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图-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统猛追不舍,吴懿命令亲兵阻挡,却无人是一合之将,纷纷被一枪刺倒,坠于马下。好在有败兵挡路,三人就混在败兵的洪流中向后方退走。
  不多时,又见一身体魁梧的敌将杀来,蜀军跑的更快,只恨爹娘少生了他们一双脚,有跑不动挡路的,均被一一刺倒身亡。
  蜀军大败,全线败退!


第439章 刘咏的思索与刘璋的煎熬

  随着吴懿的败退,蜀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再无人迎战,全军溃退,如同赛跑一般,拼命向着成都的方向败走。
  凌统入城直冲府衙而去,寇封见此,就带人冲向另外一处要地——仓库!
  但凡城池驻守,最为紧要的两处地方也就是主将的理事之地,那里有许多军事机要资料以及军印等重要物品,自然就是攻击一方入城后攻取的首要之地。
  仓库就不必说了,粮草的重要性对于军队来说不言而喻,同样是必须第一时间拿下的重地。
  凌统、寇封两人各自带人占领了涪关的两大重地,随后便开始了整个关城的控制。等魏延和黄忠带人马赶到,涪关已经基本控制。
  天色微明,所有人辛苦了一夜,但是强烈的欣喜让他们根本毫无睡意,全部都等着他们的主公刘咏到来。
  当刘咏到来时,全城已经全面控制。涪城并不是百姓聚集的郡县城,因此,寻常百姓并没有多少,又在这场大战中死了一些,因此安抚这些人并不困难,仅仅由蒋琬出面宣布传一番刘咏的安民政策,出示了一张安民告示就基本搞定。在荆州军秋毫无犯的军纪之下,涪关上下基本也接受了接受新主人的现实。
  刘咏踏上涪关,远望群山,层峦叠嶂,一座座山峰如同利剑一般直插云霄,蔚为壮观。涪水在关下滚滚东去,汹涌的浪涛似乎正如刘咏的内心一样,宣泄着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涪关是通往成都的重要关卡,一旦涪关失守,那么后面的路途基本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前世历史上,邓艾千里奔袭,最终能够一举攻破成都,关键就是突破了这座涪关。至于那个因为不战而降的马邈也就成了千古罪人,就连刘咏此时都在想,日后希望别让他知道真有一个马邈此人,否则定要先斩而后快。
  站了很久,刘咏转身,却一眼看到身后正恭敬站着一个人。
  “子乔!”刘咏一眼就认出了张松。
  张松拱手而拜:“张松拜见主公!”
  看着眼前的刘咏,张松心中感慨万千,当日在新野第一次见到刘咏时,也就觉得刘咏只是一个有些希望成事的少年,没想到一晃三四年之后,竟然已经是鼎立天下的一方雄主。前后的差别和感受,果真是言语难以表达,最终,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礼节性的恭敬问候。
  刘咏上前托起张松:“子乔不必多礼!若无子乔当日献图,哪里有今日之荆州啊,待平定益州,子乔必记首功!”
  张松心中感激,没想到刘咏还感念他的功劳,马上拜谢:“多谢主公。得主公如此厚爱,松虽死而无憾!”
  刘咏沉吟一番道:“自今日起,子乔就是我将军府从事,参议军事!”
