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难择路-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辽皇帝金帐开始缓缓往北移动。

    与此同时,阿史那·豁耳带着两万金狼骑兵,数万新收拢的炮灰撞令军,开始向着豫城行军。

    定北守备团主力兵马经过八天行军,顺利到达豫城脚下。在安营扎寨的同时,派出侦骑开始绕城侦察。小刘团长更是亲自上阵侦察,第一时间取得豫城的第一手情报,随后开始制作豫城粘土模型,准备开始攻城。

    根据豫城地势,小刘团长令平明国兵马把营寨安在豫城东南角,定北守备团则把营寨下在豫城西南角。

    阿史那·豁耳虽然嘴上说着要征讨定北守备团,但他实际上并不敢靠得过近,只敢离着豫城远远安营。

    豫城乃是许都省第一大城,城内由三大世家共同守备(控制),分别是吕家,王家,卢家。三家总兵力十二万,王家实力最大,有兵马七万,吕家实力较弱,仅有两万兵马,卢家有三万兵马。

    面对城外定北守备团大军压境,城内三大世家守军也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都知道定北守备团副团长那嗜杀的恶名,但又自忖绝难抵挡强大的定北守备团攻城,加之突辽皇帝已经退到北冀省,三家对这一战的态度,就有些不大一致。

    王家力主死守城池,坚决反对投降。卢家态度模棱两可,但显然也不想陪着豫城一起把家族兵马填进去。吕家则直接提出,若是守不住城,不妨投降定北守备团。

    三家争执不下,但定北守备团并没给他们时间讨论出结果。

    攻城如期开始,定北守备团派出李无敌与‘精’锐骑兵,还有夷人骑兵,在大军侧翼,严阵以待,防备阿史那·豁耳带着突辽骑兵捣‘乱’。

    平明国徐农达亲自带步卒攻城。常逢‘春’带着麾下骑兵,与沐英率领的神机营一起防备阿史那·豁耳麾下的突辽骑兵。

    李得一亲自背着自制滑翔翼,翱翔在豫城上空,丢下致命的铁蛋。豫城简单而原始的防空措施并未能给李得一造成多大麻烦,他轻松炸‘乱’豫城守军,炸死王,吕两家守备大将。

    王壮彪背着巨铁盾,手上运足白虎元气,直接如‘插’豆腐一样,把双手‘插’入豫城城墙,连蹿几步,最后一跃直接登上城墙。城头守军本就已经大‘乱’,再遇上这么一位出匣猛虎,直接大片开始溃败。

    趁着豫城城头守军大‘乱’,定北守备团‘精’锐步卒架着云梯,一鼓登城,随即在城头摆开长枪军阵,牢牢占据一片城头。定北守备团步卒就此登上城头,把守军一举击溃。

    仅用一天,豫城就宣告攻破。定北守备团步卒直接开进城内,开始清剿城内的残敌。卢、吕两家见势不妙,直接抛弃王家,向定北守备团投降。

    王家抵抗的异常‘激’烈,明知不敌,还是率领麾下族兵奋勇作战,甚至试图打巷战,一直抵抗至最后一兵一卒。

    到最后,徐农达带着步卒进城,看到王家如此‘激’烈地抵抗,还忍不住赞叹一句,“王家真可称悲壮。惜哉!”

    战后,李得一搜集来城内官衙留下的案卷一查,王家恶迹斑斑,更该死的是,他们豫城王家当年曾参与过冤害狄大帅的‘阴’谋。他们王家上代家主曾参与平周末年那些皇子争夺帝位的内斗,当时王家先祖投靠八皇子,并曾献毒计构陷狄大帅。

    王家知道定北守备团的作风,有仇必报,绝不留情,若是城破,以自己家干过的那些事儿,必然阖族难以幸免。因此他们干脆顽抗到底,最终却依旧难逃灭族报应。

    王家为了家族兴盛,几十年前,‘插’手平周朝末代诸皇子夺嫡。后来更是设毒计构陷狄大帅,与人联手,把狄大帅斩首数万,力抗突辽族南侵的军功硬生生给扭曲成子虚乌有,更甚至诬告狄大帅虚报军功,滥杀边境百姓冒功。

