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木匠皇帝(池塘)-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一下,皇太极语气轻缓的问道:“两位台吉,不知道你们和这个满桂有什么纠葛?”

两兄弟互相对视了一眼,桑噶台吉沉声说道:“这个满桂我们认识,贝勒应该也听说过,他既然是蒙古人,这自然也就是从我们草原上出来的。当年董狐狸死了之后,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还没有实力控制草原,各个部落之间发生的混战,很多部落都被灭了。”说着桑噶台吉看着皇太极,语气低沉的问道:“想必这件事情贝勒也知道吧?”

皇太极自然知道,缓缓的点了点头,皇太极迟疑的问道:“难道这个满桂就是那个时候来到大明朝的?”

用力的点了点头,桑噶神色凝重的说道:“那个时候我么扎鲁特部不过是众多部落中的一个,就是经历那次的战乱,我们扎鲁特部在变成了现在这么大。满桂的父亲是另一个部落的诺颜,我们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乱,他的父亲死在了战场上。满桂则是带着他的母亲和姐姐跑到了大明朝,以前满桂总是带着军队和我们作战。后来大明朝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有盟约,所以很多年没有打过仗了!”

紧紧的皱着眉头,皇太极知道自己拉拢满桂是没什么希望了,大金不能失去扎鲁特部。况且扎鲁特部的女人是大贝勒代善的大福晋,这层关心代表着自己现在拿扎鲁特部毫无办法,拉拢满桂显然就成了不现实的事情。可是要和这样一个人作战,显然让人头疼的。

略微沉吟了一下,皇太极再一次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虽然这个家伙的情报不是很准确,怎么也比没有强。淡然的笑了笑,皇太极沉声问道:“陈先生,这满桂镇守的喜峰口有多少人马?装备怎么样?”

“贝勒爷,喜峰口的守军和被贝勒爷攻破的三道关口一眼,守军都是五千,也没有什么火炮。”**皱着眉头说道,不过话语间多了一丝迟疑。

皇太极轻轻的松了口气,看来自己的障碍还是戚家军,如果戚家军出来拦着自己,这一仗就得好好打一打。

“不过,贝勒爷,喜峰口和其他的几个地方有一个不同,那里的五千守军里有两千骑兵。这里面满桂收拢了很多的蒙古人,这支骑兵是少有的精锐,或许会有些麻烦。”**沉吟了半晌,声音凝重的说道。

轻轻的挥了挥手,皇太极现在颇为不在意,两千骑兵实在是他少了。满桂就算是领兵的奇才,两千骑兵在自己面前也翻不起大浪。看着几个人,皇太极沉声道:“明天一早,兵发喜峰口。”

第二百六十七章戚金的决定

……

太阳刚刚升起,公鸡就已经开始打鸣了,在这个时候很多人还是不想起来。不过大多数人并没有懒床的资格,有的人有懒床的资格却不能懒床。

三屯营的戚家军早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每天早晨天刚刚蒙蒙亮,士卒就起床了。教军场上戚家军分成不一样的队伍,做的事情倒是一样,都是在晨练。有的是在跑步,有的是在练刀,总之没有一个人闲着。

教军场的边上,一排排的大铁锅非常的壮观,每个大铁锅的前面都有人在忙碌。添柴的添柴,加水的加水,井井有条,一点都不忙乱。这些人是在为士卒准备早饭,有的熬粥,有的蒸馒头,忙得热火朝天。

走在教军场的路上,听着周围的喊声,戚金的心里觉得非常的舒坦。自己一辈子在戚家军,恐怕死都不会再离开这里。看到远处做饭的军士,戚金缓步的走了过去,对着一个老头笑着说道:“老王头,把你的粥给我来一碗,还有你淹的咸菜,让我看看你的手艺退步了吗!”

