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小民(稀松)-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阔,志向像天空一样高远;当你遇到变故时,它会让你化悲痛为力量;它会让你的眼光更加深邃,洞察社会的能力更加敏锐,对待生活的态度更加自然,面对人生的道路更加自信。
紫鹃这个温室里的花朵,在迭遭惨变之后终于没有振作起来,脆弱的心智在突然的惊吓后彻底崩溃了。
她不知道人生本就是是一条漫长的旅途。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有灿烂的鲜花,也有密布的荆棘。在这旅途上每个人都会遭受挫折,而生命的价值就是坚强的闯过挫折,冲出坎坷!
你跌倒了,不要乞求别人把你扶起;你失去了,不要乞求别人替你找回。失败的终点往往是成功起点。只要你敢于正视失败,敢于拼搏,你才会采摘到成功的鲜花——那朵远在天边的奇葩。
!。
第一章进退两难的鬼子(求收藏)
太阳慢慢升了起来,光芒徐徐照遍整个天空。澄蓝的天上有几片极薄的晴云,折得象新摘下来的棉花。
对于十里村的民兵来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早晨,胜利的心情使他们看什么景物都觉得美好。空气是那样新鲜,野花是那样艳丽,连田地里的青苗也似乎又长高了几寸。
而对于十里村里的鬼子来说,则是另外一种心情,压抑而沉闷,令人愤恨又无计可施。一个班十三个鬼子,被“花姑娘”诱杀了四个,被冷枪打死了一个哨兵,又在晚上的搜捕行动中被地雷炸死了一个,炸伤了两个,完好无损的只剩下了五个鬼子。
如果再加上被杀的伤员和两个卫生兵,鬼子可谓是折损了大半。更令人感到郁闷的是,直到现在,只是偶尔看见了袭击者的影子,连袭击者的人数、装备,甚至他们是如何潜入村子的,都还是一无所知。
跟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作战,这对于习惯正规作战的鬼子来说,简直是太陌生了。这些鬼子经历过很多战斗,但象这样找不到敌人,无法施展武力的模式,却完全摸不着头脑。他们感觉象掉进了一个烦躁、神秘的世界,村庄里空荡荡的,不但没有一个人影,连一声狗咬,一声鸡叫也听不到。百姓的房屋里找不到一件象样的家具、陈设,有的连门窗也不见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地方,突然会响起地雷,会飞来子弹,很诡异地夺走帝国勇士的生命。几个鬼子感觉到了恐惧,对于未知模式的、不知道何时又会再来的袭击的恐惧。
鬼子班长是一个大胡子,他yīn沉着脸,看着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从屋子里被抬出来,在院子里摆成一排。都是帝国的勇士,能以一当十与支那军队作战的勇士,却这样不明不白地丢了xìng命,想起来就令人心中发堵。更重要的是,现在该怎么办,是继续固守,还是撤出这个村子,两难的选择让他头痛yù裂。
继续固守,坚决执行长官的命令,这当然是正常的决定。但只有五个人,占据一个村子倒不如说是龟缩在一个院子里。而且,敌人的潜入路线还没搞清,昨晚的搜杀行动又因为地雷半途而废,说不定敌人正藏在某处房子里,窥探着皇军的行动,准备再用卑鄙的手段进行袭击。一想到这个可怕的情景,鬼子班长便觉得不寒而栗。
撤退,到土门村与另一支友军会合,前景也不乐观。虽然只有不到二十里路,但敌人的地雷却令人防不胜防,举步维艰。也许路只走了一半,自己这些人便会全部被卑鄙的支那人所埋设的下流东西给干掉。
真是卑鄙无耻,恶毒下流,支那人打不过皇军士兵,在皇军面前没命地跑,但他们玩这些下流的东西玩得多好啊!鬼子班长脸上的肌肉有些扭曲,已经找不到更多的词汇来咒骂那些看不见的敌人。
