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好比是下棋,本来是一盘好棋,已经是稳占上风,而且马上就要屠掉对方的大龙了,没想,此时对方却是出一奇招,突然将局势扭转,从而令盘面的情况又变得不太清晰起来,所以,既然大好时机已失,那也只能暂时退却,采守势,然后再想办法破敌。
东方不惑的撤退命令刚下不久,田小二命令他撤军的正式文书也到了,命令的意思也是说,局势已变,撤回大军,容作它图。
收到田小二命令的时候,第七军团的撤退工作也准备好了,他们随时可以撤退,不过,东方不惑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如果他们撤了之后,日军便尾随而至,兵临平壤城下,那又怎么办?
后来,他又仔细一想,觉得日军不会这样干,因为,日本远程奔袭而来,本已是疲惫之师,况且粮草辎重不继,再者,日军在平壤城外刚刚遭受重创,吉田松阴的三个军团差点就玩完了,好不容易突围而出,从而令这局棋有了再继续下下去的可能,他们又怎么在此时再挑事呢。
想到这,东方不惑也就想通了。
不过,一些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的,比如说由谁断后,怎么断后。
于是,经过一番精心的安排,东方不惑所率的太平军第八军便安全地撤回了平壤城。
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军是怎么跑的
东方不惑将大军撤回到平壤大营之后,便马不停蹄去联军指挥部找田小二,他想了解一下日军吉田松阴部突围的情况,他有点没缓过神来,怎么说跑就跑了呢。
直到此时,东方不惑还是不敢相信日军已跑这个事实,怎么可能呢,围住日军要的可是两个军团的人马,总计四十万人啊,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让日军给跑了呢。
他赶到指挥部的时候,田小二以及隶属于联军指挥部的其他几位将领,还有两位军师,均已在坐。
田小二见东方不惑进来,看了他一眼,没有出声,只是指了指他旁边的椅子,示意他坐下再说,东方不惑点了点头,依言坐下了。
现场的气氛让东方不惑感到有点诡异。
“诸位,今天请大家来,原因只有一个,想必大家也猜到了一些,是的,今天来此的目的,主要是对这次战役的有关情况做一些必要的总结及说明,大家想啊,我们既然付出了辛劳,汗水以及鲜血,那么,我们总要得到一点回报吧,否则,我们的付出不是太不值得了吗。”见众人已经落坐,田小二将双手环抱在胸前,目光从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他的脸色非常严肃,说出的话有点淡,也有点冷。
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但仗却打到这个份上,任谁都不会高兴。
“请元帅示下。”众人唰的一下,全都站了起来,齐声道。
“好了,大家都坐下吧。”田小二的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众人都坐下说。
“是。”众人又重新落坐。
“此次战役,从结果上来说,我们小胜,日军小败,但是,暂且先不说这小胜有无意义,我们且来说说这战争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是否失去了什么,丢掉了什么呢,有没有留下遗憾呢,针对这些问题。这一天以来,我一直都在反思,是的,反思。而面对反思的结果,我只能说,很不幸,我们的确是留下了遗憾啊,而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全歼日军吉田松阴所辖的三个师团,放虎归山,而放虎归山的后果必定是后患无穷。”田小二平静而有点冰冷的声音在联军指挥部中响起,让在坐众人都略微感觉到了一丝寒意。
看来,今天的焦点话题还是在吉田松阴部突围一事上,想到这,众人心中都是一凛,有些人甚至开始惴惴不安起来。虽然说,田小二没有直接提到问责的话题,不过,在场的众位将军都心知肚明,没有哪一位敢说自己与责任就一定脱得了干系。
坐在田小二旁边的东方不惑见说的是吉田松阴部突围之事,马上竖起了耳朵,仔细地听,他现在最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
“元帅,此次让吉田松阴部逃脱,我们第八军团应负主要责任,末将做为第八军团的军团长,还请元帅责罚。”第八军的军团长陈玉成主动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陈玉成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他从不逃避责任。
其余众将听了陈玉成的话,表情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起来。
东方不惑做沉思状,吕擎天则是面露愧色,而朝鲜近卫军团李元培的表情则是相当的复杂,每个人的想法各异,出现在脸上的表情也就不尽相同。
田小二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但是却没有立即发表意见。
“元帅……”陈玉成表态不久,李元培也是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朝田小二抱拳叫道。