和老头说话,戚金的神色非常的轻松,就像是和邻家的老大爷开玩笑,而不是作为一个将军。

老者看到戚金,也没有像士卒见到将军一样的施礼,而是大笑着说道:“戚家小子,你是不是又被媳妇赶出来了?你就和当年的大将军一个样子,什么叔父什么侄子。当年大将军就总是被赶出来,我就给大将军去找吃的,弄得人家火头军一肚子怨气。戚家小子,你现在不用这样了,如果要是被赶出来就到我这来,我给你做点好吃的。”

“叔父当年的事情也就你老王头敢说,别说没用的了,你让我来吃饭,那还得我瞧得上你的手艺。来来,先尝尝你的粥,看看你又没有老到不中用。”戚金笑着看着老者,一脸的笑容,显然和这些人在这里非常的开心。

戚家军有一万人的建制,可是真正能作战的不过八千,其中有两千人已经不能上战场了,就像老王头这样的。老王头叫王全,是戚继光当年的侍卫统领,戚继光走的时候把他留给了戚金。

不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精明强干的王全,此时已经是一个熬粥的老王头了。不过他的身上的伤疤还在,全身上下的精气神还在,戚家军的军魂还在。

为戚金盛了一碗粥,老王头笑着说道:“戚家小子,老王头可不是不中用,就算是上战场也能拼掉几个蒙古鞑子。不过我们这些老家伙总在,你们这些小的怎么出头啊!还是让你们去吧!我们也该享享福了。”

喝了一口粥,吃了一口咸菜,戚金皱着眉头道:“老王头,这盐不花钱?你这是抢了哪个贩私盐的?这咸菜干嘛弄这么咸啊?”

“你知道什么啊!这些人也没个多少,不弄咸点,这点东西够谁吃啊?况且吃盐少,力气小!你也得多吃盐,然后好生个大胖小子!”老王头丝毫不在意戚金的话,一边搅着大铁锅,一边笑着说道。

看着老王头,苦笑着摇了摇头,刚要说什么,一个士卒快步的来到了戚金的身边,小声的说道:“将军,监视建奴的兄弟回来了,那边似乎有事情。”

轻轻的点了点头,戚金将手里的碗放下,笑着对老王头说道:“你这水平不怎么样!你要加强啊!不过这粥倒是做的不错。”

“年轻人嘴太叼了没什么好处,真是不懂事!”笑着指着戚金,老王头笑着说道:“知道你忙,快去吧!大事情耽误不得,想我老头了就带一坛好酒来,老头子给你做几个好菜!”

“真拿自己当大厨了,也不知道才当了几年的火头军,这样吧!有时间到家里来,我让你侄媳妇做几个好菜你,你的手艺就算了吧!”戚金笑着看着老王头,轻轻的挥了挥手快步的离开了,身后的那些人顿时大笑了起来。

快步的走进大厅了,看到一个身上带着血迹的人站在那里,戚金的眉头就是一皱。缓缓的做到桌子后面,戚金沉声说道:“怎么回事?不是派你们去盯着建奴吗?怎么这点事情都没有办好?”

“昨天我们去盯着建奴的时候,建奴并没有什么异常,他们原本是要去遵化的,不过却在半路上停了下来。”那人对着戚金施了一礼,沉声说道。

轻轻的敲着桌子,戚金面无表情的说道:“接着说!”

“是,将军。建奴是遇到一支队伍之后才停下来的,从衣着上看是蒙古鞑子的人,两队人马会回到一处之后他们就原地扎营了。蒙古鞑子的人马并不是很多,大概只有五千人,看他们来的方向,因该是从遵化来了。”那人缓缓的点了点头,语气颇为凝重的说道。

“从遵化过来的,看来是事情有蹊跷啊!那你们是怎么弄的全身是血的?建奴派人清剿你们了?”戚金看着那人,皱着眉头问道。

轻轻的摇了摇头,那人笑着摸了摸鼻子,颇为尴尬的说道:“将军,不是建奴派人清剿我们,是我们晚上夜袭了建奴的营地。”

刚刚喝进嘴里的水一口喷了出来,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人,戚金满脸不敢置信的问道:“你们多少人?”

