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难择路-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得一其实早就得到自家侦骑报告,说发现北面有异动。他听传令兵报告了夷人骑兵的动向之后,心里放心不下,就一直暗暗跟在夷人骑兵身后。只不过为了观察王猛临战指挥能力,这才一直忍着没有出手。
最后看着到了决一胜负的关键时刻,李得一这才突然杀出。
李得一也是不放心王猛,怕他刚上任不久,一旦吃了亏,不好交代,这才骑着悍马一路跟在后面看着。原本定北守备团不少战功赫赫的一等精锐战兵,就一直对两位团长这个任命有意见,如果王猛初次大战就兵败,必然会激起更多反对声。
好在最后总算及时帮了王猛一把,将胜利牢牢攥住。
这会儿,听李副团长终于问起先前那一战的经过,王猛心中忍不住先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昨晚那一仗打的,王猛自己也觉着太过惨烈。从见到李得一那一刻起,王猛心里就一直绷着,等着这位副团长开口询问,甚至责骂自己。
此刻,王猛心中担忧终于被挑明,他索性就把先前那一战的经过详详细细说了出来。
听完后,李得一忍不住惊讶道:“如你所说,这支选锋骑,在成功埋伏你之后,居然未立即将全部兵力投入,而是与你慢慢缠斗?”
王猛点点头,他到现在也没想明白,为何选锋骑的统帅会如此行事。如果那统领把两万重兵直接投入,并且在战时全力作战,不分兵收抢人头,自己恐怕早就已经被打得败退。
这下,王猛和李得一俩人,都糊涂了。
而唯一的明白人,范中举,他此时正在懊恼地看着仅剩三车的人头。七车人头,跑丢四车,就剩下三车。死了那么多选锋骑换来的一大份军功,硬生生没了一半。
范中举也不敢回去寻找,天知道那头骡子在不在后面继续等着自己。
拉着这三车人头回到统万城,范中举立即就成了突辽国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甚至于,风头比当初的阿史那·豁耳都要更盛!
经金狼骑兵老兵辨认,范中举带回的这些人头,虽然不是守备团骑兵的,但是却是隶属于守备团的一支草原骑兵部队,也是一支精锐骑兵!
关键是,定北守备团从来都是集体行动,绝不落单。范中举能带着选锋骑击杀如此多的夷人骑兵,这说明他很可能用计骗过了守备团精锐骑兵!(当然没人敢想选锋骑击败守备团精锐骑兵这种可能)
守备团那两个团长向来足智多谋,范中举居然能用计赚得如此多的夷人骑兵,不得不说这是大功一件。不得不说,范国师这位二公子,是个真有本事的!
但已经得了父亲嘱咐,范中举在与那些年轻的阿史那贵人们说起这一战的经过,就略说自己用计,引出这支骑兵,然后伏杀之。这支骑兵虽然中伏,但仍顽强作战,选锋骑几乎与其拼光。
从头到尾,范中举皆是面色沉重地诉说着这场“艰难”的战斗,绝口不提自己如何英明决断,如何运用计谋。最后,赶在那头骡子带着精锐骑兵来支援前,我只来得及砍了这么些人头下来,带回来作为证明。
然而,他此刻越是谦逊,在那些阿史那贵人眼中,就越显得其胸有城府,气度沉稳。
“看啊!不愧是范国师的儿子。立下这么大的战功,还能如此沉得住气。咱们突辽国,总算是又出了一位大将!”
