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你能指望你的子孙后代都跟你一样么?勤政如太祖高皇帝,最后不还是需要内阁来帮着处理政务?
  别指望着皇家学院正在折腾的那些有线电报无线电报一类的东西,事实上,以后可能会出现千里传音之类的手段,你在紫禁城可以将你的声音传到任何你想传到的地方。
  过远的距离会让很多人产生不该有的想法,然而人心这种东西却是最难猜测的,根本就经不起一丝丝的试探。
  朕从来不去试探人心,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要么听话要么去死,这才是一个君王应有的驭下之道。
  为何那些蛮子们贪起来无法无天?地广人稀,缺少了相应的制衡手段,再扯一扯什么罪不及家人的狗屁人权,谁还会怕?”
  等着朱慈烺将这一番话理解吸收了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再问你一个问题。锦衣卫的五军都督府,包括内阁和中极殿,这几处机构对于倭国的情报都各有收集与分析,那么你怎么看待倭国的内附要求?”
  一听崇祯皇帝提到倭国,朱慈烺当即就表态道:“儿臣以为绝不可让倭国内附!”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理由呢?”
  朱慈烺道:“我大明的各项工程还没有完工,若是倭国人内附了,到时候又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监工?杀人打人见血的事情全让倭奴们背了,于我大明声望无碍。若是倭国内附,以后这些破事儿岂不是要算在我大明身上了?即便是退一步讲,这些事情不会栽在大明身上,哪怕大哥那边辽国的名声也不会好到哪儿去。一旦辽国的名声臭了,再想让大明百姓移民过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到时候我大哥就不得不倚重于蛮子。如此看来,这些倭奴倒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错了。倭奴其心可诛是真的,可是他们也不会料到朕会将你大哥和三弟分封到其他的地方做皇帝。所以,倭国人想要内附是真的,不安好心也是真的,但是说到想要毁了我大明或者辽国的名声,他们还没有那个眼光,更没有那个胆子!”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即有些疑惑的道:“儿臣有些想不明白是,为什么锦衣卫和军府对于倭国的情报评判会相差那么多?甚至于中极殿和内阁对于倭国的评判也出入极大。通过最近的情报和他们的总结来看,锦衣卫和中极殿的看法是类似的,双方都认为应该早早的解决倭国,不给其壮大成长的机会。而五军都督府和内阁又都认为应该扶植倭国,让他们继续发展下去,好为大明提供更多的监工?儿臣不相信五军都督府和内阁会如此短视,也不相信锦衣卫和中极殿会夸大其辞,儿臣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了。”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朕只问你,倘若决断权在你手上,你会如何选择?”
  朱慈烺迟疑道:“儿臣更倾向于锦衣卫和中极殿,会提前将倭国灭掉。原因很简单,锦衣卫和中极殿那边的情报与东厂在外的情报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倭国确实是狼子野心,表面的顺服之下其实包藏了更大的祸心。”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锦衣卫和东厂他们负责收集情报并给出评判,而中极殿是站在大的战略角度来看问题,所以他们倾向于提前弄死倭国。
  而五军都督府是通过军事角度来看问题,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倭国从来都没能对我大明构成过威胁,最大的麻烦也不过是倭乱而已。
  现在的五军都督府装备精良,兵员素质更是远超以往,他们又怎么会将小小的倭国看在眼里?
  至于内阁那边,各部都需要大量的劳工,也就需要更多的监工,既然倭国对于大明来说没什么威胁,他们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而你身为大明的太子,要站在全局的位置来看问题,自然也会希望弄死倭国。所以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
  朱慈烺躬身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笑道:“现在选择哪个对我大明最为有利?”
  朱慈烺道:“自然是五军都督府和内阁的选择,毕竟倭国再怎么包藏祸心,现在也没有搞出什么事情来,而我大明需要监工却是明摆着的。”
  崇祯皇帝道:“那就是了。自然是选择五军都督府和内阁那边的方略,先拖着倭国,让他们为大明继续提供更多的劳工也就是了。另外,朕告诉你一句话,那就是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第856章 绿油油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
  崇祯皇帝恨铁不成钢的道:“你都是个成年人了,怎么还跟个小孩子一样?选择?你觉得这种问题还需要选择么?”
  望着有些懵逼的朱慈烺,崇祯皇帝道:“你站在什么角度去想问题?你是太子,是下一任的大明皇帝,你跟朕说要选择?朕告诉你,只要对你有利,你应该是全选,而不是选择其中之一!这才是皇帝!”