“回将军,卑职带领了十六个人!”

看着那人,戚金再次问道:“建奴多少人?”

“回将军,从营盘的大小和营帐的数量来看,大概有三万人!”

“那你是想告诉本将军,你带着十六个人偷袭了建奴三万人的营地,然后建奴大败而逃,你们大胜而归?斩首两万余人,俘获辎重无数?你是把本将军当成了傻子还是你自己是傻子?”看着那个人,戚金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

被戚金说的有些尴尬,那人笑着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当然不是这样了,我们昨天晚上盯着那些前来汇合的鞑子,看着他们在哪里扎营。晚上的时候我带着兄弟们摸上去,袭击了他们一个帐篷,抓了两个俘虏回来。卑职知道大帅一定想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卑职才去袭营的。”

“有什么话就直说,吞吞吐吐的,那两个蒙古鞑子怎么说?”戚金皱着眉头看着那人,不过也没有责备他,沉声问道。

“将军,卑职连夜审问过了,这些人就是从遵化过来的,他们原本就是驻守在遵化的。不过遵化城来了援军,他们只有五千人就直接跑了!”那人对着戚金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缓缓的站起身子,皱着眉头来到地图的前面,戚金看着遵化的方向,又看了看自己这里,最后他们目光落到了喜峰口的上面。冷冷的笑了笑,戚金沉声说道:“想的真好,到我们这里走一圈,现在又想带着东西离开,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看了一眼站在下面的人,戚金沉声问道:“建奴有什么动静吗?”

“回将军,建奴今天早上已经拔营了,他们向着我们这边来了。不过好像不是冲着我们来的,方向好像偏北一点,好像要去喜峰口!”那人迟疑了一下,看着戚金,语气不确定的说道。

赞同的点了点头,戚金笑着说道:“建奴是要跑了,想的倒是不错,到我们走了一趟,现在还想大摇大摆的离开,真以为我们戚家军是纸糊的了。”看着那人,戚金沉声说道:“你,拿着本将军的令牌去喜峰口,告诉喜峰口的参将满桂,让他带着他的两千骑兵来这里回合。”

“是,将军,卑职这就去!”那人对着戚金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紧紧的盯着地图,戚金狠狠的一拳打在上面,神色颇为桀骜的说道:“这次就让你们来的去不的,一定要好好教训你们一下。”此刻的戚金全身上下闪动着莫名的气质,和平时判若两人。

愣愣的站在门口,戚氏夫人一脸的震惊,许久才轻声的说道:“妾身已经太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夫君了,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在见到。”戚氏夫人的眼中闪烁着淡淡的迷离,突然似乎想起了什么,戚氏夫人顿时从那种状态中清醒了过来,不敢置信的看着戚金,声音颤抖的说道:“夫君,你这是要出去打仗?要打什么人?”

“夫人,建奴想要从三屯营离开,为夫不能看着他们就这样大摇大摆的离开。夫君准备带着城中的戚家军出去阻挡建奴,这一次为夫会给建奴一个教训!”戚金来到戚氏夫人的是身边拉着她的手,柔声的说道。

“夫君你还记得你在城墙上说的话吗?为什么这次改主意了?”戚氏夫人颇为担心的看着戚金,有些迟疑的问道。

皱着眉头想了想,戚金沉声说道:“夫人,这次上次不同,上次为夫坚守三屯营,一来是因为那就是为夫的职责,二来就算出去也是白白送死。可是这次不一样,为夫不能看着建奴就这样大摇大摆的离开。戚家军虽然只有这些人,戚家军虽然得不到朝廷的重视,可是戚家军还是戚家军。世上只有死战的戚家军,没有不出战的戚家军!”

