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小孩子虽然搞不清楚凌迟是什么意思,但是本能的感觉到这一定是一种很重的刑罚,心中却也是慢慢地放松了一些。
  见几个小孩子神情放松了许多,崇祯皇帝又扬着手中的糖袋子说道:“大哥哥今天是偷偷跑出来玩的,谁要是能回答我几个问题,这些糖就给你们吃了,好不好?”
  一听到这是一个交换条件,在这几个小孩子简单的心思中倒是先信了三分——既然不是白得的好处,那说不定是真的呢?
  暗自放下心来的几个小孩子慢慢地向崇祯皇帝靠拢,而崇祯皇帝也干脆选择慢慢地蹲了下来,左右打量一番,又干脆走到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浑然不管那石头上面有着许多的尘土。
  几个小孩子慢慢地围了过来,崇祯皇帝却是笑着问道:“大哥哥问你们,现在天天能吃饱饭吗?”
  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几个小孩子还没有回答,温体仁却先行无语了。
  崇祯皇帝到底还是年轻,难道不知道这时候的孩子正在长身体,天天怎么吃都吃不够么?要不么民间怎么有句俗语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呢。
  再说了,就算是问话,还有您这么直接问的?
  只是几个小孩子毕竟想的还是简单了些,还是那个带头的小孩子先说道:“我们能吃饱,就是饿的快。”
  崇祯皇帝想也不想的就从袋子中掏出几块糖递给了领头回答的小孩子。
  那小孩子接过了糖,却没有先吃,而是分给了身后的一些小孩子,最后见手中还剩下两块,干脆又将多出来的一块儿递给了最小的一个小女孩。
  温体仁颇感欣慰的对崇祯皇帝道:“少爷,看这些孩子就知道,如今天下也是教化得当,中兴有望啊。”
  崇祯皇帝却是笑了笑,没理会温体仁的话。
  这时候的小孩子思想最是单纯的时候,只要大人教的好一些,又扯到教化上什么事儿了。
  只是温体仁一说教化,崇祯皇帝却是想起来之前可是下过旨意,要求重新恢复社学的。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便又接着问道:“你们不用上社学去学习吗?”
  为首的那个六七岁的小孩子明显已经到了进社学的年龄,所以崇祯皇帝才有此一问。
  那小孩子点点头道:“今天不用去呀,先生说今天是休沐日,要我等在家中温书,明天才要去学堂。”
  崇祯皇帝却又接着问道:“村子里的孩子可都上学了?有没有不能上学的啊?”
  那小孩子想了半天才咬着手指道:“有好多呢,他们就没有上学。先生说他们年龄不够,还不能上学。”
  说着,还向着身后的几个小孩子指了指。
  原本听到有好多孩子不能上学的时候,崇祯皇帝的心里已经开始想要杀人了,只是听到说年龄不够的时候,崇祯皇帝却又变得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上了学的小孩子明显年龄就要大一些,眼看着得有六七岁了,但是他指的身后的那些小不点儿,最大的一个才五岁多,小点儿的才两三岁。
  三五岁的上的哪门子学?
  崇祯皇帝无奈,便又给了这孩子一些糖后,又换了个问题:“那你们多长时间能吃上一次肉啊?”