再骂再恨也得想办法,尽快做出决定,这静悄悄的村子,在老鬼子眼里象个死寂的棺材,每个院落,每扇窗户,每寸土地,都可能shè出子弹,都可能地雷轰响。想到这里,他挥了挥手,叫过一个士兵,冷冷地下达了命令。
…………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令人顿生倦意。孟有田却不敢稍有懈怠,他遥遥望着村子,陷入了沉思。现在做出确定的计划是不合实际的,但并不妨碍他多想几个应对的办法。换班的民兵已经走了,他在等着昨晚留在地道内观察动静的民兵前来报告情况,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
其实孟有田并没有全部消灭村里鬼子的打算,只想有机会便打,不断地削弱鬼子,使他们不能消停地驻在村子里。而最理想的结果是逼迫鬼子弃村而逃,在地雷和冷枪的袭击下,再干掉他几个畜生。
时间,鬼子的扫荡能持续多长时间呢,孟有田虽然不能确切地知道,但据他的记忆,少则一周,多则十天,误差不会太大。
在抗战时期,主要是岗村宁次接任华北指挥权之前,鬼子的扫荡由于战术问题,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持续时间不长。rì寇方面的问题是:由于在根据地内作战,不熟悉道路环境,失去主要目标后重新组织侦察和采取新的攻击行动,都有一定难度,部队经过数rì的开进行军和作战(不断受到袭扰)后,疲劳和士气下降都会产生。
而更重要的是,rì寇作战部队自身携带的弹药和粮草有限,根据地内的民众“跑反”和坚壁清野,造成他们很难就地取得足够维持作战的物资,而依赖后方进行物资运送,在当时的运输和道路条件下,运输队非常容易成为我军的打击目标。派一定数量的部队掩护,又面临减弱攻击力量的两难。
所以,rì寇初期的大规模“扫荡”,基本都是争取速战,一旦捕捉不到攻击的目标,往往在七八天之内就会结束撤回。这与孟有田形容的“来势汹汹,去也匆匆”倒也贴切,很象后世的大检查,一阵风似的。
这样一算,扫荡的鬼子大队如果不遭到毁灭xìng打击,从原路撤回来的时间也就剩下几天了。而扫荡失败的鬼子在撤退途中会极疯狂,在强烈的报复心理下,见人杀人,遇村烧村。为了减少村子的损失,孟有田极想将村里的鬼子赶跑,仔细布置一番,即便无法彻底阻止鬼子的曾行,也要让烧杀的鬼子付出不小的代价。
第二章鬼子的决定
村里的鬼子剩下的不会太多,可具体数字孟有田猜测不出。地雷埋好了就不用管,听响就行,但准确的杀伤却难以掌握,可谓是有利有弊。
正在左右琢磨着,三个昨晚留在地道里的民兵跑了过来,各自把掌握的情况跟孟有田说了一遍,其中一个民兵讲述的情况让孟有田的眼睛眯了起来。
显然,鬼子还没发现地道口,地雷也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主要是人数太少,再也折损不起。那臭哄哄的烧肉味是什么?难道是……不行,俺得进村去看看。
……………
rì军在作战中,对战死者的遗体收容十分重视。其实这一点对各**队来说也都很重要,想想战死后尸体被丢弃在那儿慢慢腐烂,再勇敢的士兵也会心中忐忑。
抗战中便有这样的例子,九江之战张发奎几天就败下阵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区仓促应战,没有安排好伤兵和阵亡人员的处理,士兵在战壕里看到身边战友被打死没人管,负伤了只能慢慢死去,导致士气一落千丈,这个仗能打好才怪。
而rì军重视收集士兵遗体,还有一个独特的原因。那就是rì军中封建迷信比较流行是真的。因为这个原因,rì军战死后多火葬,并有相当隆重的祭祀仪式。可是战场上往往形势瞬息万变,也有来不及带整个尸体下来的情况,这时候rì军也有相应的权变之法。