第二百六十八章火焚广宁城

……

广宁城虽然经历了上次的战火,可是依旧矗立在那里,看不出有什么不同的。只是城里的街道很萧条,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影,偶尔会有监建奴的骑兵呼啸而过。街角的墙上还有血迹,昭示着这里刚刚经历过惨烈的战斗,偶尔墙角还能发现死亡的尸体。街道两侧的屋子有的房门开着,里面的桌椅全都被掀翻在地,屋子里墙上还有鲜血。

在广宁城里,原本最繁华的街道此时已经不存在,经过大火的焚烧,整条街已经不存在了。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被烧的漆黑的木头横在大街的中央,偶尔街上还能看到被烧焦的尸体,发出刺鼻的味道。偶尔会有会有野狗跑过来,到死尸的身上拽几下,显然它也饿的不行了。

距离这条街不远就是广宁守将的府邸,此时这里已经成了建奴的驻地,大部分的兵力都驻防在这里。在府里的后宅大厅里多尔衮正在喝茶,对于这种上好的茶叶多尔衮非常的喜欢,轻轻的放下茶碗,多尔衮笑着说道:“多铎,能不能不要走来走去的?有什么话就说。”

“二哥,我们在广宁城里已经待了三天了,父汗那边的情况也十分的危机,我们不能总等在这里啊!”不同于多尔衮,多铎对茶叶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相比之下他更喜欢明朝人的烈酒。

看着神态颇为焦急的多铎,多尔衮笑着说道:“静下心来,不要太过担心,父汗那里用不着我们操心。”

“我们带走了一旗人马,皇太极带走了一旗人马,开原那里还有一旗人马,父汗那里就只剩下五旗人了。虽然和蒙古诸部结盟了,可是他们能出的兵马并不多,跟随皇太极去了两万,剩下的也就是四万左右。父汗能够统领的也就是九万人马,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可是带了十五万人马来的,我们应该早一点回去帮父汗。”多铎坐在椅子上,看着多尔衮,神色颇为焦急的说道。

笑着摇了摇头的,多尔衮语气轻缓的说道:“多铎,为将者,首先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以后多读一点书!父汗十三副铠甲起兵,这么多年大小数百战,鲜有败绩。萨尔浒那么凶险的时候都过来了,更何况现在?这次如果不是父汗用计了,林丹汗会来吗?坐拥二十万人马的林丹汗对父汗畏之如虎,自然有他的道理。”

缓缓的点了点头,多铎依旧皱着眉头说道:“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待在广宁啊!现在这样什么都不做,我总觉得不好!”

“不要担心,很快我们就有事情做了,大明朝的人是不会让我们占据广宁城的。”胸有成竹的笑了笑,多尔衮一脸淡然的说道。

“二哥,如果明朝的人来了,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坚守广宁城?”看着一脸淡然的多尔衮,多铎迟疑的说道。

轻轻的摇了摇头,多尔衮笑着说道:“我们大金的是骑兵,擅长的是野战,守城和攻坚一直都是我们的短处。相比而言,大明朝的军队虽然不擅长野战,可是守城和攻坚却比我强的太多了。别的不说,只要大明朝的军队拉来十几门火炮,这广宁城能坚持多久?”

不明所以的看着多尔衮,多铎迟疑的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我们的东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等到大明朝的军队来了,我们就离开广宁城。在走之前在城里放一把大火,我们沿着原路回去。在广宁城外十里的地方,我们可以等着大明朝的军队,如果他们敢追来,那我们就可以陪他们玩玩!”淡然的笑了笑,多尔衮期盼的说道。

“可是二哥,如果明军将广宁城围上,我们不就出不去了?”皱着眉头看着多尔衮,多铎颇为担心的说道。

苦笑着摇了摇头,多尔衮颇为无奈的说道:“多铎,你啊!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你什么了,我们大金的骑兵擅长什么?我们有一万五千的精锐骑兵,有多少明军能挡住我们的冲击?”

