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明远扬-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悄玫贸鍪帧V劣谀阆胍Υ幕埃饪删筒缓盟盗耍暇贡Υ衷诰褪谴竺鞯拿姹闼腿擞诶硪膊缓稀!

    “除非……。”

    停顿片刻,郑和稍微犹豫之后还是继续言道:“除非你能够征得皇上的同意,那义父便可把脚下的这艘宝船送于你。如果有老师帮你讨要的话,相信这并不是难事。可问题却是你有养活一只海军的能力吗?一千人的海军队伍其花费可不比陆上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少,如果你没有庞大的经济来源的话,这一切都将是空谈。”

    一语惊醒梦中人,唐明到了此刻才明白郑和不是在犹豫要不要给自己海船,而是在替他烦恼养不养得起。不愧是专门吃这行饭的,考虑问题的角度就是不同,看来他自己还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唐明正正经经的躬身行礼,请教道:“不知义父可有办法帮小子解围?”

    郑和微微一笑:“其实你也无需太过担心,你这个侯爷的封地也算是史无前例,细数自古以来的那一个侯爷的封地,都是某一县或者某一府。都是有或多或少的百姓,或者商业,总之一句话,就是有税收可做为经济来源。”

    “至于你呢……呵呵!”

    郑和呵呵一笑:“你的封地是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这侯爷的身份也没有实权,治下没有百姓也没有税收,也就是没有经济来源。但好在岛上有众多的牛马,这就是你眼前最好的经济来源了。”

    话虽这样说,可唐明还是很疑惑:“小子确实有想过把牛马拿去贩卖,可问题是皇上已经下旨,必须每个季度都要为其送一批牛马,这还能拿去卖吗?”

    “哈哈哈……”

    郑和闻言哈哈大笑,突然伸手拍了唐明的后脑勺一下,诉道:“你这小子咋这么糊涂,在官场里也混了两三个月,怎么还不明白里面的道道。只要你能保证供应皇上要求的牛马数量,其它剩下的还不是任你安排。”

    一副高深莫测模样的郑和,见唐明似乎还不明白自己的意思,随干脆明言道:“你现在应该明白师父他老人家把你安排去锦衣卫帮张玉这事的缘由吧?这事杂家可是听说你办得很顺利,张玉乃是皇上的得力战将之一,在军中拥有无比的威信。这次你帮你他一个大忙,他欠你一个大大的人情。”

    “再说你现在也可算是军中之人,以后要是向他们推销一些牛马,还怕要不到钱,只要你经营得好,别说是养一支千人的海军,就是一万人都没问题。辛苦一点熬到明年开春,你带过去的民户便可自给自足,到时你再收一些税,小日子还不是过得逍遥自在。”

    “嘿嘿……。”

    唐明尴尬的摸着被打的后脑勺,这一打挨得一点都不冤,有郑和这一翻话他现在心里可是有底了不至于糊里糊涂的。

    告别了郑和,唐明立马又赶向姚广孝那里,正如郑和所说的,要宝船还得征得朱棣的同意。没有宝船的话,唐明可没有自信能够轻松守住自己的封地,一千人的海军,想想都觉得激动。

    至于养活这些人,唐明可一点都不担心,凭他的本事还有这么丰厚的资源,如果还养不活封地上的子民,那么他也可以一头撞死在南京城门上了,这不是白活了别人两辈子了吗?

    马车赶到姚广孝的庆寿寺,得知他还没有回来,唐明抬头望了眼天色,已经快要日落西山。稍微犹豫之后,便直接命人前往皇宫面圣,省得以后需要再跑一趟。

    姚广孝从早朝之后便没回庆寿寺,可见其在宫中肯定跟朱棣商量着什么大事。而据唐明的猜测,最有可能的还是东厂的事。李兴李大公公一但坐上东厂的掌权人这个位置,唐明很难想象以后郑和的日子会有多难过。

