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关键地区进行锻炼,不行再调回去。
  扩军步伐也没有停滞,尽管陆军三十个步兵师、五个坦克师、五个山地作战师、五个高原机械化作战师,加上各个省份武警总队,一共一百八十万人,可以满足统一全国的需求。
  可我国地域面积辽阔,接壤国家众多,不管是西南法属印度支那、英属印度、缅甸还是日属朝鲜,以及苏俄、白俄,中亚波斯地区,等等都需要军队防御。
  更别提接下来还要收复国土,除了本国的山东青岛、奉天旅顺大连以及澳门、香港,还有藩属国琉球、南掌、安南、浩罕汗国等等,这点兵力无疑是杯水车薪。
  所以,南方政府的扩军速度不可迟缓,最少需要三百万陆军才能满足接下来的作战需求,不是对内,而是对外。
  奉军、晋军、北洋军大概可以填补其中五十万缺口,但是还剩下一百万士兵的缺口需要自己填补。
  1918年十一月十号。
  今天是个好天气,至少对于福州来说,是的,阳光明媚,入秋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慵懒。
  西北大战结束,冯庸总算停了下来,难得有个舒舒服服的休息时候,还不得享受一下。
  没有人想象得到,他们忌讳莫深的少帅,居然躺在大帅府的花园里悠闲悠闲的晒着阳光。
  旁边桌子上放着些糕点、水果、饮料,其中大多是冯家旗下的南果公司生产的果汁。
  还真别说,冯庸够会享受的,尽管这个时代也算是偏现代化,可比起后世来,那差的不是一丁半点。
  且不说碳酸饮料、速食食品,还有辣条什么的,就连罐装果汁、特色糖果都蛮少,糕点倒是不缺,毕竟从古至今,中华最不缺的就是这类食物。
  所以,他特地让冯家大管家冯伯开办了食品厂,专门生产凉茶饮料、奶茶饮料、汽水、果汁什么的。
  跟风的也蛮多,福州本地有人专门开办厂子,生产那些糕点、特色食物,还有制作鱼丸呢!
  倒是方便了百姓,这东西也不贵,一瓶五百毫升果汁才五角钱,随着生活越来越来,哪家没有个闲钱,普通人家也能消费的起。
  老人家闲着没事带儿孙子孙女来城里或者集市上逛一逛,买点零食什么的,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岂不是美哉!
  而且,南方果汁、汽水一度风靡欧美,欧美所展现出来的消费能力可比中华民国南方强多了,毕竟消费观念限制,大多数中国家庭无法做到欧美家庭那样,成箱成箱将这些饮料买回家,当做生活必需品。
  当然,这绝不是谬论,须知后世家庭早餐除了配牛奶之外,果汁也是必须的,在他们眼里,水果榨取的汁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比起富含蛋白质的牛奶来,不遑多让。
  而且,相比于味道酸酸甜甜的果汁来说,朴素无味的牛奶显然没有得到广大青少年甚至儿童的欢心。
  还真别说,这是一条掠夺欧美经济的好方法,美国地区并不缺乏水果,由于地广人稀,所以,美国本土土地价格低廉,不少美国人家都是农场主。
  在他们的农场里,水果这东西就是种给自己吃的,也没有卖,毕竟这玩意不是稀罕货,到处都是。
  所以,就导致了美国国内的水果大量废弃,试问一家人能吃多少,就算加上他家亲朋好友也不可能吃掉数千斤的水果吧?