缓缓的点了点头,多铎还要说什么,外面却又一个士卒快步的跑了进来。士卒来到屋子里,单膝跪地,大声的说道:“报!都统,外面来了明军!”

多尔衮看了一眼多铎,笑着说道:“怎么样?我就说我们不会清闲的,大明朝不会看着占据着广宁城的,你看现在来了吧?”

对着多尔衮笑了笑,多铎颇为焦急的说道:“二哥,我们上城墙上去吧!”

缓缓的点了点头,多尔衮慢慢站起身子,大步的向着外面走去。

广宁城外大明旗帜随风飘扬,在旗帜的下面两员大将端坐在马上,身后是成队明军士兵。每个士兵都是精神抖擞,能看得出来这些都是精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在成队的明军前面横排着三十多门火炮,从造型上看都是虎尊炮,当年戚继光将军发明的火炮。三十多门火炮排在那里,看起来非常的有气势,操炮手早就在一边准备好了,等待着身后将军的命令。

端坐在马上的左良玉看神态颇为轻松,看了一眼身边的罗一贯,左良玉好奇的问道:“罗将军,这些人火炮是那弄过来的?好的东西也不想着我点?怎么也要给我弄几门!”

苦笑着摇了摇头,罗一贯颇为无奈的说道:“左将军,你就别为难我了,这些火炮都是为了攻打广宁城才从沈阳城拉过来的,都是当年戚家军使用过的。熊大帅可是宝贝异常,千叮咛万嘱咐的这次用完之后,一定要完好无损的送回去。我罗一贯哪有这么好的东西,你左将军还想要几门?我除了城墙上那些笨家伙之外,哪有什么好东西给你啊?”

缓缓摇了摇头,左良玉颇为无奈的说道:“朝廷穷啊!入不敷出,军饷的都发不出来,更不要说造火器了。以前那个时候,张泰岳在的时候,朝廷府库充盈,才有了戚家军的威风。给我那么好的装备,我左良宇估计也能练出一支精兵,那就是左家军了!”

笑着指着左良玉,罗一贯颇为无奈的说道:“也就是想一想,不知道有没有那一天?”

淡然的笑了笑,左良玉胸有成竹的说道:“这个你就不知道的了,别说有好事情我不告诉你,咱们辽东要成立新的军队,这件事情你知道吗?”

轻轻的摇了摇头,罗一贯颇为好奇的问道:“左将军,这件事情可是真的?”

“当然了,我左光斗怎么会说假话呢?当然是真的了,上次孙大帅来到右屯的时候,我已经和熊大帅打听过这件事情了。年前这件事情就定下来了,皇上做的主,不过这过完年一直没有平稳下来,这件事情就耽搁了下来。前几天我听说皇上身边的陈洪陈公公已经来了,和以前的太监不同,以前的太监都是来辽东刮地皮的,可是现在却不一样,陈洪陈公公是来送钱的。这次皇上准备大力整顿辽东军,筹备新的辽东军队,在辽东建立新的骑兵部队。我已经像熊大帅和孙大帅说过了,我的要求也不高,一万人的骑兵统领。”左良玉看着罗一贯,神色颇为高兴的说道。

出乎左良玉的预料,罗一贯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激动的神色,而是一脸的凝重。皱着眉头思忖了许久,罗一贯轻轻的叹了口气说道:“罗某不像左将军,虽然在辽东多年,可是对于骑兵的训练实在是不在行,不然一定要好好的争一争。”

大声的笑了笑,左良玉一脸爽快的说道:“这个没有什么关系,成立了骑兵之后,肯定会有很多将领掉到骑兵队伍之中。到那个时候就是罗将军大展身手的时候,罗将军的才能有目共睹,这步卒之中肯定有罗将军一席之地。”

缓缓的点了点头,罗一贯笑着说道:“这指挥步卒可是罗某的强项,罗某自然是当然不让。”

“将军,火炮已经准备好了!”就在两个人还要说什么的时候,一个参将快步的走了过来,对着两个人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罗一贯笑着说道:“张将军辛苦了,那就开始吧!”

