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木匠皇帝(池塘)-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给皇上做侍读,或者是给太子做侍读,那都是打破脑袋的事情。除了宫内的太监,侍读就算是皇上身边最亲近的人了。

对于的这个孙子孙承宗自然是无比喜爱,虽然他是自己二儿子孙珍的儿子,不过从小聪明过人。行为做事也非常的稳妥,非常有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能够进宫陪天启皇帝读书,自然是非常不错的事情。

不过经历了刚刚的事情,孙承宗心里顿时多了个心眼,历史上被重用的人不少,被杀的也不少。功高震主不光是说说而已,看来自己以后一定要注意一些,一旦被天启皇帝猜疑会非常的麻烦。

“陛下,臣的孙子顽劣,如果冲撞了陛下,臣万死难辞啊!”如果什么好事都被孙家占了,恐怕到时候就会盛极而衰。天启皇帝对自己可谓信任有加,不过自己可一定要把握好做臣子的本分。

淡然的笑了笑,天启皇帝语气轻缓的说道:“朕很喜诸葛武侯,世人或许都喜欢他的才能,不过朕却喜欢他的为臣之道,能够恪守臣子的本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先生是朕的老师,也是先皇的老师,深的先皇器重。虽没有得先皇临终托孤,可是朕却一直把先生当成诸葛武侯。朕不是扶不起的刘阿斗,先生不必担心什么!”

看着天启皇帝真挚的表情,孙承宗缓步的走了出来,撩起衣服跪倒在地,恭敬的说道:“皇上,臣虽然不敢自比诸葛武侯,可是这为臣的本分却还是明白的。司马懿当年未必有篡位之心,可是他的后人却依旧篡位登上了皇位。臣深恐臣之后人做出大逆不道之事,请皇上不要对臣之后人特加提拔!”

戚金这个时候完全呆住了,他没想到孙承宗和天启皇帝完全不遵守官场的规矩。这样深刻的话题一般都是点到即止,怎么可以这样说呢?他有些不明白孙承宗和天启皇帝的关系了,这两位似乎也太奇怪了些吧?

戚金不明白,可是孙承宗在这样却是别人深意的,这种事情最忌讳的就是藏着掖着。天启皇帝的性格他多少知道一点,自己这样说只能让天启皇帝更加信任自己。

“先生,朕刚刚说了,朕不是刘阿斗,自然也不是曹魏的皇帝。曹魏篡汉而得地位,司马氏篡曹也就无话可说。我大明朝和曹魏可不一样,太祖高皇帝北逐蒙元,建立了大明朝。先生尽可放手施为,如果孙家有什么做了什么不妥的事情,朕不会手软。该查办查办,该治罪治罪,只是希望那个那个时候先生不要怪朕。”看着孙承宗,天启皇帝笑着说道。自己要收戚金的心,孙承宗的心也一定要安抚,一定要把他的顾虑打消掉。

对着天启皇帝磕了一个头,孙承宗恭敬的磕了一个头,沉声说道:“臣谢主隆恩!”

天启皇帝笑着看着孙承宗,语气轻松的说道:“爱卿起来吧!”天启皇帝可不认为孙承宗有造反的机会,明朝掌握皇权的人多了,当年的严嵩,儿皇帝刘瑾,还有九千岁魏忠贤。哪一个不是权倾朝野,可是谁敢造反了?因为大明朝还有一群人,只要有他们在,谁也别想着造反。

那群人就是与国同戚的世袭勋贵,这群人平日里走马斗狗,捞钱捞的那叫一个快。用文官的话这些人就是国之蛀虫,可是真到了有事情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肯定是这些人。他们原意为皇上去死,为大明朝去死,那些口中煌煌言的文人却不行。

“好了,事情就这样定下了吧!节后让孙之沆进宫来吧!辽东那边朕就托付给先生了。先生不必有疑虑,大可放手施为,万事有朕。朕以后会派一队锦衣卫护卫先生,有什么事情先生也可让他们去做!”天启皇帝笑着看着孙承宗,与其淡然的说道。

只是听到天启皇帝的话,孙承宗和戚金都愣住了,脸上全都是吃惊的表情。

第三百一十二章望江诗会

……

在大明朝没有哪个大臣不知道锦衣卫,没有人不知道锦衣卫是作什么的。虽然锦衣卫为皇上做了很多见不得人事情,可是没有人会忽略锦衣卫表面上的作用。

锦衣卫的前身是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太祖皇帝朱元璋裁撤了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建立了锦衣卫。在这个过程中,赋予了锦衣卫更多更大的权力,可是原本的权力却并没有收回。锦衣卫依旧掌管着皇帝仪仗和侍卫,所有人都知道锦衣卫是天子亲军。

