,长孙澹并没有急于赶往长安前去报功。
对于长孙澹来说,西北囤田是一件很紧急也很重要的事情,也可以认为是他目前所有事情当中最为要紧的事情。
但这不意味一切都应以这件事情为中心。
如果我们将身边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分成以下四类: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的,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饿了,吃饭就是重要而且紧急的,但这不意味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手边的一切事情都放下去吃饭。
所以长孙澹将这四类事情的排布顺序是:优先做重要但不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一般意味着这事情事关长远,如果被耽误,意味着未来就会少些什么。
因此,长孙澹留下来还要进行一件早已准备了很久的事情:炼铁。屯田是重要但紧急的,而炼铁则是不紧急但重要的,该做什么一目了然。
炼铁的事情长孙澹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可以说自从来到大唐,长孙澹的心里就开始筹划了,没办法,直到一战结束甚至到了共和国的五六十年代,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当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就是煤和钢铁的产量。
直到到了晋阳,见到了此时的冶金水平和煤炭的出现,长孙澹才决定将炼铁正式提上日程,所以派了王玄策去荆州从武元庆那里抽调一批水泥工人前来。
长孙澹前世对炼铁厂的印象停留在化学课本和县城附近高高耸立的炉子和烟囱,以及烟囱里冒出的滚滚浓烟,仅此而已。
所以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乘着水泥工人选址建窑的空档,长孙澹领着张忠还有章老头在早已选定的地方先整了个小的试试。
其实,炼铁的原理基本是一致的,从春秋时期到工业革命前夕,都是采用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原理。
只不过对于长孙澹来说要弄自然要弄个大的。
小的实验很是成功,从高炉的底部用水力鼓风机吹入空气,将焦炭和铁矿砂按照一比四的比例从顶端加入。
看着一炉大约一百多斤的铁水只用了一个时辰就缓缓流了出来,在炼铁和铸造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章老头不禁有些热泪盈眶。
“长孙公子,这铁水就这样练出来了?”知道现在章老头都有些不太相信。
章老头本名叫做章泽,人生的悲欢离合经历的太多,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本来对于这些事情已经觉得可以心如止水了,可是依然流下了泪水。
“是的,章伯。这只是实验性质的,其实还可以更快一些。”长孙澹说到。
“还可以再快一些?这已经很快了啊,再快工人们就受不了了。”章泽有些疑惑道。
“不是的,章伯,你只是看到我们从头到尾用了一个时辰左右,可是你知道吗,为了将这炉子加热到可以加料的时候,我们可是从昨天就开始生火了。”
“这个我知道,新炉子有些湿气,这个很正常啊,第二炉就会很快了。”章伯有些深以为然。
“不是这样的,炉子的湿气我们先不谈,这个炉子是可以连续出铁水的,只要上面控制好加料的速度,下面的鼓风机更强劲一些,这产量还可以翻好几番。”长孙澹解释道。
“果真如此?居然可以这样,居然可以这样……”章泽喃喃道,长孙澹并没有打扰。
一股风吹来,远方的黑烟被吹散了,风一离开就又继续张牙舞爪的伸向蔚蓝的天空,长孙澹真的不知道这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我们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可以站在猎物的角度上去分析猎物的心情,一般情况下,如果人类遇见了为难的事情,比如在解决物种灭亡和生存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先祈祷,祈祷完了之后该干嘛干嘛,这也许就是宗教的力量。
