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额哲带队到了辽东之后,大明的那些个预备役士卒还有倭国以德川家光为首的武士团已经北上奴尔干都司了。
但是这种情况又让建奴误以为大明开始放弃了抓人的行动,所以又开始出城活动。
然后正好就撞到了额哲的手里。
当额哲带着被自己抓来的一些建奴从孙承宗的手里换到了真金白银之后,额哲就觉得干脆往大了搞算了。
一次抓一些然后去换银子,实在是太麻烦了一些,路上来回的时间就够恶心人的。
倒不如先多抓一些,死了的拿人头去换银子,活着的就带去换更多的银子,多好的事儿不是?
然后黄台吉就知道了,原来还有林丹汗那条老狗想要从本汗的身上咬两块肉下去!
派了原本的大金国第一勇士,现在的缺了一只手的残疾双花红棍鳌拜鳌少保带着镶黄旗的士卒去怼额哲之后,黄台吉就把自己家的几个兄弟给召进了宫里。
黄台吉的几个兄弟一听林丹汗那个渣渣都敢跑来辽东打草谷,这事儿绝逼不能忍。
怼不过明朝的狗皇帝就算了,难道还怼不死你林丹汗这条老狗?
而且,打仗是有好处可以捞的。
不管是代善还是莽古尔泰,或者是阿敏还有多尔衮,都觉得应该自己带兵去怼死林丹汗。
至于黄台吉嘛,身为大金国的大汗,应该留守盛京才对——毕竟前几次这傻逼自己带兵去怼明国结果却被人怼的跟死狗一样,这次还是别让他去了。
黄台吉自己也乐得不去。
如果说没有海兰珠的话,哪怕是布木布泰刚刚给自己生下个儿子,那也没有什么鸟用,自己身为大金国的大汗,不带兵去怼人是不可能的。
但是现在有了海兰珠,而且海兰珠的肚子也鼓了起来,眼看着过几个月就该生产了,黄台吉顿时就没有了带兵去怼人的欲望。
除非是现在带兵去怼死那明国的狗皇帝。
可是黄台吉自己也知道,如今的大金国并不像以前那么牛逼,明国在那狗皇帝的手里也不像以前那么弱逼,想要怼死那狗皇帝基本上也就是想想就行的事儿。
所以黄台吉干脆表示林丹汗那个渣渣,让代善大哥带头,阿敏和多尔衮跟着去怼一波就行了,本汗自己就不去了。
至于莽古尔泰和济尔哈朗,还需要留在盛京城,与本汗一起坐阵,防着明国的蛮子再来搞事情。
大喜过望的代善和阿敏还有多尔衮回去整军准备出发去怼死林丹汗,莽古尔泰心里可就更恨黄台吉了。
原因很简单,这年头出兵打仗,尤其是打林丹汗这种战五渣,死的基本上都是底层的小兵,像莽古尔泰这种身份的,只要打赢了,那好处可是大大的有。
但是现在黄台吉这个狗东西太不讲究了。
上一次,这孙子给自己泼脏水,说自己杀母以邀宠,这一次,这孙子干脆就让自己留在盛京,反而让代善那个王八蛋带兵去怼林丹汗。
代善又是什么好东西?一个在自己亲爹活着时就能睡了亲爹小老婆,想要给自己兄弟当小爹的家伙能是什么好鸟?
这黄台吉肯定就是故意恶心自己的!
莽古尔泰越想越觉得事情的真相一定就是这样儿,心中的恨意也就越发的深了。
倒是阿敏还够意气,讲究的多,临行之前还特意请了莽古尔泰一起饮酒。
然后阿敏告诉莽古尔泰,不能在辽东这么颓废下去,一定要振作起来,未来的大明忽儿海都指挥使,怎么可以因为这点儿小事儿就沉沦了?
莽古尔泰觉得阿敏说的话很有道理,就问阿敏是从哪儿学的。
阿敏美滋滋的饮了一口酒之后才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阿敏告诉莽古尔泰,自己现在就在不断的学习汉人的文化,你莽古尔泰也应该多学习,尤其是孔孟之道还有四书五经,那更是学习的重点。
毕竟咱们两个以后是大明的都指挥使,那是要开府建衙的,不能跟黄台吉那些蛮子一样不学无术。到现在万一大明皇帝要诏见自己两个,岂不是丢人现眼?