李元培似乎有话要说,可是,他刚站起来,坐在他身边的霍东洋与李过便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又朝摇了摇头,象是在劝他不要强出头。
李元培见这二人如此行为,神情不由萎顿下来,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朝鲜众人的这些小动作当然没能逃过田小二的眼睛。他笑了笑,装着若无其事地问道:“李将军,不知有何事?但说无妨。”
田小二慈祥的笑容让李元培显得十分的为难,他的脸色是一变再变,内心更是心潮起伏,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李元培还是没有勇气将心中的话说出来,反而换作轻描淡写的语气地道:“禀元帅,末将只是想叫一声元帅而已,没事,什么事都没有。”
李元培脸色尴尬地说出这样一段哄骗三岁小孩的话之后,便满脸歉意地坐下了,看得出来,他的心里也不好受。
田小二见李元培这样说,点了点头,然后轻轻叹了口气,又开始沉默起来。
“元帅,第六军团也有责任,还请元帅一并责罚。”见现场气氛有点不对,吕擎天也有点坐不住了,等到李元培话音一落,他也站出来请罪道。
东方不惑一听。心里也打起了鼓,这第六军团与他的第七军团一样,那只是负责阻截日军的援军,并没有直接参与对吉田松阴部的围攻,吉田松阴部跑了。这跟吕擎天应该没有关系,他这是请的哪门子的罪哟,如果第六军团都有责任,照这样推理下去,他东方不惑率领的第七军团不也是得请罪吗?问题是越变越复杂了。
从这一刻开始,东方不惑也踌躇起来。
日军吉田松阴部跑了,这是事实,不可改变,但既然是跑了,那就有漏洞,而有了漏洞,就要搞清楚漏洞到底开在什么地方,而只有知道漏洞开在了什么地方,那才能知道谁是责任人了。。
说起这责任人,中朝联军的几个军团都有参加此次战斗,也就是说,这责任人必定是在太平军的三个军团以及朝鲜军团之中,而负责包围日军的是第八军团以及朝鲜军团最有可能承担这个责任,堵截日军援兵的第六军团和第七军团则似乎关系不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主要责任还是在第八军团以及朝鲜军团身上,而第八军团主动出来认错了,承担责任了,而朝鲜军团却无只言片语,那意思是不是说,这让日军逃走的主要责任应该由第八军团来承担。
而真实情况如何,只有当事人自己明白。
“陈将军,你在第一线,事情的全部经过,你最清楚,你再向在坐的诸位陈述一下当时的情景。”田小二又是扫了扫在坐的众将一眼,好似漫不经心地对陈玉成道。
田小二话一出口,东方不惑就听出来了,田小二说这话的目的,显然是在给陈玉成机会,给一个为他自己,也为八军团澄清的机会。
不过,东方不惑对这个提议却十分感兴趣,因为,他可是这在场众人中唯一对事情经过完全不知晓之人。
“是。”陈玉成道。
于是,陈玉成将当日事情发生的经过又说了一遍。
接着,田小二又让众将将当日发生在自己军团周围的事又都说了一遍,最后,事情是再清楚不过了。
话说当日,第六。七军团撤出来之后,第八军团与朝鲜近卫军团便对日吉田松阴部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双方之间都知道此战的重要性,所以都是不计死伤地拼命搏杀。此一战足足持续了两三个时辰,从日中打到太阳西斜,直至夜幕降临之后,双方仍是死战不休,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双方之间虽然都是极度疲劳,但都是尽力支持,因为双方心里都非常清楚,如果谁先坚持不住,那最后谁就可能会一败涂地。
而这场仗打到现在,双方之间死的人已是堆集如山。谁也停不了手。
日军的三个师团已经废掉了一个半,最多也只剩下十万人左右了,而中朝联军的伤亡并不比日军少,隐隐还盖过日军,认真算起来。中朝联军之中,朝鲜军团的伤亡稍大一点,可能有七八万人左右,而第八军团则有四万人左右的损失。
之所以朝鲜军团死的人多一点,而第八军团死的人少一点,那是因为,日军将主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朝鲜军团一方。他们知道,柿子要挑软的捏。
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双方之间如果再继续这样打下去,那最后的结果只会有一个,日军全军覆没,中朝联军损伤过大半。而对于这一结果,也许双方都不愿意看到,但是,双方此时已处于一辆高速奔跑的马车上面,能一下子就停下来吗。显然,不能,能跑的稍微慢一点吗,还是不能,因为,谁先停下来甚至是先慢下来,那么,谁就会死的更快一些。
所以,双方只能撑下去,都希望对方先抗不住。
本来,这场仗开打之前,大保久利通还想着以赌约的方式来麻痲痹太平军,以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从而为日军的援军赢多点时间,不过,他这计最后被王小勇看穿了,这才有了太平军的重新部署。
而太平军第六,七军团的撤围也让大保久利通与吉田松阴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的缓兵之计失效了,接下来,他们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死战。
双方都不退后,双方都想尽可能地杀伤对方,这样的战斗已不可能用残酷来形容,这简直是不把人当人看,人在这里,那连畜牲都不如,真可悲!