  于是,借着这个契机,南方食品有限公司在美国开设了诸多分厂,并且分成数个分公司,例如南方果汁饮料有限公司,顾名思义,专门生产各种各样的果汁,以及南方汽水饮料有限公司,生产像可乐、雪碧这些碳酸饮料。
  尽管欧洲一片战争后的颓唐气氛,别说水果了,就连粮食都没得吃,但是还是有些国家例外,就好比西班牙、葡萄牙、瑞士,这些厂子可以设在它们那里,进而把产品销售到欧洲各国。


第四百六十三章 动身
  风倒是温顺的很,毕竟这南方沿海的秋天很是清爽,带着些许水汽,朦胧拂过脸边,有些许轻微的痒,但更多的是惬意。
  冯庸的身子随着躺椅不断摇晃,整个人也颠呀颠,都是轻微的动作,远处看起来,倒显得有些惫懒。
  顺着指尖缝隙看过去,阳光略微刺眼,毕竟直射眼睛,难免有些不舒服。
  整个人的心思也伴随着这丝阳光,慢慢飘起来,飘过福州上空,飘过长江,飘遍整个中华民国北边。
  “哈哈!好手段!”也不知道是什么引得如此开怀,不禁拍了拍手掌,然后对着太阳笑哈哈。
  不过也难怪,当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猜到了,并且随之做出一番顺其自然的行动之时,就等于你在操控这世间一切,自然该高兴。
  北洋这番举动无不告诉南方,我们也不是吃素的,当然,这不是挑衅,而是合作,用这番大动作来配合南方的一统。
  不可否认,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已然同意归顺南方,或者说他们觉得由南方政府入主中枢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们此前一切行动都是在为南方政府接管北方诸省做准备,地方军队已然集中在京城,顺带着清理了一些不安分的势力,也省得大动干戈。
  至于那些不作为甚至压榨百姓的官员,迟早也会被南方政府清理,倒不如先搞掉。
  他们很聪明,知道南方政府需要高效清廉的官员以及附属机构,而不需要如此多蛀虫,所以提前准备好了,留下的都是精英,只等南方政府接管即可,省却了很多事情。
  冯庸的喝彩不单单是为了北洋喝彩,更多的是为他们三个爱国军人喝彩,谁能够如此大义凌然,甘愿为他人做嫁衣,多少人嘴里说着怎么爱国,可其实手里还拿着国家权柄肆意妄为。
  既然人家已经做了,而且做到这种地步了,你还能怎么办呢?除了安然接受,全无别的法子。
  谁都不是傻子,北洋不是为了他冯庸而做,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做,说实在话,站在他们那个位置上,谁都不敢保证能做到他们那样。
  次日中午,在河南境内的一节火车车厢内,冯庸与副官对视而坐,这一节车厢,全然被他们包下了,一个连的警卫装扮成各种样子,潜伏在这节火车各个车厢,毕竟少帅安全还得注意不是!
  “安子,这前面就是开封了吧?”
  “是的,少帅,前方就是开封站!”
  冯庸看了一眼窗外,这个时代的火车尽管有些简陋,当然,如果他想,搞个豪华车厢也不是什么问题,不过那就没意思了,倒不如乘坐军舰直接从福建海域到天津呢!
  嘎吱!嘎吱!车速不是很快,远没有后世那边飞花穿叶的感觉,且看窗外,树林、黄花、田野倒是蛮和谐的,还算是原生态吧!至少比起现代来说,这种风光已然美不胜收。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这倒是个好地方,八朝古都风光犹在,也不知道北宋为何如此无能,居然会被人家打得连都城都没了。
  呵呵!也难怪,开封对于没有进取心的皇帝来说,着实是个灾难,古人建都喜欢在具备防御优势的地方,而开封尽管毗邻黄河,地方水域众多,但地势平坦,一览无遗,妥妥的骑兵纵横好地方。
  历史上的金兵就是趁着冬季黄河结冰的机会,一次又一次的袭扰北宋都城,而北宋骑兵少有,步兵哪能追得上人家,于是只得跟在后面吃灰。
  在这一来二去的袭扰战中,变得越来越胆颤心惊,于是只得求和,倒是养肥了敌人,平白弱了自己,难怪不行。
  皇宋之威是历届大一统皇朝里面最低的,仅次于晋朝,开国皇帝都是好样的,例如赵匡胤、司马炎,可子孙着实垃圾。
  晋朝无能,导致南北朝之乱,让我汉人被当做牲畜,平白窝了数百年的火气。
  而宋则更无能,从最初就没能保持以往皇朝的疆域,尽管商业贸易繁荣,可崇文不尚武,安能护我国人?