要知道,身为现在就已经投诚的都指挥使,以后受到大明皇帝诏见的可能性可是很大的。
莽古尔泰也觉得阿敏说的有道理,回去之后也开始认真学习了起来,并且派人散布说自己要学习明人的学问好以后对付明人。
然而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直到两人被崇祯皇帝弄死也没出现两人想象之中的场景。
代善和阿敏还有多尔衮带兵去怼林丹汗,济尔哈朗也接到了自己的任务——带着手下去怼林丹汗他儿子,额哲那个傻逼,争取直接把他留在辽东。
然后莽古尔泰心中就更恨黄台吉。
额哲这回玩的有点儿大,等抓的建奴都有好几百了还没有收手,只是扔在一个山谷里,给些吃喝就算逑,打算凑够了一千之数后再去找孙承宗换钱。
然后就被济尔哈朗给盯上了。
济尔哈朗一开始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等着额哲带着手下把人都捆了之后才突然率军杀出,直奔着额哲就去了。
额哲觉得自己不是个傻子,跟建奴在马上玩对砍,把自己家的老祖宗给复活过来,让铁木真带着他的手下来还差不多。
自己就算了,还有自己的手下,实在是砍不过建奴,要不然的话这块地盘也轮不到建奴的手上了。
高喊一声风紧扯呼之后,额哲就带着自己手下的小弟开始了跑路。
直接向着自己的老家跑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向着海州卫跑就没有问题了。
只要跑到了辽阳以前,自己基本上就安全了,虽然离家远了些,可是绕道回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被自己扔在某个小山谷里的建奴,改天再说吧,还活着就卖活的,死了就卖人头。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就很骨感。
海州卫现在的守将正是何可纲,也算是从副职提升成了正职,以奖励这家伙在大凌河城死守的忠诚。
当然,这家伙本身的能力也是够的,否则谁也不敢把他放在海州卫这么重要的地方。
毕竟想要奖励一个人,办法实在是太多了,海州卫这种挨着建奴的关口,没点儿本事儿却要把人安放上去,那属于典型的作死。
然后何可纲表示额哲?你谁啊?本将与你很熟?万一你是来赚开本将城门的怎么办?
反正一句话,想要跑,往南有的是地方让你跑,进海州卫,不可能。
额哲很头疼,但是又不得不接着跑。
然后额哲觉得南四卫之地自己跑去了也没有球用,倒不如调个头,向三海关的方向跑——草原那么大,济尔哈朗能追的上自己?
额哲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直奔青台峪然后绕过连山关后,额哲又带着自己的手下直奔东胜堡去了。
从这个方向,可以直接奔往库伦部所在的位置,到了草原上,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让建奴跟在自己的身上吃屁。
至于前几天到手的那些建奴,去他娘的吧,不要了,再多的银子也没有自己的小命重要。
等着额哲甩开了济尔哈朗之后,顺手又从路上抓了些建奴,这回也不想着抓活的多换钱了,直接换成人头好带着,然后就直奔三海关的方向而去。
一路十多天的路程,路上被额哲祸害的可不止有建奴,连同为蒙古族的一些小部落,只要不是跟着林丹汗混的,也都被这家伙给祸害了。
等到了山海关,还没有来得及把人头换成银子,额哲就听孙承宗说了一个让自己很头疼的消息。
第442章 给自己找个主人
额哲得到的消息很简单,就在自己带着自家小弟在辽东收割人头的同时,代善,阿敏,多尔衮,多铎,这四个混账王八蛋带着各自的小弟跑去了察哈尔去找自己老爹的麻烦了。
自己家什么样儿的实力,额哲心理还是有点儿数的。
如果说是自己家老祖宗铁木真还活着的时候,建奴?估计能把建奴虐成死狗。
哪怕是被大明从中原赶回漠北的时候也能把建奴当成玩具来玩。
现在不行了,家业已经败了,黄金家庭更多的只是存在着象征意义,实际上的蒙古已经再也不是那个纵横于世的蒙古了。
现在的蒙古能被建奴虐成狗,要不然的话,奥巴台吉那个蒙古人的叛徒为什么会倒向建奴,给黄台吉当狗?
额哲现在也顾不得再回头去抓什么建奴了,当即就先孙承宗表示自己要回察哈尔去支援自己的父亲。
而孙承宗身为大明天启皇帝的帝师,在离京之前又跟崇祯皇帝有过深入的交流,这时候不下刀子,简直都对不起他身上挂着的总督辽东平奴大都督衔。
喊住了站起身就想要回去的额哲,孙承宗道:“依本督所得到的消息,建奴已经往察哈尔去了几日了,这时候再去追赶,只恐意义不大。”
额哲咬着牙道:“长生天在上,哪怕是没有意义,我额哲也不能看着自己的父汗去死!”
