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斐迪南三世与英诺森十世道:“真熊虎之士也!”
  崇祯皇帝又引二人至炮舱,指众多火炮曰:“朕之火炮,可粗长否?”
  斐迪南三世与英诺森十世道:“真又粗又长,吾等不及也。”
  崇祯皇帝大笑曰:“想朕以冲龄,克承大统,其时外有建奴,又有党争,国库之中空无一文,朝堂之上文武不合,实不曾想能有今日。”
  斐迪南三世道:“以陛下之雄才伟略,实不为过。”
  崇祯乃执斐迪南三世与英诺森十世之手曰:“大丈夫处世,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今日朕欲以此平英格兰诸蛮,纵然君士坦丁与恺撒之辈复生于此,又能耐朕若何?”
  言罢,崇祯皇帝大笔,斐、英二人面如土色。
  崇祯皇帝复携二人进帐,会诸文武大臣再饮,因指诸人曰:“此我大明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大明英国公张之极,见崇祯皇帝甚乐,乃召军士相扑以为乐,又使人舞剑,作歌曰:
  丈夫处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歌罢,满座尽笑。
  英诺森十世与斐迪南三世不解其意,乃召翻译,问曰:“其歌为何意?”
  翻译迟疑片刻,答曰:“其意为,男人就该操刀子砍人,砍完了人就喝酒,喝多了就该大声吹牛逼。”
  英诺森十世与斐迪南三世对视一眼,喝采道:“真豪杰也!”
  酒过三巡之后,崇祯皇帝才放下酒杯,醉眼熏熏的道:“如今英格兰将平,朕离归期不远,倒是颇为舍不得这里。”
  斐迪南三世也放下了酒杯,劝道:“陛下何出此言?大明与罗马虽然相隔万里,然则海路方便,大明战舰纵横海上,往来也不过是数月之期而已。待三皇子与小女艾薇尔成婚之后,陛下还可以来巡视巴伐利亚,来看看他们的孩子,想必也是一桩美谈。”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却又将目光投向了英诺森十世:“朕此前曾与教宗商议,许教宗前往大明传教,倒不知教宗考虑的如何了?”
  英诺森十世低头盘算了半晌,最后才抬头道:“启奏陛下,能够前往大明传教,原本是欧洲所有教士的梦想,英诺森也不例外。只是眼下欧洲战局混乱,教廷也身涉其中,只怕一时半会儿的也抽不出时间来。”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笑道:“这个倒也无妨,朕不会强人所难,教宗大可以放心。只不过,朕还有一事想与教宗商议一番,不知教宗意下如何?”
  也不等英诺森十世开口询问到底是什么事情,崇祯皇帝就直接说了下去:“在我大明,原本也有两个宗教,一个是道教,另一个是佛教。道教有道教祖庭,在江西龙虎山;佛教有禅宗祖庭,在河南少林寺;如今教廷也有自己的祖庭,便是这梵蒂冈。道教,佛教,教廷,三者都是导人向善,最后寻求大超脱大自在,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善举。然则道教龙虎山大真人,佛教少林寺住持,都受我大明册封,而梵蒂冈教廷,是不是也应该受我大明之册封?”
  英诺森十世还没有开口,红衣大主教巴尼·艾迪生就愤而起身,怒道:“我教廷传承千年,教宗选拔自有规矩,何需大明册封?”