  张松再次拜谢,“参议军事”,刘咏的任命可谓不低,能让他初到就参与军事的决策,的确少见。
  不过,刘咏心里想的是。既然张松能够出现在他的面前,显然是躲过了他的哥哥张肃向刘璋高密这场劫难,以张松的才干,让他再添一员强干人才,真是可喜可贺。
  经过与张松详谈,刘咏基本确定了费观、李严、吴懿等人基本与历史上的想法没有太大变化,刘咏更加肯定了自己拿下成都的把握。如果有可能的话,刘咏希望能将西川的另一员猛将张任收入麾下,那么他的麾下可用大将就充裕了许多。
  攻占涪关,刘咏并没有停步,立即派出魏延黄忠两员大将各自率军一万进逼蜀军退守的绵竹,加紧推进战事进程。
  此时已经是临近七月,按照当前的局势发展,曹操年内定能平定幽燕之地,若是不能在十月前逼迫刘璋投降,那么等曹操一统北方,必然不会再容忍自己悠然独取西川,到时候自己就不一定能把握住历史的先机,自己的前路将充满未知。
  成都,古风雅致的章华殿中,刘璋正颓然坐在檀木书案后面,眼前正放着一张纸,那是资中守将吴兰派人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求援信。如今张飞、诸葛亮大军正对资中发起猛攻,资中不算险地,守卫难度很大,面对张飞的两万人马的猛攻,吴兰已经坚守了七日,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撑不了多久了。但,刘璋手上实在调不出多余的人手前去支援了,送去涪关的人马还是刚刚四处征调而来的呢。
  刘璋十分苦恼,他不想百姓受苦,但也不想流血死人,但是他左右不了天下的的局势,此刻只能在此独自忍受煎熬。
  他的心里仍旧希望吴懿能够击破刘咏大军,或许就能减轻一些犍为郡的压力。可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刚刚天明,就有一封传递噩耗的军报放到了他的案头,那是吴懿大败的消息——涪关失守!
  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让他不知所措。不到一天,就有人禀报说成都城里已经有人似乎在变卖店铺家产,暗中向外转移躲避战乱。
  刘璋想不出来这消息是如何传出去的,更不知道要如何解决这件事,难道自己真要最终向刘咏投降,放弃自己的一切么?
  不甘?是的,他不甘心。虽然他不是一个好君主,但他自认为对得起百姓,没有让百姓受过太多的苦,也给与个百姓很低的赋税政策以及宽松到几乎放纵的律法,但为何会成为这样的局面,他实在搞不清楚。
  他知道涪关意味着什么,那是成都的北大门,吴懿虽然撤到了绵竹,但涪关都守不住,绵竹能守住么?刘璋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虽然儿子刘盾也来信禀报全是因为用了叛徒张松的计策,但刘璋做了多年的人主,有一点他还是看的清楚的,就算没有张松,想必还会有其他的王松、李松之类出现,刘咏的实力之强悍,他终于了解了。
  只是,他到底要如何做,没人能够给他答案,没有人……
  或许真的要考虑一下如何才能真正结束这长战争了……


第440章 郭嘉的道灾

  南皮城中,郭嘉正坐着一家酒楼的二层窗口,乐滋滋的看着眼前热闹的大街上不时走过的貌美女子,手上的美酒分外美妙。
  一名军校匆匆上楼,在桌前站定,躬身行礼。
  郭嘉头也不回,眉头微皱,有些不悦的问道:“何事?”
  那军士不敢抬头,从身上拿出一封信,马上回道:“先生,这是刚刚得到的荆州军情!”
  “荆州?”郭嘉有些动容,终于回过头来。他知道这些人很清楚他的脾气,没有哪个二愣子会随意因为小事在这个时候来打扰自己,定然是有特别的事。
  郭嘉一伸手:“拿来我看!”
