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崇祯皇帝并不仅仅打算将这几个部门拆分合并就算完事儿了,包括少府和将作监,还有工部和内廷的很多机构,都要进行拆分合并,以达到互相竞争的局面。
  当然,竞争是可以的,但是一切都必须控制在规则以内,再想跟以前一样互相下绊子使阴招,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就好像是少府和兵仗局为了抢将作监的人和军府订单,什么乱七八糟的手法没用过,连拜托锦衣卫和东西厂帮忙的盘外招他们都敢用。
  万幸的是,这些家伙们再怎么斗也只能是盘内斗,没办法直接接触到科恩等采购商的这些部门总体上来说还算老实,没有互相拆台丢人到外面去。
  为了杜绝以后可能出现的这些情况,崇祯皇帝甚至于打算开始玩司法独立。
  登基二十几年的时间都没有搞司法独立,原因在于人手。
  大诰这东西在立国之时,几乎是家家都有,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大量印刷,现在也是家家都有。
  然而有这玩意的意义在于,百姓可以拿着这东西当护身符进京告状,可以无视路引的限制,地方官府也不得阻拦,仅此而已。
  真指望百姓能理解大诰?
  不仅没办法指望百姓们理解大诰,甚至于都没办法指望百姓敢持大诰进京告状,地方上的律法基本上还是由县衙的官吏、诉师们来解释。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不是一句玩笑话,很多时候都是穷苦百姓吃亏,更可怕的是百姓吃亏后还认为是自己的错!


第756章 智障和睿智
  仔细研究过大明和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之后,崇祯皇帝都不得不说一声佩服然后再骂一声辣鸡。
  很多穿越者穿越之后看着各种“落后的”制度不顺眼,要么想玩三权分立,要么就是想玩君主立宪,其实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些不学无术的智障。
  三权分立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既保持各自独立行使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
  但是后世的鹰酱基本上已经证明了三权分立是扯蛋的——三权之间相互渗透的情况十分普遍。
  总统拥有否决立法的权力,还可以通过委托立法部分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可以通过宪法解释权、违宪审查权参与行政机构的政策制定;国会则能够利用拨款权广泛地参与行政决策等。
  同时,三权分立并不能完全有效制约权力,更不是制约权力的唯一途径,身为滋油冥煮代表的鹰酱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行政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的问题。
  然后那些智障还想穿越回古代去玩三权分立和君主立宪?
  更为搞笑的是,这些智障怕是不知道三权分立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天朝给玩了……
  以大明为例子,立法权掌握在皇帝、内阁、六部的手中,皇帝会受到六科和内阁、六部的共同制衡。
  而最高检就是由御史台改成的都察院,最高法就是大理寺。
  然后再由刑部加上都察院和大理寺共同来处理地方上无法处理的刑名案件,也就是传说中的“三司会审”。
  是不是很高大上?是不是很会玩?老祖宗基本上已经把能玩的各种政治套路都玩过了,还用想着穿越过去之后再改啊改?
  就算是有些睿智看自己手里的皇权不顺眼,想要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也没有问题,老祖宗的法家早就说——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就像是之前皇长子朱慈燝偷偷摸摸的跑到了缅甸,从而导致了贴身小太监被杖毙的案子一样,真要是按照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玩法而一断于法,估计皇长子就要唱凉凉了。
  至于君主立宪这种路子就更不用想了。
  无数的事实证明,没有谁不想掌握住实权,除非是没有任何办法了,就算是再怎么完犊子的大英帝国,人家手里还握着一支皇家海军呢,要不然英国王室还能存在?