孙承宗道:“你的孝心,本督很是认可,然则过于冲动鲁莽,只怕易受其伤。依着本督的想法,你此去察哈尔,需要注意两点,否则必受其害。”
额哲虽然心中着急,却也知道孙承宗是个真有本事的,当下便弯腰道:“请先生教我。额哲愿永为大明北方屏藩。”
额哲也是急了,永为大明北方屏藩什么的,这种话听听就好,不用太过于当真,但是现在把这个条件先甩出来,无疑可以让孙承宗多说些有用的。
不出额哲所料,孙承宗满意的点头道:“战阵之道,未虑胜,先虑败。若你父林丹汗落败,你回去之后又复落败,该当如何?”
额哲苦笑道:“惟一死而已。不瞒先生,若是放在之前还好,好歹能有些缓和的余地,可以如今这般局面,哎。”
孙承宗很清楚额哲为什么叹气。
若说是放在之前,没有额哲带着察哈尔部的骑兵来辽东捆了建奴换银子的事儿,建奴都不至于脑袋抽疯跑去怼林丹汗。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建奴被额哲也是祸害的不轻,再加上之前祸害最狠的大明一方、倭奴这两股人马都已经北上奴尔干都司,现在一头撞上来的额哲无疑成了建奴最好的怒火发泄对象。
如果黄台吉连这口气都能忍下去,那孙承宗也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再次点了点头之后,孙承宗道:“不错,如今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却是大意不得。然而你就这般回去,又有何用处?”
额哲却是一时有些吃不准孙承宗的意思,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又该当如何?”
孙承宗道:“刀,弓箭,这些东西都是你部所缺的吧?”
额哲点头道:“自然如此。”
孙承宗笑道:“你需要多少,本督便可提供多少给你,如何?”
额哲噌的一声从凳子上面站了起来,问道:“先生之言当真?”
孙承宗则是笑道:“一些刀剑罢了,难道本都还会唬你不成?”
额哲大喜道:“先生大恩,小人没齿难忘!”
对于额哲来说,这些东西的能够从大明的手里买到,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至于钱的问题,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只要这回察哈尔部能躲过这一劫,以后照样来抓建奴换银子!
就在额哲恶狠狠的想着时,却听孙承宗又接着道:“若是实在不行,其实察哈尔部还有两条路可以走。”
额哲躬身道:“请先生明示。”
孙承宗道:“这第一条路么,便是东进,与我大明扈国公所部倚为犄角,共同防御。至于第二条路么,便是如当年之匈奴,当年之突厥。过了西域,西方还有无数国家等着去征服。”
额哲先是向孙承宗致了谢,接着又花了小半天的时间等着明军这边准备好相应的刀剑和弓箭。
至于孙承宗所提议的向东或者向西,那些事儿不是现在要考虑的。
在拿到了明军所提供的刀剑还有弓箭之后,额哲就觉得自己拿建奴换来的银子再换成这些刀剑的选择实在是再明智不过了。
随意拿起一支羽箭,箭头上面都是开了血槽的,而且只要一点儿阳光照在上面,箭头上就会泛起冷艳的寒芒。
至于刀剑,额哲随意抄起一柄闪着寒芒的马刀与自己手中的马刀互斫,然后自己手中的马刀应声而断。
“好刀!”
哪怕是见多了好刀的额哲也不得不承认,明军提供的这一批家伙可都是硬扎的东西,有这些神器的相助,未必不能怼得过建奴。
然后额哲就得出来一个结论:明军,尤其是孙承宗,脑袋一定是被驴踢了!
这么牛逼的神器居然拿出来卖?是你大明的钢铁多到可以随意往外卖的地步了?还是你大明的士卒个个都是刀枪不入的钢铁之躯?
怀着同样疑问的还有吴三桂。
吴三桂他爹吴襄,因为大凌河之战表现的并不怎么样儿,还不如吴三桂出彩,所以现在基本上已经算是被闲置了。
倒是吴三桂冲阵斩将的表现很是惊艳,孙承宗也有意提拔一番,故而调到了自己身边进行调教。
面对吴三桂的疑问,孙承宗笑道:“不提京营和新军,也不提陛下新弄出来的南北御林,单以老夫治下的军伍为例子好了。假设以你为额哲,甚至于是黄台吉,有没有信心突破老夫的战阵?”