  这回还是领头的小孩子回答:“不一定呢。以前总也吃不上,后来就总是能吃上了。过完年到现在,我们家可是吃了四五回肉了呢。”
  这句话一出,身后的一众小孩子皆是一起吸溜了一下口水,吞咽声响起一片。
  崇祯皇帝听完,也是倍感心酸。
  后世自己的那个儿子,吃肉要专挑带脆骨的,不带脆骨的不吃,肥肉不吃,吃鸡肉要专挑鸡翅膀和鸡腿下手,别的地方的也不爱吃,每次吃饭都要哄着惯着才行。
  哪怕是自己穿越过来之后,由于开局是皇帝,这生活上也没有差到哪儿去。便是再简单的菜肴,经过宫中御厨的精心调制,那味道便是自己前世吃过的一些套餐还颇有不如。
  可是眼前的这些小孩子,一年吃上四五次的肉,就已经是很好的生活了,看样子还有更多的小孩子羡慕这样儿的生活。
  一时之间,崇祯皇帝却是有些唏嘘不已的感觉。
  干脆将手中剩下的糖都散给了这些小孩子,让他们自己去玩之后,崇祯皇帝便一个人坐在石头上发呆。
  此时王承恩和魏忠贤等人已经凑了过来。
  见崇祯皇帝独立出神,魏忠贤便壮着胆子道:“少爷,这已经好了许多了。原本别说是一年四五回的肉了,便是一年能吃上一回,这些人家也是困难。就算是地主之家,一家吃肉的次数也不会太多。”
  崇祯皇帝被魏忠贤的话给惊醒了过来,暗道确实是自己想多了。
  以前各种赋税地租什么的压在这些人的头上,再加上各种加派,吃肉这种事儿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
  哪怕是家中养上几只老母鸡,也都是要用来下蛋卖了换钱的,只有等着这些老母鸡下不动蛋了才有可能杀了开开荤。
  崇祯皇帝振奋了一下自己的精神,从石头上站了起来,干脆吩咐道:“走,咱们去村子里,找老乡家里蹭顿饭去。”
  一听崇祯皇帝这话,王承恩和魏忠贤还有温体仁的脸色更苦。
  出来浪还不够,您老人家带着我们几个去找个农家蹭饭,不得把人家吃穷喽!
  只是崇祯皇帝已经带头踩着地上咯吱咯吱的雪向前大步而去,几个也只得无奈的跟上。
  随意挑了个看起来还凑合的民居,崇祯皇帝便推门走了进去。
  其实在农村,倒真是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比如说敲门什么的。大部分相孰的邻居什么的窜个门都是直接推门就进,到了院子里才开口问谁谁有没有在家。
  由于时间还早,院子中的妇人正在烧火做饭,一看便是当家的男子也正在院子中嘿嘿有声的劈柴。
  一见衣着颇显华贵的崇祯皇帝等人进了院子,那劈柴的男子便放下了手中的斧头,有些紧张地问道:“不知道几位客人有何贵干?”
  崇祯皇帝笑着道:“大哥别紧张,小可朱晓松,是英国公府的远房亲戚。今天在城中呆着无聊,所以跑出来玩。只是眼看就要到吃饭的时候了,因此来大哥家蹭一顿饭。”
  见那男子眼中流露出一股子为难的神色,崇祯皇帝便又接着笑道:“大哥放心,兄弟家中还有些钱财,总不能白吃了大哥的。”
  那汉子却是为难的道:“好教公子得知,不是小人舍不得这一顿餐食,只是农家饭菜简陋,恐怕难以入贵人之口。”
  崇祯皇帝却又笑道:“没事儿。说出来不怕大哥笑话,小弟就是因为吃那些好的吃腻味了,这才想着来尝尝这农家的饭菜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那汉子见崇祯皇帝这么好说话,只得应道:“公子先请屋里坐吧,呆会儿这饭菜就好。”
  等进了屋,崇祯皇帝才又笑着道:“小弟失礼,还不曾问过大哥的姓名哩?”