  崇祯皇帝的脸色没有变,依旧笑吟吟的,英诺森十世和斐迪南三世不安的扭了扭身子,似乎后背上有小虫子在爬一样,看起来颇为不自在。
  张之极向张世泽使了个眼色,张世泽便躬身对崇祯皇帝拜道:“启奏陛下,微臣近几日学了些西洋剑术,与我大明剑法相互印证之下,倒也有所得,臣请舞剑,供陛下观赏。”
  崇祯皇帝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意味深长的道:“所谓剑法,无外乎刺、劈、撩、挂、点、抹、托、架、截、扫几种,招数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正所谓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招招都是攻敌之不得不守,这便是天下一等一的剑法。”
  张世泽躬身道:“谢陛下指点,臣记下了。”
  崇祯皇帝这才嗯了一声,吩咐道:“你且将你所学演来看看。”
  张世泽扮演了项庄的角色,然而英诺森十世身边却没有项伯护着,如果不是崇祯皇帝一直都没有暗示张世泽杀掉英诺森十世,只怕在张世泽收剑之前,英诺森就已经尸首两处了。
  收起手中的长剑,张世泽躬身道:“在下学艺不精,倒是让教宗受惊,还望见谅。”
  崇祯皇帝挥了挥手,示意张世泽退下之后,便笑眯眯的对英诺森十世道:“世泽这孩子,胡乱学了几手剑法,便学人出来卖弄,当真是贻笑大方。”
  英诺森十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陪笑道:“小公爵剑法高超,英诺森可是佩服的紧,倒是陛下,对小公爵还是太过于苛责了些。”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朕的女婿,要求高一些也是正常的嘛,倘若没什么进取心,朕却又不喜了。”
  又是闲扯了两句之后,崇祯皇帝才呵呵笑道:“对了,刚才说到哪里了?教廷推举教宗是什么规矩?朕倒是好奇的紧。”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似乎想起来什么,又接着道:“对了,光这样儿聊天,似乎也挺没意思的,不若换个人来舞剑助兴?”
  不用了!
  英诺森想都没想,直接摇着双手道:“不,尊敬的皇帝陛下,这样儿谈话就很好,观看舞剑容易分神。”
  崇祯皇帝颇为遗憾的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就算了,朕也不强人所难了。对了,英诺森教宗还没有回答朕的问题,尤其是刚才那位红衣大主教是吧?怎么称呼?”
  面对着崇祯皇帝咄咄逼人的态度,刚刚还义愤填膺的红衣大主教巴尼·艾迪生顿时想找个地方,把自己的脑袋埋起来。
  这也太特么吓人了,一言不合就舞剑,还招招冲着要害比划,合着今天要是不答应你,咱们这些人就得死在这儿了?
  面对着想要装死的巴尼·艾迪生,英诺森十世只得躬身道:“启奏陛下,这位是教廷红衣大主教巴尼·艾迪生,刚才他喝醉了,口不择言,望陛下恕罪。”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朕又岂会与一个醉酒之人一般见识?倒是教宗,对于册封一世怎么看?”
  英诺森顿时坚定无比的表了态:“启奏陛下,上帝让教廷管理羊群,而羊群的主人却是伟大英明的大明皇帝,所以,教廷必须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和授权,才能履行管理羊群的责任!”


第804章 满满的都是黑历史
  像英诺森十世这种情况,毕竟是高层领导人的事儿,怎么能说是怂呢?
  这叫从心!