    “唉……。”心里暗叹一声,唐明现在也只能希望李兴不要做得太过分,至少在郑和出海之前能不要搞出太大的篓子来。

    宫门已经在眼前,没有姚广孝亲自陪伴,唐明这次自然无法舒服的坐着马车入宫,在宫门口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后,留下小白和一众侍卫守着马车。自个在一个小公公的带领下进入长长的甬道。

    一入宫门深似海,唐明此刻颇有感触,看甬道两边高高的城墙,把王宫和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离开来,变成了两个世界。掌管天下命运的皇上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日复一日的为自己的江山操劳着。

    天色渐黑,皇宫里的小公公开始忙碌着点灯,皇上已经不在御书房办公,而是吩咐御膳房做了一顿丰富的斋菜,在后花园款待姚广孝。

    小公公在御书房门口闻知后,正想带着唐明前去,却不料一转身便见一少年龙行虎步而来,小公公差一点便被其撞上。脸色一紧正要发火,可当他看清来人的时候,扑通一声却跪趴在地上连称该死。

    少年没有管地上的磕头虫小公公,而是颇有兴趣的打量着唐明,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戏言道:“你就是那个被父皇封为威海候的唐明吧,我可是听大臣们都夸你是神童,今日看来年龄确实是有够小的,还没到十六岁吧?”

    听这小子说话的口气似乎不小,而且单看那个为自己带路的小公公,见到其人便怕成那个样子,唐明猜测眼前这位应该是朱棣的某个儿子。不然在这皇宫中应该还没有那个少年能够如此嚣张。

 第64章 朱高煦受罚

    英明的朱老四一共有四个儿子,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朱高爔。朱高炽因为长得太胖喜静厌动,所以并不适合随军行动,而他这个时候应该留守在北平。至于眼前这位,瞧他那一脸嚣张的样子和其强壮的体魄,而且在靖难之中立下赫赫战功,一直跟随其父南征北战的只有朱高煦了。

    可惜这位一直垂涎于皇位的朱高煦,可能还真是没有当皇帝的命。其做事风格颇像其父,更是深受朱棣的喜爱,也曾明言将来要立其为太子。可惜汉家的封建思想,长幼有别,就算要立太子也只能力长子朱高炽。

    朱高煦笨就笨在他只懂马上之术,不懂文人的谋略,身边更是没有那个大儒家可以为他出谋划策。以至于到最后他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只能被迫做一个王爷。

    “在下正是威海候唐明,还未请教兄台大名?”唐明虽然心里已经猜到眼前就是朱高煦,可他不说,唐明也乐得装糊涂。

    本来从一些大臣和皇后那里就听说过,唐明乃是什么世外高人的子弟,听别人传得神乎其神的,他还起了要结交一翻,再把唐明拉到自己的阵营中,好为自己以后立太子的时候出出力。

    可现在看到唐明才这么一点岁数,瞬间便对其失去了兴趣,而且此刻见唐明对自己一副不怕不坑的表情,更加深其内心的想法。想到这里,朱高煦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嘴上更是没好气的说道:“一个小屁孩而已吗?不知父皇是怎么想的,竟然封你为威海候,哼哼……,怎么,见了本皇子朱高煦还不下跪,你胆子不小啊!”

    起初唐明还在为他感叹命运不好,朱高煦这话一出,唐明顿时直翻白眼,感情自己是太一厢情愿了。就眼前这位的性格,要是有哪位大儒肯为其出谋划策才怪,估计他以后几次意图不轨还没死,应该确实是如史书上所说的一样,是朱高炽太仁慈,多次为其求情,才免被朱棣砍头。

    面对这样的二百五,唐明本无需客气,但怎么说朱高煦现在还是朱棣最喜爱的儿子之一,表面上恭敬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官大一级压死人,更别说是面对一个皇子。

    唐明快速的整理一下衣冠正准备跪下行礼,刚要低头的时候,却突然见朱高煦背后几步之遥,便站着朱棣和姚广孝,后者脸上毫无表情,头微微的摇个不停,似乎对朱高煦很是不喜。

    而朱棣这个至高无上的皇帝更是臭着一张脸,眼里更是有着一丝怒火隐隐呈现。唐明见其两人的神情,立刻便明白刚才朱高煦刚才那些有欠考虑的话,应该是被两位听了个正着。本来只想着装装样子应付过去就算了。