  军校马上将信恭敬递上,然后再次躬身后退道楼梯口才转身离去。
  信上的内容并不多,郭嘉很快就看完了,但他的额脸色却已经变的晦暗至极,呆立在窗前,慢慢的,他胸口起伏越来越剧烈,陡然间张口喷出一口鲜血,落在地上,如同一朵妖艳的花。
  “天意难违,曹公大业难成啊!”郭嘉慨然而叹。
  当年,在他学成下山前,他的师父就曾今告诉过他,以绝世才华,当为王佐,不过,一生有两劫,一为身灾,一为道宰。当时,他不懂何为身灾,何又为道灾,此刻,他明白了。
  身灾,是他三年前醒悟道的。那是他再一次夜宿青楼,却在进行欢爱时,发现自己竟然有些虚弱,当时,他就那样光着身子坐了一夜,那妓女简直吓了个半死,老鸨更是好话说尽,最后找上了一大推将军说情。他想戒酒戒色,不过最终放弃了,这两样东西已经成为了他身体的毒药,摆脱不掉。
  至于道灾,也就是破道之灾,他直到此刻才终于明白过来。他郭嘉一生之道就是要做一名王佐之才,辅佐以为明主夺取天下。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道无法圆满,但此刻,他却是明白,当年师父所说的道灾终于降临了,他一生之道终将无法圆满,这一纸军报将他的道彻底击碎。
  西川何地?钟灵俊秀之地,在他多年的推算之下,天下三大拥有王者之气的地方之一就在西川,崇山峻岭,道路艰险,关卡重重,易守难攻。而且就连汉中都已经成为了刘咏的领地,可以说,此刻的西川,完全就等同于他的后花园,向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上一次他就感觉到了麻烦,传书贾诩协助曹操一定要夺取汉中,只是没想到功败垂成,终究失败,已经让郭嘉感到前途堪忧了,没想到现在得到的消息将他剩余的信心全部击碎。
  刘璋暗弱,本不足为虑,但却有一个猛然间崛起的邻居。两年前,刘咏第一次入川,就让他大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有惊无险,刘咏总算没有得逞。如今,刘咏两路大军合围成都,一路已经已经杀到了资中,另一路更是破了成都的北大门涪关,至于绵竹,雒城,在郭嘉看来,最多只能给刘咏稍微增添一点阻碍罢了。
  “天意!天意啊!哈哈哈……”
  郭嘉笑的疯狂,店小二跟掌柜趴在楼梯口,根本不敢抬头,完全不知道这位风流的大老爷今天怎么就在自己店里发了失心疯,但心里已然绝望,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楼梯上响起重重的脚步声,还有行走时铠甲上甲片碰撞的声音,很快就有一人站在了郭嘉的身后。
  “奉孝?你……”张辽完全没想到有“鬼谋”之称的郭嘉身上会出现如此失魂落魄的样子,他忽然想起,有人曾今暗中向他谈起过,郭嘉似乎三年前在青楼里出现过一次“失心疯”,当时他只当时有人私下里胡乱造谣,还将那人呵斥一顿,今日,他有些相信是真的了。
  张辽听手下军士禀报郭嘉忽然发了失心疯,这话他有些不信,但终究不敢大意急忙来看。此时的郭嘉的样子吓了他一跳。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任何人都难以想比,他也是唯恐郭嘉出现什么不测。
  郭嘉用袖子轻轻擦掉嘴角的那一抹殷红,转身笑道:“是文远啊,我没事,一道回去吧!”
  张辽护送着郭嘉回到暂时居住的府院安顿好,急忙前去向曹操禀报。
  “奉孝如何会吐血的?难道是有人下毒?”曹操马上就急的跳了起来。
  “不是,辽已仔细审讯过店里的掌柜和店小二,在奉孝发作前后,也就只有一名军校前去拜见过他。”张辽马上将自己得到的情况如实禀报给曹操。
  “何人?”曹操怒目圆睁,看样子若是那军校现在在面前都能让他生生给撕成碎片。
  “斥候校尉田宜!”
  “斥候校尉?”曹操自然知道斥候校尉必然是负责打探各处情报的,而军情一向是有郭嘉负责的,那田宜一来,郭嘉就出现问题,必然有什么重大军情。
  曹操马上走向门外,头也不回的说道:“走,去看看奉孝!”
  “奉孝,你的脸色怎么如此苍白,可是病了?”看着眼前脸色白的像纸片一样的郭嘉,曹操满心的难受。
  郭嘉赶忙行礼:“主公,不必担心,嘉无事!”
  “那你今日怎么就会……”曹操可不信郭嘉没事,只当成是郭嘉拿来安慰自己的话。
  郭嘉从袖中掏出一份信来,正是今日斥候校尉田宜报给他的那一封荆州军情。
  曹操将信将疑,等看完,脸色大变:“这……这可是真的?”