  朱慈烺躬身受教——难怪自己的父皇能够成就这么一番功绩,光是这不要脸的劲头,估计就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像倭国这种国家和民族,他们骨子里面就是臣服于强者,只要大明足够强大,他们就会跪的老老实实的,反之,他们就会是第一个跳出来闹腾的。
  所以,有用的时候用,在倭国安插大量的人手进去,暗地里控制住倭国,背黑锅的事情全扔给倭国就是。
  等到倭国没用了就赶紧处理掉,我大明自然就是上应天命,吊民伐罪,永远站在伟大光明正确的干岸上。
  这才是最正确的方法,而不是选择单一的方法,明白了么?
  另外,最近的大明有什么问题,你可从最近的奏章里面看出些什么东西?”
  见朱慈烺依旧有些懵逼,崇祯皇帝便指了指桌子上的奏章道:“你拿这几份奏章看一下,然后跟朕再说一下。”
  朱慈烺老老实实的拿起桌上的奏章慢慢看了起来,直到全部翻看完了之后才愕然道:“父皇是说,我大明的人口增加速度在加快?”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不错,人口增加速度加快的原因你应该能知道吧?后果呢?有没有想过?”
  朱慈烺斟酌着道:“人口增加速度加快的原因,儿臣以为应当是大明国内整体环境的稳定,粮食的增产,还有民间财富增加的原因所致。至于后果的话,就是很可能导致土地不够分配,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问题?”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人口增多是好事儿,但是土地分配上面就容易出问题。现在还好,新增加的人口还不算是太多,但是再有个十年二十年,人口就会以倍数的模式向上增涨,到时候又上哪里找那么多的土地分配给他们?别跟朕说蓬莱洲那边,那边的土地是多,但是首先你得想想大明的人口有多少。人人都要土地的话,再多的土地也不够分的,就算是把整个世界全打下来也不见得够用。那么问题来了,像这种情况,太子以为应该如何解决?”
  听崇祯皇帝提到太子这个词,朱慈烺心里就明白了,这也是对自己的考校之一,只是比较轻松一些而已。
  斟酌了半晌后,朱慈烺道:“依儿臣之见,倒不如将百姓引导出来,让一部分人放弃种地,由农变为工、商、士、兵。当大量的百姓由农转为工、商、士、兵之后,他们也就不再需要土地,土地不够分配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一部分。”
  崇祯皇帝却笑眯眯的道:“可是,转化而来的这些人又想回去种地了怎么办?或者说,剩下的百姓也不想种地了,又该怎么办?”
  朱慈烺顿时就有些懵逼了。
  普通的百姓转成士、工、商、兵之后再想回去种地,或者说剩下的百姓也不想种地了,这两种可能无论哪一种出来都是要命的问题。
  前者是朝廷和地方官府将再一次面临着土地不够耕种的问题,后者则是全世界都面临着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见朱慈烺有些懵逼,崇祯皇帝也就不为己甚,只是呵呵笑了两声之后才吩咐道:“你先回去跟你府中的那些人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不用着急,这件事情远远没到火烧眉毛的地步,最少也会经你留出来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在此之前都不用担心。”
  脸上笑嘻嘻的崇祯皇帝其实心中已经无数次麻卖批了。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扔给朱慈烺的作业,实际上崇祯皇帝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其他人或许不清楚,崇祯皇帝却比任何人看的都清楚。
  大明现在的情况是民间开始富裕起来,财富总量随之增加,百姓生活的压力小,而娱乐项目还不够多的情况下,生孩子就成了民间喜闻乐见的事情。
  尤其是自崇祯三年就开始的鼓励生育政策,官府对于生孩子有补贴,孩子的教育也有补贴,百姓们自然就敢放心大胆的生。
  也就是说,自崇祯三年之后就开始慢慢增加的人口到现在,已经有一茬已经完全成年,这些人又会不断的创造出下一代……
  再过上二三十年的时间,大明的人口很可能会从现在的两亿多近三亿的人口直线上涨到四亿左右。
  整个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口?
  按后世的人口总量来看,五六十亿应该是没问题的,然而后世容纳五六十亿人口的前提是因为后世有着足够先进的生产技术,无论是土地还是粮食都能养活得了那么多人。
  大明有那么先进的生产技术吗?