    但现在有两位大佬就站在眼前,唐明赶紧收起自己的小心思,老老实实的大礼参拜而下,一副恍然言道:“小臣不知阁下乃是皇子,不知者无罪,还请皇子宽恕小臣失礼之处。”

    朱高煦居高临下的望着拜伏于地的唐明,眼里尽是不屑的神色。眼前之人怎么说也算是军中之人,可这会一听到自己是皇子,变成了一个磕头虫,刚刚见面时那一点傲气也消失无踪,这样的表现跟那个跪在旁边的小太监有何区别。

    对唐明彻底失去兴趣的朱高煦,冷哼一声喝道:“算你小子识相,滚一边去别挡本皇子的去路,坏了本皇子的好心情,小心你脑袋搬家。”

    刺耳的言语,令得跪拜于地的唐明差点都忍不住站起来给他一拳,只是有人似乎比他这个当事人还要气愤。朱高煦鄙视完唐明,一甩宽绣便想阔步离开,一声断喝却突然从其背后传来。

    “站住!”

    充满威严的爆喝声突然而起,紧接着便响起一阵脚步声,朱高煦还未弄明白是谁敢对他,这个深受父皇喜爱的皇子冷声喝骂。耳边一阵风声突起,脑袋便是一疼,身体立刻一阵摇晃,差点就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上。

    这下还了得,堂堂一个皇子竟然在宫中被人扇了一巴掌,回过神来的朱高煦,‘呀’嘴里发出一声怪异的恼吼声,不管三七二十一,硕大的拳头握紧了便转身向身后打去。

    含怒而发的一拳,去势勇猛无比,只见一阵拳影闪过,拳头已经出现在朱棣的眼前。朱棣双手交叉放于身后,眼睛死死的瞪着恼羞成怒的朱高煦,对于眼前不断放大的拳头置之不理。

    朱高煦不愧为是在军中磨练长大的,手上功夫确实有一套,当拳头快要碰到朱棣的脸上时,他已经明白过来自己刚才是被父皇打的,吓出一身冷汗的朱高煦,眼看收回拳头已经来不及,随不顾一切硬生生的把拳头偏离了朱棣的脸部,连人一起从其身边一闪而过,狠狠的撞上朱棣身后的侍卫。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以至于唐明刚刚站起身来,就只见到朱高煦把一个侍卫压倒在地上,模样狼狈之及。

    “好你个逆子,现在连父皇都不放在你眼里了是不是,竟敢在朕的面前动拳头,来人啊!给我把这逆子拿下,关到天牢之中,没我的命令谁都不许去探望。”朱棣怒气未消,黑着一张脸,冷声喝道。

    姚广孝这个时候自然不能再沉默不语,随先行拦住领命要抓朱高煦的侍卫,对朱棣进言劝道:“皇上何必如此大动肝火呢,皇子刚才也只是不知被谁打了,一时气愤没有看清是谁便出拳头,好在他收势及时,也没伤到皇上的龙体,关其紧闭几天让其反思一下即可,至于关入天牢之中,便有些欠妥了。”

    “逆子观其刚才的表现,仗着近年立功不少,又深受朕之喜爱,便目中无人,嚣张题跋。倘若现在不加以管束,日后那还了得,少师自不必再为此子求情,今日朕的主意已定,要反思也得让他到牢里去反思。”朱棣一说完,便转身面对其身后的侍卫,冷声喝道。

    “还不快点动手,记住了,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去见他。”

