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也算是心满意足了。”左宗棠平静地道。
“哈,哈,左大帅,你是在说笑话,本帅辛辛苦苦地将你们请来,这么轻而易举地就杀了你们,那象什么话?”黄旭显然不同意左宗棠的提议。
“你想怎么样?”左宗棠脸色又是一变道。
“本帅想怎么样?本帅也没想怎么样,本帅只是想与左大帅一起共举大事。”黄旭话锋一转道。
“什么,你是想让我们投降。”左宗棠叫了起来。
“可以这么说,但也不全对。”黄旭道。
“不可能,你别做梦了。”左宗棠断然拒绝道。
“你先不要将话说的这样绝对,等一下,你可能就不会这样说了。”黄旭道。
“哼。”左宗棠露出一副不再多言,似是要抗争到底的模样。
“好,那我就不再多说什么,我说再多,你们也不会相信我,但我今天还请了一个人来,他的话,你们应该会考虑。”黄旭道。
左宗棠干脆闭上了眼睛,看来是不打算再与黄旭多说什么了。
“有请曾国藩大帅。”黄旭喝道。
左宗棠几人一听曾国藩几个字,都是全身一震,吃惊地盯着黄旭,看他们那样,就知道他们是被吓到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能相信
曾国藩的到来让左宗棠等人象是活见了鬼一样,他们认为这不可能,曾国藩可是堂堂清军主帅,怎么可能到这里来,又怎么可能跟这个什么太平军的主帅混在一起,而且,从他们的态度上看,这两人不象是敌人,反到是有那么点亲密无间的意味在里面,这也太让人不可思议了,他们有一种被吓傻的感觉,反正,此时此刻,他们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三儿,四儿,国华,元度,你们还好吗?”曾国藩从进来那一刻起,他的目光就没有从左宗棠几人身上离开过。
他的目光从左宗棠,胡四儿,曾国华,李元度等四人的脸上一一扫过,他分别叫着几人的名字,语带哽咽,声音有些颤抖,所人都能感觉得出,他的心情很激动。
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人回应曾国藩,不仅如此,更为夸张的是,被叫道的四人没有哪怕一点要从震惊中醒来的意思,仿佛入了魔一样。
“你们都不认识我了吗?”曾国藩猛地向前几步,伸出手抓住左宗棠的胳膊道。
左宗棠对四人的反应非常的不适应,要知道,这四个人,可与他有着非常寻常的关系,他们的态度很关键呀。
“大帅,您怎么会,会在这里,您也,也是被太平军抓来的吗?”也许是曾国藩太用力的缘故,左宗棠似是如梦初醒,接着更是条件反射一般地问道,但不可否认,他的声音听起来很焦急,而且,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曾国藩自然听得出左宗棠话中的关心,他又大力地拍了拍左宗棠的肩膀,欣慰地点了点关,然后又摇了摇头,最后则是长叹了一声,却并没有讲话。
他的这一连串的表情,似乎让左宗棠几人都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也许,这其中包含的意思,没有多少人能懂,再或许,黄旭能懂一些。
“大帅,您,您是什么意思?”果不其然,左宗棠听了之后,有点湖涂了
“为师确实是被太平军所擒。”曾国藩幽幽地道。
“什么,不会的,大帅,怎么可能。”左宗棠绝对不相信,即使说话的是曾国藩本人。
曾国藩的话让左宗棠的心脏开始剧烈颤动起来,就象是要跳出他的胸腔一样。
“真的,为师没有骗你。”曾国藩有点痛苦地道。
“黄旭,你想怎么样,有什么招尽管冲我来,你快放了我们大帅。”左宗棠回过头,对着黄旭厉声道。
在他的心目中,他总是以为黄旭耍了什么阴招,才使得曾国藩这样说话,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能解释曾国藩变成这样子的原因。
黄旭耸了耸肩,对左宗棠摊了摊手,又冲着曾国藩笑了笑,那意思是说,他无话可说。
“三儿,不得无礼,为师的话还没讲完。”曾国藩拦住左宗棠道。
“老师,他们没有为难您?”左宗棠问道,他这一句话,完全是真情流露。
是啊,左宗棠不说其它,而是首先问候老师的安危,这种关切是不会有假的。
“没有,没有,他们对我很好。”曾国藩笑道。
“老师,请您放心,有三儿在,他们不敢拿您怎么样,大不了,三儿跟他们拼了。”左宗棠打定主意,一定要维护自己老师的安全。
“三儿不要冲动,为师有话说。”曾国藩连忙道。
“是,老师。”左宗棠毕恭毕敬地道。
“你们这段时间在这住的怎么样,没人为难你们?”曾国藩觉得自己的话简直就是多余的,但他现在除了能说这些屁话之外,他又能说些什么呢。
“没有,多谢老师关心,我们在这住的很好,就是没事可干,有点闲得发慌。”左宗棠如实地道。
“那就好,那就好。”曾国藩点点头,一个劲地说好。
“老师,您不是有话对学生说吗,学生愿为老师分忧。”左宗棠可没忘记,他的老师还有话跟他讲,尊师重道的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是,是,为师确有话对你们讲。”曾国藩点点头,但却不说话。
左宗棠看得出,他的老师似乎面有难色,所以,他心中的疑惑更甚。
