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明远扬-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躬身一礼言道。

    郑和摆手轻言:“即是师父有令,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你也快些去准备,杂家就先走了。”

    唐明亲自陪着郑和到了府门口,眼看着他上了马车才回转到自己的卧室,换上威海卫百户的军服,让老管家为他也备了一辆马车。要上马车的时候,小白咬住他的裤脚呜呜鸣叫着,无论唐明怎么安慰就是不放口。

    这是要去皇宫见皇上,当然不好带着小白,可看这家伙硬要跟着自己,时候已经不早,唐明可不想姚广孝等自己。只好让小白上了马车,带着十几个老管家安排的侍卫,灵逸驾着马车浩浩荡荡的杀向庆寿寺。

    当唐明到达庆寿寺时,只见姚广孝早已等在庙门口,一身宽大的朝服,头上戴着乌纱帽,老神定定的立于庙门口。对于街上不时走过的百姓,对其指指点点的,他全然不顾,手中继续念着佛珠,沉浸在自己的佛道里。

    马车在庙门口停了下来,唐明麻利的翻身下车,弯腰塌背的向其告罪一声,把姚广孝请上马车。

    一声吆喝,带着滚滚浓烟,大摇大摆高调的向皇宫挺进。车厢里姚广孝不曾开口,唐明也只得陪着默不吭声,见姚广孝紧闭着双眼心里默念着佛经,他也只好闭紧嘴巴,放空脑袋准备再补一下睡眠。

 第59章 张玉

    开章之前,向各位兄弟姐妹讨要一下收藏,麻烦大家在阅读的时候点一下收藏,十五万字了,收藏还不到500,煎熬啊!拜求各位大哥大姐,给芒果一点码字的动力,谢谢大家。

    马车缓缓而行,大街上只有巡街的士兵,天色善早百姓还不能踏出家门开始一天的忙碌。街上除了巡城的兵士外句只有零星的官员车驾经过,唐明似乎被建文神出鬼没的暗算吓到了,所以他现在出门必定带足侍卫。

    这样的阵势便有些显眼,马车上打着郑和府上的标志,又有带刀的亲兵随行左右,见到此等阵势的官员无不远远的避开。礼让在一边静等唐明的马车过去才敢动身,驾马车的灵逸见此鼻孔朝天,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平常他一个小老百姓,见了这些官员不就像他们此刻这样避让在一边,现在身份转变了。看着那些平常高高在上的官员,此刻那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灵逸就感到很解气。

    唐明自然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摇摇头伸手扫了下灵逸的头:“你小子看着这些官老爷给你行礼很爽是吧,瞧你那一副没出息的样子,人家那是看在这马车是郑府的,这才礼让,你以为是在对你行礼啊!”

    灵逸高仰的头颅耷拉下来,摸着被打的地方嘿嘿傻笑着。可脸上却连一点尴尬的神色都没有。

    前方便是皇城,宫门处灯火通明,早到的大臣等候在此,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一派和气生财的样子,哪里有平常在朝堂上,你争我辩各执己见,吐沫横飞的壮观场面。

    唐明的马车一到,外围的官员纷纷让开,直行到宫门口,唐明正想下马车,姚广孝却拦住了他,递过一块令牌示意拿给守宫门的侍卫头子。

    唐明愣神接过,转手便递向已经迎面而来的侍卫,眼睛在令牌上一扫,侍卫连接过去都不用,便行礼退后。对其身后的守卫轻喝一声打开中门,放唐明的马车直接进了皇宫。

    马车入宫片刻后,皇宫的大门才再次打开,等候在宫门外的各大臣这才鱼贯而入,他们似乎对于唐明的马车可以直接入宫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因为在大明所有的官员中,只有一个人有此特权,那就是姚广孝一人。