  真不知道那些睿智是怎么想的,还想着回到古代去玩君主立宪?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是对的,皇权在某些方面来说就是一头没有任何限制的猛兽,是会吃人的——但是睿智到想到自废武功的,就完全是脑子坏掉了。
  这也是崇祯皇帝对于大明的制度说一声佩服的原因之所在。
  至于再骂一声辣鸡的原因,则是在于最高检和最高法的存在基本上是对面官员或者勋贵,而不是平民百姓。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人治。
  刑部也好,都察院和大理寺也好,这些机构基本上都是互相关联,然后又共同受制于内阁,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司法独立。
  崇祯皇帝所设想的也就是把司法部分独立出去,将地方上的按察使司固定化,使之成为大理寺的下属机构,然后再把案件的审理审判权从各地衙门里面剥离出来。
  剥离出来的好处很明显,最起码各地衙门需要处理的事务会大幅度减少,重心也可以转移到其他地方,而不是各种各样的案件审判上。
  另外一点,则是和皇权下乡相关联了。
  想要皇权下乡,想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最重要的是什么?
  民心?别搞笑了,民心这东西是可以被操控的,反复洗脑之下,就算是崇祯皇帝这样儿双手沾满了血腥的皇帝照样是一代明君圣主。
  最重要的是军权!
  手里面有刀子,才是一个皇帝可以放开手去折腾的最大底气之所在,别的纯属于扯蛋。
  而想要握紧军权,不是收买几个将领,整顿几个卫所就能行的,皇帝本身必须得是那种马上皇帝,在军中的威望足够高才有可能。
  穿越过来二十多年的时间,崇祯皇帝从一开始就在折腾的所有目标都是围绕着军权,所以崇祯皇帝可以肆无忌惮的杀人灭族而不用担心有人搞事情。
  在军中被神话了二十年的时间,崇祯皇帝现在已经可以确保哪怕是天下动荡,军队都不会出现问题,这才敢真正的去触碰宗法族规这玩意。
  另一个原因就是人。
  想要实行司法独立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是得有足够的人懂法,最起码审理案件的人得熟知大明律吧?
  以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大明没有足够放心可用的人手,经过二十年的明律科取士还有法家扶植,现在弄出来司法独立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那些穿越的睿智想要玩司法独立,上下嘴唇一碰倒是简单了,人手呢?懂法律的人是那么好找的?
  别提那些吏和师爷一类的,人家根本就不在正规编制之内,玩的也是编制之外的规则,更多的时候还是在利用规则漏洞在捞银子。
  换言之,把这些人拉出来司法独立,谁敢放心?是皇帝敢放心?还是大臣们放心?还是老百姓放心?
  把他们这些人收编一部分精英,扔进都察院,让他们去巡视抽查各地的卷宗,看看有没有人从中弄鬼才是最正确的玩法——前提是有厂卫监督,否则的话,这些人跟地方上再沆瀣一气,搞不好真就该弄得民怨沸腾了。
  这么干的好处很明显,皇权不下乡的问题以后就再也不是问题了。
  当所有的百姓都知道有了问题应该先去找衙门告状,宗法族规这些东西就会慢慢的被迫修改成跟大明律一样,否则的话就会引起族人的不满,从而解决皇权不下乡的问题。
  而且对于法家来说,通过这样的一条道路来实际自己学说的理念,也未尝不是一条路——通过朝堂的方法明显不太现实,哪怕是崇祯皇帝已经不断的在拉偏架,朝堂上面依旧是儒家占据了主流,不同的是现在的儒家更多的已经开始倾向于公羊儒。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还有一个打算。现在刑部、大理寺还有都察院,各地的都察御史,提刑按察使司,职权重叠又各行其事又互相推诿,朕有意将民间各种案件的侦察、审判之权独立到大理寺,卢爱卿以为如何?”
  卢象升感觉自己早晚得步上温体仁的后尘。
  就算这事儿主要是吏部和大理寺还有都察院那些人去头疼,自己该操的心也一样都不会少,早晚累到猝死。
  对于崇祯皇帝的意思,卢象升已经大概理解了,也清楚这其中的好处,但是这种事儿想要折腾出一个结果来,估计又得一年两年,甚至于需要更多的时间。
  首先就是民间的问题,朝堂之上,包括地方的官府其实都不用考虑。
  除了操心人选的吏部之外,剩下的大理寺和都察院包括刑部都会举着双手鼓掌叫好——锦衣卫和东西厂这三家不干人事儿,抢了多少原本应该该归刑部和大理寺管的事儿?
