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艾叶)-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典韦虽然有信心在这样的激烈冲突中,一举击杀关羽。他却无法保证,自己能在对方的滔天刀势下幸免于难。这样的结果,与主公张狂的要求,也完全不合。

所以,当关羽胯下的坐骑,冲刺到距离典韦不过五步远近时,典韦动了。

动的是手。

手一动,手中的大铁戟也随之发动。

铁戟脱手,飞向关羽!

这一招,是典韦暗中隐藏的绝技,就叫做“绝命飞戟”!

平时,典韦身上暗藏三只五斤重的小戟,一旦飞戟发出,十步之内,百发百中。即使对方身上穿着双重铁甲,在重量不轻的小戟重击下,也足以破甲而入,一击毙命了。

但是,在迎面狂冲而来的关羽面前,典韦直接感觉到五斤重的小戟太过于单薄,根本无法阻止神威凛凛的关羽。所以,典韦只得投掷出自己手中,重量达到了四十斤的大戟。

而且,这一戟,并不仅仅是一戟。附着在戟身上的,还有典韦作为一名“万人敌”所加持在大铁戟上的浑厚“战炁”!

这样一戟,如风雷般呼啸着掠过,立刻就让关羽生出了死亡就在眼前的感觉!

这是惊天动地的一击!

关羽没有多想。如果他多想了一下,只怕就接不下这一道飞戟!

关羽出刀!

蓄势已久,迅若雷霆的一刀!

刀戟相交,发出沉闷的一声巨响,让站在十丈以外,观看战局的张狂,脸色也为之一变。赤黄与棕黄在刀戟交锋处猛然爆发,令所有的旁观者,都感觉到眼睛中传来了刺痛。仿佛这一下汹涌的交锋,让天地之间的元气,都猛然爆发出来了!

下一刻,就见到关羽依然纵马横刀,向着典韦冲过去。那支重达四十斤的大铁戟,被关羽的大刀,成功的击落在地。但是,关羽所积蓄的气势,就如同战马前进的速度一样,明显下降了一大截!

如果要张狂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关羽目前的情况,那就是:

——强弩之末!

只剩下一只大铁戟在手的典韦,紧接着狂吼一声,不退反进,向着关羽扑过去。

虽然在飞出那力量恐怖的一戟之后,典韦身上显露出来的“战炁”,已经明显消退了大半。但是,比较起脸色通红得如同一只煮熟的虾子的关羽,典韦的战斗力,还算是非常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当!”

又是一声巨响。

刀戟相交之下,本来已经被震出暗伤的战马,再也承受不了这两名强力猛将交战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希律律”一声哀鸣,轰然倒下。

而在“战炁”修为上明显逊色一筹的关羽,也终于抵挡不住刀柄上传来的巨力,愣是被典韦一戟,生生的从马背上被抽下!

张狂急忙喊停!

这样的情形,已经不必再比试下去了。

ps:巨人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一名怪物,又名安泰俄斯。根据神话,安泰俄斯是大地女神盖亚和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居住于利比亚。安泰俄斯力大无穷,而且只要他保持与大地的接触,他就是不可战胜的。因为这样他就可以从他的母亲盖亚那里持续获取无限的力量。

不过,后来安泰遇到了希腊神话中最强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海格力斯】,被赫拉克勒斯看出了他的破绽。于是,赫拉克勒斯将安泰举到空中,使其无法从盖亚那里获取力量,最后把他扼死了。

第5节公路何足道【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看着眼前巨大的泛黄洪流,张狂口中有感而发。

八月间,黄河流域的雨季才过去不久。在两个月内积蓄的雨水,正在慢慢的从各条支流中汇集起来,托高黄河的水位。

“兄长这一句七言,真是气势磅礴啊!”

