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扬天下(昊远)-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大家都赞同,于是决定由朝廷的铸币厂加大马力铸币,同时准备颁布法令,规定发行银元后,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或大秦宝钞,不得再用银两。原定以银两收付者,应到汇通银行帐号以银两7钱2分折合银币1圆的标准以银币收付。
秦牧深知,银本位不是长久之计,但目前为了尽快统一货币,也只有暂时用来过度了,好在现在的西方世界,还没有能力冲击到大秦的金融稳定。
等将来纸币的信用建立起来,同时到海外大量挖金矿,储备起足够的黄金后,再转为金本位制吧。
对于吕宋的碧瑶金矿,秦牧又多了几分期待,而且就他所知,日本也有不少金矿,而且开发得很早。
还有那就是南非的兰德金矿了,得让海军抓紧向印度洋挺进才行,等势力延伸到了南非,立即去寻找兰德金矿。
这个兰德金矿不得了,那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在西元1866年被发现,并迅速投入开采,总储量超过5万吨。
无论如何,这个金矿是一定要占领的。
银元的事情落实之后,甘南出班进奏道:“陛下,英国使者随东海舰队到达零丁洋后,由舰队派两船护送北上,不日可到南京。”
“好,到时就由甘卿先行接洽吧。”
“是,陛下。”
英国人是秦牧主派人去联络的,目前英国人的重心还在北美洲,触角才刚刚伸到印度洋,在欧洲各个海洋大国中,与大秦的利益冲实最少。
为了避免欧洲几个国家结成一体,对抗大秦,秦牧决定对欧洲是拉一派打一派,以起到分化的作用,葡萄牙太弱小了,目前与大秦的利益冲突又很大,靠不住。
经过仔细分析,秦牧认为英国人是比较理想的合作对象,他们正在兴起,并有意取代海上马车夫荷兰,争夺海上霸权,本身实力也很强大,不至于象葡萄牙那样,一受到各国的压力,就可能倒戈。
英国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大秦不能与所有的欧洲国家为敌,这不符合大秦的利益,军事上开拓的阻力增加且不说,主要是贸易上的损失会很大。
就购买力而言,现在整个欧洲加起来,不弱于大秦多少。
如果失去欧洲这个市场,对大秦工业兴起将是很大的打击。
为了保证大秦的商品能继续销往欧洲,与一两个欧洲国家结盟是很有必要的。
ps:求月票,求订阅!
。
第722章莫愁糊上
今日朝廷百官休沐,秦牧难得有半日闲暇,带着顾含烟到西苑赏玩。
快到三月阳春时节了,莫愁湖畔景象美不胜收,杨柳岸,烟絮蒙蒙,融融春水齐岸平,碧映云霞,白鹭绕堤飞,画舟荡碧波。
春风轻吹,细碎的风铃声从飞檐式的画舫四角传来,宽敞雅致的舫室内,柳如是一袭白色绣兰花的宫装,步摇遮粉额,顾盼总生情,纤腰盈盈凌风摆,衣袂飘飘有仙姿。在清婉的箫声中,翩翩起舞。
顾含烟坐在秦牧身边,玉指纤纤,执壶斟酒。
她穿着粉红玫瑰香紧身春衫,把胸前两团莹软勾勒出无限美好的形态,下罩翠绿烟纱散花裙,腰间用金丝软烟罗系成一个小小的相思结,鬓发低垂斜插碧玉瓒凤钗,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浑身透着水一样的柔软清韵。
秦牧穿着黑底儒衫,一如富家公子,斜靠在轩窗下,慢饮琼浆,细赏柳如是那轻歌漫舞及湖上的春景。
顾含烟奉上玉杯,宛然说道:“陛下日理万机,夙兴夜寐,今日难得出来散散心,这湖上春光正好,陛下可要放开胸怀才是哩。”
“那是当然,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秦牧伸手将她搂进怀里,笑道,“朕的胸怀早放开了,你还等什么?”