    太极殿上,文武大臣各自站成一行,唐明本是武官应该站在武官的队伍里,可这会却是站在姚广孝的身边。引来满朝文武的目光,有猜疑的,有恍然的,还有一脸鄙视的,认识或者听说过唐明的人自是一脸恍然。而不认识的却在用眼神询问那些一脸恍然的人。

    大殿高高的台阶上,李兴上前两步,扯着嗓子尖声吼道:“大朝觐开始,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台阶下的众大臣顿时眼观鼻,鼻观心,空荡荡的大殿上,几十个大臣愣是没有人吭声。到是武官队伍中站在为首的张玉,脸现气愤之色,似乎有话要说,却不想第一个站出来,估计心里想说的应该是坏事,要是好事的话,哪里还用得着犹豫,早站出来开口了。

    张玉悄悄斜了眼身后众武官,见他们个个低垂着头,根本就不敢与他对视,心里暗骂一声混账。只得一咬牙出列言道:“启禀陛下,臣张玉有事启奏。”

    “讲。”

    言简意赅的朱棣,其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上不停的回荡,头上通天冠的珠帘挡住了他大半个面部,让人无法从其表情猜测他的喜怒哀乐。

    张玉此时此刻内心是痛苦和无奈,昨天傍晚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突然带着近千锦衣卫,气势汹汹的冲到他的军营中,说是要清查军中隐藏的逆党。张玉自然不会让其在自己的军中胡来。

    因此把纪纲骂了个狗血淋头,曾有一度双方还差点动起手来,可惜纪纲一点面子都不给张玉。直接亮出朱棣;如朕亲临’的令牌,让张玉无可奈何,但接下来纪纲的动作让张玉差点吐血而亡。

    纪纲竟然在军营中抓了将近一千个战士,大的有操守官,小的到兵卒。五万大军的军营愣是被其搅了个天翻地覆,差点就引起大规模的叛变。要不是张玉全力镇压,估计昨晚五万大军的军营就得炸营。

    昨晚纪纲走后,本来他已经连夜赶到皇宫想要面见皇上,无奈皇上却不见他,张玉只好一直在皇宫里等着,直到上早朝的时候,他现在可是再也憋不住。

    “启禀皇上,臣要告纪纲乱用权力,昨晚竟然在我军营中抓了近一千兵士,令我五万大军的险些炸营,此乃其一。其二,纪纲抓人无凭无据胡乱抓人,已经严重扰乱我军军心,此等乱臣贼子不惩罚不足以安抚军心。”

    张玉说话,扑通一声直接趴在地上,这声泪具下的控诉引得满朝文武开始窃窃私语。姚广孝却依然如老僧入定,唐明似有所悟的看着张玉。内心一时间也是五味杂陈,他这个当事人当然知道纪纲为何会有如此动作。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纪纲竟然做得如此过份,再抬头看看高高在上的朱棣,似乎对张玉声泪俱下的控诉,毫不在意一般毫无反应。

    武官队伍中,站在涨玉身后的两位大臣见张玉已经做了表率,自不敢再当成不知道,两人互视一眼后便赶紧出列,拜伏玉张玉身后,口称:“皇上。”

    武官现时三位大佬都已经拜伏于地上,一荣俱荣的惯性作用下,武官朝臣纷纷效仿其动作,三十几个武官齐齐跪下齐呼:“请皇上严惩纪纲此等乱臣贼子。”

    其声轰然于耳久久不平息,事关锦衣卫,只受皇上一人指挥的特殊机构,一向敢于进言的文臣,此刻也都是紧闭其口,低头垂目做空想状。

    阳光穿透空中薄薄的云层,从大殿门口照射进来,铺满跪拜于地上的众多大臣,肉眼可见的灰尘在光线中不停的乱舞着。正如朝中各位大臣此刻心里一样,乱如麻,落针可闻的大殿上,只剩众人的微微呼吸声,气氛一时间压抑得令人不安。