  “是!”郭嘉点头。
  “那岂不是说,我曹操今生再无望西川了?”曹操怒道,他根本不相信这个推断。
  郭嘉叹道:“主公,西川已然无望!为今之计,需尽快平定河北,铲除袁家余孽,再挥军向西,剿灭关中诸多势力,将北方完全掌控,否则,一旦刘咏占据了西川,与马腾,孙权联手向北,那主公危也。”
  曹操也是明白其中要害,马上问道:“以奉孝之意,如今河北当如何?”
  郭嘉咳嗽一声道:“袁尚、袁熙北逃幽燕,主公当即刻出兵易京,尽早剿灭。袁绍当年与胡人有恩,若是他们联络胡人成功,必然死灰复燃,不可不防!”


第441章 易京之变

  曹操担心道:“但是奉孝你的身体……”
  郭嘉微笑道:“主公不必担心,嘉的身体自知,无妨,养养便好。但是一统北方的大业刻不容缓,否则,一旦刘咏一统西川,挥军逼迫许昌,就真的是大难临头了。”
  曹操仰天半天不语,终于下定决心道:“也罢,形势所迫,只是辛苦了奉孝你了!”
  郭嘉长拜,恭送曹操远去。张辽临走,回头看向郭嘉,但见郭嘉一副自然的样子,没什么任何不妥,但是张辽心里总觉得有些怪异,只是此刻似乎不可说,只能心里叹一声跟随曹操离去。没人看到,等众人离去后,郭嘉眼中呢一抹难以抹去的悲哀……
  三日后,曹操挥军北上,进军易京。而袁尚与袁熙慌忙联络胡人几大首领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聚集人马应对,无数人马向幽燕之地齐聚而来。
  易京因公孙瓒十余年的建造,城池已经有原来的一座小城扩展为一座北方大城,然而,却因公孙瓒的战败而迅速败落。但就算道了此时,易京依然是北方一座重城,兵家必夺之地。袁熙身为幽州刺史,此城建设的确不差。但弟弟袁尚的兵败,大哥袁谭的败亡,直接让他成为了面对曹操兵锋的前沿阵地。
  听闻曹操大军滚滚而来,袁熙、袁尚,急忙派人联络早就联络过准备明年开春大举南下的北方胡人首领蹋顿等人,就准备在易京与曹操决一死战。
  虽然事情突然提前,但是各方人马已经齐聚而来,蹋顿派出的前部五千人马也已经到达,兄弟两人信心满满,一心与曹操一战。
  不到五日,曹操大军五万人马已渡过易水,于易京城南三十里扎营,城中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但凡出入都有人进行仔细盘查。
  城中一座大营中,两人正相对而坐,举杯对饮。
  “简宜,如今曹操大军来攻,不知可有把握退敌?”一脸虬须的焦触向对面的张南问道。
  张南将盏中酒一饮而尽重重的放在案几上,叹气道:“长松兄这不是开玩笑么?以袁公据河北四郡,兵精粮足,麾下百万之众,都难以取胜,如今仅幽州一地,又有内乱不断,想要逼迫曹军退兵,几乎难于登天啊!”
  焦触自顾自的倒满一盏酒,一饮而尽,凝视张南沉声道:“难道简宜想要坐以待毙不成?”
  张南忽然惊愕抬头,看到焦触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试探问道:“难道长松兄有何妙计?”
  焦触抬手向张南招了招,张南身子向前微探,就见焦触同样靠近自己耳边轻声道:“何不开城以迎曹公?”
  张南大惊,猛然起身道:“这……这是……反叛!”
  焦触不屑给了张南一记白眼,自己喝了一盏酒才轻声道:“反叛?叛了谁?是袁尚还是他父亲?”
  焦触继续道:“若是袁公在,我等自当尽忠,但袁公已经宾天,袁家兄弟自相征伐,大公子已然兵败,三公子前来投奔,足以说明袁氏覆灭已然不远,既然不能尽忠,为何不能给自己找个活路,至少护着家小活下去?”
