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木匠皇帝(池塘)-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猛地打了一个冷颤,党寒恭敬的说道:“回大人,卑职明白了!”

满意的点了点头,骆思恭笑着说道:“不错,不枉我看重你一场!说说吧!”

“如果只有锦衣卫没有东厂,那锦衣卫就没有了牵制,权力太大了。如果皇上被蒙蔽,恐怕锦衣卫就没人能限制的了了。所以成祖皇帝建立东厂,用皇上身边最亲近的太监来统御东厂。如果太监们蒙蔽圣聪,皇上一道圣谕就能将其杖毙,成祖皇帝认为太监为祸远远小于锦衣卫。”党寒声音有些颤抖,不过还是将自己想到的说了出来。

淡然的笑了笑,骆思恭沉声说道:“也对也不对,成祖皇帝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却并不是全部的原因。设立了锦衣卫和东厂,皇上就有两方面的力量可以倚重。东厂不行还有锦衣卫,锦衣卫不行还有东厂,这也是东厂和锦衣卫为什么从诞生起就一直再争斗的原因。争得是什么?不过是皇上看重谁而已!”

似乎明白了骆思恭的意思,又似乎没有听懂,党寒有些迟疑的看着骆思恭。

轻轻的挥了挥手,骆思恭沉声说道:“这些就不和你说了,直接说吧!锦衣卫和东厂做错事了不要紧,哪怕是杀错人了,哪怕是滥杀无辜都不要紧。皇上的东厂,皇上的锦衣卫,只要是为皇上做事,怎么做都不过分。这就是锦衣卫和通常特殊的地方,还有一条你要记住,皇上要用的是锦衣卫,是东厂,不是我骆思恭,也不是魏朝。我们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能欺瞒皇上。文官可以,我们不可以。这次的事情如实奏上去,就算到时候抓不到皇太极,皇上也不过办我们个办事不力的罪名。最严重不过是罢官而已,回家养老也不是什么坏事。可是真的想你说的那么做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想要搬倒我和魏朝往上爬的人大有人在。”轻轻的一甩袖子,骆思恭大步的向外面走了出去。

议事厅里,骆思恭坐在椅子上,品着茶,一句话也不说。他的下首坐着的是东厂的掌刑千户刘风化,他也是面陈似水,一句话也不说。

时间不长,党寒从外面缓步的走了进来,脸上挂着笑容,轻轻的晃动着折扇,看不出丝毫的异常。

满意的点了点头,骆思恭示意党寒不用施礼,笑着说道:“既然来了,那就坐下吧!”等到党寒坐下之后,骆思恭神色便严肃了下来,沉声说道:“党千户,你把事情和刘千户说一下吧!”

“是,大人!”对着骆思恭施了一礼,党寒又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刘风化,沉声说道:“锦衣卫密报,皇太极三人的确是在张家口,我们下一步就应该想着怎么抓到他了。”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刘风化轻轻的抿了一口茶,也没有说话。

党寒看了一眼刘风化,又把目光看向了骆思恭,之后又把目光转会了刘风化的脸上。

淡然的笑了笑,刘风化语气淡然的说道:“这次的事情不光牵扯到锦衣卫,也牵扯到我们东厂。卑职虽然在锦衣卫干过,可是魏公公信任卑职,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情魏公公都交托给卑职去办!所以骆大人,卑职虽然敬佩你的为人,不过有些事情还希望大人能够带上卑职,毕竟卑职也是代表魏公公来的。”

微微一愣,党寒根本就没有听明白刘风化什么意思,便将目光看向了骆思恭。

轻轻的放下手里的茶杯,骆思恭淡然的说道:“无论你们东厂还是我们锦衣卫,我们都是替皇上当差,我也没想瞒着你。不要说是你,就是你们魏公公也不值得我瞒着,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冷冷的看了一眼刘风化,骆思恭语气冰冷的说道:“魏公公派你来不是置气的,是因为你曾经是我的下属,所以然你来听用。如果你真的得力,那我就不会亲自来了!调去了东厂也不长进,真是丢我们锦衣卫的人。”