    张玉此举已经有些过火了,全朝的武官全部跪于大殿之上,口称惩罚纪纲。全大明的人谁不知道锦衣卫乃是皇上最为依靠的探子。他们每做的一件事都是授权于皇上,纪纲去查军营的士兵,是皇上授权,虽说他做得过份了点,但锦衣卫做事一向就是如此。

    你张玉此时却站出来要皇上惩罚纪纲,这无疑是让皇上自己打自己的脸,眼看朱棣久久不出声,似乎在韵量着一场狂风暴雨般,让人揪心不已。

 第60章 朝堂之争

    继续再让朱棣这样沉默着韵量情绪下去,必定是不可行的,这种时候就唯有朝堂上有人站出来调和一下。可看那些文臣却纷纷把眼光聚集在姚广孝身上,因为每到这种时候,也就只有姚广孝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

    姚广孝自然不负众望,在满朝文武的期待眼神中,缓缓步出队列,进言道:“皇上,如今天大明王朝在皇上的治理下已近太平,几年的战乱已不知毁掉我汉氏一脉多少好男儿。其中被毁之家更是数不胜数,此时自应紧抓生产,广施仁政让百姓安居乐业。”

    “少师此话从何说起,朕对天下百姓从来都是待如亲子,废除旧弊广施仁政。现如今我大明王朝民风淳朴,作奸犯科之徒更是少之又少,如此佳绩何以让少师口出此言?”语气生硬的朱棣,带着一丝质疑的口吻质问姚广孝。

    姚广孝似乎早有预料,不慌不忙的回道:“吾皇上仁政爱民之心日月可见,爱民善能如此,何不把仁慈遍及我大明的军臣。让军士与臣子也受吾皇仁慈之光普照,百姓善不许乱欺,更何况是陪着吾皇东征北战的将士。臣恳请皇上另换他人彻查此事,以示公正。”

    这话一出口,大殿上顿时又恢复了鸦雀无声的状态,跪拜于地上的三十几个武臣,包括张玉在内无不对姚广孝投去感激的眼神。他们心里都明白,在这朝堂之上也唯有姚广孝能说出此话。

    姚广孝虽是文臣一列,可他在朝堂之上从不结私营党,做事一向也都是就理论理从不私偏,因此深受皇上信任。如果刚才那些话是别的任何一个大臣说出来,估计这会早已被砍掉脑袋,还得连累族人受其牵连。

    朱棣陛下微微一抖,姚广孝虽说得委婉,可锦衣卫毕竟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剑,所指之处无不令人闻风丧胆。虽心里明白锦衣卫在自己的授意下,一向的做事风格过于暴动,血腥,可正也是如此,才能立下赫赫声威。

    整个朝堂之上谁不知道锦衣卫就是皇上心中的一根刺,谁碰谁都得被扎,今日却被姚广孝在朝堂上当面挑出来,每一个人都很好奇朱棣陛下会有何反应,当然也包括唐明在内。这第一次上朝就能碰到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不虚此行啊!

    他虽是开了眼界,但也更明白何谓伴君如伴虎这话的含义了,要是每次上朝都得经历这样的生死一瞬间。唐明宁愿不做这个官也罢,每天都要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上朝,这是人能过的日子吗?

    朱棣陛下的反应大大的出乎各大臣的意料,只见其竟缓声言道:“哦,少师如此说法,似乎心里有了更适合彻查此事的人选,不妨说出来让各大臣表个态。”

    紧张的气氛因为朱棣轻飘飘的一句话,顿时云开雾散,各大臣除了好奇姚广孝要推荐何人之外,心头一直悬着的石头也纷纷掉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唐明官小人微又不用上前说话,所以只能静静的看着朝堂上大家的表演。他呢?就当一个好观安静的欣赏便好,可现实总是不如人意,唐明脑海里刚刚冒出这个念头,事情立即便找上他。

    姚广孝面带笑意,坚定的言道:“此人皇上自也了解,就是威海候唐明。今日为臣也想借此机会为弟子正冠,还请皇上恩准。”