  冯庸百感交集,若论西方强大东方孱弱之由来,必从宋起,其次是满清,何其可笑,人家都说落后就要挨打,可其实呢?宋明时期,我中华一度为世界科技中心。
  若不是满清野猪皮没有一点脑子,什么骑射无双,都是狗屁,盲目自大,明明火器比人家先进,偏偏不用,等到人家发展起来之后,一顿吊打,这才想起来,可晚了,差距几百年,能那么快让你追上。
  他之所以坐火车,是因为火车途径北方诸省,特别是河南河北,这里的情况很关键,事实上也看见了,满目疮痍,沿途所过之处,见到的百姓寥寥无几。
  偌大一个中原地区竟然沦落到跟西北苦寒之地差不多的境地,可不可悲?
  自清末以来,军阀混战十几年,带给国家和人民的除了苦难大概就没有了,一群打着民主、自由标签的私利者,悍然掀起战乱,他们丝毫没有管百姓想要什么。
  呵呵!其实他们要的很简单,富足,吃饱穿暖,这就足够了,什么自由、民主,都是狗屁,能当饭吃吗?不能。
  原本满清时期,百姓还能勉强过活,至少他们还有自己的房子,尽管生活艰难,总不至于危及生命,可那些民主人士声势浩大的斗争,让他们连房子都没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子弹和炮弹会把自己炸死,终日提心吊胆,无奈远离家乡。
  如果可以的话,冯庸真的想把那些所谓的民主人士,什么革命党、北洋军阀,通通抓过来,让他们睁开双眼看一看,这就是结果,这一片衰败的中原大地就是结果。
  真的是恨极了这些王八蛋,袁大头的北洋再怎么样,至少江苏、安徽、浙江甚至察哈尔、绥远、热河这些地方没有战事。
  可革命党手下的那些广东、湖南、四川,呵呵!都瞧瞧!变成什么鬼样子了。
  可不可笑!结果百姓在军阀手里过得日子平稳,在所谓的自由民主斗士边上,却家破人亡。


第四百六十四章 京城一日游
  距离约定的十五号还剩下三天,毋庸置疑,冯庸一干人等提前抵达了京城。
  倒是他的少年心性上来了,没事旅游一番,自去年起,一直就没停过,哪里有同龄人那些玩耍的机会,人家遛狗斗鸡,而他指挥千军万马,战阵厮杀,谈何乐趣。
  难得有这么个机会,还不得好好逛一逛呀!上一次来这里,满脑子都是搜刮金银珠宝,哪里有闲情逸致,嘿嘿!
  真别说,对京城,冯家有一种不一样的感情,毕竟没有京城那些满清遗老遗少的贡献,他们也不可能崛起的如此之外,要知道最初那批上千万大洋的家伙什,直接奠定了福建陆军的基础。
  谁不知道,乱世枪为王,正是有了这只福建陆军,才能攻城掠寨、无往不利。
  初秋的京城也蛮有味道的,比起福州来,那股子历史韵味更加浓厚,毕竟是京畿要地,经过明清两大王朝的修缮,能不好吗?
  蛮多人的,熙熙攘攘,到处飙着一口京片子,跟赶集市似的,贼热闹,冯庸也没带多少人,边上就十来个,剩下的那些警卫都分布在特统安排的院子里。
  这年头,京城哪里还有能够威胁到十几个警卫战士的力量,除非他们不想活了,要知道,北洋五十万大军就在北郊放着,城内比起任何一个时候都安分。
  “走,去尝尝这京城的早餐,看看跟我们福州有啥子不一样。”
  “好嘞!”
  冯庸等人找了个摊子,就那样,十几个人把人家摊位都占据了,旁边的人看着这十几个穿着黑衣的大汉,还以为啥子呢!都吓得走光了。
  “哎呦!”冯庸看着这周围,不禁拍了一下脑门,该死的,都忘了这些人没换衣服,我了个擦,也是蠢了,十几个彪形大汉在这,哪里还有人敢过来吃东西呀!
