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木匠皇帝(池塘)-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整个建奴的军阵一阵胡乱,冲上的蒙古军队可没有建奴八旗那么精锐,见到这种情况就有人掉头往回跑。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就这样整个建奴的军卒全都败退了来。
看着前面退回来的军队,皇太极的眉头皱着紧紧的,眼睛都快瞪裂了。不过皇太极也没有迁怒那些士卒,他知道这并不怪那些士卒,只是他也没想到在三屯营居然会遇到这种守城器具。从一个建奴士卒身上拿过射中他的羽箭,皇太极把羽箭递给了**,沉着脸说道:“陈先生,看看吧!你应该认识,本贝勒现在觉得你把我们带到三屯营就是一个阴谋。”
盯着皇太极冷峻的脸庞,**身子就是微微一沉,看来自己这次弄巧成拙了。以前**来过三屯营,并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他也没想到戚金还有这一手。看来自己也是真的小看戚家军了,当年戚继光建立的军队果然不能轻辱。
接过皇太极递过来的羽箭,**上下的打量了起来,这是一种很粗的羽箭,是正常羽箭一倍有余。不光是粗细,长度也要长很多,箭头也要大很多,被巨大的力量射出来之后,能够轻易的洞穿人的身体。甚至能够将整个人的身体撞飞,带着整个人飞出去。
“陈先生,以你的博学应该能够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本贝勒很好奇,这究竟是什么东西?难道陈先生不知道三屯营有这种东西?镇守的是戚家军,城上还有火炮,现在又出现了这个,陈先生真觉得本贝勒带着三万人马攻下这样的三屯营?”看着**,皇太极声音冷冷的说道。如果不是因为范文程,皇太极一定会将**砍了。无论他是出于什么居心,这样的人一定不能留着。
“贝勒爷,这个东西陈某自然是认识的,陈某也没想到三屯营会有这个啊!实在是没有想到,自从火炮普及之,这种东西就很少见到了。陈某来三屯营也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火炮上,这个东西都被戚金藏起来了!”**看着皇太极的目光,知道事情恐怕要麻烦,赶忙解释道。
没有理会**,皇太极皱着眉头思考着,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如果继续进攻三屯营,照现在的样子就算自己这三万人都仍在这里,恐怕都未必能拿下三屯营。不过如果现在离开三屯营,皇太极的心里也是非常的不甘心。
虽然心里对**不满意,可是皇太极也明白,如果能拿下三屯营,歼灭这里的戚家军可以说这次就没有白来。不过眼前的情况似乎成不了了,拿过**手里的羽箭,皇太极明白自己没有打赢的希望了。这种弩箭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相传是传自秦朝时候的,是一种弩车,不过皇太极并没有见过。
此时的皇太极心里全是失落的感觉,他一直相信八旗子弟是最精锐的兵马,可是面对还没有见过面的戚家军,皇太极的信心第一次产生了动摇。如果让自己带领一万人马,面对面的和戚家军打一场,恐怕自己会输的很惨。
看着身后的两万多人,皇太极心头忽然闪过一丝恐惧,如果三屯营的戚家军出来,自己真的能打赢吗?如果真的出来了,就算自己打赢了,恐怕自己也在也没有回去的希望了。
看着矗立在那里的三屯营,皇太极的心里不住的发誓,自己一定会在来的。戚家军,一定要和你们分一个胜负,不然自己死了都不甘心。
第二百六十四章夜的静谧
……
夜,静谧如水。
七月份的天已经很热了,夜晚让人觉得更加的闷热,坐在帐篷里都让人喘不过气。背着手,看着自己面前的地图,回想着白天的战斗,皇太极轻轻的叹了口气。
不知道辽东那边怎么样了,广宁多尔衮那里怎么样了,父汗努尔哈赤那里怎么样了。思虑着整个计划,皇太极苦笑着摇了摇头,大金实力和大明相差太多。如果不是当初杨镐犯的错误,萨尔浒一战或许大金就灭亡了,不过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大金还是没能获得足够的实力。
辽东不过出了一个孙承宗,沈阳城一战就被打的大败而回,遇到一个灾荒之年,整个大金就没有丝毫的办法。每一次胜利都是用近乎赌博的方法获得的,每一个胜仗都是八旗子弟的鲜血染红的,大金要崛起,女真人要从新在草原上站起来,恐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皇太极忽然觉得自己能够理解父汗努尔哈赤的想法了,也明白为什么自己提出来这样一个计划父亲就同意了。虽然计划冒险,可是带来的受益也是巨大的,父汗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一场巨大的赌博,生命的赌博。在父汗的生命里,这种赌博一直在持续,从年轻到年老从未停止过。