所有人都知道,做为曾经的清军主帅,曾国藩展示给外人的形象一直都是杀伐果决,勇往无前的那个类型,但此时,他表现的却有点犹犹豫豫,他不知道如何开口跟自己的弟子,兄弟,部将提起自己归降之事,更别提说服他们也跟自己一样,归顺天国。本来,在来之前,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但当他真正见了左宗棠几人之后,他才知道,很多话,他还真说不出口。
“左大帅,你老师的意思是说,他已弃暗投明,决心站在我们太平天国一边,与我们共举大事。”黄旭看着曾国藩那为难的样子,在旁忍不住帮他说道。
“你,你说什么,不可能,黄旭,你放屁。”左宗棠大怒道。
左宗棠相信自己听错了,这怎么可能呢,他的老师,曾国藩可是堂堂的大清主帅,湘军的旗帜,更是他的偶像,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人说,他的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智慧,最忠诚,最让他佩服的人,而现在却有人告诉他,他的老师投向了他的敌对阵营,这在他看来,这绝对不可能,如果真是那样,那他左宗棠与他的老师曾国藩,不都成了笑话了吗?
黄旭听了左宗棠的不逊之言,苦笑了一声,没与他一般见识,只是朝曾国藩摊了摊手。
曾国藩也是苦笑一声,盯着左宗棠没有说话。
“老师,难道,难道,他说的都是真的?”看着两人的表情,左宗棠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虽然黄旭的话令他有点疑惑,但是,直始至终,他都不愿意相信,他的老师真的投敌了,如果承认这个事实,那简直是比杀了他,还要令他难受啊。
“是”可能是知道避无可避了,曾国藩轻轻地道。
曾国藩口中的一个“是”字,在一般人看来,说出来容易,听起来简单,但在曾国藩说来,却是重逾千钧,而在左宗棠听来,更是犹如睛天霹雳,就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能将左宗棠一下子给砸得说不出话来。
“大帅,您确信没搞错?您肯定是在跟我们说笑话,一定是这样的”左宗棠是无语了,但旁边的曾国华听了之后,却忍不住嚷了起来。
“国华,大哥什么时候拿这样的事开过玩笑?”曾国藩又是一番苦笑,道。
“不会的,不会的,大帅,您一定是搞错了,您说,您是不是被逼的,您放心,只要您一句话,末将这就跟这帮兔崽子们拼了,您完全不需要自个儿受委屈,末将到是要看看,是谁有这个胆量,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曾国藩大叫道。
“国华,没人逼我,一切都是我自愿的。”曾国藩真不知道应该如何跟自己的这兄弟解释。
“大帅,您,您,您这是要将自己的一世英名给毁了啊!”曾国华一屁股坐在地上,抱头嚎叫道。
“国华,别这样,你听大哥说。”事实上,曾国藩也不知从何说起。
“大哥,您别说了,我现在脑子很乱,想静一静。”曾国华无力地道。
“唉…。。”曾国藩除了长叹之外,也只有长叹。
“大帅,依末将看,您还是暂时请回,这件事,太过于突然,大家一时之间想必还接受不了,末将还请您留多一点时间给大家,让大家先冷静冷静,回头再好好想一想,等大家想通了,我们再交流。”许久没出声的李元度插话道。
李元度的话也算是合情合理。
“那好。”曾国藩也只能如此。
他无力地看了看仍是形同梦游的左宗棠,瘫坐在地上的曾国华,脸色凄凉的李元度,壮若痴傻的胡四儿,心气神也一下子就泄了。
看来,左宗棠他们暂时还不会给他任何解释的机会呀。
“大帅,李将军言之有理,我看,我们还是先走,等他们先冷静地想一想,也许我们下次再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想通了,也愿意跟您谈了。”黄旭也劝道。
“也只能如此了。”曾国藩显得很无赖。
“我相信,他们会理解的。”黄旭明白什么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
“好。”曾国藩心情之落莫,可想而知。
“四位,那你们先想一想,我们过几天再来,曾大帅这样做,一定有他这样做的理由,希望你们不要太责怪他,他的内心应该比你们还苦,你们好好想一想。”临别,黄旭又对四人道。
此时此刻,李元度在这四人之中,思绪还算得上是比较清醒的一个,他听了黄旭之言,先是一愣,随后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又道:“请大帅放心,末将一定会开导他们的,我们在这里恭候大帅的大驾再次光临。”
曾国藩听到黄旭刚才之言,感激地看了黄旭一眼,不免心中感慨,知他者,莫过于黄旭也,后又听李元度之言,他知道,李元度毕竟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将,处理问题比较理智,有他这话,曾国藩的心中也好受了不少。
“你们保重。”曾国藩留下一句话,便携同黄旭一起离开。
他们想说服左宗棠归降的计划,暂时算是泡汤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事已定?