六百一十五章 哭戏虽然老套,但确实容易打动人
面对着普天盖涌来的赞誉,以及无数阿史那年轻一辈羡慕嫉妒恨的眼神,范中举远不如他外表上看着那么镇定。
虽然在人前,范中举一直表现的举止适当,彬彬有礼。甚至被一帮阿史那家的年轻人用阴阳怪气的语调暗讽一番,他都硬生生忍住了,没当场发作。
可实际上,范中举最近每天都要单独在屋里呆一个时辰,期间谁也不见,对外宣称是淡泊养志。可若凑近了一看,他原来是在屋里,静悄悄一个人对着墙壁傻笑,整个嘴角都拉出一个诡异的弧度,不停地笑着。若是被人看见他这幅模样,非吓死几个胆小的不可。
毕竟是刚三十露头的年轻人,正是热衷名利,热切盼望一朝成名的时候。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得到如潮的赞誉,能在人前端得住,没有露丑已是难得。
得了父亲三令五申,范中举也知道这是自己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此他也根本不敢招呼上以前那些狐朋狗友一起大肆胡闹庆祝。
心中明明狂喜异常,但为了自己的远大前程,又不能在人前表露半分。此时突辽国上下,也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位曾经纨绔的范国师二公子。范中举也只能用这种诡异的方式,偷偷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
范国师替儿子打算的没,有一个绝对的重量级人物,一直在暗中留心着范中举这几天的表现,暗暗考察着范中举。
此人就是阿史那·豁耳,突辽国的大总革顶,大将军,天下兵马大元帅……他身上的官职实在太多。
暗中观察一阵之后,阿史那·豁耳觉着,范中举确实是个可造之材,继承了他父亲的优良血统。其实原本,阿史那·豁耳更看好范国师的大儿子,范继品。
可惜,自从范继品受伤之后,就彻底消失在人前。阿史那·豁耳这些年来,一直在寻找突辽国中年轻有为的好青年,想要加以培养。别看他现在独领大军,权威独占,可他确实是忠心为国,一心想要为国选材。
只可惜,阿史那家的年轻一辈,有出息的,都在关内与定北守备团奋勇作战之中损伤殆尽。剩下的,都是些被抢来的泼天富贵侵蚀殆尽,甚至连马都不会骑,弓都拉不开的蠢货。
自从上次范中举立功归来,阿史那·豁耳就开始留意范国师的这个小儿子。这么多年过去,好不容易找着一个像样点的苗子,可得好好观察观察。这也是上次范国师重新组织选锋骑,阿史那·豁耳非但没阻拦,还给予不少便利的一大原因。
他要好好看看范中举这小子,到底是块镔铁精钢,还是个银枪头,看着闪亮慑人其实绵软不堪大用。
一番观察下来,阿史那·豁耳觉着,范中举这小子果然没让他失望,是个有本事的。这回立下如此大功,本已是难得,立功之后还能保持镇定,毫无年轻人的轻狂之气,就更加难得。
阿史那·豁耳思虑一番,据顶给范中举更多机会,让他能够顺利成长起来。成长为突辽国的栋梁之才,帮着突辽国稳住局面,抵挡住定北守备团的攻击,以助突辽国日后东山再起。
眼下大敌当前,也容不得阿史那·豁耳考虑什么范国师会因此权柄过重这一类问题,必须先想办法保住国祚,才能再考虑统万城内的权力分配问题,不是么。
阿史那·豁耳还大力安抚阿史那家族的权贵,劝他们稍安勿躁,不要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乱搞事情。阿史那·豁耳现在说话,在一干权贵当中,还是相当有分量,所以这回范中举也没受到那些阿史那家族大权贵的刁难。
可等阿史那·豁耳费力安抚下族内权贵,给范中举这位突辽国冉冉升起的将星设计出一个光辉未来之后,他忽然发现,范国师似乎对此很有意见,不打算让儿子再统领大军。
范中举自从立功回来之后,范国师一直也未曾重新征召选锋骑。而且无论别人怎么夸奖范中举,范国师一直面上淡淡,口称儿子不成器,当不得这些赞誉。
略一思索,阿史那·豁耳就觉着自己已经猜透范国师所想,无非是为国废了一个长子,现在想要留下这个小儿子,给自己留个后。
想通此点,阿史那·豁耳对范国师的老父心肠也有一些理解。同时,阿史那·豁耳觉着,范国师这是真的不再热衷权势,如今还把持着国政,无非是不放心那阿史那贵人,怕他们把突辽国再给彻底搞垮。说实话,阿史那·豁耳同样也不喜欢那些无能而又贪婪的自家亲戚。若是范国师热衷权势,此时正该力推自己儿子出来执掌兵权才是,怎么会如此推辞?