“陛下。。。。。”顾含烟那水雾蒙蒙的眸光,盈盈地流淌到秦牧身上。
搂着她。秦牧感觉就象搂着一泫柔软的春水,那样的绵软、柔媚,他低头在美人额上轻吻一下说道:“抱着含烟,朕就象抱住了整个江南。”
“臣妾可没有陛下说的那么好。”她鼓起勇气,在秦牧唇上轻啄了一下,红颜微露羞态,一如芍药带烟露,
怀中的美人,眼里的春景,让日常繁重的政务所带来的郁闷。都在春风中消散。
顾含烟双眸余光瞥见湖上有艘轻舟驶来。便挣扎起来说道:“陛下,徐小姐来了,臣妾去迎迎。”
秦牧也向轻舟望去:“你约了她?”
“陛下不喜欢吗?”
秦牧微笑道:“既然把人约来了,你就去迎一迎吧。”
“臣妾遵旨。”
顾含烟盈盈一福。翩跹出舱。
轻舟上。徐若诗穿着鹅黄色绣水仙碧霞罗。逶迤拖地粉红烟纱裙,风髻雾鬓斜插一支牡丹金步摇,真个是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绰约的体态,让这莫愁湖又平添了几分春韵。
在顾含烟的招呼下,她沿着舷梯登上画舫,先是对顾含烟盈盈一拜,待看到秦牧也在舫中,神情立即变得有些局促不安,很显然,顾含烟邀请她时,并没有说明是与秦牧一起游湖。
顾含烟上前拉住她的手说道:“徐妹妹别拘束,陛下难得有时间出来赏赏景,妹妹快随我进去。”
“民女徐若诗,拜见陛下。”徐若诗进舱后如西子抱心,盈盈一拜。
“免礼,坐吧。”
不等徐若诗反应过来,顾含烟就拉着她到小几前坐下,二美近前,桃花映海棠,幽香细细,煞是醉人。
秦牧为了减轻她的尴尬,随口问道:“你哥哥这阵子在做什么?”
“回陛下,兄长他好几天没回家了,听说船厂研制了一种新船,快要下水了,据民女兄长说这种新船采用空心船首设计,速度能提高很多,民女的兄长对此十分重视,这几天一直呆在船厂里监督。”
徐若诗的表情果然自然了很多,秦牧顺手递了杯酒给她,她连忙致谢,脸上的肌肤细腻如玉,水嫩动人。
“空心船首设计?”秦牧突然隐隐记起些什么,懵然问道,“你兄长他怎么没向朕禀报?”
“民女不知,不过民女猜测,兄长大概是想研制成功之后,再禀报陛下吧。”
顾含烟一边斟酒,一边笑道:“陛下,您难得出宫一次,徐妹妹一个女儿家,您何苦向她问这些事呢?”
“哈哈哈。。。。。含烟说的是,来,且看歌舞,且享受这片刻湖光山色。”
“陛下,不如咱们来猜枚饮酒吧?”
顾含烟不等秦牧答应,便起身去取棋子。柳如是的歌舞已停下,满湖春风满画舫,舫中美人多妍态,欢快的猜枚声随着春风飘到湖上。
古代饮酒时,总喜欢行酒令,上到皇家,下到普通百姓,都如此,人们用它来活跃气氛,调节感情。
酒令大致分游戏令、赌赛令、文字令三大类。
游戏令包括传花、猜谜、说笑话、对酒筹等(即据酒筹上所刻文字限定罚酒人)等;赌赛令包括投壶、射箭、掷骰、划拳等;文字令包括嵌字联句、字体变化、辞格趣引等。
猜枚属于赌赛令的一种,元代无名氏《醉写赤壁赋》楔子:“今无甚事,且回后堂中和夫人猜枚吃酒去也。”
另有诗云:“晓凉船过柳洲东,荷花香里偶相逢;剥将莲子猜拳子,玉手双开不赌空。”
古代讲究就的就是一个文化品味,很简单的酒令却渗进了很多诗情画意,另外饮酒还有别的讲究,比如醉花宜昼,醉雪宜袒,醉月宜楼,醉暑立舟,醉山宜幽,醉水立秋,醉佳人宜微酡等等。
秦牧此刻,就属于醉佳人。。。。。。微酡。
“陛下又输了,快饮!快饮!”舱中再次传出顾含烟欢快的声音。
秦牧醉眼蒙蒙地说道:“含烟,朕不能再喝了,再喝就醉了。”
“那陛下就以诗代酒,快些!”