    然而狄大帅含冤屈死不久之后,突辽国就破关南侵,王家还没来得及享受他们费尽心血之后赢来的家族兴盛,就被迫为了家族不灭,向突辽狼畜生卑躬屈膝,为奴为臣,给狼畜生当了走狗。王家不光没从此兴盛,反而连人都当不了,只能当狗。

    真是可笑可叹,王家好一番辛苦,想要家族兴盛,最终却只能向畜生磕头认主,像狗奴才一样被突辽狼畜生使唤,侮辱。

    当了走狗之后,王家帮着突辽国残酷压榨治下百姓,坏事做绝,做尽,以为能还得自己家族延绵不绝。却没想到,一朝突辽人败了,他们一场辛苦,又成了白忙。这次,家族昌盛就别想了,家族延绵不绝也成为泡影。恶贯满盈的豫城王家,直接被满‘门’杀绝。

    公开处斩王家阖族老小那天,被他们糟蹋了几十年的豫城百姓,全城出动,冒着瓢泼大雨来到十字街头,为王家的灭绝喝彩,拍手叫好,痛哭流涕,高呼苍天有眼。

    王家历代族人为了家族繁荣昌盛,不惜坏事做绝,做尽,最终却只赢来阖族灭绝。这真是大快人心!

    豫城被攻破之时,阿史那·豁耳一直耐心地按兵不动,直到守备团‘精’锐步卒入城之后,他才带着突辽骑兵冲上来,试图趁机沾点便宜。

    徐农达的步卒被突辽骑兵冲了一阵,略有些损失。但徐农达乃是久战良将,很快就稳住了阵势,坚持到常逢‘春’带着骑兵来援。

    过不多久,李得一带着定北守备团骑兵杀到,帮着打退突辽骑兵。

    阿史那·豁耳一看再无便宜可占,立即带着骑兵‘抽’身而退,丝毫不留恋。徐农达吃了一个闷亏,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

    不久之后,石康城朱禄臣再次得到许都省十二座城池。他在指派官员加派兵马来占领新到手城的同时,也没忘给定北守备团送来大量军粮补给。

 四百九十三章 汉王特使,纵横捭阖张子房

    随着平明国送来的粮草补给,还有一封家信。。 朱禄臣思念自己的长子,来信问朱标一切可好。朱标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受到父亲如此亲切的关怀,他立即诚惶诚恐回信,先痛诉自己为子不孝,不能‘侍’奉父皇母后与膝下,随后说自己一切皆好,让父皇不必担忧。

    李得一在豫城依然是老一套,抄灭几个恶迹斑斑的黑心世家大族之后,招呼全城百姓大吃大喝三天,每人还了两个枚银钱。

    随后,定北守备团起兵向西,援助平唐国兵马攻城。双方汇合之后,定北守备团兵不卸甲、马不停蹄,一举扫平整个许都省西部。

    紧接着大军东进,扫灭许都省东部最后残留的几座城池。

    大军打到许都省东面时,迎头撞上汉王的兵马。带兵的,正是汉王麾下大将韩将兵,他正在带兵围困攻打徐州城。

    原来汉王刘赖趁着突辽国败退的大好形势,正在努力东征西讨。现在汉王的势力已经控制着整个徐淮省,北面正在攻打海东省南部。最近汉王刘赖听说突辽皇帝退入北冀省的消息之后,就立即兵西征,意图趁机染指许都省。

    定北守备团先锋兵马遇到韩将兵时,他正在带兵猛攻徐州城。定北守备团并未把汉王的兵马当成敌人一并扫平,而是先停了下来,等着后继命令。

    接到侦骑报告,小刘团长急忙传令师弟李得一,嘱咐他先不要与汉王的兵马起冲突。李得一带着骑兵就在徐州城下看着韩将兵带队攻城。

    为了表示善意,小刘团长派人先往韩将兵营中送了些酒‘肉’。韩将兵收到定北守备团送来的犒赏,饶是他经久战阵,历经恶战无数,也不由感到诚惶诚恐。他一面派人给汉王报信,一面赶紧拿出些礼物作为回赠,回应着这份让他心惊的善意。