不要说在朝的文臣武将就算是各地的藩王世子,哪怕是身为太子的国之储君,也没有能够让锦衣卫护卫的资格。现在天启皇帝居然要掉一队锦衣卫护卫孙承宗,可以说是超等的恩宠了。

孙承宗和戚金都是明白人,自然不会认为天启皇帝是为了监视孙承宗。锦衣卫和东厂的密探无处不在,想要监视孙承宗自然不会用这样的办法。

在看到天启皇帝认真的样子,孙承宗连忙跪倒在地,恭敬的说道:“陛下,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臣身为外臣,怎么敢劳动锦衣卫?”

对于天启皇帝的这个说法,孙承宗从心里觉得挺不错的,能够有一队锦衣卫在身边,做什么事情都方便很多啊!虽然自己是蓟辽总督、内阁首辅大学士还是天启皇帝的老师,无论走到哪里都没人敢违背自己的意思。不过有了天子亲军在身边毕竟不一样,天启皇帝说的可不是护卫自己,而是让他们在自己这里听用。这两句话可是天差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承宗有了直接指挥锦衣卫的资格。

虽然心里觉得不错,可是孙承宗却不敢答应,这可不是小事情。如果真的是是这样,自己就真的算得上权倾朝野了!

“先生不要担心,这可不是把锦衣卫交给你,只是一个百户的人而已。他们一来是护卫先生,二来是有什么事情也可也帮衬先生。先生饱读诗书,可听过杯酒释兵权的事情?”天启皇帝笑着将孙承宗搀扶了起来,语气轻缓的说道。

“回陛下,这个臣自然是知道的!”对着天启皇帝一躬身,孙承宗恭敬的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朕对先生绝对的信任,如果有一天朕怀疑先生了,也一定会对先生言明。先生到时候可愿交出兵权?交出职位?”一边说着,天启皇帝目光直直的看着孙承宗。

一边的戚金一直是心惊肉跳的听着两个人的谈话,他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对于这样的约定他其实很是不以为然,如果孙承宗要造反,那个时候恐怕也不会交出兵权。天启皇帝怀疑孙承宗,恐怕也不会直接问他,肯定是先抓起来在说。

不过孙承宗却异常严肃的看着天启皇帝,目光炯炯的看着天启皇帝,语气决然的说道:“臣读圣贤书,三纲五常乃是人伦大道,臣自然会遵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有一那一天,陛下让臣去死,臣也无话可说。”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认真的说道:“有了先生这番话,朕朕心甚慰。以后先生可放手施为,朕不会有丝毫的怀疑,哪怕朝堂之上也重伤之言,朕也不会信以为真。”

天启皇帝的话给了孙承宗无比的信心,心中的那一丝担心自然是一扫而空。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语气凝重的说道:“皇上,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笑着看着孙承宗,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在天启皇帝的心里并未担心什么,也没有不信任孙承宗,这样的作为不过是为了安抚孙承宗的心而已。毕竟辽东的事情还要他操持,除了孙承宗天启皇帝想不到第二个人。

这样一个一心为国的人,一个带着一家四十多口战死的臣子,天启皇帝能够给予绝对的信任。大明朝上上下下,天启皇帝能相信的人并不多,可是孙承宗绝对排在第一位。

在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天启皇帝缓步的走回了桌子上,对着两个人笑着说道:“本来是想请你们吃饭的,结果还没吃就已经凉了。”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笑着说道:“端下去,让御膳房热一热!不要重新做,听明白了吗?”

“皇上勤俭节约,乃是如天之仁,臣明白!”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王承恩恭敬的说道。

等到饭菜热完了,君臣三人才算开始吃饭。天启皇帝对戚家军非常的感兴趣,询问了不少关于戚家军和戚继光的事情。

戚金自然是有问必答,一边的孙承宗也是说了很多自己治军的心得,一顿饭可谓其乐融融。

走在出宫的道路上,孙承宗看着戚金,笑着说道:“怎么样?以前怀疑老夫的话,现在见到皇上不在怀疑了吧?”

深深的叹了口气,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戚金沉声说道:“郎朗青天,乌云遮不住日,大明朝终于有希望了!”