长孙澹目前伤春悲秋的看着被黑烟遮蔽的天空所发出的感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污染只有继续。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钢和铁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了铁,这钢也就有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就拿长孙澹这炼的第一炉铁来说,基本上是什么都不能干的,出了可以做铁锅而外。因为这铁太脆了。
这不是别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炼铁的时候添加的焦炭没有完全消耗的缘故,钢和铁的差距也就在这里,绝大对数的成分是一致的,差距就在于存在里面的其它成分。
所以这高炉炼出来的铁都不能直接用,还要继续冶炼将里面的焦炭等杂质剔除,再加入一些其它可以改善钢的性能的组分。
现代工业的做法是吹入高浓度的氧,让焦炭反应,以增强钢的韧性,很可惜,长孙澹目前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只能用一些不太好的办法,那就是继续加入适合的铁矿粉。
这些都需要一点点的调整配方,这些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除非你能精确的知道这里铁矿石的成分,否则任谁到了这里都需要一点点的实验,直到找出这个最佳的配比。
这也是现代科学体系区别于古代科学体系的不同之处,这一点在化学和生物科学以及工程学上更多的体现了出来。
古代的科技体系是没有多少体系和系统的,这个以中国最具代表性,具有先进的技术,但没有对应的体系进行支撑,一切以应用为目的。
而以西方为代表的近代科学体系则相反,一切以理论为先导。可能我们都会觉得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可事实上瓦特只是改进,我们认为贝尔发明了电话,可是在更早之前的赫兹就已经做出了这一切的理论,剩下的就完全交给时间和运气。
不能说哪种更先进一些,只是西方的这种理论为先导的体系更加适合科学的“人海战术”。
长孙澹将自己知道的都已经列了出来,但这也只能保证少走弯路,剩下的,也就只有交给时间和运气了。
有李勣坐镇晋阳,长孙澹可以放心的离开。
第三十九章 携美同游
第三十九章携美同游
做好这一切后,时间已经又过去了一月,初夏已经到了。
晋阳城满城的槐花也开始盛放,雪白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蜜蜂在花丛中忙碌个不停,但是最终能够奉献给蜂王的却是不多。
长孙澹兑了一碗正宗的蜂蜜水,那样的滋味好极了。
不过长孙澹品尝的却不是今年新上市的蜂蜜,此时是没有养蜂人取蜂蜜的,取蜂蜜一般是要到中秋的时候。
之所以长孙澹想起来一杯蜂蜜水,皆是因为端午节到了。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和伍子胥两人的节日,只不过纪念伍子胥的地方仅仅局限于吴越之地,是以这里依然是纪念屈原。
这在历史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伍子胥和屈原都是楚国的贵族,伍子胥为报楚王的杀父之仇,和孙武带兵攻灭了郢都,但受奸人陷害,五月初五被投尸钱塘江,所以吴越人纪念他;而二百年零六年后,屈原也投江而亡。
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
而人生更加的巧合。
当长孙澹准备偷偷的带着王姑娘溜出去看这汾河上的赛龙舟时,还没出门就碰上了麻烦。
“长孙大哥,这是准备去看赛龙舟吗?”武柔在一个很恰当的时间出现了。
“哦,是啊,我正准备去找你了。”长孙澹的脸上没有任何的变化,看来这厚脸皮神功已经略有小成了。
“王姐姐也去啊。”小丫头蹦蹦跳跳的就上去挽住了王姑娘的手臂。
“嗯,是啊,正准备去找你了。”王姑娘顺着长孙澹的话往下说,精致的小脸上却已经泛起了一层酡红。
长孙澹摸了摸鼻子,这TN的也未免太明显了吧,不过这样也好,老是拖着也不是个事。
其实长孙澹到现在很是郁闷,这都几个月了却连王姑娘的名字都不知道,向王玄策打听,这小子是死活不张口。长孙澹也没辙了,不知道此时的风俗是什么,所以先就只能这样耗着了。
“那好啊,我们一起去吧。”说完就挽着王姑娘的手臂往外走,只给长孙澹留下两个婀娜的背影。
这赛龙舟的地段并没有在晋阳城中。
离晋阳城不远的地方,就有一段较为平直的河道,最为适合赛龙舟,这每年的端午都是在这里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少爷,你喜欢哪个?”跟着三人的一路的就只有葛凤这个活宝。这位虽然被长孙澹捉弄过不知道多少次,可明显是一个记吃不记打的货色,这种场合还敢问这个问题,纯属是粪坑里点蜡烛——找死。