可眼下国难当头,范中举这样的有为青年,不能为国效力,委实可惜。罢了,还是亲自去劝上一劝吧。
这回,阿史那·豁耳亲自登门,屏退左右,私下范国师商议,要求再给范满都(这是范中举回到统万城之后,因立下军功新得封的爵位,相当于关内的侯爵)再增派选锋骑,与自己一同出战,挡住定北守备团的推进。
范国师不愧是老戏骨,听完阿史那·豁耳的话,明明心中一千一万个愿意,脸上却硬生生在不到一秒钟内,挤出了眼泪。
而且先是小声哭,哭着哭着,就变成了嚎啕大哭。范国师这样几十年位高权重的人在自己面前哭泣,阿史那·豁耳直接就被哭懵了。
哭了一阵,范国师偷偷一瞅阿史那·豁耳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已经中套。
接着,范国师开始下一步表演,他开始哭诉自己已经为国送出一个长子,连自己也是身受重创。只是由于承太祖元皇帝临终托孤,与太祖元皇帝多年君臣,情谊深厚,这些年才勉力强撑着朝政,为突辽国再尽最后一份力。可不想,却无端被人猜忌,不光在政事上被人打压,连前番幼子想要为国效命,都被人说成觊觎兵权。
这一通连哭带说,范国师演的是唱念俱佳,绝对的影帝级表演。
连阿史那·豁耳这个混惯了江湖的老油条,最后都被其感动的红了眼圈。阿史那·豁耳拍着胸脯给范国师保证,让他放心,以后绝不会再有阿史那贵人对他说三道四,谁要是还敢胡说,就是跟他大总革顶过不去,跟他手里的三十万精锐过不去!
又谦逊一番之后,范国师最终居然被阿史那·豁耳说动,点头同意,再送出自己的幼子,让其为国效命。
成了,演戏告一段落。范国师终于可以大胆招募选锋骑。
紧接着,范国师就动用手里的资源,给他家老二武装起十万选锋骑。这回,范国师还秘密把一万经自己亲自密训半月的选锋骑,交到范中举手中。
“这一万选锋骑,乃是为父煞费苦心方才练就的精锐。战场上,不到胜负关键时刻,不许动用这支骑兵。若事有不对,一定要将这一万选锋骑带回。”范国师对儿子嘱咐几句之后,忽然又压低声音,低声说了几句。
范中举听罢,满脸惊讶,抬头看着父亲。
范国师散出原气,感应到周围没人,这才用最低的声音说道:“此药为父也是新近搜罗出一些平周开国太祖传下的秘笈,才顺利研制出来。此药吃下去后,两个时辰内,普通兵卒就犹若气壮境强者,战力极强。但事后,这些兵卒都会变成废人。故而战事若不是到了最关键时刻,绝不要动用。”
范中举凝重地点点头,牢牢记住父亲的叮嘱。选锋骑暂时撤回,定北守备团自然继续往前推进。
刘团长坚持不冒进,稳扎稳打的原则,始终将本部主力随着堡寨一起往前推进,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向着统万城进发。
新修建的第十五座堡寨,已经将近完工。
这天,李得一正按照惯例,带着精锐骑兵想要出门巡视一番,忽然听到传令兵报告,让自己去一趟师哥那儿。
来到师哥的帐子里,刘益守正紧盯着手里一份秘密军情。
“看来这事儿有些严重,师哥居然没察觉到俺进来。”李得一心中暗道。咳嗽一声,李得一道:“师哥,叫俺来有啥事儿?”
“噢?你来了,来看看这个。”说着话,刘益守将手里的军情递给李得一。
飞速扫了几眼,李得一忍不住惊讶道:“这范中举居然是那选锋骑的统领?他指挥作战如此蠢,也能当上一军统帅?突辽国这恐怕是没人了。”
刘益守显然不同意师弟的看法。
“那范国师虽然偏袒自己的儿子,但绝不是蠢材。他很清楚,以咱们定北守备团如今的实力,攻灭统万城并不是嘴上说说。在这种时候,那范中举若不是真有几分本事,范国师绝不会冒着国破的危险,将其推上高位。阿史那·豁耳也是咱们的
老对手,此人十分精明,狡猾之极。范中举若真是个蠢材,他怎么会看不出来?”刘益守从事实出发,分析道。
李得一道:“那先前那一仗,他为何会打成那样?”