此时的戚金抑郁之气一扫而空,仿佛卸掉了千斤重担,身上全是轻松。目光再一次变得锐利,全省上下洋溢着高昂的斗志。当年那个跟在戚继光身边的戚金回来了,那个冲锋在前的戚金回来了。

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天启皇帝沉声说道:“王承恩,你知道朕在看什么吗?”

“回皇上,陛下在看孙大人和戚将军!”微微一愣之后,王承恩开口说道。

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缓缓的转身向里面走去,一边笑着说道:“朕看的是大明朝的希望!”

天启元年,八月十四,宜婚丧嫁娶,忌动土搬家。

看着忙里忙外的孙承宗,天启皇帝淡然的笑了笑,想了想沉声说道:“宫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吗?一定不能让太后之后,不然会很麻烦的。”

“回皇上,和上次一样,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一边的王承恩为天启皇帝带上帽子,一边笑着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那就好!今天是望江楼诗会的日子,一定要好好玩一天!看看那些才子,说不定会认识两个有意思的人呢!”

天启皇帝自从来到这里之后,整天呆在皇宫里,虽然出去过几次,也没有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这次望江楼的诗会,天启皇帝自然是不会错过。上一次认识了文震孟和倪元璐,天启皇帝心里就是十分的欢喜,这次不知道还能认识什么样的人呢!

“原来是这样啊!原来皇兄是偷偷出去玩,本公主怎么能够允许皇兄这样不守规矩。我现在就要去告诉母后,让母后好好的说说皇兄!”就在天启皇帝兴奋无比的时候,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大殿里响了起来。

在这里没有别人,只有天启皇帝和王承恩,在外面站岗的是陈林。谁也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在这里,不过听到这个声音,天启皇帝就知道事情恐怕要遭。

话语过后,一个人笑嘻嘻的走了过来,正是大明朝的长公主,天启皇帝最宠爱的妹妹朱婉君。

看到朱婉君,天启皇帝顿时苦笑着摇了摇头,语气轻缓的说道:“朕听说皇妹喜欢稀奇的东西,朕这里有一件稀世珍宝,不知道皇妹想不想要?”

“你是说你藏在乾清宫暗格里面那个?我早就看过了,根本就不是我喜欢的东西。”笑着看着天启皇帝,朱婉君的表情充满了揶揄,显然是准备狠狠的敲天启皇帝一笔。

瞪着眼睛看着朱婉君,天启皇帝恶狠狠的说道:“朕把最喜欢的那把唐刀送给你!”

在将自己的宝剑送人之前,天启皇帝找了很多铁匠师傅,根据自己的喜好打了几把唐刀。其中一把非常短小的白色唐刀,是女子款式的。朱婉君见到一次之后就像天启皇帝讨要,可是天启皇帝没舍得,现在只要拿来堵住她的嘴。

从背后拿出一把短刀,在手里不住的晃了晃,朱婉君笑着说道:“皇兄说的是这个?我早就让母后给我了!”

无力的怕了拍额头,天启皇帝看着朱婉君,颓然的说道:“说吧!你究竟想怎么样?”

笑嘻嘻的看着天启皇帝,朱婉君讨好的说道:“皇兄不用这样,其实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皇兄带着我去就可以了!”

看着朱婉君贼嘻嘻的样子,天启皇帝一副朕早就已经想到的样子,笑着说道:“这个一定不行,你就别想了!”

对着天启皇帝做了一个鬼脸,朱婉君恶狠狠的说道:“好,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我现在就去告诉母后,然后去告诉皇后嫂嫂,不带我去,皇兄自己也别想去!”

虽然朱婉君嘴上这么说,可是身子却没有动,显然是吃准了天启皇帝会带着她。

咬牙切齿的看着朱婉君,天启皇帝回头问王承恩道:“能不能给她画个男装,让人认不出来?”

“不用他画,我自己就可以,你们在这里等着!不许跑,不然我就一定告诉母后,皇兄以后就不用想出去了!”威胁完了皇帝之后,朱婉君双手把裙子一提,快步的向外面跑了出去。

第三百一十三章桃花运

……

一个人伸手拿走了一根糖葫芦然后转身就跑,显然是对小贩的挑衅。不过还没等他反映过来,那个人又跑了回来,再一次拿了几个糖葫芦转身就想离开。

可是还没等他说什么,他伸出去拉人的手就被紧紧的握住了,顿时就是一阵锥心的疼痛。小贩顿时一声惨叫,手也伸得直直的,没来的及看那人的样子,小贩的手上就多了一块银子。

等到手被松开,小贩才抬起头向那个人看去,原本脸上愤懑的表情顿时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满是恐惧。

