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面,实不是明君所为。
恭亲王心情是复杂到了极点。
“老恭,你看你,又来了,你平时不是很沉得住气的吗?怎么现在就不能忍一忍呢,皇上再怎么着,他还是皇上,你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算了,呆会皇上来了,你要尽量忍着点,皇上毕竟是皇上,咱不能不给他面子,况且,上次的事,皇上气可能还没消呢。”僧格林沁是苦口婆心地劝道。
他实在不希望这两君臣之间再搞出什么妖蛾子来,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大清的江山是危如累卵,如果君臣再不和,那大清可就真完了。
恭亲王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然后才道:“老僧,你的好意,我省得,我会注意的。”
“那就好,千万记住,无论皇上说什么,你都不要当面反驳,咱们事后再想办法。”僧格林沁不得不再一次叮嘱道。
他真的很担心恭亲王又管不住自己的嘴。
“知道了,你都快成我娘了。”恭亲王有点不耐烦地道。
是啊,成天有张嘴搁在你身上,即使他是好心,这人也会烦,所以,恭亲王的心情,任谁都会理解。
“为你好,多说你两句,你还嫌烦,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心人,算了,算了,我言尽于此,该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不管怎样,该说的,僧格林沁已经说完了,他只能做到这一步,至于后面怎么办,恭亲王得自己拿主意。
“老僧,我没别的意思。”恭亲王见僧格林沁的脸色似乎有一点点变了,心中了然,必是自己的嘴巴快了一点,惹得僧格林沁有点不爽,他有点后悔,于是赶紧出言解释道。
僧格林沁见恭亲王如此表态,也摆了摆手,意思是说,没当他刚才那态度是回事,以此来说明他自己的宽宏大度。
此后,两人都不再有多余的话,只是静静地等待咸丰干完他的事。
差不多又等了两个时辰,两人等得真是有点不耐烦了,这才听到那一直跟随咸丰的老太监在门外叫道:“皇上驾到!”
两人一听皇上来了,精神立长,想也不想就立马跪伏在地,待得咸丰前脚一踏进御书房,两人已经伏地叩道:“臣,奕欣,臣,僧格林沁,参见皇上,皇上吉祥!”
咸丰瞟了眼跪在地上的两人,也没让两人平身,径直走到御案后面坐下,然后舒服地呼出一口气,这才道:“朕听说,你们已经等了很久了,什么事,这么急?”
“启禀皇上,前天晚上,京师外围两翼驻军已被反贼击破,而在昨天晚上,由重兵把守的另外三条防线,也已丢掉了两条,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条防线尚在支撑,如果这第三条防线也丢了的话,那京师就成了名符其实的一座空城,麻烦就大了。”僧格林沁将这几天来的战况向咸丰做了粗略的说明。
僧格林沁不提还好,他一提,咸丰又来了气,他刚刚在慈禧那儿被平息下去的火气又被点燃了。
“僧格林沁,你还有脸说,这还不都是你出的馊主意,要不是你,会出这样的事吗?而出了这样的事,你不自己检讨,还恬不知耻地来朕面前说,你是不是觉得这事跟你没关系,是不是?”僧格林沁几乎是吼着道。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臣死罪,臣死罪。”僧格林沁不住地以头顿地,告罪道。
僧格林沁并没想推脱这次兵败之责,他只是想将相关的情况汇报给咸丰,然后向他进言下一步的对策,但他没想到。咸丰刚见面就是不论青红皂白的一痛臭骂,不给他任何解释的机会,没办法,他只能认命,谁让咸丰是皇帝。
“哼,没用的东西,你们没一个人能帮朕分忧,大清要你们有何用?”咸丰连恭亲王都是一起骂了。