劝降左宗棠等人之事受阻,令曾国藩很不舒服,特别是当他与左宗棠几人面对面的沟通之后,几个人的态度更是给了曾国藩不小的打击,让他很受伤,所以,此后一连几天,曾国藩都是沉默寡言,状若与世隔绝,黄旭将这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尽办法想让曾国藩从中解脱出来,但效果甚微,不论黄旭怎么做,曾国藩都是依然如故,最后,黄旭也只能由他去了。
从这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有些事情,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总是遵循自己的运行轨迹在前进,不受任何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待这些事情呢,我们除了等待之外,还是只能等待,我们只要坚信,时间可以抚平一切。
这段时间,黄旭事多,其他人也没闲着。
这不,驻马店一役之后,冯子材受到小小胜利的鼓舞,大张旗鼓地准备再继续进攻信阳及武昌,按照他的打算,他大有挟小胜之余威,从而一鼓作气拿下信阳及武昌的念头,但是,当他真正将这个想法付诸到行动之后,他却知难而退了。
特别是在试探性地进攻信阳城受阻之后,他认真地对自己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主义的想法做出反省,并及时周整了策略,他决定变进攻为稳固防守,在稳定驻马店的情况下,静候信阳府发生变故,然后再伺机进攻。
冯子材策略的改变,让武昌方向的守军有了喘息之机,对黄旭他们来说,也是好事,这样一来,太平军就可以集中精力先解决合肥的问题。
说起合肥,现在对峙双方基本上都将焦点集中了在湘军身上。
太平军一方是在等待湘军选择最佳的起义时机,以便施展里应外合之计。而僧格林沁则是想尽一切办法,意欲将湘军这个心腹大患给除去,以永绝后患。
面对这样的形势,湘军,这个昔日大清国之人眼中的骄子,便成了双方争夺的重要棋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合肥城的攻守之成败,九成在于湘军最后的归宿。
湘军是万劫不复,还是逃出生天,迎接更美好的明天,一切都靠他们自己。。
这道理,旁人明白,李鸿章等人心里更加明白,所以,他们不愿意借别人之手来断定自己的命运,他们定要将湘军的命运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在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地准备之后,湘军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接近完成,他们只等最后找个合适的时机来进行发动。
皇天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
李鸿章他们收到消息,僧格林沁与恭亲王奉咸丰皇帝之命,将会在三天之后率军去驻马店慰问守城的将士,而且他们这次还会带走大部分的神策军。如果真是这样,一旦僧格林沁与恭亲王,还有部分的神策军离开,那李鸿章等人就可以趁这二位主脑人物不在合肥城的机会,一举将合肥城拿下。
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但是,事情真如他们想象的这样简单吗?