  英诺森十世和红衣大主教艾迪生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心,毕竟从心也是教廷的优秀传统,传承于教廷他爹那一代。
  说到教廷他爹,就得提到教廷自己看着都不顺眼的犹太教,这个起源于希伯来人的一神教。
  当提到犹太教,基本上就得顺着历史再往上查,一直查到希伯来人那时候。
  早期的希伯来人饱受巴比伦、埃及等反动派的压迫和奴役,到处盲流,几乎要灭种,不得不被迫长征。
  然而他们并没有红朝太祖的魄力和实力,反正就是走过来走过去,最后还是没有根据地。
  自卑绝望之余,民族领袖摩西为重建族人信心,团结群众力量,只好装神弄鬼,跑到山里藏了几天之后宣称自己从上帝耶和华那里取到了真经《旧约》。
  摩西表示,华总已经跟自己表态,宣称希伯来人是最优良品种,上帝的选民,未来的世界领袖,虽然现在待遇不算太好,但是华总答应等东方红太阳升的时侯,就会派天堂特派员兼大救星——救世主弥赛亚下凡,一定能领导希伯来人民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过上好日子。
  事实证明,只要牛逼吹的好,哪儿有事情成不了——摩总的牛逼吹好了,犹太教的日子确实好过了许多,后来不仅成功上市(建国),还出过勇猛的大卫王和智慧的所罗门。
  但是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富不过三代,又或者说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香油,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暴发富。
  一朝乍富的以色列很快就陷入了骄奢淫逸和争权夺利的怪圈之中,跟后世那些一朝暴富的家族里面上演的宅斗剧一无二致,最后干脆分裂成了犹太和以色列两部分。
  中原还有句老话,叫做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一朝翻身把歌唱的犹太人拿着上帝选民的鸡毛当令箭,对周边的国家和民族装逼,天天出来撩猫逗狗,就跟后来的鬼子进中原一个鸟样儿。
  鬼子强行装逼的下场是凄惨的,而犹太人的下场,似乎也没比那个后辈强到哪儿去。
  亚述,新巴比伦,波斯,罗马,这些势力挨个上场把上帝选民们给狠揍了几百年之后,上帝的选民们又回到了以前的流浪汉状态,而且比之前混的还惨,只能天天盼着华总能派一个救世主出来搭救一下他们。
  然而华总似乎根本就没想起来他们这些选民,也有可能是华总派出来的救世主迷路了,总之犹太人一直没有等到华总派来的特派员。
  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做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华总不派特派员,犹太人干脆撸起袖子自己干。
  这时候的犹太人倒是真有一些平头哥生死看淡的意思,总之就是老子这些上帝的选民都不好过,你们这些异端还想有好日子过?
  再说了,神不都是人做的么?
  罗马人不信这个邪。
  想当神仙是不是?想证明自己是救世主是不是?
  没问题,来人啊,把这位神仙拿木头板子盯起来,三天不死就算丫的是真神仙!
  然而没有谁被钉上去之后还能活三天,大部分连半天的时间都没能抗过去,身上的血就已经流干了。
  成没成神的不太清楚,可是总归没有人能在被钉了三天之后化身为救世主,出来搭救这些上帝的选民。
  直到一个混血儿的出现。
  耶酥,男,公元前5年生人,籍贯约旦,民族犹太。
  反正就是在某一年的某一天,一个犹太女人,犹太木匠约瑟的未婚妻玛丽亚,怀孕了。
  既然还是未婚妻,就说明玛丽亚还没有结婚——当时的犹太社会,未婚先孕是会被石头砸死的。
  这时候,孩子的父亲是谁已经不重要了,究竟是不是罗马那些不太讲究军纪的士兵们干的,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活下来。
  为了能够活下来,玛丽亚一口咬定自己还是原装正品,而且顺便给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安排了一个十分高大上的身份。
  这是华总的骨肉!
  后来玛丽亚在马槽里生下了小耶,而小耶的父亲华总并没有派人过来认亲,也没有给小耶一个良好的童年环境,甚至于都没给小耶上个户口。
  黑人黑户的小耶十分聪明,光是靠偷听和自学,就把犹太教蒙人的那一套给学了个七七八八。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黑人黑户还找什么工作?老老实实的帮着背锅侠约瑟送货就是了——送那种罗马人钉死犹太神棍用的木头十字架。
  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做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小耶的户口问题在某一天,在约旦河边解决了。
  那是一个下午,精神不太正常,喜欢抓着人往河里扔,以便洗清人们身上罪孽的疯子长老“施洗者约翰”正好遇到了小耶,然后把小耶给扔河里了。
  这一洗不要紧,小耶因为一直没有受洗而无法上户口的身份问题解决了,从此以后正式拥有了户口,可以正常找工作了。
  当时最有前途的工作是什么呢?长老,也叫拉比。小耶学问偷听得不错,自学成才,就想妈的我也去布道。
  犹太人为复国急得火烧火燎,病急乱投医,别管是谁开了个讲座都得去听听,哪怕被骗了不了钱,甚至于有人把命都给丢了,也照样要听讲座。
  小耶的第一次讲座是不成功的。
  不懂得成功学,不精通后世的那些忽悠手段,小耶的讲座讲的是要爱包括罗马人的所有人,别人打你你要开心之类的言论,再加上小耶长的干干巴巴的,麻麻赖赖的,一点都不圆润,犹太人一怒之下就把小耶给盘了。
  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干个体户!