想着父汗努尔哈赤的目光,皇太极的心里突然间明白了那里面蕴含的东西,那是希望。希望大金能够崛起,希望女真人从此不再受人奴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代霸主。
在这一刻,皇太极经历了自己人生第一次失败,也接受了这个失败。在这一刻,皇太极的心开始蜕变,不再是年少冲动,变得异常的深邃坚韧。
慢步走出帐篷,看着外面的天空,听着周围草丛中的虫鸣,皇太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轻轻的闭上眼睛,皇太极在心里不断的祈祷,希望漫天的神明能够保佑女真人,保佑大金,保佑自己的父汗努尔哈赤。
站在城墙上,抚摸着冰冷的青砖,戚金的神色异常的深邃冰冷。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大营,戚金的身子在不断的颤抖,双手紧紧的抓着城墙。
一个人慢慢的走到戚金的身后,伸出手轻轻的环住戚金的腰,将头靠在戚金的背上,静静的也不说话。
许久,戚金轻轻的叹了口气,语气颇为无奈的说道:“不是说过了,你不要到城墙上来,这不是你一个女人该来的地方。”
“我也说过了,没什么事情就早点回去休息,要早点给你们家留个后。”女人的声音很是清脆,说起话来也是没什么顾忌,看得出来是一个性格爽快的女人。
苦笑着摇了摇头,戚金颇为无奈的说道:“这种事情强求不得的,有的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当年叔叔就是一心想要儿子,想要人为他传宗接代,背着婶婶偷偷在外面养外宅。儿子是有了,可是后来被婶婶遗弃,家徒四壁,郁郁而终。”
轻轻的转过戚金的身子,将头靠在戚金的胸前,女人语气柔和的说道:“这么多年了,你的心里这口气一直都在,总是这么闷闷不乐。叔叔的事情妾身知道你放不下,朝廷待我们戚家不公,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妾身在就说过愿意和你一起卸甲归田,你耕田我织布,日子会比这样舒心很多。”
深深的叹了口气,戚金语气无奈的说道:“这么多年,朝廷带我们如何我们心里清楚。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昏庸,大臣只顾党政,尸位素餐,整个大明朝大厦将倾。为夫我并非留恋这个官位,我又何尝不想卸甲归田,与你过那逍遥自在的生活。可是每当想起叔父的嘱托,想起那些戚家军子弟,为夫的心里就很难过,也知道自己不能走。如果为夫走了,城里那些戚家军怎么办?为夫在,他们就是戚家军,为夫不在,他们就会成炮灰啊!”
女人也跟着叹了口气,语气颇为无奈的说道:“夫君不要激动,妾身就是那么一说,怎么可能真让夫君离开?妾身又不是不知道夫君的想法。”
用力的搂了搂女人,戚金一脸疼惜的说道:“娘子,这么多年难为你了,能娶到你是我戚金的福气。”
“夫君可别这么说,妾身惭愧的很。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么多年妾身都没有为夫生下孩子,怎么说都是妾身对不起夫君。”女人似乎对没有孩子的事情颇为在意,说起话来语气十分的低沉。
轻轻的拉起女人的手,戚金指着成为的军营,笑着说道:“看那里娘子,那里就是建奴的大营,娘子觉得为夫如果带人去偷营,能不能重创建奴?”
“当然了,凭借夫君的本事和戚家军的精锐,这个自然是没有问题,可是妾身觉得夫君还是不去的好。”女人的语气十分的肯定,可是说道后来又变得迟疑了起来。
“娘子有什么话尽管说,为夫洗耳恭听。”戚金看着女人,笑着说道。
略微沉吟了一下,女人才开口说道:“这件事情还是算了吧!当年婶婶就是强势,弄得叔叔什么都小心翼翼的。妾身不掺合夫君的事情,妾身做好一个女人该做的事情就好。”对于戚继光的老婆,戚金和女人自然都认识,女人显然是以此为戒。
轻声的笑了笑,戚金淡然的说道:“我可不是叔叔,本事不如婶婶,还总是不服气,和婶婶斗了一辈子,结果好像一次都没赢。我们两个不一样,我们是相敬如宾,为夫不会因为你有才就嫉妒的,我会很高兴。”
看着戚金认真的样子,女人顿时笑了起来,清脆的笑声飘荡在城墙上。笑过之后,女人的神色马上严肃了起来,轻轻的何时双手,缓缓的闭上眼睛,口中不断的念道:“叔叔婶婶不要怪戚金,他是无心的。”
又好气又好笑的看着女人,戚金拉住他的手,笑着说道:“好了,叔叔婶婶的都很疼我的,怎么会怪我呢?”