看着参将离去的身影,左良玉笑着问道:“这个是谁啊?怎么对他这么客气?”

“张参将不是我的部下,是沈阳城来的,他就是统领这些操炮手的。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尊重?这在熊大帅那里都是宝贝!”罗一贯笑着看着左良玉,语气轻快的说道。

“是该宝贝啊!我左良玉就是没有这么个人,要是有肯定也是宝贝的不行啊!”左良玉看着张参将的背影,大笑着说道。

两个人说笑的时候,广宁城里忽然浓烟滚滚,在浓烟中还能隐隐的看到升腾起来的火光。看到这一幕,左良玉和罗一贯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吃惊。紧接着两个人就听到了北城的喊杀声,显然建奴从北城出来了,苦笑着摇了摇头,最坏的结果还是来了。

第二百七十章草原春秋

……

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天都需要忧愁很多事情,当然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对于天启皇帝来说,这段日子以来他也每天都在忧愁。

静静的站在大殿里,看着面前巨大的地图,天启皇帝轻轻的皱着眉头。圣旨已经传出去了,现在自己能做的也就是等待了,此时的天启皇帝忽然觉得有些累了。

缓缓的闭上眼睛,天启皇帝慢慢的开始回想自己的记忆,以前自己也幻想过成为皇帝,幻想着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是真的成为天启皇帝,此时感觉就只要一个那就是疲累。整个天下系于一身,身上担着万斤重担,天启皇帝真的觉得压力好大。

回想着历史的皇帝,横扫六合的秦始皇,冲霄而起的汉武帝,英明睿智的唐太宗,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在这些人千古一帝的心里肯定有一种东西,就是这种东西支撑着他们,让他们一生都在不断的奋斗,一生都在不断的进取。

中兴大明对于现在的天启皇帝不过是一句口号,虽然说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可是真正消磨到政事之中之后,就显得有些空洞了。中兴大明,天启皇帝真的将这个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了,可是这个目标显得很宽泛,究竟怎么样才算中兴大明呢?

“陛下,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求见!”在天启皇帝静静思考的时候,王承恩快步的来到了天启皇帝的身边,语气轻缓的说道。

轻轻的睁开眼睛,缓步的走到龙书案后面,天启皇帝轻声的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是,陛下!”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王承恩恭敬的说道。

时间不长,骆思恭在王承恩的带领下走了进来,轻轻的撩起衣服,骆思恭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臣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起来吧!骆爱卿神色不错,看来这次似乎有好消息!”

“是,陛下!山东、辽东、遵化皆有捷报传来。”对着天启皇帝一躬身,骆思恭笑着说道。

这个结果早就在天启皇帝的预料之中,山东的叛匪本就是小问题,自己这么重视派遣了人马前去平叛,显然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辽东的战事,虽然这次被努尔哈赤耍了花招,可是天启皇帝也并不担心。有熊廷弼坐镇辽东,想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至于遵化城那里,天启皇帝则是更加的放心,毕竟那里是孙承宗亲自去的,人马也不少。

淡然对骆思恭笑了笑,天启皇帝语气轻缓的说道:“骆爱卿,说说看吧!”