刘益守看过之前自家夷人骑兵与选锋骑那一仗的报告,也知道那一仗选锋骑打的莫名其妙,实在说不上高明。
“罢了,先不管这范中举到底如何。他爹范国师可是咱们的老对手,既然咱们的老对手现在已经出招,不管是不是虚晃一枪,咱们都得小心防备。”在难以决断的情况下,刘益守决定以不变应万变。
先做好防守准备,再继续往前推进。
如今定北守备团主力十余万兵马全部停驻在茫茫草原当中,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就难以估量后果,所以刘益守不得不采取最谨慎的办法。
随后,王猛统领的夷人骑兵,被加派更重的侦察任务,侦骑最远散出去三百多里,随时盯着周围草原的一举一动。
同时,刘益守派师弟亲自出马,负责往来运送建筑材料,加紧修建堡寨。
这第十六座堡寨,刘益守不打算像之前那简单修建。他打算将其改造,使之成为一个能够在关键时刻,让守备团依托防守的坚固堡垒。
要实现这个目的,第一步,就必须有足够的建筑材料。这第十六座堡寨所需的材料,十倍余其他普通堡寨,必须加大后勤运送的力度才行。
幸亏有那种新式四轮马车,不然还真够呛。而且为了这东征统万城一战,定北守备团动用民壮不下百万,日夜辗转在从定北县到前方大营的道路上。如此多的人力,也是保证这座堡寨能够顺利建成的关键。
在这第十六座堡寨主体建筑完工时,李得一不知怎么,居然异想天开,按照《太祖定乱演义》这本书当中提到的一种“棱堡”的样式,在堡寨外面增修几面齐胸高的矮墙。
这种棱堡,据说也是多才多艺的平周开国太祖独创。只是他老人家当年横扫天下太快太猛,所以根本用不着修建这种纯粹以防御为主的堡寨。
现如今世上仍存世的棱堡,只剩下断壁残垣的中神城四个角上的四座被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土垒基座。
当年平周开国太祖一统天下之后,修建完中神城作为皇城,随后又在中神城东南西北四面三十里处,修建四座棱堡,用来拱卫京师。
只可惜,平周朝当年建国时太强大,强大到三百年内,从未发生一起战事。所以,后世的皇帝们,也都不再愿意谨遵祖训,费钱费力修葺四座拱卫京师的棱堡。他们满以为,窦家皇朝会江山万代,延绵不绝。
当突辽国的铁蹄踏破中神城时,四座已成荒丘棱堡,带着浑身的枯草,仿佛嘲笑着已在血火中化为残骸的宏伟中神城。
所以这世上,也根本无人相信,平周开国太祖所建造的那种棱堡有什么惊人的防御效果。不然中神城为何会失陷?
李得一还是头一个,愿意尝试的人。但他没那么多时间,在这草原上也没那么多人力物力让他修建一座如此复杂的棱堡。
所以李得一只是简单仿照,修建几面棱堡外面的防御矮墙。
定北守备团稳扎稳打继续往前推进。
统万城,阿史那·豁耳和范国师两人显然也不打算坐以待毙。如今定北守备团主力所处的位置,离着统万城仅有千余里地。双方侦骑快马疾驰,一昼夜可到。
这个位置,已经进入阿史那·豁耳麾下斥候的侦察境界范围。阿史那·豁耳显然不会就这么听任定北守备团继续往前推进。
很快,统万城就有了动作。
范中举带着八万选锋骑,作为先锋,来到定北守备团东北面二百里处,扎下营寨。
阿史那·豁耳则带着六万擒生军,两万金狼骑兵,以及一名超凡境能人,一万狼牙都,来到定北守备团与统万城正中间下寨,挡住定北守备团的前路。
很显然,范中举与阿史那·豁耳两人联手,在定北守备团前方,摆出一个常见的掎角之势,想要藉此拦住定北守备团。
此时此刻,在草原上再次遇到阿史那·豁耳这位老对手,刘团长明显要比在关内时,谨慎许多。
草原可不比关内。关内地形起伏且多险要,多崇山峻岭,定北守备团经常可以依仗地理优势,打的突辽骑兵愁困难堪。
然而这草原,却历来是突辽骑兵的天下。在这一望无垠,地势起伏平缓的草原上,突辽骑兵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他们可以挑选任何时间,从任何方向,来攻打定北守备团。
六百一十六章 薪火相传,学好三年学坏一出溜
按照李得一前不久搞的那个足球比赛,这草原,就是突辽骑兵的主场。而定北守备团别看来势汹汹,其实是客场作战,被动的很。
从踏上这片草原的东征第一步起,这漫漫草原,就一直在给定北守备团出难题。
坚持到如今,定北守备团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见到了突辽国的大军。
能做到这一步,对于定北守备团来说,已是不易。这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内,定北守备团为了推进到这里,所花费的钱财,不下两千万枚银钱,耗费的粮食更是吓人。若不是有李得一这个极能搂钱的财神爷,定北守备团绝对支撑不到现在。
好在有李得一,定北守备团这些年来每次作战都能大发一笔横财,历年积累下惊人的钱粮。再加上几门泼天的大生意顶着,倒也支撑得住如此规模的长途征战。
当初定北守备团决意东征突辽国,天下也不知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开什么玩笑,征伐草原,历来只有强盛的关内大一统帝国,穷以倾国之力,才能成行。而且往往还难以斩草除根,只能暂时打压草原部族几十年而已。
你小小一个定北守备团,又凭什么?