  那汉子憨厚的一笑,颇为拘束地道:“回公子的话儿,小人名叫赵大。”
  崇祯皇帝笑道:“赵大哥是个厚道人,能让小弟蹭这顿饭,小弟足感盛情。”
  赵大道:“可当不起公子这般说法,不过是一顿饭食罢了。”
  说完,却又寻了几个碗来倒了热水给崇祯皇帝等人喝。
  崇祯皇帝也不推让,瞪了原本想要凑过来先行试毒的魏忠贤一眼,直接端起碗便吸溜了一口,笑着道:“这水可是甜的很啊。”


第266章 回去就揍媳妇
  赵大憨笑一声道:“公子,咱这水可是从地下的井里打出来的,家家户户都是这般的甜。”
  崇祯皇帝笑了笑道:“不管怎么说,总之是要多谢赵大哥的招待了。”
  赵大道:“公子请稍坐,俺去外面看看饭食怎么样儿了。”
  崇祯皇帝道:“赵大哥请便。”
  等到赵大出去之后,却是直到开饭时才回来。
  崇祯皇帝也不以为意。
  自己这些人在屋子里坐着,对于赵大这种老实村民来说确实是有些压力,与其在屋子中不知道说些什么,倒不如在外面等着饭好了再回来张罗。
  一张平常百姓家里常见的桌子,几个破破烂烂但还算得上结实的凳子,桌子上再摆上几个装着菜肴的粗瓷盘子,外加几副碗快,这就算齐了。
  只是让崇祯皇帝意外的,则是桌子上一个很大的,通常被称之为海碗的大碗之中,装着一只被剁成块的鸡肉。
  也不知道是哪只老母鸡还是大公鸡这么倒霉,因为自己几人的到来而命丧餐桌。
  赵大的老母亲此时也走出了屋子,去厨房与儿媳一同用饭,那赵大那个此时刚刚在外面疯玩回来的五六岁的儿子却上了桌。
  尽管崇祯皇帝一再挽留,却仍然挡不住,便是连赵大也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其实这倒怪不得赵大不孝,而是此时的风俗便是这样儿,有客人来时,女子一般是不上桌的,一般就在厨房里凑合着吃了,至于男孩,别管多少,桌子上都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到了后世,这种风俗渐渐的少了。但是在山东等地某些地方,却还保留着这一风俗。
  如果有客人来,只有家中的长辈女性才会上桌,辈分低一些的,还是在另一个屋子中吃饭,不与客人同桌而食,而男孩儿则不同,哪怕只有两三岁,也会有人抱着在餐桌之上吃饭。
  崇祯皇帝只得等赵母出了屋子后,才落坐而食。
  农家的饭食确实说不上好吃。一些玉米面做成的窝窝头,加上一些玉米面熬出来的粥,便是这一顿饭的主食了。
  只是崇祯皇帝这种历史小白根本就没有记住玉米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入大明的,见到有窝窝头,还是惊奇了一番,而且又怀念起了前世之时吃过的窝头的味道。
  赵大见崇祯皇帝不去夹海碗之中的鸡肉,反而不断地向着一些腌渍好的野菜和窝窝头下手,虽然暗道这公子也是个享福享出毛病来的主儿,却仍然劝道:“公子多吃些这鸡肉,都是在外面刨食吃虫子的,味道还算过得去。”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左右这只倒霉鸡已经被端上了餐桌,自己也没有必要再矫情了,吃便是了。
  至于赵大家因为自己而少了只鸡,稍后补偿他一番便是了。
  想明白了之后,崇祯皇帝也不再客气,当下便伸筷子夹起了一块鸡肉吃了起来。
  一口鸡肉进到嘴里,崇祯皇帝的眼泪都差点儿掉下来。
  这种原生态的农家味儿,别说是穿越前已经极少能吃到了,便是穿越后,那些好好的鸡肉也被宫的御厨给弄的美伦美奂,好看也好吃,却唯独没有了这股子农家味儿。
  赵大家中没有酒,刚才赵大抽空子出去打回来的酒也说不上多好喝,只是一顿饭却吃的崇祯皇帝满意无比。
  等到一顿饭吃完,温体仁几人有没有吃饭,崇祯皇帝不知道,但是崇祯皇帝自己却吃的饱饱的,而且满意无比。
  一边喝着显得粗糙无比的茶叶,崇祯皇帝一边问道:“赵大哥,这窝头当真不错,只是小弟怎么从来就没见过?”
  赵大笑道:“公子是高贵人,平日里又怎么吃过玉蜀黍这种粗粮,不怎么顶饿不说,吃着也不怎么样儿。公子如今觉得好吃,不过是乍吃之下,有个新奇感而已。”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又接着道:“今年的年景可不怎么好,可是赵大哥家中还能吃饱,可见赵大哥是个勤奋人。”
  赵大又是憨笑一声,回道:“公子过奖了,农家人不勤奋些,又怎么能吃饱肚子。也多亏了陛下登基后经常免赋免徭役甚么的,这日子倒是比过去强了许多。”
  崇祯皇帝正想开口说话,却听得院子外传来一阵大喊声:“赵大!赵大!”
