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徐世昌上台之后,他这个原安福系政府一号人物就与之争锋相对,要知道安福系秉承皖系‘武力一统’的中心思想,而徐世昌的‘和平战略’自然而然被他们鄙视甚至争对。
  梁士诒皱了皱眉头,“这话未免说得严重了吧!我以为大总统所说不无道理,现在不是以前袁公时期,我北洋无敌于天下,难道去年乃至今年年初的战斗,还不能让你们明白?”
  这话说得在座好几个人一头黑脸,特别是冯国璋、吴佩孚,其次就是段祺瑞、徐树铮等人。
  作为被南方军吊打的直系,不管是直属部队,还是麾下各省军队,例如赣军、鄂军,通通都是惨败,冯国璋身为直系老大,当然不好受。而吴佩孚就更不用说了,从湖南灰溜溜滚回北京的记忆是他一生忘不了的。


第四百五十八章 醒醒吧!
  至于段祺瑞也不好受,直系战斗力跟他的皖系差不多,南方军吊打直系,何尝不是在告诉他:你给老子安分点,不然打你!
  如果不是现在还有参战军三个师在后面撑着,恐怕处境比冯国璋好不到哪里去。
  更别提当初皖系吞并浙江边界,试图趁着福建空虚之际,出兵捡便宜,没想到人家那么强大,直接把他吓住,何其丢脸!
  安福系本就是段祺瑞示意组织的,等于就是他小弟,老大被打脸,小弟能好受?
  梁士诒牛bi了,在座三分之二的人瞬间用杀人的眼神看着他,不过他也无所谓。
  毕竟对他而言,在座诸位都是穷bi,也只能看看,难不成真把他拿下?
  要知道旧交通系是北洋里面,最有钱的势力,呵呵!掌握着铁路、轮船航运、电话电报、邮政等国有事业,同时控制着交通银行、金城银行、中华汇业银行、盐业银行、正丰煤矿、中兴煤矿、北票煤矿、六河沟煤矿、龙烟铁矿、戊通航业公司等大银行、大企业。
  别说眼前这些人不敢动他,就算是袁大头在位,也别想轻易搞他,重量级人物,跟你开玩笑呢?
  再说了,这里最大的莫过于上首的徐世昌,他这个策略可算是跟着徐世昌的脚步,有事也得大总统扛着,这就是精明之处。
  参议院副议长朱启钤突然插话,“诸位可能有所知,或许有所耳闻,但是我却是亲眼所见,南方政府偌大一个福州省政府机关,区区数十人,相比于我们动辄数百人的地方县政府而言,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福州,满大街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士兵,穿着草绿色军服的他们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欢迎,无愧为人民子弟兵的称号。而我们的士兵,到处被称为丘八,百姓见了无不怨声载道。
  呵呵!如此对比,何其明显,南方有清正廉明的政府、深受百姓爱戴的军队,何愁大事不成?”
  在座所有人听了这番话都哑口无言,甚至忽略了刚才的那件事情,不是说他们不知道,恰恰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多了,反而不愿意提起,或者不愿意醒来。
  如果说梁士诒刚刚一番话是打脸,那么朱启钤这番话就算是把这张脸皮彻底撕开了。
  没有人会愿意看见敌人如此朝气蓬勃,而自己萎靡不振,但是他们没办法,这是最为可悲的事情!
  段祺瑞不禁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烟,随即一想,顿了顿,然后把烟放在一边,没有点燃。
  因为他突然想起来,这包烟还是南方的‘民生’牌香烟,尽管价格低廉,才两块华元一包,但是味道可以。
  不知不觉间,南方的很多东西都渗透到北洋方方面面,不单单是那些报刊。
  海军总长刘冠雄也说道:“前些时候,我在黄海率舰日常护航之时,我看见了一只舰队,为首的两艘舰艇,至少是三千吨的巡洋舰,后面还有不少吨位超过我身下旗舰的舰艇。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不少渔民都说过,自从天舰巡游,黄海治安一片清明,不管是我国的海盗还是朝鲜、日本的,都不敢在这片海域造次。
  也难怪,就算是我国的舰队对上那些海盗船也能够碾压,若不是日本在后面支持,这片海域哪里会有海盗这种东西。
  而现在,日本海军已经蜗居到库页岛一带了,日本海以南通通不见鸟影。
  那些海盗没了撑腰的,哪里又能够放肆呢!诸位也知道我国海军实力弱小,所以尽管如此,我也没下令清剿这片海域的海盗,呵呵!”