说这话的,是新近拜张狂为兄长的已故波才帅之子谢逊。

历经数月的磨合,原本属于“波才帅”残部的数百黄巾军,除了少数投奔了“管亥帅”,大部分已经渐渐的融合到天平军的队伍中了。

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的人,便是刚才说话的谢逊。由于看好张狂未来的发展前途,谢逊主动的交出了手中的人员,并且以对待兄长的态度,对待张狂。

在谢逊驯服的态度带动下,原本对这些“波才帅”残部深怀戒心的张狂,经过几个月的观察,终于接纳了谢逊这个文武全才的小弟。

不过,有所得,也有所失。

在与乐进合作,全歼了冒进的汉军北军骑士之后,管亥部下的小帅于毒以“道路不同”为理由,干脆的谢绝了张狂招揽的试探,果断率领部下的数百骑兵,返回管亥帅的主力所在地。这个举动,让张狂手中可供使用的机动骑兵力量,一下子缩水了一大半。

而且,由于在历次战事中对战马的消耗,天平军骑兵的战斗力也显著下降了不少,需要稍事休整。要不然,因为过于劳累而倒毙的马匹,数量还要上升一大截。

对于谢逊方才所说的话语,张狂自然要表示一下谦逊。不过,两个人的心思,却都不会总是落在这些诗歌小道上。

事实上,张狂的视线,十中有**的时间,是聚集在泛舟于黄河之上的那几叶小舟上。

波涛汹涌的黄河,一向被两岸的旅人们,视为一处巨大的阻碍。在意图渡过黄河的旅人口中,更有着“天堑”的称呼。

由于河水汹涌,每年在黄河两岸的渡口边上,都会有十数人到数十人在渡河的时候淹死。特别是现在,在黄河的汛期还没有结束的情形下,渡河不但危险十足,而且来回一趟所花费的时间,也让人等待的极为焦灼。

但是,为了北上与“天公将军”张角汇合,天平军必须抓紧时间,赶快渡过黄河。因为,在天平军的背后,还跟着一支人数达到数千的义兵队伍。这些义兵虽然实力不济,又在刘备的队伍被击溃后变得胆气不足,毕竟人多,终归让张狂觉得有些麻烦。

自从刘备的夜袭计划失败之后,他就失去了紧盯着天平军的勇气。直到议郎陶谦所统帅的义兵主力跟了上来,刘备才再次拥有向天平军挑战的实力。

当然,若不是张飞被张狂释放,刘备的勇气,只怕还没有那么快就回来。但是,这样做能够得到关羽的加入,张狂却不觉得亏本。

此刻,关羽这个身长九尺的魁梧大汉,正面无表情的侍立在张狂身后。由于心结问题,张狂预料,可能有数月的时间,关羽都不会对自己的命令动一动手指头。不过,时间长了,慢慢的潜移默化之下,张狂不相信关羽会一直这样。

而且,对典韦这个实力强横无比的“万人敌”,关羽固然眼高于顶,却也不能不正视于他。有了典韦这个切入点,张狂并不担心,以后关羽是否能为自己效力。

张狂现在只担心一件事情。

——渡船这么少,会不会在渡河时,发生什么意外?

由于汉室的地方官吏在战争开始后,对船只的收集和控制,天平军在黄河岸边,能够收集到的渡船实在是不怎么够用。即使天平军攻破了建立在黄河边的一座水寨,得到了十多艘小船,在一次摆渡中,也只能够运送三百多人员。再算上随军携带的数百车辎重、几百匹战马和拉车的驽马,天平军上上下下,只怕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够将全军运完。

毕竟,天平军现在所处的茬平县,县城还属于汉室。大部分的船只,都被敌视黄巾军的当地豪强们秘密的收藏起来了。他们只怕宁愿将船只都烧毁掉,也不愿让黄巾军得了去。于是,在渡船不足的情形下,现在的天平军被无奈的分成了两部分,一半在黄河南岸,一半却在黄河北岸。

这种情形,属于一种相当危险的情形。兵法常说的“半渡而击之”,正是天平军目前所面临的情况。如果不是确信身后的义兵被天平军前两天的一次反击所驱逐,不敢轻易靠近,张狂也不敢如此大摇大摆的渡河。

正在张狂与谢逊两人谈论些诗词的间隙,马蹄声自南方响起。张狂初始不以为意,但仔细一看,立刻提高了警惕。

十多名骑兵,裹着火红色的战袍,一路旁若无人的前进着。可是这些骑兵,并非天平军的斥候骑士,而是汉军的游骑!