  赵大先向崇祯皇帝告了罪,这才走出了屋子,来到了院子里。
  崇祯皇帝隐隐约约地在屋子中听到:“赵大,找找你家的户籍册子。”
  接着又是一番交谈,声音却是低了下去。
  等过了半晌,赵大才又回到屋子中。
  崇祯皇帝问道:“赵大哥莫不是有事儿?”
  赵大笑道:“好教公子得知,如今陛下喜得了长公主,却是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跟着沾沾喜气哩。”
  崇祯皇帝做出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道:“赵大哥详细说说呗?小弟可是好奇的紧。”
  赵大道:“回公子的话,如今官府派了人来通知的村里,村正这不是正挨家挨户的通知么,凡是家中有六十岁以上长者的,便可以去官府领肉十斤,面十斤,油十斤。便是崇祯元年之中有女儿出生者,也都赏布一匹。”
  说完之后,却是一副可惜万分的表情:“只是俺家中老娘的年岁尚且不足六十,这些好东西却是没俺的份儿了。”
  崇祯皇帝被这老实汉子那副满脸可惜的样子给逗笑了,笑着道:“那赵大哥可得努力了,万一明年的时候,陛下再喜得个皇子公主啥的再普天同庆,那赵大哥可就有的好处可拿了。”
  赵大却是郁闷地道:“公子说笑了,这也就是长公主出生才有这好事儿,等以后陛下的子嗣多了起来,又怎么还会有这般好事儿?”
  崇祯笑道:“那可说不准。”
  抬头望望天色,崇祯皇帝正打算告辞,却又听得院子外面传来咣咣咣的铜锣响声,接着又是铛铛铛的钟响声。
  崇祯皇帝颇感好奇,当下也不管赵大如何推辞,只是留下了几两碎银子便告辞而去,向着钟响的地方而去。
  倒不是说崇祯皇帝小气,而是这种老实的农家汉子,一次给他们太多的钱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儿。
  便是后世都听的多了,甚么有人中了奖或者突然发了财之后,就会有无数的亲戚冒出来借钱甚么的,搞的人是烦不胜烦,许多原本关系不错的,甚至因此反目成仇。
  因此上,倒不如给那么一点儿就算了,左右都比这顿饭的钱要高出个几倍,却又不至于让这汉子一夜暴富。
  等崇祯皇帝赶到了村子里夏季晒麦子和玉米的场上之时,村子里老老少少二百多号男人都已经赶到了场上。
  就好像每个村子的村头总是有那么一棵或者两棵仿佛迎客松一般的大柳树一样,每个村子的场上也总有那么一座碾子,用来碾面子或者玉米用。
  此时的碾台上除了碌碡之外,本村的村正也站在了上面。
  崇祯皇帝也不管除了自己带来的温体仁等人和赵大之外的其他村民仿佛看瘟神一样看待自己,都离着自己挺老远,反而饶有兴致的想要听听这村正说些什么。
  等看着人都到的差不多了,那村正也咳了咳,清了清嗓子后开口道:“那个,老少爷们儿们,有好事儿跟你们说一下。本来想着挨家挨户的通知,可是这人也太他娘的多了,索性给你们喊一块儿来一起说了罢。”
  周围围了一整圈的村民们没有人开口话说。
  很多时候这所谓的好事儿根本就是个屁,搞不好对于里正这等人家来说还能算得上是好事儿,但是对于其他的穷苦人家可就算不上了。
  譬如徭役。
  只是这一回,村民们想的可就差了,因为这里正说的还真是好事儿“当朝天子喜得长公主,因此下了旨意,凡是家中有老人年岁六十以上的,或者是今年刚刚生了女儿的,都有赏赐,大家伙儿带着户籍册子到县衙去领就行了。”
  村正的话一出口,下面可就炸开了锅了。
  打从开天辟地到如今,还真就没听说过有这样儿的好事儿。
  往常便是有庙会什么的,那些戏文里唱的,也多是些什么皇帝老儿家里生了太子爷,大赦天下什么的,何曾听说过生了公主还给老百姓发东西呢?