  把犹太人给恨上了的小耶自此决定要创业,不为别的,就为了实现当年吹过的牛逼,让人人见到自己都称呼一声小耶总。
  身为产品经理加运营总监加团队创始人兼职CEO,小耶总做出来的产品无疑是受到了广大用户欢迎的。
  首先就是门槛低,别管是谁,入我门中皆兄弟,信我就能原地满血复活;
  其次就是界面友好,双手一比划就完事儿,什么复杂的经典教义都用不着去研究了,有啥事儿等上帝来救就OK了——我是小耶总,华总是我爸爸,保证OK没问题。
  最后就是好处大——不用整那些乱七八糟的了,只要你相信我耶总,保证你挂了之后一票直达天堂。
  极低的成本和友好的界面,让初创的耶氏传教集团迅速的发展了起来。
  然后小耶总就慢慢的变成了耶总,耶董,地位一天天的高涨,比之原来给罗马人送十字架牛逼了不知道多少倍。
  然而就威胁到了半个娘家,犹太教。
  犹太教老大一瞅这二五仔自立门户也就算了,还想抢华总亲儿子这个宝座?
  犹太教老大花了三十块钱买精比犹太少了一点的犹大,让犹大把耶董给卖了,卖给了罗马人,然后耶董就被钉在了他养父约瑟打造出来,他亲自送货给罗马人的十字架上面。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耶董都被挂在十字架上了,耶董的公司也应该清点破产才是。
  然而耶董的大徒弟保罗跳了出来,宣称耶董已经复活生天,自己继任为耶氏集团第二任董事长,继续带领大家搞革命,并且因为耶氏集团第一任董事长耶董的事儿跟犹太教结下了更深的梁子。
  就像崇祯皇帝一直在努力的往各家宗教里面掺沙子一样,罗马人一瞧干不掉耶氏传教集团,干脆也往里面掺沙子,玩和平演变。
  然后被一些罗马的地富反坏和失意贵族给渗透了的耶氏传教集团用原罪说抹杀阶级斗争,把富人资产阶级也拉入革命队伍;用所谓的“博爱”搞民族虚无主义和投降主义,麻痹人民群众的斗争性,“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变成了“打左脸给右脸”;用“君权神授”给封建帝王的统治披上神圣的外衣,为他们制造顺民。
  在325年君士坦丁“尼西亚”宗教大会上,基督教正式宣布它的娘家犹太教为异端,是歪理邪说,是要被扫入历史垃圾堆的那啥那啥。
  他们篡改《新约》,无限拔高耶酥,成了神仙、上帝之子,救世主,为了完美的把耶董塑造为神,连华总都从耶董亲爹的角色堕落成一个罗马丘八。
  基督神棍们还煞有其事地规定了耶酥的圣诞节,复活节。后来又规定耶酥出生的那一年即公元0年(为了遮丑,还晚算了5年)。意思是天不降耶酥,世界万古如长夜。
  再然后,耶氏传教集团发现光文斗不行,还得武斗——宗教裁判所应运而生,打着维护神权的幌子,把持话语权,强买强卖,野蛮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宣布有不同意见的一律是不讲神权的邪恶团伙,无赖国家,往死里整。
  然后,坚持犹太教原教旨主义的犹太人因为迫害了耶董,就从上帝的选民变成了贱民,撒旦的仆人。
  再后来,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耶氏传教集团也正式分裂成了天主教和正教。
  西欧归天主教,有教皇,即上帝驻地球总代理,手下大主教的神权都得从他那儿批发,拜圣母玛利亚,等级森严,传到现在就是英诺森十世手下的教廷堂口。
  东欧是正教,不承认教皇,不拜耶母娘娘,几个大主教商量办事,教士可以结婚,人性化一些,也就是尼康所在的东正堂口。
  一个妈生的两个儿子互相看着不顺眼,自认为是嫡长子的教廷在欧洲那群彪哥的地盘上混的风声水起西装革履之后,花大价钱搞出来了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条顿骑士团这三大保安团队。
  到后来,欧洲的彪哥们打生打死,便宜都让教廷给沾了去,会快就变混成了一哥——连欧洲彪哥们都得听教廷的。
  彪哥们当然不服,比如亨利四世跟格列高利七世那点破事儿,教廷不也怂过?