“好。”秦牧应了一声,连想也没多想立即吟道。“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温香飞上丹户。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诉。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
“嘻嘻,词是好词,可惜不完整,陛下还得喝,徐妹妹,快把酒奉上。”
徐若诗笑着将酒端上来,经过猜枚的游戏,她早没有原先的拘束,一抹花颜,玉色微酡,愈发曼美如诗。
秦牧接酒时,捧住她那春葱白儿似的十指,玉指细长滑腻,徐若诗脸上酒红加上羞色,娇若出水红莲,双眸飞快地瞟了秦牧一眼,螓首垂下,只露出一抹清冽的粉项在秦牧面前。
顾含烟见此情形,带着柳如是和几个宫女悄然退出,放下水晶帘子。
布设雅致的舱中只剩下秦牧与徐若诗,一种旖旎味道开始在舱中弥漫,徐若诗低着头,芳心象只小鹿在踹,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她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些什么,对于眼前这个男人,她不能抗拒,也不想抗拒,她只希望接下来的一刻,会美好一些。
秦牧奉着她的玉手,把酒杯送到嘴边一饮而尽,然后顺势将她那曼妙的娇躯搂进怀里。徐若诗闻到他身上那男人的气息,浑身顿时软得如同一泫春水。
秦牧挑起那宜嗔宜嘻的粉脸,这花容月貌的美人闭着眸子,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着,琼鼻透出灼热的气息,秦牧忍不住向她那红润的樱唇吻了下去,双手同时在她那温软的娇躯上轻轻抚动。。。。。。。画舫外春景明媚,清波万倾。画舫里莺喃细细,几番悱恻缠绵,徐若诗身上那鹅黄色绣水仙碧霞罗衣,以及逶迤拖地粉红烟纱裙如水般滑落。。。。。。。。
美人如玉,徐若诗的身体给这四个字作为了完美的注释,那粉嫩如脂的肌肤,曼妙的曲线,如同一具鬼斧神工雕刻出来的白玉雕。
秦牧轻轻抚上她胸前两团莹软,那种温比玉,腻比膏的触感,让他欲罢不能。
怀里的美人禁不住发出一串呢喃,如莺儿软语,曼妙如玉的身体微微轻颤着;
秦牧能明显感觉到两团莹软顶端那艳红小颗粒在一点一点地变硬,俏然挺立,他放开她的樱唇,低头含住一粒,细细品尝。
“陛。。。。。陛下。。。。。嗯。。。。。”徐若诗如同醉酒的美人,轻轻绞动着她那白玉雕成的长腿,幽香弥漫,令人。
珠帘外湖光山色隐隐约约,春风温柔地吹送,画舫荡漾在碧波上,载着一船婉转的轻歌,向云端的仙境飘去。。。。。。。
ps:这两天真个凄凉,点击订阅样样惨淡,一天下来月票也只有两张,卡文了,求大家投点月票鼓励一下吧,跪求月票!