  地方上的巡查御史和按察使司也会拍着手叫好,因为没有谁会嫌自己手里的权力更大一些。
  甚至于从布政使司到最下面的县令都会拍着手叫好——终于少了一堆让人头疼的问题!
  而民间不同,突然之间的改变会不会让民间无所适从?而往常那些高高在上的宗长族老们会不会轻易接受?
  第二个问题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方面了——人手的问题。
  比如按察使司独立出来,成为审判机构,那么侦察机构由谁来负责?还是由原本的县衙和府衙来负责?
  一应的证据都是县衙府衙来提供,那跟之前直接由县衙府衙来处理案件的区别又有多大?
  如果再给按察使司配备侦缉人手和捕快,那费用又该如何支出?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只要想一想就会头疼!
  听完卢象升的担忧之后,崇祯皇帝便呵呵笑道:“那就将各地的县尉和相应的上级衙门也独立出来吧,划归刑部直接管辖,以后各地衙门可以过问,但是没有管理权。”
  这样儿不就妥了么?
  该归哪个部门的归哪个部门,该由谁来负责的还是由谁来负责,以后内阁更多的类似于国务院一般的存在,刑部变成类似于安全部的存在,各地的按擦使司类似于省厅等机构,这样儿不就完美了么?
  至于以后再怎么拆分各部,再怎么折腾,那就是以后的事儿了——路得一步步走,饭得一口口吃,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的,基本都是扯蛋。
  安排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司法独立早就在自己的规划之中,但是足足拖了二十年才将之提出来,不得不说是够慢的了——怼死建奴才用了几年?打下这偌大的疆土才用了几年?
  ……
  远在蓬莱的朱慈燝和朱慈烺显然不知道崇祯皇帝正在纠结,因为兄弟两个现在也在纠结不已。
  望着眼前的沙漠,愣了半天之后朱慈燝才道:“咋整?现在前面都他娘的成了沙漠,咱们想要穿过去,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朱慈烺皱眉道:“想要直接穿过去明显不现实,咱们现在根本就不知道那片沙漠有多大,万一再迷路了,可就真的栽了。”
  眼睛一亮,朱慈烺道:“飞球!咱们把飞球放出去,飞球的速度比咱们赶路的速度可快多了,而且远远的就能看到沙漠的边缘,可以先让飞球试试!”
  朱慈燝点了点头,沉吟道:“那也行。不过时间得定好,飞球上面就能带那么点儿的水和饭食,再加上燃料和人手,估计也支撑不了几天。”
  “两天!”朱慈烺信心满满的道:“咱们不需要飞球能支撑多长时间,只需要两天,让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快速往东南方向侦察,飞上一天,再用一天的时间回来,咱们就能得到咱们想要的消息了,我就不相信这片沙漠会比我大明的沙漠还要大!”
  朱慈燝纠结道:“为了稳妥起见,咱们倒不如回去,直接乘船,沿着海岸线再往南去?”
  朱慈烺嘿嘿笑了一声道:“那咱们还回去干什么?你信不信,只要咱们走到海边,就会有我大明的船只?”
  见朱慈燝不解,朱慈烺便解释道:“你想想,咱们两个,是大明的皇子,现在咱们跑到了这里,毛大帅和张帅他们两个会不派出舰只?虽然他们没有跟咱们兄弟两个明说,但是据我的估计,只要咱们现在一直向西,只要到了海边,就能找到我大明的战舰。”
  朱慈燝叹道:“这一点我也知道,但是没有用。就算是海边有战舰,估计也只有一艘,是用于在有突发情况的时候接应咱们兄弟俩的,根本就不可能有更多的战舰,他们还得往来于库页岛和蓬莱之间运送物资。咱们指望这一艘战舰往南探索,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伸手指了指身后的士卒,朱慈燝又接着道:“你想想,一艘战舰上面得给咱们这些人准备出地方来,又能携带多少物资?”