战争越到后,死的人是越来越多,人多的一方与人少的一方相比,优势也就慢慢显现了出来。
从总人数上来说,中朝联军两个军团,总计四十万人,而日军三个师团,总计二十四万人,算上这后来七七八八的一些损伤,中朝联军整体上仍要比日军多出近十万人。
十万人啊,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不是说想填就能填的了地,如果日军的援军不能尽快抵达,照此下去,最后输掉这场仗的一定是日军。
大保久利通与吉田松阴虽然都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在与中朝联军战斗,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还是盼望着援军早一点到来。
能够有机会活下去,又有谁会想死呢。
就在吉田松阴与大保久利通苦苦支撑的时候,他们突然听到巨大的喊杀声从朝鲜军团的身后响了起来,与此同时,他们看到围攻他们的朝鲜军团开始乱了起来。
大保久利通与吉田松阴先是一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来仔细一一一想,这才回过神来,心中已然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不由大喜。
他们知道,他们得救了。
事情再清楚不过了,日军的援军来了。
可是,这援军是怎么来的呢,又是哪来的缘军,日军的几个主力师团,全都被第六与第七军挡着,难道这些日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有点令人想不通。
第四百二十八章 真实的经过
大保久利通和吉田松阴二人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大约有一个师团的日军出现在了朝鲜近卫军团的身后。
到底是哪一路援军到了呢,二人不约而同地望向对方,想从对方的眼中找到答案,可是,随着二人都摇了摇头,他们的这番心思不由成了泡影,正当二人困惑间,一面太阳旗迎风招展,出现在大保久利通以及吉田松阴的视野里面,军旗上写着几个大字,大日本皇军第十师团。
原来是日军第十师团到了。
这是不是说日军总司令官伊藤博文也来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
率军来援的正是日本首相,侵朝日本总司令伊藤博文。
但是,伊藤博文和日第十师团所驻之地离吉田松阴部被围之地有好几百公里远,他们怎么会这么快就出现在这里了呢?不仅是大保久利通与吉田松阴想不明白,朝鲜军团与太平军第八军团的众将士也很意外。
当然,要知其中原因,这还得从头说起。
伊藤博文在收到吉田松阴的求救信号之后,他立即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方面,他严令西、北两线的四十多万大军迅速朝吉田松阴部靠拢,另一方面,他亲率做为总预备队的日军第十师团,火速朝平壤方向运动,准备救援吉田松阴部。
伊藤博文在出发之前,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地图,他发现。他的前沿指挥部所在地,也就是第十师团的驻地,与吉田松阴部被围之地的距离,相当遥远,总路程算起来应该有几百公里之遥,如果按正常的行军速度,没有两到三天的时间,是不可能赶到目的地的,但是,救人如救火,迟到一会,吉田松阴部都有可能完蛋。
如果吉田松阴部就这么完了,那对日军的打击是相当大的,这种后果,是伊藤博文无法承受之重,也是大日本皇军无法承受之重,更是大日本帝国的耻辱。
所以,伊藤博文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一定要想办法将吉田松阴部给解救出来。
好在,天不绝日本人,一件意外之事的发生,让日军的有些不可能,最后变成了可能。
第十师团的巡逻队在例行巡逻的过程中,无意中截获了一个朝鲜走私集团,并抓到了这个走私集团的二号人物。
这本来只是一次毫无意义的抓捕。结果无非是向这走私集团多讹点钱。到最后放人了事,可是,让日军没想到的是,为了活命,这被抓的二号人物却主动向日军供出了他们往来朝鲜各大城市的一些秘密通道,而这些通道当中,还真有一条路可解当前日军的燃眉之急,这是一条从第十师团的驻地直插平壤的近路,由第十师团驻地出发。走这条路去平壤。可能最多只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