  被教廷教做人之后,欧洲的各大彪哥们自然是不服气的,然而不服气以能怎么样?形势比人强,且忍着呗。
  直到神圣罗马帝国集团的某一任董事长腓特烈二世继位之后。
  腓特烈二世在位期间,至少三次被教廷“绝罚”,然而彪哥腓特烈二世真的不在乎,甚至在被绝罚期间还组织了十字军东征……
  这一次,教廷是真的怂了——三次绝罚又撤销,彻底把自己的名声给玩完了。
  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做驴死不倒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教廷再怎么掉链子,现在也还是教廷,怎么看都不应该这么怂。
  然而教廷从教皇到大主教们,都怂了。
  因为崇祯皇帝还有他手下的马仔们,让英诺森十世和红衣大主教艾迪生等人想起来传说中的上帝之鞭,还有宇宙之王忽必烈。
  那时候的教廷,是真怂。
  没错,欧洲的彪哥们好糊弄,绝罚再怎么掉链子也还是绝罚,依然有着威慑力——但是想想当年的上帝之鞭阿提拉,再想想拔都西征的蒙古大军,谁在乎过上帝?谁在乎过教廷?谁在乎过大主教?
  可是上帝之鞭再牛逼,拔都的蒙古大军再牛逼,也没有干掉整个欧洲。
  而眼前的崇祯皇帝,已经切切实实的把英格兰给干掉了。
  最关键的是,欧洲还有大明帝国的姻亲,神圣罗马帝国的存在,尤其是斐迪南三世那个二五仔,现在都笑成什么鸟样儿了?
  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明帝国的三皇子很快就会变成巴伐利亚国王,然后再变成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有神圣罗马帝国在手里,再背靠着大明帝国,想要干掉整个欧洲会很难吗?
  就算是不扯到那么远的事情,光是眼下来说,崇祯皇帝完全可以在明年夏天的时候在英格兰修改好属于自己的皇宫,然后组织起盛大的晚宴。
  所以英诺森十世怂了,整个教廷跟着英诺森十世一起来的大主教们也怂了。
  读书人的事儿嘛,怎么能说怂呢。
  甚至于,英诺森决定更进一步:“伟大的皇帝陛下,我教廷修道院,有一圣女……”
  你斐迪南不是卖女儿么,须知我教廷也是有圣女的!
  而且还能高你女儿一辈!


第805章 都是些渣渣
  崇祯皇帝可以摸着良心发誓,自己对所谓的圣女根本就不感兴趣。
  圣女有两种,一种是圣女,另一种也是圣女。
  一种圣女是实际意义上的圣女,比如被崇祯皇帝关在诏狱里不闻不问的那个孔雀明王孔允桢,她就是白莲教圣女,或者说是教主也行。
  除了这位打算干掉崇祯皇帝的圣女之外,剩下的教派里面尤其是那些邪教,他们的圣女基本上都是教主的侯选人,或者干脆就是给教主准备的教主夫人。
  这样儿的圣女要求很高,不仅仅是长的漂亮就行,还得拥有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才行,什么琴棋书画基本上也都得懂一些。
  另外一种是广义上的圣女,比如说天主教的女修士,还有波斯明教的圣女。
  穿越之前曾经博览群书的崇祯皇帝忘记在哪一本资料里面看过,波斯明教的圣女不是像《倚天屠龙记》里面的黛绮斯和小昭那么楚楚动人兼武功高强,而是要在神庙之前负责与信徒性交流。
  这个就厉害了,在神庙前面,光明正大的把衣服脱光了,然后……还不要钱!