    “是,皇上!”几个侍卫单膝跪于地上,轰然回应一声,不敢再有所犹豫,麻利的把朱高煦给押了起来。

    “父皇父皇,孩儿不知是您啊!孩儿知错了知错了,求父皇饶了孩儿这一次。”直到此刻朱高煦总算是明白过来朱棣并不是在开玩笑,求饶的声音里似乎已经有了一些哭腔在里面。

 第65章 杀鸡敬候

    朱高煦的求饶声并没能打动朱棣,被两个侍卫架着离开御书房的门前,一场闹剧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

    唐明愣愣的看着眼前一脸紧绷着的皇上,他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位一国之君,竟如此绝情,对于自己的爱子尚且可以这样不讲情面。稍一犯错便关入大牢,身为臣子的自己,一但犯错后果更是可想而知。

    姚广孝此刻却是一脸的高深莫测,朱棣此番做法明显是有杀鸡儆猴的意思。不然若在平时朱高煦绝不会沦落到要坐天牢的地步。借自己儿子的事来警惕一下唐明,看来效果还是斐然的。

    对于唐明一脸愕然的模样,朱棣似乎很满意,小子是玲珑心一点就透,自无需再多言。高抬着龙首迈着龙步进了御书房。

    唐明弯腰塌背小心跟在其后,故意放缓脚步等姚广孝,在其耳边小声言道:“老师,弟子想请你老人家帮忙向皇上开口要一艘宝船,不知可否?”

    姚广孝嘴角噙着一丝微笑,点点头:“你封地在海外的孤岛,其海岛孤立无援,一但有利可图海盗必会横行,海船和相关的人员,你自可与三宝讨要。至于宝船多了不可,要个一两艘还是可行的。”

    说话间两人已到御书房门口,唐明不再言语,微微躬身一礼便跨门而入。朱棣高坐龙椅之上,低垂着眼帘闷声不响。

    唐明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应不应该站出来跟朱棣提宝船的事,安静的御书房内一时间气氛有些诡异。唐明用眼角的余光偷瞄姚广孝一下,老僧入定一般,与朱棣的模样没什么不同。

    这是要逼着自己开口的意思啊!唐明别无选择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言道:“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爱卿有事尽管言语便可,何须如此客气。”朱棣一改沉闷,呵呵言道。

    瞧这口气似乎并没有怪罪自己与朱高煦之事,唐明顿时淡定了许多,随言道:“臣这两天已经准备启程去威海岛,虽有郑和大人慷慨相赠一些海船。但考虑到海上多有游荡的海盗,为其安全着想,若没有一两艘宝船做为护卫的力量,臣恐难以在孤岛之上为皇上驯养牛马。”

    “宝船乃是我大明的海上利器,按理绝不会下送于臣子,但念你改造宝船龙骨有功,朕便送你一艘也无不可。自行去和郑和商议,就说朕已答应于你便好。如今天下已太平,朕不日即将登基,威海候可先谴其手下去安排封地的事宜,至于你留下来参加完朕的登基大典再前去封地便可。”

    四年战乱之祸,大大小小百余次战斗,直到今天总算顺利登基,朱棣自是心怀大畅。

    唐明拱手应诺,陪着朱棣闲聊几句后便和姚广孝一起告别退下。回庆寿寺的途中,唐明由于好奇心作祟,向姚广孝打听东厂之事。姚广孝并没有任何的隐瞒,一一为其解答。

    朱棣从今天早朝之后,确实是和姚广孝商讨东厂是否需要建立之事。姚广孝从一开始心里就不支持朱棣,可无奈朱棣心意已定,找他来谈也只是知会一声而已。朱棣对身边的太监可以说是相当依赖,对其信任已经远远超过锦衣卫。

    可要是直接让身边的太监去参合进锦衣卫里,这样做并不妥当,这样的改变不提朝中各位大臣会有腹议。锦衣卫这个向来强力的机构本身便无法接受,所以为了能一劳永逸,朱棣干脆想出重新再立一个跟锦衣卫相当的机构。

    而这个机构当然是由身边的太监掌权,第一任的人选当然是对朱棣一直忠心耿耿的李兴。姚广孝见自己劝说无效,便不再言语,人越老年纪越大,他对这些权力中的你争我斗的事情,几乎已经失去了兴趣。