  很显然,没有,就连后世那些技术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光凭一个杂交粮食和高产作物,想要养活那么多人,明显不太现实。
  至于计划生育什么的,崇祯皇帝就更没有想过了。
  理论上来说,大明的人口极限应该在十亿左右——大明本土加上沙皇俄国的地盘,再加上欧罗巴的地盘,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
  这里面的问题在于,想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势必就会有大量的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面,否则粮食就会不够吃。
  粮食不够吃的下场,几千年来的王朝变迁已经证明了一切……
  所以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崇祯皇帝也头疼。
  相对比之下,剩下的像吏治贪腐一类的问题反而显得无足轻重了起来。
  事实上,吏治贪腐这一类的问题不论是古今中外,只要下得去狠手,再加上申明亭一类的存在,想要治理并不难。
  头疼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干脆将这个问题抛在了脑后。
  就像是刚才跟太子朱慈烺说的那样儿,时间还有的是,起码还有个一二十年的时间,可以慢慢来,不用太着急。
  一二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想必也足够内阁和中极殿那边想出些办法来了。
  崇祯皇帝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奥斯曼土耳其。
  奥斯曼土耳其这一回算是倒了倒了八辈子血霉了——东边有急着转移国内矛盾的莫卧儿帝国,西边有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大明天字号走狗,南边就驻扎着大明南海舰队下属的苏伊士运河分舰队,北边则是快要发疯的沙皇俄国。
  四家都够一桌麻将了!
  然而奥斯曼土耳其也绝对不是什么善茬子。
  差点被奥则朗布派人干掉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崇祯十五年出生,崇祯二十一年继位,刚刚继位的时候才六岁,朝政先后由其祖母和母后主持。
  在穆罕默德四世刚刚登上苏丹这个位置的八年里,整个奥斯曼土耳其的政治体系贪污腐败横行,各地叛乱不断,可是说是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已经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当然,这里面绝对没有大明帝国暗中出力,锦衣卫也绝对没在其中搅风搅雨——崇祯皇帝敢拿着黄台吉的性命发誓。
  而就在去年,也就是崇祯二十八年,出任奥斯曼土耳斯首相的穆罕默德·柯普吕律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面,就处决了大概一万多人。
  一万多贪官污吏、不法军人和谋叛分子。
  刚刚十四岁的穆罕默德四世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一个君主应有的才能。
  除了大力支持柯普吕律的狠手整顿之外,又成功的将军方和民间的目光引向了之前行刺自己的莫卧儿帝国。
  一方面是首相柯普吕律大力整治贪污腐败,让奥斯曼国内的百姓生活条件能够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则是将民间和军队的目光引导向战争方面。
  可以说,奥斯曼土耳其国内的矛盾基本上都被穆罕默德四世和柯普吕律联手转移向了外部。
  这种骚操作一度让崇祯皇帝以为穆罕默德四世也是个穿越者。
  然而很可惜的是,老天爷终究还是偏爱大明的,这个位面的穿越者只出现了崇祯皇帝一个,而穆罕默德四世并不是穿越者。
  如果要说到证据的话,那就是穆罕默德四世的后宫。
  穆罕默德四世是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如果换算成大明的制度,大概也就是相当于崇祯皇帝的存在。
  奥斯曼土耳斯的苏丹是有后宫的,而且后宫里面的美女也不止一个两个,林林总总的百十个总是有的,再加上那些宫女一类的,上千人几乎就是很容易的事儿。
  穆罕默德四世不能不例外,虽然现在仅仅才十四岁,但是该懂的已经懂了,对于那些大臣贵族们进献的美女也都笑纳了。
  然而就跟中原皇帝的后宫一样,后宫的那些美女们是需要人伺候的,因为总不可能让这些美女亲自耕地织布吧?
  要不然谁还有心情去伺候苏丹?要是等苏丹一回后宫就得面临着后宫那些美人琢磨着该怎么种地该怎么弄衣服,那还怎么给苏丹提供一个身心愉悦的后宫环境?