    朝堂上的凝重气氛一散,大家顿时又把刚才之事抛诸脑后,话题已经转开,能在朝堂上混日子的,那一个不是老狐狸。自然不会傻傻的去提那些不开心的事,因此众人很有默契的把话题转到唐明的身上。

    交头接耳小声议论,朝堂上的大臣开始活跃起来。朱棣陛下显然是很意外的,他没想到姚广孝竟然拉唐明出来做挡箭牌。不过要是换成唐明去军营查逆党之事,他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唐明就是建文的直接受害者。

    朱棣自然不会担心唐明会放过任何机会除掉隐藏在军中的逆党,考虑片刻之后,朱棣并没有找到需要拒绝的理由。呵呵笑道:“少师此提议确实可行,朕答应便是,为其正冠那也无可厚非,今日早朝便把这一切都一起办了。”

    唐明直到朱棣的话说完,他还没反应过来,呆呆的傻站在原地,连站出来谢恩都不会。看得姚广孝眉头轻皱,只得伸手把其拉到身边,小声喝道:“快谢恩!”

    糊里糊涂的唐明愣愣的跪下谢恩,朱棣见唐明呆愣的样子,似乎心情很不错,吩咐李兴拿来侯爷的服饰。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为其穿上,最后由姚广孝亲自为唐明戴上帽子,顺便教导几句,便算是完成了整个礼节。

    唐明也从此刻起才算是名正言顺的威海候,这侯爷虽只是一个名誉上的称号,并没有实际上的权力。所谓的封地也在海外的一个孤岛,要是较真来说的话,唐明这会就好比被流放的大臣一样,而且还是被流放到海外孤岛的大臣。

    朝中各大臣自然明白此间的道理,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他们自然不会去羡慕或者嫉妒,恭贺道喜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唐明也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反正来者不拒,一率笑脸相迎。

    可就在这一片叫好声中,一个尖锐而又阴阳怪气的声音在唐明的耳边响起:“恭喜侯爷,这是皇上御赐令牌,还有皇上吩咐锦衣卫在彻查此案期间归你调度,希望你好自为之,莫负陛下的重托才好啊!”

    唐明转身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李兴这个死太监。这些话无论唐明怎么听都觉得别扭,酸溜溜的让他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可人家有皇命在身,自不好针锋相对,随笑脸相陪客套一翻便不再理他。义父的死对头,唐明当然不会跟他客气,免得让郑和误会了可就不好。

    早朝已退,姚广孝没有和唐明一起出宫,而是被朱棣叫去御书房商量事情。张玉很开心,对于唐明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在北平的时候就听朱能提过,算是自己一边的人,由唐明来代替锦衣卫查案,自是再好不过。

 第61章 纪纲的烦恼

    唐明现在虽没有什么实权,可总算也正冠好,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侯爷。姚广孝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把自己给推出来,查什么逆党案件,这是他能参和的吗?话说自己可只想逍遥过日子,至于侯爷有没有实权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姚广孝什么想法,唐明不知道,也不用去猜,他相信老和尚不会害自己,放开这些莫名其妙的心思。唐明和张玉坐着马车一起来到宫门外,马车刚一踏出宫门,路中间就站着一个老熟人拦住了去路。

    唐明从车窗口望去,不是纪纲这个指挥使还能有谁,不过这家伙的动作确实快,皇上刚在朝堂上答应这事,过去还不到一个时辰,纪纲已经来到皇宫门口拦自己。观其脸色似乎不是高兴的样子,虽不知拦住自己有何目的,唐明还是下车迎了过去。

    “哎呀呀,纪大人这是何故啊,唐某要是有什么得罪的地方,也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吧!”不管纪纲是何来意,反正伸手不打笑脸人,客气总不会错的。

    纪纲一脸怨色,狠狠的盯着笑得跟一只小狐狸一般的唐明,心有不甘的拱手回道:“唐侯爷唐大人,你这是要折煞下官了。纪某一接到圣旨便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快马加鞭赶来恭迎侯爷前去指挥使衙门。怎敢有不敬之意。”