天平军近千人的大营,就在不远处。不时有一队队的天平军士卒,在附近出没。而这些汉军骑士,居然将这处敌军控制区,当做了跑马场,肆无忌惮的奔驰着!

——好嚣张的汉军!

张狂心中愤怒之余,也不由得暗中佩服。这样的胆略,虽然说稍显莽撞,却也远远超过常人。

而且,光看来者几乎人人都是纯用双腿夹住马腹,就可以知道,这十多名骑兵,一个个都是马术精绝,勇武敢战之士。

至于他们所骑乘的战马,更是匹匹高大壮硕,都是上好的良马。张狂暗中比较了一下,发现在己方两千人的队伍中,居然根本找不出几匹,可以与这些人骑乘的战马相媲美的好马来!

张狂正在思索,这些汉军骑士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敢到自己的地盘来挑衅。却见被这些骑兵,众心捧月似的簇拥在中间的那名骑士,排开众多从者,来到前排,好奇的查看张狂、谢逊这一群人。

虽然相隔有接近一百步的距离,不过张狂所修炼的“太平真气”,本是天下第一品的真气法诀。在这样的奇妙法门加持下,张狂目力过人,足以看清楚这名穿着华美贵气的骑士首领,到底是什么模样。

面如冠玉,身材健美挺拔,下颌的一部精心修饰的短须,越发显得此人英明神武。这样的相貌,真真当得起一个“浊世佳公子”的评价。

——如此出众的人物,必然不是等闲角色!

——那么,此人到底是谁?

“袁术!”

这个突然被叫出来的名字,让张狂很是吃了一惊。他转头看着刚才开口的谢逊,疑惑的问道:

“袁术?可是被称为袁公路的那个?”

“不错,正是袁公路。此人是司空袁逢的嫡子,‘天下楷模袁本初’的同父异母兄弟。年前,小弟曾经跟随父亲大人,去雒阳拜见过为司空袁逢,与这个袁术有过一面之缘。”

太平道在起义之前,其实一直备受尊重。传播的范围,更是攘括了大汉十三州中的八、九个州。从身份低贱的流民、赘婿之流,到宫中的十常侍,都有大批的信仰者。那时候,即使号称“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与弘农杨氏,对太平道的高层人物,也是客气有加。

所以,波才做为张角座下八大弟子之一的身份,得以拜见袁逢这样级别的高官,却也是情理之中。而谢逊身为波才嫡子,与袁术袁绍等人打过交道,也就十分正常了。

“我听说,这个袁术,行事向来飞扬跋扈,京师中号为‘路中悍鬼袁长水’。今日一见,果然贴切。”

见到袁术一行人,明明看见张狂等人,就在不足百步的距离上,居然依旧肆无忌惮的谈论观望,张狂对这位后世出名的草包诸侯,不由得有些刮目相看。

至少,这位袁公路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

“兄长,虽然袁术此人是个高官纨绔,却不是无能之辈。上次小弟见到此人时,此人固然难以掩饰骨子里的高傲,可是行事说话,颇有让人宾至如归之意。

虽然袁术之前因为行事随心所欲,在京师中横行无忌,被人编了一句‘路中悍鬼袁长水’的童谣加以讥讽。不过,在长辈名士的指导下,此人已经意识到自己原本的不足,开始注意自己的行径,努力交往天下豪杰了。

据说,为了与他的兄长袁绍争名,袁术改节下士,已经笼络了不少侠义豪杰。但凡京师中的世家子弟,多有愿意与此人交往的。近来,更被朝中的多位大臣,公认他为京师‘气侠第一’。”

听到谢逊的这番话,张狂在心中,忍不住狂吐槽一番。

——果然啊,历史就是成王败寇。被评价为酒囊饭袋一般的人物的袁术,若是真的像历史书上说的那样不堪,凭什么能驱使手下无数英雄豪杰,建立非同一般的功业?