“卑职也没别人意思,事情的轻重缓急卑职自然是明白,不过如果再有抓人审问的事情,希望大人能够通告卑职一声。如果两下撞了车,那就不好了!”刘风化对着骆思恭笑了笑,语气轻缓的说道。

一边的党寒却愣住了,现在他明白了骆思恭对他说的那些话了。

“好了,既然这样,刘千户,把你的看法说说吧!”看着刘风化,骆思恭淡然的说道。

“大人,确定了三个人就在张家口,事情就好办多了。想要抓到三个人,事情还要落在那些商人的头上。”刘风化的脸色丝毫不变,轻缓的说道。

第三百零九章戚金的眼泪

……

天启元年,八月十四,宜婚丧嫁娶,忌动土搬家。

轻轻的将手里的奏折放下,天启皇帝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随意的问道:“朕的内库还有多少银子?”

“回陛下,内库中能够动用的现银还有一千四百四十三万七千二百两。”微微一愣之后,王承恩报出了一个比较的准确的数字。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随意的问道:“每年年底清算花费的大概是在什么时候?”

“回皇上,这个要等到腊月,内阁会汇总六部的花费,君前奏对,将每笔花费都说清楚。”王承恩一躬身,对着天启皇帝说道。

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笑着说道:“不错,很得力!朕没看错人。龙昌商号那边最近怎么样了?京城里的局势还算稳定?并没有受到什么掣肘吧?”

“开始的时候是有人找麻烦,不过都过去了,臣已经派人去处理好了。”王承恩将茶碗端起来递给天启皇帝,一边的笑着说道。

接过王承恩端过来的茶碗,天启皇帝轻轻的喝了一口,沉声问道:“说说吧!挑重要的说说,朕听听。”

“是,陛下!前几天有人去找麻烦,一个五城兵马司的人去找麻烦。用走私的名义查抄了龙昌商号的一个仓库,把人也抓了。”王城自然不会隐瞒什么,把事情当成笑话讲给天启皇帝听。

天启皇帝顿时把眉头皱了起来,看了一眼王承恩,有些迟疑的问道:“是英国公张维迎吗?”

“回陛下,不是的。这个人是被江南的几个大丝绸商人收买的,想来也是想试试龙昌商号的深浅吧!”扶着天启皇帝站起来,王承恩笑着说道。

缓步的走下台阶,天启皇帝玩味的看了一眼王承恩,笑着问道:“你是怎么做的?”

“回陛下,宫里并没有出面,出面的是顺天府和锦衣卫。锦衣卫以贪赃枉法抓了五城兵马司的那个人,现在还在诏狱里。顺天府则是查抄了那些商人的几处买卖,不过是警告一下,并没有深究。”王承恩躬着身子,缓缓的说道。

“这样就好,京城里的王公贵族怎么样?有没有出面干预或者入股的?”轻轻的擦了擦手,将手巾交给一边的宫女,天启皇帝随意的问道。

略微迟疑了一下,王承恩沉声说道:“陛下,还没有人出面,有几家倒是找了上来,不过大都是合作的事情,臣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缓步的走出大殿,天启皇帝缓缓的抬起胳膊,轻轻的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说吧!在朕这里不用隐瞒什么!”