轻轻的挥了挥手,戚金笑着说道:“不要说别的,为夫问你,为什么你觉得我突袭不妥呢?”
“夫君,对然戚家军精锐,可是城下的建奴也很精锐。我们的人本来就少,现在的戚家军已经不是当年的戚家军了,人还是那些人,可是我们的装备差的太多了。我们现在有什么?城墙上那几门弗朗基炮,还是当初叔叔那个时候用的,而且只有那几门。城墙下面的建奴也不傻,他们白天刚刚吃了败仗,晚上的防备肯定很严。”女子听了戚金的话,便开口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戚金对着女子笑了笑,沉声说道:“娘子接着说。”
“夫君职责就是镇守三屯营,就算夫君打胜了,这功劳也未必就算到夫君的头上。可是如果打败了,恐怕夫君就会被治罪,到那个时候戚家军怎么办?夫君还是不能去。”女人的话很是低沉,很是关切,语气中充满了担心。
深深的的叹了口气,戚金拍了拍女人的肩膀,笑着说道:“好吧!为夫就听娘子的,偷营为夫就不去了,现在我们回去偷人。”说着抱起女人向城下走去。
女人也没有惊叫,显然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不过刚走出去几步,女人便开口说道:“夫君,上次妾身和你说的事情你想的怎么样了?”
“哪件事情?”戚金微微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女人,诧异的问道。
“就是让你给刑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官应震写信的事情,妾身听说这位官大人非常得不错,是他在皇上面前力荐为张居正张大人平反的。叔叔的事情也是这位张大人张罗的,你给他写一封信,让他在皇上面前说几句话,戚家军或许就不一样了。”女人小心翼翼的看着戚金,一脸期盼的说道。
用力的摇了摇头,戚金苦笑着说道:“我们夫妻多年,你还不了解为夫的为人?这样的事情为夫怎么会做的?况且官应震这个人为夫并不了解,文官党争遍布争个朝堂。当年要不是内阁次辅张四维和内阁首辅张居正翻脸,叔叔也不会落到那步田地。对于京城的这些文官,为夫是一个也不相信。我不能把戚家军交到我不认识的人手里,戚家军就剩下这一点根了,为夫要为叔父保住。”
女人轻轻的叹了口气,没有在说什么,看着自己的男人,满脸都是心疼。这么多年自己的男人承载这太多的东西,他真的很辛苦,真的很累,祈祷上天保佑夫君,保佑戚家军。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皇太极起的非常早,看着不远处的三屯营,皇太极的目光变得柔和可不少。眼中闪动着不一样的光芒,皇太极语气淡然的对身边的人说道:“吩咐下去,整理东西,我们回遵化。”
“是,贝勒爷!”士卒恭敬的对皇太极施了一礼,转身离开了。
皇太极不知道,同样是在这个早晨,桑科正带着自己的人马向皇太极这边来。在桑科的身后,就是孙承宗和他的七万大军。
第二百六十五章喜峰口守将
……
看着逐渐远去的建奴骑兵,戚金淡然的笑了笑,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副将,语气轻缓的说道:“他们走了!”