  一个看着足有六七十的老汉当即便问道:“我说张老五,你可不是在糊弄俺?”
  村正笑道:“太叔公,您这辈分可是在这里摆着的,俺怎么敢糊弄您老人家?再说了,俺说的这些要是假的,可就是那戏文里说的什么假传圣旨了,是要杀头的。”
  被称为太叔公的老汉嘿了一声道:“真的?俺张老实活了一辈子,可还真是头一回听说有这等好事儿。不过,谅你小子也不敢拿这事儿骗俺。”
  村正无奈地笑了笑,却没有再接话——自己小时候可是没少挨这太叔公的揍,哪怕如今这太叔公年岁已高,可是打小儿留下的阴影却是实打实的。
  只是突然间却又有人问道:“那要是生了儿子的呢?俺家里前两天可是刚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女儿没生出来啊。”
  村正笑骂道:“你聋了还是咋的?没听到说是生了女儿的?要怪就怪你张小六的媳妇不争气,谁让她生儿子的!”
  张小六嘿嘿笑道:“回头俺就揍她去,谁让她不给俺生个女儿的。”
  说音刚落,张小六的脑袋上就挨了太叔公一巴掌:“糊涂!生女儿有甚么用,要是没个儿子,那是绝户!好好疼你媳妇才是真的,要不小心俺揍你!”
  挨了太叔公的揍,张小六却不敢说什么,只是赔笑道:“俺这不是玩笑话么,又不是真的,您老人家别生气,别生气。”
  眼见后边都是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再往后甚至越聊越跑偏,甚至有向着黄段子集合的趋势发展,崇祯皇帝也失了看下去的兴致。
  向着赵大拱手告辞之后,崇祯皇帝便又带着温体仁等人离开了张家庄。
  见崇祯皇帝的心情颇好,温体仁便也难得的凑趣道:“这些庄稼汉倒也颇有意思,这等平静的日子也当真不错。”
  崇祯皇帝笑道:“若是全天下的村子都如刚才这张家庄一般,那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只要桌子上再多些鱼肉,多些菜,这些百姓的心里大概就知足了许多罢。”
  只是崇祯皇帝高兴的日子却实不多——或者说现实这个小娘们儿从来就不想让崇祯皇帝开心。
  走了没多远,正好走到了离着张家庄仅有里地之遥的小王庄。
  小王庄的村口也是吵杂的很,只是说的事情却不是刚才张家庄说的那些,反而是有人抬着一块门板,上面蒙着一张破席子,席子下面露出了点儿带着碎花的衣角。
  崇祯皇帝当即便带着温体仁等人让路到一旁,让小王庄的人先行通过——此时的崇祯皇帝还以为是村中死了人要安葬。
  只是等着到这些人从自己身边过去之后,崇祯皇帝却是从这些人的话中听出了一股子别样的意味。
  再一看这些人去的方向正是顺天府衙门所在的方向,崇祯皇帝便眉头一皱,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看看去。”
  只是还没有走多远,后面就又跟来了一群人,手中拿着向木棒什么的,在一个管家模样人带领下向着崇祯皇帝所在的方向跑来。
  这下子远远地缀着却又一直在用千里镜观察着这边动向的完颜成可就急了。
  这他娘的,你们愿意怎么打生打死那是你们的事儿,要是胆敢碰破陛下的一块儿油皮,老子就活扒了你们的皮!