    不久之后,徐州城被攻克。随后,韩将兵就收到定北守备团一封信,说再往西的城池都已被定北守备团攻占,许都省已经是定北守备团的囊中之物。若是汉王不想开战,那就此停住,调头去攻打其他地方。

    韩将兵此时已经得到汉王谕令,叮嘱他不要与定北守备团起任何冲突,若有意外,应该先行忍耐。韩将兵看到守备团送来这封书信,点点头,心说:“罢了,许都已是别人囊中之物,为之奈何。”

    韩将兵派出信使来到定北守备团,表示自己并不打算与定北守备团为敌。随后他就在徐州开始休整兵马,放弃继续西进许都省的打算。

    徐淮省,进城现在称为东洛,汉王府内,刘赖正跳着脚得破口大骂,嘴里不停彪出街头流氓青皮的脏话:“草他酿的定北守备团,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

    旁边新来的谋士,张子房一声不,静等着汉王刘赖泄完毕,重新冷静下来。

    刘赖终于骂够了,往榻上一歪,重新坐下,脸不红,气不喘,仿佛刚才那个泼‘妇’般破口大骂的人不是他自己一般。

    旁边张子房心中一挑大拇指:“罢了,也就是这位汉王能够无赖成这样,真是大丈夫,大英雄!”

    “不知汉王‘欲’置定北守备团于何地?”张子房开口问道。

    刘赖原本跪坐在榻上,他们老家沛雄县那块儿流行这种坐姿,听了这话,直接把两‘腿’伸出,劈做在地上,改为这种很无礼的散漫坐姿,叹了一口气道:“又能如何。突辽国都被这定北守备团打得大败。若是本王稍有异动,恐怕立刻就会被其打上‘门’来。”

    张子房提醒道道:“汉王莫忘南面平明国之事。”

    刘赖当然对南面朱禄臣称帝的事有所耳闻。前不久,曹随潇刚刚从平明国送回最新消息。平明国朱禄臣答应与定北守备团结盟,出兵十万攻打突辽国。定北守备团投桃报李,助其打下石康城,登基为帝。随后,平明国太子被带到定北守备团,平明国开始一座接一座按照盟约接收许都省若干城池。

    他麾下负责到处打探情报的,乃是一位好玩不如嫂子的实践者,曹随潇。

    这位曹随潇,天赋技能是拉关系,打人情,送礼走‘门’路那真是一把好手。当然了,他本人长得也是俊朗有型,颇有本领,不然也不会把自己嫂子搞到手。

    刘赖当时接到曹随潇传回的情报,还不肯相信。天下哪会有这种事,但随后,定北守备团带着平唐国与平明国的兵马,接连大败突辽国的消息传来,刘赖不得不相信真有这种盟约。

    思索一阵,刘赖道:“就怕本王势力弱小,那定北守备团看不上孤王。”

    张子房道:“某虽不才,愿为汉王出使定北守备团,定要促成定北守备团相助汉王建立帝业!”

    刘赖闻言大喜:“得子房,真天赐吾帝王基业!”

    把平明国兵马安排在徐州城西面驻扎,随后,定北守备团大军撤回豫城。

    定北守备团把大营搬到了豫城。在这里整备兵马,休养兵卒,准备继续向北攻打北冀省。

    小刘团长做出安排,樊城以及许都省西面十城,分与平唐国。许都省其他城池,皆分给平明国,最后平明国得了十五城。

    分赃完毕,小刘团长问两家可有异议。尽管两位皇帝都想多得一些城池,但谁也没敢吱声。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之奈何?定北守备团军刀锋利,有突辽国前车之鉴,谁也不敢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先挨这一刀。

    这天李得一正在训练朱标站队列,李长乐也跟在旁边瞎胡闹。

    此时李得一已经知道李长乐其实是个‘女’的。他师哥小刘团长找了一天空闲,特意把这事儿跟他说清。

    李得一听后,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点点头道:“俺说她身子怎么这么娇气,柔软,原来是个‘女’的。师哥,那刘安是太监?”