三天的时间一滑而过,这一天,僧格林沁与恭亲王果真是带了十万神策军连同御赐之物,去了驻马店,他们临走之前,特别召见了李鸿章,除了假心假意地虚寒问暖之外,重点叮嘱他。要他务必配合神策军剩下的将士守好合肥城,在他们不在的这段时间,一定要保证合肥城能平安无事。
李鸿章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他在,只要湘军在,那合肥城一定可保无虞,僧格林沁与恭亲王听了之后,对李鸿章的回答是相当的清意,所以。免不了又对李鸿章和湘军大肆表扬一番,然后,没有任何怀疑地出了城。
李鸿章在亲眼看到僧格林沁与恭亲王出城之后,这才急急忙忙地回到湘军的驻地,他要立即召集众将,商议起事大事。
李鸿章所在的大帐之中,灯火通明,气氛热烈,胜利就在眼前,怎能不令他们兴奋。
“军师,你就下令,末将愿做先锋,先去挑了神策军的驻地。”曾三请命道。
“末将愿去。”罗泽南也抢着道。
“还是末将去”胡林翼也不甘人后。
大家都抢着要去。
李鸿章举起手,将大家的热情压了下来,道:“大家立功心切,我能理解,但是,我们也不能胡来,毕竟这城内还有十万神策军,他们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好对付。”
“军师,神策军算个屁,不是末将吹牛,凭我们湘军的实力,就是再多十万,甚至二十万神策军。也不够我们杀的。大家都知道。我们湘军将士都是百战之士,久经考验。就神策军那些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能顶什么用,来得越多,死的越多。军师,末将只要二万人,破神策军足矣。”曾三对神策军是不悄一顾。
“军师,末将只带五千人去,定能破神策军。”罗泽南更是嚣张。
“罗将军,你为什么总是跟我抢呢,这主意是我先向军师提出来的。”曾三见罗泽南总是想跟自己抢饭食,有点生气地道。
“些许小事,岂敢有劳曾将军,还是小将去得了。”罗泽南听了曾三的话,也不恼,笑嘻嘻地道。
“不行,我一定要去。”曾三嚷了起来。
“好了,好了,你们吵够了吗,要不要我出去,然后腾出地方来,让你们吵个够,这样闹,你们也不怕丢人,告诉你们,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不怕丢人,我还怕丢人呢。”李鸿章火了。
众将见李鸿章发脾气,都不敢再出声。
“好了,我都说了,大家立功心切,这我能理解,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出击,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谨慎行事,半点也马虎不得。”李鸿章道。
“军师之言甚是”众将应和道。
但是,针对出兵之事,众人是否真的已象他们所说。对此事有了深刻的认识,不知道,谁也不知道,或许只有众人自己心里面最清楚。
“骆先生,大帅是否有消息传回?”李鸿章突然问道。
近段时间以来,李鸿章已安排骆秉章辅助自己与曾国藩联系,并处理相关事务,所以,很多具体事务,真正出力的是骆秉章,李鸿章只能算是个甩手掌柜。
“是,大帅已经回复,他们将会在约定的时间,于城外埋伏,只等我们的信号一响,他们便入城内接应。”骆秉章道。
“军帅,骆先生,有必要搞的那样慎重吗,这事没必要让大帅出面,我们自己搞定就行了。”听说曾国藩要亲来接应,曾三觉得是小题大作。
“小心驶得万年船,麻痹大意只会导致阴沟里翻船,过往的教训深刻的很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准备工夫给做足了,保证万无一失。”李鸿章是谆谆告诫。
“是。”李鸿章既然这样说,曾三也不敢再顶牛,但他内心对李鸿章的话还是没怎么放在心上的,神策军在他看来,那只是一个笑话。
“好了,该说的,我已经都说了,下面就看大家的了。”李鸿章声音虽然不大,但可以听出他的决心。
“保证完成任务。”众将道。
“好,那多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现在安排任务。”李鸿章也很干脆。
“曾将军,胡将军,罗将军,你们三人带领十万人马,进攻神策军的驻地,最好是能够迫使其投降,以免大动干戈,否则,也只能全力歼灭之了。”李鸿章下令道。
“是。”三人喜道。
“刘坤一将军,江忠源将军,麻烦你们率人占领城内的所有军事要地,必须保证所有的这些地方完好无损,如果事成,算你们大功一件。”李鸿章又令。
“是”二人应诺。
“骆先生及其他诸将,随我一起夺取四门,迎接大帅进城。”李鸿章道。
“遵命。”众人道。
“好,希望大家一鼓作气,就此拿下合肥城。”李鸿章鼓励道。
“定将不负所望。”众人道。
“大家分头准备,即时出发。”李鸿章大手一挥,大声道。