。
第723章硕果累累
流出桃花春浪暖,嫌人问渡捕鱼舟。
莫愁湖上莺歌燕舞,春风一度之后,由两个宫女送徐若诗回去。
这样一个大家闺秀,有了肌肤之亲后,秦牧总不能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过,让两个宫女到徐府随侍,这就是最明确的表示。
当然了,徐家大小姐已经是皇帝的女人,破了完璧之身。两宫女去徐府随侍也隐含深意,不足为外人道也。
秦牧回宫后,便吩咐韩赞周准备纳妃彩礼,挑选黄道吉日。
徐家上下知道事情梗概之后,无不欢欣鼓舞。
特别是徐永顺,接到家人禀报后,匆匆打道回府,一路上马驰过快,差点撞了人,这种严重超速的行为,在南京城里那是要严格禁止的。
鉴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把徐永顺拦下来,按例要罚了五两银子。
徐永顺二话不说,慷慨地扔下五十贯宝钞,“不用找了,请哥几个吃茶。”说完在兵丁们惊愕的目光中,飞快地打马回府。
徐府门前的家丁但见一马飞奔而来,马上之人伏在马背上,还没等他们看清是何人,骏马已嘶嘶扬蹄,冲进府去。
“哎呀,谁啊,竟敢擅闯。。。。。呀,是。。。。。”家丁大吼到一半,看清是自家主人,连忙收声。
徐永顺哪里顾得上管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奔到自家妹妹的妆楼前,楼梯上到一半,又连忙退下来;
自家妹妹现在是当今皇帝的女人了,就算身为兄长,也不能再擅闯闺房,徐永顺是权贵出身,这些忌讳自然是知道的。
他难以压抑兴奋的心情。在楼下大叫道:“妹子,妹子,你怎么样?快出来,哥哥有话问你。。。。。”
问什么呀?难道你要问。。。。。听到哥哥大喊的徐若诗,脸上刹时羞红一片,她一个大家闺秀,在没有成礼前,和男人有了肌肤之亲,虽然这个男人是当今的皇帝,但终归是羞人。
“哥哥。你别问了。”妆楼里,徐若诗娇嗔作答。
徐永顺听了哈哈笑道:“妹妹,这是天大的喜事,有什么害羞的,快跟哥哥说说,陛下他有没有说什么时候把您接进宫去?”
这样的问题,让楼上的徐若诗如何回答?再说了,秦牧也确实没有说明什么时候接她进宫。
这时一个宫女走出来,向徐永顺敛衽一福道:“徐大人不必着急。陛下让奴婢等前来随侍徐小姐,想必不久自会送来纳聘之礼。”
“好,好好,有劳二位姑娘了。”
徐永顺退回前堂。立即把家里的七八个管事全叫来,然后吩咐道:“你们立即去给大小姐办嫁妆,先不要声张,但嫁妆要办得隆重些。越隆重越好,不要怕花钱。”
“是,老爷。”
七八个管事也无不是喜气洋洋。在徐永顺一声令下,立即分头行动,若大的徐家,顿时一派忙碌。
皇后之位虽然不用想了,但嫁妆办得隆重些,自家妹子进宫后,地位总是高些,如果能封一个贵妃,那就算是砸个百万两也值得了。
徐永顺的父亲已经过世,他如今是一家之主,才二十头,支撑着若大一个家,着实不容易。
妹妹长得貌若天仙,知书达礼,平时媒人差点没把徐家的门槛踏破,其中不乏一些新朝权贵之家来求亲,都被徐永顺一一回绝了,为此还得罪了不少人。
他深知政治婚姻是让徐家重新崛起必须途径,心机费尽,只想把自家妹妹送进宫去,今日总算如愿以偿,徐永顺真可谓是漫卷诗书喜欲狂,恨不得皇帝立即派轿子来接人。
徐若诗自然知道自家哥哥的心思,她躺在闺房的罗床上,手上把玩着一块龙形玉佩,这是临别时秦牧送给她的,算是定情信物。
她初经人事,神态显得有些慵懒,一头青丝披散在梅花软枕上,玉颜春妍处处娇美动人。
哪个少女不怀春,想起画舫上的事,她身体就莫名的燥热起来,忍不住扯过罗衾捂住自己发烫的脸。
秦牧虽身为帝王,当时进入时却是那么温柔,那么体贴,她瓜裂呼痛时,立即就停了下来,百般抚慰,直到她慢慢适应,才。。。。。。。。
明朝的春宫画极为盛行,连唐伯虎那样的才子都画了不少,权贵之家,贵妇千金私房里总藏有一些,徐若诗已经十七岁了,对男女之事并非一无所知;
只不过未经人事之前,实在难以想象那种飘上云端的感觉,她当时竟压抑不住婉转吟唱,想必在画舫下层的顾含烟她们都听到了,想到这些,徐若诗脸上就象火烧一般。
皇宫里,秦牧吩咐韩赞周去办纳聘之礼后,又让李式到龙江船厂去打听了一下,在画舫上听徐若诗提到龙江船厂在研制空心舰首的新船之后,他当时就恍惚想起了什么;
回宫后细细思索,后世将帆船推向极致的不就是采用空心舰首设计的飞剪式帆船吗?这种帆船首部水线面有内凹,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呈一种适合于赛跑的态势,在海上能劈浪(剪浪)前进以减小波浪阻力,故曰飞剪。
这种船最大的特点就是快,把帆船的速度提高到了极致,据说最高航速每小时可达14海里,横越大西洋只需13天。
如果换算成里,那就是每小时52里啊!
