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你是非得要闹个鱼死网破吗?”大保久利通反唇相讥道。
“不错,不错,你这个小日本还知道鱼死网破这个词,有进步。”陈玉成调笑道。
“你到底想怎么样?”被陈玉成又刺了一下,大保久利通很不爽,他不由烦躁地道。
空有一番智谋,在陈玉成面前,大保久利通却是有智使不出,变成了个彻头彻尾的大草包。
“杀你们呀!”陈玉成理所当然地道。
“啊,老天爷,你救救我吧,我真是受不啦。”大保久利通抱住自己的头,惨嚎道。
他真的快让陈玉成给逼疯了。
“哈,哈,遇上我,是你们命不好。”陈玉成到也不客气,不,应该说,狂,自信。
“哼,如果你觉得吃定我们了,那你就错了,实话告诉你,即使你杀了我与吉田将军,那你也休想招降我们手下的这些忠心于天皇陛下的武士,而且,他们会更加同仇敌忋,直到战至最后一人。”大保久利通轻轻哼了一声,言语之中又变得自信起来。
他这话不假,小日本还真有可能是这样的一群流氓兵痞。
陈玉成听过此言,皱了皱眉头,他知道这大保久利通说的不假,日本人真的可能会战至一兵一卒,如果真是到了这一步,对太平军也没好处,毕竟两败俱伤之局不是陈玉成想看到的。
“哦,要不试试?”陈玉成心中虽然已有定论,但口中却不能随意就软下来。
“我劝你还是不要试的好,不过,我到是有个办法,可以做到两全其美,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大保久利通似乎恢复了一点点才智。
“说来听听。”反正听听也不会死,就当是听听故事吧,陈玉成料定大保久利通也闹不出什么花样来。
“陈将军,咱们以一天为限,你们守,我们攻,如果一天之内,我们仍是无法突出你们的包围圈,那我们就认输,如你所愿,率众投降,如何?”大保久利通道。
“此话当真?”陈玉成心中一喜,但又似乎不太相信这日本人的话,日本人向来奸滑,陈玉成不得不处处小心。
“我可以立据为凭。”大保久利通似乎明白陈玉成心中的担心。
这到是个不错的主意,日本向来对自己的信誉看的很重,如果立下了字据,一旦尔后他们不守信誉,那他们将很难再在日军中立足,恐怕最后也只能一死以谢天皇了,再说了,太平军这么多人将日本人围着,想必他们也不会长着翅膀飞出去,所以。不怕他们到时候不兑现承诺,而且,就算是他们真不兑现。到时候再来收拾他们也不迟,陈玉成想。
“你可以做得了主吗,你们这帮人的老大可不是你,而是你后面那位。”陈玉成指了指大保久利通后面的吉田松**。
“我没意见。”吉田松阴这一次到是很配合。
吉田松阴心中非常明白大保久利通想干什么。所以,他除了同意之外别无选择。而且,他相信,只要大保久利通所谋划之事最终得成,那他们必定可以逃出生天,重见天日。
“那好,就这么办。”陈玉成想了想,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也就同意了。
于是,大保久利通依言立下凭证,陈玉成便放二人去指挥日军突围,而陈玉成在就此与第六,七军团以及朝鲜近卫军团沟通并征得联军元帅田小二的同意之后。便指挥第八军团与其它几个军团一起配合,铁臂合围,死死地困住日军。
陈玉成就不相信了,中朝联军在占据着如此大的优势的情况下,还会奈何不了这区区三个师团的日本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且,陈玉成很有信心,最后的结果一定会是大保久利通与吉田松阴率众来降。他等着。

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防进行时

既然有了协议,那正在混战中的双方便暂时止息干戈,将时间及空间留出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以便随后履行赌约。
但是,中朝联军对日军的围攻态势却是没有改变的,日军的三个师团仍是被中朝联军差不多四个军团分割为两部分包围着,而日军则需要在此狭小的空间及有限的时间里,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如果打不出来,那他们只能是依言而降了。
稍做准备之后,日本第一波次的攻击瞬间爆发,也代表着日军的突围行动正式展开,他们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朝中朝联军的防线发起冲击,而中朝联军则以优势的兵力做为基础,携起手来一起死死地捍卫着自己的防线,将日军牢牢地锁在原地。
日军与中朝联军忘死拼杀,不停地有人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堆积如山,这让人不禁要想,如果此时有阴司的黑白判官在场的话,他们一定会骂娘,因为,有着这么多魂魄需要处理,那还不将他们活活给累死。
血腥而又残酷的攻防大战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双方都绷紧了神经,各自让心底鼓荡的勇气以及旺盛的精力勃然迸发,。肆意地冲击着对方,直至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战争的场面在旁观者看来,也许是宏大的,气势磅薄的,也许还是荡气回肠的,但是,也许只有当事之人才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引发这一切的基础却是生命的付出,战争不是迎来送往,不是请客吃饭,战争的过程就是杀人,战争的目的就是杀更多的人,战争的结果就是,伤及一方之根本或者杀到对方已无人可杀之时,那么,战争才有结束的可能。