  他忙说道:“都坐下,该吃吃该喝喝!别惊扰了百姓。”警卫们这才各自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其实行家就知道,他们这散座的位置很有讲究。
  十几个人将少帅冯庸护佑着,不管敌人从哪个方向发动突袭,结果都是被挡住。
  “少爷吃点什么?”这摊子老板倒是蛮机灵的,也不管你们干啥,总之这十几个人坐在这吃东西总要吧!
  再说了,瞧这些人都是中间那少爷的家丁,看他那做派,也不像个欺压小老百姓的人。
  要不怎么不去大酒楼吃饭,来这路边小摊子,还愿意跟下人坐一起呢!显然是没什么架子,与民同乐。
  “老板,给我来一碗豆汁,两个糖油饼子。”
  “好嘞!”
  “你们都尝尝,我听说这京城的豆汁,那可是一绝,难得来一回,还不得享受一下呀!”
  “是!”
  老板贼开心,笑道:“少爷是外地来的吧!你可算找对地方了,俺这豆汁,那可是全京城都有名的。”
  “是吗?那敢情好!”冯庸也乐得跟摊主交谈,毕竟自己本就不是个爱耍架子的人,以前在福州倒是经常微服私访,其实就是出去吃点新鲜玩意,府里做得菜都吃腻了。
  虽然第一次喝,但不得不说,这味道不错,闻着跟泔水似的刺鼻,但捏着鼻子喝几下,瞬间就喜欢上了。
  瞧周围那些警卫,哪个喝得不是紧皱眉头,还真应了那句话,豆汁喝得倍爽的,那是老北京人,喝得苦哈哈的一定是外地人。
  冯庸美美地长吸了一口,然后称赞道:“老板,你这豆汁够正宗的哈!”
  “哈哈!这位少爷识货呀!俺家祖上那可是给王公贵族做吃食的,咋能不正宗呀!”
  或许旁人觉得这家伙吹牛皮过了头,可冯庸并不觉得,光看人家那眼神就知道没说谎,更别说这豆汁配焦圈还真就是旗人最早开始吃得,后面才慢慢传播开来。
  这老板也是个机灵人、惫懒货,瞧着边上坐着十几个彪形大汉,围着中间这少爷,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随便从兜里溜点,那也比他这死干一天来得强。
  再说了,这十几个穿着黑色衣服的彪形大汉坐在这里,谁还敢过来吃东西呀!不如顺手陪这位‘贵人’聊两句。
  于是,他走到冯庸那桌边上,笑哈哈的聊道:“几位都是外地过来玩的?”
  冯庸按捺住了要出手的警卫,他瞧着这家伙人畜无害,再说了,谁家杀手,满手老茧,平日里肯定是苦力活做得不少。
  “是呀!老说这帝都风华不可一世,这不,小地方人没来过,闲着有空就来走走。”
  “那几位可得注意了,京城不比其它地方,牛鬼蛇神多的很,一不小心就招惹到了什么祸害!”