他是越骂越起劲,越骂越不解气,骂了还想骂,越骂越想骂。
恭亲王与僧格林沁在咸丰的盛怒之下,都是唯唯诺诺,一个劲地请罪,并不敢有半句反驳之言,他们心知肚明,皇上的火没处发,他们也只不过是撞枪口上了,所以,也只能自认倒霉。
如此的臭骂大约穿透了半柱香的时间,咸丰这才停口不骂,骂没骂够,僧格林沁与恭亲王不知道,但他们却能确认,咸丰骂的是有点累了。
“好了,起来吧,朕还没有殡天呢。”歇了歇,咸丰嘴巴里面又蹦出一句不那么好听的话,但是,今天的臭骂总算是告了一段落。
“谢皇上。”两人谢主隆恩,然后识趣地退到了一旁。
骂了还要谢。这才是真奴才。
“说吧,你们今天来,除了报丧之外,还有其它事吗?”短期之内,如果想让咸丰的心情好起来,恐怕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从他的字里行间就可以听出,他的心情仍然坏着呢。
僧格林沁与恭亲王对视一眼,还是由僧格林沁开口道:“臣等二人今天来,是想劝皇上移驾盛京的。”
他们二人对当前时局的判断很不乐观,可以说,是十分的悲观,他们虽然是很不愿意,但也不得不承认,凭他们手中的这点兵力,如想守住京师,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而最关键的还不在这里,最关键的是,整个清军的士气已掉到了谷底,拿什么再与太平军对抗。
兵败如山倒啊!
这就是当前他们所面临的形势,时局如此,他们不得不想好后路,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想法必须得到咸丰的支持,只有咸丰点头同意了,他们才好办事。
“移驾盛京?你们在说笑吧?”咸丰先是一愣,然后哂笑一声,看样子,他对二人的这个提议是非常的不以为然。
“皇上,情势危急,为大清的将来计,还请皇上早做决定。”恭亲王在旁谏道。
“放屁,要想让朕移驾盛京,做梦去吧。”咸丰的一句话等于是将恭亲王与僧格林沁的这条建议完全给毙掉了。
“皇上,这…。这…”恭亲王没料想咸丰会断然拒绝,他一时之间也没了对策。
“实话告诉你们,朕是不会走的,你们也不许走,所有的大清子民全都要给朕留下来,朕就不相信,这反贼会有三头六臂,他们难道会将朕吃了不成,你们给朕听好了,以后在朕的面前,不许讲什么移驾之事,否则,定惩不饶。”咸丰语气严厉地道。
僧格林沁与恭亲王一听,面面相觑,心中疑惑,为什么咸丰的态度会变得如此坚决。
恭亲王还想再劝,谁知,僧格林沁却向摇了摇头,恭亲王见僧格林沁如此,硬是将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皇上,那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办?”既然皇上都说了,僧格林沁只能向他请示方略。
僧格林沁虽见咸丰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但心中不免仍是疑虑虑重重。
“这你们就不用操心了,再说了,你们也操心不来,你们只要给朕好好地统率好这京城的守军,让他们不要搞出什么乱子来,朕就谢天谢地了,后面的事,朕自会处理。”咸丰的话说的好有把握,不知道他凭什么可以这么肯定。
“是,皇上。”皇上金口已开,等同于圣旨,他们还讲什么呢,照旨办理就行了。
不过,咸丰的高深莫测还是让二人疑虑重重,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这主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神神秘秘的,但是,皇上不说,他们也不能硬问,因为,无论怎么说,咸丰都是皇上。
“好了,朕累了,你们下去吧。”咸丰今天的确是干了太多的事,累是再正常不过。