  至于教廷这边所谓的圣女,崇祯皇帝不了解,但是从当时欧洲大量的私生子和私生女们来判断,只怕教廷宣扬的禁欲根本就没有什么鸟用。
  实际上,教廷的禁令不仅没有什么鸟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面起到了反作用——当正常渠道被掐死,它就往不正常发展:
  中世纪西欧男的就搞同性恋和鞭打捆绑等先进玩法,女人尤其是进入盛欲期的中年女性就会有大量的梦交,自渎,涂抹催情剂等等异常性表现,神神叨叨的。
  教廷针对这种情况自然是不满意,当教廷说话是啥?放子个那啥是不是?那咋办?好办。
  教廷宣布男同性恋是魔鬼,中年处女是巫婆,烧就一个字,西班牙还要割同志们的小弟弟。
  所以传统巫婆的形象是老丑妇人,会配迷魂药,骑把长扫帚,在烟囱里钻进钻出,尖叫着飞来飞去,喜欢吃小孩子。
  扫帚代表男人的装备,骑着代表女上位,烟囱代表女人的装备,飞代表high,尖叫就不解释了,吃小孩代表她干那事不是想生孩子,只是想满足自己邪恶的欲望。
  问题是,如果严格按照教廷的规定来办事儿,那么:一年中可以行周公之礼的生产日不到15天,不能脱衣服,不能出声,女方要全套披挂裹好,只在相应位置开一个洞。只可男上女下,所以这个姿势叫传教士。
  那两口子要是来情绪了想要办事儿,咋整?
  跑外面找个没人的黑地儿:城墙根,桥底下,野地里什么的,一声不吭,不脱衣服,随时完事儿随时溜。
  然而教廷不知道,中原有个聪明人曾经说过一句话,就做堵不如疏。
  教廷虽然不知道这句话,但是也确实觉得这么干有点儿没人性——为了解决男信徒的需求问题,教廷从五世纪就在罗马,威尼斯等地开窑子挣钱,后来甚至垄断了这门生意,只准“好基督徒”去嫖。
  窑子里的姐儿们修女化管理,不接生意时要政治学习,祈祷做弥撒,跟女修士没什么区别。
  在这种操蛋的管理模式下,教廷的上上下下如果不出点儿问题,那才是见了鬼的奇事。
  就拿约翰系列说吧:教皇约翰十世是一对罗马贵族母女的共同情夫,她们把他从一个无赖扶上了位,母女俩如狼似虎,没几天约十就over了。娘俩又把的第二个共同情夫变成教皇塞加斯二,没几天又over了。娘俩再把跟塞二的私生子变成教皇约十一。
  教皇约十二又是教皇艾尔伯二的私生子,这一位用畜生形容都委曲了畜生。
  约十二刺瞎老师,把师兄弟阉割削鼻挖眼,和两个姐姐通奸。他住在拉特兰宫,过路的民女,修女,小男孩只要让他看见了就拖进来强奸,糟蹋了几百位。以至于除了留大胡子的,没人敢打他门口过。
  眼看自己家门口没有女的敢路过,约十二就出去当采花贼——结果某一天搂着人家老婆睡得正香呢,男主人回来了。
  比较悲剧的是,这一家的男主人不认识约十二,见此刺激场面,立刻变成马家爵,几锤子就把圣教皇砸死,蒙主宠召了。
  约十三有挖人眼的强烈爱好。约二十二把以清修为荣,以强奸为耻的圣方济会同门统统烧死。约二十三更是强奸通奸,乱伦谋杀样样精通。
  两千年教会,三百位教皇,前教皇私生子出身的比比皆是,搞出来的私生子更没数了。列日主教光承认的私生子就65个,半个连。
  比如著名的教皇仆立法斯八世的名言就是:“和女人、男孩子上床就象搓搓手一样简单。”
  天主教廷闹得最大的私生子笑话是教皇约翰八世。
  这一位实际上是女扮男装的英国人,名叫贞德(和法国的圣女贞德不一回事)。贞姐扮成男人混入教会,先找了个德国教士当情人,她学问很好,七搞八搞,850年竟给选成了教皇,又弄了无数的面首。谁知身体也太好了,五十岁那年复活节骑马游行,马一颠,居然在罗马大街上当场生出一个孩子来。
  男教皇当街生孩子,真是神的奇迹啊,还有谁敢不信主的大能?