参加衡阳会战的rì军对此曾有记录。最初在前方战死的rì军尸体都是完整带回,在后方火化装殓。然而,到第二次衡阳攻击战,湖南公路多被中国方面预先破坏,rì军运输补给能力已近极限,没有多余的运力从前线运送尸体下来,于是只能砍一只手带回来。再后来,条件更加恶劣,就只能砍一根手指,甚至只能是一节手指了。之所以坚持这个仪式,是考虑rì本战死官兵的灵魂,可以通过这一只手或者一根手指返回故里。
悲哀、静谧,气氛极度压抑。鬼子班长铁青着脸,眼睛泛起了血丝,紧盯着熊熊烈火中不断蜷曲的帝国士兵的尸体,浓烈的焦臭味也不能使他有所反应。
带着尸体顺利出逃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只能带着骨灰,显然这对鬼子的士气是一个打击。活着的士兵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yīn影,为帝国战死,为天皇尽忠,可家里人收到并为之哭泣的骨灰却不知是谁的。
“……胸中自有百万兵,死去飘散万朵樱!腐旧尸骸跨越过,此身飘摇共浮云。忧国挺身立向前,男儿放歌从此始……”鬼子班长的破嗓子发出了象鬼嚎似的歌声,其他鬼子也开始低沉地附和,包括在高房上监视情况的哨兵,群鬼低嚎,煞是难听。
太阳火辣辣地悬在当空,加热着周围的温度,一只不知何时溜进村子的野狗从一堆瓦砾后探出头,不舍地张望着。美餐被付之一炬,可它还饿着肚子,可能是心存怨恨。突然,它的目光和鬼子班长的目光对视在了一处,同样是怨恨而凶狠。
“开枪,打死这畜牲。”鬼子班长突然狰狞地对身旁的士兵吼叫道,这是他唯一能找到的发泄方法。
几个士兵急忙端枪shè击,野狗惨叫了一声,晃了下身子便隐没不见,但地下却留下了血迹。
“啊——”鬼子班长转身冲着天空大声嚎叫起来,他要憋得爆炸了,“滚出来,胆小鬼,支那懦夫,混蛋,滚出来——”
回答侵略者的是可怕的沉寂,以及无声无息扑袭而来的杀意。孟有田单腿跪在炕上,从破碎的窗户纸里悄悄伸出了枪口。“啪勾”,与鬼子的枪声混杂着,子弹激shè而出,钻进了高房上鬼子哨兵的后背,打断了他的脊椎。
“扑通”,鬼子哨兵从房上脸朝下重重地摔在地面,激起了一团尘土。在众鬼子的眼皮子底下,一个同伴就这样被shè杀。极度的愤怒之下,也夹杂着极度的恐惧,敌人在哪?敌人就在附近,就在村子里,就在这些房屋和院落里,正等着再施杀手,把他们一个一个地干掉。
在鬼子班长发狂般的嚎叫下,鬼子开始使用掷弹筒向村子里胡乱轰炸,爆炸、黑烟、火光立时在周围冒了出来。一个已经被愤怒冲昏头脑的鬼子顺着梯子几步爬上屋顶,端起上面的机关枪四处扫shè着,他脸上的肉也随着枪身在颤动,狰狞的面目分外可怖。但这种发泄愤怒的方式非但于事无补,甚至可以说是愚蠢之极。
“啪勾”,在枪声和爆炸声中,不经意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同样带着愤怒疾飞而至,在鬼子的胸口迸溅出一朵血花,机枪扫shè戛然而止,这个鬼子带着愤怒和不甘大瞪着眼睛倒了下去。
三八大盖的子弹杀伤力不够,但孟有田通过刻十字,将弹头磨短,有效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当然,这样处理过的子弹jīng准度会有影响,但在比较近的距离内,依旧不影响他的发挥。
从“水连珠”到三八大盖,从摸索掌握到运用娴熟,孟有田依靠着上天赋予自己的能力,正在成长为令人生畏的狙击手。他只打出了两颗子弹,便让鬼子不敢再轻易登房露头,也让鬼子班长下定了尽快逃出村的决心。
继续呆在村子里,面对不知藏在何处的敌人,还是个神枪手,绝对是脑子有毛病,而且还病得不轻。人不能象冬眠的动物那样一动不动,不吃不喝吧?打水、扛柴、放哨、站岗……你只要动弹,只要露头,就要小心突然shè来的子弹。随时都有危险的环境,你能呆得住吗,反正鬼子班长是不想受这种痛苦的煎熬,不想窝窝囊囊地丢了xìng命。