“可是,皇上,反贼就要兵临城下了。”恭亲王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恭亲王,朕还没老,朕知道,不需要你提醒。”咸丰斜瞥了恭亲王一眼,有点不悦地道。
“是。”恭亲王还能说什么呢,也只能老实地应是了。
“行了,滚吧。”咸丰挥了挥手,象驱赶苍蝇一样地轰二人走。
“是,皇上,臣等告退。”二人虽然无奈,但也只能无奈,还是那句话,谁让咸丰是皇上呢,皇上都开口了,他们能不听吗,也只能是听。
在咸丰不耐的目光下,二人心情沉重地离开了咸丰的御书房,他们很失望,简直是失望透顶,同样,他们很忧郁,担忧这大清的江山。
咸丰望着二人远去的背影,低吟了一句,废物,然后不再说话,开始闭目养神。
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助于不该求的人
咸丰正闭目养神,心腹太监来报,八国联军驻华使节,约翰…希拉里请求晋见皇上。
洋人?咸丰听说洋人来了,心头一惊,睡意全消,赶紧问那太监,人在哪?太监回话,在宫外侯旨。咸丰一听,脸色一肃,传旨,宣八国联军驻华使节养心殿觐见。
太监蹬,蹬,蹬,跑出去传旨。
养心殿,咸丰破天荒地没有高坐于龙椅之上,而是与一人面对面地平起而坐,泡茶相谈。
坐在咸丰对面的是一个白皮肤,高鼻子,蓝眼睛,人高马大的西洋女子,做裙装打扮,约摸三十来岁,虽勉强还能算得上是一个美人,但举手投足之间却是霸气外露,男人味十足。
不用说,此人必定就是那八国联军驻华使节,约翰…希拉里了。
不仅是女人,而且还是八国联军的驻华代表,这女人,一定不简单。
“皇帝陛下,本使节是为上次所谈之事而来,不知皇帝考虑的如何了?”简单的开场白及寒喧之后,操着一口流利中国话的约翰…希拉里直接表明了来意。
“这个,这个…。。”咸丰虽然心中早已猜到了希拉里此行的目的,但在听她亲口说出来之后,心中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大清立国也好几百年了,曾经也辉煌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开创了举世称赞的康乾盛世,那是何等的风光,但是到了咸丰这一朝,却沦落到要向西洋人摇尾乞怜的地步,想一想,真是恍如隔世啊!
无论咸丰如何追昔抚今,铁一般的事实就是,曾经强盛无比的大清朝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大清已是大厦将倾,犹如那落日的余辉一样,正在逐渐地消亡。
咸丰何尝不想振作,何尝不想奋发图强,何尝不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让大清恢复往日的荣光,但这条路实在太难,太难走了,内忧外患,人心思变,大清就如一个病体沉重的病人一样,已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他又何尝不知道,向洋人求救那就等同于饮鸩止渴,但这实在是无奈之举,没有办法的办法,他只能选择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做,他才能延续大清的江山,他不能成为大清的千古罪人,绝对不能让大清的江山毁在他的手里。
咸丰曾经也挣扎过,当她的爱妃慈禧最初向他建议与洋人接触之时,咸丰的态度也如僧格林沁与恭亲王一样,想都没有想,就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他想啊,他可是皇帝,堂堂中华帝国的万乘之尊,如何能干这种让后世人唾骂的事情呢,他绝不能干。