“是,皇上!臣觉得应该为龙昌商号找个东家。方家虽然是名面上的东家,可是说出去没有人会相信。需要有一个身份足够尊贵的人,让他做龙昌商号的东家。一来不会有人怀疑到宫里来,二来能够让其他人放心。”王承恩低着头,语气恭顺的说道。

有些诧异的看着王承恩,天启皇帝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份心思,当真是不容易,是个好主意。”轻轻的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天启皇帝淡然的问道:“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回陛下,这个东家还不能是一个人,最好是几家联合起来,一来显得声势浩大,不容易被人怀疑。二来能够让人放心,想进来的人也好找关系走门路。”王承恩没有正面回答天启皇帝的问题,而是说了一段似是而非的话,显然人的名字不会由他的嘴里说出来。

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语气颇为自嘲的说道:“那些人都是大家大业,龙昌商号这点家当未必在他们眼里,现在是不会有人找上来的。不过你的说法也没错,这件事情让朕在想想吧!”

“是,皇上!臣不过是烛火之光,岂敢与皓月争辉!”王承恩献媚的笑了笑,对着天启皇帝恭维道。

笑着摇了摇手,天启皇帝脸色忽然严肃了下来,沉声问道:“孙先生他们已经到了吗?”

“回陛下,军卒都驻扎在营外,孙大人几个人也该到了!”王承恩也明白天启皇帝对孙承宗的信重,根本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比的。

天启皇帝还要说什么时候,外面已经跑进来了一个人,是一个小太监。来到天启皇帝跟前连忙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陛下,孙大人已经到了共门外,正在外面求见呢!”这个人正是陈洪的干儿子陈林。

看了一眼身后的王承恩,天启皇帝声音有些激动的说道:“你去吧!把人请进来!”

“是,陛下!”说完王承恩便快步的向外走了出去,走过陈林身边的时候,王承恩深深的看了一眼陈林。

时间不长,在王承恩的指引下,两个人缓步的走了进来。其中一个是一个文官,身上穿着蟒袍,腰系玉带。虽然年纪看起来不小了,可是走起路来依旧虎虎生风,精神非常的好。在老者的身后跟着一个中年人,一身戎装,身后披着血红色的披风,走起路来异常的威武。

见两个人走了过来,天启皇帝有些激动动的看着两个人,似乎觉察到老者要行礼,天启皇帝连忙上前,一把拖住老者的胳膊,口中轻声说道:“先生免礼!”说完,上下打量着老者。

“先生,您回来了!”颇为动情的看着孙承宗,天启皇帝颇为感动的说道。

“多谢皇上挂怀,臣回来了!”孙承宗退后一步,对着天启皇帝一躬身,恭敬的说道。

没料到天启皇帝再一次向前跨了一步,轻轻的搭住孙承宗的胳膊,语带歉疚的说道:“先生这么大年纪还为国事奔波,实在让朕心疼,先生辛苦了!”

看着自己面前的天启皇帝,听着天启皇帝发自肺腑的话语,孙承宗忽然重重的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大声的说道:“皇上器重,对臣有知遇之恩,臣万死难报。”

将孙承宗搀扶了起来,天启皇帝颇为感慨的说道:“先生是先帝的老师,也是朕的老师,先生功在社稷,朕都记得。”

天启皇帝和孙承宗说了一番话,孙承宗便把身后的戚金让了出来,笑着对天启皇帝说道:“陛下,他便是蓟辽总兵戚金,就是当年戚继光的侄子。十几岁的时候便跟着戚继光戚将军在在军中效力,是不可多得将军。”

慢慢的走上前去,天启皇帝双手搭住戚金,轻轻的将他搀扶了起来,感慨的说道:“今日得见将军,仿佛看到当年征战杀场的戚大帅,朕心甚慰。”

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笑着说道:“让御膳房将午膳送到这里来,让他们用点心,朕要也孙先生还有戚将军一起用膳。你再去酒窖里看看,有什么好酒拿几坛子过来!”