“是,陛下!山东的情势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叛军已经被歼灭了大部分,剩余的叛军大概还有三万左右。现在这些叛军全部盘踞在郸城一代,熊文灿熊大人正在组织人马准备一举歼灭叛匪。”骆思恭也跟着天启皇帝笑了笑,语气颇为轻松的说道。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把山东的事情交给熊文灿,朕还是很放心的,对于熊文灿来说山东的事情并不算难。”

“是,陛下!熊大人指挥得力,调配有方,不愧为皇上信重的大臣。”骆思恭拍了天启皇帝一个马匹,一边接着说道:“辽东那边熊廷弼大人已经派人收复了广宁城,皇上进击的圣旨也已经到了,不过怎么选择还要看熊大人的想法。”

“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我们在辽东的力量有限,不能出什么闪失。努尔哈赤需要玩这种危险的事情,那是因为他弱小,我们大明需要的是稳妥。朕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自从朕登基以来事情不断,就没有消停过。”天启皇帝苦笑着摇了摇头,语气颇为无奈的说道。

本以为沈阳大胜,朝堂上暂时平静了下来,自己就可以展开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弄得自己毫无还手之力,心中纵使有再多的抱负也只能憋在心里。天启皇帝此时的心里就已经有些急躁了,不过他一直刻意的压制着,很多东西必须循序渐进,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遵化城那里,孙承宗孙大人已经收复了遵化,下一步就是围剿建奴的人马了。皇上的圣旨也已经到了遵化,至于是否进击草原,还要等剿灭建奴的人马之后。”骆思恭见天启皇帝对着自己点头,便将剩余的话也说了出来。

听完骆思恭的话,天启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整个局势已经被控制住了。就算不能出击草原,最起码在这次的事情中,天启皇帝也没有吃亏,还拿回了广宁城。如果能够将来犯的建奴歼灭,那这次也算是一个胜仗了。

缓步的走到巨大的地图前面,看着蒙古草原上的位置,天启皇帝拿起一边的木杆在地图上比划着。东起辽东西至河套平原,广大的草原沙漠,地域十分的广大。

回头看了一眼骆思恭,天启皇帝神色凝重的说道:“这片区域是不是都是北元的领地?都是林丹汗的地盘?”

“陛下,不是的。自从太祖北逐蒙元开始,北元的朝廷一直存在的,后来成祖皇帝扫被,北元朝廷便去掉封号,成了后来的鞑靼。土木堡之战之后,我们大明朝元气大损,蒙元也陷入了内乱。后来一个人女人的出现才化解了这样的局势,这个是就是三夫人。三夫人扶持了年幼的儿子登上了汗位,这就是蒙元历史上有名的俺答汗。在三夫人的教导下,俺答汗成为了蒙古草原上的一代雄主,建立四十万的庞大骑兵队伍。”骆思恭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恭敬的回答道。

回头看了一眼骆思恭,天启皇帝诧异的说道:“怎么不说了?接着说!”对于其他皇帝来说,这样的历史是比学习的,当然大部分是颂扬明朝的皇帝的,可是对于没读过书的天启皇帝来说,他一点都不知道。不过凭借后世的一些了解,他知道俺答汗这个人。

“是,陛下!俺答汗成年之后,整合了蒙古诸部,实际上控制整个蒙古草原。统御着蒙古人、女真人许多个名族,俺答汗最重要的举措就是使用了分封制,他将部落的头领和头人全都进行了分封。有的坐着了诺颜,有的做了台吉,每个诺颜和台吉都实际控制着一片草原。他们有人口,有草场,都有自己的军队。俺答汗则是占据着最大的草场,统御着最强的部队,每逢战事俺答汗就着急各个部落的军队一起作战。”骆思恭用力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不过他的心里则是轻轻的舒了口气,这些东西还是他这几天刚记下来的,就怕天启皇帝问。没想到真的用上了,骆思恭的心里也是一阵窃喜。

皱着眉头点了点头,听到骆思恭说俺答汗的分封制,天启皇帝心里就笑了起来。实在是太搞笑了,这种几千年前的制度,俺答汗还拿来当宝,也不知道是谁给出的注意。分封制的弊端天启皇帝自然是知道的,周朝分封制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春秋争霸和战国混战。

以前学历史的时候,天启皇帝就无数遍的听说过,作为皇帝要做的事情是强干弱枝。俺答汗完全是走的相反的道路,他活着的时候还好,等到他死了蒙古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