澳门到马尼拉大概是600多海里,以这样的速度,从珠江口到马尼拉,只要两天时间就可以了。
这是什么概念?
这样说吧,现在的船只,从珠江口航行到长江口,还需要航行近十天时间,剪式帆船研制成功的话,从澳门到马尼拉只需要两天,到时百姓还会觉得吕宋远吗?
秦牧没想到,在龙江船厂成立的研发部门,短短两年时间,竟结出了如此丰硕的成果。
这与蒸汽机不同,蒸汽机是他画了图纸,讲解了原理,工匠们才按图打制出来的。
这次如果真设计出剪式帆船,那完全是工匠们自己研究的成果,用后世的话来说,那是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的东西。
秦牧越想越兴奋,差不多是象徐永顺一样漫卷诗书喜欲狂。
这再一次证实,中国人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只不过以前这些东西被视作奇技淫巧,不受重视。
秦牧相信,只要给予一片适合的土壤,中华大地上的科技之花必定会结出硕果累累。
老天爷似乎想给秦牧更添几分喜庆,李式去龙江船厂了解情况还没回来,韩赞周又喜气洋洋地起来禀报道:“陛下,陛下!四川传来好消息,找到了,找到陛下所说的那种沥青矿了。”
“果然?”
“陛下,奴婢怎么敢诳您呢,奴婢就是有一万的脑袋。。。。。。”
“行了,行了,快说,在什么地方找到的,储量如何?”
韩赞周笑得一脸菊花全部绽开来,答道:“陛下,是在四川的龙门山一带找到的,当地人很早就发现这种黑溜溜的东西,只是不知有何用处,咱们派去的人在广元打听时,听当地人提起,便这么找到了。传回的消息说,储量很大,但到底有多少,还不得而知。”
“好,好好。老韩啊,样品拿回来了吗?”
“陛下放心,已经带回二三十斤。”
“快拿进来朕看一看。”
“是,陛下。”
韩赞周向殿外招招手,两个小太监便抬着半个麻袋的东西时来,秦牧上前一看,麻袋里黑而发亮的块状东西不是沥青是什么?
这可是好宝贝啊,秦牧早就在勾勒修路的蓝图了,为了加强对西南的统治,他有意先修一条长沙到昆明,一条长沙的到钦州的路。
尤其是长沙经贵阳到昆明这条路,一但修成,对中央加强西南诸省的统治,将有历史性的意义,对西南的改土归流,也一定会有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
这一是个非常重大的国家战略,秦牧决定,把所有的女真男人投到这条路的建设中去,不够的话,再从南洋诸岛上找,从日本找,哪怕是用白骨铺出一条路,秦牧也在所不惜。
因为这条路,关系到大秦以后挺进中南半岛,统治中南半岛,让疆土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大战略。
第724章重大战略
乾清宫里,秦牧提朱笔,亲拟了一道中旨,盖上玺印,交给韩赞周说道:“你立即派人将旨意传给四川布政使欧万春,让他组织人手开采沥青矿,顺江运回南京。”
“奴婢遵旨。”
“等等,派人把工部宋尚书及两位侍郎传到蒹葭殿,朕要在那里召见他们。”
“是,陛下。”
蒹葭殿位于乾清宫西南角,有门通前朝,因环境清幽雅致,花木常新,秦牧平时喜欢在蒹葭殿处理政务、读书弄墨,召见大臣。
今天虽然是休沐的日子,但皇帝召见,宋应星及左侍郎邹成芳,右侍郎魏元自然不敢怠慢,匆匆进宫,来到蒹葭殿。
“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来人,赐坐,上茶。”
“谢陛下。”
宋应星是个学者形的官员,他的大部份时间其实是用在工部的各项科研上,工部的政务实际上更多的是两位侍郎在管,尤其是左侍郎邹成芳,能力十分突出。
三人落坐之后,秦牧让小太监把那半麻袋沥青摆到三人面前,然后说道:“四川龙门山出产的这种沥青,用大锅熬化,然后拌以碎石,铺于路面,沥青冷却后,效果极佳,雨打不起坑,车行不扬尘,可成康庄大道,若路基不塌,可保路面数十年不坏。这半袋子,你们等下就拿回工部,让工匠试用。”
秦牧不时弄出些新奇的东西,连蒸汽机都见识过了,对这种沥青的出现,宋应星几人虽然好奇,但已无惊讶,算是有些免疫力了。
见秦牧说得这么好,宋应星立即问道:“敢问陛下,这沥青开采可难?储量几何?”