“是,陛下!臣这就去办!”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陈洪一转身离开了。

太监将一个大桌子抬到了屋檐的阴凉下面,天启皇帝坐在上面的桌子上,孙承宗和戚金则是坐是分别坐在左右。

孙承宗对于天启皇帝的作为没有觉得有什么,在他心里天启皇帝就是这样一个君主,对臣子倾心相待。不过一边的戚金就愣住了,他虽然没见过天启皇帝,没见过泰昌皇帝,可是万历皇帝他还是见过的。

将面前的天启皇帝和他的爷爷万历皇帝做一个对比,戚金忽然觉得自己的叔叔生不逢时。如果叔叔能够活到现在,肯定能够一展胸中抱负。

上下打量着戚金,天启皇帝知道这样的人必须要收心,静静的沉思,天启皇帝想着自己应该怎么做。

时间不长酒菜便端了上来,等到酒菜摆好,天启皇帝看着王承恩要倒酒,沉声说道:“把酒壶给朕!”

“皇上!”王承恩迟疑的看着天启皇帝,不过手里的酒壶就是没给天启皇帝。

“怎么?朕的话你也敢不听了?”转过头看着王承恩,天启皇帝语气低沉的说道。

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将酒壶举过头顶,王承恩声音颤抖的说道:“奴婢不敢!皇上息怒!”

没有理会王承恩,天启皇帝拿着酒壶缓缓的走了下来,来到了孙承宗的桌子边。

似乎知道天启皇帝要做什么,孙承宗连忙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这是折煞臣了!”

“先生劳苦功高,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朕甚为怜之。这杯酒朕敬给先生,先生辛苦了!”说着天启皇帝拿起桌上的酒杯,为孙承宗倒了一杯酒,放回了桌子上。

看到天启皇帝朝着自己走了过来,戚金也跪到了地上,以头触地,只不过他没有说话。

拿起酒杯给戚金到了一杯酒,天启皇帝语气轻缓的说道:“这杯酒不是敬给你戚金的,朕也不是给你戚金倒的,虽然你有功劳,可是还不值得朕给你倒酒。不过这酒你要喝了,朝廷对不住你叔叔,对不住你们戚将军手下的兄弟,这杯酒算是赔罪酒。”

天启皇帝话说的很轻,可是跪在地上的戚金却全身颤抖,两行浑浊的泪顺着双眼流了下来。

第三百一十章天启皇帝的希望

……

没有在说什么,天启皇帝拿着酒壶缓步的走回了自己的桌子,一边为自己倒酒,天启皇帝一边沉声说道:“两位爱卿起来吧!都坐下。”

“谢陛下!”两个人恭敬的回答了一声,都做到了椅子上。

端起桌子上的酒杯,天启皇帝语气轻缓的说道:“朕自登基以来,一直在努力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过老天爷似乎在惩罚朕,这一年以来一直是事情不断,朕还是有很多没有做好的地方。”

“陛下,陛下这句话臣不敢认同。皇上弱冠之年登基为帝,励精图治,兢兢业业,足可为帝王之典范!”孙承宗颇为严肃的摇了摇头,语气颇为严肃的说道。

天启皇帝微微一愣,有些无奈的笑了笑,看着孙承宗道 :“先生谬赞了,朕也只是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为大明的江山做些事情。”

“陛下仁慈,乃是万民之福!”孙承宗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一边的戚金坐在椅子上,有些痴愣,一句话也不说。似乎也没有听到天启皇帝二人的对话,显然戚金今天受到的触动非常的大。

将目光转向一边的戚金,天启皇帝笑着说道:“戚将军!”

让人没想到的是戚金也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目光直直的看着前方。

快步的来到戚金的身边,王承恩轻轻的摇晃着戚金,一边轻声的说道:“戚将军!戚将军!”

“啊!什么事情?”似乎感觉到有人推自己,戚金猛然惊醒,回头看着王承恩,颇为迟疑的问道。

“戚将军,皇上叫你!”王承恩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天启皇帝,见天启皇帝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心才慢慢的放了下来。

似乎此时才发觉自己在什么地方,戚金心里猛地一颤,连忙走了出来,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臣无理,请皇上治罪!”