“将军,我们不要追击他们吗?”副将也看着远去建奴骑兵,一脸迟疑的对戚金说道。
缓缓的摇了摇头,戚金轻轻的叹了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我们不能去追他们,我们只有八千人,建奴有两万多人马。我们的装备差得太多了,就算我们是追出去能不能打得赢也不好说。哪怕能打的赢,恐怕也是惨胜,我们戚家军就现在这些人,全都是叔父的心血,我怎么能让他们去送死?如果要是打输了,我们戚家军恐怕就真的消失了,我不能这样做。”
听了戚金的话,参将也是轻轻的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以来朝廷怎么对待戚家军的,参将自然也明白戚金在担心什么。看着远去的建奴,参将也只能轻轻的叹了口气。
看了参将一眼,戚金淡然的笑了笑,经过这么多年的磋磨,戚金身上的锐气没磨掉了很多。不过人却更加的成熟了,身上已经隐隐有了大将的风度,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大将,而是大帅之才。
“派些人盯着建奴这些人!”戚金盯着身后的参将,语气淡然的吩咐道。
“是,大帅!我这就去!”参将对着戚金施了一礼,躬着身子向城下走去。
戚金在看着皇太极远的同时,走在最前面的皇太极也回头看着三屯营的方向,眼中全是坚定的神色。
向前走出去两里远之后,一个人打马来到了皇太极身边,在马上对着皇太极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贝勒爷,我们的后面有人跟着。”
听了士卒的话,皇太极微微一愣,接着便淡然的笑了笑,无所谓的说道:“戚家军的侦骑,不愧是精锐还真是大胆,也不怕我们去剿灭他们。”略微沉吟一下,皇太极随意的说道:“不要去管他们了!我们现在要赶去遵化城。”
“是,贝勒爷!”士卒恭敬的施了一礼,一圈马头便向着队伍的后面走了过去。
在皇太极队伍的后面,十几个明军就那样不远不近的跟着,一脸的随意,坐在马上有说有笑的。
“将军,我们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妥啊?跟的这么近,建奴要是转回来,我们怎么办?”士卒打马来到领头的身边,小心翼翼的问道。
领头的是个姓刘的把总,看了士卒一眼,刘把总笑着说道:“梁子,你要跟你爹好好的学学,你爹把你送到我这里,可不是让你害怕的,你看看我们一起来的这些人。”说着刘把总抬起马鞭指了一圈,大笑着说道:“看看这些人!”
其余人也都看着少年大笑了起来,显然和年轻人的父亲非常的熟悉,开心年轻人玩笑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年轻人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看着周围的士卒,年轻人顿时有些脸红。
笑过之后,刘把总神色颇为严肃了起来,看着众人语气深重的说道:“已经跟出来两里远了,再往前就离三屯营太远了,现在开始我们小心点,都不要在笑了!”
听了刘把总的话,十几个人全都深重的点了点头,这些活在刀尖上的侦骑,全都是身经百战历尽生死。他们能够在在战场上存活下来,自然是有他们的能耐。
又走出去一里远,一个侦骑打着马飞快的跑向皇太极,来到皇太极的马前翻身下马,恭敬的施了一礼说道:“贝勒爷,前面发现了桑科台吉的队伍,他们从遵化城退过来了。”
看着跪在地上的侦骑,皇太极身子微微一颤,自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遵化城的后路被人端掉了。沉吟了一下,皇太极问跪在地上的士卒,沉声问道:“桑科台吉的兵马怎么样?有没有损伤?”
“回贝勒爷,没有,桑科台吉的兵马没有什么损伤。他们并没有和明军交战,不过明军的增援人马来了,现在遵化城恐怕已经落到了明军的手里。”士卒脸色凝重的低着头,语气严肃的说道。
皇太极的身子猛地一晃,眼睛瞬间变得血红,此时他的心里对桑科台吉充满了不满。自己离开遵化城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如果遵化城有什么情况,先报到自己这里。可是这个桑科,居然都没有和明军接仗就先撤了下来。把遵化城留给了明军,自己这些人怎么回去啊!
时间不长,前面就出现了一支人马,看服色和人数,皇太极就知道这是桑科台吉的人马。对着身后的人挥了挥手,皇太极沉声道:“今天在这里扎营!”现在不能再走了,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果不知道遵化城的情况,不拿出一个完整的计划来,自己这些人恐怕都要留在这里。
等到营帐全都弄完了,皇太极在帅帐见了从遵化城回来的桑科台吉,面陈似水的看着桑科台吉,皇太极面无表情的问道:“桑科台吉,你为什么带着人从遵化城回来?”
“贝勒爷,遵化城出现了大批的明军,他们对遵化城包围了过来,我们没有办法啊!只能先先退回来,如果不退,恐怕我们这支人马就要被明军歼灭了。”桑科台吉看了一眼自己的哥哥桑噶台吉,又看了看皇太极,一脸凝重的说道。
用力的一拍桌子,皇太极大声的说道:“桑科,本贝勒走的时候怎么和你说的,无论遵化城有什么情况,你要第一时间让本贝勒知道,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你当时是怎么答应本贝勒的?现在你居然这样和我说,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吗?你这是违抗军令。来人,把桑科给我拉出去砍了!”