吴三桂想了想,发现自己在不吹牛逼的情况下,确实是拿孙承宗没什么办法。
火炮,火铳,掌心雷,这三样儿东西一出,基本上远程中程近程都顾及到了,马快刀利在这些火器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无力。
除非是不顾一切的拿人命去填,然后突破掉前面的防线之后,才有可能靠近后接战。
然而让吴三桂感到无奈的是,这些装备就算是自己有,可是孙承宗的手下肯定也有,而且装备的会更多。
而就目前的消息来看,山海关方面军队所装备的依旧比不上京营和新军的装备,仅仅是与南北御林卫的装备持平。
在这种情况下,卖给谁这种装备都显得那么无关紧要——只要大明自己的装备永远领先,随便卖。
额哲在一路狂奔回察哈尔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孙承宗会毫不在意的把这么牛逼的神器卖给自己的原因——大明必然有更好的,说不定他们的火器威力已经突飞猛进!
汉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太狡猾了!
觉得自己被坑了的额哲玩命的向着察哈尔狂奔,然而让他绝望和悲伤的,则是等自己赶到了察哈尔,他老爹林丹汗的尸骨都凉了很久了。
整个察哈尔部基本上算是不存在了。
先是被崇祯皇帝祸害了一回,筑了十余座京观,这刚刚缓过一口气来,就又被建奴给祸害了。
悲伤的额哲又开始暗中庆幸,自己走的是靠着明国边疆的路,与建奴正好错开。
要不然的话自己也得凉在察哈尔。
在茫茫草原上把探子撒出去存找幸存的部落之后,额哲就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思考。
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才好?
投降建奴,或者说再和建奴结盟那是不可能的,双方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再没有一丝缓合的余地。
那么孙承宗所说的向东或者向西,就成了一个问题。
向东,离自己的仇人更近,和完颜宏的锡伯部互为犄角,也算是一步好棋,起码不用担心自己哪天被建奴给怼死。
而且可以抽冷子就给建奴来一下,等到大明怼死建奴的时候,自己也能扑上去狠狠的咬上几块肉。
向西,也不是不行。
当年的匈奴人干过,突厥人也干过,自己家的老祖宗也干过。
反正西边的全是一群面瓜,自己去了就能吊打他们,然后建立起自己的基业,比去了东西跟完颜宏那个混账东西混在一起要强的多。
自己察哈尔部的血仇还报不报了?
自己父亲,自己的妻儿,可还都被建奴给弄死了,这仇要不报,自己还有什么脸说自己是蒙古人的大汗?还有什么脸说自己是苍狼白鹿的子孙?
同样的问题,吴三桂也问过孙承宗,额哲到底会怎么选择?
孙承宗则是冷笑着答道:“若是铁木真那般的人物,他们会选择西进,如同当初的匈奴一般,等在西方舔好了伤口后再回来。或者他们会选择隐忍不发,直到有朝一日能够灭了建奴。但是额哲不会,他不会东进,也不会西征。”
吴三桂很好奇——除开您老人家给他们说的两条路,难道说额哲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孙承宗很不屑:“铁木真是狼,甚至于也先也是狼。林丹汗和额哲父子,只能算是狗,最多是比较凶的狗。可是再凶的狗,也终究是狗而已,永远变不成狼。狼行千里吃肉,狗却不会。狗会给自己找个主人,然后借着主人的势去咬人。”
吴三桂被孙承宗的说法搞的有些懵,迟疑的道:“孙师的意思是说,额哲会内附?可是内附的话,与东进又有何区别?”
孙承宗笑道:“自然是有的。直接东进,只能算是依靠了扈国公完颜宏,并没有谁会把他当回事儿,甚至于扈国公在必要的时候会直接舍弃他,把他卖给建奴。
可是内附于陛下之后,额哲就算是给自己找了个主人,有了主人的狗咬起人来,可是很有气势的,正是所谓的狗仗人势而已。
长伯以后也是要久在辽东的,对于建奴和草原上的蛮子们,就必须得多加以了解。
建奴其实和草原上的蛮子没什么区别,讲究的都是强者为尊,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道理,甚至于他们分辨对错也是以谁的拳头更大来分辨的,并没有什么是非对错。
在这些个蛮子的眼中,强者天生就该拥有一切,弱者一无所有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所以弱者在活不下去的时候,会选择依附强者,通过替强者放牧来活下去,相当于给自己找个主人。”
吴三桂拜伏,果然是当过帝师的人物,确实不简单。
而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孙承宗所料。
额哲在思虑了许久之后,觉得东进,已经势弱的察哈尔部过去也不好捞好处,其实等于是跑去接受完颜宏的庇护。
西进,在一开始就被额哲给否决掉了。
不说离建奴远了,林丹汗的仇没办法报,就连额哲自己心中也怀疑,现在的察哈尔部西征能不能成功?会不会就是给人送菜去了?