    既然不是来找事的,那么自然是好说话,唐明拉着纪纲便上了马车。却望了马车里还有张玉,昨晚两人之间便有了间隙,此刻仇人见面自是分外眼红。张玉也是战场上杀敌无数的老将军,皇上的得力战将之一,被纪纲这个指挥使在军营中,实实在在的打了脸,还无法还手,性格直爽的他,当然没有好脸色给纪纲看。

    又不是唐明也在马车里,说不定这会他都要动起手来。纪纲表现得比较含蓄,虽然没有好脸色,可还算正常,刚一见到张玉的时候,只是稍微愣了一下,便恢复了深沉的样子。

    唐明一时间没有想太多,导致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被夹在中间的他,自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一路上打着哈哈,说些什么天气,饭食之类,毫无营养的话来缓和气氛。

    指挥使衙门离皇宫并不远,马车走不到三十分钟便已到达,纪纲亲自在前为唐明引路,在办事大厅里分主次坐下。纪纲随即开口说道:“不知侯爷查逆党之事,要如何展开,下官也好命人安排下去。”

    唐明未回话,张玉却突然跳出来,一指纪纲便冷声喝道:“这事还用说吗?纪纲小儿快放了我军中一干儿郎,不然今天有你好看的。”

    对于张玉的挑衅,纪纲一点都不放在心里,更把他的话当成耳边风,连看都不看他,眼睛只盯着唐明。

    这就很无奈了,唐明确实想要叫纪纲先放人,可现在被张玉这样一闹,他倒是不好开口了。苦笑着摇摇头,言道:“张将军稍安勿躁,更无需担心,皇上竟然叫我来查案,我自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我也相信指挥使纪大人不会胡来,是吧纪大人?”

    “承蒙侯爷看得起纪某,下官确实没有把张将军的士兵怎么样。可这毕竟是皇上的命令,事情的起因侯爷也清楚。逆党确实出在军中的人,这是事实,全南京城从官员到百姓我们锦衣卫都有彻查过,唯独剩下军中的没查。皇上也是为了安全着想,才命下官去清查一番,若是有得罪张将军的地方,纪某在此先向你陪个不是。”

    一番话解释了纪纲自己的难处,也借机向张玉道歉,这样的纪纲就不是平常的纪纲。唐明很疑惑张玉当然也糊涂了,本来张玉满身的怒火,此刻却被纪纲弄得无处发泄。

    唐明见纪纲这么好说话,随试探着道:“既然大家都是误会,那么不知纪大人可否查出了什么?若是没有问题的话,是否可以先把张将军的人放了,大家再静心和气的商量接下来的事可好?”

    “张将军的部下都是皇上的亲军自然不会有问题,下官现在立刻命人去放人。还请张将军前去压制一下你的部下,别再有什么误会发生。”纪纲拱手言道。

    张玉只要纪纲能先放人,自然什么都好说,得到唐明的首肯后,便随纪纲安排的人去压制自己的部下。

    唐明以为事情到这里便可结束,可没想到张玉的前脚一走,纪纲却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他的面前,口称:“下官恳请侯爷能在姚少师那里,为我打听一事,望侯爷看在昔日的情面上,帮下官这一回。”

    纪纲今天的表现实在是太反常了,唐明搞不懂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纪纲,因何事需要做出这样破格的事情来。今天早朝的时候,满朝文武大臣都在说他的坏话,皇上都能力挺于他。有事不去求皇上,却来求自己这个没有任何实权的侯爷,这事透着古怪,唐明自不敢随意答应。

    纪纲见此也只能先把原委跟唐明道白,原来早上的圣旨里不仅仅要他配合唐明调查逆党一事,还提到要改变一下目前锦衣卫的制度,至于要如何改纪纲自然无可得知。但他毕竟还是深受皇上的信任,跟他提到会和姚广孝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几年的锦衣卫生涯,纪纲可以说已经树敌无数,全大明希望他死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若是锦衣卫改革,他纪纲没了这样的权利。死已经成定局。可他更相信那些仇视他的人,不会只要他的命,家人的安危才是纪纲现在最牵挂的。