皇太极的话音刚落,帐篷外的士卒便走了进来,桑科也猛地站起身子,口中大声的喊道:“贝勒爷,事出突然,桑科也是没有办法!”一边说着,桑科一边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大哥桑噶。
“贝勒爷,桑科这么做确实不对,不过贝勒爷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就算杀了桑科也是于事无补。不如贝勒爷给桑噶一个面子,留下桑科这条命,让他戴罪立功。”虽然桑噶是属于扎鲁特部的,可是此时全都是听从皇太极的调遣。虽然扎鲁特部和大金名义上是结盟,可是在这种力量不均等的情况下,也只能说是扎鲁特部投靠了大金,这个主从关系不难理解。
其实皇太极的心里也不想杀桑科,毕竟杀了桑科会影响大金和扎古特部的关系。在这个时候不能节外生枝,为了父汗的计划,不能影响扎鲁特部和大金的关系。况且自己现在深处险境,如果杀了桑科肯定会动摇军心,也会影响自己和桑噶的关心。
略微沉吟了一下,皇太极沉声说道:“既然桑噶台吉为你求情,本贝勒就免了你的死罪,你的罪过本贝勒给你记着。以后你要戴罪立功,如果在犯错了,本贝勒绝对不轻饶你。”
“谢贝勒爷!”桑科也知道皇太极不会杀自己,不过皇太极也要有一个态度,所以桑科表示的很是感激。对着皇太极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皇太极沉声说道:“坐回去吧!我现在商量一下怎么办!”
几个人做好之后,皇太极将地图拿了出来,看着自己的位置,皇太极轻轻的叹了口气。自己从遵化城这里来,如果不出意外自然可以原路退回,无论是走龙井关,或者是大安口和洪山口,自己这些人都能安全的退回去。
可是现在遵化城被堵住了,自己这条回去的路被堵上了,现在皇太极想的是怎么离开。既然明军的援军到了,那么后面的援军必将是一波接着一波的,自己如果现在不离开,恐怕这三万人就走不了了。
在地图上仔细的寻找着,皇太极的目光最终落到了一个地方,这里就是喜峰口。喜峰口在三屯营的西北方,与龙井关和洪山口还有大安口一样,都是长城上的关口。如果不走遵化这条路,自己能走的就只有喜峰口这一条路了。
不过有一点让皇太极很高兴,那就是出了喜峰口自己就跑到了林丹汗的后面,如果此时林丹汗已经出兵,自己肯定能捡一个大便宜。如果林丹汗没有出兵,自己恐怕也是死路一条。
皱着眉头在帐篷里来回的踱步,皇太极觉得自己陷入了死地,回去打遵化皇太极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去喜峰口,三屯营的戚家军恐怕不会让自己这些人过去。不过皇太极还是决定去喜峰口,如果戚家军出城拦截自己,自己刚好会会戚家军。能够消灭戚家军,自己也算没白来。
轻轻的敲打着地图,皇太极沉声说道:“去把**找来!”
时间不长**就走了进来,皇太极也没有客气,挥了挥手打断了**的施礼,皇太极语气颇为严肃的说道:“陈先生,喜峰口的守将是谁?”
略微沉吟了一下,**苦笑着说道:“喜峰口的守将是一个蒙古人,他叫满桂!”
第二百六十六章满桂
……
听到这个名字,皇太极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因为这个人他并不熟悉。可是坐在一边的桑噶台吉几个人身子却是一颤,脸上的表情也变了,显然对这个同族的满桂是认识的。
看到几个人的神色,皇太极微微一愣,看来这位满桂也是有故事的人啊!看着几个人的脸色,皇太极也知道这个喜峰口守将也不好惹,将目光再一次看向了**。沉吟了一下,皇太极才对**说道:“陈先生,这个满桂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苦笑着摇了摇头,**颇为无奈地说道:“作为喜峰口的守将,满桂的职位并不高,只是一个参将。可是在蓟辽地面上,就算是总兵也没有人瞧不起这个参将。虽然三屯营的蓟辽总督戚金得不到大明朝廷的重用,可是在这蓟辽地面上,没有一个人的威望能够高过戚金。不光是因为当年的戚继光,戚金为人也是非常有能力的。可是就算是戚金,对于这个满桂也是非常的看重。”
听到**的话,皇太极就对满桂更加的好奇了,对于大明朝那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论皇太极自然是知道的。这位喜峰口的参将满桂能够在大明朝人的地面上获得如此尊重,绝对不是勇武能够做到的到的。
“陈先生,你对这个满桂知道多少?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看着**,皇太极沉声问道。
“贝勒爷,对于满桂的事情,陈某还是知道一些,满桂的事情在这蓟辽地面上,鲜少有人不知道。满桂来自哪里没有人知道,只是知道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来到了大明朝,带着他的母亲和六岁的妹妹。”**说道这里看向了一边的桑噶几个蒙古人,当年满桂来到大明朝的时候是被人追杀的,显然在蒙古那边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缓缓的点了点头,皇太极沉声道:“少年丧父,抚养年少的妹妹,还要照顾母亲,这个人一定能是一个心志坚定之人。”