可是,随着战事的推进,清军是节节败退,如果再无办法,那只有败亡一途,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刻,他必须找出应对之策,他也想过与太平军决一死战,轰轰烈烈地干他娘的一场,死了也落个好名声,但后来一想,他是什么人,大清的皇上,不是普通的将军,士卒,大清的命运就握在他的手中,他如何能这么草率地葬送这得之不来的基业呢,真若如此,百年之后,他又何面目去见大清的列祖列宗啊。
他不能这么干,他必须让大清朝活着,即使屈辱一点,也没关系,韩信昔日还受过胯下之辱呢,这点气都不能受,他还配做这皇上吗,这气他必须受,再说了,大清受洋人的气还少吗,也不再乎多这一回半回的,只要将来大清强盛了,这债还是可以要回来的。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咸丰想明白了,他决定与洋人合作,借助西洋人的火器之利来对付太平军,在将太平军剿除之后,再与洋人周旋。
咸丰的出发点不错,但他却找错了对象。
在希拉里此次来之前,咸丰已派人与她进行过几轮谈判了,而咸丰所派的首席谈判代表,就是他的宠妃慈禧,也是他现在最信任的人。
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希拉里对大清开出的条件仍然是很不满意,她想要的更多,而且,她还撂下了狠话,如果大清不按她的意思办,休想让他们派兵相助,而咸丰在这一事上也同样表露出难得的坚持,他也不愿意再做过多的让步,他认为,大清付出的已经够多了。
于是,此事就这样拖了下来,但是,咸丰相信,希拉里最后一定会同意清廷开出的条件,这个道理很简单,主动送到嘴边的肥肉哪有不啃的道理,如果真让太平军覆灭了大清,洋人在中华的利益必定会受损,甚至会被赶出中华大地,这种利害关系,希拉里与她背后的主子们岂会不明白,所以,咸丰坚信,希拉里答应他的请求那是迟早的事,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利益。
“皇帝陛下,本使还在等候你的答复。”希拉里见咸丰吞吞吐吐,眨了眨那双蓝色的眼睛,追问道。
咸丰定了定神,刚才那一时的挣扎已经荡然无存,笑容重新爬上了他的脸庞,只听他淡淡地道:“希拉里阁下,这话应该是朕问你才对吧。”
希拉里一听,脸色一变,口气有点不善地道:“皇帝陛下是什么意思?”
在希拉里的眼中,大清的皇帝还不如她家中桊养的那只小狗呢,竟然敢这样无礼地跟她这尊贵的,受人爱戴的八国驻华使节讲话,真是太过分了,绝对让她不可接受。
“朕的意思,想必禧妃已经很清楚明白地转达给希拉里阁下了,想必就不用朕再重复了吧。”咸丰心中大怒,但是,他表面上还是和颜悦色地道。
死洋鬼子,竟然敢同他这样说话,还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中吗?真是岂有此理
气归气,帝王嘛,总得有一些帝王的肚量,咸丰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事情都到了这一步了,他这肚量不免有些自欺欺人。
“皇帝陛下,贵方提出的条件,我方不答应,如果贵方想让我方出兵相助,一定得按我方的条件来办,这也是八方元首协商的结果,如果贵方不同意我方的条件,我方是绝对不会出兵相助的。”希拉里握紧拳头,将自己面前的台面擂得咚咚直响,扯着嗓子喊道。
望着色厉内冉的希拉里,咸丰心中嘣出几个词,怨妇,母夜叉。
咸丰想啊,这好端端一个西洋美女,怎么就不知道女人要有廉耻之心呢,这么一瞎嚷嚷,那不是将自己的美女形象给完全破坏了吗,女子就应该三从四徳,谨守妇道礼仪,这西洋人就是西洋人,不习教化,野蛮的很啊。
面对威风八面的希拉里,咸丰淡淡地笑了笑,道:“希拉里阁下,大清只能给出这样的条件,这已是我方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如果贵方不同意,那咱们之间的谈话也没有再进行下去的必要了,送客!”