  所有人都听出来了,最后那一声却是自嘲,也难怪,黄海是中华民国的海域,而我国海军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海盗肆虐,没有半点制止的行为,何其可悲!
  自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我号称亚洲第一海军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后,海域一度被日本占据,就连我国商船也要给日本人交税。
  如果不是南方军拿下了台湾,恐怕这南部海域还轮不到我军做主,想想都可怜!
  “恐怕谁也没想到,这只护航舰队居然挂着我国国旗,还上前来跟我打招呼。仔细交谈之下,我发现这只海军居然是东北的,这时候再联想奉系的突然崛起,接下来的话,我想诸位也应该能明白。”
  当然,谁都清楚奉系半年之内突然龙腾四海,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吉林孟恩远,一统东北。
  谁都知道吉林后面站着日本人,甚至武装了吉林军,四个日械师团,或许重火力上不及参战军,但是战斗力绝对不逊色于北洋部队。
  但是奉系根本不管这些,人家连日军占据的满洲里都拿下了,他还会管你这些?
  尽管满洲里只有一个守备联队,一千左右人,但是实力不可小觑,换做任何一个北洋团都无法拿下,但被奉系轻飘飘的拿下了,是的,不到半天。
  据探子汇报,奉军动用了一个炮兵师,一个155榴弹炮团,两个105mm榴弹炮团,足足上千发炮弹,在两个小时内,拿下了满洲里。
  或许有人说,这种强大的火力,换头猪来,也能赢,说得也没错,可前提是你要有这么强大的武器。
  不是说没钱,所以装备不了,北洋军在袁大头控制的时候,这些大口径炮也不少,再说了,控制着这么多省份的财政,哪里会连几个重炮团都武装不起来。
  更何况,这种口径的火炮在欧洲根本算不上重炮,价格上自然不可能贵破天。
  但是买不到,这就是问题了,欧美的对华禁售不成文约定,限制了中华民国对外军贸规模,别说火炮,就是连步枪都买不到,当然通过特殊渠道弄小部分来,还是可以的,但那顶什么用?
  别说榴弹炮团了,就算是给北洋几个75野战炮团,那也让人家感激涕零。
  皖系还好,至少参战军三个师装备了不少的105山炮,甚至150加农炮也有不少,尽管日本货比不上德国货,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第四百五十九章 同人不同命
  可人家这三个武装日械师是用‘西元借款’装备起来的,也不看数额有多大。
  说句不好听的话,有这么多钱,都能够武装五个德械师了,哪里还用日本货。
  但就算是这样,也让同是北洋军的直系羡慕的紧,原来他们就没有什么105口径以上的先进火炮,用的都是民国初年购买的克虏伯山炮。
  口径是够大,可跟不上时代脚步,不但比不上同口径先进德国火炮,就连垃圾日本货都比不了,这就尴尬了。
  没办法,手底下的汉阳兵工厂虽说是中华民国乃至东亚第一大兵工厂,可有个局限性,仿造75炮可以,仿造机枪也可以,但这105口径的家伙什真有难度。
  你说造个120mm迫击炮,那可以,只要有图纸,不成问题,因为迫击炮跟无后坐力炮差不多,用不着什么特殊的钢管,投入小,大不了打个百来发就淘汰。
  但是加农炮、榴弹炮,这种货色岂是随随便便能搞定的?光是整个炮的框架投入都价值不菲,要是搞跟只能打百来发的钢管上去,等会打着打着炸膛了,呵呵!
  这种口径炮管的制作技术倒不是什么秘密,可钢材锻造绝对是机密,特种钢甚至可以用在军舰上,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
  就算你能得到制作技术,可硬件不行,能做得出来吗?开什么玩笑。
  所以,这就是北洋军后期的局限性,也是中华民国所有军阀部队的局限性。
  没错,扩军很简单,有钱有人就可以,步枪也好搞定,不单单汉阳能造,就连滇厂、沪厂、苏厂,安庆内军械所、晋厂等等,都可以。
  汉阳造步枪那在世界上都有名,不过放到现在,先进性就有待瞻仰了,或许超过日本金钩步枪,也就是三零式步枪,但对于三八式步枪,差了一截。
  跟三八式同时期的优秀步枪,例如德国毛瑟g98、法国m1916、美国m1917式步枪、英国李恩菲尔德。
  更别谈火炮了,能够大批量生产75mm包括以下口径火炮的兵工厂,除了汉阳兵工厂,啧啧啧!