  可围观群众冥顽不化,见此奇景,居然死活不信约翰八世男版玛丽亚来送耶酥二世,坚决认定贞哥是个骗了他们几十年的婊子,伤害了他们纯洁的心灵,让他们失去一个做好人的机会,就把他绑在马尾巴后面拖死了。
  教廷现了大眼,以后所有的游行都避开那条街,绕道走。从此吸取教训,之后六百年,任何教皇登位,都要坐在有一个大洞的椅子上,后面有人在底下摸一把验明正身,确实是带把儿的,才能生效。
  后来还不放心,又规定登基大典时教皇的教袍下面得光着腚,这样一坐在那把马桶椅上,准教皇的小零件就耷拉下来,后面的人趴地上观察,眼见为实才踏实。
  当然,这是早期的教廷,不是现在的教廷,现在教廷里面能弄出个什么样儿的圣女来,崇祯皇帝还真不知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反正崇祯皇帝对圣女啥的也不感兴趣——如果单纯的对圣女这个身份感兴趣的话,白莲教的孔雀明王孔允桢可是再好不过的圣女了,漂亮,原装,有学识。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崇祯皇帝把她全家都给弄死了,这仇结的有点儿大,估计想要睡服是不太容易了。
  再说了,自己要是纳了教廷的圣女为妃,那龙虎山怎么办?少林寺怎么办?
  更何况,自己家里还有好几个呢……
  笑着拒绝了英诺森十世的提议,崇祯皇帝转而端起了酒杯,笑道:“来,诸卿与朕共饮一杯!”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已经在心底决定认怂了英诺森十世倒是没什么,斐迪南三世的心里可就跟吃饭吃出来半只苍蝇一样。
  诸卿?这是把我也算成你的臣子了是不是?
  就算你是大明帝国的皇帝,我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而且我女儿嫁给你儿子,咱们平辈相交,怎么就突然成了臣子?
  这不是摆明了恶心人么?
  然而斐迪南不仅得强忍着恶心把这半只苍蝇吃下去,还得顺便说一句真香。
  没办法,神圣罗马帝国跟大明帝国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因为区区一个称呼的事情再闹翻,那才是傻呢。
  酒宴散去之后,崇祯皇帝的脸上哪儿还有半分醉意,端起王承恩准备好的醒酒汤喝了一口,又示意王承恩再去替张之极准备一份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怎么样?”
  张之极躬身道:“启奏陛下,斐迪南三世在陛下说诸卿共饮的时候,脸上闪过一丝不愉之色,却又很快收敛,估计此人就算是心有不满,也不会明着表现出来。至于那个英诺森十世,以臣看来,不过是个色厉内荏之辈,不足为虑,只是教廷那边,可能还会有些变数。”
  崇祯皇帝哦了一声,吩咐道:“说说看。”
  张之极躬身应了,斟酌着道:“此先英诺森不同意册封之事,犬子舞剑之后就同意了,连那些个红衣大主教艾迪生等人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甚至于英诺森十世还提出要敬献圣女,足见其胆怯。”
  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