  所以,后宫中的这些美人必须得有人伺候才行,以便于让她们能够全身心的为苏丹服务,让苏丹可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朝政上面。
  关键在于穆罕默德四世后宫里面伺候那些美女的人。
  中原皇帝的后宫里面,伺候那些美人的都是阉人,这也导致了中原阉割技术的独步于天下,很多藩国想学都学不好。
  而同样想到阉割技术的奥斯曼土耳其在这门手艺上面明显没有什么天赋,屡屡出现阉割不干净的情况。
  美女多,负责播种的苏丹又只有一个人,雨露没办法均沾而伺候的人又阉割不干净,后宫里面会出现什么情况也就不难猜测了。
  就跟中原皇帝们吃独食的习惯一样,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也同样喜欢多吃多占,同样喜欢吃独食。
  为了防止自己被绿,奥斯曼土耳斯的苏丹们想出来一个任何人都想不到的骚操作——后宫里面用来伺候那些美女的,全部都是黑人!
  因为苏丹们发现,一旦后宫的美人和黑人嘿嘿嘿并且怀孕,那么生出来黑人小孩的几率就会非常大。
  如果是阉割不干净的土耳其人,基本上没什么办法判断,但是如果换成了黑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毕竟只要看上一眼生出来的孩子,基本上也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被绿。
  这么神奇的骚操作就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奥斯曼土耳斯的后宫,而穆罕默德四世则是完整的继承了这种骚操作,丝毫没有加以改动。
  这下子就实锤了,哪怕是没有其他的证据佐证,崇祯皇帝都敢打包票说这家伙不可能是个穿越者。
  因为换后世的那些老司机穿越过来,怕是连使用阉人都不太放心,毕竟有着螨清那个败家老娘们儿的先例在。
  崇祯皇帝更是干脆的减少了后宫的数量,只追求质量而不追求数量,虽然也有十来个,但是跟动辄上百个美女的穆罕默德四世比起来,崇祯皇帝的后宫数量明显不足。
  而人家穆罕默德四世就心安理得的使用黑人来充当后宫的奴仆,连一丝一毫改动的意思都没有,甚至于都不在乎那些黑人是否阉割干净。
  但是这方面的问题并不能掩盖穆罕默德四世这个年轻的小家伙在政治上的早熟还有在军事上面的眼光。
  事实上,如果奥则朗布方面有甲一他们在暗中支招出力,大明帝国也在有意无力的拉偏架,只怕莫卧儿还真就怼不过穆罕默德四世。
  毕竟莫卧儿在之前被大明祸害的有点儿狠,实力已经照比沙贾汗时期下降太多。
  而被莫卧儿人吹捧起来的奥则朗布明显也不是什么真正牛逼的角色,好几次错误的决定差点儿就把莫卧儿给送了人头。


第857章 鸟粪属于伟大的法兰西!
  宫殿中的烛光偶尔发出一声噼啪的声音,说不清方向的微风让烛光有些摇晃,映得大殿中忽明忽暗,气氛怎么看怎么诡异。
  稚气尚未完全脱尽的脸上显现出一丝也年龄不符的阴沉,穆罕默德四世指了指身前矮桌上面的信封,开口道:“你怎么看?”
  刚才已经看过书信的柯普吕律脸色同样阴沉:“还能怎么看?大明帝国的狗皇帝不可能安什么好心,还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调节战争?还是说,如果我们赢了,莫卧儿就会老老实实的割地给我们?或者是我们输了之后,就要老老实实的再割一块地方给他们?难道说战场上面拿不到的东西,在体育场上面就能拿到了?他以为战争是什么?他又拿我们当什么?他大概拿我们当猴子一样耍弄?”
  穆罕默德四世面色阴鸷的道:“答应他们,还是拒绝?”
  沉默了半晌之后,柯普吕律才哑着嗓子道:“答应他们,而且我们要早早的派人去古罗马竞技场。如果沙皇俄国和莫卧儿帝国,还有神圣罗马帝国以及那些诸侯国不答应他的话,那我们就好好看戏也就是了。如果他们都答应了,那就跟他们堂堂正正地比一场,最好是能够赢下几场比赛,到时候看看他大明皇帝的脸往哪里放!”