  张南要比焦触年轻好几岁,但也有好大一家子要靠着他来养,一旦他失势,张家数百口人怕是也难逃活路,不由的陷入沉思。
  焦触也不催促,只是自顾自的喝酒。
  良久,张南看向焦触:“长松兄可有把握?”
  焦触脸上露出笑容,一副早就知道会如此的样子,为两人倒满酒盏:“五分!若有简宜兄一起举事,足有八分!”
  张南取酒盏在手:“既如此,干了!”
  “干!”焦触大笑。
  两只酒盏重重碰在一起。
  次日,天亮。
  城中仍旧一片安静,仅有早起的人才在自家院中开始劳作。城中两队人马正骑马各自向南门和东门而去,沉重的马蹄声将无数人从梦中惊醒。
  东门口,守城军士听到马蹄声,马上厉声呵斥:“什么人,未到开城之时,若无将令印信,立即斩杀!”
  张南在马上大声道:“奉命前来换防!”
  防守军士听闻换防,放下心来,于是收起武器,就准备交割完毕回去睡觉。但让他奇怪的前来的人马并没有想平时一样下马,而是亮出了兵锋,正满心惊疑间,就感觉眼前寒光一闪,自己喉咙微凉,顿时就全身无力的倒了下去。数十守卫还没有来得及发出警示就被斩杀一空。
  张南喝到:“封锁城门,不得放一人出进!”
  马上有二十余人齐声称诺。
  张南一挥手,带着剩余二十多人,登上城墙,趁守卫了一夜的军士不防备,再次将附近守军尽数斩杀,不过也引起了不远处的其他守军注意。
  “啊,杀人了!有人反叛!”
  “敌袭……”
  顿时好多人大叫示警。张南却是不语理会,命身旁一人将一面旗子高高举起,不断摆动。陡然间,一声杀声喊起,涌向城头!
  数百人向这里杀来,本来大喊示警的人再也喊不出来,丢下手中刀枪,转身就向另一边逃走。
  张南登高大呼:“袁家气数已尽,曹公奉天子诏前来清剿,不想死的就跟随某杀掉袁熙、袁尚兄弟,定能封侯拜将!”
  张南好歹也是一员偏将,普通军士都知道曹军前来的消息,此刻见到身为将军的张南都反了,与胆大的马上响应道:“杀掉袁家兄弟,封侯拜将!”
  人总是喜欢从众,许多犹豫不决的兵卒,稍微犹豫一番就马上倒向了张南,纷纷向他拜倒。不大一会就已经聚集起上千号人。
  张南振臂一呼:“随我杀!”
  马上就有人跟随向城中府衙杀去,而且一路上前来相附的人却来越多,如同高速滚动的雪球一般,急速增大,等到达府衙门前时,已经有三千人马,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头。
  而另一边,也有一队人马奔杀而来,领头一人正是焦触。
  “简宜兄!”
  “长松兄!”
  两人坐于马上,相向拱手,转身向身后人道:“杀进去!活捉袁氏兄弟!”
  身后人马中,马上爆发出一身火山喷发般的杀声,先府衙大门猛冲而去……


第442章 兵不血刃

  全城大乱,刺史府中更是一片狼藉,被杀的下人、门客,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各个角落门廊,鲜血斑驳。
  “禀报将军,未见二公……袁熙和袁尚!”一个兵卒前来向张南禀报道。
  张南怒道:“再给我搜!”
  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军士匆匆而来:“将军,刚才有人看到两位……公子带一帮人向北门去了!”
  “给我追!一定要将他们拦住!”张南顿时转身上马,集合一队人马向南门疾驰而去。
  等他到达北门时,却发现城门大开,显然已经有人开了城门趁着夜色逃出城去了。正在他不知如何决断时,身后一队人马疾驰而至,却是焦触听到消息正带人赶来。
  焦触停马立即问道:“简宜,可见到袁家兄弟?”
  张南苦笑着一指城门道:“咱们都来迟了一步,某正考虑要不要出城去追!”