咸丰这话等同于是下了逐客令。
他是难得强硬一回,而之所敢这样干,他就认准了希拉里一定会同意,否则,他哪有这个胆啊,这尊洋菩萨他可是得罪不起,现在的大清还直望着她搭救哩。
“皇帝陛下,你太无礼了,真是太无礼了,本使代表的是八国联军,你不能跟本使这样说话,绝对不能,不能,本使很不高兴,不高兴…。。”希拉里见咸丰竟然这样大胆,气得直跳脚,嘴巴里面更是叽哩咕噜地吐出一段乱七八糟的话。
咸丰也不恼,还是四平八稳地坐着,认真地看着暴走的希拉里,一言不发。
“你们清朝人就是狡猾,太狡猾了。”也许是脾气发够了,也许是理性战胜了自己的虚荣心,反正,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希拉里并没有掉头愤然离去,反而是垂头丧气地又重新坐了回来,然后,有点愤恨不平地道。
“这也是让人给逼的啊!”咸丰深呼吸,然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道。
这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吧。
“皇帝陛下,你方的条件,经过我方的慎重研究,并报八国元首批准,现已通过,我们可以签协议了。。”女人闹闹情绪完全正常,但希拉里毕竟不是一般的女人,她知道孰轻孰重,所以,到最后,她终归还是得顾全大局,所以,有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不知道是不是还不解恨,希拉里说完,向咸丰抛出一个算你狠的表情。
咸丰无奈地摊了摊手,心中是乐开了花。
哼,咸丰还乐得出来,又是一个卖国条约,还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大清可真是没落了。
咸丰与希拉里既然已无分岐,最后的协议很快就达成了。
希拉里满意地回去了,咸丰也松了一口气,虽然付出了不菲的条件,这大清总算是保住了。
可是,这事情真能如他所愿,仅仅凭借洋人的力量,这大清真的能够就此保住吗,难说。
第三百七十章 前进,攻占顺天府
太平军快如闪电般地拔掉了清军派驻城外的两翼清军,又连破清军设于城外的两条防线,攻破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指日可待,一旦破了清军的第三道防线,那顺天府就会完全暴露于太平军的面前,一举突破清军这最后的堡垒,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挺进如此之顺利,着实让太平军上下都是开心不已。
为了确定下一步的行动目标,黄旭又召集了姚大洪几兄弟,曾国藩,赵小锋等人商议如何进击大清最后的巢穴…顺天府之事。
“大哥,小弟真是佩服死你了,依你说的办法,清军所设的防线就犹如豆腐渣,哗啦啦地就垮掉了两道,最后这一道也是危在旦夕,想必要不了两个时辰,我军必破第三条防线。”身在黄旭帐中的姚大洪搓着双手,高兴地道。
“唉,可惜,还是慢了点,按我原先的估计,一天时间足以破除三天防线,可惜啊,可惜!”黄旭直摇头,显然对当前的破敌速度还是有点不满意。
如果咸丰与僧格林沁等人听到黄旭这话,一定会给气的吐血,这人啊,贵在知足,都把人家逼到这一步了,还想怎么样呢。
“哈哈,大哥,够快了,已经够快了,五万人,用这么点时间,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大哥,你的要求可是高了点哦。”姚大洪笑道。
黄旭撇了瞥嘴,耸了耸肩,然后露出一丝微笑道:“也许是吧。”
哈,哈,众人听到黄旭此话,连带看着黄旭潇洒无比的表情,俱都畅快地大笑起来。
“赵先生,看来,我们以军事为主,辅以经济手段之计划,还是瞒有效果的。”等大家笑够了,黄旭又扭头对赵小锋道。
这几天来,除了采取雷霆般的军事手段之外,太平军又通过梦想商业帝国雄厚的实力在经济方面给清廷施加了不小的影响。
两面受敌,清廷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咸丰会如此着急地求洋鬼子帮忙。
“但是,我们也一定得让梦想商业帝国的同僚们明白,施加影响只是为了配合军事行动的展开,千万不能给顺天老百姓的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夺城又夺心,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赵小锋深明治世之道。
黄旭深表赞同,他频频点头,并吩咐让姚大洪与梦想商业帝国负责跟进这事。
众人正商议间,忽有探马来报,太平军已破清军的第三条防线,兵临顺天府城下,保平安等人请示下一步行动方略。
攻击这三道防线,黄旭调派的仍是保平安率领的大军,监军依然是李鸿章。
众人听到这个好消息,又是一番惊喜。
“驸马爷,真是天都帮咱们,趁此得胜之时,我们只要再接再励,猛攻顺天府,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曾国藩高兴地提议道。