毕竟察哈尔部这回被建奴怼的元气大伤,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根本就缓不过来。
至于留在原地休养生息,那更是扯蛋的事儿。
察哈尔部的仇人可也不少,现在落到这般地步,往日有些仇怨的部落会不会落井下石?
更不要提崇祯皇帝的两条忠狗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可是离着察哈尔部不远,这两个家伙要是不扑上来咬一口,都对不起往日察哈尔部对于他们的打压之情!
聚集起了察哈尔部的残部之后,和族中一些长者一商议,额哲决定干脆南下宣府。
不是去宣府打草谷,而是通过宣府去求见崇祯皇帝。
既然东进西征留在原地都不是什么好的选择,那就干脆找一个最大的大腿抱一下。
只要有了明国皇帝的支持,哪怕是东进,那也是能和完颜宏平起平坐,而不用看完颜宏那个锡伯佬的脸色。
只要在大明皇帝的庇护之得以下休养生息,自己未必没有机会手刃黄台吉等建奴以报仇雪恨。
想要去宣府,就得绕过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那两个王八蛋,然后还要表达出自己最大的诚意来让明国皇帝满意。
但是这些都是小问题,现在摆在额哲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明国皇帝会不会接纳自己?
第443章 关门,放疯狗
额哲永远不会知道,孙承宗在和吴三桂讨论完自己的事情时,心里还有一句话连吴三桂都没有告诉。
“他们太小瞧陛下了!”
对于额哲这个二五仔要求内附,崇祯皇帝表示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从今以后,你就跟着朕混。
有朕罩着你,满天下大可以去的,比如说辽东那里抓建奴,你是朕的马仔,你怼不过建奴,还有大明的军队替你兜着呢。
当然,现在大明自己的事儿多了点儿,麻烦的事儿不少,所以现在你去辽东,肯定是要去的,但是不要主动去作死挑衅,偷摸的抓几个建奴换银子就好了。
至于装备,刀枪剑戟斧铖钩叉那是应有尽有,大明皇家兵工厂出品,质量保证,良心产品。
当然,得拿点儿银子来换,毕竟这些东西也是要成本的嘛。
对于崇祯皇帝的示意,胡乱把自己老爹埋了后就匆匆忙忙赶到大明京城的额哲表示完全同意,这些都是应该的。
再然后,崇祯皇帝就想起了穿越前在穿越者培训中心某个工科狗笔下的李思摩。
面对着铁勒人能正大光明的喊出“我狂犬也”的李思摩,那对于论语解读的那叫一个到位,连崇祯皇帝都表示佩服。
然后崇祯皇帝就问额哲,到底愿意不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混,额哲表示只要你老人家能让我怼死代善那几个去察哈尔一日游的混账东西,剩下的您老人家说了算。
总之,您老人家能让我报仇雪恨,您让我咬谁就咬谁,咬住之后松口或者不松口,一切都以您老人家的意思为准。
崇祯皇帝觉得没毛病,心中大喜之下,命人准备了一套自己解释过的论语就扔给了额哲,再仔细解释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很是有些语重心长的道:“额哲以后就是大明的归义侯了,跟那些蛮子自然是不同的,以后切要记住,勿要以蛮子自居了!”
额哲很想哭。
以前打生打死的就混成那个鸟样儿,现在自己的老爹一死,倒是成了归义侯。
不仅是得到了赏赐,大明的京师里边儿也有了宅子,察哈尔部所在的地盘现在也正式归了自己所有——大明承认的,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那两个王八蛋现在就在那里流着口水干瞪眼。
早知道如此,自己就把那个爹给砍死算了!
当然,被崇祯皇帝赐姓为夏的归义侯额哲在认真的领会了崇祯皇帝的意思之后,发现自己确实不是蛮子!
自己是蒙古部的汗没错,可是也确实是夏淳维之后,那是正儿八经的炎黄苗裔,建奴才是蛮子!