到了野外,敌人就无所遁形,发挥帝国士兵训练有素的长处,就要与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战斗。地雷是很恶毒,很难防备,但敌人总不可能遍地都埋上吧?不走大路,走农田,走野地,走树林,不走直线走曲线,敌人又不能未卜先知,提前预测出该在哪里埋雷。
第二卷悲欢跌宕第三章烧村逃跑
孟有田和小全、大勇钻进了地道,从自家地窖里又钻了出来。刚才鬼子掷弹筒乱轰乱炸,现在已经停了下来,但浓烟更加猛烈,火光也冒得更凶。
“他娘x的!”孟有田恨恨地骂了一句,他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鬼子点着了房子,很可能是想制造混乱,要在浓烟和烈火的掩护下出村逃窜。
果然,枪声在村南响了起来,那是村外的民兵在指示鬼子出逃的方向。
孟有田咬了咬牙,对小全和大勇说道:“你俩从地道钻到村公所看看情况,要小心,万一有鬼子藏着“放心,俺俩绝不冒失。”小全晃了晃手里的盒子炮,孟有田的这把枪可是个宝贝,强子用完又给第二卷
悲欢跌宕
第三章
烧村逃跑了小全,谁最需要就让谁用。
“好,俺从地道出村,看看外面什么情况?”孟有田转身跳进了地道。
强子咬着嘴唇,望着村子里的火光,恨恨地一跺脚,对着围拢过来的民兵说道:“大家伙先别乱动,刚才只跑出了三、四个鬼子,没准村里还藏着别的鬼子,就等咱上去挨枪子呢!”
“大家伙听有田的,他不是说过,啥也没人重要,只要人没辜儿,房子烧了能再盖,东西没了咱再添,可人没了,可是再活不过来了。”瞎老元眨着独眼,帮着强子安抚众人。
民兵们虽然心急,有强子和瞎老元镇着,也只好眼巴巴地望着村里的大火,明明知道可能是烧自己家的房子,此时也不敢贸然回去抢救。
“看,那不是有田。”一个民兵抬手一指,众人转头去看,果然是孟有田骑着黑骡子急急忙忙地奔了过来,后面还有几个跑得气喘吁吁的民兵。
来到近前,孟有田跳下骡子,急着问道:“鬼子呢,跑了吗?”
“跑了。”强子伸手一指南面,说道:“三个鬼子,不第二卷
悲欢跌宕
第三章
烧村逃跑,不,牲口背上还驮了两个,出了村就钻进了野地,还拐着弯的跑。俺们听你的嘱咐,只远远的放了几枪,没去追赶。”
没追就对了。凭你们的枪法,追上去打不着鬼子,反倒会被鬼子一个个撂倒。孟有田稍微松了口气,看了看旁边民兵们焦急的神情,忙安慰道:“大家伙别着急,等小全他们看清状况再进村救火。救火的时候也别全上去,得有人放哨jǐng戒。”
见民兵们依旧不甘心的样子,孟有田暗暗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房子没了不要紧,大家伙一齐动手,两、三天便盖起来了。南山背有的是木头,挖地道有的是泥土,土坯、木料啥也不缺,俺再和老赵伯说说,从义仓里补贴些粮食,各家也就损失不了多少。咱们打跑了鬼子,还都囫囵个的没事儿,那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嘿嘿,俺家的房子都快塌了,这回烧了倒能住新房了。”王仁义适时地附和着孟有田。
“呵呵,咱不如开窑烧砖,等鬼子退了,都盖砖瓦的。”占富的调侃也冲淡着人们焦急的情绪。
“烧了就烧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强子转移了话题,望着南方骂道:“可惜让那几个鬼子跑了,可看他们夹着尾巴的惨样儿,这心里也痛快。”
“要是抓个活的就好了,俺给他们录皮抽筋,大卸八块,那才解恨呢!”四秃子的话里还带着屠夫的本xìng,血淋淋的。
孟有田微微眯起了眼睛,突然冷冷一笑,说道:“想跑,没那么容易,你们谁敢跟俺追上去,兴许再收拾他们一回哩!”