黄旭也觉得可行,经太平军如此连番重击,清军的士气一定已是荡然无存,趁热打铁,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驸马爷,属下的眼皮总是不住地跳,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吧?”赵小锋冷不丁地又冒出一句道。
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总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具体是什么事,他也说不上来,反正是,他内心隐隐有着些许不安。
赵小锋的话等于是给众人火热的心泼了一瓢冷水,让现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呵,呵,赵先生,依我看,你肯定是昨晚没睡好,照我说,你就跟大家坦白一下,你昨晚干什么去了。”姚大洪取笑道。
“去,去,去,谁跟你开玩笑,我是说正经的。”赵小锋朝姚大洪挥了挥,仍是愁眉不展地道。
“先生,也许正如大洪所说,你可能真是没睡好,现如今,各方面都进展顺利,我军气势如虹,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不会有什么大事,你是多心了。”黄旭见赵小锋是闷闷不乐,不由安慰道。
“希望如此吧。”赵小锋似乎兴致不高
黄旭看了一眼赵小锋,没再多说,将话题又转回到攻打顺天府的事情上来:“好了,诸位,那接下来就来说说如何进攻顺天府吧。”
“驸马爷,顺天既然有四门,清军也是分兵把守四门,那咱们也可以将我们的人马分成四拨,然后分别去攻打,只要一门有突破,那攻取顺天也就水到渠成了。”曾国藩建议道。
“好,就这么办。具体就由大帅分派吧。”黄旭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曾国藩。
“驸马爷,你是大军统率,这么重大的事,还是你来分配比较合适一点。”曾国藩也是明白事理之人,他可不想让人认为他是在越殂代庖。
“我授权给你。”黄旭坚持道。
黄旭之所以执意让曾国藩如此,他是有自己的打算。
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太平天国就将一统天下,而天下一统之后,黄旭将会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他不可能事事都亲躬,而在所有的事情当中,统率大军又是重中之重,他必须牢牢地将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他必定要选用一个自己足够信任而且有统军才能的人来代替自己领军,而这个人选,在黄旭看来,非曾国藩莫属。
他知道,曾国藩虽然在清军中出任大帅多年,并且前天时间也率太平军攻伐了武昌一路,但是,在太平军中,他毕竟还是初来咋到,而且他这次统率武昌一路的大军,其中大部都是他旧有的湘楚军部将,如保平安之流,更是待罪立功之人,所以,曾国藩能节制他们,那是理所当然之事。
但是,除了这些人之外,在太平军中,资历比曾国藩老的多的骄兵悍将随处可抓,这些人不一定会服曾国藩。
所以,黄旭必须抓住一切的机会,想办法为曾国藩在军中的竖立权威,为他以后统军做准备。
曾国藩是什么人,那可是长有七窍灵珑心之人,他怎会不明白黄旭的良苦用心。
他感激地看了黄旭一眼,离座而起,躬身抱拳,恭敬地对黄旭道:“遵命!”
黄旭满意地点点头,挥了挥手,示意曾国藩可以开始了。
“来人,击鼓聚将!”曾国藩威严地道。
曾国藩的话音落下,咚咚的鼓声便在中军帐中响起,而原本已在帐中的众人在听闻声之后,已经按该有的顺序排好队,只等其他众将前来。
没过多久,众将到来。
众将进得帐来,见帐中肃然,黄旭居中而坐,曾国藩则是居中而立,就知道一定是要点将出征了,心中都窃喜不已,将军嘛,都爱这口,如果不打仗,要将军有什么用呢。
“众将听令。”曾国藩见人来的差不多了,大喝一声道。
众人面色一肃,赶紧都躬身应,末将在。
“余一龙将军,段一虎将军,你二人领五万军,协助已突至顺天城下的李军师,保平安将军,崔敏将军,一同进攻东门。”曾国藩首先叫道了余段二人。
余段二人脸色不变,低头默不作声。
他们可是太平军的老人了,本身实力超强,除了黄旭之外,他们原本就将很多人都不放在眼中,今天帐中点将,曾国藩如此作为,他们就是再笨,也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也就是说,除了黄旭,他们以后可能还要听曾国藩的。
他们心中是老大的不愿意,说实话,在这太平天国之中,他们还真的只服黄旭,而他们服黄旭的原因之所在,说穿了,也就是那么回事,黄旭在个人实力上,比他们强出太多,而黄旭更能带领着他们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所以,他们服黄旭,但曾国藩呢,曾国藩算什么。
如果曾国藩想来领导太平军,那他必须证明自己有领导太平军的能力,否则,不要说是他们,就是其他太平军的将士也不会服气。
黄旭在后面将余段二人的脸色变化看的清清楚楚,而且也将二人心中所想猜了个七七八八,于是,他在曾国藩话音刚落下不久,就出声了:“对于大帅的安排,你们可有议异?”