——难道真有人会以为,哪怕是头猪,坐在“四世三公”袁氏的位置上,就能够在风云变幻的汉末三国,成功的割据一方,成为当世有数的巨头之一吗?

——要是因为太过相信历史记载,轻视了这个袁术,然后被他抓住机会给阴死了,那不是太过于冤枉了吗?

这一刻,张狂对这个最终被历史所唾弃的大汉明日之星,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好奇。

第6节公路何足道【下】

这一刻,张狂对袁术这个最终被历史所唾弃的大汉明日之星,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好奇。

不过,好奇归好奇,他可不会为了单纯的好奇之心,就这样跑到前方,去现场采访一下身为敌方阵营的袁术、袁公路。

但是,张狂不会这么做,却不代表袁术不会这么做。

在众目睽睽之下,真正的世家嫡系公子袁术,居然驾驭着战马,慢慢的向张狂这群敌人走来。袁术身边的侍从们,看起来想要劝阻一二,却被袁术一句话,乖乖的的跟在他的战马后方,小心翼翼的观察周围的情形。

这样的举动,让张狂一方的人们,立刻大为紧张起来。不过,张狂示意众人,不要先出手,放这些汉军骑士靠近。在冥冥中,他感到,某些非常奇怪的事情,即将在眼前发生。

趾高气昂的袁术,接近到距离张狂一行人四十步左右的距离,便停了下来。看来,他也不是狂到了没边,还是知道要与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退思贤弟,别来无恙?”

本来张狂以为,像袁术这样秉性傲慢,眼高于顶的世家公子,一开口必然没有什么好话。没想到,这位袁公路说的话,居然很是让人感到温和亲切,半点都没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

“公路兄,久违了。”

谢逊的回答,也是彬彬有礼,仿佛双方并非处于敌对阵营,而依然是相交默契的友人。

“听说令尊在数月之前,不幸逝去,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先父既然立下志向,这些事情,早已经看透。在下不孝,自当追随先父的奇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哈,退思贤弟,果然不愧是孝子。可惜现在战乱,举不得孝廉。要不然,为兄当为贤弟推荐一番。”

袁术口中有一搭没一搭的问着。他这次冒险接近敌军,却是因为在百步之外,看见了一头金发的谢逊。想起自己与此人好像还有点交情,突发异想,想要劝说谢逊,向汉军投降。

当然,在投降之后,谢逊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是被打入大牢,还是被就地枭首,就不是袁术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了。他所在意的,不过是诱降敌酋的那一份功劳罢了。

如今谢逊一开口,就明确的堵住了袁术说话的口子,让身为世家嫡子的袁术,心中很有些窝火。不过,数十年锻炼出来的家庭教养,让袁术忍着这点不悦,并没有与谢逊当场翻脸。

——毕竟,这些“蛾贼”进退有度,看起来甚为精锐。虽然比不上“北军五校”的精锐,可是比起一般的郡国兵来,已经丝毫不差了。

袁术的性子固然喜欢好勇斗狠,到底经历的多了,年纪大了些,不再是几年前那副愣头青的模样。在他心中,既然身处险地,那么稍稍收敛一二,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袁术不想动手,却不代表别人不想动手。

看着这个汉末著名败家子,在自己面前旁若无人的与谢逊聊天,张狂的感觉古怪无比。

虽然张狂在这具身体原来的记忆里,得到过太平道与不少世家大族关系暧昧的消息。接触过不少太平道机密的张狂,隐隐推导出太平道的起义,也是与某些世家大族合谋的结果。可是,经历过许多次与豪强大族的冲突之后,张狂对脑子中残留的这种念头,已经不太相信了。

但是,袁术当前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却让张狂突然间深有感触。

——莫非,在太平道起义的背后,还真的有世家大族这只幕后推手的存在?