当然,战争也有它的另一面,而它的另一面就是和平,只有经过了痛苦的战争,最后才能迎来稳固的和平,和平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得来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有了开始,就代表需要有结束,有了战争,才可能迎来和平的曙光,上天是公平的,只是世人需要做出选择。
可是,每个人的选择又是不同的,有人选择和平,有人却选择了战争,有人以暴易暴,有人用爱抚平仇恨,有人迈向光明,有人走向黑暗,不同的选择,就意味着不同的征程,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也许处于战争之中的明白人有理由痛恨战争,但他们没办法拒绝战争,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可能会认为,消除战争的最佳方式,就是彻底地将战争的根源从这个世界抹去,还世人一个光明的世界。也许黄旭就是这样一个明白人。
所以,有些仗是必须打的,比如说对日本人的战争,只有打倒了这些成天搞事搞非的倭国人,让他们刻骨铭心,让他们不再有发动战争的念头,那这周边才会安宁,才会归于平静。
中华帝国的皇帝,黄旭,中华帝国的镇国利器,强大的太平军,就是这场对日战争的拥护者以及有力的执行人,他们将负起从这世间拔除日本人的重担。
差不多接近两个时辰的忘死拼杀,双方总计付出了接近十万人的代价,这场大战才暂时归于平静,最后的结果是,日军没能前进一步,太平军也没有让出任何一块阵地,战争之前是什么样的,战争之后仍然还是什么样的,只不过,多了很多死人,多了很多伤的人,多了很多废人。
这场短兵相接,来的快,去的也快,持续的时间不算长,却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还好,双方都知道适可而止,懂得稍事喘息。
暂时的沉寂就意味着双方可以腾出时间来,腾出空间来,救死扶伤,抚慰心灵及身体的创伤,并养精蓄锐。
战争,不仅比拼的是战力,还有耐力,意志力,不然,怎么会说战争是残酢的,无情的……古往今来,无数人对战争做出过形容并赋予其很多的内涵,但真正能理解的战争的,只能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
双方趁着这大战的间隙,一边休息,一边进行着人员的调整及后勤的补给,总之,一切再战的准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尽管双方都很疲惫,但双方却是拼劲十足,是啊,一个要冲出去,一个要阻止冲出去,矛与盾,攻与防,战与守,针尖对麦芒,这就犹如一个图案的两面,而且是水火不容的两面。
而具体说到战争的准备,中朝联军方面当然是要更充分一些,比如,在后勤补给方面,他们在靠近战场的地方建立了临时的战争物资保障处,可以从容地将前线所需要的紧急物资从这些就近的补给站源源不断地送到战争的最前沿,保证大军可以吃到热饭,得到趁手的武器,伤员能得到及进的救治……等等。
而吉田松阴与大保久利通所率之日军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他们自出军以来,就利求急战,而且,日军司令部对战争的发展过程有着超乎寻常的乐观,所以,他们如今陷入绝境也就不足为怪。
由于太迷信日军强大的战斗力,以及对朝鲜军队的蔑视,还稍带着无视中**队入朝作战的现实,所以,他们这次进军平壤,每个日军所带的口粮都只能维持一天上下,而且还得紧巴巴地过才行,这也许也是为什么大保久利通与陈玉成会定下一天之约的原因之一。
日军不仅是所携口粮不多,药品就更是奇缺,这一轮急战下来,很多日军的伤员都是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药物治疗而丢掉了性命。
照此情况来看,日军能坚持一天,已是他们的极限。
休息的时间是短暂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之中过去,太平军已养好了精神,并可再战,他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将精气神都调整到最佳状态,准备迎接日本再一次的冲锋。
可是,日军的进攻却没有如他们想象般如期而来,太平军等啊,等啊,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日本却不见丝毫动静,日本非常反常地变得沉寂了下来。
难道是创伤太大,还没有恢复过来,还是彻底失去了再战的勇气,准备束手就缚了,不可能,绝不可能,以日军之顽强,哪能这么容易就认输呢,他们一定在准备着什么大阴谋,这准备的时间越长,那就说明这阴谋的破坏性可能非同一般。
陈玉成与第六,七军团的高级将领们互想传递着信息,沟通着自己的想法,但他们却实在猜不出日本停止进攻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拖下去,对日军不利,拖得越久,对日军越不利,日军的时间本就不多,可是,日军却不珍惜时间,放弃了进攻,实在令人费解。
这让陈玉成等人绞尽脑汁也不得其中之因由,没办法,他们也只有等。
等待是一种煎熬,不管是对被等的人,还是对等的人,都是煎熬,而且还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煎熬。
日本人到底想干什么呢?