后来定北守备团忽然拉出十万兵马,天下那些原本等着看笑话的人,全都闭了嘴。
现在,定北守备团兵锋离着统万城已经仅剩千里,而且势头远未停歇。那些等着看笑话的,却再也笑不出来。
关内三国中,曾去过定北守备团的大臣,开始频频被皇帝叫去问话。三国皇帝都迫切想要知道,定北守备团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居然如此富庶,总共不过一府六县之地,居然富可敌国。
直到这时,天下人才知道,原来定北县如此重视商贸,甚至为此专门修建一座城池,就叫商贸城。有儒士听到这消息,还颇为不屑道:“士农工商。这定北守备团本末倒置,必不能长久。”
可算了吧,儒士们,按照你们这套“士农工商”的路子走的王朝,不也就二百来年国运?不光一个二百多年,个个都二百多年。也不知你们哪来的脸皮,还继续坚持这套东西。
前平周朝要不是开国太祖英明神武,没听你们这帮儒士忽悠,坚持了近百年重商的路子,才有六百年国祚。不然被你们这套“士农工商”的理论一忽悠,说不定也是二百来年国运。
有些去过定北县的年轻官员,看不惯这些儒士的鄙夷嘴脸,就出言讥讽道:“在那定北县,农工商皆有,就是没有士,所以那定北守备团才如此强悍,定北县才如此富庶。我看改日也要上奏皇帝,取消你们这些士人。省的你们整天不纳税,也不做工,更不耕种,就会空口白牙胡咧咧。”
这儒士闻言,狠狠一甩袖子,冷哼一声,调头离去,心里却阴毒地想到:“这定北守备团如此不重士人,早晚有一天载个大跟头才好。”
其实这位儒士还真没胡说,这天下已经在儒士手里栽了大跟头。早年范国师还是平周朝一个上进小青年的时候,就是一名儒士。
纵观天下千万年来,投靠草原蛮族,而后调头祸害自己昔日同胞的,第一位就是个太监,名叫“中行说”。而后,历朝历代,基本都有此类人物层出不穷,但总体划拉划拉,居然是士人居多,占到六成。
所以说,民间那句:仗义每多屠苟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还真没说。
定北守备团这场东征进行至此时,仍未显出力竭之兆,反倒一直慢慢往前推进,这真是惊掉了天下多少人的眼珠子。
现在,两边几十万大军终于相遇。整个天下的目光,都已经被吸引到这片草原之上。平唐国与平汉国借着地利之便,频繁派侦骑深入草原,探查军情。就连燕云十六州的武悼天王冉屠胡,都暗中关注着这片战场。
许多人都在等着看,等着看在关内横行无敌,打得突辽金狼骑兵抱头鼠窜的定北守备团,到了草原上,是否还是那么凶猛。
而此时,草原上的交战双方,并未急着马上开战。两边都是打老了仗的老油条,自然是第一时间,先派出各自的耳目,去摸清对手的虚实。
阿史那豁耳更是冒着危险,亲自带着斥候,远远来到定北守备团营寨外面,细细观察这个昔日的老对手。
自从当年关内一别,阿史那豁耳这还是头一次再见定北守备团。对这位强大的至今未逢一败的对手,阿史那豁耳心中警惕非常。
他一定要亲自看过一眼,才能稍稍安心。这一眼,在百里开外。他也只敢在百里开外,偷偷看上一眼。
这都是拜那头可怕的骡子所赐。
几乎同时,定北守备团,李得一正与师哥刘益守紧急商讨策略。
此时整个草原的形势,对定北守备团来说并不是那么差。
李得一当初辣手屠灭为虎作伥的三大草原部族,使得大量原本犹豫中立的部族投靠突辽国,虽然帮着突辽国大涨一截实力,但对于定北守备团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
好处之一就是如今的草原上,一片空白,所有的零散部族都东迁至统万城附近躲避战事。这样一来,草原对于定北守备团来说,就变得干净异常,不必再费力清扫附近的小部族,防着他们给统万城通风报信。
好处之二,就是突辽国的斥候,没法伪装成牧民,“无意间”接近定北守备团营寨。
附近草原连个部落都没有,你说你是牧民,谁信?难不成你是地上长出来的?所以这会儿,李得一与师哥两个,也只需专心对付眼前的突辽国大军即可,不必再分身去应付那些苍蝇一般的小部族。
定北守备团如今能有这个形势,真是多亏了他们的李副团长那番为关内百姓讨还血债的狠辣举动。