  同样又是一阵沉默,穆罕默德四世才开口道:“寻找大明眼睛的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摇了摇头后,柯普吕律才道:“很抱歉,寻找大明眼睛计划到目前为止,根本连半点儿的进展都没有。那些该死的大明人似乎都中了什么魔鬼的法术,无论我们派去的人怎么试探,他们都没有充当我们眼睛的意思。”
  见穆罕默德四世沉默的望着自己,柯普吕律又解释道:“与银币无关,与金币无关,事实上,无论我们派去的人提出多少金币银币,他们都丝毫不感兴趣。似乎,那个大明帝国的狗皇帝在他们眼里就是神明一样,他们根本就不敢背叛那个狗皇帝。我们不是没有想过用死亡来威胁他们,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事实上,我已经派人悄然抓了一个大明人,直到死,这个人都没有同意我们的眼睛计划。”
  揉了揉脑袋,穆罕默德四世道:“你知道的,如果不能寻找到眼睛,那我们就没办法从大明得到更多的消息,也没办法替我们争取更多的好处。所以,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都要找到一些合格的眼睛,哪怕只有几个,甚至于只有一个。”
  柯普吕律道:“我知道了,我会继续想办法继续寻找。但是不得不提醒您的是,抓人威胁处死的方法用在大明人身上,只能有第一次,而不能有第二次。否则一旦引起了大明帝国的警觉,我们将会直接面临大明帝国的怒火,除了失去苏伊士运河那边的收益之外,军火方面也会失去补充。到时候我们在面对着那些该死的莫卧儿人时,就会落入下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儿欺负他们。”
  穆罕默德四世点了点头道:“放心吧,我知道这里面的关键。如果用银收买不了他们,如果用死亡也不能令他们害怕,那就想办法去跟他们交朋友吧,想办法让他们自己说出来我们需要的情报。”
  柯普吕律脸上笑的比哭还难看:“我尽量。”
  穆罕默德四世提出来的办法,柯普吕律不是没有尝试过,然而所有的尝试在最后都付诸东流,根本就没有什么鸟用。
  拿钱收买需要不断的试探,还不能引起大明人的警觉,而死亡威胁这种手段更是一次性的,一旦出现了第二次,就很有可能被大明帝国找上门来。
  上一次小埃利斯和那两个大明商人的事情,给整个世界都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不要去招惹大明的平民百姓,除非做好了灭国的心理准备!
  等穆罕默德四世点头了之后,柯普吕律才接着道:“眼睛计划我会努力,咱们眼下的重心还是应该先放在莫卧儿那边,还有这个所谓的什么运动会。”
  跟柯普吕律抱着相同想法的国家很多,最终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答应了大明帝国的提议。
  先在古罗马竞技场举办一次运动会,主题就是为了世界和平,尽量让所有人都放下仇恨后和平相处。
  真的很和平,为了这场运动会,哈布斯堡王朝的当家人,现任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将包含整个古罗马竞技场在内的开罗送给了晋国国王朱慈熠。
  对于斐迪南三世来说,自己的私生女儿现在是巴伐利亚女大公,大明王朝晋王府正妃,下一任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送个罗马市给自己的女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绝不是因为怕了大明帝国和大明帝国的那个狗皇帝!
  而崇祯皇帝本身对于所谓的调节欧洲和莫卧儿、神圣罗马帝国、沙皇俄国那些国家的战争,根本就是一点儿的兴趣都没有。
  调停?
  大明出面调停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调停了之后他们不打仗不死人,大明上哪儿去弄劳工?大明上哪儿去捡便宜?大明上哪儿去卖军火?
  说白了,运动会就是走个过场,重点在于运动会之后的谈判,其中包括军火贸易谈判。
  至于崇祯皇帝带着大小老婆儿子女儿一起出来游玩,那只是顺带的福利,伟大的崇祯皇帝不可能在这种小事情上为自己谋私利……
  然而等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崇祯皇帝就打算拍拍屁股走人了。
  罗马市还算是好一些,毕竟因为崇祯皇帝要来,深知崇祯皇帝和母后母妃在大明帝国享受着什么样儿环境的朱慈熠早在运动会开始之前就已经命人将罗马城彻底清理了一番。
  再加上黄土垫道清水洒街,还有那些被欧洲贵妇人当成命根子一样富贵的香水就跟不要钱一样往城里洒,总算是让罗马市的环境好了一些。
  而除了罗马市之外,剩下的地方就没什么改变了,该怎么臭的还是怎么臭。
  上一次神圣罗马帝国在斐迪南三世的指挥下进行大清理行动,在最开始的时候还被欧洲蛮子们嘲笑,但是当后来看到神圣罗马帝国进行了大清理之后得到的好处太大,剩下的蛮子们纷纷坐不住了。
  因为斐迪南三世有样学样,将埋在地里面的翔都挖出来之后学着自己家女婿的样子,将那些翔都拉去埋到了地里当肥料,结果第二年的时候粮食增产了!