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一位等待中的中朝将士,也困扰着在后的联军指挥部。
田小二等人接报之后,也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了。
“小勇,日本如此反常,会是什么原因呢?’田小二愁眉不展地道。
自接到陈玉成等人上报的情况之后,对日军这种反常的举动,田小二是百思不得其解,没办法,他只能求助于王小勇,希望从他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尽管他心中明白,此时此刻,也许王小勇所能想到的与他也差不多,但是,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不知道。”王小勇不是神,他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田小二失望了。
“也许我们是多心了,日本人其实就没有什么阴谋,他们只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做最后的困兽之斗。”朝鲜丞相李过插话道。
是啊,李过说的有点道理,也许日本人根本就没什么阴谋,再说,都给逼到墙角了,还会有什么阴谋,还有,凭着中朝联军的实力,日本人即使有再大的阴谋,那也没什么好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田小二想到这,刚才有点过于紧张的神经也开始松了开来。
是的,也许真的是想多了。
“陈玉成,吕擎天他们对这事怎么看?”望了望低头不语的田小二,王小勇突然问道。
“他们还是觉得日军一定在谋划什么?至于具体是什么,他们也不是很清楚。”田小二摇了摇头,脑子里面是一片空白,理不出个头绪来。
“他们是在担心什么吗?”王小勇接着又问了一句。
“是,但又说不上来。”田小二点了点头,道。
他有点疑惑地望着王小勇,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说不定真还有事哩,将军们身处前线,对危险的感知是最灵敏的,此事还不能掉以轻心。”王小勇模凌两可的话让田小二更加无所适从。
“依我看,还是直接命令大军发生进攻,消灭这股日军最省事,省得大家在这不消停。”霍东洋的话最直接,也可以看出,他也很着急。
好不容易有机会将日军给围住了,万一到最后这煮熟的鸭子却飞走了,那不是让人追悔莫及吗。
“不,既然有逼降的机会,那就再等一等,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战而屈而之兵才是上上之策。”田小二断然否决了霍东洋的提议。
“是。”霍东滋虽然有点不高兴,但也不敢当面表反对。
既然没办法,那只能等,再等一等,然后视情况而定。
按照王小勇的意见,田小二传令大军提高戒备,专心等待。
于是,中朝联军也象日本人一样,静了下来,反正这最后急的也是日本人。

第四百二十二章 日本人的阴谋

耐心在等待中慢慢地被耗尽,日军给自己设定的截止时间也行将结束。
看样子,日本人恐怕将不得不履行他们的承诺,弃战归降。
中朝联军同样做好了受降的准备。
一切事态似乎都朝着有利于中朝联军的方向发展。
难道日军就这样放弃了吗?即使马上就要直面这最后的一刻,中朝联军的众将士心中还是不敢相信这一事实,因为,这胜利也来的太容易了点吧。
而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是最易让人感到不踏实。
中朝联军的指挥部里,田小二等人仍然在密切地注视着战场上的形势。
“小勇,你说这日本真没什么后着吗?”田小二仍是对当前的局面充满着怀疑。
这幸福来的也太快了点,简直快的让他没办法接受。
“后着,后着,是啊,他们会有什么后着呢?”王小勇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这段时间里,王小勇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思考这个问题,按照日本人的习惯,毫无疑问,日本人一定不会轻易认输,他们一定备下了后着,但又会是什么呢,王小勇翻来覆去地将这个问题仔细地推敲,他似乎摸着了点什么,努力地想抓住,但最后却什么都没抓住。
最接近胜利的时候,一定最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难道日本等待的就是这一刻,但是,吉田松阴部已经深陷囵图,朝夕不保,要么就是俯首称臣,要么就是放手一搏,无人可救他们。