当然,不管这只幕后推手到底存不存在,张狂可以肯定,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太平道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早已完全破裂了。别的不说,单看故“波才帅”与“张曼成帅”在兖州豫州一带对地方豪强大动干戈的行事作风,就知道双方差不多是完全撕破了脸。

在谢逊与袁术侃侃而谈的时候,被忽略的张狂暗暗有些恼怒。看着袁术这一行人骑乘的战马和披挂的盔甲,张狂心中突然有些意动。

——那些马匹和盔甲,可都是好东西呢!

“退思,你与这位袁公路,可是关系莫逆?”

听到张狂突然间的发问,谢逊的口中淡淡的说道:

“不过是一面之交,归根到底,依然是分属敌我罢了。”

听到这句话,张狂脸上微微一笑:

“那么,我若是杀了这厮,退思你也不会难过?”

“那是自然。”

在两人低声的说话间,袁术也注意到了张狂的存在。他原本以为,能够整训出这样一支严谨的强军的人,应当非家学渊源,以擅长兵法而著称的太平道“波才帅”之子莫属。眼前的黄巾军,也多半是从孙坚、曹操手中逃得性命的“波才帅”残部。可是瞧张狂与谢逊两个人的态度,他心里略一思量,感觉倒仿佛谢逊是别人的下属?

——这个剑客模样的家伙,到底是什么人?

——难道,是这支“蛾贼”的主将?

袁术正在思索间,猛然听到对方一手指向自己,一声大喝:

“义公,拿下此人!”

话音刚落,一名顶盔掼甲的黄巾军骑士轰然应诺,策马横刀,越众而出,单人独骑,杀向袁术!

袁术心头一震,一眼扫过这名黄巾军骑士。见这人露出来的眉眼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脸上却是杀机遍布,袁术不由得暗暗耻笑:

——乳臭未干的小儿,也敢如此托大,前来送死!

袁术的武功,在京城浪荡子中,堪称数一数二。年轻一辈的官僚子弟里,能够在武力上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就是曹操、袁绍等区区数人。正是凭借这一身好武艺和一个好家世,袁术才能折服京城里那些年少轻狂、心高气傲的世家公子,得到“京师气侠第一”的称号。

但是,与大多数公卿大族子弟一样,袁术的武技,属于那种单挑炫技的路子。这种武技若是在战场上使用,未必能对付得了一名“百人斩”。所以,在战场上,袁术还从来没有亲自与敌人动过手。要知道,他可是真正的“千金之子”,就算身上少了一根头发,也会让身边的侍从们胆战心惊。对袁术来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他一声令下,身边自然就有人奉命出手,将敌人一个个切瓜砍菜般的统统干掉!

这一次面对敌人的突袭,不待袁术开口,在他身边警戒多时的侍从中,已经有一人主动策马冲出,口中还大叫一声:

“无知小儿,死开!”

说话间,这名得以成为袁氏嫡子侍从的汉军精卒,手上浮现出一层淡绿色的“战炁”。原来他的嚣张,也并非没有原因。光是以这种程度的修为,此人只怕应当是一个“百人斩”一级的好手,在北军中做一个队率也是绰绰有余的。

短短四十步左右的距离,并不足以让这两名相对着发起冲锋的骑士充分加速。不过即便如此,双方这样一个交错冲锋,由于马匹的奔跑所造成的冲击力,若是要杀死一个人,那还是轻而易举的。

面对展示出自身“战炁”水准的敌人,从黄巾军阵营中冲出来的那位骑士,并没有丝毫害怕或者忌惮的表情。在那张年轻却粗狂的脸上,只是透露出一种对功劳的渴求。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不久前与同样年轻的张飞大战良久,未分胜负的亲卫什长韩当。