    小刘团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宫‘女’。”

    李得一长出一口气:“哦,原来李长乐并不是喜好旱道的那种男子。”

    小刘团长抬手给了师弟脑‘门’一下,怒道:“你知道的太多了!”

    小刘团长瞅着师弟这幅不开窍的模样,本想问一句:“让她给你做媳‘妇’如何?”但到最后也没说出口,硬生生给咽了下去。他就怕一着急催,再把这事儿给‘弄’黄了。

    师父孙老医官上次来中神城时,一眼就看见了李长乐,问怎么回事。小刘团长就把自己知道的那部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孙老医官当时听完,立即就眉开眼笑道:“平唐国皇室的男子都‘挺’草蛋,但‘女’子都不。你媳‘妇’就是个例子。恩,让你师弟再娶个平唐国公主,倒也不。你这个当师哥的,多帮帮你师弟那个榆木疙瘩,可不能叫李大哥了绝后。”

    目前来看,师弟并不讨厌李长乐,甚至还跟她相处的不,就先这么凑合吧,不着急‘逼’着他把事情挑明。

    但李长乐还不知道自己真实身份已经被李得一知道,每天还是颠颠跑来找李得一“训练”,其实就是玩耍。

    知道李长乐是‘女’的之后,李得一就对她放松了要求,不再动辄嘲笑她柔弱,像个小闺娘一样。本来就是小闺娘,柔弱些也是正常的,不再像要求朱标一样要求她。

    李长乐现最近李得一对自己的态度明显好了许多,甚至有些刻意纵容,她在心里还偷着美了许久。直到刘安忍不住戳破她的美梦:“殿下,那位副团长还不知道你是‘女’儿身。”

    李长乐顿时僵在那里,但到了第二天,她还是欢欢喜喜来找李得一玩耍,好像没事儿一样。

    李得一刚带着朱标练完一趟队列,就有传令兵来报:“汉王特使到,请副团长前去。”

    “走,朱标,跟俺去见见这位汉王特使。”

    李长乐急忙道:“我也去!”

    李得一带着两人,来到城中府衙,这里已经被小刘团长设为团部。

    进了‘门’,传令兵传来师哥的一句话:“看着谈。”小刘团长相信自己这位师弟不会吃亏,因此根本就没废口水额外嘱咐什么。

    李得一径直来见这位汉王使臣。

    张子房身穿徐淮省风俗的衣裳,曲裾深衣,头戴高高的儒冠,脚下穿着木屐。张子房静站在牛车旁,却自有一股气度,让人不敢小觑。

    见了面,李得一开口道:“俺是定北守备团副团长,你来是有事儿啊?”

    张子房完全没料到这位副团长说话居然是这么个路数,听着居然比汉王刘赖还要野。好在他及时反应过来,连忙站起身拱手行礼,说道:“微臣张子房,奉汉王之命,来与定北守备团商谈结盟共讨突辽国之事。”

    “嘿!这刘赖行啊!上道!省了俺的事。说吧,你家汉王能出多少兵马?俺给他的条件,与平唐国和平明国一般无二。俺这人做事,向来公平公正,互相尊重。”李得一直接道。

    这下张子房直接傻了:“剧本不是这样的啊?!副团长你应该看不起汉王不肯答应,然后我趁机卖‘弄’一番‘唇’舌,一顿东拉西扯,胡吹猛侃。不不,是捭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副团长你说服,随后你才痛快答应与汉王结盟。我手里的这份剧本是这样的啊。导演,你不要总临时‘乱’改剧本好不好?”

    “嘿,嘿。这位张使臣,醒醒?俺刚才跟你说话那!”