    姚广孝倒是对朱棣提起的另一个倡议很有兴趣,便是编修永乐大典一事。这事姚广孝表示大力支持,朱棣也命其开始准备人员,一但时机成熟便可开始操作。

    永乐大典这事,唐明自然是知道的,不过对于建立东厂一事,姚广孝漠不关心的表现倒是有些意外。毕竟这个所谓的东厂第一任掌权人就是李兴,郑和目前和李兴的关系,姚广孝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

    可明知以后自己的弟子会有大麻烦,姚广孝却还能把此事当成没发生过一样。糊涂中的唐明本来还想开口问一下的,但最后还是忍了下来,姚广孝这样的老狐狸都不担心郑和,他这个官场小白瞎操什么心。

    天塌下来不是还有他们这些大佬顶着吗?要想自己以后能轻松度日,逍遥的做一个侯爷,有些事情还是少知道为妙。

    送走姚广孝已经是二更天,不知道灵逸这小子事情办得怎么样?毕竟对性子有些跳脱的灵逸,唐明对其还是有些不放心,随催促侍卫加快速度赶回郑府。

    皇宫中的御书房依然亮着灯火,朱棣还没有安寝,御书房厚厚的地毯上,一个破碎的茶杯四散在其上面。朱棣脸现怒意,眼中两道厉芒毫无保留的倾泄在跪于地上的纪纲。

    原来纪纲在不久前接到了北平锦衣卫的密件,说是鞑靼又再次袭击了大明的边疆,造成当地的守军大量的伤亡。鞑靼日见势大已有大规模来犯之意,情况不容乐观,要求禀告皇上做好防范,并且派兵增援。

    朱棣闻听此消息后才有刚才那番震怒的表现,鞑靼此番作为无疑深深的触怒了朱棣,以前家里还在内斗,无暇分身去管鞑靼,只能尽量忍耐。可现在不同以往,家里已经平息内乱,虽还需要休养才能恢复国力,但只要能抽出身来。

    朱棣佷乐意跟鞑靼来一场大战,尤其是从他分封到北平,绒守边疆之时,就与鞑靼结下了不小的仇恨。可以说建文如果是朱棣的心头刺,那鞑靼就是他的眼中钉,都是必除之而后快的人。

    “朕要你命锦衣卫中的死士混进鞑靼刺探军情,算算日子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有何结果?”朱棣在一番发泄后,终于压制住胸中燃烧的怒火,冷声喝问纪纲。

 第66章 深夜来访

    纪纲很无辜,话说皇上命他派遣探子前去鞑靼刺探军情,可其口中的这一段时间也只有不到十五天。←百度搜索→这段时间别说是混进鞑靼刺探军情了,估计连来回路程都不够,更别说还要见机行事混进鞑靼的部落中。

    有苦也只能往肚子里吞的纪纲,自然不敢否定皇上口中说出来的话,苦着一张脸禀道:“微臣办事不力,请皇上降罪,至今为止派到鞑靼的探子还没有任何的回信,敌方的虚实与部署,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无从得知,臣罪该万死。”

    言毕,纪纲直接趴到地上,一副诚惶诚恐,罪孽深重的模样。似乎他此刻就应该被千刀万剐。

    朱棣眼中两道厉芒一闪而逝,手中抓着龙案上的纯铜镇纸,差一点就砸到纪纲的头上。好在他及时收住,不然纪纲这会必然脑袋破碎,冤死于御书房之内。

    轻轻把手中的镇纸放回原处,朱棣沉默片刻之后才开口言道:“汝乃朕的武术启蒙老师,算是看着朕成长起来的人,尤其是近几年屡立奇功。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你们锦衣卫以后做事还是收敛一点,枪打出头鸟相信你应该心里有数。退下吧,南京的事情你交给手下去办,从现在开始到北平去辅佐高炽,务必把鞑靼的虚实弄清楚,为朕明年出兵的时候做好万全的准备。”