  而奉系能够得到如此大的军事帮助,甚至连大口径火炮都有,毫无疑问,除了南方军,还有谁呢?
  吴佩孚也开口道:“前些时候,我在绥远视察部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对面阎锡山的部队跟南华军很像。
  只不过他们用的是灰黑色迷彩军服,但是军服样式简直跟南方军一模一样,脚上的也是胶鞋。
  嘿嘿!手上拿的是毛瑟g98步枪,不少士兵腰上都挂着一两个手榴弹。
  阵地是标准的堑壕、铁丝网布局,每隔五十米就是一挺马克沁,区区千米阵线,部署了不下二十挺机枪。”
  冯国璋、段祺瑞原本灰着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可见内心又颠倒了一番。
  “我听说阎锡山从去年开始就和福建互通有无,山西的煤源源不断运往东南地区,而福建的武器也是如此,那可是个大财主。
  就连四川、西北那些小军阀都能装备上毛瑟g98步枪,更别提阎锡山了。
  听闻原来福建出售的毛瑟g98步枪是十二块大洋一杆,比汉阳造卖得还便宜。”徐树铮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这时候,最恼火的莫过于冯国璋,他突然想到自己的湖北还没被拿走之前,汉阳兵工厂的对外生意突然下跌,导致这条财源萎缩,然后军费不足,湖南前线的战斗态势也变得保守。
  正是因为福建的军火生意做得那叫一个红火,什么毛瑟g98、马克沁重机枪、麦德森轻机枪、掷弹筒,通通都卖。
  甚至连那些所谓的护法军都买了一些,谁的手里没点余钱,十二块大洋一杆毛瑟g98步枪,还送二十发子弹,简直就是白菜价。
  瞬间,那些杂牌军的火力提升了一节,甚至比他的北洋军的基础火力还强,打得那叫一个憋屈呀!
  如果不是唐继尧拉不下脸,恐怕二十万手持毛瑟g98步枪的滇军都能打下整个四川,当然,福建也不是傻子,会不会卖给他还是两说。
  而段祺瑞也不轻松,尽管他利用‘西原借款’,平白得了一批武器。
  可回想之前,真金白银从日本人那里买的东西,奶奶的,十五块大洋一杆金钩步枪。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呵呵!
  他们当然知道阎锡山的变化,冯国璋、段祺瑞甚至徐世昌、梁士诒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但是数据太惊人了,自去年开始,阎锡山通过交易,不管是真金白银购买,还是以物换物。
  总之,山西得到了十万只毛瑟g98、三千只伯格曼冲锋枪,不下五百挺机枪和掷弹筒,至于火炮,还是没摸清楚,也难怪,这等重要军火交易又岂是那么容易被别人知道的。
  就算是这样,阎锡山的力量也可怕,以山西一省供养十万军队,不是四川那种连枪都无法配齐的部队,而是武装到牙齿的先进陆军,至少比起北洋军来也不差。
  这也是为什么北洋一直交好他的原因,要知道山西可是个好地方,靠着煤炭,富可敌国。
  如果直系占领了山西,那之前失去的一切都可以补回来了,因为山西带给它的利益,足以抵消江西、湖北、湖南三省。
  明面上的数据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敌人故意告诉你的信息。
  徐世昌突然说道:“阎锡山那边不用琢磨了,我已经知道他的用途了,少帅冯庸已经知会了我们,这个月十五号会前来京城商讨大事,而山西代表阎锡山、东北代表张作霖也会到。”
  什么?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他们当然知道徐世昌召开这个会议,肯定是有大事情宣布。
  可谁也没想到‘炸弹’来得这么凶猛,好家伙!消息里面蕴含的东西,厉害了。
  张作霖与南方军站在一起,这是所有人都不怀疑的事实,毕竟南方冯家不可能无缘无故扶持他们。
  就算是通家之好,那也没有这么豪爽的份,唯一的解释就是张作霖与冯德麟达成了协议,惟南方马首是瞻。


第四百六十章 令人赞叹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阎锡山居然也会投靠南方,这可是个老油条,身上一股子浓厚的晋商味道,精明狡猾。
  交好南方的确是他的手笔,毕竟不得罪任何人才是处事之道,甚至西北的马家、云南唐继尧、广西陆荣廷都和他交往甚密。
  可不知不觉间就站队了,这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个精明成老鼠的人,居然会如此果决,令人惊叹。
  更可怕的是,局势变得对北洋特别不利,奉系三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与山西至少十万军队呈两角之势,加上南方军在察哈尔的两个师,彻底堵住了北洋北上的口子。
  南下简直是死路,南方军至少五十万大军磨刀霍霍,你敢来,他就敢动手。
  或许现在没有五十万了,毕竟西藏、新疆、唐努乌梁海、云南局势微妙,至少需要十五万部队防御。
  但就算只剩下二十万部队,那也能很容易挡住北洋军,就算冯国璋、段祺瑞加起来,都未必。。。
  好了,这回他们算是明白了,感情人家掀起的西北大战,不是为了扩张版图,而是为了统一落下的最后一子。
  活生生给这些政界、军界的老油条面唱了一出,‘四面包围’绝世是一出好戏。
  “啪啪啪!”突然一阵拍掌声响起,所有人将目光瞬间集中在声音处,却没想,原来是段祺瑞。
  冯国璋似乎为了配合段祺瑞,苦涩的笑道:“生子当如冯德麟,不枉此生哪!”