“是”众将退去。
但他留下了骆秉章,说是有事与他商议。
“骆先生,你认为,这事是不是不顺了一点,我怎么总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李鸿章在众将走后,又问骆秉章道。
“军师何出此言?”骆秉章惊道。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反正是感觉有点怪怪的,但怪在什么地方,一时之间又说不上来。”李鸿章道。
“军师这几天可能是太累了,想的也不免会多一些,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了,再想多也无用,顺其自然。”骆秉章道。
“希望一切顺利。”李鸿章喃喃地道。
“军师,你就放心,不会有什么事。”骆秉章道。
“但愿。”李鸿章嘀咕道。
骆秉章看着李鸿章疑神疑鬼的样子,摇了摇头,也不知说什么好,末了,他对李鸿章说,他还有一些事要准备,所以,先告退了,等大军集合完毕之后,他再来与李鸿章碰头,共举大事。
李鸿章点点头,骆秉章便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大军集结完毕,分批出营,直奔任务地点而去。
第二百九十四章 圈套
李鸿章率人直达东门,他发现,不知是什么原因,城门的防守力量已经加强了很多,而且城门楼上堆满了木头,石块之类的防御之物,,强弓硬弩也已准备就绪,看样子,似乎是要打大仗。
李鸿章感觉有点反常,他正准备派人向前一问究竟,却看见在后督军的曾国荃拍马赶上前来,曾国荃人还未到李鸿章跟前,就已经焦急地喊了起来:“军师,出事了。”。
“国荃,不要急,怎么了?”李鸿章沉声问道。
“军师,刚刚收到急报,曾三与胡,罗二将军率领的人马在神策军的驻地外遇袭,伤亡惨重。”曾国荃表情凝重地道。。
“唉哟”李鸿章大叫一声,只感觉心底一痛,差点就从马上摔下来。
“军师,小心。”幸亏旁边的彭玉麟眼疾手快,赶紧扶住了他。
“没事,没事,国荃,你刚才说什么,可否说的更详细一点?”李鸿章拍了拍彭玉麟的手臂,连说没事,然后又转过头来追问曾国荃刚才所说之事。
“军师,曾三与胡,罗二位将军率军进攻神策军驻地的时候,不幸中了神策军的埋伏,被神策军包围了,情况危急,请军师早做决断。”曾国荃忧郁地道。
“国荃,怎么会这样呢,不可能啊,即使敌人有埋伏,我们的人也不会如此不济,我们可是用十万人对他们十万人。”李鸿章心中有杆秤。
“军师,具体情况不知,还有待进一步了解,当务之急。还是赶紧想办法帮三儿他们解围为好”曾国荃着急地道。
“好,国荃,你率一部分将士,在此监视这里的一举一动,最好想办法与大帅联络上,如果有什么异常,即刻来报,我亲率其余众人去解曾三之围,记住,在没有摸清敌情之前,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从当前的情况来分析,我们似乎已经掉进了敌人事先布置的一张大网之中,一切都好似早有预谋,所以,千万,千万要小心从事。”轻重缓急,李鸿章还是分得很清楚。。
“是,末将晓得。”曾国荃抱拳道。
“好,一切小心,我们去了。”李鸿章又叮嘱了曾国荃一句,这才率军急急忙忙地离去。
李鸿章率军没走出多远,就听见前面喊杀之声震天,他一听,就知道交战双方一定就是湘军与清军,他心急如焚,恨不能肋生双翅,直接飞到战场上去。
李鸿章是催促大军全力向前。当他们赶到的时候,正看到神策军与太平军在搏命厮杀。李鸿章不禁心生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昨天还在称兄道弟,今天却要你死我活。
但是,李鸿章哪还顾得了那么多,大军一到,他便立即催促大军直接朝战场的正中杀了过去,因为曾三等人正是被围在那里。
曾三等人被困多时,已是人困马乏,虽是奋力搏杀,但奈何敌人实在太多,怎么杀都杀不完,他们也想过突围,但试了几次,都被堵了回来,所以,他们也就死了这条心,一心想着尽可能的杀伤敌人,并拖延时间,他们相信,只要李鸿章知道他们被围,一定会全速赶来相救。
这形势的发展,也正如曾三等人所料,李鸿章来了,而且正朝他们被困的地方杀了过来,曾三等人见状,不由大喜,为配合李鸿章的突击,他们再一次率部往外突。
就这么里外同一使力,神策军的防线便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李鸿章终于与曾三等人汇合在了一起,然后,两股力量被集中在了一起。同时往外冲,中途只要是见到被困的湘军,他们都会趁势救了去,这样一来,他们的队伍是越集越多,力量也是越来越大,神策军一方压力巨增。