  朱慈烺点了点头,沉吟道:“那就还是先把飞球派出去吧,要是两天后没有什么好消息的话,咱们就沿着这里向东,然后再一路北上。”
  突然间呸了一声,朱慈燝道:“他娘的,这片蓬莱大陆上的蛮子也太不争气了,根本就没有多少啊?”
  朱慈烺将目光望向了旁边的张可望:“还不是怪他,该杀的不该杀的,全让这家伙给宰了,咱们兄弟来晚了啊。”
  张可望赔笑道:“是,殿下说的是,都怪小的太过于心急了些。”
  朱慈烺冷哼道:“得了得了,又不是真个怪你,真要怪,也是怪我们兄弟两个来的太晚了些。”
  复又叹了一声之后,朱慈烺道:“如果咱们越过这片大陆,再一直往东航行,会不会达到欧罗巴大陆?不知道那里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第757章 智障的国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朱慈燝突然道:“不对啊,如果咱们需要一路向东才能达到欧罗巴的话,那欧罗巴的蛮子们是不是得一路向西才能找到咱们?”
  点了点头,朱慈烺道:“没错,理论上是这样儿的。”
  朱慈燝突然哈哈笑道:“那就是了,咱们兄弟都想差了啊!你想想,欧罗巴的蛮子们就算是想要占领蓬莱大陆,他们得有个基地吧?那你说,他们的基地应该设置在哪里?”
  朱慈烺眼睛一亮:“你是说东边?”
  朱慈燝道:“没错,就跟咱们登陆之后设置的基地在西边儿一样,那些欧罗巴的蛮子们也必然会将基地设置在东边。就像是咱们现在没去探索东边一样,想必那些欧罗巴的蛮子们也没有大力的探索西边,也就是说,咱们咱们沿着东边的海岸一直北上,估计就能寻摸到那些蛮子们的基地了。”
  朱慈烺顿时来了精神,对张可望道:“集结将士们,飞球不要再派出去了,清点装备和人数!”
  朱慈燝个把拉住朱慈烺:“咱们现在就直接奔那边儿去?能行吗?”
  朱慈烺道:“还什么行不行的啊?就凭那些蛮子能有多少人?咱们要是晚一点儿,别说是吃肉了,连汤都喝不上了!你不会以为张帅他们会在那里不动吧?”
  朱慈燝无奈的向西指了指:“京城啊,父皇到现在都没有旨意传来,说不定就是在等咱们兄弟自己回去。现在你又调转大军北上,到时候还不定要拖多长时间,那等咱们兄弟回去之后还能落得了好?”
  朱慈烺道:“怕啥,大不了被吊起来抽也就是了。到时候再说吧,现在咱们头疼这个干什么?”
  眼珠子一转,朱慈烺又道:“不对,想必嫂嫂也快要生了,咱们还真得快些回去,要不然就算是有大娘娘和母后求情,只怕仍是逃不过这一劫。”
  朱慈燝突然一拍额头,惊叫道:“完了!”
  这都啥时候了,还快生了?估计现在孩子早就已经呱呱坠地了,自己现在已经成了孩子的爹了?
  完全还处于懵逼状态的朱慈燝揉了揉脸,忽然间回过神来之后,朱慈燝便大步向着来路走去,喃喃的道:“我这就成了孩子的爹了?我有娃儿了?”
  朱慈烺一把拉住朱慈燝,疑道:“你咋知道现在就生了?咱们来的时候嫂嫂刚刚有了身孕,就算是要生也得十个月时间吧?不是说十月怀胎么?”