十几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在自己的周围,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把刀,全都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在圈子中还有几个人,一个是年轻的公子,看打扮就知道是有钱有势人家的公子。

在年轻公子身边是两个人随从,一个年纪大的,一个年纪小的。不过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个手里拿着糖葫芦的小公子,年纪不是很大,看样子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不过长的却像一个瓷娃娃,很是可爱,此时脸上全是吃东西留下的痕迹,像个小花猫。

苦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颇为无奈地看着朱婉君,对一边的王承恩说道:“小公子今天就交给你了,你一定给我照顾好,不然本公子唯你是问!”

“是,公子放心,老奴一定照顾好小公子!”王承恩对着天启皇帝一躬身,颇为认真的说道。

见天启皇帝对着自己点头,王承恩立马在怀里掏出一个手绢,向着朱婉君跑了过去,一边跑还一边喊道:“小公子,小公子,等一等老奴!”

一边的百姓全都瞠目结舌的看着一行人,整个北京城六品七品多如狗,三品四品满街走。在京城这个地面上,没有几个人能有这个排场,一看就是世袭勋贵的子弟。说不定是未来的国公,也没准是哪位王爷的世子呢!一般的大臣子弟,出门带几个随从已经是极限了,这位带的这些人明显不是随从。

等到王承恩将朱婉君带过来,天启皇帝把脸一沉,颇为严肃的呵斥道:“你要是在这个样,我们现在就回家,我情愿去找娘亲!”

轻轻的拉着天启皇帝的胳膊,轻轻的摇晃着,朱婉君祈求着说道:“好了,我听话还不行吗?我们快走吧!”

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走吧!”

一行人没有停留,直接奔着望江楼就走了过去!路上天启皇帝就和朱婉君说了望江楼的规矩。天启皇帝带着王承恩,朱婉君带着陈林,这也是天启皇帝刚刚想的,有陈林在身边自己也能放心一些。

“公子,您还是带着陈四进去吧!老奴在外面等着,陈四虽然不会伺候人,可是他跟在公子身边比老奴有用。”朱婉君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不过一边的王承恩却已经开口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觉得王承恩说的也有道理,这个陈四乃是锦衣卫里面的高手。自己将他带在身边也好,一旦有什么万一,也会方便很多啊!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对王承恩说道:“不错,不枉本公子这么信任你。”又将目光转向了一边的朱婉君,语气玩味的说道:“那里可是要对对联的,如果到时候你进不去,可就怪不得我了。”

把嘴一瞥,朱婉君看着天启皇帝,语气傲然的说道:“本公子可是一代才子,区区对对联怎么可能难的倒我?”

一边和朱婉君斗嘴,一边赶路,没有多长时间几个人就来到了望江楼的门口。

看着四层的望江楼,朱婉君再一次撇撇嘴,不屑的说道:“你这么想来,还你为是什么好地方,原来就是这里啊!不过是个四层楼,比家里的差远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依我看啊!我们还不如去逛一逛,哪里好玩去哪里走走!”

对于一个从没有出过皇宫的公主来讲,外面的一切都乃是新鲜的,想到要呆在这座楼里,顿时觉得百般厌恶。

轻轻的皱着眉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我们可是说好的,出来你都听我的,不然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对着天启皇帝做了一个鬼脸,朱婉君低着头说道:“好了,知道了!真是。”

天启皇帝带着护卫头领沉陈四,朱婉君带着陈林,几个人向着望江楼里面就走了进去。

没有丝毫的悬念,交了十两银子之后,天启皇帝顺利过关。朱婉君那边钱自然不是问题,对对联自然也不成问题。宫里面有着专门的教习交朱婉君读书,虽然他颇为好动,可是每次上课太后都陪着。这就让朱婉君必须要学,还真的学到一点东西。

几个人刚走进去,天启皇帝就看到了自己的熟人文震孟和倪元璐,两个人正坐在上次三个人一起吃饭的地方。相对于前几天三人见面的时候,这里的人似乎有些多,不过倒是没有站着的人。

天启皇帝也没理会朱婉君的态度,拉住他便走向了那一桌,来到两个人的面前,天启皇帝一抱拳,沉声说道:“两位好!白玉来晚了,两位不要见怪!”