救他们,救他们…。。王小勇将这个几字反复地念叨了几遍,忽然灵光一闪,心神轻轻一颤,终于知道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吉田松阴们是在等待救兵。
王小勇差点就失声大叫起来。
如果真是如此,那中朝联军可就危险了,一旦日军的援军到来,与被围的吉田松阴部里外夹击,那局面将会立时反转,不但被围的日本人可能会就此突围而出,而且中朝联军都有覆灭的危险。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这可真是个大胆的想法,日军可是打的好算盘。针对日军的这一毒招,王小勇觉得必须对中朝联军的安排做出调整,刻不容缓的调整。
王小勇的想法是这样的。
第一,命令陈玉成等人派出哨探,前出侦察日本的援兵情况。
第二,立即对大军做出调整,除留下足够的人手围困吉田松阴等人,还需派出大军准备阻击日军援兵。
第三,原本负责留守平壤城的十五万朝鲜近卫军也要派出去增援前线的中朝联军,而平壤城的防守则交给朝鲜自卫军。
如果真如所料,这可是一场大会战,一场可以决定未来战争走向的大会战,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想到这里,王小勇知道事态已经很严重了,他们已经没时间再等了,必须马上行动。
“小二,日本人在等待他们的援军。”王小勇的话就如一块巨大的石头被丢进了平静的湖面,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言一出,王小勇明显感觉到指挥部中的几人的心跳加快了很多,脸色全都变了。。
田小二脸上的震惊之色也是久久不能退去,只见他结结巴巴地道:“你是说…。。是说,日本人在等…等援军,哪里来的援军。”
田小二的脑子全乱了,乱成了一锅粥。
“如果我猜的不错,日军的其它几个主力师团一定已经快马加鞭的朝这里赶来。”王小勇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凝重地道。
“不会吧?”田小二还没作答,一旁的霍东洋已接口痴痴傻傻地道。
“不,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的,没错,小勇,一定是这样的,这些日本人,还真是狡猾。”田小二一口否定了霍东洋的不确定,然后又咬牙切齿地王小勇道。
田小二此时真是狠透了日本人,竟然给他来这一套,真是岂有此理。
“诸位,请镇定,咱们还有正事要办,而且要快。”王小勇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们不能再浪费时间在这里抒发个人情感了。
“小勇,你说吧,都听你的。”田小二知道王小勇一定是已经筹划好了。
王小勇点了点头,便将刚才的想法说了出来。
“诸位,对小勇的提议,是否还有其它意见或者补充?如果没有,就要抓紧时间了,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可不多了,如果让日本人占了先,那可就麻烦了。”王小勇言语之间不无忧虑。
。是啊,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任谁都不可能心如止水。
其他几人都摇了摇头,表示没意见,但他们的表情却掩饰不了内心的担心,这事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本来是稳操胜券之局,现在却弄得变幻起来,真让人抓狂啊。
“好了,诸位,咱们分头行动,李丞相,劳烦你奏请国王陛下,调动自卫军,守卫平壤城,霍元帅,请你率城内的十五万近卫军前去与李元培将军汇合,一定不能让被围的日军给跑啰,小勇,将消息传给陈玉成,吕擎天,东方,并且,你立即与我一起将联军指挥部移到最前线,我们要为大军助阵。”度过初始的慌乱这后,田小二此时心中是一片雪亮,做为元帅的他,已开始有条不紊地发布命令。
军情似火,一刻也不能耽搁,必须快刀斩乱麻,田小二是深明此理。
众人得令,分头行动。
田小二与王小勇很快便抵达了围困日军的前线。
到达前线之后,田小二便立即召来第六,七,八军团以及朝鲜近卫军团的高级将领们,商讨应对之策。
“陈将军,探马是否已经派出?”田小二问道。
陈玉成在收到指挥部传来的消息之后,便第一时间朝各个方向派出了探马。
“禀元帅,已经派出,想必不久之后就能得到回报。”陈玉成禀道。