他在数日前夜战张飞,虽然说是未分胜负,可是在明眼人心里,最终应当还是会不敌对方。这却是因为,韩当本来是马上的猛将,在步下作战这一块,其实不是他最擅长的。眼下骑在马背上,韩当有着如鱼得水的感觉,即使对方的汉军骑士亮出了“战炁”,也只是博得他嘴角向上一撇。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两匹战马交错着对冲而过之时,韩当手中大刀挥舞,连“战炁”都没有催发,直接如飘雪一般攻出了十二刀。对手不料韩当的刀法如此快捷,一时大吃一惊,急忙挥动环首刀,狼狈的招架。

但是,技不如人,无可奈何。此人在袁术身边呆的久了,从未真正上过以命相搏的厮杀场,故而面对韩当先声夺人的飘雪刀法,心中惊疑不定。心中惊疑不定,手上难免慢上一慢。手上慢上一慢,韩当的刀法就可以从容施展。于是,悲剧降临了。

这名袁术的侍从先是感到肩头一痛,手中的刀势缓了一缓。接下来,腰间,背上,以至于后脑上,汉军骑士便连连中招。固然有精良的好盔甲保护,免于受到重伤,这名骑士还是在韩当一连串的快速打击之下,身体失去了平衡,一个倒栽葱,摔在了地上。

眼看此人的脑袋与脖子折曲的角度,多半是不能活了。

没有显露“战炁”,便击败一人之后,韩当并未就此罢手。相反,他携带着瞬间斩杀敌人的气势,马匹全力催动,摆出一往无前的架势,血迹未干的刀锋一指,直奔袁术而来!

“啊呀!”

袁术身娇肉贵,虽然跟随在皇甫嵩的大部队中间,也算是经历过几次战斗,可是像这样被人当面冲击的情形,却是第一次接触。惊慌失措之下,袁术一时间手脚无措,几乎就想要调转马头,立刻逃跑了

如果,没有紧贴着袁术的那条大汉,及时出击的话。

“休伤吾主!”

伴随着这名虎背熊腰,强壮如牛的猛将一声暴喝,一骑快马飞驰而出。正想一举击杀袁术,建立自己在天平军中功业的韩当,突然之间,就不由得放慢了马速。

因为,在韩当的感觉中,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只恐怖巨大的怪兽,正在砥砺它的爪牙,想要将他撕成碎片!

韩当的恐惧,却是袁术的欣喜。由于恼怒于刚才差点儿出丑的原因,袁术对韩当,是必欲杀之而后快。见身边的头号猛将暴起出手,袁术不由自主的大声呐喊:

“纪公台!杀了他!”

第7节本初满城招【上】

“纪公台!杀了他!”

当然,在现在这个时候,袁术说的这句话好像是句废话。

“公台”是那位猛将的字。此人的姓名,叫做纪灵。在后世,他也是颇有些名气的三国人物之一呢。

纪灵的年纪在三十岁左右,任何人只要看上他一眼,就可以判断出,他是一个极为强悍武者。不说别的,只看纪灵手上的那柄奇门兵器,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件奇门兵器,柄长四尺,刃长三尺,两面开锋,在刀锋的最前端,却又向左右开出了两个刀刃。韩当认不出这件兵器的名字,可是张狂一眼看到了这东西,一个口顺的名字就脱口而出:

“三尖两刃刀!?”

认出这件兵器,张狂也就等于认出了这个敌人。袁术手下第一战将,即使在巅峰期的关羽手中,也曾经支撑过二、三十回合的强力猛将——纪灵!

当然,以张狂记忆中的历史,并不清楚这件兵器其实出自于《三国演义》的编造。让我们再次原谅这位,将《三国演义》当做真实历史的穿越者!