日军得知此消息。如获至宝,马上将此事禀报给了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听说此事之后,也是大喜。他再一次亲自审讯了那二号人物并在确认他所提供的消息无误之后,便决定率军抄此近路,直扑平壤救人。
不过,为保险起见,在踏上那条陌生之路以前,伊藤博文得找个向导,于是,他向那二号人物许以重诺,令其带路,二号人物当然是非常不愿意了,这不是让他玩命吗,他可不干,但是,这种事也由不得这二号人物反对,在伊藤博文软硬兼施之下,二号人物只能同意,答应给日军当一回向导。
结果,伊藤博文与他的第十师团真是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赶到了平壤城外,并出奇不意地兜了朝鲜近卫军团的后路。
在确定来援的是日第十师团之后,被围许久的吉田松阴部的倭贼都象是被打了鸡血一样,除了悍不畏死地阻挡住第八军团的进攻之外,还与第十师团一起夹击朝鲜军团,这朝鲜军团与吉田松阴部血战已久,本来就已十分的疲惫,损伤之惨重更不用说,可谓是已到强驽之末,可是,偏偏他们又被日军第十师团的生力军与日吉田松阴部这么一夹击,所以,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朝鲜军团彻底就垮了下来,处于瞬间崩溃的边缘。
日军见此良机,岂能放过,更是不要命地穷追猛打,朝鲜军团最终不敌,彻底败下阵来,日军也顺利地打通了一条逃生的通道。
最后,吉田松阴与大保久利通所率的残部之中,除了那部分自愿留下来以死挡住第八军团的敢死大队之外,其他将士都趁机与日第十师团的大队汇合在一起,并从被打开的逃生通道之中,冲出重围,向南退走。
第八军团在杀光那些断后的日军敢死队之后,见朝鲜军团已败,日军已去的远了,便不敢再随便追赶,然后,陈玉成赶紧将敌情向联军指挥部作了汇报。
不久,命令到来,指挥部命令,穷寇莫追,又命第七军团协助收拢朝鲜军团残部,将大军撤回平壤大营修整,各军团的正副军团长回联合指挥部做战后总结。
陈玉成接令之后,便率军与朝鲜军团的残部一起返回了平壤大营,就在返回大营之前,他分别向第六军团及第七军团遣出使者,携带自己的亲笔信函,面见吕擎天与东方不惑,与他们一起共享了第八军团与朝鲜军团战败以及日吉田松阴部突围之事,让他们各自小心。
这之后的一切,都再清楚不过了。
其实,从战事本身来说,如果真要说谁要为局部的失败负责,那应该是朝鲜军团,正是由于朝鲜军团的败退,才给了日军可趁之机,顺利地逃过了这覆灭之祸,可能这也是朝鲜近卫军团的军团长李元培先前欲言又止的原因之所在。
而严格算起来,真正从这场仗的全局来看,中朝联军与日军之间。明面上是中朝小胜,日方小负,但实际上,最后是没有输家,也没有赢家。
既然是不分输赢,那中朝联军之中,也不应该有谁需要负主要责任,如果一定要说有错,那只能说是大家都有错,因为,战争之中的意外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单单就说这场仗,这之中,出了多少意外情况,中朝联军与日军之间,你算计,我算计你,中朝方虽然一直隐隐占着上风,以为吃定了日军,谁知,最后却被日吉田松阴部侥幸逃了出去。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非战之罪,非人力所能及也。
而中朝联军最需要做的,不是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反思,反思在这场战斗中联军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以便后续做出改善,确保下次与日军再战的时候,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
所以,田小二这才要召集众将开会,进行集体的反思。他这样做的真实目的并不是想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做好总结。以防再犯。
众将都领会错了意,以为田小二是要追究责任呢。
“元帅,被围的日军跑了。也就算了,但是,指挥部为什么要将咱们第七军团也撤回来呢,你是不知道啊,咱第七军团在与日高杉晋作率领的日军的对峙中,已然是稳占上风。也许再等上那么一小会,我第七军团就可以拿下日军高杉晋作部,一个大好机会就这样给丢了,实在是可惜。”东方不惑提起撤军之事,就惋惜不已,他总觉得这是浪费了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在终于弄清了日军的突围之谜后,东方不惑总算是把这个一直操着的心给放下了,不过,他却对指挥部召回自己的第七军团颇有微词,因为第七军团在与日军的对峙当中占着上风,局面大好,可是指挥部却要他舍弃大好局面而主动撤退,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东方,稍安勿躁,既然你对第七军团如此有信心,那我问你,这所谓的占有上风,到底是占在哪里?是说个人英雄主义的上风,还是说,第七军团已经杀伤了大量的日军,从而使第七军团在与日军的总人数对比上占有上风,你这个上风之说笼统的很啊。”田小二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道。