秦牧说道:“这些你们且不管。光是四川广元一处,储量便十分丰富,朕今日找你们几个来,是朕有意从长沙起,以沥青修一条官道经贵阳,直达昆明,以加强朝廷对西南的统治。
朕可以告诉你们,这条路将是我朝十年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路先修到昆明,但这绝不是终点,将来国力强盛时。还会继续向南延伸。”
宋应星,邹成芳、魏元三人面面相觑,大为惊异。
邹成芳立即说道:“陛下,从长沙到昆明,迢迢千里,沿途多为穷山恶水,悬崖绝壁,要大修直道谈何容易,这不但要花费数以千万两计的巨资。还要有数十万劳力,才有可能完成。目前大秦百废待举,绝对承担不起如此巨大花费,臣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宋应星与魏元也一齐起身相劝。
秦牧摆摆手让他们坐回去。含笑说道:“朕明白,你们现在大概已经将朕看作修长城的始皇帝了。”
“臣等不敢。”
“始皇帝前车之鉴,朕会不清楚吗?朕现在就可以向你们保证,修这条路。不花国内一文银子,不向国内征一个劳役。需要多少银子,皇家海军给你们拉回来。需要多少劳力,皇家海军会给你们找回来。”
“陛下。。。。。。”
听了秦牧这番话,宋应星三个大眼瞪小眼,无言以对,若是以前秦牧说这番话,他们肯定不信;
但这次皇家海军悄无声息的,就给大秦开拓了一个省,还弄回了近两百万两资财,后续的产出有多少,还难以估量。
按此类推,如果皇家海军再攻取几个地方,拉回千万两银子,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还有免费的劳力,那修这条直道,未必要花到千万两呢。
只是,这么做。。。。。。。宋应星几个总觉得哪里不妥,感觉太不走常规了,有点超出自己的认识范围,反正感觉很别扭就是啦。
秦牧徐徐地说道:“修路的钱和人,你们不用操这份心,你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派人去实地勘察,选好路线,设计好各处桥梁,以及制定整体的施工计划,计算出工程的预算金额等等。”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是不是交到朝堂上,让各部大臣一起商议一番再作决定?”
宋应星还是感觉不踏实,这个工程之大,虽然与万里长城不可同日而语,但一个不好,同样可能引发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甚至有可能把刚刚建立起来的大秦给拖垮。
“宋尚书放心,此事自然是要提交朝堂讨论的。不过宋尚书实不必过于担心,凡事须量力而为,这一点朕心里有数;
这路嘛,修起来总是不会错的,大不了有多少钱,咱们就修多长。能力不及,暂时停工就是。其实这次朕有信心,皇家海军一定能为修路解决银钱和人力的问题;
只要皇家海军能做到这一点,修这条路,不但不会影响到国内的民生,还能拉动内需。。。。。。这个嘛,拉动内需是什么意思你们懂吗?”