  朱慈燝满脸鄙夷的道:“咱们来的时候已经知道她怀了身孕,那时候最少最少也得有一个月了吧?从咱们出来到现在,已经足足过去了八个月多一些了吧?九个月生出来很正常,谁告诉你一定要满十个月的?”
  朱慈烺愣神道:“你在库页岛都干什么了?怎么连女人生孩子的事儿都懂了?”
  突然间满脸笑意的朱慈燝上下打量了一眼朱慈烺,坏笑道:“等你成亲以后,你媳妇有了身孕之后,你自然也会明白的,现在不过是我抢先了一步而已,算不得什么。”
  虽然口中说的是算不得什么,但是脸上对于单身狗的鄙夷却是尽显无疑,让憋了满肚子疑问的朱慈烺有火无处发。
  朱慈烺道:“那你现在干什么去?回去不得挨揍?”
  朱慈燝咬咬牙道:“挨揍不挨揍的都得回去,我不能把她们娘俩儿扔在库页岛。我先回去看看,倘若她们娘俩儿没什么事儿,我再回来。”
  见朱慈燝这般说法,朱慈烺也不再劝了,只是叹了口气道:“得了,你回去的话,我也跟着回去看看小侄子或者小侄女儿吧,一世人两兄弟,挨揍咱们一起挨了。”
  原本的所有计划全部作废,什么东进南下的统统取消,一行人直接沿着来路向着基地而去,打算继续走海路回到大明。
  但是当一行人回到库页岛之后,却发现整个辽王府基本上已经空了下来,除了护卫和侍女太监之外,其他人都不见了踪影。
  再从侍卫头子那里问清楚情况之后,朱慈燝和朱慈烺顿时都头疼了起来。
  长叹了一声之后,朱慈烺道:“得嘞,咱们啥都别想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京城去挨揍吧。”
  朱慈燝的心却没有在挨揍与不挨揍之上,挂念着孩子的心情在踏上库页岛的那一刻就被无限扩大,现在整个人更是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京城去。
  至于挨揍?
  挨揍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当初在缅甸的时候还被方正化吊起来抽,现在自己都有了儿子了,难道还会被吊起来抽?
  至于朱慈烺?这只单身狗挨抽才是正常操作,大不了自己多安慰他几句也就是了。
  浑然不觉自己已经被卖掉的朱慈烺正在踱着步,嘴里不断的嘟囔道:“这事儿我看明白了,咱们回去之后得先去求大娘娘,然后去找母后,只要能糊弄过去,咱们兄弟就不用挨揍了。”
  然而当兄弟两人一路快马疾驰进了京城,再到了宫门口之后,便互相对视了一眼,乖乖的下马,然后被人捆了起来。
  王承恩微躬着身子,脸上的褶子几乎能够夹死蚊子,等兄弟二人被捆起来之后,王承恩才笑眯眯的道:“二位殿下,陛下已经吩咐过了,等您二位一回来就先去见驾,至于懿安皇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那里,等见驾过后再去请安便是了。”
  朱慈燝和朱慈烺都老老实实的没有说话,哪怕是被人捆了起来也没有挣扎,而是老老实实的随着王承恩往宫里去。
  自己两个人只怕从刚刚踏上库页岛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跑来京城报信了,想要跟宫里面的父皇斗法,还是太嫩了一点儿。
  事实上也正如兄弟两人所料的一般,刚刚进了乾清宫,崇祯皇帝就已经拿着鞭子在狞笑不已,喝退了兄弟两人身边的侍卫和太监之后便不管不顾的抽了起来。
  抽完之后,崇祯皇帝才将手里的鞭子扔到一旁,从旁边王承恩的手里接过早就准备好的湿手巾擦了擦手,冷笑道:“你们两个混账东西都长能耐了啊?嗯?朕的次子,拐上自己的姐姐跑到了库页岛,然后把姐姐扔下,跟哥哥一块儿出海远航?你们两个混账东西有没有想过,兴子怀有身孕,靖雪一个未出嫁的皇女如何会照顾兴子?就算是有那些侍女和嬷嬷,你们两个混账东西就不担心?还学人跑去开疆扩土?现在你们倒是给朕说说,你们两个给朕扩了多少的土?”