“好,那你们都说说,这仗应该怎么打?”田小二点了点头,接着问帐下诸将道。
吕擎天出列道:“元帅,末将以为,我们可以将插在日军中间的第六,七军团抽调出来,前去阻截日本军的援军,而包围吉田松阴部的任务可以移交给第八军团以及正赶来的朝鲜近卫军团,如此一来,我们包围日军的人马,即使除去刚刚战斗中的减员,仍然有将近三十六万人左右,而日本的三个师团除去战斗减员,只剩下了十七,八万人,我们仍占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而且,我们的后勤保障比起日军来,也好了不少,所以,我们仍是有能力使用这部分人马去歼灭吉田部。”说到这,他停了停。
“吕将军,请继续说。”田小二示意吕擎天继续说下去。
“只要被抽调出来的第六,七军团可以挡住日军的援兵一段时间,那第八军团以及朝鲜军团必定可以歼灭日军吉田部,而一旦吉田部被灭,那第八军与朝鲜军团就可以挟大胜之余威,配合第六,七军团对日军的援兵实施毁灭性的打击,如此一来,不但我军的危急立解,而且日军必定由此元气大伤,再想与中朝联军抗衡,恐怕已是力不从心了。”吕擎天说到这,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似乎这些话在心中已经憋了好久似的。
“诸位可有不同意见?”田小二没有说是否赞成吕擎天的主意,反而问起了在坐的各位将领的看法。
众将领都不吭声。
“东方,你以为如何?”见众人都不出声,田小二点了东方不惑的名。
本来,田小二是第七军的军团长,东方不惑是副军团长,但自从田小二升任元帅之后,军务繁忙了很多,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再来处理二军团的许多具体事务,所以,第七军团的诸多大小事务都是由东方不惑在打理,比如说此次围歼日军,第七军团就是由全权东方不惑指挥的。
“我同意吕将军的意见。”东方不惑觉得吕擎天讲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他也仔细想过了,觉得除此之外,似乎现阶段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意见了。
“可是,一旦将插入日军中的第六,七军团给撤出来,敌人的第一,二,三师团便会聚到一起,那我们围歼起敌人岂不是困难很多?”身为第八军团的军团长,陈玉成对第八军团留意多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而且,他讲的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除了陈将军以外,其他人还有不同意见吗?”田小二接着又问。
众人又摇了摇头,这一次是表示没有意见。
“好,既如此,就按吕将军的意思去办,虽然陈将军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小局服从大局,陈将军的这一点困难,我相信,我们还是可以克服的,大家分头去准备吧。”军情紧急,田小二不愿再做更多的解释与讨论,直接就对众将下了命令。
军令如山倒,军令一出,那就得执行。
于是,众将领命。
但是,众人仍有问题,那是不是现在就立刻将第六,七军团给调出来呢?田小二认为,还可以再等一等,等等探马的消息。
众人正议间,忽有报,探马回来了,求见陈玉成。
这探马隶属陈玉成麾下,所以,他要见的当然首先是陈玉成。
陈玉成立即让人唤他进来。
探马进来之后,依次朝元帅,及各位将军行礼,随后便禀报了他探到的消息。
日军西北两线进犯朝鲜的六个军团已在坂本龙马,高杉晋作,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人的带领下,急速朝此开进,估计离此已不足百里。
田小二听报,不由与王小勇对望一眼,心中骇然,果然不出所料,如果再迟一点的话,麻烦就大了,幸亏王小勇醒悟的快,现在的情况还不算太糟。
既然敌情已明,那大军就可以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调配了,在具体的命令中,田小二又将方案更深化了一些,命令第六军团去迎坂本龙马,西乡隆盛率领的日军第四,五,六师团,而第七军团则去阻截高杉晋作,木户孝允率领的七,八,九师团,而第八军团与朝鲜军团将接管所有对吉田松阴部的围歼任务。
分派已定,大军即刻出发。

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是那么好救的吗