众人愣了一下,开始不让追,这怎么又变了主意,他们一时不知道孟有田是在说笑,还是真要去追。
“要真追的话,俺陪你去”魏青山第一个站了出来。
“俺也去。”四秃子笑道:“跟有田干事儿,肯定没亏吃,还能得洋落。”
“胡说,这可是冒险掉脑袋的事儿。”孟有田翻了翻眼睛,说道:“也不要人多,三个就够了,元伯赶车,俺骑骡子,带上地雷赶紧走。强子哥,你带些人到大路上埋雷,准备接应俺们。
对了,派两个人去南山背,告诉乡亲们千万别瞎跑出来救火抢房,就说嗯,就说鬼子还没走,村里不要紧,鬼子只烧了些柴草,几间破房,引咱们出去呢!”
孟有田决定追击鬼子,是因为他突然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小说,是关于战争方面的。其中一方要在敌人撤退时打埋伏,这埋伏的地点便选在了敌人大本营的附近,等着敌人以为快到家门口了,jǐng惕心懈怠,队伍放松之时,才猛然出击,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现在孟有田要照葫芦画飘。因为鬼子从野地里逃窜,不仅坑洼、
泥泞难行,还是绕了远的。加上鬼子还带着伤员,而道沟的尺寸是挡鬼子汽车的,却不妨碍瞎老元赶车疾驰。种种因素合起来,孟有田算计着如果从相对平坦的大路追击,娄到鬼子前头是很有把握的事情。
终于逃出来了,鬼子班长口焦舌干,脸上的汗水滚滚的往下流。
其他两个鬼子也是狼狈不堪,衣服被树枝刮破了,鞋上满是泥巴,重得象灌了铅,张着嘴喘得象拉风箱。
“敌人不敢与皇军勇士正面交锋,连追上来也不敢。”鬼子班长觉得可以松口气了,他坐在一块石头上,捡起根树枝刮着军靴底下沾着的污泥。
“支那人只,只能耍下流卑鄙的,招数。”一个鬼子抹着汗水喘息着附和道:“那个村子有,有古怪,敌人有潜入进来的,秘密通道。”
鬼子班长赞同地点了点头,一定是这样的。占领后是搜索过全村,而且jǐng戒措施很完整,哨兵也很尽责,如果没有秘密通道,敌人不可能来去自如。
“长官,咱们是不是可以上大道了。”另一个鬼子辨别了下方向,指着树林的另一边说道:“敌人绝不会跑到这里来,估计已经离土门村很近了。”
鬼子班长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你去大道侦察一下,看离土门村还有多远。”
第二卷悲欢跌宕第四章意料之外的袭杀
他他想来,虽然自已这个班损失惨重,但敌人并不是强大。而是靠着卑鄙诡计,胆量小小的。偷偷摸摸的袭击,以及在他们逃出村的时候不追赶,都很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离土门村的友军已经很近了,敌人是绝对不敢跑到这里来阻截的。何况在山野里实在是太难走了,又是泥,又是水,又是杂草树枝,深一脚浅一脚地极耗费体力。
这个鬼子端着枪,jǐng惕地向前搜索前进,直到隐没在树林里。另一个鬼子摘下水壶喝了两口,又喂牲口背上的两个轻伤员。
过了约有半个小时,侦察的鬼子回来了,与离开时的小心翼翼相比,现在的神橡明显放松了不少。来到第二卷悲欢跌宕第四章意料之外的袭杀近前,他向鬼子班长报告道:“长官,出了树林就是大道,离土门村大概只有三公里的距离。”鬼子班长松了口气,三公里呀,在大道上走是转眼就到,那些支那胆小鬼绝不敢跑到这里来找死。能够活着回来,可不是自己胆小怕死,而是要把支那人的新诡计、新招数告诉别人,以免英勇的帝国勇士再重蹈覆辙,糊里糊涂地送了xìng命。这或许是借口,也或许是自我安慰,恐怕连鬼子班长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三公里,距离很近吗?孟有田他们已经在距离土门村不到四里的地方设下了埋伏,不是一处是两处,在三百多米的距离内布了两个地雷阵,一是伏击逃敌,二是阻击可能的追敌。