    “臣领旨!”纪纲三叩九拜之后,慢慢退出御书房。

    已近三更天,就算是在皇宫里,点亮的灯火也驱赶不走夜的黑,纪纲犹如行尸走肉般麻木的走出皇宫。

    朱棣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一个任务下来便把自己调到朱高炽那里,虽然还没有卸掉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但这又有何区别呢?好在他有先见之明,把家人托付给唐明。可惜皇上似乎连这点时间都没留给他。

    明天早朝之后,满朝的文武大臣应该都知道自己被调去北平之事,到时恐家人必会有危险。

    “唉……。”纪纲秃废的轻叹一声,看了看漆黑一片的夜空,皱皱眉头加快脚步跻身于黑夜中,很快便消失在长长的街道上。

    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夜,除了因为鞑靼犯边境而失眠的朱棣和纪纲之外,唐明也失眠了。准确点说应该不是失眠,而是根本就没有让他可以睡下的时间。

    灵逸这小子在外面跑了一整天,没有招到任何一个人,全部人一听说是要到海外的孤岛去定居,个个头摇的像拨浪鼓。并不是唐明开出的条件不吸引人,而是生在南京城周围的百姓,根本就不愿意离开这片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土地。

    最近又因为慷慨的皇帝陛下突然大发慈悲之心,竟然免去京师一年的赋税,本来日子过得就很富裕的百姓,现在那里会放弃这美好的前程。跟随一个什么侯爷到海外孤岛去开荒种地。

    百姓向来都是钟情于土地,更加留恋生他养他的这一方水土。要不是迫于一些无法抗拒的原因,谁会弃家园于不顾,而远走他方。将心比心,唐明也很认同百姓的选择,可要是不想出个法子来,那他的封地还能怎么建设。

    千算万算却忽略了最为关键的问题,一筹莫展的唐明,烦厌的揪着自己的满头长发,焦躁的在房内度来度去。小白似乎也知道唐明正在烦恼,摇着尾巴咬着他的裤子,使劲的往外拉。

    唐明确实在房里也呆够了,闷热的夜晚,没了后世的空调,连电风扇也没有,再加上这该死而又让人头疼的事情。他受够了,吩咐已经趴在桌子上快要睡着的灵逸,到厨房去弄点好吃的,他自己则抱上一坛蒸馏酒,带着小白来到院子里的大树下。

    想着今晚好好的醉上他一回,没想到酒坛刚放下,老管家颤颤巍巍的身影便出现在眼前,睡眼朦胧的样子,唐明很怀疑他是不是在梦游。

    “少爷,府门口一个自称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的人,半夜来敲门说是要找你。老奴已经告知你安寝了,那家伙却不愿离开,还硬塞给老奴一百辆银子,要我来向你通报一声,说什么有要急之事相商。”

    老管家说完,竟把手上提着的一个包裹,用力的放到桌子上,看其差点背过气的样子,这个包裹应该不轻。

    唐明愣愣的指着桌子上的包裹,疑声问道:“郑伯,您这包裹是……。”

    老管家指着包裹气喘吁吁的回道:“这就是那个什么纪纲给老奴的一百两银子,现在家主不在,家里的事就需要你来管理了。府上家主早有明言,凡是有人来送礼的,都不许私自接受,必须得让家主过目才可。”

    听老管家这样一说,唐明便明白过来,郑和这是怕府上的人乱收礼,故而才定下这样的规矩。老管家是个实在人,自然不会贪墨这区区百两银子,因此才拿来让自己定夺。

    纪纲这个老家伙,早上才刚刚和他见面,现在三更半夜的就急着见自己,不会出了什么大事吧?唐明沉默片刻,不敢再墨迹,随让老管家去带纪纲来见自己,至于那一百两银子,自然是让老管家顺便收起来。

    指挥使大人送的钱,不要白不要,天下间能让纪纲主动送钱的,应该除了皇上还没有别人。

    老管家模样虽看起来风一吹便倒,走起路来也老是颤颤巍巍,可动作却还是挺利索,至少在唐明的眼中,老管家的手脚并不比他自己差多少。这不,几次眨眼的时间,便消失在唐明的眼前。

