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却不理会心都在滴血的孔贞运,转而望向了众多朝臣,问道:“卿等以为如何?”
  原本以为崇祯要彻底抹去衍圣公爵位的朝臣,心中所想却是各自不一。
  有的如施凤来之流,便觉得除了爵位算什么?北宗上下全弄死了才好。
  有的,则是如御史言官之流,觉得孔衍植毕竟身为当代衍圣公,便是死,也要死的体面一些,否则才真是国朝近三百年来的大笑话。见众臣都不想先出头,崇祯便点名道:“施爱卿,你觉得该是怎么个章程?”
  心中暗骂崇祯卖队友的施凤来无奈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北宗孔氏不足以奉圣人家庙,当查办。”
  只是不待崇祯高兴,施凤来又道:“只是,自古以来便有刑不上大夫之言。孔衍植一脉毕竟乃是圣人之后,衍圣公有错,罪在一人,臣以为不宜对北宗大加诛连。”
  看着其他朝臣的沉默以对,再想想施凤来所说,崇祯确实很想把朝堂上的大臣全给宰了另外再换一批。
  想想宰了朝堂上的大臣之后的场面,崇祯暗中摇了摇头,说道:“施爱卿言之有理。确实不宜对圣人之后杀戮过甚。”
  “既然如此,王承恩,拟旨,衍圣公孔衍植,其子孔兴燮悖逆,不足以奉圣人家庙,着夺爵,赐其自尽。凡与建奴之事有涉者,赐死。除孔林、孔庙及其北宗族人本身所有田地,余者尽没,充为皇庄,移山西无地之民种之。”
  “另旨,着南宗孔贞运袭衍圣公爵位,入主北宗,开中门,迎回南宗先贤,使南北合而为一,望卿好生管教家人,勿蹈北宗前辙。”
  待处置完后,也不理会群臣山呼万岁的模样,颇感憋气地崇祯干脆散了朝。
  想想刘邦那个老流氓曾经拿着儒生的帽子当球踢,还曾在儒生的帽子里边撒尿,崇祯就越发的火大。本来想着一举除了南北二宗,直接将孔家店给砸了,不曾想朝臣的反应这么大,自己只得临场变更,留下南宗继续恶心自己。
  等到施凤来单独求见之时,越想越憋气地崇祯面色颇为不善地盯着施凤来,问道:“说,为什么要反对?难道朕的想法你会不知道?”
  心下暗暗叫苦的施凤来简直连去死的心都有了,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道:“启奏陛下,臣之所以反对,不是臣不想除此毒瘤,而是除不得。北宗孔氏便如附骨之蛆,自从伪元经营下来,早已盘根错节,便是天下的读书人,也都以北宗为圣人正宗。”
  “今日陛下若强行下诏除了,且不说有没有人奉诏而行,便是陛下强行以厂卫除之,那天下的读书人又会如何?”
  “臣以为,治理天下,还是要靠着这些读书人,因此上,也只能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嘿,好一个徐徐图之。好的很呐。”崇祯心下冷笑起来。
  施凤来却道:“陛下,若真欲除些毒瘤,并非不能之事。”
  崇祯道:“讲!”
  施凤来道:“陛下今日下旨命南北二宗并归一体,实则是一步妙棋。到时南北二宗自己为了争权夺利,只怕会先自己斗起来,到时必然无瑕他顾,陛下可在此时培养人手,再兴法家、墨家、农家等学说,到时候,儒家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儿。”
  崇祯却颇感意外地盯着施凤来道:“爱卿不也是儒家学子?”
  施凤来却嘿嘿干笑了一声,说道:“陛下,臣确实是学的儒学。然而读书越多,臣心中的疑惑也就越多。臣遍翻诸多学派经义,发现真正称得上百无一用的,除了前汉之时的鲁儒,就是这程朱理学之下的儒生。此等学问,于治国无益,臣便转学了公羊一派。公羊一派的学问,却是颇与此辈不同。”
  说着说着,施凤来竟也愤怒了起来:“圣人生怂人,学问传贱人!这些混账不能将圣人学问发扬光大倒了算了,反而处处算计自身利益,简直就是给圣人抹黑!”