当然,孟有田不指望用地雷把鬼子全都解决了,最后的杀招还是由他来执行。在一个长着杂草的小土包上选定了阵地,斜对着大道上的地雷阵,如果鬼子走过来,正好形成了前后夹击的态势。瞎老元等人则藏在地雷阵旁边的树林里,等着冲上去捡洋落。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第二卷悲欢跌宕第四章意料之外的袭杀过去,不管你是嫌它慢,还是嫌它快,每个人的心境不同,对它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大战之前,所有人都既紧张1
又〖兴〗奋,而后又有些焦躁。这就是等的无奈,等的人对于所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对于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因而被迫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
存有期待使人〖兴〗奋,无所事事又使人无聊,等待便是混合了〖兴〗奋和无聊的境界。随着等的时间延长,〖兴〗奋转成疲劳,无聊的心境就会占据优势。这个时候等待宛如等候判决,心中焦虑不安,一颗心悬在半空,七上八下,大受颠簸之苦。
孟有田侧躺在地上,又湿又凉,这滋味不好受。闲极无聊,他拿着根草棍拔弄着蚂蚁,算是用无聊打发无聊。
几只鸟儿从远处的树林里飞起,叽喳的鸣叫着,久久不落。孟有田这才放过可怜的小蚂蚊,慢慢地爬到山包上。
三个鬼子牵着牲口出了树林,道沟依然,但与泥泞的野地和枝条横伸的树林相比,视野开阔,心情也陡然改变。
“看看这路,支那人只会玩这些下流的招数。”鬼子班长有些愤怒,又有些鄙视的说道:“可这些小把戏能够改变大局吗,能够阻碍皇军前进的脚步吗?”
“支那人胆小如鼠,可心里却充满了卑鄙和狡猾的伎俩。”一个鬼子深有同感地说道:“这些邪恶的、恶毒的胆小鬼,统统地要杀掉。”“统统地杀掉,一个不留。”骡子背上的伤员伤口已经在颠簸中迸开,血渗出了绷带,这个家伙忍着痛咬牙说道。
鬼子们走近了,瞎眼老元和魏青山等人躲在小树林里,隔着树,已经能够模糊看见敌人的面貌,甚至还能听到敌人的声音。他们觉得鬼子那小眼睛和短短的胡子特别丑陋,说出的话也简直不象人的声音。
几个人嘴里都叨着草棍,趴在地上,紧张地等着地雷的轰响。
放松,稳住,孟有田的食指触到了板机,瞄准了敌人。轰!随着黑烟冒起,他的枪也响了,枪声隐藏在爆炸声中,令鬼子不能立刻发现背后的杀神。
地雷一响就是四颗,碎石、土块喜扬而起,人喊牲口叫,鬼子立刻乱成一团。
孟有田飞快地拉动枪栓,退弹,上膛,再次瞄准。一个鬼子在烟雾中滚爬出来,地雷没要了他的命,但却难逃一死。
“啪勾”一声,子弹〖激〗shè而至,钻进了他的胸口,处理过的弹头失衡翻滚,立时搅碎了他的内脏。鬼子颓然倒地,鲜血和着气泡从嘴里汩汩涌出。
风吹散了硝烟,场景呈现在眼前。两头牲口被炸翻在地,一头还能发出垂死的嘶叫。幸存的骡子受了伤,叫着跳着,驮着背上的鬼子伤员奔进了树林。鬼子班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脸上淌着血。剩下的鬼子伤员伤上加伤,痛苦地在地上扭动哀嚎。
孟有田站起身,猛地挥了下手。魏青山、四秃子、马小五欢叫着冲出了树林,直奔战场。又过了一会儿,瞎老元一手拉着马车,一手牵着受伤的骡子出现在大道上。显然,这个老头是不会手下留情的,鬼子伤兵半定已经丧生在他的快刀之下。
枪枝、弹药、皮带、水壶、皮鞋、钢盔……魏青山这三个家伙一阵忙活,几个鬼子就几乎赤条条地来去无牵挂了。
三个人急着搜捡战利品,想快点离开这里,就没仔细检查地上的鬼子死没死透。鬼子班长被迸起了石头打伤了,但并不致命,他倒在地上是被地雷震昏的。四秃子在他身上又解又摘,把这家伙弄醒了,他冷不丁一睁眼睛,把四秃子吓了一跳,一个屁墩坐在了地上。
“呀,这鬼子还活着。”四秃子一叫,魏青山和马小五立刻停了手,端起了枪。
老鬼子乍醒过来,脑子昏沉沉的还犯迷糊,眨了眨迟钝的眼睛,才算看清了面前的人,瞪起眼睛便要跳起来。
“啪!”不等别人动手,瞎老元手里的长鞭已经甩了过来,狠狠地抽在老鬼子的脸上。老鬼子一声惨叫,从左额到右颊,这一鞭子抽得他皮开肉绽,眼睛差点被抽瞎,捂着脸在地上疼得翻滚不止。!!!