  “呵呵!”冯铁柱笑道:“老板这话说得太夸张了吧!别说是牛鬼蛇神,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敢在我家少爷面前放肆,保准打得他找不着北。”
  也难怪,这群家伙都是大院里出来的警卫,身上带着一股子傲气,偌大个南方军,除了特种部队能和他们平起平坐,其它人都一边站着去,要不是纪律严格,早都无法无天了。
  “嗯哼!铁柱!”冯庸不禁训了句,这家伙,都快把尾巴翘上天去了。
  随即对早点摊老板说道:“不好意思,我这位兄弟不太懂这里的事,还请你不要见怪,这各个地方都有些见不得光的事件,我们初来乍到,难免有些鲁莽,还请您指点一番,省得我们几个误撞了哪路神仙。”
  早点摊老板本就没在意,他在这京城混了这么久,什么人没见过,更混的都有,别说眼前这几位只是略带傲气。
  可他没想到十几人里面最为尊贵的公子哥,会这样和声细语的向他道歉,这待遇真是八辈子都没碰过。
  于是有些战战兢兢,“这位少爷严重了,京城有三大不能惹,第一是东郊民巷的洋人,第二是城里的北洋军,第三则是京城各处的东瀛浪人。
  前两者还好说,毕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没啥子事不会随便欺压小老百姓,可最这东瀛浪人,最是喜欢街头耍横。”


第四百六十五章 可悲的国人
  说到这,他不禁一脸苦涩,不用问,肯定是受过这种憋屈,这摆在大街上,一眼能瞄着的买卖,最容易被三教九流看上,一个不高兴,随手欺压。
  不然怎么说,这年头买卖人最难混呢!光是耳听四面、眼观八方还不够,还得会孝敬,不管东西南北哪路邪神过来,几个听响的,那是在所难免。
  “哦?我听说这北洋在城里吞了几十万大军,难不成这小日本子还敢犯事?”
  “这位小爷您是不知道呀!这县官不如现管,北洋军哪里有心思天天照应这我们这小地界,东瀛浪人三天两头来捣乱,可这些个巡防警察屁都不敢放一个,平日里收我们的孝敬倒也没手软过。”
  冯庸不明白其中的圈圈,可这也懂得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京城的巡防警察拿了钱还不办事,这就有点过分了。
  堂堂我中华民国首都所在地,居然被小日本子欺压着玩,岂能容忍,呵呵!反正他是忍不住,打定主意,一定要问问徐世昌,这京城到底怎么在他们北洋手底下管得?
  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不要呀!”“嘿嘿!”他们忙抬头看去,结果看见街头聚集着不少人。
  “就是他们!”早点摊老板倒是眼尖,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只见三个东瀛浪人,把一处摊子都掀翻了,肆意殴打着摊贩,尽管手上又没枪,可旁边的国人愣是没胆上,要知道边上围着几十个国人,一人一脚都能把他们踹死。
  何其可悲!堂堂华夏,尽被小日本欺压到如此地步,“哗啦!”警卫们都忍不住了,纷纷站起来,紧握着拳头,心头一阵窝火,可冯庸却制止了他们。
  “都坐下,先看着,看看这北洋究竟有没有救!”
  众人这才不甘心的坐回自己位置上去,可谁也没有心思理会桌上的豆汁与胶圈,两个眼珠子直勾勾的盯着前方热闹处。
  只见其中一个东瀛浪人,朝着倒了的摊子,狠狠的踹了几脚,或许是力度不够,反正就没塌,“哼!”他拔出了腰里的佩刀,明晃晃的刀光一闪,瞬间,周围的百姓纷纷往后退了一步。
  “咔嚓!”一刀劈在摊子上,摊子都是木头拼接在一起的,哪里经得住这样摧残,变成了几根散落地木头。
  摊贩子看得眼睛都冒火,尽管边上两个东瀛浪人对他一阵踢,可他愣是没哼半句,如果此时此刻,他有刀在手的话,恐怕早就跟眼前这几个小日本拼个你死我活了。
  一家老小全仰仗着他过活,且不说这摊子都被摧残光了,就连他自己恐怕也要找个医馆,弄几幅膏药,否则留下了伤,恐怕就更难过活了。
  几个东瀛浪人肆意玩弄了一会,这才心满意足,其中一个没有把刀立刻插回刀鞘里,反而哈哈大笑,用刀尖指了指在场的所有人,“支那人,劣等民族,只配给我大和民族提鞋!”