“今天好热啊,这赛龙舟的地方估计更热了。”长孙澹只有顾左右而言它,很明显前面这两位的举止明显一顿,这只要不傻就知道暂时回避。
前面两女的手挽的更紧了,这大热的天气,你们真的不热吗?长孙澹在心里呐喊到。
“还好还好,还是公子英明,一大早就让我哥去占位置了。”葛龙唠唠叨叨的说。
其实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李勣是给了长孙澹请柬的,不过被长孙澹拒绝了。本来这些事情是有刺史负责的,可是这晋阳设有都督府,也就不再设置刺史了,这李勣名义上是长史,却和二百年后的节度使权利差不多少了,都属于典型的军政一把抓。
“可惜,这王大哥去了城南的钢厂,督促工人们炼钢去了,这就没什么意思了。”这王玄策也是一个人才,这才几天的功夫,就让葛龙葛凤二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至于张忠,昨天长孙澹就给他放了大假,现在估计已经到河边上了,就不用管他了。
“长孙大哥,这是什么?”王姑娘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手上都带着一种叶子,出声问道。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长孙澹自然也是不知道的,不过没关系,他有可以压榨的人选。
“葛凤,这个是什么?”语气很柔和。
“公子,这个叫艾叶。”
“这又有什么用处?”不用王姑娘问出口,美女有困难,自然要一步解决到位。
“我们家每个人都带的啊,就是这个原因啊。”长孙澹有些无语,这不是对牛弹琴、问道于盲嘛。
“王姐姐,我还在这里啊。”武柔笑的很妩媚。
“我都把这个给忘了,妹妹家也是盐商啊。和这葛家离得可是不远啊。”
长孙澹直到现在才知道这武士彟居然也是靠盐起家的,自然这官商和葛家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个叫做艾叶,可以去疾的,等会我们也去找些戴上。”武柔越说声音越小,到后面声音长孙澹是勉强才能听见。
“哦,我知道的,不过我们家不戴这个,而是将艾叶挂着门上,用途倒是差不多。”两女说说笑笑,最后笑成了一团,也搞不清楚到底是笑的什么。
终于到了赛龙舟的地方,葛龙没有抢占那些最有利于看龙舟的地方,而是在具河边不远的一处小高地上的一片树荫下。
看着阳光透过树叶撒下的圆圆的光斑,长孙澹觉得这葛龙最近办事却是越发的细致了。
长孙澹是一个喜欢享受的人,所以葛龙一早找了三辆马车将这一切布置好了。
还是地主的日子好啊,长孙澹轻叹到。
看着两女咯咯的笑成一团,长孙澹心里越发的热烈了起来。
两女没有待在这树荫下,不顾当头的烈日,去了不远处的草丛中寻找艾叶去了。
“小心有蛇啊。”长孙澹恶作剧般的大喊道。
“哼,你等着。”回应的是远远传来的武柔的声音,长孙澹甚至想到了武柔那黑黑的眼珠子翻白眼的情形。
不多时,两人都回来了,带回了一大堆的艾叶,当然负责抗艾叶的是葛凤。
“公子,你看我是你的侍卫,我的职责就是保护你的安全,我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务正业啊。”葛龙被晒的有些无精打采,一大堆艾叶几乎遮住了他的脸。
“哦,是嘛。你确定……”长孙澹这招虽然有时不灵,但大多数时候效果还是不错的。
“哦,公子,我错了,我什么都不说了。”
看着葛凤耍宝,被晒得满脸通红的两女禁不住都笑了。
尽管长孙澹这样的场景已经见过了很多次,可是还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第四十章 再临敕勒川
第四十章再临敕勒川
李勣派人送去的改进床弩样品,将作监有了回应:大量采购此类部件。
房玄龄给长孙澹写的信也到了。
由于这次牵涉的事情按照长孙澹的说法关乎国家的命运,加上床弩和火药,这让李二陛下和房玄龄不得不慎重,只好用这种掩人耳目的方式联系长孙澹。
心里对长孙澹是一顿猛夸,夸得当着李勣的面看信的长孙澹有些疑惑。
“李伯父,这信里说的是谁?我认识吗?”长孙澹问到。
“你把这些话当成擦屁股的纸就可以了,这比擦屁股的纸还不如。”李勣是深有感触,这房相连给下属写封信都这样,这人缘想不好都难啊,李勣也是深受其害,每次接到房玄龄的这种信都要头疼半天。
“哦,是这样啊。我还以为这是写给别人的。”长孙澹说到。
“哎,谁没有个年轻的时候啊,谁没有几次被这些老东西们忽悠的经历啊,说多了都是眼泪啊。”李勣有些感同身受。
“那这让我去敕勒川屯田,然后把钢铁厂的事宜交给你是什么个意思?”