    张子房重新缓醒过来,重新振作心神,开始与李得一正式商谈。8

    

 四百九十二章 拍手叫好,问苍天公道,自在人心

    

  收到突辽皇帝驾崩的消息,小刘团长愕许久,方才回神。(扒拉手指头一算,这位突辽皇帝死时少说也得六十八岁开外,在皇帝这个职业当中,绝对算是高寿。而且能这么病死榻上,在皇帝这个行业里,绝对算是善终。

    

  对于突辽皇帝忽然驾崩的原因,小刘团长心里也知道几分。突辽皇帝原本眼瞅着就要统一天下,结果被定北守备团一败再败,如今不光统一天下无望,甚至连割据一方都眼瞅要化为泡影。突辽皇帝心中若不狂怒欲疯,那才奇怪。这次又收到阿史那·豁耳大败的小心,突辽皇帝想必是急怒攻心,一口气没喘上来,就此一命呜呼。

    

  小刘团长略一寻思,把这个消息告诉传令兵,让其奔走传遍全营。

    

  不多时,平唐国兵马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平明国兵马几乎同时知道。两国的几位将军在心中不由自主发出几乎一模一样的感慨:“那突辽皇帝也是一代天骄,时之英雄。无奈却生不逢时,遇上定北守备团这种强敌。若是没有定北守备团,想必这天下,已经落入其手。”

    

  听到突辽皇帝的死讯,大家反应各有不同,平唐国和平明国营地中都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大肆庆祝。而定北守备团的兵士基本没什么特殊反应,一切照旧。

    

  倒是那位据说已经九十多岁的老乞丐三叔,表现的最有意思。他拿了个破锣,满营地转悠着,边走边唱,欢庆突辽皇帝驾崩。

    

  李得一则往地上不屑地啐了一口,恶狠狠道:“便宜了这条老狼,他死的也太轻松。早晚有一天,俺要把这条老狼重新挖出来,鞭尸三百,再把他的死尸喂狗,以告慰被他杀死的那亿万无辜平周百姓。”

    

  接着,小刘团长派人来寻自己的师弟,找他商量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小刘团长道:“如今突辽国新皇刚刚登基,局势必然混乱。咱们应该趁势继续北伐,一口气拿下整个许都省。”

    

  李得一点点头,表示同意,师兄弟两人立即商议起详细的作战方略。

    

  当天下午,小刘团长给依旧停留在江北省的李药师和徐世绩二将发去将令,让他俩立即尽起大军,挥师东进,向东攻伐许都省。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后,定北守备团尽起步骑大军,带着平明国十万兵马,直接挥师北上,攻打许都省首府豫城。

    

  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当然瞒不过突辽斥候的眼睛。

    

  定北守备团大军来攻的消息传到突辽皇帝金帐,立即引起极大震动。'。。突辽国内的阿史那家族贵人们立即分为两派,一派以太祖高皇帝的成年儿子们与两名阿史那辅政大臣为首,他们是主战派,主张发兵讨伐,与定北守备团决一死战。

    

  另一派以范国师和另外两名辅政大臣为首,他们是避战派,主张皇帝先把金帐撤入北冀省,避其锋芒,再图后事。

    

  两派各有一套说辞,互相争论不下。随着这次争论,突辽国朝廷逐渐分化出两股势力,一股以太祖高皇帝留下的几位成年儿子为首,两名辅政大臣与这些王yd_sj;爷一个鼻孔出气,背后还有分守各城的平周世家大族的身影。他们希望突辽大军能够留下来,帮助自己防守城池,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用说,这些阿史那家的贵人,显然是收了足够多的好处,已经意识到土地和丁口能带来大量财富的他们,下意识就想保护自己的收益。

    

  另一股则是范国师与两名辅政大臣为首,他们紧遵太祖高皇帝遗命,“尽心尽力”辅佐年幼的皇帝打理朝政,想要尽全力先保证皇帝陛下的安全,再做其他打算。

    