“白贤弟,这话说的就见外了,我们也是刚来!”两个人全都站了起来,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文震孟笑着说道。

把朱婉君拉出来,天启皇帝笑着说道:“两位,这是舍弟白卿,年纪还小。听说我要到这里来,非要跟着来见见世面,希望两位多多照顾!”

“舍弟和白兄都是一表人才,能够结交几位这样的年轻俊彦,小弟可这是三生有幸。”倪元璐对着三个人一抱拳,笑着说道。

一伸手,文震孟笑着说道:“两位请坐!”

四个人做好之后,天启皇帝笑着问道:“两位,这里不是举办诗会吗?怎么就这几个人?”

“白贤弟有所不知,这诗会还没有开始呢!而且诗会也不会在这举行,而是在四楼。”倪元璐看着天启皇帝,淡然的笑了笑。’

“那我们还还在等什么?上楼啊!”天启皇帝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两个人,笑着说道。

看到天启皇帝的样子,两个人相视一笑,文震孟沉声说道:“这望江楼的四层也不是容易上去的,每一层都有人考官,如果考不过那就上不去了!”

“还有这样的事情,两位仔细说说!”天启皇帝微微一愣,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笑着看着两个人,天启皇帝语气轻快的说道。

“那天我们已经说过了,这望江楼里有不少姑娘,从第二层开始考官便是她们了。总共八个窗口,你可以到一个窗口去,报名费依旧是十两银子。在考核的过程中,如果你觉得那个女子可以的话,便可以约她出来陪着你,当然人家愿不愿意是另一回事!”对着天启皇帝一笑,文震孟玩味说道。

天启皇帝告诫自己,一定要重用想到这个办法的人,真是个人才。八个窗口不限定次数,那些一心想进去的,那还不用银子一砸到底啊!这个真是个人才,等到回去一定要好好问问王承恩。

一边的朱婉君没觉得有什么意思,不时打量着大厅里的摆设,很多都是她不稀罕东西。生长在皇宫里面,朱婉君对很多东西都知道。

“两位,这次望江楼的花费全都算到小弟头上,小弟我做东,我们上楼吧!”天启皇帝笑着看着两个人,沉声说道。

两个人对着天启皇帝一拱手,显然这个情分是记下了。

一行人也没有犹豫,几个人抬腿就像二楼走了上去,看到转角处的八个窗口,天启皇帝淡然一笑。脸上的表情虽然淡然,可是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前世虽然读过书,可是这辈子却读的很少,大部分还是这段时间刚学的。

来到一个窗口的前面,天启皇帝往里面一看,果真有一个女人站在里面。女人脸上带着蒙面巾,只有眼睛露在外面。天启皇帝看着女人的时候,女人也在上下打量着他。

“公子有礼,这一层考核的还是对联!”对着天启皇帝轻轻的扶了扶,女人声音轻柔的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轻声说道:“出题吧!”对于女天启皇帝自然是没什么兴趣,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而是直接正题。

女人似乎也没看上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公子请听题!这上联是: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听到女子的上联,天启皇帝就是一愣,就算这是二楼也不用弄的这么难吧!不由看向了女子,见她神色没有变化,天启皇帝才缓缓的说道:“姑娘听好了,在下的下联是:“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後始逢春。”

“好,真是好联!白贤弟果然深藏不露!”文震孟听到天启皇帝的对联,顿时大声的叫起好来,一边还对天启皇帝使眼色。

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文震孟,这是怎么了?好在自己以前背过,不然这个真的答不上来。

第三百一十四章古人谈恋爱

……

这一层的考题显然没能拦住几个人,一行人很快便再一次聚集到了一起,来到了楼梯口。

“我们上去吧!二楼才是望江楼的开始!”对着天启皇帝笑了笑,倪元璐沉声说道。

几个人客气了一番便缓步的向上走去,没有几级台阶便来到了万江楼的二楼。刚一踏上二楼,几个人便发觉了很大的不同,这里和一楼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楼梯口对面就是窗户,此时所有的窗户都开着,外面就是宽阔河流。站在窗口就能看到河水缓缓地流过,还能看到河面上的小舟。大厅里摆放着几张桌子,全都是上好的黄花梨木,一边的香炉里点着上好的檀香。

在大厅的两侧有几个挂着竹帘子的屋子,显然那里就是雅间了,无论是摆放着的物品或者是墙上挂着的字画,全都是价值不菲。不过却让人不觉的庸俗,反而显得清幽高雅。

靠着窗子一侧的有一个大的台子,前面挂着竹帘子,透过帘子能够隐隐约约看到里面有一个女子。此时女子正在不断的拨弄着琴弦,琴声萦绕在整个楼层里。余音绕梁,显然弹琴的女子琴艺极高。