  崇祯皇帝一个后世的宅男,哪儿知道什么公羊学派?倘若单说公羊,他敢给你理解为雄性的种羊。
  崇祯很好本来不知为不知的好学精神问问这公羊学派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是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问。
  等到施凤来退下之后,崇祯却是吩咐王承恩道:“将儒学各个学派的资料都给朕整理一份送来。”


第116章 拿下!
  施凤来再怎么忠心耿耿,在崇祯看来,他一样有着自己的私心。
  单从表面来看,若是趁着南北宗自己狗咬狗的时候复兴百家,到底是不是一步好棋?
  若是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正确的。毕竟扶植起儒家的对手来打压儒家,这才是帝王平衡之道。问题在于,崇祯是穿越过来的一个死宅男,他上过网,看过网络小说!
  所以作为一个看过好几遍盗版《我要做皇帝》那本神书的崇祯皇帝看来,扶植百家才是给自己找麻烦。一旦儒家的这些家伙看到自己要扶植百家,千百年来唯我独尊的儒家会干出些什么事儿来,便是用屁股想想也能想到——先把内斗放下,枪口一致对外。
  但是如果自己不扶植百家,转而扶植儒家内部的各个山头派系呢?
  为了争抢话语权和学生,儒家内部的各个山头能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就像是铜锣湾扛把子一样,这个位置就一个,大家都想坐,怎么办?坐下来谈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有的人就会寻求洪兴大佬的帮助,有的人呢?干脆找外援,哪怕是卖一部分利益给东兴也无所谓。
  以此类推,如果崇祯皇帝扶植一些儒家的派系,那么儒家内部绝对能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但是如果崇祯要单独在儒家之外另立一个墨家,相当于蒋天生要在洪兴体系之外另搞一个什么蓝兴黑兴一类的,而且还要吃掉东兴的地盘——洪兴系的儒家绝对会暂时放下成见,一致对外,先砍死这个什么蓝兴黑兴系的墨家。
  当然,这仅仅是个比喻。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反正都是差不多的,一个山头林立的儒家,绝对要比集合在程朱理学旗下,仿若铁板一块的儒家,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要求。
  就在崇祯磨刀霍霍向儒学的同时,远在宁远的袁崇焕也带着几个心腹来到了东江。
  只是让袁崇焕没有想到的是,当朝兵部尚书崔呈秀也在这里,顺带着,还没有正式入宫的婉妃娘娘也在此处。
  面对着崔呈秀关于自己无诏擅入东江的诘问,袁崇焕颇有些坐蜡的感觉。心思急转之下,袁崇焕心中简直一万头神兽奔腾而过。不过好处,情急之下,倒也想出了托辞:“下官此来东江,乃是收到探子密报,言说建奴奴酋黄台吉意欲征伐东江和朝鲜,心急之下,这才先带人来东江看一看,打算看看袁某能不能帮得上什么忙。”
  崔呈秀却是呵呵笑道:“袁大人好口才,不愧是进士出身,孙先生的高徒,又得侯大人看重。不过,既然你已经来了东江,就不要走了!”
  袁崇焕心知不妙,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只得强自镇定道:“下官不知部堂大人此言何意?”
  崔呈秀心中却是暗骂,要不是因为你个王八蛋,老子至于以堂堂兵部尚书之尊跑来辽东给皇帝找女人?还差点儿让锦衣卫的朱刚那个王八蛋给一刀剁了,这些还不都是拜你所赐?
  心中想着,崔呈秀面色便愈发地不善,冷笑道:“袁大人呐,你呢,无诏擅离本职,扔下宁锦那一摊子,却跑来这东江毛大将军这里,真是忠心为国啊?”
  不待袁崇焕再想出什么说辞,崔呈秀接着道:“只是你袁大人似乎忘了一件事儿?”
  此刻人为刀殂,我为鱼肉,袁崇焕只得小心地问道:“不知部堂大人所言何事?”