  两派人对于是战是走,争论不休。最终,年幼的黄吉发下继位后第一道代表自己意志的圣旨,他认为,这场战事应该问问太傅,革顶阿史那·豁耳的意见。

    

  此时阿史那·豁耳尚在军中,接到皇命,他毫不犹豫回奏道:“请陛下金帐驾临北冀省,吾将统帅大军留在许都继续剿灭定北守备团。”

    

  接到阿史那·豁耳的奏请,黄吉直接下诸王大臣议。最后,两派意见达成一致,就按照阿史那·豁耳所奏请来处理。

    

  小皇帝黄吉在最后做出决定之前,先看了一眼范国师,看到他轻轻点了点头。随即黄吉用稚嫩的嗓子发出圣命,金帐临幸北冀省。

    

  范国师听着自己身后群臣的嚷嚷声,眼角几乎不可察觉地抽动了一下,随即率先拜领皇命。四位阿史那顾命大臣慢了一拍,赶紧领命。

    

  突辽皇帝金帐开始缓缓往北移动。

    

  与此同时,阿史那·豁耳带着两万金狼骑兵,数万新收拢的炮灰撞令军,开始向着豫城行军。

    

  定北守备团主力兵马经过八天行军,顺利到达豫城脚下。在安营扎寨的同时,派出侦骑开始绕城侦察。小刘团长更是亲自上阵侦察,第一时间取得豫城的第一手情报,随后开始制作豫城粘土模型,准备开始攻城。

    

  根据豫城地势,小刘团长令平明国兵马把营寨安在豫城东南角,定北守备团则把营寨下在豫城西南角。

    

  阿史那·豁耳虽然嘴上说着要征讨定北守备团,但他实际上并不敢靠得过近,只敢离着豫城远远安营。

    

  豫城乃是许都省第一大城,城内由三大世家共同守备(控制),分别是吕家,王家,卢家。三家总兵力十二万,王家实力最大,有兵马七万,吕家实力较弱,仅有两万兵马,卢家有三万兵马。

    

  面对城外定北守备团大军压境,城内三大世家守军也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都知道定北守备团副团长那嗜杀的恶名,但又自忖绝难抵挡强大的定北守备团攻城,加之突辽皇帝已经退到北冀省,三家对这一战的态度,就有些不大一致。

    

  王家力主死守城池,坚决反对投降。卢家态度模棱两可,但显然也不想陪着豫城一起把家族兵马填进去。吕家则直接提出,若是守不住城,不妨投降定北守备团。

    

  三家争执不下,但定北守备团并没给他们时间讨论出结果。

    

  攻城如期开始,定北守备团派出李无敌与精锐骑兵,还有夷人骑兵,在大军侧翼,严阵以待,防备阿史那·豁耳带着突辽骑兵捣乱。

    

  平明国徐农达亲自带步卒攻城。常逢春带着麾下骑兵,与沐英率领的神机营一起防备阿史那·豁耳麾下的突辽骑兵。

    

  李得一亲自背着自制滑翔翼,翱翔在豫城上空,丢下致命的铁蛋。豫城简单而原始的防空措施并未能给李得一造成多大麻烦,他轻松炸乱豫城守军,炸死王,吕两家守备大将。

    

  王壮彪背着巨铁盾,手上运足白虎元气,直接如插豆腐一样,把双手插入豫城城墙,连蹿几步,最后一跃直接登上城墙。城头守军本就已经大乱,再遇上这么一位出匣猛虎,直接大片开始溃败。

    

  趁着豫城yd_sjb;城头守军大乱,定北守备团精锐步卒架着云梯,一鼓登城,随即在城头摆开长枪军阵,牢牢占据一片城头。定北守备团步卒就此登上城头,把守军一举击溃。

    

  仅用一天,豫城就宣告攻破。定北守备团步卒直接开进城内,开始清剿城内的残敌。卢、吕两家见势不妙,直接抛弃王家,向定北守备团投降。

    

  王家抵抗的异常激烈,明知不敌,还是率领麾下族兵奋勇作战,甚至试图打巷战,一直抵抗至最后一兵一卒。

    

  到最后,徐农达带着步卒进城,看到王家如此激烈地抵抗,还忍不住赞叹一句,“王家真可称悲壮。惜哉!”