其实若细想来,李得一这些年来所办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似乎都在为东征讨灭突辽国做准备。当年,李得一得知屠灭他李泉庄的真正仇家是突辽国之后,就曾发誓,要讨还这笔血债。
这些年来,看着李得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搞事情。办农学院,建钢铁学堂,甚至还搞了财会学堂与军官学堂。修古骡马引水渠,花大力气重制出板甲。费力打通往西北盐湖的道路,干起盐业买卖。建商贸城,收拢草原夷人,藉此养起数十万战马,垄断整个天下的皮货贸易。
这一桩桩一件件,最终全部在这一场战事中,化为定北守备团这台庞大的战争巨兽的战力,席卷着整个草原。每天如流水一般的钱粮消耗,维持着定北守备团这头可怕的巨兽。震慑着统万城的每一个阿史那贵人,就连范国师都在心中感到后怕。
范国师曾不止一次的问自己,“为什么会惹出这么一个怪物?为什么这定北守备团会如此强大,战力强横无敌。连不可一世的金狼骑兵,甚至自己,都败在定北守备团面前。现在,更是每日支撑着十余万兵马消耗而丝毫不觉。一步步朝前推进,要攻打统万城。”
而李得一,在旁人疑惑不解的目光中,始终坚定地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攻灭突辽国,为乡亲们报仇雪恨。
或许,也只有把李得一评为天下第一的三叔,才真正懂得李得一。
这时,李得一正在冒坏水儿。
“师哥,这阿史那豁耳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安营扎寨,看来是来者不善。”李得一道。
“这阿史那豁耳对着咱们,还有善的时候?少说这些废话,先帮我想想对策才是正经。”刘益守道。
“这两天,让俺先带着精锐侦骑去摸摸他的底。等把他的底细摸清了,咱们再动手也不迟。”李得一道。
刘益守听师弟这么说,满意地点点头道:“恩,这些年仗打下来,你总算也长进不少。知道每战,须得知己知彼。”
听师哥一夸奖自己,李得一立即喜笑颜开道:“那是,俺如今可是身经百战,哪能不懂这些。”
刘益守就受不了师弟这喜欢自吹自擂的模样,忍不住扬起手,假装要打。
吓得李得一慌忙抱头鼠窜,留下一句:“俺去准备侦骑。”
李得一挑选侦骑的时候,刘盈和朱标俩小子也凑了过来,要求一起出发。
瞅着这俩日渐长大的徒弟,李得一心中也是暗暗自得。
这俩徒弟,很给他这当师父的长脸。平日里,两人举止有度,行为规矩。李得一无论安排他俩做啥,俩人都能一丝不苟地认真做好,收获了定北守备团上下一致的好评。甚至连那个铁面无私,向来对人不露笑脸的海强项,都对这俩孩子点头称赞。
“你俩也想来?这回可是正经对阵突辽国主力骑兵,不比以往的小打小闹。这次侦察危险重重,一不小心就要把小命丢在这茫茫草原上。”李得一故意用低沉的声音说道,想要吓走俩小徒弟。
哪知俩徒弟现在根本不吃他这一套。
与这位师父相处日久,俩徒弟都知道自己这位师父别看在外面世间传的凶名赫赫,传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天杀星下凡。
可实际上,自己这位李大哥,待人极好,对自己更是不遗余力教导照顾。
在私下里,李大哥还经常传授两人一些小技巧,帮助两人学习和修原气。这些小技巧听着简单,可若无人跟你说,光靠自己去领悟,还不知要多久。刘盈和朱标两人,都是聪明孩子,知道李大哥与自己说这些小技巧,完全是为他俩考虑,一点也没私藏。
因此,这俩太子,对他们这位亦师亦友的李大哥,是真心爱戴。
最近刘盈马上就要迈入气壮境,就连朱标也有了一丝迈入气壮境的迹象。俩人修原气这么顺利,除了本身天赋不之外,与李得一的倾囊指点更加分不开。
刘盈憨憨一笑,老实说道:“李大哥,我不怕。”
旁边朱标则有些激动道:“李大哥,当初在关内,还不曾有这样的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