  崔呈秀道:“你袁大人忘了锦衣卫——你的事儿,早就发了。”
  袁崇焕心下着急,面色却是毫无变化,接着问道:“部堂大人所言究竟是何事?袁某快要被部堂大人弄糊涂了,若是袁某哪里做的错了,部堂大人尽可指出,袁某一定改?”
  崔呈秀此刻也觉得这袁崇焕当真是个人才了,到了这般地步,仍可面不改色地胡扯,当真是皮实的很。当然,崔呈秀可不会有什么爱惜人才放过袁崇焕的心理,要是那样的话,回去之后,天子不得把他崔呈秀和袁崇焕判成同党,一起给剐了?
  本着我不入地狱,你入地狱就好的思想,崔呈秀开口道:“也没甚么事儿,只是黄台吉那狗建奴给你的书信,现在已经原样儿地摆在了天子的桌头。袁大人,还要装糊涂么?”
  袁崇焕此刻地脸色终于有了一丝变化,嘴角抽了抽,苦笑道:“部堂大人冤枉下官了,想必这是建奴的离间计,下官出于对辽东战局的关心,这才来到辽东,又怎么想要会对毛大将军不利?”
  崔呈秀却笑道:“是啊,你出于对战局的关心来了辽东,本官认可了。可是,本官可曾说过那封书信的内容?可曾说过你要对毛大将军不利?袁都督,您这才是百密一疏啊!”
  说完,也不管面色狂变地袁崇焕,崔呈秀扭头对早就呆在一边百无聊赖地喝着茶水地朱刚道:“那就拿下袁大人?”
  朱刚正欲动手,袁崇焕却道:“且慢!”
  崔呈秀和朱刚好奇地看着袁崇焕,崔呈秀问道:“不知袁大都督还有甚么话说道?”
  袁崇焕道:“部堂大人,这般栽赃袁某,心里可过意得去?袁某今日可以束手就擒,只是不知道这宁锦又该交付何人?若是辽东情势糜烂,不知道你崔大人可能担得起这份责任?再者,袁某来日自然会上疏自辩,到时候,你崔部堂就不怕袁某到天子面前状告你崔大人肆意妄为,导致辽东局势糜烂?”
  崔呈秀闻言,却是大失所望,原以为这袁崇焕能说出甚么惊天动地的话来,却不想居然在这时候还敢威胁自己,当真是看不清形式。
  有道是诛人诛心,崔呈秀便淡淡地笑道:“大明人才万千,胜你袁都督百倍者亦不在少数。某让你袁都督见一人,你袁都督自然知道辽东局势不会糜烂。”
  袁崇焕却是好奇道:“不知道是何人?”
  崔呈秀还未答话,就听到门外传来一个颇为熟悉的声音:“有老夫在,辽东局势可会糜烂?”


第117章 当街明杀
  不待崔呈秀派人去请,门外的人就先已经过来了。只等来人推门进来后,袁崇焕便证实了自己刚才的猜想。
  来人正袁崇焕的老师,同时也是大行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袁崇焕和天启皇帝倒还算得上是同门。孙承宗的身后,跟着进来的正是不久前跑来东江的熊森。
  不待袁崇焕开口,孙承宗却是先喝道:“好一个袁督师啊,孙某倒要看看,宁锦如何离不得你袁督师!”
  袁崇焕此时如何不知道自己栽了,连替换自己的人选都已经准备好了,可见此事早有预谋,可笑自己还打算拥兵宁锦,养奴以自重。
  袁崇焕苦笑一声,自觉无颜面对孙承宗,便对着崔呈秀道:“袁某要进京面圣,求皇上圣裁。”
  孙承宗也不管崔呈秀在场,抢先接过话头,冷笑着对袁崇焕道:“当然要进京面圣。好歹你也是督抚宁锦的一方大员,孙某与崔大人、毛大将军,谁也不能在这里就处置你。能处置你的,只有当今圣上。”
  只是不待袁崇焕说话,屠师爷却是按捺不住,跪地喊道:“屠某是被这袁崇焕胁迫的,学生知道他所有的不法事,愿意坦白交待,望各位大人从宽发落!”