  一声长叹诉说出了心中的无奈之情,亦是对北洋最后的哀呼,这种情况,如同别人砧板上的肉。
  上首坐着的徐世昌也不禁赞叹道:“少帅之名势必会成为历史上的又一绝响!”
  对于冯庸,在座诸位还能说什么呢?大写的服字,在北洋代表团出发之前,人家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然后在最后一步完成前,又提前告诉你,我要来,时间比预告还准。
  其实他根本用不着跟你谈什么,北洋已经是笼中之物,只需要最后一场总攻,整个中华民国都是冯家的。
  可偏偏人家不想这么做,情愿深入虎穴,也要达到一些目的,至于他的目的,段祺瑞等人也有所知。
  无非是为中华保存一些元气,可这说起来每个人都会,真正要做到,谁也没有。
  但是南方政府或者说冯家用事实告诉了他们,一切为了中华,摒弃一切门户之见,敞开心扉,容乃一切有本事的人。
  且看唐继尧都能安坐云南省省长、南方副主席,而杨增新亦然,甘肃省长、南方副主席。
  更别说陆荣廷了,十万旌旗下东南,只为中华收故土,如果没有冯家的支持,谁敢信昔日败军竟成今天的国家英雄,为中华收复疆土。
  这种胸襟、手段远远不是北洋能够比拟的,就算是袁大头在世,也无法相比。
  北洋宗旨是先武力统一全国,私人掌握国家权柄,再实现强军强国目标。
  而冯家尽管也是一家成一国,可实际上,权力大多都分下去了,而冯德麟父子只握有最后的裁决权。
  基本上,政事、军事都由下边的人掌握,军事委员会、政务委员会将两者分割,军不干政、政不管军,达到一种平衡。
  一步一步实现富民强国强军的目标,从福建开始,分田免税,再到东南,开办银行、企业,无不为百姓着想。
  原本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现在不但家家有余粮,甚至住上了两层小洋楼,这在以前,甚至现在北洋控制区,那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人家的强国之路,首从强军开始,福建陆军踩着北洋军、桂军的肩膀,登上中华民国第一强军的宝座,但这不够;东南陆军踩着滇军、川军甚至藏军的身体,进一步奠定了基础,这也不够。
  于是,南方陆军踩着日本人的尸体,踏上原本属于我们的国土,将满清在世界上懦弱无能的形象,进一步颠覆。
  台湾一战,打出了国家骄傲,西藏一战,增强了国民信心,蒙古一战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华民国的崛起。
  试问你北洋乃至全国任何一支军阀部队,能够做到这其中一项吗?