端着酒杯走下桌子,天启皇帝缓步的走到戚金的身边,看着跪在地上的戚金,良久没有说话。

将戚金桌子上的酒杯拿了起来,天启皇帝语气轻缓的说道:“戚爱卿,把酒拿着!”

微微一愣之后,戚金赶忙接过天启皇帝递过来的酒杯,用双手捧在手里,嘴唇颤抖着却没有说话。

“戚爱卿,朕已经为你叔父平反了,戚继光是大明的忠臣良将,朕心里非常的清楚。这么多年让你们叔侄受委屈了,朕给你们赔罪了!”说着天启皇帝轻轻的拍了拍戚金的肩膀,一口把杯中的就喝掉。

“皇上!”戚金大声的喊了一声,泪水瞬时躺了下来,这么多年的凄苦,这么多年的无奈,忽然觉得都值得了。

看着动情的戚金,天启皇帝沉声说道:“把这杯酒喝了,朕还有话要说!”

用力的点了点头,戚金颤抖着双手将酒端到自己的嘴边,一饮而尽之后,戚金猛地以头触地。恭敬的给天启皇帝磕了头,戚金语气颤抖的说道:“陛下,戚金是个武将,不会说什么漂亮话。皇上以后看吧!朕原意为陛下战死杀场,为国尽心尽力!”

搀扶住戚金的肩膀,天启皇帝笑着说道:“戚爱卿,起来吧!朕不要你战死沙场,朕要你好好的活着,将来为朕做更重要的事情。”

“是,陛下!”站起身子之后,戚金对着天启皇帝一抱拳,恭敬的说道。

看着戚金,天启皇帝笑着点了点头,从腰上将自己的宝剑解了下来。轻轻的抚摸着剑鞘,天启皇帝轻声说道:“这把剑是太祖皇帝留下的,一直放在宫里。朕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很喜欢,一直配在身边,虽然也见过血,不过还是有些埋没了它。今天朕把宝剑送给戚爱卿,这所谓宝剑赠英雄,希望戚爱卿能够持三尺青峰杀敌于阵前。”

刚刚站起来戚金,连忙再次跪倒,神色异常的激动,双手接过天启皇帝的宝剑。

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桌子后面,天启皇帝笑着说道:“起来吧!戚爱卿,朕给你这把剑,是希望你能拿着它上阵杀敌。千万不要因为是朕赏给你就不使用,那还不如带在朕的身边。如果哪一天这把剑断了,朕就找专人给你打一把!朕亲自赐名!”

“请陛下放心!臣自当手持把剑为陛下征战杀场!”戚金此时可谓意气风发,就像一把刚出鞘的宝剑,充满了锋锐之气。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不愧是沙场虎将,好,非常好!”

看了一眼一边的孙承宗,天启皇帝笑着说道:“先生,朕有些激动,慢待了先生。”

“陛下忧心国事,实乃大明之福!臣昼夜思忖,诚惶诚恐!”孙承宗一生颇为坎坷,他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获得如此重用。

“先生年纪已经不小了,还在为国事奔波于边疆,朕的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可是朕也是无人可用啊!”天启皇帝神色复杂的看着孙承宗,一来能够放心的也就是孙承宗一人,二来真的不想把这位老人累坏了!

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孙承宗神情严肃的说道:“陛下,臣年少读书,一直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此生能够得遇皇上这样的英明之主,孙承宗此生无憾了!臣虽然不敢说老骥伏枥却也是矢志报国,皇上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没有去搀扶孙承宗,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语气低沉的说道:“爱卿,你可还记得朕和你说的辽东的事情?以及那七百万两银子?”

孙承宗微微一愣,目光炯炯的看着天启皇帝,沉声说道:“臣自然记得!”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朕已经把那七百万两银子留在了辽东,并没有走户部的账,这件事情想必你也知道。朕派了陈洪去管这笔钱,先生在京城过个节,然后就去辽东吧!把那七百万两替朕花了!”