  袁崇焕心知无幸,也不阻止,只是冷笑着看着屠师爷道:“现在求饶?早你干什么去了?聪明点儿的,痛快地自我了断更好。”
  一直不说话的朱刚闻言却是笑了笑,走上前去,一拳打在袁崇焕的脸上,待其偏头之时,又一手薅住袁崇焕的头发,一手捏住下巴,只听得呵哒一声轻响,袁崇焕的下巴便被脱了臼。接着又是如法炮制,将屠师爷的下巴也给脱了臼之后,朱刚这才轻声笑道:“你们真当老子不存在?他娘的,锦衣卫的大爷不想让你死,你死就不行!”
  被这些人弄的有些糊涂的毛文龙这才问道:“孙阁老,崔部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孙承宗闻言,却是老脸一红,毕竟自己的学生干出了这般狗屁倒灶的事儿,自己面上着实无光。颇感失了面子的孙承宗便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以眼光示意崔呈秀回答。
  崔呈秀见状,便说道:“毛大将军以为本官此来辽东只是为了迎接婉妃娘娘?”
  毛文龙好奇道:“莫非跟袁都督有关?”
  崔呈秀道:“狗屁的袁都督。他干的那些破事儿,天子怎么可能不知道。之所以派他来辽东,不过是还有点儿用处罢了。只是不曾想,这狗东西竟然勾结建奴,想要加害于你。圣天子这才把崔某和孙阁老给派来了辽东。”
  毛文龙闻言,便没有再问,既然崔兵部说天子派他来辽东还有别的用处,那就一定是有别的用处,自己只是东江大将军,管不到辽东那么多,许多事儿还是不问的好。
  见毛文龙不再问,崔呈秀便对朱刚道:“都拿下了。稍后让你家熊大人先护送婉妃娘娘返京,这狗东西你带着随本官一同返京。只一点,路上不能让他死了,圣上可是要活的。”
  朱刚却是咧嘴笑道:“成。这事儿您放心。”
  就在辽东这边儿发生了这等变故之时,建奴的伪京沈阳城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宁完我最近确实挺高兴。自从范文程那个家伙被明朝的蛮子皇帝给铸成了跪像,自己在主子心里的地位那是直线上升啊。
  当然,自己可比范文程高明多了。范文程那傻东西走惯了小胡同抄近路,这才给了明朝的锦衣卫鹰犬们可乘之机,自己可不抄近路。放着好好的官道上人多的地方不走,抄近道,多危险不是?
  可是有句老话说的好,阎王要人三更死,认证能留人到五更?就在这一天,宁完我从建奴伪宫中出来返回家中的路上,路边的几个小贩突然就将菜摊子掀了,也不管附近的人群会不会被误伤或者误杀,只管抽出燧发火铳便射向了宁完我的车队。
  等到几个宁完我的卫死的差不多了,七八个小贩便一拥而上,抽刀便是一阵乱砍。可怜一代汉奸,还没有实现自己辅佐主子完成入主中原的大业,便被人剁成了一堆的碎肉。
  剁完之后,七八个小贩便立即混入了混乱的人群之中,就此不知去向。待到附近巡逻的建奴兵丁赶过来的时候,只留下了满地的尸体和被误伤的人群。
  接到宁完我被人在路上给宰了的消息,黄台吉几乎被气疯了。先是范文程被人弄去铸成了跪像,这个倒也没什么,接着就是鲍承先那狗东西也没了音讯,连带着岳托也不知所踪,估计也是折在了蛮子锦衣卫的手里。
  等到鳌拜也被人砍断一只手回来后,接着就是宁完我这狗奴才,十分干脆地被人砍死在了街上。自打蛮子的新皇帝登基之后,自己用惯了的几个奴才几乎先后死光。黄台吉甚至开始怀疑,难道说蛮子皇帝才是真正的天命之主?
  黄台吉摇了摇头,将这个可笑的想法晃出了脑袋。怎么可能,明明自己才是天命之人,将来也一定要入主中原,到时候再替这几个狗奴才报仇罢。
  黄台吉很生气,毕竟脸被人打了,疼的很,命人大索沈阳的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冤枉致死。担任着沈阳锦衣卫同知的楼诚也在生气。
  暴怒之下的楼诚一边用鞭子抽着刘老四,一边喝骂:“王八蛋,你擅自行动,还有理了?”