  没错!北洋强军是够响亮的,可那有什么用,号称东亚第一强军,结果是日本为了迷惑敌人,放出的烟雾弹。
  你敢打日本?敢收回青岛、辽东、台湾?甚至朝鲜?都不能,呵呵呵!简直可笑。
  但是人家敢,从一只军阀部队开始,就已经谋划着收复国土了,被日本人侵占的台湾回来了,被西藏侵占的藏南甚至西藏都回来了,被沙俄试图分裂的外蒙古也回来了。
  并且南方军还进一步夺下了原本属于俄国的地盘,这已经不是收复国土的问题了,更是开疆扩土的泼天大功。
  更有南方在后面支持的陆荣廷,新越系军队,势如破竹,收回了原本属于我们的交趾地区。
  看这个样子,绝不仅仅是收回国土,陆荣廷的军队不断扩大,南方支援迅速到位,已经将交趾建设成一个不逊色于广西的基地,军事基地。
  以这里为基础,南方供给资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武器弹药,源源不断的武装当地华人甚至土着居民,进而拿下整个越南甚至法属印度支那,中南半岛也不再是梦。
  难道这些都不足以说明南方军冯家的野心?这种野心不是称霸全国、谋夺私利。
  而是堂而皇之的谋国行为,以一己之力强国强军,使得中华民族再度屹立不倒。
  如此怎能不让这些北洋人钦佩?身为幕后黑手的冯庸更是让他们赞叹。
  一个十八岁的青年,花一样的年纪,却已经再未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这让他们这些年过中旬,一辈子嚷嚷着强国的人,何其难堪?
  若论后世民国政府,爱国莫过于北洋,至少在北洋任上,没有一届内阁出卖国家利益,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若说失去的国土,基本都是满清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人家至少保证了外蒙、西藏、东北的国家属权。


第四百六十一章 北洋归一
  众人沉思了半个钟头之后,段祺瑞、冯国璋对视一眼,双方都看见了一丝解脱,随即一齐站起来说道:“输了!”
  直系、皖系作为北洋分裂出来的主要支系,自袁大头死了之后,争斗了快五年了吧!
  无时无刻不再想着争夺中央权力,期间经过多少届内阁,都无法泯灭他们心中的激情。
  为此,掀起了多少争斗,死了多少军人,又让多少人家破人亡,简直是民不聊生。
  诺大一个中原地区,河南河北曾经是中华民国人口、经济最为繁华之地。
  现在却变成一块死地,人口不足满清时期的三成,经济更不用说了,当地军队连饭都吃不饱,纷纷前往外省。
  北洋掌控下的地盘,绥察热不用说了,本就是地广人稀之地,陕西自回民暴乱以后,已经跟西北青海差不多了,而山东,日本人攻占青岛之后,甚至将整个山东划为势力范围,当地民众携家出逃者不计其数。
  至于河南河北,就连直皖都没有控制的欲望,可见这个坑有多大,剩下的皖苏浙还算富庶,勉强能够供给北洋军队。
  当即,冯国璋说道:“我手下还有十五万军队,接下来都会交给子玉,统一归还中央。”
  吴佩孚顿时大惊失色,“大帅!”他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冯国璋摆摆手,制止了他,那动作的意思就是,我有数。
  段祺瑞也说道:“我手上除去参战军,还有二十万左右部队,接下来也一并交给又铮。”
  有了冯国璋珠玉在前,他的话显然没有带给徐树铮太大的惊讶,索性安然接受。
  没有人关心为什么皖系有这么多军队,毕竟浙江、安徽这两个富庶之地在皖系掌控中,更别提还有陕西、察哈尔、河南三地间接归属它们,组织二十万部队不算多。
  徐世昌站起来,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以徐树铮为总司令、吴佩孚威副司令,将四十万地方部队包括参战军一并整编,组成二十个师,整编事宜交给华符了。
  至于河南、陕西、察哈尔、热河、江苏、浙江、安徽,这些地方的就交给芝泉了。
  京畿地区由我亲自处理,这一次务必要搞干净,数百年的沉疴终于要扫进垃圾堆了。”
  在座其它人似乎猜出来了点什么,但是又不敢确定,毕竟现在的事情很大。
  他们宁愿将这些想象成北洋有一次集中力量,不分你我,应付接下来南方的攻势。
  可聪明人就会发现,原北洋控制下的部队整编成二十个师,完全是按照南方军两点五万人来搞的。
  至于地方问题,早不处理,晚不处理,偏偏是这个时候,要知道北洋实行的督军制度,安全将各个省份变成了军阀私有物,清理起来何其麻烦!