第二卷悲欢跌宕第五章恶有恶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
“打折他胳膊腿儿,抓回去给乡亲们解恨。”魏青山恨恨地骂道:“让他烧房子,这回要把这王八蛋点天灯。”
三个人一拥而上,枪托象雨点似的猛捣乱砸,老鬼子的惨叫越来越微弱,最后满头满脸都是淋漓鲜血,倒在地上不动弹了。
“快走,快走。”孟有田已经赶了过来,紧着催促道:“这离土门村太近了,咱们得快打快跑。”
“马上就好。”几个人把战利品往车上一扔,老鬼子和两头死了的牲口也没落下。孟有田骑上黑骡子,瞎老元扬鞭一甩,马车轱辘轱辘地越奔越快,第二卷悲欢跌宕第五章恶有恶报顺着道沟向北疾驰而去。
孟有田有意落在后面,不时回头张望,侧耳倾听。从战斗打响到撤离,应该是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土门村的敌人要赶来查看究竟,也应该离得不远了。民兵的素质还有待增强啊,眼皮子太浅,啥东西都是好玩艺儿,虽然自己交代过,可他们还是不舍得丢下任何有用的物品。
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这些游击战的典型作战方式民兵们显然并没有很好地掌握。
不过,凡事都在琢磨,都在学习,以后再遇上这样的情况应该有具体分工才好。比如说有人挨个给倒在地上的鬼子补刀,以免有漏网之鱼:有人专门负责搜捡战利品,先捡枪枝弹药,后拿其他东西。如果时间紧迫,就只拿最重要的…,…
轰!轰!远远的两声爆炸,打断了孟有田的思绪。土门村的敌人果然出动了,不知道那几颗地雷能不能吓退他们?
又走了一段路,身后再次传来了地雷的轰鸣孟有田抿起第二卷悲欢跌宕第五章恶有恶报了嘴角,带着一丝冷笑。鬼子总要经历几次挫折,才会学得乖一些呢?地雷呀这个历史古老而又简陋廉价的东西,以后恐怕会是〖rì〗本鬼子难以消除的梦魇了。
在面对强大工业固侵略军(或占领军)时,既想要杀伤敌人又不想被敌人杀伤,最好的武器可能就是那种能自动杀伤敌人而不太需要控制的装置。如在丛林中可以设置的陷阱,就是一种“自动”武器。历史证明这种原始武器的威力并不小,而在没有丛林的平原或山地,地雷(后世更熟悉的名字是路边炸弹)就成为比较好的一种选择。
地雷能得以广泛应用,在于它的优势很多。首先它物美价廉制作时需要的材料不过是火药(黑火药)和铸铁,甚至可以不用铁而用石头陶罐做。当然这种自制的地雷威力不大,很难炸死人。但这好办一在埋地雷的地面上撤一些尖利的碎石头啦,往地雷里加点〖砒〗霜巴豆之类的佐料啦,都是可以考虑的嘛。
其次地雷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对于放地雷的一方来说,埋完地雷以后是不需要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