    唐明被封侯的事,他早已得知,其封地是在海外的孤岛,这让纪纲不得不心动。要是把家人都送到唐明的封地上生活,他相信有唐明的照顾,在海外的孤岛上,那些想要灭他全家的人,也没那么容易办到。

    一听纪纲真正的目的是这个,唐明自然不会拒绝,至于姚广孝那里他没有答应纪纲的请求,只说会尽力为之。经纪纲这样一提醒,唐明倒是想起历史上这个时候应该是东厂快要设立的时候。看来朱棣也已经意识到锦衣卫的权利确实有些大了,为了以防万一,他绝对不会让这些机构有任何脱离他控制的机会。

    东厂的设立应该就是为了牵制锦衣卫,而东厂的掌权人应该就是那个李兴,看来自己得尽快跑到自己的封地上躲起来,不然被卷入这些暗流中,到时想脱身都难。

 第62章 心乱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张玉带着手下的军士先行回营,唐明则把查逆党的事情继续让纪纲去做,他这个上司说白了也就是暂时性的。姚广孝推自己出来化解皇帝和武官大臣之间的矛盾,他自然明白,所以事情一办妥,立刻便卸任走人。

    时值午时,阳光正是最猛烈的时候,唐明坐在马车里感觉很是闷热,本来还想着直接去造船厂看看郑和的龙骨做得怎么样了。可这样的鬼天气他实在懒得动弹,随命灵逸直接回府。

    朱棣为了不让锦衣卫独揽大权,东厂的成立已成定局。单单一个锦衣卫就把大明的所有官员搅得人心惶惶,现在又来一个东厂,唐明很难想像大明王朝在这两个强力机构的监管下,能让盛世来临。

    或许一开始互相监督还好,可时间一长必成祸患,至少朱棣在位的时候,锦衣卫和东厂确实成互相监督的作用。但可能就连姚广孝也没想到以后就是这样两个机构,让大明王朝熄灭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

    “唉!”唐明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抬头望着天空中,正散发着无穷热量的骄阳。现如今的大明不就像这个骄阳一样,正值壮年的时候,大明在朱老四这个暴君的铁腕统治下,至少开辟了一个永乐盛世。

    想多无益,只是为自己多添烦恼而已。唐明甩开这些心烦的念头,站起身对门廊下的灵逸吩咐道:“带上十几个府上的家丁,要对南京城附近的村庄都熟悉的,找那些困难户要是有流民的话更好,给我招五百户,一千人口左右。”

    犹豫片刻,唐明继续言道:“为了别出意外,你还是先到张玉的军中,向他借几步士兵随你一同前去。记住要他们自愿随我去封地上的,别给我捅出篓子来知道吗?还有招人的第一条件是有独特技艺的人优先选择,这个要记住了。”

    “是,侯爷!”灵逸领命而去。在唐明身边这段日子,可以说是如愿以偿,现在那些官老爷谁见了他不得客气客气。

    现在已经是六月末快七月份,离朱老四要的马匹时间已经只剩半年的时间,虽说现在岛上已经有威海卫的人驻守,可毕竟还是不太安全。一但到处流窜的海盗得知这消息,铁定会大举来犯。

    时间还是太紧迫了,唐明暗叹一声,只得带上小白,坐着马车,在侍卫的前呼后拥下浩浩荡荡的向造船厂而去。

    天气很热可却驱逐不了人们干活的热情,唐明人还未到造船厂隔着老远便能见到,像蚂蚁一样在船坞里忙碌的工匠。古人的创造力是唐明无法想象的,造宝船这样巨大的工程,从其配备的工具相比后世简直天差地别。