  刘老四被抽的满地打滚,却嘴硬道:“卑职擅自劫杀宁完我有错,可是卑职也不是为了自己!那狗汉奸知道大多我大明的情况,若是不及早除了去,早晚成心腹大患!”
  楼诚却是怒喝道:“屁的心腹大患!若你个狗东西是派人暗杀,倒也罢了,可是你倒好,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就把人给剁成了肉馅!现在你看看,黄台吉小儿大索沈阳城,咱们锦衣卫折了多少兄弟在里面?王八蛋,你若是早知会一声,老子能让你这么莽撞行事?!”
  兀自不解气的楼气手上又加了两分力气,骂道:“眼看着这四五个兄弟是回不来了,老子抽死你,替他们报仇!”刘老四闻言,再也没有一丝的嘴硬,便是身上被抽的再疼,都是咬着牙一声不吭。
  楼诚抽的累了,将鞭子一扔,骂道:“你给老子等着,你杀了宁完我的功劳,老子给你报上去。可是你害得几个兄弟被建奴捉去的过失,老子也给你报上去。究竟如何,你等着指挥使许大人的处置罢!”


第118章 赐死
  京城的百姓们已经对于菜市口那个破地方不太感兴趣了。
  原本是个卖菜的地方,自打天子登基之后,三天两头的就要砍上一波人头。若是隔的时间长了,基本上就是人头滚滚的景象——无他,一次性多杀几个而已。
  不过今天,京城的老百姓还是赶去了菜市口。毕竟一次性地砍三百多颗人头的时候确实不多见,尤其是这三百多个全是陕西、山西、宣大一带的官员。听说在山西大旱的时候,这些家伙还在忙着贪污腐败,被锦衣卫给查了出来,天子龙颜大怒,一次性要全部杀光了事呢。
  在场地除了老百姓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便是国子监的监生,加外进京赶考,准备参加崇祯元年科举的考生。
  国子监的院监还有吏部尚书,阴沉着脸站在这些未来的官员们身前,一言不发。等到将要被砍头的三百多个官员被押进了刑场以后,吏部尚书才开口道:“今日,都好好看着。”
  见众考生有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也有人一副不解其意的模样,吏部尚书接着道:“你等科举若是中了,也是要出仕为官的。若是贪腐,今日这些人,便是你们的榜样。”
  众考生闻言,这才了然。难怪把自己这些人都召集到了一起,来这里看砍头——自己等人原来可没有准备来看,砍头有什么好看的?马上就要考试了,若是过了,可就是一步登天了。
  只是众多地考生便是想要回去继续读书,也走不得。身后不知何时早就围了一圈地锦衣卫,又有谁敢突破锦衣卫地封锁,回去读书?
  吏部尚书看着考生们惴惴不安地模样,便开口道:“慌什么?今日让你们来这里,也是陛下的意思。若是好好为官,造福一方,升官发财,自然不在话下。以后若是想要贪腐,也能想想今日的场面。可不是哪一届的考生都有这样的机会,你等,好好珍惜罢。”
  京城里面人头滚滚,山东曲阜的孔府,则是另一番景象。
  当代衍圣公孔胤植正坐在正堂之上喝着茶水,听着下面管家的汇报:“老爷,最近的这一批粮食,都已经到了通州,只待袁蛮子那边儿把事情办妥,这些粮食就可以换成白花花的银子了。”
  孔胤植嗯了一声,眯着眼睛道:“兴燮毕竟还是年轻,等他回来了,你看着提点他一番,莫要出了什么纰漏。”
  管家躬身应了声是之后,又道:“老爷,按说小公爷也该回来了,如今却是晚了一两天,也没有什么信儿回来,咱们是不是再去派人瞧瞧?”
  孔胤植却哼了一声道:“这逆子多半是跑到哪个烟花柳巷野去了,管他干什么!须知惯子如杀子,等他回来,让他自己去领家法!”