那么,作为历史上孙坚麾下先锋大将的韩当,对上曾经的南方霸主袁术手下的头号大将纪灵,将会是谁胜谁负呢?

在极为短暂的时刻当中,韩当曾经被纪灵的气势所震慑。但在此之后,韩当迅速的回过神来。面对着迎头扑来的凶兽纪灵,韩当将马头一带,就想要避过这个硬骨头。

毕竟,韩当的目标,不是纪灵,而是纪灵的主子,“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嫡子——袁术、袁公路!

只是,韩当若想前进,纪灵此人就是避不开的。

马头一转,纪灵随之又拦在了韩当的前方。

这一刻,双方的距离,不到五步。

纪灵出手了。

三尖两刃刀的长度,超过了韩当的大刀。在使用这件重量达到五十余斤的沉重兵器时,纪灵并没有去发挥这件兵器可以施展出的种种技巧。

他只是平平的一刀横切过来,不带任何花哨。

但是,在看似简单的一刀之中,却蕴藏着至少十种以上的后续变化。正是因为前面的出招留了三分力道,纪灵才能够在这一刀的背后,施展出足以克敌制胜的变招来。

就算纪灵不变招,这样一刀下去,也足以切掉对手战马的头颅。为了施展出这看似简单的一招,纪灵在过去的十年之内,每天都要将这一招练习三遍以上。

光从这一招之中,就可以窥见,纪灵的武技,其实已经达到了化繁为简、大巧似拙的境界了。如果他的战炁修为能够再进一步,便是一位新的“万人敌”!

那么,韩当又当如何化解呢?

韩当果断出刀。

不是一刀,而是连斩五刀。

这五刀,有的力道轻,有的力道重。有的横斩,有的斜切。有的击中刀刃,有的击中刀面。这样一系列的巧妙敲打之下,纪灵的这一刀,终于砍不下去,主动变招。

纪灵手腕一抖。

这一抖,三尖两刃刀突然弹起来,一侧的刀尖变了方向,向着韩当的脸上刮去。饶是韩当手中刀,挥动的足够快,依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三尖刀的刀锋,掠过脸庞时的锋锐。

这一次交手,却是纪灵占了上风!

“义公快退!”

张狂的声音,从后方传过来。

在一时的冲动之后,张狂突然想到了两个问题:

——能不能杀了袁术?

——能不能杀的了袁术?

要知道,袁术作为在东汉末年的风云变幻中,深刻参与时局演化中的重要一员,若是死在茬平这样的小地方,会不会对未来的大汉朝廷局势变化,产生某种影响?

比如说,汉灵帝死去,何进被宦官杀死,导致董卓掌握朝廷大权,这一系列的事情,是否还能如期的发生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狂老早之前,就曾经想到过。根据他在前生网上所看到过的一些资料,当然知道所谓的“蝴蝶效应”会带来什么结果。万一袁术被干掉了,那以后的历史还会不会如同张狂记忆中的那样推演呢?

或者说,历史就是历史,根本无法更改?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张狂心里的那点儿野望,终究必然落得一场空。而对他来说最好的一条路,也就是乘早躲进哪个山沟沟里,老老实实的做一个缩头乌龟,来保全自己的性命罢了。可是如此狼狈的结局,绝不是张狂愿意接受的。

不过,想到归想到。张狂目前连他到底是穿越到《三国演义》中,还是真实的三国历史中,都弄不清楚。对于这种局势的推演,就更加无从着手了。既然资料不足,张狂姑且认为他所处的时空并没有将未来限死。这样的话,他如今的这一番拼搏,才会是有意义的。

而且,作为“四世三公”袁氏的嫡子,袁术的身边,必然是高手如云。光是张狂刚才得以辨认出来的那个纪灵,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凭借直觉,张狂知道,韩当未必是纪灵的对手。

所以,张狂对于向袁术发起攻击这件事情,有了些许后悔之意。可千万不要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眼见袁术被几名神情镇定的侍从高手,牢牢的护卫在身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