“没有,遵命。”余段二人见黄旭出声,赶紧道。
“那好,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呢,去吧。”黄旭面色一凝,大声道。
二人见黄旭的语气转为严厉,脸皮一抖,飞也似地跑出帐去安排。
见到二人飞身而出的背影,曾国藩也是松了一口气,看来,他必须拿点真本领出来了,否则,还真是难以让这些眼高于顶的家伙服气啊。
曾国藩心智之坚定,那是不用说的,这从他以前与太平军的交手中就可见一般,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百折不挠,所以,太平将领越是这样对他,他越是要折服他们。
有了余段二人做为铺垫,其他人就好安排了,没人再敢对曾国藩的命令存在任何异议。
攻击南门的任务被分派到了杨宜清,朱衣点,傅忠信三兄弟头上,由王小勇出任军事参谋。
刘坤一,江忠源,曾国荃,攻击西门,由骆秉章出任军事参谋。
胡林翼,罗泽南,彭玉麟,曾三,吕擎天率众击北门,由赵小锋任军事参谋。
特战队则由东方不惑与田小二统率,分批潜入城去,准备接应攻城的大军。
曾国藩与黄旭居中军,协调整个攻击行动的展开。
任务分派已定,众将各自收拾,过了没多久,便已率军近抵了各自的攻击位置。
第三百七十一章 国之利器
很早以前,已有过介绍,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太平军常设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是联合作战司令部,也就是以黄旭居首的中军首脑机关,它是在黄旭的倡议下成立的,而它的主要职责就是统率和指挥太平军的所有行动,包括训练,对敌攻击…。等等。
联合作战司令部之下,则辖有太平军各部,而各部的职责在平时与战时的具体划分,却又各有不同。
在平时,联合作战司令部下辖的太平军以军兵种作为划分的界限,主要包括普通步兵,重装步兵,轻骑兵,重装骑兵,弓箭手独立大队,火器营,工兵营,后勤保障大队,情报处,特种作战分队等几部分,每一部都由主将统领,副将协助。
普通步兵,重装步兵,轻骑兵,重装骑兵,以前的主将是郭破天,副将吕擎天,郭破天死后,由黄旭暂代了一段时间,保平安与崔敏回来之后,他们奉黄旭之命,接替郭破天统率最核心的步骑兵,郭破天的副将吕擎天则被安排去了弓箭手独立大队及火器营做了杨宜清的副将。
黄旭如此不计前嫌地重用保平安与崔敏,完全是为了结交保平安之心,他太了解保平安了,虽然保平安已经答应重新出山,但却并不代表他会竭尽全力地帮自己,而想让保平安倾其所有,毫无保留,死心踏地地追随自己,为自己奉献一切,黄旭只能出狠招,这个狠招就是给予保平安最大的信任,让保平安掌管做为太平军核心主力的步骑兵,他完全有信心,只要此招一出,保平安一定会誓死相报,事后的一切证明,他的安排是对的。
自那次的军中事变不成之后,保平安便解甲归田,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他本以为这一生就这样了,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黄旭竟然可以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