随着湘军突击的气势越来越盛,神策军的防线开始摇摇欲坠。正在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又听见四周号炮声响,不知从哪里涌出来很多,很多的清军,又将湘军的出路给堵住了。
这么一搞,神策军被湘军搅得已经不成样子的防线,由于生力军的加入,再一次被稳固了下来。
李鸿章见此情景,暗道一声,糟糕,他心中明白。坏事了。
他一时也不清楚。为什么突然之间会杀出这样一群清兵来,不但将他们逃生的通道给堵死了,而且还将他们刚刚提起来的士气也给打压了下去。李鸿章很担心。
“军师,怎么办?”曾三挥枪挑翻了几个清军士兵,凑到李鸿章的身边问道。
“我也不知道,容我想想。”李鸿章必须要想。
“我们不会出不去了?”曾三也有点担心。
“不会的,一定有办法突出去的,你不要太担心。”李鸿章安慰道。
“末将不是担心自己,末将是担心湘军的前途,想我们湘军纵横天下这么久,什么时候如此狼狈过,这不能不让人担心啊。”曾三是难得露出这样的表情。
“三儿,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李鸿章鼓励道。
“是,军师。”曾三点点头。
“对了,三儿,你们怎么就中埋伏了呢?”李鸿章问道。他早就想问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
“我们也不是很明白,只是知道刚刚来到这,稀里糊涂就中埋伏了,只看见前后左右一下子拥出来数不清的神策军,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人数并不多,最多也就是与我们不相上下,而比较战斗力,湘军肯定还在他们之上,所以,即使中了埋伏,我们也并不着急。谁知,越往后,神策军是越来越多。多得杀都杀不完,据末将估计,攻击我们的神策军绝不下于二十万人。”曾三丧气地道。
“什么,二十万人?怎么可能呢,整个神策军加起来才二十万,僧格林沁明明带走了十万人,再除去守护四门的一些人,真正在此地驻扎的应该不超过十万人,但是,你现在却说有二十万人。这怎么可能?”李鸿章大吃一惊。说什么,他都不相信。
“军师可以不相信末将,但军师一定相信湘军的战斗力,但是。自从我们被围之后。一直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这是十万神策军能办到的吗?军师,你相信他们只有十万人吗?”曾三道。
“这……”李鸿章一时无语。曾三说的道理相当简单,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军师,你说,这可不可能是僧格林沁给咱们下的套?”曾三猜测道。
“僧格林沁,不可能啊,我是亲眼看到他出城的,难道说,这也有假。”李鸿章的脑子有点乱了。
“难道他就不会杀回马枪吗?也许,他前面搞那么多排场的目的,可能正是来做给我们看,好引我们上当。”曾三的话虽然只是推测,但也不无道理。
“三儿,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提醒了我,没错,我们不能排除僧格林沁给我们下药的可能,你还别说,我越想,越觉得你说的,还真是有这种可能,你想啊,如果不是这样,怎么会凭空变出那么多的神策军来,也就是说,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僧格林沁带走的那十万神策军,根本就是这老家伙搞出的一个假象,目的就是麻痹我们,好引我们上当,还真没看出来,这家伙的心肠还真歹毒啊。”李鸿章渐渐也想明白了。
“军师,这家伙没一个地方看上去象个好人,你可别忘了,咱们大帅就是栽在他手里面的。”曾三对僧格林沁本就没什么好印象。
“唉,只是怪我还是太小看他了,我估摸着这家伙应该暂时不会这么快对我们动手,因为他还需要利用我们来对付太平军,但却没有想到,这家伙竟然会如此的急不可待。”李鸿章有点后悔,他是太过于自信了。
“看来,僧格林沁是早有预谋啊,难道他已经知道咱们起义的事了?”不知道怎么搞的,曾三今天的脑子特灵活,思维特活跃。
“那还用说,不经过周密的策划,他能这么轻而易举地就将我们困住吗?”李鸿章越想,越觉得僧格林沁真他妈的坏。
“军师,除了神策军,那些刚刚围过来的清军,又是些什么人,看他们的着装,不象是普通的八旗及绿营兵。”曾三今天的问题很多。
“他们是禁军。”李鸿章的脸色也开始凝重起来。
“禁军?”曾三重复道。
“没错,禁军,咸丰皇帝身边最精锐的一支亲兵,平时就是由僧格林沁统帅的,他们可真舍得下本钱啊,看来,一场恶战是在所难免了。”李鸿章苦笑道。
“他们想吃掉我们,难道不怕崩碎牙吗”曾三对湘军很有信心。
“他们怕,如果他们不怕,他们就不会将压厢底的力量都给拿出来了,而且还偷偷摸摸地定下这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