田小二当然知道自己这个兄弟的过人之处。若论单打独斗。那是罕逢敌手,但中日之间实力的对比,田小二同样是心知肚明。
“这,这……”田小二的话正中东方不惑的要害,令东方不惑顿时哑口无言。
东方不惑仔细一想。这才醒起这其中的关键之处,是啊,自己口中的上风,只是自己在与户木孝允的比拼中所占来的上风,并不是说,第七军团的实力与日军相较是真的占了上风,相反,第七军团的整体实力与日军相比,还隐隐落入下风。
从总人数上来比较,第七军团只有二十万人,而高杉晋作所率的日军三个师团相加却有二十四万人,足足比第七军团多出四万余人。
人员相比,日军胜。
所以,东方不惑的上风之说只是加在他的个人英雄主义之上的。。
“怎么,东方,想通了?”田小二笑道。
“是的,是不那么困惑了,只不过,咱们也不一定会输啊。”东方不惑心里虽然已经接受了撤军的事实,但嘴巴上仍是不太那么服气。
田小二先是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又严肃地道:“指挥部所做出的一切决定,都是为了大局作想,事实上,从吉田松阴部突围而出的那一刻起,这一仗就已经结束了。”
“可是…。”东方不惑还想再说。
“好了,东方,此事到此为止,不再谈了,如果你有那心,你就说说,这接下来的仗应该如何打。”田小二打断了东方不惑的话,道。
“我不知道。”东方不惑更是直接。
这是实话,这个时候,东方不惑能有什么好主意。
见东方不惑那一副认真样,田小二又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搭理东方不惑,转过头对众将道:“诸位,今天请大家来的目的,想必大家都是很清楚了,所以,请大家回去以后,好好想一想,以后应该怎么做,俗话说的好,吃一堑,长一智,咱们这学费可不能白交啊。”
“是,谨遵元帅之命。”众人齐声应诺。
“好了,就这样,诸位如果没其它什么事,那就散了。”田小二见应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便准备结束这场总结会。
“没有。”众人又道。
“散了。”田小二挥了挥手,道。
于是,众将散去。
第四百二十九章 吉田松阴真不清楚
这一仗,联军与日军的损失都不小,日军吉田松阴部的三个师团之中,最后仍能保持完整建制的就只有第一师团,至于第二,三师团的人马,基本上已经损失殆尽了,算起来,应该有十五六万人死伤在此役之中,而中朝联军的损失也不下于这个数,仔细算来,应该也有十三四万人左右,其中,太平军死伤在五万人左右,其余的就是朝军了。看最新最全小说
对双方来说,虽没有伤筋,但也可以说是动骨了,所以,双方不得不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进行必要的休整,然后才能再战。
且说那日,伊藤博文在率领第十师团将吉田松部救出重围之后,便火速从那秘密通道上撤退,在撤退的同时,他又通知坂本龙马与高杉晋作,让他们也率军准备撤退,三军约好在开城汇合。
处在撤退之中的日军,犹如惊弓之鸟,一路狂奔,直到退到了开城,他们的心才安定下来。
稍作休息并将大军安顿好之后,伊藤博文便召来众将,开会议事。。
参加会议的除了伊藤博文之外,再有就是三杰与三虎,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大保久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
几个人静静而坐,谁都没有出声,会议场所如死一般的宁静。
“吉田君,你的,有什么话说?”伊藤博文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看了看吉田松阴,道。
在进这会议场地之后。吉田松阴便将头垂得很低,姿态放的更低,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种时候,如果他再把自己当回事,那他就是在找死。
直到伊藤博文出声,吉田松阴才偷偷地看了一眼这位总司令大人,可是,有一点令他很意外,那就是,他曾经预计千百次要出现的恼怒万分的脸,最后却并没有出现,伊藤博文脸色竟然平静地出奇,似乎并没有受到吉田松阴之败的影响。
此时此刻,吉田松阴更是猜不透伊藤博文心里面到底在想什么。