  这句话听得远处的冯庸等人直冒火,可近处的几十个国人却无动于衷。
  “老板,结帐!”冯庸站起来说了句,边上的警卫掏出了十块华元。
  这边早点摊老板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即说道“用不了这么多,然后正想找钱呢!”却看见那十几个客人朝着东瀛人走去,愣住了。
  的确,是不需要这么多,十几个人吃得早餐也用不了两块华元,而这也不是说警卫手里头最小的钱就是十块,恰恰是因为他们在福州习惯了。
  毕竟少帅经常出去微服私访,就爱吃一点街边零碎,他们这伙子人每次坐过去,总把人家小摊子弄得没生意,于是,冯庸就会招呼他们多给点钱,弥补一下摊子老板的损失。
  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了,不管吃什么,总之留下十块钱这就没错,再说了,大帅府难道还缺这点钱不成。
  这倒是让这个早点摊老板小发了一笔,这足够顶上他三天的收入了,要知道南方的华元虽然流通,可在这并没有那么广泛,也就意味着货币兑换间有个小便宜。
  本来一块华元在南方地区只可以兑换一块大洋,可你在北方地区,能够兑换三到五块大洋,放到黑市里,那能兑换十块华元。
  谁不知道,这年头,大洋品种多得是,各个省甚至各个地区都有私自铸造的陋习,可华元不一样,妥妥的坚挺,于是成了硬通货,比外币还要好用,不管在哪个地区,只要有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的存在,绝对能够兑换。
  冯庸一挥手,十几个穿着黑衣的彪形大汉就把三个东瀛浪人围在圈子里。
  “八嘎雅鹿!”小日本子还挺嚣张的,本来打算走着,毕竟心满意足了,可突然被十几个支那人围在一起,顿时火了,奶奶的,你个渣渣民族还敢放肆,不教你做人,你都不开心是吧!
  当即,一个东瀛浪人拔出了刀,朝着其中一个警卫冲了过去,瞧着那样子,是想在他身上捅几个窟窿。
  只听见“啪!”的一声,一只猪躺在了地上,却是警卫士兵一脚把他踹翻了,就这种货色能跟他们相提并论吗?
  你以为南华十万警卫部队里面筛选出来的这么几百个人是闲着看的?或许小组作战,他们比不上特种部队,可一对一单挑,特种部队未必能打得过他们,尽管他们主要任务是保护重要人物。
  另外两个小日本子一看,哎呦喂,我的好兄弟,你咋躺地上了,顿时火了,跟那发疯的公猪一样,也不管什么一对一,朝着眼前那个警卫士兵冲了过去。
  还没过去呢!就听见倒地的声音,旁边的两名警卫将他们绊倒了,爽了,出师未捷身先倒,这种九十度到底姿势,那绝对是爽歪歪,鼻子和脸跟地面来了个近距离接触,如果他们的小弟弟够牛掰的话,应该也能跟地面做个朋友。
  “哥几个这就有点不够意思了,我还没玩过瘾呢!咋就给放倒了呢!”冯铁柱郁闷着说道。


第四百六十六章 是你爹呀
  这看教育片不少,什么旅顺大屠杀、甲午中日海战呀!那叫一个经典,可真正跟日本人这种特殊货色打照面,这可真是第一次,难怪这十几个警卫都有点兴奋。
  换做南方军上百万士兵,哪个不兴奋,这真正接触过日本人的,除了台湾军团,以及海军陆战队一师,恐怕也没别人了,当然,商人不算在内,人家走南闯北的,肯定经历过不少。
  “嘿嘿!”“队长,也让我们玩玩嘛!”“对呀!被你再来两下,这都成尸体了,还玩毛呀!”