  一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兄弟两人顿时傻眼了。
  砍人的时候确实很爽,筑京观的时候更是爽的很,想想自己替大明砍了多少蛮子扩了多大一片的土,兄弟两人就激动不已。
  然而兄弟两人从头到尾都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光顾着砍人了,没统计到底占领了多少的地盘!
  更坑的是,连毛文龙和张献忠也没有统计出来,或许他们两个统计出来了,但是自己兄弟两个根本就不知道。
  望着大眼瞪小眼的兄弟两个,崇祯皇帝呵呵一声冷笑后训斥道:“两个亲王!偷偷跑出宫去不算什么,喜欢带兵打仗也不算什么。一般来说比较皮的孩子都会比较聪明,可是你们两个呢?脑子呢?真以为会带兵打仗就行了?朕问你们,带兵打仗是手段,目的还是国家,国家!知道国家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么?”
  不带兄弟两个回答,崇祯皇帝就自顾自的道:“国家跟家国是不同的,家国天下是家在前,国在后,国家是国在前,家在后。你们以为朕不断的带兵出去打仗就单纯的是为了打仗,所以你们两个混账东西就有样学样儿?愚蠢!”
  冷哼了一声之后,崇祯皇帝才淡淡的道:“都起来吧,别在那里趴着丢人现眼。”
  训拆完两兄弟之后,崇祯皇帝又对吩咐道:“去给这两个混账东西准备凳子。”
  王承恩躬身应了,带着一个小太监去搬凳子了,崇祯皇帝这才开口道:“欲治其国,必收其权,欲收其权,必治其军。无权无军者,或亡其国,或亡其身,为君者不可不知。
  你们两个混账东西赶上了好时候,打从你们出生时开始,能够对我大明构成威胁的外敌就已经没剩下多少,天下也算是承平。
  朕刚登基之时,朝堂一片混乱,阉党,东林党,浙党,楚党,勋贵,厂卫,几乎就没有一个是不烂透了的。
  朕想要收拾这个烂摊子,就必须得先从军权和民心收起,其中军权更是重中之重。
  没有了军权,就算你有一万个点子去收拢民心也没有用,没有民心,就算你军队再强也是镜花水月,所以朕才不得不一边靠着永不加赋诏来收拢民心,一边带着大军不断的在外征战。
  你们两个混账东西倒好,治国的手段还没有学会几分,光想着学怎么带兵打仗?光是文治不可取,一如前宋,光是武功也不可取,一如强秦。
  朕从一开始就让你们两个去幼军那边听讲,结果你们两个就听了这些东西回来?等会儿滚去给你们大娘娘和母后请安,然后就各自滚回去禁足一月,都好好想想朕刚才跟你们说的话,谁要是再敢偷偷的溜出王府半步,朕就打断你们的狗腿!”
  朱慈燝和朱慈烺兄弟两个呲牙咧嘴的出去了,朱慈烺咬牙道:“走,咱们就这样儿去给大娘娘和母后请安,父皇揍了咱们,回头等着母后找他的麻烦就是。”
  伸手撕了撕身上的衣服,让自己看起来更凄惨一些之后,朱慈燝才嘿嘿笑道:“现在还不够惨呢,弄不好还得再挨一顿,你得先把自己身上弄得更惨一点儿才行。”
  朱慈烺学着朱慈燝人样子撕了撕身上的衣服,更是伸手从地上摸了一把,然后往衣服上还有脸上摸去。
  比惨是不是?