  增产带来的反应也很明显,最起码现在的黑面包已经可以称之为真正的黑面包了,不再是以前那种在里面掺杂了木屑、树叶、石子,硬度足以拿来当武器打死人的黑面包!
  事实证明,欧洲蛮子们不是真的懒,也不是真的讲究什么狗屁的人权,而是因为没有见到好处。
  现在见到了把翔当肥料的好处之后,欧洲蛮子们也没有人扯什么人权了,自动自觉的就开始清理清了那些翔街,甚至于因此而发生械斗。
  再然后,荷兰和本来就有仇的西班牙,再加上法兰西就因为一座岛直接在海上打起来了。
  起因很简单,因为人粪可以拿去当肥料让土地增产,没道理那些岛粪一类的不行——所以一座紧挨着法兰西的鸟岛就被三个国家同时盯上了。
  鸟粪多的岛就那么一座,但是同时看上这个岛的却有三个国家,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打一场就是了,谁赢了这座鸟岛就归谁,上面的粪也就归谁所有。
  理论上来说,法国离着这座连名字都没有的鸟遍是最近的,而且民间也都希望法兰西政府能够将鸟岛拿在手里,属于占据了地利和人和。
  然而法国的军队又实在不给力。
  生性浪漫或者说懒到极致的法兰西男人并不热衷于打仗这种事情,就算是排着队投降也不喜欢打仗,除非是有瘸子或者一个常年不洗澡的女人带领,否则法国军队都打不了胜仗。
  或许只有在面对着螨清的时候,法兰西才能打的有声有色,有来有往……
  而荷兰跟西班牙两家距离鸟岛的距离又比较远,在地利上不占优势,虽然两者国内的百姓同样希望拿到鸟岛,也让两国占据了人和,然而光这些优势能顶个鸟用?
  更重要的是,这两家本身就有仇,互相早就看着不顺眼,都恨不得弄死对方,自己独占了鸟岛才好,又哪里能齐心协力先弄死法兰西?
  所以还真就让法兰西的陆军先行登陆到了鸟岛上面。
  然而挂着鸟岛总督头衔的皮埃尔有些慌。
  跟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是个年轻的小孩子差不多,法兰西的现任国王路易十世现在刚刚年满十九岁,还没有从他母亲奥地利的安妮手中接过政权,而法兰西主政的则是路易十三最主要的权臣、红衣主教黎塞留指定的继承人马萨林。
  虽然还没有亲政,但是路易·迪厄多内·波旁明显已经开始接触政务,尤其是随着马萨林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路易十四更是加快了接手政务的步伐。
  而奥地利的安妮显然也乐见其成,根本就没有想着继续把持政务,反而很痛快的开始让出手中的权利。
  毕竟,有传言奥地利的安妮跟路易十三的婚姻是政治婚姻,婚后两人都不快乐,婚后仅仅五年的时候就开始了分居生涯。
  而由于安妮的西班牙出身和她哈布斯堡王朝成员的身份,黎塞留一直担心她对法兰西的背叛,以至于黎塞留多次指控安妮策划了反对路易十三的叛乱。
  路易十三去世后,安妮承担起为自己年幼的儿子、被欧洲蛮子们吹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摄政的艰巨任务。
  或许是安妮因为出身问题而避嫌,又或者是因为马萨林真的有一腿,总之她把内政和外交大权都交给了黎塞留指定的继承人马萨林。
  如果传言安妮跟马萨林有一腿,给路易十三戴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的事情是真的,现在情人身体越来越不好,安妮放心不下自然也是正常的。
  想到这里,皮埃尔忍不住在胸前划起了十字,毕竟在心里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是对太后和执政大臣不尊敬,更不是一个贵族该有的修养。
  然而心里始终有些慌。
  法国的军队是个什么鸟样儿,皮埃尔的心里很清楚,虽然说装备上面并不比西班牙跟荷兰那两家差,但是说到军队本身,也就是士兵方面,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然而心中再怎么慌乱,皮埃尔也不敢表露出来,生怕自己的慌乱会让驻扎在鸟岛的军队跟着慌乱后丧失军心。
  直到荷兰和西班牙的战舰再一次出现在海平面上之后,皮埃尔才发现自己所谓的不慌完全就是自己骗自己。
  隆格维尔站在皮埃尔的身后,双眼不自觉的滑过皮埃尔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