  焦触也是叹息一声:“算了,到处黑乎乎的,谁知道他们向那个方向逃走了,想要追上,估计不容易,还是先控制住易京城再说吧。”
  两人商议几句,就此命人守住了北门,有派人去守住西门,开始分头对全城的府库等各处要地尽数占领。等到天亮,全城依然再次安静下来,许多人满脸疑惑的从门缝中探出头来,向探寻出到底发生了何事,只是他们看到的都是一脸懵像的邻居和略有血迹的大街,找不到想要的答案。
  刺史府中,张南与焦触再次碰头。赶走了袁家兄弟,自己终于成为了当家之人,但二人却是没有太多的喜悦。一直觉得身为人主的潇洒和言出法随,但此刻,他们却是已经开始犯难起来,单单今后何去何从都让他们觉得步步如履薄冰。
  原来看似风光无限,一言而定人生死的人主原来如此艰难,他们心里都有了一些悔意,但事已至此,不可能回头了。
  张南抬头,用通红的双眼看向焦触道:“长松兄,或许,我们该去找曹公了!”
  焦触点点头,两人四目相对,心意不言自明。
  曹操在大营中,早就探知昨夜易京城中一片混乱,本来曹操想要趁乱杀进城去,但郭嘉却说:“主公不必着急,明日自有结果,兵不血刃拿下易京也是不无不可之事!”
  虽然上下对去郭嘉此言都报以怀疑,但郭嘉向来料事如神,极少出错,因此,各人宁可相信郭嘉所言,都表示愿意一试。
  曹操最终点头,好容易耐着性子等到天明,正犹豫要不要请命攻城,却听斥候说易京城有一队数十人马正向大营而来。这么点人显然不会是来迎战的,既然不是为敌,那自然就是议和了,众人尽皆惊讶。
  当张南和焦触来到大帐中时,曹操早已端坐这主位上,平静的看着二人俯身而拜。
  “焦触(张南)拜见曹公!”
  曹操平静开口:“你们乃是叛贼袁氏余党,操乃征剿主帅,此刻正是对战之时,不知此来何事?”
  焦触立即俯首到地,大声道:“曹公明鉴,袁氏违背天理,不尊朝廷律令,我等深受愚弄,此刻幡然悔悟,特来向曹公献降!”
  “哈哈哈……”曹操大笑而起,走到二人面前,将二人扶起道:“长松、简宜真乃河北智士,虽然此前受袁氏蛊惑,不知真相,如今能够痛改前非、弃暗投明,真乃天下楷模!若是天下人都如二位一般,何愁天下不太平。”
  二人马上后退一步,拱手而立。
  “拿酒来,赐酒!”
  曹操一声豪气,马上有亲兵奉上两盏酒来,两人不敢推辞,端起一饮而尽。
  见二人毫不犹豫喝酒,曹操再次大笑:“二位真河北豪杰也,今献城有功,各封偏将军,待建新功,再行嘉奖!”
  曹操回头道:“文远何在?”
  众将之中,张辽马上出列,拱手道:“末将在!”
  “文远,焦、张二位将军暂归如汝麾下,汝即刻随二位将军入城受降,接手防务。”曹操说完,在众人中环视一圈,看向儿子曹植道:“子建,汝可与文远同行。”
  曹操诸子之中,以卞夫人所生曹丕、曹彰、曹植,刘夫人所生曹昂,环夫人所生曹冲几人最为出色,不过此时曹冲尚幼,仅现聪颖,曹昂已在完成中伏时战死,曹操的年岁已然不小,已有了立嗣的打算。曹彰勇武有余,被曹操盛赞为“紫须儿”,但文治实在欠佳,因此主要的目光还是落在了曹丕与曹植身上,此次命曹植随张辽一同入城受降,显然是有镀金的意味。
  张辽心下自知,但面上如常,当即与曹植一同躬身领命而出。
  曹植虽然还是一名十五岁的少年,但身有如此显赫的身世,又是决定聪明,自然马上就明白了父亲的心思,这可不是观光,而是考验。若是表现极佳,自然会让父亲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的多几分。
  尤其是让他随张辽一同入城受降,显然是曹操有心将张辽这位强悍的虎将与自己凑在一起,成为日后自己的强力后盾和得力干将。
  出营后,曹植对张辽恭敬行礼:“此行就有劳张将军护持一二了。植不懂治军,若有不对之处,还望将军指正!”