“哦,咱俩都被这帮老狐狸给坑了,你搞了半天,这点功绩就用那些擦屁股都嫌硬的纸给忽悠了,我要接过你的烂摊子,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声音越来越低。
“哦,伯父,那这……”长孙澹终于把这隐晦难懂的信又看了一遍,这文言文的信真不是人看的,一没标点符号不好断句,二来这文人又喜欢卖弄些典故,搞得长孙澹读了两遍都没有搞的太明白。
不过当长孙澹抬头准备再请教的时候,这李勣居然没了踪迹。
以前长孙澹搞过尿遁、饭遁等各种遁,今天又学了一招叫做乘人不备直接遁。
现在长孙澹算是明白了,这份言辞溢美的信完完全全的把他给坑了,筹谋了这么长时间的工业大计居然救这样被李勣捡了果子。
“长孙公子,我家老爷有些急事需要处理,现在实在是脱不开身,还请公子今日先回,等我家老爷有空的时候,他会亲自上门拜访的。”这英国公府的管家就在门口等着,不等长孙澹发问,就是这么一句话。
“哼,给你家老爷带个话,别让我在长安碰上他……”长孙澹还想放点狠话,可是这却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别说打断李勣的腿了,李勣现在打断他的腿顶多也就是罚个几年的俸禄。
今天来,这李勣就说了一句大实话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长孙澹恨的牙痒痒的,但是却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其实这对长孙澹来说却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长孙澹执意坚持这个钢铁厂要口子在他的手中的话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这样他的前途就已经预定好了——唐帝国工业先驱、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联合体的负责人。
至于要想再进一步就根本不可能了,一个国家不可能将几个重要的命脉交给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控制的。
此时从已经草创完成的钢铁厂退出来,看似吃了亏,但有些时候吃亏是福。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正是长孙澹目前的情形。
尽管没有收获什么实际的好处,但这却是一道隐形的护身符,只要长孙澹不涉及谋逆,基本上是富贵无忧了。
这里没有什么承诺,但是从房玄龄的信中却是明确的透露了这个信息。房玄龄是没有这个权限的,所以这话只可能是李二陛下是面授机宜。
李勣也不是故意躲避,作为老狐狸之一,要是连这都看不出来的话他也就白混了,这一切都可以说是在试探长孙澹的反应。
长孙澹该离开了,既然决定放手,就不要拖拖拉拉,这不是长孙澹的性格,也不符合长孙澹的利益。
交接工作的时候拖拖拉拉可以说是官场的一个大忌,你是准备安插亲信将新来的架空还是其他的什么目的,所以交接工作是有王玄策出面的,这种场合张忠有些应付不来。
上次从这里出发的时候只有几人几马,这次确实不行了,因为随行的有家眷,当然暂时还不是长孙澹的家眷,目前看来还是王玄策的,不过再过一段时间就真的不好说了。
上次四人只用了十天左右就到了敕勒川,可是这次确实足足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为什么这么久?
这么大热的天气你让我赶路,不是要热死我吗。
所以长孙澹一行的每日行程安排是这样的:早上一早出发,不到正午时分就休息,下午看情况,如果下个驿站距离远了就不走了。
就这样居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赶到了云中,这让长孙澹都觉得时间是不是过得有些太快了啊,相对论诚不欺我啊。
出了云中不远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