    

  战后,李得一搜集来城内官衙留下的案卷一查,王家恶迹斑斑,更该死的是,他们豫城王家当年曾参与过冤害狄大帅的阴谋。他们王家上代家主曾参与平周末年那些皇子争夺帝位的内斗,当时王家先祖投靠八皇子,并曾献毒计构陷狄大帅。

    

  王家知道定北守备团的作风,有仇必报,绝不留情,若是城破,以自己家干过的那些事儿,必然阖族难以幸免。因此他们干脆顽抗到底,最终却依旧难逃灭族报应。

    

  王家为了家族兴盛,几十年前,插手平周朝末代诸皇子夺嫡。后来更是设毒计构陷狄大帅,与人联手,把狄大帅斩首数万,力抗突辽族南侵的军功硬生生给扭曲成子虚乌有,更甚至诬告狄大帅虚报军功,滥杀边境百姓冒功。

    

  然而狄大帅含冤屈死不久之后,突辽国就破关南侵,王家还没来得及享受他们费尽心血之后赢来的家族兴盛,就被迫为了家族不灭,向突辽狼畜生卑躬屈膝,为奴为臣,给狼畜生当了走狗。王家不光没从此兴盛,反而连人都当不了,只能当狗。

    

  真是可笑可叹,王家好一番辛苦,想要家族兴盛,最终却只能向畜生磕头认主,像狗奴才一样被突辽狼畜生使唤,侮辱。

    

  当了走狗之后,王家帮着突辽国残酷压榨治下百姓,坏事做绝,做尽,以为能还得自己家族延绵不绝。却没想到,一朝突辽人败了,他们一场辛苦,又成了白忙。这次,家族昌盛就别想了,家族延绵不绝也成为泡影。恶贯满盈的豫城王家,直接被满门杀绝。

    

  公开处斩王家阖族老小那天,被他们糟蹋了几十年的豫城百姓,全城出动,冒着瓢泼大雨来到十字街头,为王家的灭绝喝彩,拍手叫好,痛哭流涕,高呼苍天有眼。

    

  王家历代族人为了家族繁荣昌盛,不惜坏事做绝,做尽,最终却只赢来阖族灭绝。这真是大快人心!

    

  豫城被攻破之时,阿史那·豁耳一直耐心地按兵不动,直到守备团精锐步卒入城之后,他才带着突辽骑兵冲上来,试图趁机沾点便宜。

    

  徐农达的步卒被突辽骑兵冲了一阵,略有些损失。但徐农达乃是久战良将,很快就稳住了阵势,坚持到常逢春带着骑兵来援。

    

  过不多久,李得一带着定北守备团骑兵杀到,帮着打退突辽骑兵。

    

  阿史那·豁耳一看再无便宜可占,立即带着骑兵抽身而退,丝毫不留恋。徐农达吃了一个闷亏,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

    

  不久之后,石康城朱禄臣再次得到许都省十二座城池。他在指派官员加派兵马来占领新到手城的同时,也没忘给定北守备团送来大量军粮补给。

    

  (未完待续。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四百九十二章 拍手叫好,问苍天公道,自在人心

    

  收到突辽皇帝驾崩的消息,小刘团长愕许久,方才回神。(扒拉手指头一算,这位突辽皇帝死时少说也得六十八岁开外,在皇帝这个职业当中,绝对算是高寿。而且能这么病死榻上,在皇帝这个行业里,绝对算是善终。

    

  对于突辽皇帝忽然驾崩的原因,小刘团长心里也知道几分。突辽皇帝原本眼瞅着就要统一天下,结果被定北守备团一败再败,如今不光统一天下无望,甚至连割据一方都眼瞅要化为泡影。突辽皇帝心中若不狂怒欲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