对于厂卫回报过来夏额哲正有向着疯狗进化的消息,崇祯皇帝表示很欣慰——疯狗养成什么的,那才是一个皇帝应该干的事儿。
夏额哲带着自己察哈尔部剩下的马仔跑到了辽东之后,美滋滋的告诉完颜宏,自己跟完颜宏一样,那也是大明的忠狗,夏淳维之后,以后还需要多多照顾。
完颜宏的心里觉得崇祯皇帝变心了——淳维那是自己家的老祖宗!跟他额哲有什么关系?这不是强行给自己找个亲戚么?
当然,完颜宏也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想的,最起码自己那个便宜女婿就没把这个夏额哲当回事儿。
最简单的对比就是,锡伯部的三千铁骑入卫大明京师,其他的所有跟着大明混的,别管哪家哪户,也没有捞到这个待遇。
连自称是大明最忠孝的孝子朝鲜都没这个待遇!
入卫京师,护卫宫禁,那是和皇帝陛下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的,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
不过这事儿吧,哑子吃馄饨,自个儿心里有数就行了,没必要非得吵的全世界都知道,尤其是当着额哲这个狗东西的面儿。
一番客套之后,完颜宏拍着胸膛保证道:“夏兄弟放心,咱们都是炎黄苗裔,又同为圣天子效力,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互帮互助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额哲很感觉,离着不算是太远的沈阳城里,黄台吉很感动,尤其是收到代善等人带回来的战利品之后就更感动了。
战马,刀剑,弓箭,粮食,女人,奴隶,要啥有啥,应有尽有。
在这个代善等人大胜归来之后分战利品的日子里,自己的心头肉海兰珠又给自己生下了个儿子,那就更感动了!
黄台吉一感动,觉得得让天下人知道本汗的仁德,都得跟着感动感动才行。
然后黄台吉就选择了大赦天下——建奴那边的牢房顿时为之一空。
大赦天下这招,是黄台吉跟着汉人的皇帝们学会的,听说汉人皇帝总是会在喜庆的日子里面选择大赦天下。
实际上,大赦天下是要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才会颁发的赦令。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的存在,那就是凡蒙大赦之人,被赦免之罪不能作为刑事前科和累犯的理由。
黄台吉本身只是高兴,特别高兴,但是布木布泰就不这么觉得了。
自己也同样生了个儿子,早早的就取名福临,可是海兰珠的儿子却迟迟没有取名。
再加上黄台吉大赦天下的动作,更是让布木布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黄台吉有意立海兰珠之子为下一任的大汗。
大金国哪怕是再怎么日薄西山,再怎么一天不如一天,那大汗也不是普通的固山能比的吧?
更何况不管是立嫡还是立长,那也轮不到她海兰珠的儿子吧?
可是皇太极这个老狗现在的作法,明显就是有意立海兰珠之子为储。
如此一来,自己之前拉拢分化多尔衮和代善他们的关系,到最后竟然是替海兰珠生下来的孽种做了嫁衣?
布木布泰很不高兴,暗自咬牙切齿一番之后,决定给海兰珠送些被身子的东西。
布木布泰很不高兴,大明的崇祯皇帝也很不高兴。
崇祯六年的正月,原本京师下了场大雪,都他娘的赶上雪灾辣么严重了,可是开春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一滴的雨。
不光京师,连江西那边也是一样,死活就是不下雨。
这时候想要搞什么南水北调工程,纯属于扯蛋——就算是人力和技术要求都满足的情况下,南方的水量也达不到要求!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颇有些先见之明的要求把正月里的雪都化成水然后储存起来,整个京师及附近,在崇祯六年就别想有一粒粮食的收获。
然而就是在这么大旱的情况下,大明的官员们依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该贪的还是贪,该伸手的还是伸手。
至于百姓的死活,显然不在这些官老爷们的考虑之中。
被这些个混账东西们弄的有些筋疲力尽的崇祯皇帝暴怒之下,干脆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
司礼监太监张其监、郝纯仁、高养性、韩汝贵、魏伯绶这五条名声不显的疯狗被崇祯皇帝解开了链子放了出去。
一起放出去的,还有锦衣卫的缇骑。
京城及左近,江西,陕西,山西,淮扬,凡是遭了灾的地方,每人负责一个,与当地的提督或者巡抚一起开仓放粮,太监们监督,锦衣卫暗访。
不幸中的万幸,这些地方再怎么着也没有闹出民变这种乱子来,但是官场上的一场地震就免不了了。
从县令到御史最后到巡抚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