  一挥手,一直在等候命令的百余骑锡伯族骑兵们便骑上了战马,向着崇祯皇帝所在的方向疾驰而去。
  其实也不怪完颜成紧张。
  崇祯皇帝现在身边的锦衣卫加上东厂的番子们一共也就二十来个,而身后冲过来的这些拿着家伙的人却足有七八十个,便是比这前面抬着门板的人再加上崇祯皇帝身边的人还要多一些。


第267章 给老子砸
  只是由于崇祯皇帝的命令,锡伯族的骑兵们离着还有一段儿的距离,一时间还没能来得及赶到。
  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方正化和朱刚却是毫不犹豫地喝道:“结阵!”
  随着方正化一声令下,当时便有八个内厂的太监将崇祯皇帝围在正中心的位置,外面是温体仁和魏忠贤等人,再外面一圈则是打扮成小厮的锦衣卫校尉。
  冲过来的人群之中的管家明显是个有眼力见儿的,眼见崇祯皇帝一身贵公子打扮,再看看这边将崇祯皇帝保护起来的人个个都是精干无比,心知是碰到自己若不起的角色了。
  止住了其他人,管家当即便躬身拱手道:“小人该死,一时冲撞了公子,望公子爷恕罪。”
  见这管家这般的知情识趣,话又说的客气,崇祯皇帝便伸手一推两个挡在身前的太监,想要越阵而出。
  只是一推之下,两个小太监看着并不强壮的身躯却是纹丝不动,崇祯皇帝喝道:“起开!”
  两个小太监却是头也不回,只是其中一个应道:“公子爷,外面毕竟有些危险,不如等其他人带了再说?”
  崇祯皇帝却道:“无妨,本公子信得过你们。”
  两个小太监无奈,只得侧开身子,躬身让崇祯皇帝通过。
  此时前面的一群人也被后面发生的变故所吸引,一声招呼,这群人也围了过来,正好处在崇祯皇帝一伙人的旁边。
  完颜成心中更急。万一这要是有预谋的事件,那乐子可就大了,紧张之下却是猛踢马腹,直恨不得战马的速度再快一些。
  此时锡伯族骑兵离着崇祯皇帝的距离又近了一些,便是肉眼都能看到马上躬身向前的骑士了。
  崇祯皇帝从内厂和锦衣卫的包围圈中出来,却是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本公子看你们双方好似有些矛盾?”
  那管家心中更慌。不知道这该死的贵公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万一这是个爱管闲事儿的,只怕今日之事不易善了。
  那管家斟酌一番后才躬身道:“回公子爷的话儿,实在是前面的这些刁民与小人老爷家中的二公子有些仇怨,这人这才带人前来教训他们一番。”
  崇祯皇帝一听到刁民这个词,心中先自不喜。
  区区一个管家,口口声声的刁民喊着,莫不是当自己是官老爷了?
  只是崇祯皇帝还没有开口,旁边那伙人中领头的一个汉子却骂道:“你放屁!你们王家老二糟蹋了我妹子,逼得她投环自尽,还想拦着我等去报官?”
  崇祯皇帝眼睛一眯,冷声道:“他说的可是真的?”
  那管家心中更是叫苦不迭。
  自己最担心的事儿果然发生了。光是眼前这位贵公子的做派,明显就是个好管闲事儿的!
  管家想了半天才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道公子爷是?”
  崇祯皇帝不答,打扮作管家模样的温体仁却是冷哼道:“我家少爷乃是英国公家的表亲,怎么着,你家老爷莫非连英国公府也不放在眼中?”
  温体仁此时想要亲自砍人的冲动都有了。
  好好的崇祯皇帝不在皇宫呆着非得要微服私访也就算了,你说在赵大家里好吃好喝的,完事了回宫得了呗,结果是这宫没回,却又遇上这么一出。
  尤其是不久前自己还说过教化盛世什么的,如今可不就是一巴掌接一巴掌的打在自己这张老脸上?