略微沉吟了一下,**轻轻的叹了口气,神态颇为认真的说道:“大明朝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可是在这蓟辽地区,无论文武,对满桂都是非常敬佩的,包括陈某在内。”
听了**的话,皇太极就是一愣,能够得到武将的认同,这一点还能够理解。可是连文官都敬佩有加,这个人肯定有过人的地方,大明朝的这些文官那可是一群怪人。
轻轻的点了点头,皇太极对着**一伸手,笑着说道:“陈先生,你接着说。”
“是,贝勒爷!满桂来到大明朝的土地上,可是他一个蒙古人还是一个孩子,在这里没有人愿意相信他。虽然这里是边城,可是边城的人们对蒙古人更没有好印象,可以想象满桂的日子过的并不好。”**看着屋子里的人,语气轻缓的点了点头。
皇太极点了点头,这一点他自然是能够理解,无论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都有这种排外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是人毕竟要活着,十二岁的满桂还要养活自己的妹妹和母亲,实在没有把法了满桂就去投军。可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还是一个蒙古人,军队里自然不可能要他。满桂在投军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蒙古人的人头可以换银子。满桂也没喝其他人打招呼,一个人带着一把刀就出去了。他这一去就是三天,回来的时候带着五匹马和五颗人头,从衣着上看都是察哈尔部的侦骑。”**颇为感慨的说道,显然此时他还是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微微一愣,皇太极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人,看来这位满桂真的是有大勇气的人。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下长大,心比磐石还要坚硬,这样的人非常的难得啊!此时皇太极的心里已经有了收服满桂的想法,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实在是难得。
“只是满桂不是大明朝的士卒,没有办法用边功换取到钱财,不过他的事情传开后,蓟辽总兵戚金便找到了满桂。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戚金没有让满桂加入戚家军,可能是不想耽误他的前程,毕竟戚家军的状况并不好。后来满桂就做了大明朝的边军,每次作战满桂都非常的勇猛,斩获都非常的多。渐渐的全军的将士都服气了这个年轻人,上面的人也越来越器重他,很多次都想要提拔他。”**的语气非常的感慨,显然对于即便是**,对于满桂也是赞赏有加。
皱着眉头想了想,皇太极迟疑的说道:“既然很多人都想提拔他,他的功劳也不少,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满桂还只是一个参将?虽然已经不低了,可是和他的能力相比,这个职位还是有些低了。”
“这个就是满桂第二个让人钦佩的地方,大明朝的人都知道,做大官就能有更多的钱。对于边军的将领来讲,克扣军饷走私物品,这些事情满桂都不想去做。可是边军的军饷实在不多就算是军官也一样,想要让自己的妹妹和母亲过上好日子,还不能做大明律不允许的事情,可以说难度非常的大。在这之后,满桂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敬佩的事情,他很多次的拒绝了升迁,将自己的功劳全都换成了银子。”**语气非常的轻松,显然觉得这是一件趣事。
坐在一边的皇太极缓缓的点了点头,重情义、有能力、做事有原则,这个满桂还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此时他的心里更加的想要将这个满桂拉拢到自己这边来,如果这是一个汉人,皇太极或许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可是这是一个蒙古人。如果能够将满桂拉拢过来,不但自己能够得到一员良将,同时自己还能顺利的通过喜峰口,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沉吟了良久,皇太极迟疑的对**说道:“陈先生,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将满桂拉拢过来,本贝勒对这个人非常的感兴趣!”
苦笑这摇了摇头,**略微沉吟了一下,便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桑噶台吉兄弟。想了想,**迟疑的说道:“贝勒爷,这件事情陈某也不好说,您还是问两位台吉的吧!”
听了**的话,皇太极微微一愣,顿时将目光落到了桑噶台吉两个人的身上。当看到这两个人的时候,皇太极就知道这两个人肯定和满桂有什么牵扯。略微沉吟了一下,皇太极语气轻缓的问道:“两位台吉,不知道你们和这个满桂有什么纠葛?”
两兄弟互相对视了一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