“是,陛下!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孙承宗以头触地,恭敬的说道。

“先生起来吧!这一去又不知道要花上几年的时间,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好好的去,好好的回来!”将孙承宗搀扶了起来,天启皇帝语气轻缓的说道。

安抚完孙承宗,天启皇帝再一次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戚金,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问道:“戚爱卿,真有件事情想问你!”

“有什么话皇上尽管说,臣自然是知无不答!”戚金一躬身,语气恭敬的说道。

慢慢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戚爱卿,你曾经随戚继光在浙江福建剿匪,对于海战你知道多少?对于水师你又知道多少?”

戚金微微一愣,沉吟了半晌,语气颇为迟疑的说道:“当年叔父曾经说过,我大明朝没有一支强的水师,这是不应该的。如果我们有水师,倭寇怎么敢如此行事?”

“朕没有问你这个,朕问你对海战和对水师究竟在不在行?这样说吧!如果给你一支水师,你能否指挥的了?”天启皇帝笑着看着戚金,十分期待的说道。

自从准备建立水师开始,天启皇帝就一直在物色人选。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就是用人。天启皇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明末最有名的海军指挥官郑成功,可是现在郑芝龙还在做海匪,找郑成功更是无从谈起啊!

不过自从知道戚金这个人之后,天启皇帝的心就活络了起来。既然打过倭寇,对于水师和海战想必不会陌生,毕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把水师交给戚金也未尝不可!

虽然今天受到的冲击已经不小了,可是戚金还是被天启皇帝的话弄愣住了。水师啊!叔叔一声都想有一部强大的水师,没想到现在能实现了。他的心里再一次觉得叔叔生不逢时,面前的这位天子,虽然年纪不大,可是远见卓识啊!

“回陛下,臣对水师知道一些,不知道陛下想要臣统领的是什么水师?”据戚继光所知,大明朝的水师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福建和浙江原本的船也不知道什么样了。辽东倒是有一部水师,不过除了为路上的军队运送军需,恐怕也做不了什么了!

“朕准备在辽东建立一部新的水师,初步定制战船五十艘,朕已经在命人研究战船的图纸了。辽东金州造船场的地方已经画了出来,如果你愿意去,造船厂马上开工。朕准许你招募三万水军,先在金州驻扎操练,等到船只造好直接下水!”目光炯炯的看着戚金,天启皇帝语气严肃的说道。

虽然天启皇帝说的很好,可是戚金却皱起了眉头,沉吟了半晌,戚金沉声问道:“陛下,戚金想问一句,这些船皇上想造什么样的?”如果是那种大木头船,上面载着人,这水师就没什么用处了。

“自然是最好的战船,每艘战船上都会配有新式的火炮!”天启皇帝笑吟吟的看着戚金,语气轻缓的说道。

听到天启皇帝说新式的火炮,戚金顿时心里一喜,都有些坐不住了!

“陛下!臣!”戚金想要说什么,却被天启皇帝一挥手打断了。

第三白一十一章去疑心

……

天启皇帝看着面露喜色的戚金,笑着说道:“该给你的东西朕自然是不会少,你只要回答朕,你究竟能不能带好这个水师?”

戚金顿时跪倒在地,以头触地沉声说道:“回陛下,臣定当尽心竭力!”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这样就好,你要记住,这支水师不归属于任何人统属。列于各地官府之外,可配合其他军行事,但不受任何人节制。”

听到天启皇帝的前面的话,戚金和孙承宗都是面露喜色,不过听到后来,两个人的笑容却慢慢的凝固了。

天启皇帝的话说的很明白,这支水师不受任何人的节制,只能帮助其他军队作战。无论是孙承宗或者是戚金,或者别的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全都不会想到这个结果。

在辽东建立水师,自然是将水师交由辽东使用,对付的也是建奴。如果不将水师归属到辽东,最起码也要受蓟辽总督的节制。无论是对辽东建奴的作战,或者是军需供给都方便一些。不过天启皇帝显然不是这么想的,至于天启皇帝怎么想的,两个人谁也猜不到。