  但是让朱慈烺失望的是,紫禁城的地面上不说尘土不染,其实也差不了多少,整个人看起来跟刚才的区别不大。
  兄弟两人走后,王国兴就闪人走了进来,躬身将两份奏章呈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摸着手中的第一份奏章来回翻看了几遍之后,哼的一声扔在桌子上,开口吩咐道:“告诉毛文龙和张献忠,他们在蓬莱那边尽管放开手来干,要物资要补给,朕都给他们。但是光这么杀人是不行的,回头让工部和户部派人过去,将蓬莱的大小还有物产都给朕摸索明白,总不能连那片大陆的有多大,有什么物资产出都不知道。”
  朱慈燝和朱慈烺兄弟两个也有锦衣卫的探子,兄弟两个心里也是心知肚明,崇祯皇帝也根本不以为意。
  现在这份奏章就是兄弟两人身边的锦衣卫发回来的,关于这兄弟两个在蓬莱那边的一举一动,还有张可望和带着的一众士卒们的动向。
  对于这些人在蓬莱岛上面砍人筑京观的事儿,崇祯皇帝倒是没有放在心上,真正让崇祯皇帝恼怒的是这些混账东西光顾着杀人了,连整片大陆到底有多大都没有搞明白。
  等崇祯皇帝拿着第二份的奏章看了半晌之后,不禁伸手摸起了下巴上的胡须,嘿了一声笑道:“这些蛮子,有意思。将这份情报抄送中极殿,内阁,还有大皇子、二皇子,还有皇子那里也送去一份,让他们三个各种拟个条陈给朕。”
  让崇祯皇帝发笑的不是其他事情,而是欧洲那边传回来的情报。
  英格兰发生叛乱——国王跟国会开战,国王查尔斯一世苏格兰结盟,并逃到了怀特岛郡,整个现在英格兰都已经乱成了一片。
  堂堂一个国王,被自己国家的朝堂大臣们逼得外逃,然后一边与国会谈判,一边打算拉起勤王大军来教训那些“乱臣贼子”。
  这就很搞笑了。
  自己废物被国会给收拾了也就算了,偏偏在已经组织了勤王大军的情况下还打算跟国会谈判,这不是脑袋有包是什么?


第758章 欧洲一台戏
  崇祯皇帝对于这场英格兰蛮子们的内乱,最后的总结就是一场闹剧。
  造反这种事儿绝不是什么过家家,无论是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成王败寇之下,是会死人的。
  但是查尔斯一世这个智障偏偏就没想着直接整合保王党然后怼死克伦威尔,反而打算一边谈一边打。
  边打边谈这种高技术的事儿又岂是蛮子们能玩的转的?现在的局面就是查尔斯一世被克伦威尔的大军怼得节节败退,克伦威尔更是亲率大军前去怼威尔士了。
  克伦威尔所亲率的“议会军精锐部队”兵力足足有五个团,人数七千余,大概比大明一个整编卫的兵力要多上两千不到。
  虽然说人数跟战斗力根本就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光靠人数对比,别说运输大队长手下的兵力了,光是少帅张学良手下的东北军就能完虐那些东瀛矮矬子了,又何至于唱出了《松花江上》?
  但是这些欧罗巴人也实在是太能折腾了一些。
  往大了说,整个欧洲现在基本上处于三大阵营,一是神圣罗马帝国阵营,二是教廷阵营,三是各个诸侯国阵营。
  神马罗马帝国和教廷这两家也就算了,多少还靠点儿谱,各个诸侯国阵营就比较搞笑了,除了英格兰蛮子们开始了内乱互殴模样,法兰西内部也开始了互殴模式。
  有时候崇祯皇帝都搞不懂,这些家伙们几千人几万人的来回折腾什么呢?为什么不一次性的拉上几十万上百万的马仔开片?那样儿多带劲?
  更为搞笑的是,随着科恩开始从大明购买军火运回欧洲,现在欧罗巴各国互怼或者内部互怼,基本上都是用的大明装备。
  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一边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口水,一边面因为北方工业集团和南方工业集团的请求而头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