  看他们现在的样子,就知道北洋要将所有的地盘掌控在一起,形成一块整体。
  或许并不只这样,徐世昌话里行间的意思很明确了,类似于贻害地方的官员势必会被清理掉,多余的那些官员,占着茅坑不拉屎,也得清理掉。
  段祺瑞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可以,我会搞定的,拿了的给我还出来,吞了的我要他们一个个吐出来,乱世用重典。”
  以往地方勾结,谋取私利的情况简直是普遍,所以当地百姓恨之入骨,却只能憋在心里。
  冯国璋略带严肃的看了看在座诸位,然后冷厉的说道:“是时候动一动了,别让那边小瞧了我们北洋。”
  没有人知道他们三个北洋元老具体要做什么,但是在座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沉闷气氛。
  不出他们所料,在接下来的那十天内,偌大一个北方掀起了腥风血雨。
  北洋召开了军事会议,召集了河南、陕西、察哈尔、热河、绥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督军以及各小军阀。
  会议上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交出自己的军队,统一由中央政府进行整编。
  各大督军倒是没意见,毕竟段祺瑞、冯国璋也在堂上,就是他们两召开的会议,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灰溜溜的把军队交出来。
  一些小军阀却是不甘心,不愿意上交军队,用自己的钱养出来的部队就这么交给别人,谁愿意?
  但是接下来他们就体会到了什么叫雷厉风行,中央陆军副司令吴佩孚带着两个师,将河南、河北地区的军阀通通扫了一个遍。
  整个河南、河北,别说私人军队了,就连大一点的巡防队都没有了,所有反抗的军阀一律杀无赦。
  鲜血染红了这片中原大地,也给其它省份的军阀做了表率,不用中央政府亲自动手,各省督军就已经命令手下,清理了底下所有势力武装。
  像什么土匪之类的,都遭了灾,那叫一个地方清明哪!各地火车日以继夜的工作,不断将军队运往京城。
  不到十天,所有北洋旗下的军队全部集结完毕,五十万军队聚集在京城郊外。
  吃喝拉撒都得安排妥当,原来的北苑练兵场就变成了他们的军营,也够大的。
  徐世昌亲自从财政部拿出了为数不多的三百万大洋,当做这些军队的伙食费。
  估计这些士兵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的饭,顿顿有肉,餐餐白面馒头。
  这是第一把火,烧在军队上,第二把火也一齐烧起来了,以段祺瑞为首的中央政府处理团,标配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下到各个县,将地方上为官不仁的家伙纷纷行刑、抄家。
  当然,这些仅限于罪大恶极的官员,至于那些小贪小摸的家伙!罢免官职并且缴纳一定罚金,就可以回家了。
  好家伙!偌大一个北方,至少杀了上千名官员,解雇在家的更是不计其数,收拢上来的家产、罚金多达五十亿,并且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大。
  第三把火也是威力最大的,徐世昌公然取消了国会,组建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三人组,然后分别处理军政事务。
  简直震惊天下,不过骚乱暂时没有,毕竟五十万军队不是说着玩的。


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闲小憩
  对于这次波及北方的北洋大风,百姓当然是纷纷交好,就算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也发表相关言论,支持北洋这一次的清理行动,并称之为“清廉作战”。
  整个中国自满清以来,三百多年留下的腐朽、惨败的官场习气为之清明。
  多少贻害地方的官员士绅得到报应,不但家产抄没,就连自己都性命不保。
  怎么能不让百姓叫好呢?尽管他们没有得到北洋政府的什么援助,但是经过这番清理之后,地方压榨力度势必会为之消失,也就是说,以后的日子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不单单是这样,那些强占百姓土地的地主看见了这种情况,纷纷施恩于百姓,把田还了,还送温暖。
  算是意外收获吧!本来北洋等人的意思是,这些交给南方军处理,毕竟已经惹起了官员众怒,如果连地主士绅都。。
  恐怕北洋到时候名声都会臭掉,没看见人家南方军都是用的软爪子,花钱买地主的土地再分给百姓。
  就在北方狂风骤雨变天之际,南方政府却是忙得不可开交,单单是新加入统治范围的青甘宁新北蒙六省就够他们头疼了。
  哪里有这么多的预备官员安排到地方,就算能够筛选出一部分清正廉明的官员,但大头总归还要南方政府出。
  尤其是改制,原来的各旗要变成县,细分成乡村二级,方便投入人力物力,对地方设施进行优化,例如建立学校。
  于是原有的地方制度就变成了南方政府的省市县乡(镇)村五级,除去村级之外,其余四级政府都需要大量官员。
  还有飘出去的一部分区域需要军政一体化官员,也就是说,能文能武,例如藏南、新西伯利亚、缅甸地区、越南地区。
  尽管是军管区域,但是总不可能一味地用军队镇压吧!难道居民间有些小矛盾就派士兵过去突突?
  所以,这个缺口很大,不管是南方中央政务大学还是各省的政务学院速修班学员都需要一定得锻炼,没办法,只能提前调一批人,去关键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