  这时,二管家却是从门外一溜儿烟地儿小跑过来,向孔胤植行礼后道:“老爷,外面来了天使,要老爷开了重光门,集了族中上下前去接旨呢。只是那天使还带着大队的厂卫,只怕来者不善。”
  孔胤植却喝道:“慌甚么!堂堂的衍圣公府的管家,如何连这么点儿阵仗都经不住?自古来可有千年的皇朝?唯我衍圣公一系代代相传,哪个皇帝不敬我孔家三分?去,按那天使所说,召集族人,开了重光门去接旨。”
  此时在衍圣公府外地曹化淳,颇有的等的不耐烦的意思,端坐在马上,百无聊赖地把着马鞭,一个劲地望向衍圣公府的重光门上的木雕。
  重光门四柱三间三楼垂以莲花,明间略高,檐下施一斗二升云拱,明间平身科二攒,次间一攒,梁架结构,前后各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莲蕾。
  原本出淤泥而不染人莲花向来是清廉纯洁的象征,在此寓意衍圣公府高尚廉洁,清白无瑕。如今在曹化淳看来,却是说不尽的讽刺。
  亏得自己以前还和东林党的那些个“正人君子”们走的比较近,现在看来,皇爷才是最正确的,这些文人,就是欠管教!
  等不多时,便听礼炮声响过,吱呀一声,重光门便慢慢地打开了。重光门里,当代衍圣公孔胤植为首,身后跟着的,正在北宗在曲阜的族人,以及整个孔府的洒扫仆役。
  孔胤植见曹化淳端坐于马上,却不下马,心下便有些恼怒。自己已经打开了重光门,宣旨的天使却不下马,这不是打孔圣人的脸面么?只是天使毕竟代表了天子,纵然自己恼怒,却也不能发作甚么。等快到了马前时,孔胤植才不冷不淡地道:“天使远来辛苦。”
  孔胤植语气中的恼怒,曹化淳如何听不出来?曹化淳能从一个死太监,做到东厂督主的位置上,除了崇祯的宠信,又岂是没有真本事的?
  当然,此时此刻,且任由他孔胤植怎么发泄罢,自己堂堂天子近侍,东厂督主,属实犯不上和一个将死之人计较。
  心中计较已定,曹化淳便向后一伸手,自然有小太监端着托盘,送上圣旨。曹化淳打开圣旨,扯着嗓子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查,衍圣公孔胤植,自天启元年袭爵,未能教化一方,反侵占民田,私与蛮夷通商,有违圣人教化,难为天下师,更不足以奉圣人家庙。其令,衍圣公孔胤植,除爵,赐自尽。其子孔兴懋,赐自尽。钦此。”
  等念完了赐死孔胤植以及涉及到向关外走私粮食的孔府之人的诏书后,曹化淳又打开另一封诏书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故宋丧乱,圣人血脉不得已而南渡,始有孔氏南宗,自大明太祖高皇帝砥定天下,南宗孔氏已传承久矣。朕不敏,私以为圣人之后,宗分南北,此骨肉相离也。左春坊左谕德孔贞运,上体天心,下修德行,堪为世人表率。其诏,着左春坊左谕德孔贞运袭衍圣公爵,迎归南宗先贤骸骨,归葬孔林,使南北二宗复为一体,钦此。”


第119章 暗手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中国人自古就讲究个礼尚往来,便是皇帝抑或圣人,亦不能免谷。
  崇祯册封孔贞运为衍圣公,让南宗重掌孔府,这是大礼,得回了才行。要是一点儿表示没有,下次谁还带你玩?官场上讲究的就是这个,重视恩情的人才能在官场上走的远,只懂算计利益之辈,早就被更精于算计的给玩死了,连渣渣都剩不下。
  三让之后才“无奈奉诏”的衍圣公孔贞运马上就要离京前往孔府,临行之前,孔公爷却是上了奏折,请尊崇祯为“儒学大宗师”。
  理由很简单,崇祯知书,明礼,对圣人之言颇有一番见解——虽然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样儿的见解。
  崇祯再三推让一番后,见衍圣公心意已决,仿佛自己不上这么个尊号,便要一头撞死在这金銮殿上一样,唯恐衍圣公出点儿什么意外的崇祯皇帝只好羞嗒嗒地接下了这么个尊号,这也代表着,在天下士子面前,崇祯可是得到了圣人之后认可的新一代儒学大宗师。
  朝堂上的大臣们,谁见崇祯,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唯有后宫的周皇后,才知道崇祯接了这个尊号后的反应:“彼其娘之!老匹夫欺朕太甚!”