就在田小二调兵遣将,中朝联军大举调动之际,由高杉晋作与木户孝允率领的日第七,八,九师团所组成的北线大军,正从平壤北面急速向吉田松阴部被围之处赶来。
而在日侵朝司令官伊藤博文的催促下,由坂本龙马与西乡隆盛率领的日军第四,五,六师团所组成的西线大军,也从平壤西边急速开进,朝吉田松阴部靠拢。
日军两路大军来势凶凶,意欲前来解吉田松阴部之围。
话说,日军的这两路大军本来正憋着劲与吉田松阴所率的东线大军斗快,看看到底哪支大军可以最先到达平壤城,可是,当他们听说吉田部已经占领了开城并已进军到了平壤城外围的时候,他们心中就已明白,这第一名应该是属于吉田松阴部的了,想到这,这两路人马的心中不免有点不是滋味,特别是坂本龙马,更是有点不服气,他心想,怎么就让这吉田小矮子抢了先呢。
说起这吉田小矮子的由来,那不得不说说日本人的身高问题,在这个时期,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并不高,不仅不高,而且还很矮,所以,在时下的中华,留传着这么一个笑话,就是说,如果谁跟谁有仇,而这仇家身高正巧又不是很高,那么,当那人在与仇家发生口角的时候,那人就会骂那仇家为日本小矮子来泄愤。
由此可见,这日本小矮子在中国百姓中的作用还真不小。
就在高杉晋作等人感叹吉田这小矮子运气真好的时候,这两路大军却莫名其妙地收到了吉田松阴的求救信号,大意是说,由他率领的第一,二,三师团被中朝联军围在了平壤城外的一处险竣之地,急需救援,请两路大军施以援手。
得知此消息,西线的坂本龙马与北线的高杉晋作都是大吃一惊,他们之所吃惊,那是因为,一,中**队已经入朝了,这超出了他们以前的意料,二,自明治维新之后,日军国力及军力都是大增,日本大军所到之处,那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是,现在竟然被别人围住了,这着实令人意外,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吉田松阴不是在开玩笑,他所说之事一定是真,不会有假,这从那紧急的求救信号中可以略见一二。
不过,意外归意外,但救人还是要救的,北线的高杉晋作与吉田松阴平时交往颇多,私交也甚厚,所以,一听吉田部被围,不管三七二十一,尽起大军,急速来援。
而西线的坂本龙马与吉田松阴却素有嫌隙,所以,当他听说吉田部被围之后,在吃惊之余,却又暗暗高兴了一阵,心想,让吉田这老小子吃吃亏也好,免得他总是眼睛长在额头上,拿人不当人看,而且,他也相信大日本皇军的实力,吉田松阴哪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吃掉的,所以,他也不急,指挥大军慢慢朝吉田部靠拢,直到收到伊藤博文催促他快点进兵的命令后,他这才慌了起来,原来这么凶险,这老小子这么没用,竟然败在支那人手里了,真是没用。
玩笑归玩笑,坂本龙马还不敢违抗伊藤博文的命令,所以,他率军朝吉田松阴被围方向急赶而去。
救人如救火,日军两路大军马不停蹄,离吉田部所困之地是越来越近。
而太平军这边,东方不惑在将第七军团从围困吉田部之处撤出来之后,便在离吉田松阴二十里地左右的地方安营扎寨,挡住了高杉晋作和木户孝允率领的七,八,九师团的去路。
不得不说,这高杉晋作率领的日军跑的还真快,真不亏是吉田松阴的私交好友,可惜,他跑的再快,还是要遇上东方不惑,而他遇上东方不惑的话,就是跑的再快都没用了。
在必经之路上,东方不惑已命大军扎下了营寨,构筑了防御工事,阻住了日军的去路。
“将军,看旗号,前面似乎是太平军,他们似乎已有防备,怎么办?”与高杉晋作一起领军的木户孝允凑到高杉晋作的身边,道。
“说的没错,果真是太平军,看来,这一次,吉田兄是真栽在太平军手里了。”高杉晋作对吉田松阴可谓是知之甚深,他的这位好友什么都好,就是轻敌这点不好。
而且,这下可好,一下轻敌,掉别人的陷阱里去了,想救都难救。
“那我们怎么办?冲过去吗?”木户孝允望着太平军壁垒深严的防御工事,有点头皮发麻地道。
“冲过去?那不是找死吗?先等等,让我想想。”高杉晋作听木户孝允说要硬冲过去,不由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
木户孝允见高杉晋作发作,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说话。
说起这高杉晋作与木户孝允的关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