    可就是在这样落后的条件下,古人先辈却总是仅靠着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令人震撼的奇迹出来。相比于此刻自己这般模样,唐明突然觉得没脸见人了,先辈在船坞里干得热火朝天,自己却躲在马车里还嫌这鬼天气闷热,一时间汗颜不已。

    马车刚到造船厂的门口,唐明便叫停,自个跳下马车带着小白便步行进去。虽没有了侍卫的前呼后拥,可唐明还是引起了船厂里的人全部的注意力。因为他那一身侯爷的光鲜衣服太过耀眼,再加上小白这只巨大的獒犬,想让别人不注意他都难。

    唐明一踏进船厂的大门便知道自己身上出了问题,不敢再乱逛下去,拉过一个船厂的侍卫,问明白郑和在什么地方后,便一路狂奔着前去。

    光着膀子全身脏兮兮的工匠,见到一路狂奔着消失在眼前的唐明和小白,疑惑过后便也只是笑了笑,旋即又埋头干起活来。

    巨大的船坞就建在长江边上,一艘宝船已经建好了船底,许多木匠有序的在其甲板上建木楼。唐明仰望宝船的时候,已经见到郑和和铁雄也在甲板上,手中拿着图纸不知在争论着什么。

    唐明带着小白从竹竿搭建的舷梯瞪上甲板,站在宝船的甲板上,他此刻才真正的感受到宝船的庞大。就目测来看,这船的体积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这艘宝船似乎比以前所造的宝船还要大一些。

    漫步来到郑和的身边,就听铁雄口沫横飞的言道:“郑大人,这宝船的船头处应该再焊接上铁板,这样宝船的冲撞力会大大的增高。虽然我铁雄现在还想不出如何来铸造这么大的铁片,可希望大人能给我三天时间想办法。”

    “老铁啊,杂家自然知道用铁片的好处,可我大明现在的产铁量就摆在这里,连造宝船龙骨都不太够。要不是我把铸炮的钢铁调来先用,这会那里赶得上进度,明年开春的时候,杂家就必须得造好宝船出海远行。想要把宝船建造得更完美,也只能留待日后。”郑和眉头微皱,话里似乎很是无奈。

    铁雄自然也明白郑和的难处,闻言也只能叹息着告辞,身为大明最顶尖的铁匠,有机会造出一艘史无前例的宝船,却因为材料的限制,生生把他伟大的梦想掐断。犹如被鸡蛋咽着的铁雄只得垂头丧气的告别郑和,自行前去忙活。

    唐明一直等到现在才插得上话,躬身礼道:“义子唐明见过义父!”

    郑和转身见是唐明到来,呵呵笑道:“这样热的天气,你这小子也使得出来,是不是有事要求于我。”

    心思一来就被人看透,唐明一点都不觉得不对,反而嘿嘿笑道:“义父果然慧眼如炬,小子这点心思让你老一眼便看穿,佩服佩服。”

    “少油腔滑调的,有事就快说。”郑和突然脸色一紧,绷着脸冷声喝道。

    唐明摸着后脑勺,抱拳言道:“小子是来跟义父借船来的,今天大殿之上,当着满朝文武大臣,师父已经为我正冠,这两天安排好琐事,小子便要启程去封地。皇上命我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必须得送一批牛马去北平,因此时间上有些紧迫。”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第63章 为财伤脑

    郑和斜着眼睛盯着唐明看了许久不曾开口,似乎心里在盘算着什么?唐明很忐忑,其实他最想要的是从郑和这里能得到一艘宝船,可从目前郑和的反应来看,这似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许久之后,郑和才一指脚下的宝船开口言道:“杂家知道你小子独自驻守海外孤岛,没有战船做保卫很难保证海岛的安全。身为你的义父我也没什么好送得出手的东西,可几条海船和相应的水手,我还是拿得出手。至于你想要宝船的话,这可就不好说了,毕竟宝船现在就是大明的命根,随便送人于理也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