  那管家一听是英国公府的表亲公子爷,心中就倍感麻烦。
  自己家老爷也不过是与成国公府有亲,还是那种基本上就没有人重视的亲——自己家老爷的大女儿被成国公家的小公子纳回去当了小妾。
  成国公府不会真个把自己家老爷当回事儿,自己家老爷心中也是明白,因此只是仗了有这一层亲的关系,在乡下做威做福一番也就罢了。
  那管家还没有回话,先头那群抬着破门板的人群中领头的汉子却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叩头道:“求公子爷替小人做主!”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道:“你先起来,把事情跟本公子说一遍。”
  那汉子不起,只是跪在地上道:“启禀公子爷,小人的妹子嫁到了王家庄,我那妹婿在去年应了征,进了新军之中从军。前两天我那苦命的妹子被这王家的二公子看上,抢回府给糟蹋了,回来就悬梁自尽了。如今小人打算抬着妹妹的尸体去顺天府状告王家二公子,这管家带着这许多人来,想必是要阻拦小的去告状。”
  等到这汉子说完,崇祯皇帝望向那管家的眼色可就不善的很了,便是说话的声音,也愈发的冷了一些:“他说的可都是真的?”
  管家听到崇祯皇帝话中的冷意,心中先是打了一个突,却又想到何必怕他?
  左右眼前的这位公子也不过是英国公府的表亲罢了,估计是借了人马出来装个逼什么的,至于本身,也未必能比自己家强到哪儿去。
  心中打字了主意,这管家便一反刚才那副卑躬屈膝的模样,反而直起腰身道:“好教公子知道,我们老爷,与成国公府也是姻亲关系。公子爷既然是英国公府的亲戚,那便是同为勋贵一脉,又何必与那些刁民搞在一起,没的自降了身份?”
  崇祯皇帝被这管家的话给逗笑了。
  他娘的,又拉关系又是规劝的,这孙子玩的挺溜啊。
  先表明自己家跟成国公府也是有关系的,让自己有所顾忌,接着再劝自己要自重身份,几句话一环套一环,说的当真是句句在理。
  可是你他娘的当这是后世的那些活力团体讲数呢?
  就算是社团讲数,老子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团扛把子,你个小扑街跟老子讲数,你他娘的算什么东西?也配?
  崇祯皇帝冷笑一声道:“老子问你这个了?就问你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你家人当大明律是何物?”
  见崇祯皇帝出言不逊,那管家也是有些羞恼地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大明律?须管不到我等勋贵的头上!”
  崇祯皇帝这回是真的笑了,被气笑的:“行,孙子诶,你丫的牛逼!”
  此时别说是温体仁了,便是连一向都以大老粗自居的朱刚都看不下去了——皇帝当街爆粗口,历史上这么干的皇帝就只有刘邦一个,哪怕是朱元璋都没这么干过!
  此时锡伯族的百余骑也已经赶过,将一众人都围在了包围圈中。
  如果此时锡伯族的百余骑突然起了反心,对着包围圈中的人进行无差别的箭雨覆盖,只怕大明的天立即就要变了。
  可惜锡伯族的三千骑兵被崇祯皇帝和婉妃完颜玉卓合演的一出戏给收买了人心,此时别说是起反心了,哪怕是崇祯皇帝让他们发起决死性的冲锋,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执行命令。
  三观不正而且五行缺德的崇祯皇帝眼见锡伯族的骑兵都到了,干脆吩咐道:“下马!给老子打,老子今天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王法!”
  本来心中就憋了一股子邪火没地方发泄的完颜成闻言大喜,当先使带头从马上向来,赤手空拳就向着那七八十人的队伍冲了过去。
  一百余旗的锡伯族骑兵原本在关外苦寒之地,每适冬季便是在苍莽雪山之中搏熊屠虎,一身在生死之中练就的功夫又怎么是这些家丁打手能比的?
  就算是这些家丁打手之中拿着些棍棒,毕竟不是林冲附体孙悟空再世,业余的对上专业的,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被这些锡伯族的骑兵将棍棒夺了过去,反过来一棍子一棍子地打在这些家丁打手的身上。
  只是片刻的时间过去,这些家丁打手便已经被打的作鸟兽散,一窝蜂地跑了。
  那管家见状倒是也想跑,只是被完颜成有意无意地给围在中间狠揍,便是连跑都没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