吉田松阴心里有点紧张,伊藤博文越是这样,吉田松阴却觉得这平静的面孔之下掩盖的是怎样的狂风暴雨,吉田松阴真不敢再往下想。
他有点不敢面对伊藤博文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气,低着头,尽量用平缓的语气道:“司令官阁下,此战之败,吉田松阴罪该万死,请司令官阁下惩处。”
说完,吉田松阴弯下腰,低着头,等待伊藤博文发落。
“这就是你要说的吗?”伊藤博文面不改色地道。
从伊藤博文的话中,仍是听不出任何喜怒哀乐。
“是,请司令官降罪。”吉田松阴除了老实认错之外,再也无话可说。
说实话,这一次,吉田松阴觉得,他不仅是丢人丢到了家,而且还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理应承担这次战败之责,而且,吉田松阴也从来没想过,他可以有机会逃过这一劫,他从心里面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
“降罪?哼,你之罪责岂是降罪二字就能说清的,你想的未免也太简单了点,如果只是降罪,你可能在回来的路上就要剖腹以谢天皇陛下了,还能等到现在。”伊藤博文的脸色慢慢开始有了变化。
他的话更是变得严厉起来。
“是,是,是。”吉田松阴心惊肉跳地连吐三个是字。
他一直都只是往死字上面想,没想到伊藤博文说的更狠,他的心开始有点虚了,比死更狠,那会是什么呢,吉田松阴的脸色也开始变了。
第一次。吉田松阴感到了害怕。他是知道伊藤博文的手段的。
想一想,吉田松阴感觉有点后悔,早知要回来受罪,他就应该在回来的路上就剖腹谢罪了,也可免除这一番不必要的折磨。
唉,吉田松阴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满脸的苦笑。
“吉田君,你就没有哪怕一点点话要对我说吗?”伊藤博文冷冷地道。
吉田松阴有点愕然,都到这一地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他不知道伊藤博文是什么意思,还让他说什么,对于他这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说实在的,吉田松阴真没什么好说的,他就希望伊藤博文可以让他死的稍微痛快一点。也不妄他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对大日本帝国。对天皇陛下忠心耿耿。
“属下,属下无话可说。”吉田松阴只能这么说。这是大实话。
“八格,吉田君,想死还不容易吗,你应该明白,人,最不可饶恕的是死不悔改。”伊藤博文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一倍,怒气不由自主地爬上了他的脸庞。
显然,伊藤博文对吉田松阴的回答很不满意。
死不悔改?吉田松阴更糊涂了,这从哪儿说起啊,自己的认罪态度还不够好吗,自己死都已经不乎了。还有什么不悔改的,他不知伊藤博文想知道什么,吉田松阴很茫然,非常之茫然。
“司令官阁下,属下不知,不知您是什么意思?”吉田松阴是真的不明白伊藤博文的意思,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再问道。
“唉,吉田君,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吃了这么大的败仗,你就没有好好反思一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吗?”伊藤博文的话中难掩失望之情。
吉田松阴的确让他太失望了。
“请司令官阁下明示。”反正都蠢成一头猪了,何必在乎再蠢多一句吗,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吉田松阴把心一横,继续问道。
“这一战,你因何而败?”伊藤博文摇了摇头,道。
“支那人太狡猾了,八格。”提起中朝联军,吉田松阴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火冒三丈地道。
他没有理由不生气,想他吉田松阴是什么人,堂堂大日本帝国最杰出的三杰之一,大日本皇军是什么军队,是无敌于天下的天军,谁知,他和他的天军这一次竟然栽在中朝联军手里了,真是让他咽不下这口气,咽不下这口气啊,他心中之气是越想越盛,涨得他脸都红了。
“你有错吗?”伊藤博文毫不客气地追着道。
“属下,属下…。。”吉田松阴一时语塞,不知用何言以对。
他这才省起,是啊,他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