天启皇帝几个人都没说话,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看着外面的河水,听着动听的琴音,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对于音律,天启皇帝是一点都不懂,也听不出什么东西来。以前的小说主角能听出琴音里面含有什么,然后结交一下弹琴的女人,然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

不过天启皇帝是没这个能力了,只是觉得琴音清脆悦耳,听起来还不错,至于其他的自然是没听出来。看着一边倪元璐摇头晃脑的样子,天启皇帝只能苦笑,不过看到一边的朱婉君,天启皇帝就有些诧异。

自己的这个妹妹天启皇帝还是了解的,平日里飞扬跳脱,可是宫里日常管理的非常严格,也没有什么事情。朱婉君还真的就学了些东西,琴棋书画都会,至于什么水平天启皇帝就不得而知了!

看着朱婉君紧紧的皱着眉头,天启皇帝轻轻的拉了拉她的袖子,压低了声音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看了一眼天启皇帝,朱婉君轻轻的叹了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笼中之鸟,即使住在金色的笼子里,也不过是笼中之鸟。自由有多重要,这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见朱婉君有些消沉,天启皇帝内心仿佛被什么触动了一下,一个十二岁的姑娘每天呆在皇宫里,她不就像一个住在金色笼子里的金丝雀吗?

虽然两个人压低了声音,可是一边的倪元璐两个人还是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倪元璐和文震孟全都诧异的看着朱婉君,他们都没想到天启皇帝的这个弟弟居然有这样的见识,对于音律可是非常的了解。

琴音渐渐的落了下去,弹琴的女子抱着秦缓缓地站了起来,转身就想要退回去!

“姑娘且慢,在下有话要说!”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起来,对着里面一抱拳,声音客气的说道。

女子听到那人说话,微微一愣之后便缓缓的开口道:“这位公子,今天是小女子第一次出来弹琴,不知道先生叫住小女子有何吩咐?”

只见那人对着女子一抱拳,神色颇为认真的说道:“在下王鸣玉,听姑娘琴音几多孤独悲苦,在下愿意听姑娘心音!”

女子身子微微一颤,似乎在思索,半晌才轻声的说道:“小女子出身微寒,不敢有过多要求,每餐但求一粥足以。小女子问先生两个问题,如果先生答得上,那小女子便将心声讲给先生听。”

两个人在对话,大厅里没有人说话,全都静静的听着。在望江楼这样的事情并不出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王鸣玉对着女子一抱拳,笑着说道:“姑娘尽管说,小生有问必答!”

“小女子斗胆请问先生,家中可有贤妻?”女子语气很轻缓,不过说出的话却让大厅里的人全都愣住了。

坐在大厅里的人,大部分都是有举人功名在身的,虽然没有考中进士,可是都是有功名的人。他们这次进京都是为了参加明年三月的会试,希望能够考中进士,为自己一生打下基础。

不过这里并没有这次的举人,乡试是每三年一次,是每年的八月举行,只有在乡试中拿到举人的功名才能到京城参加会试。不过很少有人能偶够先中举人然后直接中进士,大部分都要考很多次。

文震孟已经考了九次了,花费了二十七年都没考中,今年是第十次了,考进士的难度可想而知。

现在大明朝的内阁首辅大学士,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大明官场无人不知的人物。当年在考进士的时候也是费尽了心里,孙承宗三十二岁中举人,四十二岁才中进士。

因为这样的现实,很多人在没有考取功名之前便娶妻了,所以女子才会有这样的一问。很多人在考中进士之后,可谓鱼跃龙门,一朝成名天下知了。大部分都会**子,就算不换也会纳上几房小妾。

望江楼的很多姑娘就去做了小妾,只是不知道这位姑娘为何这样问?

那人看着女子,笑着说道:“小生今年二十有六,家中一妻一妾!”

女子轻声的笑了笑,语气平淡的说道:“公子坐享齐人之福,小女子在这里恭喜公子。小女子虽然出身微寒,可是并不愿与人做妾。小女子想找一良人,可以家贫,可以身无功名,不过小女子希望他一生只娶小女子一人!”

大厅里的人顿时目瞪口呆,这样论调可以用离经叛道来形容了,不少人全都不屑的撇了撇嘴。

“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是什么人?真是风尘女子,口出狂言,没有一丝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