一边的孙承宗则是脸色一变,他的心里现在不断的翻涌,那种猜到的可能让他直冒冷汗。太史公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己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乃是文官的领袖,又是皇帝的老师,地位可谓尊崇至极。先是做的辽东督师,掌握着辽东的大军。后来有做了蓟辽总督,节制三省巡抚,下辖四镇兵马,可谓大明朝第一人。

嘉靖一朝的严嵩,不过是个内阁首辅大学士,已经闹得是乌烟瘴气。是不是天启皇帝担心自己了?一直以来自己都想着怎么样施展胸中的抱负,怎么样为国效力,觉得自己没有私心。可是自己没有私心是一回事,皇上认为自己有没有自己有私心又是一回事。

经过这样的回想,孙承宗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不过天启皇帝没有说什么,他也就那么直直的坐在那里。

缓步的走回桌子后面,天启皇帝笑着看着戚金,笑着说道:“戚爱卿,起来吧!辽东的造船场还没有建起来,水师的兵员尚未招募,战船也还没有影子,说这些似乎有些早了。”

等到戚金坐下,天启皇帝淡然的笑了笑,语气轻缓的说道:“这件事情就先定下来了,过完节你就和孙先生一起赶赴辽东,那边很多事情需要做。另外水师的军需先由孙先生那里出,你也暂时归孙先生节制。”

一边的孙承宗再一次愣住了,难道皇上没有那个意思?说自己想错了?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多想,天启皇帝已经将目光转向了一边的孙承宗,沉声问道:“先生,你家里有几个儿子孙子?”

虽然心里忐忑不已,不过孙承宗的脸色却是丝毫不变,对着天启皇帝一施礼,恭敬的说道:“回陛下,臣现在有子六个,孙子八个!”

听了孙承宗的话,天启皇帝一口水喷了出来,然后便咳嗽了起来。站在一边的王承恩噶忙过了伺候,一边给天启皇帝递手巾,一边轻轻的拍打着天启皇帝的后背。

坐在一边的戚金听到孙承宗的话,顿时也是一愣。他到现在也是一个儿子都没有,当年叔叔想要生个儿子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看看人家孙承宗孙大学士,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皇上的老师,果然非常人所不能。

见天启皇帝和戚金都这样看着自己,饶是孙承宗的养气功夫不错,也是面色通红。

轻轻的挥了挥手,天启皇帝示意王承恩离开,然后神色颇为古怪的看着孙承宗。显然天启皇帝也没有想到,难道孙家有什么祖传秘方?孙承宗兄弟五个,他是老四,如果都这么生,这孙家可真是了不得啊!

“先生,可有出仕的?”天启皇帝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努力不让自己笑出来,憋着气问道。

“几个人儿子考了功名,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在中了进士,一个在河南做布政使,另一个在南直隶做知府。至于孙子辈的,臣的长孙孙之沆今年不过十五岁,臣还没有让他参与科考!”虽然不知道天启皇帝为什么会这么问,还是恭敬的回答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孙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全都出仕做官,凭借着孙承宗的地位,不用打什么招呼,孙家的人都会扶摇直上。再加上同年、门生故旧、同乡之类的,这实力实在是太强劲。

看了一眼孙承宗,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如果自己扶持了孙家,恐怕有一天要亲自把孙家人送上断头台啊!

上下打量了一下孙承宗,天启皇帝发现他脸上的皱纹似乎又多了一些。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笑着说道:“既然这样朕也就不说什么了,先生,过完节之后让孙之沆进进宫吧!先做个侍读,每日陪着朕读读书,至于考科举什么的倒是不着急!不知道先生以为如何?”

在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给皇上做侍读,或者是给太子做侍读,那都是打破脑袋的事情。除了宫内的太监,侍读就算是皇上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