    灵逸端来小酒菜,刚一摆好,纪纲便跟随在老管家的身后进了院子,相隔还有十几步之远,纪纲便笑眯眯的抱拳言道:“唐侯爷果然好兴致,这半夜三更的竟然还没就寝,却在这风雅之地喝着小酒,乐乎乐乎。”

    “哈哈哈,纪大人见笑了,这夏夜里闷热异常难以就寝,弄点小酒到屋外乘凉,何谈风雅。倒是纪大人何故深夜来访,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唐明可不想跟纪纲打哈哈下去,半夜三更的不去睡觉,却来找上自己,要是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他指挥使纪纲会这样子,打死他都不信。

 第67章 君子之托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纪纲闻言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唐明的爽快让他很欣慰,今晚半夜来访他已经把家人一起带了过来。明天一早他就必须启程去北平,如果不趁现在就安置好家人,纪纲如何能安心的离开。

    “侯爷有如此雅兴,本使应该相陪才是,无奈俗事缠身无法作陪,惭愧惭愧!”纪纲双手抱拳,嘘唏叹道。

    “哦,不知纪大人为何俗事缠身,不防说出来小弟若是有机会帮忙的定鼎力相助。”这话倒不是唐明说客气话,而是真心想帮助纪纲。

    东厂的建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皇上的意思明摆着就是要用东厂来压制锦衣卫,让两家互相牵制,不让一家独大。唐明考虑到东厂是李兴在主事,又加上郑和与他之间的不友好关系。

    现在有锦衣卫的纪纲来示好,他自然得把握住机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么浅显的道理唐明自然还是懂得的。

    纪纲闻言啥都不说,直接端起唐明为他倒满的酒杯,头一仰一干而净。随后抬绣一抹嘴哈哈笑道:“有侯爷这一翻话,我纪纲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不瞒侯爷,纪纲今晚到此可是连同家人都带过来。还请侯爷为纪纲安置一下,大恩不言谢,日后侯爷有需要纪纲的地方,纪纲绝不推脱。”

    “哦!”

    唐明惊哦一声,疑声问道:“纪大人何需如此,安置汝家人唐明早已答应,可这两天因为皇上有旨意命我再等几日才可回封地,因此小弟才没有去接大哥的家人。如今大哥行事如此匆忙,是不是出了什么要事,小弟不知可否得知一二?”

    “唉,实不相瞒,大哥今晚收到北平来的消息,鞑靼最近又在我大明的边疆活跃起来,似有大军来犯之意。此事乃皇上毕生心头痛,又因大哥我办事不力,没能打听到鞑靼如今真正的虚实,龙颜大怒之下,大哥我被令明天一早立即赶赴北平,辅佐大皇子高炽探听鞑靼的虚实,为皇上日后大军压境做好万全的准备。”

    纪纲话说到此处,不由停顿了片刻,似是犹豫了一下,心有不甘言道:“其实皇上命我前去北平,里面还有另一层意思。相信侯爷应该还记得日前跟你提起过的东厂之事,现在有九成九的把握能够确定是真的,不然皇上绝不会如此急着把我支离南京,大哥我才半夜来访,让侯爷帮忙安置家人,此等做法实属无奈之举啊!”

    唐明恍然,纪纲这明摆着是撞枪口上了,皇上本来要扶持东厂起来,想要支开纪纲的话,还得想破脑袋去找理由。现在倒好,纪纲自己拿头顶上去,这还真怪不了别人。不过倒是他的家人也一起跟了过来,这点唐明倒是得先行安排一下。

    随吩咐还没回去休息的老管家,叫醒下人去安排。纪纲的家眷连同下人加在一起,怎么说也有三百多人。好在郑和在南京这个家够大,又因为他是太监,所以没有家眷什么的,地方足够,不然一时间还真不好安排。

    郑府在老管家的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