  周皇后却是颇为不解,若是按照常理来说,便是太祖高皇帝和成祖皇帝,都没有得到孔家上这种尊号,怎么崇祯得了,反而会暴怒?
  毕竟是夫妻一体,关心崇祯别被气坏了身体的周皇后劝道:“若是陛下不喜,去了这尊号便是。只是这儒学大宗师毕竟是衍圣公所上,代表的不也是天下士林对陛下的认可?”
  崇祯却冷笑道:“认可?朕行事,需要这些渣渣们认可?这甚么儒学大宗师的尊号,以前又不是没有人得到过。给朕这么个尊号,这老匹夫明显是来恶心朕的。”
  周皇后好奇道:“臣妾读书少,陛下莫要瞒哄臣妾。自太祖高皇帝龙兴至今已近三百年,何曾有哪位先祖得到过这等尊号?”
  崇祯咬牙道:“我大明一朝,当然是没有哪位皇帝得到过。嘿嘿,这老匹夫欺朕读书少,上的这甚么狗屁尊号,乃是伪元时,元好问那无耻之徒上给伪汗忽必烈的。那老匹夫料定了朕现在不会对他怎么样,便拿前朝的称号来恶心朕,其心当诛!”
  直到第二天的一早,崇祯便早早地单独传见了许显纯,便是王承恩等,都不在场。除了几乎是寸步不离的东方教主方正化,就再没有第二个人。
  “朕闻在蒙古和藏地,有一种猛犬,名曰獒,一生只认一个主人,而且无论主人如何打骂,都不改其忠心。”
  许显纯其实是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这种猛犬,若是陛下想要,怎么着也能给陛下弄来,可是现在单独跟自己说起来这种猛犬,显示不是想要弄一只来养着玩儿这么简单的事儿。
  福至心灵,许显纯应道:“陛下,锦衣卫便是陛下的獒犬,陛下说咬谁,就一定会咬死谁。任凭陛下打骂,也毫无怨言。”
  崇祯嗯了一声,这才淡淡地道:“朕有一事要交待你去办。不需要你亲自去,但是人手一定要可靠。要上无老下无小的敢死之人。”
  许显纯略微思量一番,脑中便筛出了一份名单,躬身应道:“这等人手,厂卫之中有许多,专门做一些不太光彩的活计。只是不知道陛下要这些人手去干什么?”
  崇祯似笑非笑地道:“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可是这些混账,就敢硬生生地篡改成以德报怨!也不知道孔圣人泉下有知,是何感想。”
  许显纯没有接话,这等话头,明显不是自己可以接的,言多必失,自己是皇帝手中的利刃,只要听皇帝的指令办事即可——兵刃是不能有自己的思想的。
  崇祯显然也很满意许显纯一直以来的表现,接着道:“锦衣卫中的许多手段,朕还在潜邸之时,便早有耳闻。这次,朕要你指派几个人手,拿出这些手段来。”
  许显纯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崇祯点点头,接着道:“朕今日会下旨,安排锦衣卫护送衍圣公南下,待去迎了先贤地棺椁与骸骨之后再北归孔府。”
  许显纯依旧躬着身子不说话,崇祯皇帝的话明显没有说完,若仅仅如此,皇帝不可能单独对自己说出刚才地那一番话。
  果不其然,就听崇祯接着道:“待孔贞运到了孔府,袭了爵后,让你安排的人手制造一场意外。朕不管他是喝凉水死了,还是睡觉死了,反正,朕要他看不到袭爵后第二天的太阳,你可懂了?”
  许显纯的额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