  边上警卫纷纷说道,那可不,你瞧刚刚别踹了一脚的东瀛浪人,奶奶的,这半天没站起来,可见刚刚有多‘爽’了。
  冯铁柱一脸不忿,“瞎说,我这就用了两分力,最多就把他踹懵逼,这样子,铁定是自己不行的结果。”
  好家伙!地上的东瀛浪人也站了起来,一脸警惕的看着他们几个,要是能干,早把眼前那个说着废话的支那人打成狗了。
  “八嘎雅鹿,支那猪,你们居然敢对我大日本帝国国民不敬。你们。。。。。。”边上警卫没等他说完,上去就是一脚,“呜呜!”瞬间就没话说了,再说怕是被打成狗。
  “啪啪啪!”冯庸从后面拍着手过来,谁都以为他是给眼前这些黑衣人喝彩,可他们想错了。
  “好哇!几十个国人就这么看着三个小日本子,这种在他们国家都不入流的小货色,呵呵!肆无忌惮的欺侮我们的同胞,你们居然无动于衷,厉害,佩服佩服,若论缩头乌龟,诸位当属第一。”
  “你!”所有围观的人纷纷怒视他,“他们是日本人,我们怎么敢打他们。”有人忿忿不平,大多数人都没说话,可眼神里透露出一个消息,那就是赞同这个人说得话。
  这个回答更让冯庸感觉到悲哀,国人的奴性已然有了,从满清以来,种种欺压,以及国家孱弱的根本原因,让他们抬不起头来,甚至面对外国人,低人一等。
  就连这种东瀛浪人,呵呵!日本底层的游荡无赖之徒居然把他们这群大老爷们欺压的话都不敢说,这还是在中华民国的土地上,多么可悲!
  南方百姓还好一点,至少强大的军队以及良好的福利待遇让他们对政府产生了归属感,自信心也随之回来,特别是在收回台湾以后,这种民族自信心彻底觉醒,等到了占据沙俄新西伯利亚一带之后,泱泱大国的气势似乎也随之回来。
  可这北方,尽管有识之士也享受到了民族强大的福利,但更多的不识字的平民百姓依旧沉醉在昔日那个只配给列强提鞋的弱小满清身上。
  他的心中有了一些计较,绝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必须要做出改变,北方人曾几何时是最有血性的存在,军队的优质兵源。
  可这摊软弱无能的烂泥如何能起到大作用,就算给他们精良的武器,结果只是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将武器送给他们。
  绝不是危言耸听,后世的东北军就是如此,甚至无数中央军、晋绥军也是如此,武器装备毫不逊色于日军,可对上日军,一触即溃,这就是底层自信心的作用,简直是毫无自信。
  冯庸是可以不用北方人作为兵员地,短时间内,南方三万万民众足以满足国家的扩军需求,可这行吗?不行,国家不是一个地区的,而是大家的,北方人也需要献出一份力。
  如果单独征兵南方,那北方势必会有所怨言,甚至产生地域矛盾,久而久之会对政府、国家离心离德,这并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南方军要想变成国家军队,势必要融入北方军队,例如北洋军、晋军、奉军,这些都是其中一部分。
  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从根本着手,重新树立民族自信心,给予国人希望,士兵力量,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弱于人。
  “干嘛呢!都干嘛呢!”突然传来不和谐的声音,将现场沉思着的人都吵醒了。
  只见跑来几个穿着深蓝色制服的人,毋庸置疑,这么丑陋的,绝对是警察没错了,准确来说,应该叫巡防警察。
  袁大头的一项功绩,就是建立了民国警察制度,这算得上是一个好处了,毕竟以往那些衙役除了欺压地方之外,恐怕没别的本事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的脚步了。
  可袁大头没想到,随着时间的发展,地方腐败滋生恶棍,他的初衷也被破坏了,这批警察不再是人民的守护者,而变成了有钱人的走狗或者说权势的走狗。
  只见那个巡防警察走过来一看,呦,这不是日本人吗?顿时面色不愉,呵斥道:“都干嘛呢!怎么能欺压日本友人,赶紧放开。”
  那三个日本浪人一看,好嘞,我小兄弟来了,一副高傲的头扬起,然后说道:“你们这些支那人,跪下给我磕三个头,我们可以既往不咎,尤其是你。”
  话锋直指冯庸,看来他们也不算太笨,至少知道这里面谁是头,可他们丝毫忘了刚刚那副趴在地上的熊样,警卫们倒是一副火冒三丈的样子,日本猪还敢炸次。
  “呵呵!”冯庸没有管那几个小丑,直直地质问道:“难道你们看不见这几个日本人做了什么吗?居然还为虎作伥!”
  他老早就发现了这几个警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