宋应星他们大概能猜到一些,只不过一时理不清思路,不知如何作答。
“这么说吧,大秦刚刚在废墟中定鼎,百姓的生活还不宽裕,整体购买力还不强,一个国家的经济呢,主要是靠消费拉动起来的;
打个比方,一个作坊生产布匹,如果没有人购买,作坊就得倒闭,反之,购买的人多了,作坊就能生意兴旺,带动更多的作坊兴起,市井才能繁荣,国家才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税收;
现在百姓刚刚从战乱中安定下来,手上不宽裕,没钱消费,那怎么办?此时就得由朝廷来投资,把钱花出去,消费各种商品,这样才能带动国内的产业兴起;
要想富,先修路。路一通,商贸才能兴旺,百姓往来才更畅通,所以朝廷要消费,投到修路上是最合算的,路修好了,从长远来说朝廷能从这条路得到源源不断的效益回报;
在修路时,朝廷投入巨大,只要不是强征劳役,沿途的百姓从中就能得获得很大的利益,甚至挑担水,摘篮野果往工地上送,也能赚到钱。
所以说,修这条路,不但不会让百姓背上沉重的负担,还能拉动西北的经济民生的发展。从长期来说,路修好后,有利于朝廷加强对西南的控制,改土归流将会容易得多,更长远的看,则是完善了大秦的重大战略步骤,为将来大秦的势力向南延伸铺出一条康庄大道。”
秦牧这一长篇阔论,让宋应星三人受益匪浅,平时在经济民生方面,他们没有户部的许英杰他们内行,这些道理许英杰他们不用秦牧去解释也懂。
现在宋应星三人也懂了,如果真能象秦牧所说,海军能承担修路的花费,这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三人一齐起身施礼道:“陛下英明睿智、高瞻远瞩,臣等受教了,这就回去着手准备。”
“嗯,你们一定要牢记,这条路关系到大秦以后的重大战略,朕要的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康庄大道,沥青路面最窄处,也要保证能并行三辆车子。如果一些大江大河无法架石桥,就先架铁索桥吧,没有山岩的地方,可用水泥与钢铁铸墩,以拴铁索。总之,便是铁索桥,也要保证能通行马车。”
“是,陛下!”
历代中原王朝,之所以没法统治西南,以至于不得不采取羁縻政策,任由当地土司自治,缺的就是一条路。
而西南诸省要是控制不好,想再向南扩张,把大秦的疆域扩展到中南半岛,扩展到印度洋去,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海上虽然可以做到这一点,但陆路若不通,还是很难完全控制中南半岛的内陆。所以修这条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何况修路本身还能拉动内需,发展经济呢?
ps:才发现,又被兵魂超过了,这名次又降了一位,兄弟们,请多多支持,让我再向上冲一冲吧!求月票!
第725章海军声音
李式回报,龙门船厂确实是在研制一种空心舰首的新船,已经接近下水阶段。
秦牧忍住了强烈的冲动,没有立即去龙门船厂。
他怕自己去了,忍不住要说三道四。在科技方面,秦牧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更多的是给大秦的工匠提供一片土壤,而不是去拔苗助长。
比如蒸汽机,它虽然被自己提前弄出来了,但实际上由于基础工业太薄弱,它的效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就象“啾!”的一声发射了颗卫星,结果地上没有卫星接收站,没有手机,这个卫星只是流星,它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来。
蒸汽机也颇有些类似,经过工匠们不断的改进,蒸汽机基本能用了,但各种配套的纺织机却还没能有革命性的突破,无法把蒸汽机的动力真正转化出来。
再有就是,基础工业太薄弱,蒸汽机还不能流水线生产,只能凭着工匠个人的工艺水平,一台台的打造。
这就是拔苗助长带来的负效应。
龙门船厂这边,好不容易凭借工匠本身的聪明才智,取得重大突破,如果自己去指手画脚,反而可能影响到工匠的发挥。
等工匠们把自己的能力全部挖掘出来了,不尽人意的话,自己再适当地去调整一下,这样应该会更好些。
第二天,宣政殿常朝。
由秦牧暗中授意,由工部员外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