  两人心知肚明,但曹植的坦诚和尊敬让一直为“降将”二字名声所累的张辽倍受感动,马上还礼:“辽奉令而行,公子不必如此。此行定以命保公子平安!”
  张辽一生,跟随过丁原、董卓、吕布、曹操,经历无数事件和人物,心知此事结果如何实难预料,此时也只是对曹植表现出不远不近的距离,曹植忽然心内自悟,但仍旧对张辽恭敬如一。
  张辽知道分寸,处处以曹植为先,但有决断,自是询问曹植之意,而曹植的确聪颖,虽然对于行军打仗不懂,但对于文治却是极为精通,入城之后,马上建议张辽清理城内大战痕迹,出榜安民,又谏言张辽严明军纪,约束兵卒,让城中百姓很快便从得知的震撼消息中转变过来,恭迎朝廷大军入城。


第443章 进还是退

  三日后曹操入城,城内百姓分列两旁迎接大军入城,这让曹操惊喜异常,而后询问张辽等一干人得知曹植所为,自是内心一片欣喜。
  当然,曹操欣喜归欣喜,却不会忘记正事,入城后,立刻在原刺史府召集了麾下随军文武,商议追击袁氏兄弟之事。
  “可知袁氏兄弟逃往了哪里?”曹操第一句话就直指终极核心。
  焦触马上出列:“禀主公,刚刚探子回报,二人已然逃往渔阳,准备出关投奔胡人蹋顿所部!”
  “消息可是属实?”曹操冷声问道,一旦消息错误,因此而决断,结果或许会让人欲哭无泪。
  焦触马上保证:“敢以人头担保,绝不敢欺瞒曹公!”
  曹操却是看向了郭嘉。后者自然知道曹操的意思,微微点头。曹操见郭嘉认可了此消息,马上环视一圈,问道:“大军休整三日,即可拔营追击!”
  但尚不足两日,便有斥候传来消息,袁熙与袁尚逃至渔阳,见各处人心惶惶,料想难以抵挡曹军,马上纠结数千人马长驱奔向辽西,意图在辽西与胡人集结重兵,举兵南下。
  曹操再次召集文武商议。
  如今已入秋,气温渐凉,在往北,更是早晚能感到寒意,若是不能速胜,只怕是影响甚大。但是若是放任袁尚和袁熙存在,早晚必然纠集胡人,必成北方祸患。这也正是曹操召集众人商议的目的所在。
  众人有说攻,有说退,但却没有一人说出一个能让曹操信服满意的建议,眉头微皱不已。
  这时,张辽出列道:“主公,辽有一言!”
  曹操见是张辽,点点头:“讲!”
  张辽继续道:“主公,时下许都,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现今天子在许都,主公却北征甚远,若是刘咏强行派遣关羽大举攻击许都,占据它而号令四方,那……我等大事尽去。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
  张辽的话曹操不是没有想到,但是此刻由别人说出来,顿时吓出他一身冷汗。
  众人皆惊,沉默不语。
  曹操举棋不定,本想问计与郭嘉,但郭嘉昨日就有些不适,在一处院落休息,未能前来。
  曹操只好暂停议事,随后亲自前往郭嘉居住的小院探视。
  不等曹操开口,郭嘉就问道:“主公此来可是为追击袁氏兄弟之事?”
  曹操心中叹服,本来还准备说些闲话的,既然如此,也不避讳,直接承认。
  郭嘉咳嗽几声继续道:“咳咳……主公是否担心荆州刘咏许昌空虚,派关羽强攻破城?”
  曹操点头:“正是!奉孝果然鬼才也!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